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感情研究指南》读后感锦集

《感情研究指南》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12 16:50:29
《感情研究指南》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7-12 16:50:29   小编:

《感情研究指南》是一本揭示人类情感秘密的启示性读物。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心理学和社会学,揭示了人们在爱情和友情中的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书中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给出了实用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感情问题。这本书对于希望提升人际关系的人们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指南。

感情研究指南读后感篇一

第一,作者认为“当一个话语认为‘主观’与‘客观’是对立的,那么就不可能期待在实验中发现任何兼备‘主观’‘客观’两重性的‘所指’”,但是这个“转化”还是在“能指”“所指”的范畴中去讨论的,所以一个视觉的转化作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吗?而且作者不是不知道“颜色‘绿色’不是一个能指,而是一个客观事物,或者一种由于刺激视网膜中的磷而产生的超语言神经系统的状态”,所以作者也没跳出他自己批判的那个结构;第二,接着作者已经提到了实在论的转向,并且说自己是阿克洛夫的立场,最后也没有立场了;第三,作者反对严格的管理情感的政体,试图找到一种“情感自由”,希望写出一个“充分考虑其政治意义的情感史”本身这个“雄心壮志也是值得商榷的;第四(PS),这个作者写high了“依靠士兵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忠诚,共和国的军队在战场上战无不胜。”尽管后来圆回来了“并不能说伤感主义要为恐怖统治时期的所有问题负责……外国入侵、军事弱点……否则将很难全面认识这个特殊政体”也是让人很难受

感情研究指南读后感篇二

1.emotion在本书中可以统一处理为“情感”,根本没有必要一会“情感”,一会是“情绪”,完全看不出做这种区分的语境和意义何在。

2.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本书最关键的概念emotives,有时候是衔情式话语,有时又翻译为情感话语,不对照原文,会以为是两个概念。例如165页,“在这类政体中,有限的情感话语(emotives,英文是我加的,下同)也都被仪式或官方的艺术形式所模塑。基于强化性规范情感及使其为个体所习惯的期待,个体被要求恰当地使用衔情式话语(emotives)”,这种随意处理带来了很大的混乱。

3.translation没有任何征兆地在“翻译”和“转化”之间来回替换。145页,“本章提出了两个概念:一是转化(translation)”,仅仅隔了一行“在近几十年来的哲学研究中,翻译问题引起学者的极大关注”,又隔了几行的同一段“将认知乃至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认为是转化的话”,你在弄啥咧这是?

4.overlearned被随意地翻成了“过度学习”,虽然根据上下文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但如果只看“过度学习”本身则很容易错过这个概念。应该是“超量学习”,译者应该加个脚注,对这个概念解释一下。(仅有的几个译者注竟然是像林荣远老先生一样告诉读者“它”代指什么)

5.书名的翻译。《感情研究指南》,看书名这简直是一本手册类的著作。在书中,navigation是在与management对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关涉到emotives如何影响情感的具体机制。the navigation of feeling是作者主要观点的提炼,怎么能为了卖书翻译成《感情研究指南》呢。

6.automatic被翻译成了“无意的、自动的”,cognition被翻译成了“理性的认知”,为什么要这样,有这个必要么,你写成“无意的/自动的”也好啊,目前这种处理方式很容易让人以为是两个词啊

7.原文的引文命名都带了引号,翻译成中文,引号都没了,让人误以为这是作者的总结,但那明明是直接引用啊,喂!!

8.28页,在同一页,valence先是翻译为“效价”,不知道怎么想的,隔了几行又翻译成为了“价值”。。

9.译者和编辑连“反应”和“反映”都分不清么,reaction是反映么。。。。

感情研究指南读后感篇三

雷迪弱化或者说是忽视了历史研究中的阶级性和差异性,而选择从特定时段社会总体的认知和情感状态入手来进行探讨,这使得本书的脉络更为清晰简约,但也牺牲了一些说服力。从言语行为理论引申而来的衔情话语理论一方面看起来确实跳出了分析哲学的维度(雷迪也暗示了奥斯丁等人的分析范式并不利于表现事实的全貌),但在具体的解释和应用上也面临着含混和暧昧的问题。整个第二部分对法国大革命前后情感变迁史的梳理在我看来与衔情话语理论的结合是比较松散的,毋宁说,这个概念的提出仿佛只是为了提醒我们重视这一易被忽视的维度。

书中对我特别有启发的一个点在于对于感伤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划分,但我也怀疑这种差异是否被作者的写作架构所放大,或者说还不够细化。我认同浪漫主义对于美≠善的强调致使情感与道德脱节的新审美标准以及恐怖统治之后民众对于将情感作为社会价值判断指标感到厌恶这一价值转向,但我总觉得雷迪的讨论可能有过分简化的嫌疑。我能想到的例子是雨果,从《言行录》这种政治议论散文集以及像《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等这样的作品中凝结的价值观念来看,雨果恰恰纵容甚至鼓励了大量的情感因素渗入对公共事务的价值判断之中(雨果的天才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这种洪水般宣泄的情感-道德混合体之上,而他在世期间获得的极高声誉多少也能反映出当时法国民众对这种价值取向的认可。说白了,安灼拉的原型不还是圣鞠斯特吗)。包括对于乔治·桑,我总觉得雷迪刻意把她放在了一个边缘化的“反例”位置。我同意大革命后理性维度快速上升回补了之前被情感主宰的那个位置并推动了一种全新的社会价值风貌的形成,但这一进程的复杂面向可能还需要更细化的表达(读这些段落的时候我总能想到wg,但可惜对中国的历史也了解得不够细致)。

在对感伤主义繁荣期的研究中,雷迪道出这一时期在现代人看来是对情感极其夸大化的表现倾向。问题在于,如果我们像德勒兹那样把沙龙社交书信来往看作一套特定的符号体系,透过这套话术可能没办法判别真正的情感状态。我不知道这样的问题怎么得到修正,但雷迪没有足够重视这种偏差。

感情本身的复杂度好像在这一历史研究中也被简单化了。从书中的分析来看,感情看起来只有强弱这一个指标(而真诚与否和强弱是挂钩的),感情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没有得到表现。事实上,书中提到的感伤主义对于荣誉的特别重视就反映出,即便在这一时期感情也不完全是唯强度论的。

总之,我认为雷迪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问题视域,但整个研究路径看起来都还比较主观和粗泛,值得再深入探讨的问题还很多。

感情研究指南读后感篇四

是什么推动了历史的发展?马克思会说,经济发展是最核心的因素;韦伯会说,是文化因素推动了历史的演进。在这本书中,雷迪试图提出另一条路径:强调情感因素在现代性转变中的重要作用。

雷迪提出:“情感在很大程度上(但不是完全的)是习得的”(序言,004),这就是他所说的“emotives”衔情话语理论。

在本书的第二部分中,雷迪从情感史的角度重新梳理了1700-1850年的法国历史。他大体上把这一时期分为了三个阶段:法国大革命前的时期(1789年以前)、法国大革命时期(1789-1815)和1815-1848年法国由相对混乱变为相对稳定的时期。

首先,在法国大革命前的这一时期(17世纪-1789),雷迪将其称为“感伤主义(情感主义)繁荣期”。在这一时期,礼仪规范限制着人们行为的方方面面,真挚的情感被认为是美德的表现。

正如本书第217页所说:“因为情感被认为是自然的,它们团结人,而不是孤立人的;它们作为一种公共资源而被所有人享用。公开表达强烈的情感,不但不会引发尴尬,还是慷慨真诚的象征,也是社会联系的象征。”

而衔情话语概念表明,经过练习,人们可以从自我的强烈情感中发展出伟大的能力,法国大革命就体现了这一特征。

在接下来的第六章中,作者重点分析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感伤主义(1789-1815)。这个时期,人们认识到追求真挚的情感可能会给公共秩序带来巨大危害,因此感伤主义式微。

再后来,到了19世纪早期,法国社会由相对混乱转变至相对稳定。不同于以往认为自然情感孕育美德,人们开始相信,理智指导的、旨在规训激情的意志才能产生美德。

在最后的《总结》中,雷迪强调:“衔情话语的不同影响可以解释为何某些情感政体能够成功,而另外一些情感政体却走向失败,从而让我们得以洞悉国家和社会秩序变迁的真实原因。”(418)

抛开观点不谈,我们先来聊聊这本书的可读性如何。其实这本书的翻译问题可以说是被诟病已久了。以它最核心的概念“衔情话语”为例:这个理论指的其实就是人们的情感是可以被培养出来的;但是有多大必要创造一个如此拗口又让人难以理解的新概念呢?

不过话说回来,我认为雷迪在本书中进行的案例分析是十分到位和透彻的。书中有很多可读性很高的小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去体会。另外,如果想对这本书中的分析有更透彻的理解,最好可以先去了解一下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历史。

接下来再说雷迪的观点。雷迪关注的是在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历史中,法国人情感的普遍的变化。

事实上,这个观点我个人是觉得有些站不住脚的:情感作为一种极具个人性的东西,把它作为很多人共同具有的特点(如在某个时段几乎所有人都具有某种特定的情感)的论述似乎不够有说服力。涂尔干就提到:内体心理的素质属于非社会因素。

而雷迪认为,例如,在1700-1789年这个阶段,感伤主义在整个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由衔情话语理论可以看出:在政治中发挥作用的,并不是个人天生的情感,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含有一定价值判断的结果。

那么,社会的变迁与这种情感的形成究竟孰因孰果呢?这种情感的学习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个人认为雷迪在这本书中表达得并不是特别清晰。这也是我觉得这本书的分析有些遗憾的地方。不过,雷迪所强调的对于情感的关注,或许确实是我们在理解历史、关注社会变迁中一个一直被忽略了的方向。

感情研究指南读后感篇五

简评:雷迪颇具雄心,试图建立新的情感理论,并以之阐释历史。因而作品的前半部分专论理论。这个部分虽然引入了过多的术语,显得有些繁琐,但确实很清晰地说明了情感与情感话语如何互动生成的机制。但第二个部分的历史分析似乎因为野心太大而显得说服力不够。

学理背景:本书是情感史领域的重要作品。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及文学都试图探索“情感究竟是什么”这一话题。在心理学与人类学领域,学者倾向于将情感看作习得的、由文化形塑因而易变的。这样一来,就很难解释为何同一社会的情感会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也难以解释为何人们会普遍关注自由、尊严等话题。

研究目的:建构系统的情感理论,揭示情感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动态互动。

研究方法:借助衔情式话语来进行研究。探究历史上的人们的情感很困难,因为他们对自己情感的表达是不完整的。然而衔情式话语表明情感表达本身促进情感的成形,“衔情话语使得我们可以在无需详细说出特定某人的真实感受的情况下而进行表达。”(p.189)

整体框架 :

第一部分的前两章是文献综述,总结了认知心理学和人类学在情感研究上的进展。后两章给出本书的理论框架,定义核心术语。

第二部分以1700-1850年法国的历史事件为例,探讨:“谁遭受了痛苦?痛苦是情感导航无法避免的结果吗?还是说痛苦巩固了约束性的情感政体?换句话说,这类痛苦是一个悲剧,还是一种不公正?”

重要术语在原书pp.170-171有梳理。以下整理包含了我自己的理解。

情感研究(the study of emotions):关于“情感究竟是什么”的研究。同时有三个领域在研究这一话题: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及文学。本书作者威廉·雷迪(William Reddy)显然属于第三个领域的研究者。“心理学家把认知研究的实验技术应用于情感研究,引发了情感研究的一个变化;人类学者发展出了理解情感文化维度的新的田野方法和理论工具,激起了情感研究的又一个变化;最后一个变化源于历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提出的情感的历史性(虽然究竟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谈情感的历史性尚难以确定),尤其是研究18世纪和19世纪历史的学者们开始考察历史上被称为‘情感主义’或‘感性崇拜’的这一情感革命的演变。”(威廉·雷迪. 序言[M]//感情研究指南:情感史的框架. 周娜,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序”, 02)

情感(emotion):“情感并非连接身体与心理的桥梁,也不是一套固定的唤醒系统,也不是同想法或理性截然不同的东西……‘情感’是一系列联系松散的思想材料,其由不同符号构成,具有与目标相关的效价和强度(第一章已经对效价与强度做过定义),其可能构成一个‘模式’(或者一组连接松散的模式或模式的一部分),这些思想往往容易被集中激活(如同上文提到的“对妹妹发怒”与“坠入爱河”时的例子),但是一旦被激活,在短时内,因其超出了个体注意的能力范围,所以个体无法把其全部翻译为行动或语言。其松散且多变的特点是‘翻译’具有复杂性特点的反映(包括目标构成和目标应用)。特别复杂的情节首先会激活情感化的思想材料;情节的更新会再次激活这类思想材料。”(pp.124-125.) 更简短的定义:“短时间内对超出注意的翻译能力的、与目标相关的思想材料的激活。”(p.170)

翻译(translation):Reddy认为人如同转换器,将输入的信息以另一种形式输出,这一过程即为“翻译”。翻译的过程中含有信息的损耗:“个体是一个终点,信息以各种不同的语言或符号而汇集在此,其中一些语言或符号成功转化为了其他符号,有些则未完成转化。”(pp. 105-106.)

激活(activation):“……它指的是一种或一类输”、思考、记忆(我统称为‘思想材料’)能占用并或多或少能被‘处理’,即翻译,的状态。”(p.117)

注意(attention):“‘注意’不仅是翻译发生的唯一场所,而且最高强度翻译及异常翻译(学习)必须在这此实施。”(p.177)【Reddy要谈的情感应该就是一种异常翻译吧?】 情感一般被认为是激活状态,但未进入注意领域的材料。它具有“深度目标相关性”(deep goal-relevance),即其涉及的事物与主体自我关联越强,触发的主观反应越强。一个场景可能激活多个行动计划,经大脑处理后,主体将其中一些计划翻译成行动,展现出来。

衔情式话语/情感话语(emotive):“以第一人称现在时态出现的情感表达所具有的令人惊奇的特征,为将这类表达定义为既非描述式(discriptive)的,也非施为式(performative)的言语行为提供了依据。我认为应该把这类话语称为‘衔情式话语(emotive)’。”(p.138) 衔情式话语是一类用于表达情感的话语的类型。这类话语通常是第一人称现在时的,具有以下特征:1) 具有描述性话语的外观;2)表达建立关系的意愿;3)有自我探究或自我改变的效果。其中第三点是指,一方面,情感表达的基础是被激活的思想材料;另一方面,表达本身又影响了激活的思想材料,从而影响情感本身。同时,衔情式话语翻译的对象既包括进入注意领域(有意识地的)的当前任务和排队等待进入注意领域(无意识的)的任务。 类似衔情式话语的表达形式还有:1)第一人称过去时态的情感表达;2)第一人称长时段的情感表达;3)表达情感的手势、面部表情、字词选择和语调;4)其他关于言说者状态的表达;5)指向在场者的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的情感表达:“当有人告诉我我看起来怎么样时,我会立即重复这种情感状态,在那一刻,这个情感表达具有了衔情式的影响。”不过这种表达的自我探究和改变能力较弱。e.g.妈妈对孩子说“不要害怕”,孩子继而认可自己的害怕状态。 衔情式话语是“尝试整理和记录激活的思想材料的一种工具”(p.160)。因为在许多情境中,主体可能同时具有多个、可能相互冲突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主体需要排列目标的优先级,即进行心理调控(mental control)。使用衔情式话语实现良好的情感调控需要持续努力,能在这方面成功的人将获得尊敬与权力;不能良好实践社会认可的情感规范的人则将受到惩罚和被边缘化。因此,“规范化的情感调控模式是每一个政体的基本要素,也是文化霸权的基本构成。”(p.161) 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情感能被自己的话语改变。(范昀) 孙一萍译作“情感表达”,因为雷迪笔下emotives与emotional expression时有通用。我认为“衔情话语”的译法更好,因为能与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中的“施为话语”并列。

情感导航(emotional navigation):衔情式话语的功能,情感生活的基本特征。即在探索自我、不断校正目的的同时,对诸多情感目标进行筛选和调控。这个概念强调在使用衔情式话语的过程中,个体一方面经历着目标的变化,另一方面又始终围绕着隐隐存在的某个特定目标而在努力。

情感自由(emotional liberty):“……为了应对超出注意的能力范围的和对当前正在指导情绪管理的高层级目标构成威胁的、令人困惑的、矛盾的思想活动,而能够改变目标的自由,就是情感自由。”(p.162)“这个自由,不是做出理性的选择,而是去体验转型及生命历程的变化,其中包括众多相互对立,且常常无法比较衡量的因素。”(pp.162-163)【这段不太懂】

情感痛苦(emotional suffering):情感痛苦指个体因存在多个相互冲突的目标而遭受的痛苦。

情感努力(emotional effort):一种情感表现:尽管目标冲突导致痛苦增加,但仍坚持一个目标或行动计划。(p.165)

情感政体(emotional regime):关于情感的规范性要求,是所有政体维持稳定的基础。“一套规范性的情感和官方仪式与行动,以及宣讲和灌输这些规范性的情感及仪式的衔情话语。”(p.171) ①严格的情感政体:成员必须时刻符合严格的情感表达规范。这类情感政体中,行为不符合情感规范、或虽行为得当但未能掩饰自己内心相应热情匮乏的人,将受到惩罚。这类惩罚能引起诱导性的目标冲突,从而教育当事人及公众。“严格的情感政体提供了有强有力的情感管理工具,但是以牺牲更大的自我探索和导航空间为代价。”(p.167) ②宽松的情感政体:仅要求成员在特定时期、场合或团体内须遵守严格的情感表达规范。这类政体本身对不规范情感没有惩罚,但这样一来,很多人难以坚持单一的情感目标。种种情感类型都出现于该政体内,成员的情感类型可能发生改变,而一些具有自己的情感规范和诱导性目标冲突的小团体会出现,e.g.黑社会,邪教。为了维持政体本身允许情感多样性的形象,政体需要消灭影响力较大的小团体。“宽松的政体为情感导航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允许在不同地区、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多样的情感管理手段,乃至构建稳定的小群体。”(p.167)

诱导性目标冲突(induced goal conflict):政体为了规范成员的情感而采取的手段,即使得个体原本的目标与使其健康、完整等的目标冲突,使之感到痛苦(诱导性情感痛苦,induced emotional conflict)。

情感避难所(emotional refuge):“能从时时处处的情感规范中逃离出来,让情感努力得以放松的一段关系、一个仪式或一个组织(无论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它可能会为现存情感政体提供支持,也可能危及其基础。”(p.171)

情感主义(sentimentalism):指18-19世纪情感革命,它是一种“组织松散的冲动”,在卫理公会、废奴运动、小说兴起、法国大革命及恐怖统治时期、浪漫主义诞生等运动中发挥了作用。(威廉·雷迪. 序言[M]//感情研究指南:情感史的框架. 周娜,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序”, 02)情感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具备自然情感,而自然情感就是道德的根源,亦是所有社会联系的基础。

1.雷迪对情感与表达之间的理解相比前人有何不同?

传统心理学认为情感与表达是一致的。受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的影响,传统心理学认为存在“一个有着独特经验的主观自我……情感只不过是个体主观'感受'与非自愿生理唤醒的结合”(p.87)。如实验心理学就相信被试对事物有自己的独特的感知,这种感知不会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实验中变形,因而重复实验能有效促使被试“熟悉自己”,减小实验误差。

Reddy引用后结构主义的看法,指出不存在确定的、现在的意义,因而不存在客观知识和客观理性,语言因而也不存在固定的意义。但Reddy同时也注意到后结构主义的虚无主义倾向,因为它始终消解了一切确定的意义。“一切皆文本”的主张即是后结构主义者对虚无的回避,但这是个不高明的策略,因为“为话语、文本或语言所主张的特权(与笛卡尔清晰明确的思想、康德的范畴、黑格尔的绝对范畴、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等相反),是在利用一种潜在的混乱,这种混乱必将危害后结构主义事业本身。”(p.101)

Reddy认可后结构主义对身心二元论及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但又试图避免落入虚无的困境,因而提出“翻译”(translation)概念,以取代“符号”(sign)概念。即在感受-表达过程中,一种确定的信息会被翻译成另一种信息,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模糊性。

2.新的“情感”定义导致“自我”(the self)概念出现怎样的变化?

一方面,Reddy反对笛卡尔二元论中恒定的、内在统一的主体概念,提出“分裂的自我”这一说法:“由于翻译任务总是不充分的,总是不准确的,基于这种理论,可能的自我就成为了一个‘分裂的’自我。自我之所以会分裂,是因为记忆痕迹、认知技能、目标层次结构位于激活的不同阶段,同时伴随着由习惯造就的不同的相互协调模式及无数个、依据语境而浮至核心的潜在的冲突及矛盾。”(p.125)

另一方面,Reddy认为“自我”像后结构主义者说的那样完全是虚构的,是话语结构的副产品。他认为“自我”是一种集体建构,即在社会互动和学习的基础上,分裂的自我暂时表现出统一性。

个人觉得,Reddy所说的“自我”即对思想材料进行处理的主体。这个自我是实在的,但它并不具有先在的本质;相反,是它做了什么、它如何处理材料,决定了它是什么(非常存在主义的观点)。另一方面,自我对材料的处理是具有偶然性和多样性的,因而单个行动所表现出的“自我”只是部分的自我,即“分裂的自我”:“自我之所以会分裂,是因为记忆痕迹、认知技能、目标层次结构位于激活的不同阶段,同时伴随着由习惯造就的不同的相互协调模式及无数个、依据语境而浮至核心的潜在的冲突及矛盾。”(p.125)

至于“集体建构的自我”,它不是“分裂的自我”,而是那个处理思想材料的完整自我,它在处理材料时始终受集体建构的影响。

3.情感研究与政治思想的关系?

Reddy的关注点似乎不止步于“情感”,他试图将情感与政治联系起来。但而这具体是如何联结的呢?

①重新定义“人”:Reddy在本书前半部分的理论阐释中指出,衔情式话语同施为式话语一样,是会对世界产生改变的。它塑造人之自我,也对它在世界上的目标产生不确定的影响。“正是在这里可以建立一个关于人的基本概念,一个与政治相关的关于人的基本概念,而不是在一些假定的基因编程的基本情感中的人的基本概念。”(p.139)

②情感管理作为一种政治策略:情感转型,继而长久地指导行为。“正是目标相关强度与情感价效,决定了情感在本质上是令人感到愉悦的还是令人感到不舒服的。正是在这儿,情感变得与政治相关,因为当明确的威胁或规则被遗忘后,情感就可以长久地指导行为。”(p.158)

4.Reddy如何重新定义”自由“?

Reddy提出严格的和宽松的两种情感政体。在他看来,严格的政体显然是不自由的,其弊端在于:严格的政体可能违反人性,并限制人发展的可能性。人是脆弱的(vulnerability),其目标容易改变;但另一方面,这种改变也意味着可能性,哪些从未被注意到过的思想材料可能因人情感的改变而在个体无意识间进入个体的注意范围,从而使得社会有进化的可能。“严格政体利用衔情式话语力量塑造情感,并将其作为情感调控工具,但忽视或贬斥了情感活动所具有的力量。所以它们呈现出的关于人性和人的可能性的图景是不完整的,是矛盾的。”(p.167)

Reddy不反对在战争、饥荒、贫困时期短暂地采用严格情感政体,因为此时诱导性情感痛苦(induced emotional suffering)以及对人性的压抑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在政体的长期发展上,维持严格的情感政体,甚至将之扩大至殖民地等地区会明显使人民痛苦。

不过Reddy提出的上述两种情感政体都是理想的极端化形态,并真实的政体。在现实中,必须讨论自由的边界问题:在情感自由的政体中,何种形式的诱导性情感痛苦是被允许的。

5.Reddy如何看待当前西方社会的情感?

在第一部分的结尾,Reddy说现代西方“这是一个好于其他文明的文明,是众人协同创造而成的,但现在偏离了航道,它在等待发展方向的改变”(p.182)。【不知道“偏离航道”何解】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