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创业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境和挑战,如资金短缺、人才招聘、市场营销等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包括创新思维、合理运用资源、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等。通过深入探讨创业者的窘境,为初创企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创业者的窘境读后感篇一
《创业者的窘境》直译自英文名《The Founder's Dilemmas》,Dilemma所指进退两难的境地,便是本书讨论的重点。作者通过走访3607家创业公司和9900位创业者,统计并梳理了创业过程当中会碰到的常见选择难题。
根据创业三大阶段进行论述创业者将会碰到哪些常见选择题:
1)创业前期面临的选择——是否应该创业?及其相关问题;
2)组建创始团队时所碰到的常见难题,如:独自创业还是与人合伙?应该找哪些人一些合伙?;etc
3)公司进入轨道后管理团队时面临的选择,如:应该采用何种主雇关系?聘用通才还是专才?etc
个人对本书的评价是:内容实在,这体现在
1.书中所说的dilemmas几乎都是创业路上必然遇到的选择题,并非空中阁楼的理论问题;
2.常见Dilemmas中的选项都有相应列出,并且有一定实例佐证不同选择所带来的结果。
我把此书暂时定为创业的基础必读书籍,能够起到“预防针”的效果。
创业者的窘境读后感篇二
对于我最大的收获,在于创业动机(财富权利选择)上的一些影响。
(1)创业时机
+ 职业条件:工作经验,思维模式,机会成本
+ 个人条件:创业动机,家庭情况,财务状况
+ 市场条件:天时地利人和、时效性
(2)创业团队面临的三个内部问题:团队成员的工作关系、角色定位、以及利益分配。
(3)创业所需的三种资本(影响是否与人合伙、如何引入投资等)
+ 人力成本: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
+ 社会成本:社交网络、人脉资源以及由此带来的有用信息
+ 财务成本:所需资金和有形资产。
(4)同质化团队往往前期更有优势,多样化团队的潜力在后期逐渐呈现出来。
(5)技能互补、价值观一致的人更容易形成高效的创业团队。
(6)首次创业的人如果不希望自己的私生活一团糟,最好不要轻易与亲友一起创业。
(7)与亲友创业的建议
+ 降低期望:避免熟人抱团的盲目乐观
+ 采取隔离措施:避免负责同一个部门或相同业务,使私人关系和工作隔离开
+ 约法三章:为最坏的情况,制定协议
+ 将问题公开化:建立有效的机制,避免消极的回避矛盾
+ 引入仲裁机制:避免私人感情影响判断,比如邀请顾问担任仲裁人。
(8)决策方式:成熟的公司通常采用核心团队决策方式。
(9)创业者应该对合伙人的动机进行必要的评估。合伙人的动机不匹配,会造成团队关系紧张,以致在角色分配、利益分配、发展决策上都产生分歧,甚至导致创业失败。互补的动机虽然不能保证创业成功,但能避免很多麻烦。
(创业动机简单的有权利和财富的区别)
(10)分配股权的依据:
+ 过往贡献:提供创意和提供资本
+ 机会成本(吸引人才所需的成本置换)
+ 未来贡献
另外还有分阶段股权分配协议:略
(11)投资人来源:
+ 亲戚:需做好最坏的打算,或者干脆打消这个念头。
+ 天使投资人:看中投资回报率,或伴有一些非功利性
+ 风险投资人:更看中投资回报率,能从财务、人力、社会资本上帮助到公司,充当智囊团,但风险是降低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比如优先清算权、重新分配股权等)。
创业者的窘境读后感篇三
这是一篇读书笔记。
@七印部落 2017年翻译的新书,挺小的一本书,看书名《创业者的窘境》,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创新者的窘境》?不是那本,一字之差,《创业者的窘境》讲的是另外一件事,作者Noam Wasserman曾任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现任南加州大学创业者中心主任。他在哈佛大学商学院授课13年,期间开设的“创业者的窘境”课程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MBA选修课,荣获哈佛商学院教学奖和管理学院教育创新。为了成书,作者的研究历时十年,涉及数千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其中不乏知名公司,如Nike、Twitter、Pandora、Blogger、Segway。
核心观点很简单,但这个角度确实是我没有认真思考过的:
你创业,到底是为了财富(大馅饼的一小块)还是权力(小馅饼的一大块),这两点是矛盾的。创业过程中的许多决定都要求创业者在财富与公司控制权之间做出取舍,而大多数人两者都想要,这就是窘境的根源。
作者贴心的总结了一个选择财富或权力的表格,如下图。
大家创业无非有两大底层动机:钱和权。这两者都是公司的初始资源,随着盘子变大,可以互相转换,作者的调查统计表明,分权做大公司,在财务上的回报会更多,而非大权独揽。个人体会,为了财富的做法相对开放(公司长大快,财富收益占总盘子比例小,但绝对值大,权力占比小),为了权力的做法相对封闭。很多创业者并没有想清楚自己的动机,于是,在做上表各种决策时,显得很飘忽,希望财富和权力双丰收,但,能做到这样的创业者绝对是凤毛麟角。
当然,具体到操作上,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
比如“独自创业 vs 与人合伙”的选择,还与业务类型,创始人能力等因素有关。
再如创业的阶段——投资人Jeff Bussgang把创业描绘成三个阶段组成的历险:首先在广袤的丛林里摸索方向,然后披荆斩棘开辟道路,最后驶上高速公路加速前进。作者觉得,早期可以更多的追求权力,后期可以更多的追求财富。
建议翻上去再仔细看看图表。
__________
在上述框架基础上,我放一些给我启发的摘录和感悟:
创业的定义:创业是在手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追逐某种机会的过程。资源是指人力资源、社会资源和财务资源。
先发优势只存在于时效性较强的行业,时效性不强的行业往往是后来者居上。
合伙人的选择:同学同事 优于 陌生人 优于 亲友。
在核心团队的分工上,早期可以角色交叉,后期必须明确分工。
团队的同质化与多样性,哪个好也是看情况。创业的早期需要相对同质化的团队,拧成一股绳玩命向前冲,而后期必须要引入多样性。对核心团队,价值观需要同质化(工作习惯、风险承受能力、责任感等软性因素),技能需要多样性(行业背景、工作技能、人脉关系等硬性因素)。
投资人和创始人都应该把更换CEO看成是一个过程而非单一的事件。
关于股权分配
三大要素:过往贡献(提供创意的发起人往往多10%左右,提供资本)、机会成本(此前的事业成功程度)、未来贡献(有创业经验比有工作经验有优势,全职大于兼职)。
可以采用分阶段的股权分配协议,设置里程碑确定分几段,确定每个阶段的权重,举例如图。
为了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回购条款、期权都是可用的手段(时间期权、里程碑期权)。
关于招聘,有意思的一点是提到了斯坦福大学的“科技创业公司调查研究项目”对科技公司的主雇关系做了一个分类,有三个维度:招聘类型、工作诉求、管理方式。
招聘类型分为:当前技能、长远潜力、价值观(默契度)。
工作诉求分为:归属感、成就感、薪酬。
管理方式分为:正式管理,指通过人力资源部门和业绩评估的方式管理;非正式管理,指平等默契的合作方式;直接管理,指通过监控和监督管理;精英化管理,指招聘最优秀的人才,给予充分的自由度。
上述框架虽然后3*3*4 = 36种排列组合,但最常见的只有5种:精英类型、工程师类型、家庭类型、机关类型、独裁类型。比如精英类型的特点就是招聘有长远潜力、看重工作成就感的员工,并且给予充分的自由度,其他的不再展开。
最后的最后,是否应该创业?其实是每一位创业者开始前必须想清楚的问题,一开弓没有回头箭,作者对此给出了一个判断的框架,大家自己去看书吧,:)
__________
iamsujie,前阿里产品经理,写过《人人是产品经理》、《淘宝十年产品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现在做创业者服务,『良仓孵化器』创始合伙人。
创业者的窘境读后感篇四
我曾经不止一次表达过自己对于创业者的敬佩之情。
创业在我眼里是一件难度非常大的事情,需要一个人有极大的勇气和毅力才能去执行的事情。
之前读书会有个妹子开了一间花店,后来和我们分享她的经历的时候说,创业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开花店也不像想象的那么浪漫。
每天需要非常早起床去进货,接着就是要各种打理花花草草,都要忙到深夜。
除此之外,还要自学财务、经营、人事等一系列的知识,而且还没有节假日。
原本轻微社恐的她,每天要和各种人打交道,和各种部门打交道,还要担心自己是不是忘记某些deadline。
记得读过一本书,提到创业者所面对的挑战与风险是与未来可能的高收益成正比的,而像我这样的打工者面对的挑战与风险相对来说低得多。
对于敢于创业的人,我总是敬佩的。
最近我在听一些播客,其中就有一些讲商业讲风投的,特别是科技公司相关的。
其中有很多内容听上去还是有点云里雾罩的,可能毕竟我不是创业者,也不是投资人,对这个领域还是知之甚少。
我一直都没弄明白其中的一些底层逻辑。
最近读了一本书《创业者的窘境》,倒是为我解了一些惑。
书中有大量的数据和案例研究,告诉我们作为创业者,特别是在美国的科技公司的创业者都会遇到什么进退维谷的状况。
总结一下:造成创业者窘境的主要因素就是创业的目标和所缺资本之间的冲突。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创业的念头,又是否想过自己创业是为了什么。
我不是说愿景,也不是说蓝图,而是问,你是为了钱还是权?
不一样的倾向,会影响创业者的选择。
如果你是为了权,你很有可能不愿意和他人合伙。
此时,当你因为个人资本、社会资本或者财务资本不得不让权的时候,你就会进入窘境。
当你投入了很多的心血、精力创办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就像是你的孩子,你含辛茹苦的抚养他从婴儿期到幼儿期。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说,给你500万美金赞助孩子日后的发展,并且给孩子介绍更优质的学校、老师,更好的资源,条件是需要你退居二线不得再参与孩子的发展。
你愿意吗?
不愿意,人之常情。
如果你是一个掌控欲很强的人,希望公司未来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不愿意被资本“污染”,那你创业看重的是“权”。
而如果你看重的是“钱”,那么只要是对公司发展有利可图的事情,你的抵触心理不会那么的强烈。虽然也会抵触,毕竟“夺子”不是那么容易释怀的。
所以,如果创业,你要清楚自己看重的是什么,是“钱”还是“权”。
如果看重“权”,你就得有多一些资本的积累,并且你创业的行业不能是特别朝阳的产业,否则根本不会给你积累资本的时间。
这里反反复复提到的资本主要包括三方面:个人资本、社会资本和财务资本。
个人资本包括,创始人的专业能力、经验、管理能力、经验知识等等;社会资本主要是指创业者的人脉资源,比如行业客户、顾问、投资人等等;财务资本是创业者可以用的资金。
创业者很少有能在以上三个方面都有足够积累的时候才开始创业,大部分都是在有两个,甚至只有一方面满足时就开始着手创业了。
不足的资本怎么办?只能靠创业者用“钱”“权”来进行交易获得了。
比如,创业者很了解技术,但是不懂市场营销,那比较合适的方式是找个懂市场营销的合伙人。合伙人的加入就是在分“权”和“钱”。
比如,创业初期将手上准备的资金都烧完了,而找亲友借钱并非长久之计,很多人会去找天使投资或者风险投资介入。投资的引入,就是在分“权”和“钱”。
在一家初创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一般会经历好几轮的融资,每次融资都是创业者面临的一次选择。
特别是风险投资的引入,带来社会资本和财务资本的同时,对创始人的“权”的影响是巨大的,有很多创始人都是这样被“踢”出了自己创办的公司。
写到这里,我忽然觉得中国老祖宗的《易经》早就道出了作为一个创始人应该怎样摆脱这样的窘境——飞龙在天,亢龙有悔。
创始人首先要清楚自己创业是为了“权”还是“钱”,理性的评估自己手上掌握的资本,做出适合的选择,及早面对现实。
也许每次的选择都是痛苦的,但是保证获得“权”或者“钱”的几率大一些。
也许有人会问,就不能“钱”“权”兼得吗?
可以啊,也不是做不到,比如比尔 盖茨就做到了。
只是真实世界告诉我们,成功的几率非常低,现实一些的做法还是选择其中一个。
有趣的是,同一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连续创业者会比新创业者更容易接纳外部的投资,也更会朝着“钱”偏移。
Blogger的创始人在创办blogger的时候是极度反感外部投资的,后来不得不依靠透支信用卡苦苦支撑着自己的公司,直至卖给google。但是他在二次创业的时候,对于风险投资的态度却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因为他知道朝阳产业瞬息万变,等他慢慢积累资本,风早就无影无踪了。所以他很快引入了风险投资,招聘专业人士主导产品营销和公司管理。
而另一位服务平台的创始人一直到创业8年后才释放引入风险投资的信号,因为她从事的行业允许她利用时间去补足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八年后的她也有更多的资本去谈条件更合适的风险投资。
虽然《创业者的窘境》主要研究的是美国从2000年到2009年,集中在IT创业公司等科技企业,但是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很有借鉴意义和启发的。
这本书的作者Noam Wasserman曾任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这本书是他在MBA授课时的主要研究内容。整本书的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又有大量的数据佐证。再加上这本书的译者是“七印部落”,推荐分再加一分。(我不会告诉你们,我是因为“七印部落”才看的这本书)
不知道大家对于“创业”和“创业者”有什么想要交流的,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