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文学三篇》读后感100字

《文学三篇》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23 03:10:15
《文学三篇》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7-23 03:10:15   小编:

《文学三篇》是一本描写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集合,通过三篇短篇小说展现了不同人物在各自生活中所面对的困境和挑战。作者巧妙地运用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人性的复杂和生活的无常。这些作品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文学三篇》读后感(篇一)

(《〈格列佛游记〉与古今政治》单行本原有一个题记,编辑摘录部分,转贴于此)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著作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作品,也被公认为现代英国小说的一部开山之作。但长期以来,这部雅俗共赏之作的真实意蕴和斯威夫特的严肃意图则众说纷纭。20世纪的乔治•奥威尔和阿兰•布鲁姆都曾对这一小说做过影响深远的评论,也表明了它的意义绝非仅限于作为它自身时代的政治镜鉴这一点上。

不同于“索隐派”着重关注这一文本对于斯威夫特所生活时代的现实政治的指涉,本书的解读更侧重于该小说普遍的永恒的价值。从古今视角切入,本书主要围绕四个基本问题展开:一、飞岛国“哲人”与“慧骃”是否分别象征“今”与“古”且彼此对立;二、慧骃国是否就是“格列佛”乃至斯威夫特本人的理想;三、《格列佛游记》是否终结于“格列佛”的愤世隐遁;四、何谓写作的“真实”。这些问题无疑都牵涉着另一个隐含的且更为根本的问题:“今”是否一定胜于“古”。在此意义上,要全面理解《格列佛游记》,就不能离开斯威夫特所置身的18世纪初的“古今之争”这一基本背景。

《文学三篇》读后感(篇二)

现代小说的诞生,常常被认为也是现代个体意识萌芽的征兆。在本书作者洪涛看来,区别现代小说与其他体裁作品的关键,就在于文本中个体性或个体自我意识之有无。不过,个体并非活在真空之中,个体意识之发展,与其所受的限制乃至社会规训、社会控制密切相关。从斯威夫特创作《格列佛游记》的18世纪,到卡夫卡、奥威尔的20世纪,这是一个个体的自我意识不断得以发展的历程,与此同时,这也是现代国家系统从降生到成熟的过程。而这三篇代表文本,也成为本书的线索,作者借此深入剖析了现代官僚制度等一系列关键的政治哲学命题。

奥威尔的《1984》是本书重点分析的文本。在作者看来,《1984》中无孔不入的权力是通过“看”的闭环实现的。小说的开头,“老大哥”“看”着温斯顿,到了结尾,被权力驯服的温斯顿“回看”向了“老大哥”。而如果追溯权力思想史,从边沁的“全景敞视监狱”到福柯的精神病院,“看别人”而不被别人“看”的能力,同样也是权力的核心隐喻。如果说在这些文本诞生的时代,类似的权力模型更多是一种对未来人类的警示,那么在“未来已来”的当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让权力对个体的征服与渗透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这个意义上,作者独辟蹊径,选取现代小说作为线索质询政治问题,蕴藏着更多现实关怀:如果说现代小说曾经从古典的秩序中解放了个体意识,那么如今,小说给人们提供的批判力与想象力,依旧可以让人在现代技术与权力的联合制约中,尽可能地寻求解放。

《文学三篇》读后感(篇三)

本书从政治哲学视角深入解读了斯威夫特、卡夫卡与奥威尔的相关作品,并集中围绕现代技术统治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众所周知,现代大学学科划分日益精细,因而造成文史哲相互“隔绝”的情况,本书则是努力打破现代学科壁垒的一次有益尝试。作者从政治哲学视角入手,试图阐释文学作品中深刻的政治思想——尤其是这些文学作品中对现代世界的精确预言与深刻洞见;作者学术功底深厚,书中多有发人深省之处,需读者仔细体会。 技术(统治)问题对理解现代社会、现代政治都至关重要;人们往往乐于见到技术所带来的种种便利(却对其阴暗面视若无睹),并以一种历史进步论的论调欢欣鼓舞,且名之曰由此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殊不知在技术远没有如此发达的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未必不如现在“好”(或曰“幸福”)——因为这本质上关乎人的精神世界,而非外在性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诚如作者所言,现代技术早已囊括了个体生活的一切,这不仅使得人的生活处处被“看”,无所遁形;而且,当“技术”的思维方式深入到人的观念之中,以“技术”观念看待身边的人与物,会显得何其“残酷”,因为很有可能一切都仅仅被视为冰冷的数字——而非有血有肉的、有思想的、鲜活的“人”。作者在作为前言的“小说与个体”一文中指出,古典世界的解体与现代世界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是理智战胜了想象,是碎片化消解了整全的意义,我想,任何一个用心思考自己生活的个体,都会有所共鸣。 作者从“技术”维度入手对现代社会的分析是直接的、鞭辟入里的,当我们面对这些冰冷的现实时或许也会有不寒而栗之感,然而,我想,这并非作者的最终目的。诚如其本人在书中所提及的,当我们认清这一现实之后,我们需要运用文学所呈现给我们的“想象”的能力,来抵抗技术主义对人性的吞噬,产生一个“同情”“共情”甚至“友爱”的世界。归根结底,我们需要把人当人看。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