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25 13:30:27
《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12-25 13:30:27   小编:

《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通过作者的回忆和探寻,描绘了北京昔日的繁华与变迁。文章中充满了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对现代城市的失落感,让人感受到时光流转中的无奈和沧桑。读完这篇文章,仿佛能够看到昔日北京的风景,感受到岁月的变迁带来的情感共鸣。

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读后感篇一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看到,自然,也不是所有的痛都能体会,更是无以想像。

这是一个想像不到的世界,变化的想像不到的快,于是,一条条回不去的路导向了一个个寻不回的昨日世界。

一个人,一座城,一个国家,一个时代……就这么在变化着,犹如一头被打了激素的猛兽。

沈老对这座深深的城市,报以了最深的慰藉,一张张图片,一个个符号,代表的都是曾经这个民族的记号,如今,消弭殆尽。

只是,沈老所做的这一切,都值得么?我们常自以为的留下的都是精华,如今,留下的伤感又是什么?

那胡同的过去,那城墙的瓦砺,过去是什么?现在又是什么?将来呢?价值意欲何为?

而今,又如何理解这想象不到的痛?

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读后感篇二

——《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

文/塞北1573

一座城,究竟怎样才算是有故事?一个人要有怎样的感情,才是真正和这座城有了羁绊?沈继光在《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里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陪伴他的我们不知道的北京。细枝末节,是对这个城市最真实的回顾,累累残片,是一场文化沉默的遗失进行时。

“一人心力,对抗漫天毁弃。大德如梁思成,平民有沈继光。”这是一本是对于故城的缅怀之书,从街头巷尾的遗迹逐渐消失,到文化风骨的转变。陈冠生先生评价说:这是“一个对文化传承有极高使命感的人,对抗强权的方式,是在过去的废墟里收集碎片残屑”。感谢摄影的发明,让这些东西得以保存,仿若打开的一扇前朝的大门,前尘往事扑面而来,细腻而丰饶。

那口巷尾的三眼井,汲水时绳索的磨痕多少年未曾让它损坏,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消失?还有胡同里石碾石阶,沿街的石鼓门墩,各式各样的门钹柱础,昔日鲜活的“市井”生活、胡同文化变得冰冷,成为千篇一律的水泥城市,大同小异的格子格局。

若不是照片的留存,如今的我们拿什么来证明它们曾真实的存在呢?作者沈继光孜孜不倦的三十年追寻,进行残片的收集和记录,配之以文字完成“对城的诗意的浅读”。虽可看出作者于行文却如他所言“困难于文字”,但是切身体会的真实,还是能感受到其中的遗失之悲。

意向的失去只是表象,文化的遗失才是真正的悲痛。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道:“好也罢,坏也罢,有文化的君子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在老舍、梁思成、鲁迅、王国维等大师的旧居旧址,缅怀过去君子的风骨。有谁能比老舍更爱这座城呢?他曾在《骆驼祥子》里这样表达自己的热爱:“它污浊,它美丽,它衰老,它活泼,它杂乱,它安闲,它可爱,它是伟大的——北平。”1966年8月24日,在那个黑暗的日子里,一代大家举身投太平湖。诚如陈冠生先生所言,“不管今天的知识分子如何自我作践,毕竟有过真正的尊严”,旧时文人风骨,一身清高,又怎是如今商业畅销经济下能够企及的高度?

如今断木残柯,断墙颓壁被重新修葺、整理,试图以一种新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殊不知那些拙劣的重建,和不合内在的复古着实是一场可笑的形式主义。枯萎的是无法挽救的支离破碎的文化内核,那密密麻麻的旅游景点和人群何能弥补半分。

对于北京始终复杂的情感便是源于此,我清楚自己对它的喜欢是一种虚构的意向——吊唁多过热爱。那个有胡同,燕京大学,思想蓬勃和学者风骨的时代终究是纸上流年,只能依稀触到余温,深深浅浅却是落子荒芜。那些断壁残垣提醒了我们,它经历了什么... ... “它毁在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天灾,没有外族入侵的轰轰烈烈发展经济和平的建设中”,悲哉!

2016.5.8

阴天有雨

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读后感篇三

对一片地域或一座城的记录,方式可以有许多种,端看角度自何而起。如沈从文以文学的方式构筑湘西凤凰,未必全然写实,却符合他心目中之故乡与“希腊小庙”的结合体——蛮野、朴拙与沉静;瓦尔特•本雅明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用博学而优雅蕴藉的笔触记忆与想象,伴以巴黎的拱门街、林荫大道、商品、店铺、人群、妓女、醉汉等,勾勒出19世纪的巴黎意象,散发出浓郁的哲性诗意。那么,对于有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北京城,我们又该如何之呢?本职为画家的沈继光,拿起了相机,企望留下一部这座城市的文化档案,十几年的奔波拍摄,四千多幅照片,筛选成《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涉及胡同、院落、城墙、会馆、戏楼、学堂、杂货铺、当铺、寺庙、教堂、石碾、门联、门柱、门环、鱼缸、鸟笼、条凳等,几乎涵盖了那个正在逝去或已然逝去的北京城。残片,作者关注的均为残片,如他所言,“残片,可以成为通向诗意的一条途径,让我们设法构想失去的整体”。

沈继光对残片的亟亟搜寻,意味着他对这座古城的认知方式,当整体的和谐不复存在,一切值得珍视的物什迅速逝去,唯有尽可能多地挽留“残片”,才能达成他于城的心愿与职责。沈继光曾经提到,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对美国约塞米蒂等地的山川、森林风光做了艰巨的摄影记录工作,其作品影响了立法人,后来那些地区被划为国家公园,受到永久性保护,成为留于世间的自然遗产。他于古城碎片的追寻,显然亦有如此的缘起。

我们审视书中的四百余幅图片,那可真是连绵不断的“残片”,有城墙的残遗断面、斑驳的夯土路,有城阙的一角、河边萧瑟的柳树,有老商铺楼阁的护栏与雕纹的檐板,有胡同里经年踩踏的石板路、沿墙散落的磨盘,有不是一对儿的门钹、没有门把儿的锁,有摇煤球的荆筛、竹门帘和晾衣服的竹竿,这一座曾经完整和谐的古城处在不可遏抑的崩解中,自然的老化固然有,但更多地覆盖于人为破坏之下。我们早已从《城记》、《十年》等书中,获知对古城的无尽哀悼,而沈继光采自城的各个角落的大量“碎片”,更给了我们直观、感性的认知。

沈继光于古城的审美摒弃了和谐与完美(新流行词汇曰“高大上”),取的是残缺,丢弃了甜俗,满心是涩与苦。这种认知的视角未必讨别人的喜欢,却忠实于自己,残片与时光的流逝有着莫逆的联系,“也许它涉及的东西超出它自身,有着呈现出全部面貌时品性的集聚性,甚至更为强烈动人。它以独特的形象告诉我们有过的历史——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历史”。

历史与时间有关,虚假意味着抹杀或扭曲时间,真实是坦然直面时间的印痕,光润虽不在,却有着光阴流逝的悲凉或静默。看一幅位于宣武椿树永光寺西街的胡同废墟图片,仰角拍摄,一堵墙、一座房屋在外力的作用下崩塌,无数残砖胶合或散落,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因为那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一瞬间巨变,让人一下子触摸到了‘等待分崩离析的一天’,一下子与平日碰不到的‘肢解、捣毁、埋葬’碰在一起”。静思之,我们的这座古城,又何尝不时刻处于被肢解、被捣毁、被埋葬之中?勿论默默无闻的万千胡同、院落,即使如梁思成林徽因这般名人生活过的旧地,虽经多方挽救,仍被人“不屈不挠”抽隙强拆之,这不过是古城命运的一戏剧性的缩影罢了。

前些时日有则新闻颇惹注意,说的是成龙向新加坡某大学捐献多年前购入的四栋徽派古民居,引起反对声一片。平心而论,若不是成龙保存,以各地旺盛的拆毁热情,这样的民居,几十几百栋大约亦七零八落成废墟了,哪还能等到进入舆论场的热议中。至于北京城,大家耳闻目见的恐不在少数,跑遍京城胡同的沈继光说,清点那四千余幅照片,有多一半拍过的胡同永不再见,化为乌有,另有少一半,也改头换面看,新旧参差,连“残片”都不能再称“残片”了。如此而言,我们的“老物件”流落到国外未必一定是件坏事,起码人家爱惜,博物馆里好好地保存着呢,国人想看,国内没了,可以到外面凭吊一下。这很反讽,却是事实,悲凉而无奈。个人无法抗衡整个大势的冲击与挟裹,只能聊尽绵薄之力,如沈继光,奔波十数年,拍摄数千“残片”,为许多还愿意怀念的人留下胶片上的古城。

沈继光回忆自己多年前背着油画箱,到玉渊潭、紫竹院、圆明园等处,寻些感觉对头的风景写生,那些屋舍、树木、土路、荒草,是入画的景致。而后来,大量“消灭风景的污染”兴起,美的边界在迅速收缩,一切都处在蜕变之中了。他的观念是一种前现代的“怀旧”,或许在许多人看来,是滞后于时代的。但于如今快节奏的、浮泛光鲜取得完胜的潮流中,这种固执的凝视与坚持,未尝没有大的意义在。再看那些纷繁的、碎片式的摄影图片,这片土地、这座城,时光的浸染,当下连接着过去,不会因为今日的浮躁,忘却历史的凝重刻痕。

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读后感篇四

“它污浊,它美丽,它衰老,它活泼,它杂乱,它安闲,它可爱,它是伟大的夏初的北平。”当一个人这么语无伦次地描述着一个城,他必定爱它爱得不知所以。

这个人是老舍。

前年,在季风,看到有人把这段没有逻辑、没有重点、几乎可以说毫无意义的话用作书的题记,印在封面上,当时的感觉,便是“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就这样把它带回家。

这几天默默地把它读完了。

《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一本以保存和记忆消逝中的北京风物为志愿的摄影集,版权页上把自己的属性骄傲地定义为“残片图本”,真是颓废到了极致,又傲岸得不讲道理。

我喜欢。

作者是摄影家沈继光,他“从1984到2006年断断续续兴之所至地在古城北京流连,拍摄了大约五千多幅片子”(作者序言),在这本书里,精选了415幅,分23个题目,重构了一个残片的北京。

对,残片的,琐碎的,光影的北京。没有高大上的主题,没有野心,也不是十分的有次序,但是铺展开来,依稀就是那个污浊的,美丽的,衰老的,活泼的,杂乱的,安闲的,可爱的消逝中的北京的本体。读着它,你不由得会相信,一桩美丽的物事,有多少人在拆毁它,就有多少人在拯救它;有人花多少力气损伤了它,就有另一些人花更多的力气企图挽留它。

城垣的砖、馆栈的匾、昔年青楼残存的楹联、平常胡同人家的瓦垄、吻兽、檐饰、护栏……旭日温存过,夕阳抚摸过,春风吹拂过,冬雪覆盖过,现在它们大多已经被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北京覆盖了,但是,在这本“残片图本”里,它们永生了。415幅照片无序的表象下,却有作者诗意的内在逻辑,他称之为“艺术秩序”:“秋的落叶,冬的洁雪,白的天空,枯的树干……若与残片相依相伴,会豁然有意;雨的凝重,雾的弥漫,光的投抹,影的遮蔽……倘和残片浑然成一,会难舍难分。”(作者后记)

“百姓人家”一辑,拍的是门、门、门……开篇《关于门钹的故事》,作者自述,1983年在西城小酱坊胡同拍到22号院的大门,“发现门钹并不是一对儿,形状和细微的色泽差异都证明它们不是原来的一对儿”;1991年,他又来到小酱坊胡同,走到22号院,“发现原来不是原配的但还是一对儿的门钹,只剩下一个了。另一个不知失落何方。”这院落,已存在了百年,门钹丢了又装,装了又丢,不知已经历过多少次,里面的住户也是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不要说说不出这“敲门的铜扣儿”且丢且装的历史,连它们是不是一对儿也从来没有留心过。然而,这个京城胡同里随处可见的失伴的门钹,被摄影家记录下来,就此获得了一种生命的悬念,和永恒的可能。在这幅作品下面,作者说:“几代生存,几代繁衍,在上面留下了印痕,留下了院子的历史。再低头看那圆浑的门墩,颓缺的砖石……你可以抚摸时光了。”就是这样,翻阅这本“残片图本”的每一页,都会觉得,“可以抚摸时光了”。

一个尘满面、鬓如霜的老城是有自己的魂的,你纵使有千般本领更改它的外形,也奈何不了它的魂魄。城的魂藏匿在它琐屑的细节里:旧地图、老物件、曾经的艺术品对它的描摹、记录、渲染,更长久地坚韧地植根于那个真正意义的民间。具体到北京,多少首《北京颂歌》也抵不过一串悠扬的鸽哨声,就是这个道理;老舍作为北京文化的代言人,几乎不写高宅深院,从来不写帝王将相,也是这个道理。《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指尖滑过书页,目光掠过那些斑驳的黑白光影,感觉仿佛摩挲着那些已经逝去的时光、凝视着那些早就被驱逐的北京的魂灵,便沉浸入一种恓惶的情绪不能自拔。第45页是一幅《故宫的墙砖》,拍摄的是故宫的一面凹凸不平的砖墙。阳光打在砖墙上,明亮处有点晃眼,砖缝和墙砖丢失处是一些深不可测的大小不均的静默的黑色块。这样的砖,这样的墙,再平常不过了吧?身在故宫,再安全不过了吧?不然——“拍摄后不久,古建修缮部门奉命用泥灰把它们凹凸的面孔统统覆盖,抹平了,甚至连砖缝都不见了。一片片现代的泥灰!整齐,整齐得让你真想大哭一场。”

为什么用黑白照片来表现这座城,作者解释说是受了斯皮尔伯格拍《辛德勒的名单》的启发:“色彩虽然动人,但它更多的是影响眼睛,而对心灵深处的摇撼是有限的。”(作者后记)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选择的结果:选择黑白照片的方式来组建这个光影的碎片的世界——对光影的黑白灰用更挑剔的眼光进行艺术的呈现——在这种呈现中最终选定了各种雪景来体现北京特有的极致的美。《古城,因为冬雪才有深味》《望着,树上屋上的雪,白空里孕育着的雪》《雪的划痕》《雪,向阳的一面化了,背阴一面的呢》,这是几幅标题里带了“雪”字的;还有更多没有带“雪”字的,比如这幅,《公用的碾盘》。京郊门头沟的一个小巷岔口,一个再也没有人去用它的碾盘,白雪纷纷扬扬飘落,那么寂寞,那么惆怅,那么美,作者不由得发问:“那素白的雪……是在唱最后的挽歌吗?”

是啊,沈继光先生,是在用这415幅黑白照片,唱最后的挽歌吗?

用三十年时间,跑遍北京,以油画师精雕细琢的手法和眼光,拍五千张艺术照片。这样的事情,以后不要说没人做了,就是有人做,也越来越难找到被作者眷顾过的这些地方、这些图景了。而即便如此,留下的,毕竟也只是残片。随着时代的轰轰烈烈的前行的步伐,任何城,任何景,任何人,任何事,都挽留不住,在它们销声匿迹之前,倘若能遇到那个愿意浪费自己的生命去制作残片影集的人,就是无比幸运的事了。

残片的北京,它污浊,美丽,衰老,它静默,沉着,安详。读罢掩卷,耳边响起作者的镜头扫过林海音的城南的时候,想到的威廉•布莱克的诗:

一粒沙子一个世界

一朵小花一座天堂

无穷无尽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就在那一瞬里收藏

2017.5.22

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读后感篇五

——《世说新语》

奶奶1940年前后手植的两株广玉兰,终于在奶奶谢世后的几年里先后消失。越来越逼仄的院子里,已无旧物。

伴随我长大的广玉兰,每一年总是盼望,明年的枝桠会不会萌发到我的窗前?明年的冠盖会不会终于越过四楼的露台?后来,地铁截断了他们的树根;原来邻家的庭院变成了新盖的饭店,天天吞吐着油烟。他们大概实在是疲乏了罢。

我们天然以为里所应当的,常常给我们以措手不及。没有挨过一场小病的孩子,乃至宠物。茁壮几十载,原以为该是我临终来向他们道别的大树,却先消失了。

帝王敕令,勒窑户于城砖,以示责任永久。然而,皇祚不存,又何况这保护皇上的城墙?[1]

伶人互助,以强济弱。在襄与其事的会址门簪上刻画了“梨园永固”。短短几十年来,千百年来繁盛的中国戏基本宣告了消亡。楼还在,旗鼓却早已偃息了。[2]

然而在这种不舍里,容易反思,人的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们人类是不是要飞速地发展?为了容纳更多的人,而拆掉四合院兴建高楼?为了商业的发展,而拆掉四合院盖起知名设计师设计的大商场?为了更高效的交通,拆!拓宽道路、建设高架、新修铁路……

而拆掉的,恰是“乡愁”。三十而立,耄耋龙钟,回首来时路,渺然无踪。

人类的发展从未停止。及时今天尚存的古迹,也不鲜见初建于唐,重修于宋,毁于元,兴于明,扩于清。盛世光大圣迹的重修,以及乱世毁于兵燹的无奈,都不鲜见于历史。

只是从前慢,“大清门”的匾额翻过来还是“大明门”的旧迹。修修补补总难以磨尽祖先与乡梓。

两株广玉兰,见证过荷枪实弹冲进家里来的日本军医院士兵、1949年中前来投宿的解放军、运动中的混乱、改革后终于可以回来探亲的旧主、我的整个童年和青年。但是最后输给了大刀阔斧的市政建设。

紫禁城里的皇上以为固若金汤的城墙,最终也让位给了“新中国”的交通建设。若是西太后再世,怕是绝不能再认得,宫里往颐和园的路。

电子邮件代替了书信,手机代替了电脑。时髦的年轻人一两年换下一部手机。当我们这一辈人最终老去的时候,打开一抽屉的手机,已经无从充电。即使打开手机、记得密码,也绝不可能打开那早已不再更新、维护的聊天软件。

隐约记得的爱情、亲情、友情,只好在隐约里随着时光更加磨泐漫患,脆弱得经不住一场小雨冲刷。

我们中幸运一些的,带着人工智能保全的财产,模糊了一辈子奋斗打拼的酸甜苦辣;面对着一双孝顺的儿女,模糊了他们学语、学步,长大成人的点点滴滴。日复漫长的一日,至于戛然而止。

[1] 孤寂城垣[M]//沈继光.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6.

[2] 戏台一梦[M]//沈继光.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41.

[3] 陪海音先生再走城南[M]//沈继光.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75.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