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哲学史(第二卷)》是一部系统性探讨古希腊哲学思想的著作。通过对古希腊哲学家们思想的深入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在哲学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这本书内容丰富,思维缜密,是研究古希腊哲学的一部重要参考书籍。
希腊哲学史(第二卷)读后感篇一
4 全书总结
==全书总结
本卷较难读,做一个简陋的总结。
公元前五世纪下半页,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原子论将自然哲学推向了顶峰,之后希腊哲学的主题发生了发生了转变,从研究自然到研究人自身。
首先登场的是强调人自己的力量的智者们,他们抨击绝对和客观,歌颂主观和相对,在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却也将理性丢进了令人难以正确认识的迷宫。理性被抛弃了,个人主义和相对主义横行,没有什么客观的绝对的真理,一切都是相对的,知识的形成是不可能的。
面对这种诡辩横行、理性磨灭的风气,苏格拉底决心通过普遍的定义去认识外物以及自身,以奠定理性知识的基础。什么是善?善自身是什么?什么是美?美自身是什么?去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灵魂的理性部分。等等。
柏拉图继承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精神,探究万物的自身,发展为系统的“相论”。由于过于强调抽象的一般的“相”,轻视感性的具体的事物,且难以解决二者之间的联系的问题等,相论遇到难以克服的危机。深受巴门尼德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柏拉图在后期探索存在、非存在、一等与“相”的关系,并重视感性的具体的事物研究,批判并发展了相论。
==题外话
终于读完了希腊哲学史卷二!卷二主要内容大约1000页左右,粗略估计约150万字,从2016年1月份开始读起,到现在已经花费了6个月左右。卷一读完大约花费了8个月,看来卷二阅读的速度要比卷一快一些。但卷二没有卷一读得认真,具体而言是,做笔记较少。卷一中我会为每章都做笔记,但卷二由于前后联系较紧密,主要分为三个主题即智者思想、苏格拉底思想和柏拉图的思想,想着只为每个主题做笔记,但其实效果不佳。勤做笔记实在必要。
希腊哲学史(第二卷)读后感篇二
3.3 后期思想
主要特征:相对前期相论而言,更接近实际,认识到感性和具体事物的重要性。
代表作:《巴门尼德篇》(尤为晦涩和重要)、《智者篇》和《蒂迈欧篇》。
感受:晦涩、难读。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柏拉图后期的思想比前期的更加晦涩难读。原因在于,一,他本人还不能完全分清一般与具体之间的区别,时常有混淆;二,许多论证令人抓狂,或者术语(毕竟是开创性的工作,当时许多术语是没有定论)令人费解,或者比喻令人费解,等等。三,思想或观点本身常常是否定性的,少有肯定的明晰的表述,他本人可能知道但难以用当时的不成熟的语言表达出来。
我的总结是极其简陋的,因为许多地方我都不能完全理解它,尤其是《巴门尼德篇》中关于存在和非存在的论证,一头雾水,以后应该结合着本书再读读陈康先生译注的《巴门尼德篇》。总结虽然简陋,但姑且如此吧,凡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读哲学亦是如此。
相论的困难:
一,“相”的实体化会“相”和这类事物之外产生第三者,并无穷倒退。(柏拉图还没有一般概念和具体事物之间的区别)
二,相论只作否定性说明,这是不完全的,必须要做肯定性说明。
三,“相”是多,而“存在”是一,多与一之间的矛盾。
后期思想的主题:
一,以存在论取代目的论。
二,打破“相”与具体事物的绝对对立。
本体论——存在与非存在(重点)
一,打破动与静的绝对对立,认为能运动的有生命有思想的存在才是真正完善的。肯定完善的存在即是静止的也是运动的,这种运动是相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一种逻辑上的运动。
二,打破存在于非存在之间的绝对对立,认为某种意义下,非存在也是一种存在。绝对的非存在和绝对的存在是绝对对立的,而相对的非存在和相对的存在是可以互相包容的。
三,“相”之间必须相互结合组成判断(逻格斯)。
认识论
一,打破理性与感性的绝对对立,认为感觉结合记忆和理性才能认识真理。
二,前后期对比。前期认识论,这朵花,那朵花——花的相;后期认识论,花的颜色、形状等——抽象、比较、组合——关系和范畴。
三,相到具体事物。“一”是相或范畴,它本身只能被理性认识所认知,但当它和其它的相或范畴相结合时便成了“相的集体”或“范畴的集体”,就是具体事物,可以被感觉所感知。
四,基于经验论的蜡板说,修正回忆说。蜡板说:假意见是由当前的知觉和记忆中的印象的不一致而引起的。鸟笼说:假意见是将记忆中的这一片印象错当做另一片印象造成的。
伦理思想
打破智慧和快乐的绝对对立,认为善是智慧和快乐的结合。
理性与必然
宇宙由理性与必然结合而成,理性统治必然,必然限制理性。
希腊哲学史(第二卷)读后感篇三
3 柏拉图
3.1 生平和事
生平。AD427—AD399,师承苏格拉底,受到前自然哲学尤其是毕达哥拉斯和巴门尼德等人的思想的影响较大。毕生追求建立理想的城邦,游说南意大利的城邦叙拉古失败后,创建学园,授徒著书。
学园。学风自由,师徒讨论哲学、政治,并重视科学研究(重演绎轻实验)。
对话。与中期相论相关有《美诺篇》《斐多篇》《会饮篇》《国家篇》《斐德罗篇》;后期对话有《巴门尼德篇》《泰阿泰德篇》《智者篇》《斐莱布篇》《蒂迈欧篇》等。
3.2 前期思想——相论
概述
在具体事物以外存在着另外一类同名的相,如美的事物之外存在着美自身。
一般认为“相”是客观实在的,不是主观的,或者说客观是主要的,主观是偶然的。
“相”类似当今术语“本质”。
相论的思想渊源
一,苏格拉底的普遍定义的思想。
二,毕达哥拉斯的数的理论。分有相和模仿数,在处理个别和一般的关系时,相论和毕达哥拉斯学派所采用的方式基本相同。
三,爱利亚学派的存在理论。每一类同名事物都有一个相,可以说柏拉图的相就是打碎了的巴门尼德的存在。
四,阿那克萨戈拉的努斯思想。
五,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原子带有物质性,相是非物质的,但从另一方面说原子也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本体或本质,和相一样具有巴门尼德所说的存在的基本特征,都是打碎了的存在。
相的特征(与存在相似)
一,相是单一的、同一的,不是组合成的;而具体事物是组合或混合成的,不是单一的、同一的。
二,相是不变的;而具体事物是经常变化的。
三,相是看不见的,不能感觉到而只能由思想掌握;具体事物是看得见,可以感觉到的。
四,相是纯粹的;具体事物是不纯粹的。
五,相是永恒的、不朽的;具体事物不是永恒的,是要毁灭的。
相与具体事物的关系
分有。相出现在具体事物上,具体事物是由相派生的和决定的。待解决的问题。
模仿。四个阶段,相、数理对象、具体事物和它们的影像,后者是前者的影子,后者模仿前者。
目的。具体事物和相存在价值高低的不同,具体事物以相为目标,并努力追求它。
分离。相与具体事物的存在方式。有争议的问题。
一,空间分离。将相物质化,相与具体事物在空间上分离开来。
二,逻辑分离。相在先是逻辑上的在先。
三,程度分离。具体事物是不完善的、不纯粹,它们以相为目标,努力变成完善和纯粹的。
四,主客分离。相是从客观事物抽象出来的思维产物。
五,内在。亚里士多德说相是具体事物的本质,存在于事物之中。
柏拉图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不同。
认识相
一,寻求事物的定义就是寻求相。
一,回忆说。从潜能到实现。论证相的先验性、普遍、永恒、必然等规定性。
二,归纳。
三,认识的四个阶段:理性、理智、信念和想象。通过学习,灵魂的认知从想象上升到理性,最终认识相。
相与灵魂(客体与主体)
灵魂是认识的主体,相是认识的对象;但在那个时候,柏拉图还没有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明确的区别开来,常将二者混淆在一起。
柏拉图对相论的标准论述
一,先设定一个最强的逻各斯,如美自身和善自身等。
二,具体的事物分有了某种相才成为那种事物,具有那种性质。
希腊哲学史(第二卷)读后感篇四
智者运动——人类的自我觉醒小结
1.1 概述
第二卷的内容。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主要论述智者、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一般说来,希腊哲学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初期(自然哲学,从泰勒斯到德谟克利特)、鼎盛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及之后的衰落期。智者运动正处于自然哲学时期到鼎盛时期的转折和过渡阶段。
智者运动的背景(政治 、经济、人文)。从公元前五世纪初开始,雅典逐渐占据希腊历史中心舞台,到下半页的时候,雅典成为整个希腊的霸主。雅典在崛起时期,商品经济发达,经济实力雄厚,为公民参加政治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而雅典的民主政治(尤其是伯利克里时期)为公民参加政治活动提供法律保障。随着参加社会活动的日益广泛,人们逐渐意识到人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当随着个人演讲、人们之间交流、辩论等的日益频繁,人们迫切需要关于论辩、修辞的技能。在这种背景下就产生了一种以教授思想、辩论等为生的人,即智者。
智者哲学。智者们的共同特点是置价值考虑于真假之上,其哲学思维的最高准则是以价值目标为核心的感觉主义、相对主义和怀疑论。以往的自然哲学主要关注人和社会之外的自然和宇宙,探索本原以及事物变化后的规律,忽视了人的作用,或者说将人置于不重要的地位。而智者们则不然,他们以感性主义反对理性主义(爱利亚派的不变的“存在”),以相对主义反对绝对主义,怀疑不变的真理,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真假取决于人,尤其是那些谙熟修辞学和论辩术的人。
智者运动的评价。智者哲学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哲学,开阔了哲学研究的领域,智者运动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人的地位和价值,这是智者哲学积极的一面。但是随着雅典帝国的衰落,其消极作用日益明显。智者讲的人是指个人,而每个人的动机和追求是不一样的,当追求名利的欲望盖过了追求真理的呼声时,则智者哲学就会反过来助长社会的堕落,智者成为自己的掘墓人。这之后,追求绝对真理又再一次成为新的哲学需求,苏格拉底等师徒三人也就应运而生了。总体而言,智者哲学在哲学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否定了之前的自然哲学,为之后的追求绝对真理的体系化哲学扫清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1.2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泰戈拉的著名的哲学命题。全句的中文翻译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着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如何非存在的尺度。”这个命题将人看做是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人和神的中心。神不是人的统治者,人才是中心,是一幕幕戏剧的创造者、演出者,而且还是裁判者。人为自己制定习俗、法律、伦理规范和城邦生活准则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人又是主动的,是这些规则的制定者、修订者;因而唯有人有资格对此发表意见,加以褒贬,作出裁决。
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的社会的审判者,自己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力重新规范自己和城邦的生活,这是人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的第一次觉醒,在人的自我意识方面是了不起的进步。
1.3 physis(本性)和nomos(规则)之争
被作者誉为希腊的尼采的卡利克勒斯说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话,意欲打破旧的伦理规范而希望建立新的符合人的本性的规范,摘录如下:
“我的看法是:制定nomos的是作为多数人的弱者,正是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制定了nomos,确定赞成和非难的标准。为了防止强者超过他们,得到超过他们的利益,他们就吓唬强者,说什么超过别人是可耻的可恶的,所谓不义就是追求超过别人的利益。我想如果低等人享有了平等地位,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按我的看法,physis显然是让强者超过弱者,让一些更好的人拥有高于不好的人的利益,认为这才是公正的。纵观一切动物以及一切城邦和人都概莫能外,所谓正义,就是强者对弱者的统治和强者的利益。薛西斯侵略雅典,他的父亲侵略司奇提亚,他们遵照什么正义原则?还有人们提到的许多类似的事例。我想这些人是遵循真正的physis的正义原则办事的。是的,根据天意,根据自然本身的规则,大概不是根据我们所制定的nomos吧。人们发明nomos,用它改造我们中的强者和优秀分子,从年轻时就像驯狮子一样驯服他们,诱惑他们就范,成为驯服的奴隶,还宣称什么他们必须同意平等的原则,说这就是正义和公平!但是有朝一日这些人由于天然的禀赋变得足够强大了我相信他们自己就要摆脱这些限制,冲决这些罗网,放荡不羁,践踏和诅咒一切纸上的协议和反自然的nomos。他们会咆哮起来,自己要做主人,虽然他们曾经做过奴隶。”
physis和nomos之争反映了希腊人在古典时代新的觉醒。希腊人开始感受到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自己规划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人们看到了人的重要地位。
附言:智者运动包含前五章内容,以为不是重点,读得较快,笔记做得较少。
希腊哲学史(第二卷)读后感篇五
2 苏格拉底
核心:理性主义
2.1 生平及悲剧命运
生平。AD469—AD399,师承阿那克萨戈拉--阿凯劳斯,社会背景是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由盛转衰、人性堕落,使命是道德立邦而复兴雅典。
悲剧。对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当时的雅典人还不能理解和接受它。苏格拉底的思想和活动及其造成的社会影响是同当时雅典的统治原则及其精神支柱既传统的政治、宗教、道德观念相冲突的。
黑格尔指出:他的遭遇并非只是他本人的个人浪漫遭遇,而是雅典的悲剧、希腊的悲剧,它不过是借此事件,借苏格拉底表现出来而已。这里有两种力量在相互对抗:一种力量是神圣的法律,是朴素的习俗——与意志相一致的美德、宗教——要求人们在其规律中自由地、高尚地、合乎伦理地生活,我们可以用抽象的方式将它称为客观的自由……另一个原则同样是意识的神圣法律,知识的法律,是主观的自由,这是那教人识别善恶的知识之树上的果实,它来自自身的知识也就是理性,这是往后一切时代的哲学的普遍原则。
苏格拉底的哲学和政治原则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长远利益,基本上符合古代希腊奴隶社会的演进方向,但是它不能为雅典公民所理解,雅典公民已被战争、政变和政客争权弄得晕头转向意乱神迷,不能体察“牛虻”的使命和善意,也无力解救自己了。苏格拉底被他所苦苦眷恋的城邦处死,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雅典的悲剧,是城邦奴隶制趋衰的那个时代的悲剧。
2.2 哲学变革
使哲学的主题从自然转向人。
否定智者。关于人,智者所说的“人”是只有自由意志的“自我”个体,苏格拉底所说的“人”是以智慧和知识为其本性的理智的人。认识论,智者以相对主义和感觉论去理解知识和技艺,而苏格拉底认为应当探求事物的本性、本质和原因以获取理性知识。道德观,智者以追求现实利益作为人生目的,苏格拉底主张最高目的是最求正义和真理。
理性精神。由理性所作的安排必然是合理的、最好的。
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就是自制。自制的智慧只能知道他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并没有这些具体的知识。苏格拉底指出两门普遍的知识:一门是自制的知识,它是分辨知还是不知的;一门是关于善的知识,它是分辨善和恶即好喝不好的。
“美德既知识”中的“知识”主要是指要能认识人自己的本性。
色诺芬的《回忆录》记载了苏格拉底对于“认识你自己”的一段通俗的说明: “那些认识自己的人知道什么事对自己合适,能够分辨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而且由于做自己懂得的事情就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从而繁荣昌盛;不做自己不懂得的事情就不至于犯错误,从而避免祸患。而且由于有这种自知之明,他们还能够鉴别他人,通过和别人交往获得幸福,避免祸患。但是那些不认识自己,对自己的才能有错误估计的人,对于别人以及别的人类事情也就会有同样的情况。他们既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是什么,也不知道他们与之交往的是怎样的人;由于他们对这一切没有正确的认识,他们就不但得不到幸福,反而要陷于祸患。”
2.3 基本哲学观念
普遍性定义
普遍性定义是指概念的定义有普遍性、确定性和规范性。苏格拉底首次通过考察定义(如“x是什么?”),规范人的理性知识,探讨存在的本质,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义。
探求知识。苏格拉底用逻辑方法(主要是归纳论证)对事物作出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揭示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要求概念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从而阐明这类事物存在的因果本性,即理性的知识。
因果必然性。普遍性定义中探索的“普遍性”是一类事物的本质特性,这种共同的本质或本性是使一类事物成为这类事物的原因,它对事物的存在具有因果必然性。普遍的本质或本性是原因,这类事物的存在是其结果。具有哲学本体论意义。
普遍本质是一种实在的东西,相论的雏形,但还没有脱离特殊的事物;是永恒不变的绝对性,又是最好的,是这一类事物的模型和模范,是它们追求的理性和目的。
理性和知识
灵魂的本质是理性。人只有通过灵魂中的理智部分即理性,才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就是认识自己灵魂中的理性部分。
知识的概念。知识作为知识应该有一种绝对的永恒的本质,即有一个“知识的型eidos”。知识的对象是绝对的美、绝对的善,即普遍的定义、本性或本质,认知的主体是灵魂中的理性。
理性的目的是“善”。目的论世界观。
辩证法
苏格拉底的哲学方法。通过谈话问答寻求普遍的定义,在问答中不断揭露对方的矛盾,使得对方承认并不断修正错误从而引导主簿认识真理。
积极的主观辩证法。指出具体事物和普遍本质的对立,并逐步认识普遍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