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精神分析诊断(万千心理)》后,深感心理学的复杂性和深度。书中详细介绍了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引导读者了解心理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指导,让人对心理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处理方式。这本书对于心理学爱好者和专业人士都是一本实用且有启发性的读物。
精神分析诊断(万千心理)读后感(一)
【2022年阅读完本01号】
看这本书的时候最大的感受是这个,我是所有的人格,看分裂觉得自己分裂,看自恋觉得自己自恋,看神经症觉得自己神经症。
这本书并不会带来愉悦流畅的阅读体验,因为需要常常停下来思考,而且文字的信息含量真的很大,我读20页要花1.5h-2h的时间,感觉脑子都会很累。基本每页都在写写划划。
相信是需要多读几遍的书籍。
精神分析诊断(万千心理)读后感(二)
内摄是将外部信息归为内部心理的过程,当我们与人深度依恋时,便会产生内摄,在内心将依恋对象的表征融入自我身份。哀伤是与“匍匐在自我身上的客体的灵魂逐渐分离” 将情绪从认知中剥离开来是个体应对焦虑和痛苦的另一种方式 分裂样暗含两方面的分裂:自体与外界的分裂,以及自我体验与本能欲望的分裂。分裂样人格所特有的防御是退缩到内心世界之中。在他们的主观世界中,充斥着深深的依恋矛盾-他们渴求亲密,但害怕被吞没;既想保持距离,又难耐孤单寂寞。 无论分裂者是否沉浸于孤苦寂寞之中,都一定与驯服顺从绝缘。即便他们偶尔以顺应作权益之计,假意闲聊或参与公共活动,都会为自己的惺惺作态而尴尬不已,分裂者的自体永远和他人保持距离。 他指出有亲密和疏远冲突的个体如何容易被精神分析理论吸引:作为分析师,可以对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了如指掌,但对自己的自我暴露仅限于专业范畴。
具有分裂驱力的个体,通常需要通过创造性活动来维持自尊,他们的自我评价取决于自我整合与自我表达的优劣。分裂者渴望得到的肯定,是对自己真实本意、敏感性和独特性的肯定
sass特别提到现代和后现代思维与艺术的典型特征:即疏离、高度自我觉察、逃避与高度理性等态度几乎达到狂热的程度
长期对分裂状态的理解,充斥着“专家们”对孤独患者的缺乏人文的颐指气使,与患者的情感痛苦保持距离,还认为分裂者的语言表达微不足道,或因其过于神秘而干脆放弃解读。
具有分裂样性格且无精神疾病之虞的个体是分裂样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汗流浃背了……
精神分析诊断(万千心理)读后感(三)
Nancy的personality diagnosis讲防御之重,单单是防御就三章。《理解人格结构》里,personality structure只有在书名里出现过,书里面的内容,只围绕personality organization, character organization进行描述. 难道对这些概念的运用是那么随意的么?diagnosis是对于character的diagnosis,而没有对personality做diagnosis. 《Understanding personality structure in clinical process: psychoanalytic diagnosis》这本书的书名有误导,让人误以为是对personality进行diagnosis。其实不然,diagnosis的对象是 psychoanalytic character, 而不是personality. 而这些charact而与DSM对于personality的分类相似度极高。而在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标题是types of character organization,分类又是以各种personalities出现,比如说schizoid personalities, paranoid personalities,未提到character了。貌似personalities = character? 书中也没有对这个两个概念进行澄清,就这样“偷换概念”地用了。通篇读这跟书,我的理解是, 以psychoanalytic 的视角去理解DSM的对于personality类型的解释。我始终无法理解书中的“personality structure”中的structure与书中的character和organization的关系是什么。
我觉得这本书可以插一句,就说精神分析的概念太混乱,读者大概知道我讲啥意思就行,不必深究。深究死得快。这么说,我就很安慰了。
我对于personality这个概念理解,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有机整合体。而《理解人格结构》这本书的重点不是要去理解人格作为一个“整合体”是如何运作的,相反,是“解构”人格。将一个有机整合体的人格进行大卸八块,看看每一块都是咋回事。搞清楚书的重点,是要介绍各种防御机制,并且要将DSM的personality的分类与精神分析的character分类对应起来。
精神分析诊断(万千心理)读后感(四)
昨晚看完后 我太累了 所以只简单地标记了“看完” 经过一晚的休息 人依旧很累 但还是要对这本书做自己简单的一个总结
书中作者的“人的人格取决于他的防御方法”这句话让给我印象深刻 其实日常生活中 我有过类似的感悟 比如 看一个人要看他在逆境or愤怒时的表现
这本书可以说全程是围绕着这句话 前半本书介绍了初级和次级的防御方式 我倒感觉 很多防御方式之间不是那么泾渭分明 多多少少都有些重合 正如下半本书对人格的分析一样
因为只看了一遍 并且跨越了差不多两个月 所以很多细节都记不清了 但我脑海里有一个总体的感觉和印象
即人的防御和行为 根源还是为了自己的价值感 这和社会心理学中提到的“人都是利己的”是自洽的
即使是自虐型人格 他的自虐也是为了唤起别人的关心 和 自己内心的愉悦
所以化繁为简 归根到底 还是自己内心的安全和满足
但是 不科学 不健康的防御 会让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但是这些防御 根本却是为了自己的主动
所以 对我来说 倒不必绕这些弯弯绕绕 从一开始 就要把自己内心的平静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对防御方式的不合理使用 会催生不健康的人格 但这些防御方式的适当灵活使用 却有助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所以还是度的问题
对主要矛盾 时刻保持清醒 牢牢抓住主要矛盾 单刀直入 大道至简 时刻清醒 自己想要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踏实 一种面对未知的坦然与勇敢 一种对自己的有正确认知的自信
而不是迂回过度使用防御方式 获取暂时的狭隘的主动和安全感
理智 全面 客观 辩证 灵活
以及 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 自己对身边事物的看法 很多时候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难以脱离自己的局限性 所以还需不断思考 不断学习 及时有效沟通 你不合理表达自己需求 身边没有人可以猜出来的
自己要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至于别人怎么回应 更多的是他们的事情了。
精神分析诊断(万千心理)读后感(五)
这可以说是一本关于人格结构的工具书。简短而调理清晰。对初步认识来说非常有用。
比如:
最近关于自恋人格的消息非常之多。
网上的信息,当然宣传了自恋人格的概念。但是碎片化的信息获取,实在是让人越来越困惑。
本书的第八章,可以说是言简意赅地说明了自恋人格的内部逻辑:羞愧和嫉妒;以及外显:理想化和贬低,这两个极端交替。
自恋者:
需要不断从外部获得认可来维持自尊。
十分在意自己在人眼中的形象,常感到自己因名不副实而招人厌恶。
觉得自己不够优秀,蒙羞、懦弱、低劣。
因自恋而沽名钓誉对他人造成伤害。
充满了对遭受羞辱的羞愧和恐惧感。
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他们内心确认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而这些缺陷又随时可能暴露。所以当面对那些看起来踌躇满志的人,具备他们所缺乏的特长的人,嫉妒之心会油然而生。嫉妒也促使自恋型个体擅长对他人评头论足。自己的不足之处遭遇对方的完美无缺,最好的方法就是竭力谴责,蔑视货嘲弄,直至摧毁对方的拥有。
自恋者的防御方式:
主要依靠理想化和贬低这两种防御。两者一吹一唱。
一旦自我得到理想化,他人自然受到到极端贬低。
他们一般通过对自己或他人习惯性的批评而表达对完美的需求(批评对象的不同取决于被贬低的自体部分是否投射于他人)
(受害者会怀疑自己的情商、自己的真诚,甚至自己的基本存在感。是一种全盘被抹杀,被视而不见的感受。受害者,还会感受到:厌烦、激惹、极度困倦、以及隐约的无用感。 其中,极度困倦是最令人不快的。 受害者,被他们当成维持自尊的工具,而非独立存在的人,这是中剥夺人性的态度。 所以受害者,在面对自恋者的时候,一定要尤其注意对自己弱点展现不含偏见的现实态度。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自恋者:爱的能力缺失
对自恋者而言,自我价值及其重要,他人只是维持自己心理平衡、被利用的对象。他人被视作自恋的延伸。
所以他们无休止地索取,却吝啬点滴的付出。
自恋者内部的自体两级状态:
虚伪、羞耻、嫉妒、虚妄、自卑
VS
浮夸、自傲、蔑视、防御性自立和虚荣
自恋者的内心体验通常是在两种极端之间徘徊
自恋个体一旦察觉他人的不信任或对现实的不适应,便会产生主动回避。
自恋者会竭力否认懊悔和感激的态度。因为对失误的懊悔相当于承认自己的缺陷,而感激他人意味着表明自己的软弱。
他们缺乏真心诚意的道歉和发自肺腑的感谢,进而导致与他人的交往日趋紧张。
自恋者在面对批判时,会恼羞成怒,因为他们脆弱的自尊无法承受任何打击。
受自尊驱使的人不会轻易感到内疚,也不会努力补偿自己的过失,而是尽量回避自己的失误,并四处防范,唯恐被人揪出辫子。
自恋者极度害怕暴露缺陷。
羞于向他人寻求帮助,自己相信承认需求等于暴露弱点。在寻求帮助时,体验到耻辱感。
傲慢、自负、无动于衷。
所以,自恋者,主要是出于羞愧和嫉妒的影响。
他们的防御手段:理想化 Vs. 贬低 的两级之间交替进行。
自恋人格与精神变态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轻微自恋 – 重度自恋 – 精神变态 是个系列变化。
精神变态与自恋的明显症状都包括:
主观空虚感,需要依靠外部因素来维持自尊。
作者推荐的延伸阅读:
《童年的囚徒》|《天才儿童的悲剧》
《羞愧:自恋的阴暗面》
《自恋入门》
精神分析诊断(万千心理)读后感(六)
前一阵精读完了《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一直想为它写一篇书评,但是因为它自己写得太好了,字字珠玑,文字像活了几千年的山间小溪一样自然地流淌出来,弄得我也不知道为它写点什么好。
最近的思考更靠近宏观。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真的是「风也在变,水也在变,什么都在变」。偶尔被无意义和恐慌拽住的时候我不禁想“是不是因为自己太不了解更大的层面呢?”我想到心理学里也会讲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我们研究人类心灵的人,如果只聚焦于个体的内心世界,恐怕会忽略更大的世界的存在和它的影响。因此这篇书评尝试了一个新角度。
南希的这本书目录就很有意思,她把人格类型分为九类,从反社会到解离,依照和客体的连接依次排序。当然南希也说了,世界上不是只有这九类,这些只是她觉得最为主要和她擅长诊断的。
微观的东西南希已经说得太多太好了。我只是突然想到,其实这九类人格类型我们也可以在社会上看到它们的化身。
比如,我相信自恋的力量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但是当技术条件使得自拍和即时大众传播成为现实后,这类需求(姑且称之为需求,找不到别的词)浮现了上来,迅速勃发。原先人们的自恋需求只能在微型的人与人互动中体现,比如千年的下属熬成领导,千年的娃修炼成爹妈,但是社交媒体让这类需求在2010年前后迅速勃发,横扫网络。它有了一个出口。
反社会的力量也一直存在在人类社会之中,当我们看到肉食店里挂着的鸡鸭牛鹅无动于衷时,其实就有这种力量在发挥作用,因为我们打从心底不觉得它们和我们一样是万物生灵,不过觉得是个物件而已。当慕强得过分的时候,也是同样的力量在发生作用,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没有所谓“弱”的时刻,但是只要ta拒绝和否认自身的「弱」,而去站在「强」的位置,践踏别人的「弱」,那自觉不自觉地ta就是在用和反社会人格一样的机制了。
分裂样人格似乎一直在“努力避免被吞噬、被消亡”,“很难体验到内部自我的冲突,而更多地觉得外部世界充满险恶和毁灭性”,较容易进入幻想的世界和离群索居的状态,但又对「真实」和人类情绪有种吓人的、完全无防御一般的洞察。(注意:这只是他们最内在的感受和应对方式,不代表他们“不正常”或者难以适应社会。)人类的一些艺术影视题材其实很好地承载了这部分力量,比如我们创造出各种恐怖片,各种追逐戏,各种情感高度炸裂,细节过于鲜活的艺术内容。一定程度上,我们内在都有和分裂样人格一样的困惑“为什么生活如此艰难,人们还一味自欺欺人,熟视无睹?”
偏执的力量实在是太常见了,工作场合、日常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互联网把这一切都放大了,粉圈、撕逼、拉踩、水军、黑子等等,甚至政治煽动运用这股力量运用地简直是炉火纯青。我就不多说了,它简直要成“营销利器”了。人们为什么会偏执呢?可能既因为无处可依、无法凝聚自身,也因为化作利剑强过成为零散的烂泥吧。偏执中有大量的愤怒(当然一体两面,背后是脆弱),愤怒好歹是有力的,而不是沉沦的、飘散的。
抑郁和躁狂的力量。抑郁的力量其实也是无处不在。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应该体会很多。世界当然是波动的,但是处在一个下行的长周期中时,当然会更接近「生命/世界本没有意义」这个本质(或者说局部真相)。我们会感到生命没有意义感,原来得以维持的俗世的成功突然被打破了。我也看到一种观点说,我们的社会比起千百年前要更加个人主义。在之前的社会中,大家生来就有一个位置,有一个安放的地方,你不需要去寻找意义,意义已经被赋予了,你只不过要把它活出来。在现在这个社会,固然更加尊重个人是社会的进步,但是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个人再也没有之前仿佛天赋权利一样的安稳了,每个人都得背上自己的小背包,踏上冒险的旅程。前面是什么?未知。但是背后的破碎和空旷却是一目了然。我们集体碰到了这股力量,它借着一些“丧”的作品和言论、借着“抑郁症”、借着下行的市场信心呈现了出来。
躁狂的力量又是怎么回事?如果一个人能感觉到抑郁和虚无的本质,但是ta执意否认,通过不停地进步、不停地成功、不停地蹦跶来把这种接近埋下去,那么就是躁狂的力量在起作用了。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呢?谁说经济下行才是异常,经济上行就是正常呢?上行的时候会出现很多泡沫,很多让人眼花缭乱,大呼奢侈,兴奋而又隐隐不安的巨大成功、浪费与浮躁,其实就很像一位双相患者在躁狂期的举动。这种现象就好像在说“没有人知道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地球就要完蛋了,我要在死前把最后一把纸烧掉。”
自虐的力量。自虐的力量背后是人在神面前的渺小与狂妄。仿佛我躺到铁轨上世界就会停止,我抽自己一个耳光别人就会变化。我如果极端地压榨自己,那么有一天我会“合格”,会由外人告诉我“我配得到好的对待。”所有当年的错位、辜负与牺牲终于有了价值。自虐就像一个人觉得自己在压制自己滔天的力量。放到社会上它似乎代表了某种非理性的疯狂,也许和阶级有关,也许和医院里凝聚的力量有关,也许和所有底层般的苦与自负有关。
强迫的力量表现在对优秀的执着,对“精益求精”的执着,对某些东西没有意义和灵魂的苛求。强迫是一种异化,我们脱离了动物化,脱离了最原始的和大地连接不得不依赖它的生存模式,我们以为我们拥有了德先生与赛先生。人类的思维有用,但是没有那么有用。强迫者在左右摇摆之间寄放自己的存在。社会上的此类力量无处不在,工业化之下人类离开了田园牧歌与“上天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世界,强迫就来了。
癔症是特别容易被误解的一种力量。它经常表现得跟性别有关,但其实真正有关的是力量。在癔症者的内心,ta仿佛一个弱小无依的孩子在面对可怕的成年人。不得不想出许多“委婉”的方式来逢迎,来变换重点,来给自己求得一丝喘息之机。面对残暴的强者,弱者自我欺骗式的幻想与迎合正在表现这股力量。那种扭捏、咯咯作笑与内心深处真正感觉到的恐惧传达了这股力量。这在传统的两性关系里和上下级关系里很常见。但是为什么说癔症的力量容易被人误解呢?因为恐惧不等于无能。而这股力量的拥有者经常意识不到这一点。
最后是解离的力量。解离,仿佛灵魂从肉体中飘出,我又存在又不存在。是一种超级全面的防御。它很有创造性;可以是普通的、健康的防御方式,但是也经常用以应对巨大的创伤。也许很多时候人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方式就联通了解离。在那种日复一日中,灵魂出窍一般地过着自己的生活。眨眼间时光飞逝,过去的十几年、几十年不知道自己怎么过来的。古代神话里的“天上一天人间一年”仿佛就是这种感受的象征。如果一个时代一个群体在解离,那么他们会统一地“忘记”,就仿佛把灵魂劈开,把痛苦的、不安的、或者是任何不能承受的东西(也可能是一般意义上的好东西哦)一股脑地扔进某个时空缝隙中,残余的灵魂得以存活。
这些力量,包括许多南希没有分类成型的力量其实在人类社会里一直无处不在,有的时候感觉个体不过就是接受到了这些力量的投影而已。你换一个处境,去到另一个位置,可能就去承载别的东西了。
我有一个联想。如果社会是一个巨人,那么反社会是脑;自恋是头、是脸;分裂样是皮肤;偏执是嘴、是手指;抑郁和躁狂是没有的心;自虐是所有内在脏器与身躯骨骼;强迫是神经与肌肉;癔症是眼;解离是魂。
当然这个比喻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版本了。
精神分析诊断(万千心理)读后感(七)
两颗星是给作者的,扣的三颗星是扣翻译的!!!
读的时候有些地方觉得不明白,就找来了英文原版,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整本书的翻译太太太太太差了!很多地方和原文出入很大,有些地方就干脆翻译错了,还有的地方估计翻译自己并不理解内容意思硬翻的,最莫名其妙的是有些地方直译就很好,不知道为什么翻译非要自己瞎改意思,疑似为了显得专业??强烈怀疑是老师交给学生干的。
举几个例子,
1. 正文第一页第一段,第二句英文原文和书上的翻译如下,
WTF,我想请教这位翻译,for example 如何理解?从语义上作者是要举例说明什么?metaphors为何翻译为含义?Two axes指的是什么?“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含义这样的二维方向”你来跟我说说都是啥??
上面是吐槽,下面是我的理解, for example 是插入语,接着上一句阐述,进一步说明这本书内容是按作者她个人的理解来写的。 metaphors就是隐喻,精神分析里面一些概念都带有隐喻,大家懂的。 two axes指的是101页表4.1的二个维度
整个句子的意思是, 例如,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和隐喻,人格结构的组织按两个维度(注:101页,表4.1)对我来说理所当然,而这一点对有些分析家来说可能有些勉强,因为他们以其他的方式组织人格的多样性。
2. 第9页,简直无力吐槽,贴英文前两段大家自己看吧,句子都不难,
书上的原文和我自己的翻译就不写了,直接吐槽吧,小毛病也略了,比较大的问题就已经够多了
(1)第一段第二句,书上的翻译是什么鬼??翻译好像根本没搞清楚句子结构,原文作者在表达说“虽然两种评估可以共存,但我写这本书是more the exception than the rule”,翻译把一个连贯的意思拆成了两个句子,而且中文和英文对应吗、对应吗、对应吗???
(2)第一段最后两句话,翻译是在拉矛盾吗???Nancy写的多委婉,她对以DSM为代表的诊断体系的尊重,怎么在中文里面变成了满满的对立???而且,中文翻译的乱七八糟,根本对不上。 reservations,保留意见,多么委婉的说法,作者说“我简短的提一下我的保留意见”,翻译说“对于xxx,我不敢苟同”,这个味道大家品品。。。
作者说,“我的一些保留意见可能在新版DSM5出来的时候会be quieted”,翻译说“其中某些内容在新版DSM5中将会被删除”,结合中文的上一句,翻译似乎认为DSM4中一些内容(作者不同意的内容)会被删除。WTF???这个理解是怎么来的???难道是眼花把quieted看成了quitted,再混杂了自己的猜测??
作者希望得以保留的是“overall consequences of our having deferred to……”,我就想问问翻译,这部分英文完全跳过不翻译是为啥?而翻译成了“希望(省略号内的内容)得以保留”,如果是按翻译翻的,希望这些东西保留,那么下面应该接着讲这些东西的好处了,可为啥后面的段落都是相反的意思呢??实际上翻译理解的整个意思完全是错乱的,或者说这位同学根本看不懂自己翻译的内容!
(3)第二段,很多内容直译就好了,简单清晰明了,也没有长难句,为何翻译成这个样子???
implicit definition,翻译成“操作性定义”??? clinical experience,翻译成“治疗的理论”??? accept themselves with their limitations,翻译成“认识自身的缺陷”??? improve their overall resiliency,翻译成“提高整体的康复能力”??? (improve) tolerance of a wide range of thoughts and affects,翻译成“提升挫折容忍力”??? ……
从头到尾翻译问题很多,更多例子不列举了,太可怕了!!!
有可能去看英文吧,比中文好懂,中文太误导人了!
精神分析诊断(万千心理)读后感(八)
心理咨询师接入的咨询个案,年龄段从幼龄儿童到老年人,从自主前来寻求帮助的来访者,到一些公益机构转介的疑难个案。
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面对不同类型的来访者,我们需要先评估,然后开展工作。
例如有位老人每天不定时开窗大声吼叫,周边的住户形容其声音“极其恐怖”。居委干部上门工作过几次,都没能遏制住老人每天的“狮吼功”。
据了解,这位是独居老人,与妻子离婚多年,与女儿也多年不来往。在居委干部的多次劝导下,老人无奈地表示:“我也没办法。我不吼不舒服”。
居民提议让老人的女儿多来关心,照顾老人,但女儿拒绝。周边住户抱怨道:老人不但每天开窗吼叫,有时还骑着自行车吼叫,把路人吓到呆愣住。
每次被居委上门后,老人吼叫的次数会减少一些。但没过几天,就恢复原状。
那么如果这名老人,进入公益咨询流程,可以初步判断为:边缘型人格的来访者。
针对边缘型人格的来访者,心理咨询师在展开工作时,有哪些需要知晓的呢?南希的《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中,对此作了非常详尽的讲解。我们一起来看看:
边缘型人格的来访者更适合高度结构化的咨询。
咨询目标是:发展兼具整合、可靠、复杂和正性评价的自我感受。
也就是说咨询师需要帮助来访者培养出三种能力:
1. 爱与被爱的能力
2. 能够容忍他人缺点、矛盾冲突的能力
3. 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
独居老人在上海这个城市,会越来越多。但并不是大部分独居老人,都会出现案例中“吼叫”独居的情况。
有的独居老人,能够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并且在小区内发展出社交圈。例如有一起钓鱼的朋友,或是棋友。有的甚至能再找一个老伴。
那么这类独居老人,就能看到他们是具备上述三种能力,人格相对健康。所以对于边缘型人格,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方向是帮助来访者将适应不良的应对方式逐步转变为以体验、情感和价值观为基础的交往模式。
1.咨询师要做到维护边界,忍耐情绪
由于边缘性来访者的自我状态不稳定,咨询师应特别注意营造稳定的咨询环境,即:咨询框架。
它不仅包括时间和收费的固定安排,更重要的是咨访边界的清晰界定。所有针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流咨询都有严格的清晰界定(契约、合同、守则及自杀/自伤告知义务等)。
咨询师需要知道设置意义的重要性,大于设置的内容。
设置的意义代表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旦违规,必定承担责任。对于分离-个体化出现问题的边缘型来访者,纵容比惩戒危害更大。就像案例中的老人,他的边界感是比较差的。
边界感好的人,即使心里堵得慌,想要吼叫,也会关紧门窗,尽量减少带人他人的影响;不会像案例中的老人,特地要开窗,把头探出去吼叫。
但是边缘型来访者常常对边界的设定,愤愤不平,但至少他们能从中获得两个有利于咨询的信息:
1. 他们被视作成年人,相信他们有承受挫折的能力
2. 咨询师拒绝不合理要求,为维护自尊树立了榜样
边缘型来访者的成长经历显示:他们常被迫接受矛盾信息,即表现不良时反被纵容,表现成熟时,反遭忽略。人们可以对他们随心所欲,他们也可以对别人肆意妄为。
也就是说,边缘型来访者所遭受的无数剥夺和伤害,因此他们一定会更加渴求与索要,而不是表达攻击和愤怒。
来访者这样的渴求和索要,会“引诱”咨询师打破设置。例如来访在结束时仍然沉浸在很大的悲痛中,会让咨询师不忍心提出时间已到,需要结束了。但对于边缘性的来访者,咨询师给得越多,来访者退行的也就越多,会让咨询师愤怒。
所以咨询师可以温柔而坚定地告知来访时间已到,下次咨询师可以谈谈对于咨询师按时结束的愤怒。南希发现与其让来访者感激自己的慷慨,不如让来访者抱怨她的不近人情。因为过度满足可能使人退行。
作为咨询师,你也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来访者就是这位“吼叫”大爷,当他提出也想在咨询室中吼叫,你会如何回应他?
此外,边缘型来访者的状态,变幻无常,会贯穿始终,所以咨询师不必着急,主动提出需要增加每周咨询的频率。只有在边缘型来访者处于特定情况下,例如:咨询物质滥用而产生戒断反应,才需要按经典精神分析疗程,每周安排三次以上的咨询。
2.回应边缘性来访者的语言差异
边缘型来访者,会容易在咨询师的回应中,感到自己受到了指责和贬低。措辞的不够谨慎,会让来访者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这种反应源于他们缺乏承受困惑和矛盾的心理能力,缺乏自我整合功能,缺乏反思能力,很难将咨询师的解释,作为自身以外的信息进行加工。
所以咨询师必须在解释前做好充分铺垫,提高来访者的反思能力。这样可以让来访者更好地感同身受。
例如:来访者多次向咨询师表露自己是个自信且独立的人,并询问咨询师的看法。对于边缘性的来访者,咨询师的回复,就需要做好充分的语言铺垫:你的确挺自信和独立,但有趣的是,你身上还存在另外一种完全相反的特点。比如你特别在意我对你的看法。
这种语言干预显得有些累赘,不那么直击要害。但这样更容易让缺乏反思能力的边缘型来访所接受。
那么像案例中的独居老大爷,如果提问:你跟你的女儿多年不来往,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来访者可能会觉得咨询师在攻击自己在亲情维系上的乏力。
3. 解释边缘性来访者的原始性防御机制
边缘型来访者很容易陷入被投射的境地。他们无法真正区分现实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比精神病性来访者具有较多的现实检验能力。但他们仍不足以厘清两者的关系。
因为他们的自我状态,不像神经症性来访者那样稳定,无法启用压抑这一自我防御机制。
所以边缘型来访者倾向于将他人的投射照单全收,并对号入座,以减轻内心的认知失调。
这是以此时此刻面质原始性防御的举例:
边缘性来访者会认为自己的愤怒,是由于咨询师的敌意被激发的。
咨询师的解释:看起来你似乎确信自己是坏人,而且非常恼火。但你会觉得我是那个坏人,是我的愤怒传染给了你。其实,你想,我们都有优缺点,应该不至于如此耿耿于怀。
在面对边缘型来访者时,心理咨询师不得不被动接受来访者的这种愤怒(或其他强烈的情感)。
例如案例中的来访者可能会非常愤怒于咨询师通过几次的工作,都没能帮助到自己,自己内心没能感受到丝毫的平静,并以此指责咨询师不够专业,甚至是在欺骗自己的钱财。
如果咨询师因此被激怒进行反击,则脱离了咨询师的位置;所以咨询师经常需要容受边缘型来访者的强烈情感,并给予做好充分铺垫的言语回应,然后针对边缘型来访者的原始防御进行解释工作。
由此,相信你也能感受到同边缘型来访者工作的难度了。当然,在你研读了《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后,你就能掌握更多的心理咨询技巧和理论工具。
对于精神分析动力学取向的心理咨询师来说,这本书是值得翻阅的参考书目。
精神分析诊断(万千心理)读后感(九)
粗读了一半,这本书问题很多:
1、他不是教科书,因为没有对每种理论进行科学的反思。
2、他不是临床指导,因为没有科学的统计分类及定义
3、他不是理论书。
但,我仍借用此书,把我对心理分析的思考整理如下(本次写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写作太艰难,未完待续)
一、心理动力各代表人物的逻辑和核心内容
1、理论的共同点:
1)基本逻辑:在外部条件作用下,生理需要导致扰乱了平衡——为了减少紧张,或寻求快乐,产生了动机——动机在无意识作用下(也可以在有意识作用下,那么就成了学习或认知理论了,心理动力主要是考虑潜意识的巨大影响力)产生了感受和行为——新的平衡建立——在以上循环下,与现实环境形成了或和谐或冲突的心理特征。
注:以上的基本逻辑提炼,是我个人的思考,我也很纳闷,为什么研究心理动力的专家没有找到前人的基本逻辑昵?是我有意简化理解而产生的错误还是各流派没有统一的逻辑昵?
2)强调心灵决定论,无意识决定论,其目标是通过将无意识意识化,加强个人的心理结构,从而察觉现实生活,并与之发生良好的交互作用。
注:我认为,找到问题是心理动力的的主要功能,解决问题心理动力领域并不能提供太多有价值的帮助。且心理动力各理论家对“找到问题”而提出了各种简化的概念,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有争议及模糊性,“找到问题”概念中隐含的更大的问题是量化到个人没有标准。
3)都试图解释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难题,这部分交集可以理解为“目标关系”问题。
4)按照以上基本逻辑,精神分析作为心理动力的一个分支,他的作用有限。如果想了解自己,可以借用人格心理学,如果想恢复健康,精神分析实在是没有形成有价值的贡献。
2、弗洛伊德
弗氏很聪明,他通过有限的案例观察,自我推演出一个全新的理论,并归纳了简单易懂的模型,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历史地位不容置疑。
1)重复下弗氏的思路:他通过观察,认为动机是“愿望的满足和冲动的实现”,缓解紧张的方法是“回忆曾经的成功体验和目标对象的幻想”。从以上两点开始推论出人类最原始的动力是“性和攻击”,原始动力为了与现实相匹配,弗氏构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模型理论。
2)弗氏的贡献:开创性的提出了无意识占据主导地位,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考人类理解人类的新逻辑。
3)问题:是他的观察模型过于狭小且观点采择随意化。且当时的知识体系只能让他随意的推论(没有确定性的科学结论),故他的动力出发点(也是他为了逻辑完整而提出的逻辑出发点)“性和攻击”是充满争议的(我认为是错误的)。
4)我的看法:从科学角度,弗氏的观察归纳半径太狭隘且不科学,逻辑的出发点错误。故他的理论没有借鉴价值。
3、荣格:
1)贡献:提出了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面统一的概念。
2)问题:没有找出一个简单可传播的理论模型,他的思路很难用简练的语言描述,故心理学书籍总要提到他但不知道如何介绍他。我也懒得看他的著作和思考他的理论。
3)我的看法:不要看他的书,没有现实意义和功能。他只是把弗氏的理论做的更加多元,启发思路而已。
4、阿德勒
1)他的思路:原始的自卑和为了克服自卑而产生了动力,其动力目标是追求卓越。在此过程中,应用的方法是“生活方式”(这个概念有点复杂,简化说是习得的,在早期的社会生活道路上定型的,生活方式是通往追求卓越道路上的绊脚石或助推器,故养育者必须教会孩子的“生活方式”)。
2)他的贡献:模型简化易于理解,儿童养育的畅销书大部分都是以阿德勒的理论原型而来,且评分相当高(例:挑战系列,正面管教系列还有日本人写的各种系列)。孩子通向追求卓越的路上遇到了问题而产生了四种观念“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
3)问题以及我的看法:围绕阿德勒的批评非常少,很可能的原因是人本主义学派借鉴了阿德勒的思想,批评的目标转移到了人本主义上。我认为,阿德勒的模型简单易懂,但他的逻辑起点“自卑”维度太单一且不科学。
5、安娜*弗洛伊德
1)介绍:她聚焦于儿童和心理防御。没有开创性的思路。但仍可以引起我们的尊重:她好像很有爱心。她的逻辑出发点是孩子都存在“基本焦虑”,在与现实的人际互动中出现了依赖、反对、退缩的三种适应不良。基本焦虑产生了心理防御机制。她的“基本焦虑”的提出具备模糊性和科学性的双重特点(焦虑也是心理动力的一个重要概念),人人都有焦虑,但焦虑是如何产生的?先天的什么特质与现实的不匹配昵?她用个体弱小和现实强大的矛盾来解释。防御机制也是心理动力领域里的重要概念(也得到了研究的认可)。是个体习惯化的一种带有潜意识的反应方式,其目的在于防止自我因挫折冲突引起焦虑。
2)鉴于她的爱心,以及防御心理应用于临床描述这一个现实性作用,需要把她的防御机制复制如下(注:需要注意,用于临床描述而不是治疗,但,能用于描述已经是心理动力这一模糊科学做出的一大突出贡献了):
压抑(repression):是指把那些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冲动、观念或回忆、情感等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这是最古老的和最危险的防御机制之一,也是使用其它防御措施的先决条件。 [12]
否认(denial):是指“当对外部事件的知觉象征性地与有威胁的冲动相联系时,人们会潜意识地阻止外部事件进入意识”。否认就是通过拒斥而把危险排除在外。 [12]
禁欲(asceticism):是指青春期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特点。在安娜看来,青春初期的青少年常常对出现的性冲动感到不安,为了使自己不至于因此而做出越轨行为,他们便通过放弃一切欲望和快乐来保护自己。 [12]
投射(projection):是指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和思想转移到别人或其它对象身上。使这些冲动脱离自我,好像它们不是自我的一部分。人们经常用这种方法来避免意识到那些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感情或想法。 [12]
利他(altruism):在安娜·弗洛伊德看来,利他主义也是一种投射作用。她认为,人们通过采取某种行动,—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要,一方面又帮助了别人;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人们可能会不惜放弃自己的需要来满足别人的愿望。 [12]
转移(displacement):是指对某一对象的情感由于含有危险(或其它原因)而无法直接向该对象表达时,人们有时会把这种情感或冲动转移到其它对象身上,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宣泄,心理得到平衡。 [12]
自我约束(turning - against - self):是把冲动向内转向自我,而不是向外转向某一对象。这种自我约束的结果通常会导致心理不适、罪疚感、抑郁以及受虐癖的情感。 [12]
反向(reaction - formation):是指把别人或社会所不能接受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它们的反面,使之成为可接受的。 [12]
反转(reversal):是一种类似于反向作用的防御机制,它可以把冲动从积极主动的方式变成消极被动的方式。这是因为原来采纳的行为方式是社会所不容许的,为了求得心理的平衡,人们便采取了这样一种反向作用的防御手段。 [12]
升华(sublimation):是把某些冲动和欲望通过某种高尚的行为转变为社会所接受的东西,这是一种“本能目的替换作用”。 [12]
心力内投(Introjection):是把外部对象或自己所赏识的某些人物的特点结合到自己的行为和信仰中去的一种防御机制。 [12]
对攻击者的认同(identification with the aggressor):安娜·弗洛伊德把它也视为一种心力内投的防御机制。它是对自己所恐惧的人或对象的行为进行模仿和学习,使人在心理上感到自己就是那个令人恐惧的人或对象,以此来消除自己的恐惧心理。 [12]
隔离(isolation):是强迫性神经症的一个典型特征。指人们把社会所无法接受的冲动或欲望在意识中保留下来,但与此同时却剥夺了其中的情欲和意义,以此来达到一种理智型情绪隔离,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 [12]
抵消(undoing):是指一旦发生了一些令人无法接受的事情,人们常常以某种魔幻般的姿态或仪式来抵消由此而造成的心理不安。 [12]
退行(regression):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 [12]
3)问题和思考,她做了15种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否太多了?怎么应用于临床昵?如何量化?例:我们常见的儿童故意捣乱(甚至成年人的报复行为包括战争)到底属于什么防御机制昵?如不属于防御机制,那么就是本能。故,我认为,防御机制的确存在,但她的模型有问题(描述、量化、解决都有问题)
6、埃里克森
1)贡献:埃里克森,只要提到人生发展理论,此君必然占有一席之地。他提出了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即人生心理发展是遗传性先天的,必然要度过每一个阶段的危机(或者叫转折点或者叫心理能力的习得),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否则,将会遇到更严峻的问题。
2)问题:围绕他理论的批评非常多,主要是概念界定的模糊性,逻辑及应用材料的科学性,预测的模糊性。
3)我的看法:唯一一个提出理解整个人生框架的理论,这个命题过于宏大,但除了他的理论外,我们找不到更合适的框架。他的人生发展理论与认知、学习等其他理论有暗合之处,即可以融合。
7、马斯洛需求理论
鉴于马斯洛的广为传播,故不做介绍,我就直接表达我的看法如下;
1)围绕马斯洛的赞扬和批评几乎一样多。尖刻的批评者认为他是搭了管理学(产品定位和个人发展)飞速发展的便车而已。
2)贡献在于严肃的整合人类的基本需要(在此之前的人类行为学把人类本能行为列出15-30个,导致很难归类),创造性的提出“自我实现”的概念。
3)问题:
a) 逻辑起点的问题:自由意志。人类在1000年前,围绕“自由意志”还是“决定论”的争论至今没有答案。人本主义把自由意志设置为逻辑的起点是有争议的。且,心理学中,大多数心理学家支持决定论。
b) 逻辑的不严密,人本主义从创始人罗杰斯开始,都有这个问题,马斯洛为解决这个逻辑问题,自圆辩解为“需求有可跨越性”“需求也不必全部满足”。如果他的辩解成立,那么,金子塔模型就不会存在。
c) 逻辑终点:自我实现。马斯洛臆测为仅有1%的人有这个素质。但研究证明,人类最满意的体验并不是自我实现。而是与“能力”“自尊”“自主”等更有关联。即人类最满意的需求应该是“自我体验到幸福”。另,自我实现这一特征的其他争议(如样本问题,经历问题,特质问题)也非常多。
综上:马斯洛更像是把人类的基本需求进行了归纳和概括,然后在推演自我实现这个过程又有了不自信的嫌疑。
8、德西和瑞安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
1)介绍:该理论为最新理论(2000年),批评几乎没有,他们认为,人类有三种天生的心理需求:自主、能力、关联(或者叫亲密)。这三种基本需求都必须满足,否则会心理障碍。这三种需求来源于人类对“适应并试图掌握环境”的需求。满足这三种需求的方法是“学习”用以内化(注:这个学习可不是课堂的学习,而是心理学的学习概念)。
2)我的看法:众多的批评家对这个理论都不反对,证明他是有广泛适应意义的,可以作为理解人类普遍行为的模型。
9、综合以上,阿德勒的理论成为儿童教育的主要依据就不足为奇了。其他理论实在是难于编著为畅销书。而思考心理动力的框架,仅能暂用埃里克森,因为这个发展模型是唯一一个以动态眼光看待整个生命历程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足够模糊,可以向里面填充结论。所幸,目前的科学和心理学研究已经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结论,可以让我们更加准确的思考。
精神分析诊断(万千心理)读后感(十)
本书(Psychoanalytic Diagnosis)是海外许多心理治疗培训的公认教科书,属于人格心理学范畴。作者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对人格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治疗方案。
全书可分为主要的两部分:1.防御机制(初级防御和次级防御机制共25种) 2.人格类型(反社会、自恋、分裂、偏执、抑郁躁狂、自虐、强迫、癔症样、解离人格)
阅读本书的前提,我觉得要有以下几点:1.对精神分析有一定了解(我会把《精神分析引论》书评也发了)2.足够细腻和敏感,足以切身体会。心理学不是死记硬背的概念,它更偏向一门艺术而非精确的科学,需要用心感受和理解。3.自省能力,能从自己身上搜寻并分析。
在读过许多本社会心理学的书籍后,我决定更细致研究个体的心理,于是选择了精神分析和人格心理学这块。在下选择这本书,除去个人兴趣和内心需要,原因还有:1.心理学的理论可以应用于社会科学,经济学等等领域。心理学理论可以解释很多许多与人和社会有关的现象。2.心理学揭示了想法和行为背后的规律。掌握规律的好处是,提高判断力。对于自己,可以判断前进方向,把自己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对于别人,可以判断其特点及行为模式3.可以应用于人际交往,通过参考咨询师对不同人格的治疗方式,总结出一套与不同类型的人的相处方式。4.可以用来处理情绪和不合理行为,用乐观的态度热爱和享受生活。
心理学可以应用在方方面面,以我自己为例:曾有段时间,我出现一种强迫症状。即戴耳机时忍不住把耳机摘下来,然后再戴上,过一段时间之后又有这种冲动。对自己回想和分析后得出结论:曾有一次我耳机没插上,外放了很久我才发现,于是感到很尴尬和羞愧。于是以后戴上耳机,由于内心的投射机制,即我自己听到音乐,潜意识地认为外界和我一样听到了音乐(有点偏执特质?)。因此我用 “不断摘下耳机来确认没有外放”这种下意识的强迫行为来 “抵消”那种羞愧感,以达到保护的作用。想通之后,我就能控制自己的冲动了。
对于心理学的书,我的方法是:尝试理解概念时,我会仔细从自己身上和回忆中搜寻(正所谓学心理学的,刀都对着自己),或是联想认识的人,然后套用书中的理论和框架去解释分析。这样会对其概念理解得更加深刻。
事物的发展趋势是趋利避害,心理也是如此:趋向快乐,避免痛苦。我们的防御机制都是为了使我们避免痛苦而发展而成的。每种防御机制都有利弊,防御机制使用不当的后果就是精神症状。我们最依赖的防御机制决定了我们的主要人格类型,但是我们会用不同防御机制,因此我们有不同程度的其他人格特质。其实,每个人都有各种神经症状,与精神病的差别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不存在疯没疯之差,只有疯多少和怎么疯的差别)
心理学中充满矛盾。书中对各种人格的解释也加上了不同研究者的观点,有的相互矛盾。人性是复杂和矛盾的,很多事物是没有准确答案的,我们要做的是从各种模型和理论中学习。且,心灵是各种相反冲突的竞争的场所,各种矛盾是可以并存的。如一个人既极度狂妄也极度自卑,既是受虐狂也是施虐狂,既会陷入抑郁也会陷入躁狂,等等。
本书的书评我用:对理论的概括+举例的方式写。由于本人对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难以理解(可参见《梦的解析》),故书评中省略用驱力理论解释的部分。诊断和治疗部分我也会略写(那些太专业了,尤其对于一个理工男来说)。前四章介绍的是不同学派的理论及一些专有名词的解释,我将简略概括。本书评重点是防御类型及人格类型。如果有错误恳请指正。
弗洛伊德驱力理论:儿童发育阶段对应了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及性器期(也称俄狄浦斯期),若在此阶段遭到过度剥夺或过度满足,个体发展便会固着在此发育阶段。
自我与超我理论:“自我”指满足本我需要的各种功能,包括保护自我不受过度焦虑,现实烦恼,和愧疚念头的伤害,“超我”即自我中起督查作用的部分。此理论关注的是防御对人格的影响。
客体关系理论:此理论关注儿童与童年的重要客体的关系。主要分析儿童如何与其交往,如何内化,以及客体的内部成像如何在潜意识中发挥作用。此理论关注的是客体关系对人格的影响。
神经症—边缘状态(或人格障碍)—精神病谱系:神经症的症状程度较轻,精神病最重,边缘状态处于其间。神经症指那些有情绪困扰,但仍保持着良好功能的人群,善用压抑作为基础防御方式。边缘性人格的特征有缺乏认同的整合,在未完全丧失现实检验能力的前提下,过度使用原始防御机制。精神病症状特点是极度依赖原始防御机制,缺乏现实检验能力,出现幻觉、妄想及牵连观念,思维逻辑混乱。他们缺乏反省能力,认为其行为理所应当。
治疗要点:对于神经症人群,可以使用短程、聚焦冲突的高强度分析。可共同探究位于潜意识之中经过防御而扭曲的焦虑和感受,要求其敞开心扉,聚焦于自身感受,改变过去不恰当的防御。对于边缘性人群, 要表达安全、尊重、和坦诚,以鼓励和支持其尊严和自我。对他们的压力和感受的重视要甚于其防御。
初级防御机制(原始防御机制)即婴儿本能感受世界的方式,特征有:缺乏现实检验能力、缺乏对客体独立性和恒常性的鉴别。过度依赖原始防御机制,缺乏成熟防御机制,会导致边缘性和精神病。
每种防御机制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作用。防御的积极作用有保护个体远离威胁,消极作用便是各种精神症状。当我们在回避或者掌控强烈且恐怖的情感、维护自尊时,会感受到防御的存在。防御机制的形成原因有:个人气质、早年经历、模仿重要客体、使用防御获益后的强化(专业名词叫“继发性获益”)。防御机制的特点有:工作于意识之外、人格的组成部分、应激时增加使用、有助于减少消极情绪、过度使用会出现精神症状。
极端退缩(Extreme Withdrawal):即沉溺于内心幻想,或用药物改变意识状态等行为。此类个体特点是内心有着丰富的幻想,认为外部世界艰难险阻,因而望而却步。有此类特质的人常常有非凡的创造力,如艺术家、科学家等。造成的原因是早年的重要客体的过度关注和情感侵入,或是忽视和隔离,这两个极端都会强化退缩的形成。过于依赖退缩防御对应的分裂型人格。
否认(Denial):即拒绝承认负性体验的存在。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快和难以抗拒的压力时,我们有时会使用否认。(比如在明显消极的环境中产生欣喜若狂的体验就是否认的结果)。有此类特质的轻躁狂人格机智幽默、有着高度感染力,喜剧演员和娱乐圈艺人便有这种特质。过于依赖否认防御对应的是躁狂人格。
全能控制(Omnipotent Control):即认为外界事物源于自身,因此自己有着控制外界的力量。婴儿有着原始的全能幻想,但随着发育成熟,逐渐降为对养育者的全能幻想,最后接受现实,认识到人的局限性。每个人心中多多少少会保留婴儿期的全能感,在愿望实现,预感成真时会体会到这种感觉。若个体一味追寻这种全能控制的感觉,作为自己基本防御方式,以避免内心焦虑和维持自尊,那么他具有反社会人格(也称精神变态人格)。对于这类人,战胜别人是乐趣所在,因此高功能的精神变态者常常处于领袖的位置。
极端理想化和贬低(Extreme Idealization and Devaluation):理想化即把全能感赋予情感依赖对象,通过确认自己的依恋客体是全知全能的,以对抗内心的恐惧。理想化注定带来失望感,理想化的客体形象破灭后,便会导致贬低。我们通过与理想客体的融合,来补救自己的缺陷,使自己完美,并摆脱羞耻。这种防御从追星现象和宗教信仰中有所体现。依赖这种防御对应的是自恋型人格,他们只有依靠这样的防御,才能持久的保持自己的吸引力、权力、名誉对他人的价值,以及一个完美的形象。
投射、内摄和投射性认同(Projection,Introjection,and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投射即把内部的心理过程误认为来自于外部,内摄即把外部信息归为内部心理的过程。两者同时运作便合为一种防御方式:投射性认同。这三种防御方式源于对内心主观和外界客观之间的区分模糊不清。
投射,即当缺乏足够的信息而无法了解他人时,人们都会倾向于投射自己的体验来理解别人的主观世界(比如你喜欢别人的时候,会感觉别人也喜欢你)。良性和成熟的投射是共情的基础,若投射内容是自身消极和不能接受的部分,便会造成问题。若过于依赖投射防御,便是偏执型人格。
内摄,即模仿生活中重要客体的态度、情感和行为。内摄的好处是可以对他人形成原始性认同。我们对别人产生深度依恋时,便会产生内摄。但在恐惧和受虐的情境下,人们会努力接纳施虐者的特性,来控制内心的恐惧和痛苦(称为“攻击性认同”,因此许多受虐者长大后会变成施虐者)。过于依赖内摄防御的症状是抑郁。
投射性认同,即把自己的态度投射出去,再把自己投射的内容认同回来。当投射性认同应用于乐趣和爱的情感时,美好的感受会波及他人,产生积极效果。使用不当的后果便是偏执症状。如一个人内心想迫害别人,却时刻觉得别人的种种行为在迫害自己。
自我分裂(Spliting of ego):我认为这个词用得不妥,可能用“两极化”会更好的表达其含义。分裂防御即采取绝对的态度,非黑即白的认知事物,认为其对立面不存在。这种防御方式源于幼体不能理解事物矛盾性,因此会把事物评价为“好”或“坏”来理清自己的认知。成人在陷入困惑和受到威胁时也会运用这种防御。比如政治家会塑造假想敌来调动士气,又比如各种民俗文化中的善与恶,上帝与恶魔,孤单告密者和万恶官僚等等。最常见的莫过于微博评论,极端的吹捧和辱骂都很好的体现出人们分裂的状态。
躯体化(Somatization):在创伤袭来时,由于激素分泌等原因,会出现一系列躯体反应。个体在成熟的过程中,会逐渐用语言描述体验,以取代躯体自然反应。若这一阶段受阻,则个体会习惯用躯体化反应应对情绪波动。如不堪重负而病倒,情绪激动时晕倒等反应都属于躯体化防御。
行动化(Acting Out):即潜意识下用于控制焦虑的行为,这些焦虑往往由内心的冲动、欲望、恐惧及创伤性回忆所激发。个体会把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通过不自觉的行为来演示。行动化的作用是把无助和脆弱的感受转变为自主和力量的体验。如回忆创伤时的大喊大叫,焦虑时不自觉走来走去等等都属于行动化。裸露癖、窥阴癖、施虐受虐狂等等都属于行动化防御。因此,许多看似简单的自发性行为,通常隐藏着深刻且复杂的动机。
性欲化(Sexualization):指经由潜意识,把恐惧、痛苦或其他难以接受的感受随时转化为性兴奋,性欲望和性幻想很多时候用于控制焦虑、维持自尊、补偿羞愧。相对弱势的群体出于敏感,容易将自己的嫉妒,敌意和恐惧,表达为带有性的色彩,借助自己性欲化的幻想,弥补自己不足的权势力量。女性偏向性依赖,男性偏向性攻击。现实的例子有:人们往往容易对才华横溢的教师,名人,政要等等产生性欲;又比如受虐者难以离开暴力男性,很可能是害怕遭受虐待而产生的性欲化防御。
极端解离(Extreme Dissociation):当面对重大灾难,难以忍受的疼痛或恐惧时,采用解离的方式,隔断痛苦。它只有在面对重性创伤时才会用到,大多数人没有这种体验。轻微的解离的例子有:身临绝境(比如战场)时,英雄临危不惧。依赖这种防御多数属于精神病,称为“解离性障碍”(多重人格)。
压抑(Repression):当某种认知或情感引起焦虑或者痛苦,从意识上难以接受时,便会被压抑进潜意识,外在表现是遗忘或是忽略。压抑的例子有:创伤之后,人们会难以记起事件经过,但是会时常闪回创伤场面的记忆片段(也有大脑的生理机制起作用)。又比如突然忘记某人的名字,实际上是对他心存不满,也是压抑的结果(压抑的具体机制可见《精神分析引论》)。注意:压抑是许多防御机制的基础,许多高级防御之中都存在压抑的成分。对压抑的过度依赖是癔症人格的特征。
退行(Regression):即退回原先的思维,感受,行为或习惯,注意只有潜意识的行为才会归于防御机制。因为人类能力无论怎么发展壮大,仍会时常退守回心中熟悉的区域。躯体化便是退行的一种。比如,某位女性一遇到强势力量便不知不觉变得温顺驯服。过于依赖退行作为防御,则可能具有婴儿型人格。
情感隔离(Isolation of Affect):即把情绪从认知中剥离开来,以应对焦虑和痛苦。对于适应极端环境,隔离比解离更有效,个人的体验并未完全从意识中抹去,但其情感部分却被削弱了。凡是需要避免个人情感影响的工作,如法律工作者,都会有情感隔离的表现。情感隔离可以视作其他理性防御(理智化、道德化、合理化)的基本单元。个体若把隔离作为基本防御,注重思维而非感受,则很可能具有强迫性人格。
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可视为情感隔离的高级版本,情感隔离面对情绪时会置若罔闻,理智化则会处变不惊的谈论感受。理智化需要强大的自我力量,有助于个体在消极情况中保持理性,保证思维有效运行。习惯理智化的个体,对于性,幽默,娱乐等情趣类事物毫无兴趣。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顾名思义,把事物合理化。比如,当无法得偿所愿时,便觉得原先追求的毫无意义(酸葡萄效应),或是不幸降临时觉得并没有多糟糕(甜柠檬效应)。
道德化(Moralization):类似合理化,合理化是寻找可接受的理由,道德化则是寻找与责任相关的理由。合理化认为欲念合情合理,道德化则认为欲念符合道德和责任。道德化也被视作分裂防御的高级形式。道德化的例子有:殖民者坚信殖民会带去更高的文明,战争的鼓吹者会称这是改良人类基因的必然手段等等。
间隔化(Compartmentalization):与合理化类似。其功能是允许两种相互冲突的情感同时存在,并避免个体在意识上感到困惑、内疚或焦虑。间隔化与伪装的区别在于:间隔化在意识上是不觉得冲突的。若产生内疚等情感也不能被称作间隔化。
抵消(Undoing):抵消指通过个体的行为与内心体验达到平衡,即个体潜意识中指望通过某些行为或态度,消除某些情感(内疚或羞愧),以达到内心平衡。若行为动机在意识层面则不能称为抵消。抵消背后是全能幻想,可看作是全能控制防御的高级形式。许多宗教行为中用行动或理念来赎罪,便是抵消的表现。用抵消作为核心防御,可能具有强迫特征。
攻击自身(Turning against the self):即把对外部客体的负性情感或态度转而施加在自己身上。攻击自身会令人产生错觉,把事实作为自己的过失,以增强自己的掌控感。攻击自身可视为比内摄防御更高级的形式。在攻击自身中,外部威胁没有像内摄一样被全盘吸收,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被认可了。自虐型人格或抑郁人格会不由自主使用这种防御。
置换(Displacement):当施加于某一客体的的情感、关注或行为会产生焦虑或者很危险时,便会将其置换为另一客体。典型的置换,如:男人被上司训斥,回家对妻子发脾气,妻子斥责孩子,孩子踢宠物狗。性欲也可置换,恋物癖便是把性欲转换为双足或鞋子,因为他们潜意识里性欲是危险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本身也包含了大量置换的成分。但置换也有正面作用,如把攻击转化为创造力。若个体惯用置换防御,会陷入恐惧症(比如广场恐惧,高桥恐惧等)。
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当一种情绪(也可以是愿望、想法等)被认为很危险时,便会潜意识地用相反情绪来抵御。表现即正负情绪的相互转换(如由爱转恨,妒忌变吸引等),人的外表行为或情感表现与其内心的动机欲望完全相反。注意:前提是无意识的。这是否认情感的矛盾性的表现,因使用反向形成总是坚持认为自己的感受只有一种。如人的极度克制很可能是对其放纵愿望的反向形成。又比如,人有时心中讨厌或憎恨一个人,但在表面上却又对此人十分热情和关心;有时心里喜欢一个人,表面上却异常冷淡。
反转(Reversal):指将角色反转,如从受害者反转为加害者,被动者反转为主动者等等。如个体不能承受别人对自己的照顾时,便会去照料别人以证明自己的独立。
认同(Identification):多数认同出于规避焦虑,忧伤,羞耻等情感,或是修复岌岌可危的自尊感。不少认同包含了:直接吸纳爱的客体,同时以防御为目的模仿恐惧的客体。生活中,当个体面临压力时,尤其遇到似曾相识的主观感受时,便会产生认同。例子是崇拜行为,其中有大量的防御性认同。
升华(Sublimation):即把原始欲望升华为有价值的力量。如把施虐欲望升华为疗伤的医生,把表演欲望升华为剧作的艺术家等等。升华被视为最健康的防御行为。
幽默(Humor):多数幽默是一种积极的防御。不赘述。
下面介绍的人格类型,是按照客体相关度的顺序(即从难以产生依恋到会产生强烈依恋的顺序)。
每种人格我会从以下几个维度概括:1、气质与情感2、防御机制与适应过程3、早期关系4、自我体验5、关系模式,与治疗师的移情及反移情6、治疗7、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部分会给出该人格与其他人格的区分,多数患者会有几种不同类型的人格倾向,治疗时需要针对最主要的人格倾向。因每种人格对应的最佳治疗方式是不同的。
移情作用:即来访者把原本对其他重要客体的情感转移到分析师身上(如潜意识把治疗师当父母,或者性对象等),正向移情即对治疗师产生好感和依赖,负向移情便是产生厌恶感。反移情指治疗师对来访者的移情作用,也有正负向反移情之分。
注意,为了保证客观和专业性,治疗时要严格监视反移情。当自己难以控制时要寻求督导或转介。(不能有:和来访者发生亲密关系,培养其依赖等不道德行为)
另外,人格的改变是有限制的,并不能完全改变,人们虽能从心理治疗中拓展自主性和现实自尊感,但他们仍然会固守自己的核心:冲突、期望、防御等。心理治疗只是帮助他们掌控自己,接受自我。
精神变态(反社会性)人格(Psychopathic (Antisocial) Personalities):
情感和气质:精神变态的共同点是:具有 “战胜他人”和有意操纵他人的固有观念,强烈渴求自己对他人的影响。基因和早年经历共同决定精神变态者的高情感和攻击性。这类人群缺乏情感体验,需要更加激烈震撼的体验才能感受到自身存在,且他们的情感表达并非出自内心,而是用于操纵他人。有一部分成功人士属于高功能的心理变态者:他们冷酷无情,自认为强大无敌,有高度的反社会性。但是却有成熟的身份认同和现实检验能力,也能用较成熟的防御掩饰自己的边缘性人格。
防御:精神变态的核心防御是全能控制,也会用投射性认同,解离和行动化。①全能控制的表现:他们会认为生活不应限制个体与生俱来的优势和特权。②投射性认同的表现:他们认为获得他人认同的唯一方式便是激起他人身上与自己相同的情感。③解离常见于他们逃避责任,轻则低估他人,重则忘却罪行。④行动化的表现为易冲动。由于其经常使用行动化化解焦虑,导致其焦虑感的缺失,很少恐惧和不安。
早期关系:①精神变态者的童年常常充斥着混乱和不安,一般是严厉管教和纵容忽视共同存在。暴力型精神变态者经常有一个软弱抑郁的母亲和暴躁残酷的父亲,很少有爱怜和保护。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个体,将难以形成自我全能感,也不相信他人能保护自己。因此,他们会尽全力去确认自己的全知全能。②童年经历中无人鼓励他们将情绪外化,多有情感的剥夺,因此他们会将情绪视为软弱无力的象征,也缺乏共情能力,难以体会爱和依恋的感觉。③养育者竭力助长孩子的全能幻想,如鼓励他们蔑视权威。儿童由于模仿父母而形成精神变态人格。但这类被溺爱和纵容的孩子仍有建立关系的能力,比严重混乱家庭出来的精神变态者易于治疗。
自我体验:①攻击性。此类儿童天性好动,难以满足,注意力涣散。成人个体可能有攻击和施虐行为。②获得自尊的方式。外部客体难以作为自尊来源,因此他们会把感情投向内部。有可能会通过暴力维持自尊。③自命不凡。源于全能控制感,且会在全能控制和极度恐惧之间不断切换。④原始性嫉妒。即得不到就毁灭的原始欲望。他们会诋毁追逐失败的事物,精神病个体甚至会摧毁吸引到他的事物。
移情与反移情:他们不会理解治疗师的热忱和善意,会利用治疗师达成某种目的,对治疗师进行攻击和利用(表现为竭力展现魅力)。治疗师反移情一般为敌意,疏离,蔑视,憎恨等。当治疗师受到有意贬低的攻击时,要识别出这是精神变态者对嫉妒的防御,并冷静指出之。
治疗:对于那些情况严重的精神变态者,是不适合治疗的。治疗师应采取毫不妥协的方针,严厉而坚定,宁因顽固不化而犯错,也不能展示共情而被视为软弱。过多的情感流露会使他们蓄意破坏治疗以证明治疗师的无能。另外要绝对坦诚,实话实说,实事求是,注意诚实不等于自我暴露。治疗师要展示自己的能力,因为能力是精神变态者唯一尊重的品质。
鉴别诊断:
精神变态与自恋:两者都有主观空虚感,依靠外部维持自尊。区别在精神变态不会重复使用理想化,自恋不会完全依赖全能控制。但两者有高度重合(我认为全能控制可以看作是对自己的理想化),精神变态、自恋和马基雅维利主义三者被称为“黑暗三角人格”(The Dark Triad),三者总是共同出现。
自恋型人格(Narcissistic Personalities):
情感和气质:自恋者需要不断从外部获得认可来维持自尊。他们十分在意自己的形象,并觉得自己总是因为名不副实而招人厌恶,担心自己不够优秀,蒙羞,懦弱,低劣。也因此会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自恋者对遭受羞辱有着羞愧感和恐惧感(注意羞愧和内疚区别,内疚是认为自己做错事,源于内部;羞愧则是被当作坏人的感受,源自外部)。自恋性个体对内隐性情感更加敏感,善于觉察他人尚未言表的情感。浮夸型自恋者内心有强烈攻击驱力。
防御:最主要的是理想化和贬低这两种防御。①自我理想化后,他人就会被贬低;他人理想化后,自我便会被贬低。因此他们会用“比较”来看待现实事物(如通过排名来评判事物)。②自恋者喜欢理想化自己。表现为喜欢追求完美,心理治疗会被其视作使自己变完美的工具。现实无法满足他们完美的追求时,他们会用想象的完美来补偿缺陷。一旦出现缺陷他们便会陷入自我攻击。③自恋者会把他人理想化。有时会把自尊感转嫁给他人,而后通过认同此人来体验自我膨胀感。但一旦发现其缺陷便会一棒子打死。
早期关系:①早年亲情的缺乏(但不及精神变态者的忽视虐待那么严重),以及之后长期的情感交流缺失,以至于情感缺乏活力。自恋个体对自我客体极端依赖(自我客体指用肯定、欣赏和支持来维护个体自尊的客体,客体可以是自我一部分),以至于超越其他人际关系。这直接导致自恋者缺乏爱的能力。自我价值极端重要,他人只是自恋的延伸。②自恋性附庸也会造成自恋。即儿童被重视是因为其身上所附加的功能(如儿童成绩好才受到赞赏),这让儿童觉得一旦暴露自身便会受到羞辱。父母把儿童视为自我价值的延伸。
自我体验:自恋者体验是极端的,在完美和一文不值之间变换,不存在中间地段。①自恋者自命不凡时的感受:浮夸、自傲、蔑视、防御性自立、虚荣,与之对应的低落时:羞耻、嫉妒、自卑 ②竭力否认懊悔和感激的态度。因为懊悔相当于承认自己缺陷,感激意味着表现软弱。他们希望自己无欲无求,承认依赖和内疚会暴露自己。
移情与反移情:自恋者缺乏建立关系的兴趣,抗拒一切形式的依恋。自恋者会把治疗师看做投射的理想化或贬低的一部分,视为维持自尊的工具。治疗师的反移情大概为:被视而不见,怀疑自己的存在感,以及厌烦,困倦。
治疗:治疗目标是帮助自恋者接纳自我,放弃自我吹捧和贬低他人。即使是最狂妄最自以为是的自恋者,他们脆弱的自尊仍然难以承受打击,因此它们很容易脱离治疗。治疗师应促使自恋者觉察并诚实对待自己的行为,切忌过度刺激。
鉴别诊断:任何个体在短时间的自尊受损时,或是在认同和自行全面受限的环境中,都会表现自恋倾向,诊断自恋性格的要素有长期性、自动化、非境遇性。
分裂样人格(Schizoid Personalities):
情感和气质:分裂者回避交往,认为外界和亲密关系充满危险,从幻想中获取满足,并排斥现实。其行为时常离经叛道,甚至荒诞不经,分裂者中极端紊乱的个体属于精神分裂症,也有极富创造力的分裂人格天才。尽管分裂者有暴力幻想,但一般不会有很强的攻击性。他们难以理解别人的心理,在情感方面缺乏防御,不堪重负时就退缩回幻想之中。这类人很容易吸引进入哲学,理论科学,艺术创造等领域。大多数伟大艺术家都有分裂倾向。
防御:分裂者核心防御是退缩(注意不要和分裂防御混淆),也会用投射,内摄,理想化和贬低,理智化等。①他们很少应用掩饰情感的防御机制,比如否认或抑制。也很少使用非好极坏为特征的防御,如:抵消,反向形成等。
早期关系:①若父母忽视孩子需求,可能会导致孩子自我满足,避免与他人亲近,根据内心想象应对外部刺激(类似回避型依恋)。②家庭成员间充斥着彼此欺瞒,虚情假意等矛盾意向的家庭,其儿童在面对混乱和愤怒情境时,会感到深深的无助,并依靠退缩保护自己。③过度亲密和剥夺。若来自养育者唯一的关怀缺乏共情又过度深入,那么儿童极有可能在渴望和回避,亲密和疏远之间徘徊。④微解离。先天过于敏感和紧张的儿童会发展出解离能力,以应对过度刺激。从而形成分裂。
自我体验:①对社会期望的漠视。他们不在意自己对他人看法,也不在意社会评价。②永远与他人保持距离。表现为冷漠、疏离和傲慢(但是他们比较真诚)。③与规则作对。他们害怕心理被控制和个性被湮没,对分裂者而言,被湮没比被抛弃更可怕。④感情迟钝。他们能察觉别人传递的情感,也能共情,但是情感表达平淡而迟钝。⑤用创造性活动维持自尊。分裂者渴望得到肯定,对自身真实本意,敏感性和独特性的肯定。⑥渴望理解。他们渴望被在意的人理解,但又担心敞开心扉后自己的荒诞不经被排斥。
移情与反移情:分裂者对亲密感有恐惧,缺乏安全感。他们敏感,率真,脆弱,表现有欲言又止,内心空洞,不知所措或痛心疾首等。反移情有与分裂者相同的脆弱感或自傲感,或是想和分裂者共同疏离他人。
治疗:治疗分裂样自体的首要目标是帮他们把孤僻和退缩升华为创造性活动。治疗师要进入其主观世界,又要避免唤起分裂者被侵入的焦虑。他们担心治疗师在了解他们之后疏远他。治疗师要有足够关怀,保持真诚和觉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其内心世界的理解。
鉴别诊断:
分裂人格与强迫人格:分裂者惯用理智化应对事物,有些怪异行为与强迫症相同。但是两者区别是:①强迫者善于交际,对尊重,赞同,认同和声望高度关注。而分裂者不太在意这些。②强迫者会否认和隔离自己的感受,分裂者会用心认同自己感受,却不敢表达。
偏执型人格(Paranoid personalities):
情感气质:偏执者习惯用否认和投射,把内部感受投射为外部威胁,脑子里充满妄想(比如总是认为有人要迫害他),认知与现实脱节。这类人格很少有功能健全者。他们对外部戒备心很高,内心充满恐惧,即使表现得自命不凡。重度偏执者认为危险来源于外部环境,因此不会攻击自己,而是攻击他人,具有高度攻击性和激惹性。他们极力逃避羞耻,对其采取否认,并把羞耻感投射出去,内心自鸣得意。他们有强烈的嫉妒心理,并投射出去(比如深信外界因嫉妒而要加害他)。
防御:偏执者的主要防御是投射和对投射的否认。①投射。比如偏执者认为某女性要下毒害他,实际上是他内心的攻击冲动,对女性的渴望,以及幻想拥有权力的潜意识投射。②偏执者投射后,会致力寻找能证明自己投射的正确性的迹象,让其与自己想象更加匹配。比如,偏执者认为某人要对他下毒,则该人做的一切行为在偏执者眼里都是要对他下毒的铁证。③对自己投射出去的情感的否认。如偏执者认为别人嫉妒自己,否认实际上是自己嫉妒别人。
早年关系:①偏执者早年反复体验过压制和羞辱。极端严厉的批评,反复无常的惩罚,难以取悦的家长在他们童年很常见。家庭成员间更多的事恐惧和羞耻,极少获得理解和支持。②其养育者有偏执特质。如思维混乱,处于原始戒备状态,竭力维护自己的安全和权威。那么子女由于模仿,也会形成类似性格。
自我体验:①偏执者也有两个极端,分别是无能和卑微,以及全能,自得。处于哪一端都是痛苦的:无能的自体伴随对受虐和蔑视的恐惧,全能自体会因为名不副实而内疚。②牵连观念。全能端的精神病偏执自体会认为天下事事关己,比如坚信国际间谍要攻击自己,电视里藏着末日的信息。③深深的孤独感。④维持自尊。他们会向权威人士施压,这种好斗特质源于童年期试图挫败暴虐父母的愿望。
移情与反移情:偏执者的移情反应转换迅速,且负性移情居多,治疗师有时被当作救世主,有时被当作羞辱他们的对象。治疗师反移情一般是无力感、焦虑和敌对。注意反移情的情绪,是偏执者投射出了被拒绝的自我部分。
治疗:偏执者有严重的信任危机,治疗师在初期应给他们安全感,让他们确信治疗师的意愿和能力,告知他们治疗师的憎恶和怀疑都在意料之中。传统的分析不适用于偏执型个体,对其防御进行分析会引出更加复杂的投射和否认,要采取迂回而非直接的方式。
鉴别诊断:
偏执与精神变态:偏执者虽然惧怕依赖,疑心重,但是有良好的客体依恋,也能保持忠诚。精神变态虽会使用投射机制,但是却不具备共情能力。
抑郁与躁狂型人格(Depressive and Manic Personalities):
抑郁:
抑郁与躁狂对待生活的态度截然相反,但是人格特征,冲突,潜意识观点相同。因此躁狂和抑郁可以同时存在(躁郁症,不严重的称为双相障碍)。
抑郁者的情感和气质:抑郁者明显缺乏动力,失去快感,无法享受乐趣,或植物神经紊乱(进食困难,睡眠障碍,自我调节失常等)。抑郁的特质是可以通过遗传获得的。抑郁与哀伤不同,哀伤会随着情绪缓解而平复,抑郁则会一直萦绕于心。抑郁有两种亚型,内摄型(攻击自己),依赖型(寻求关心和依赖),此处合并讨论。抑郁者容易内疚,尤其内摄型抑郁者,他们记得并不断追忆自己的过失,忽视自己的善举。他们会把憎恨和批评指向内部,对他人过失持谅解和同情态度。
抑郁者的防御:①内摄。抑郁者会把早年重要客体的特征进行内化,其负面特征会被视为自身缺陷。他们习惯将丧失的客体理想化,并将负性情感转移到自己身上,陷入内疚痛苦之中。②自我攻击。将对丧失客体的愤怒和排斥转向自己,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被丧失客体抛弃的可能,同时增强自己的力量感(错在自己,改变错误便能扭转环境)。③理想化。抑郁者自尊感低,易于抬举别人,然后自惭形秽,以追随理想客体来填补自身缺憾。
抑郁者的早年关系:抛弃和创伤是抑郁的主要成因。①早年丧失重要客体。儿童会因客体的离去而深深自责,想象他们因为对自己不满而离去。他们会竭力掩饰自己缺点以防止被再次抛弃。②儿童陷入困境时被忽视,会导致儿童产生被遗弃的感受,产生抑郁倾向。③制止儿童表达哀伤情绪,哀伤被抑制导致儿童认为错在自身,同时认为寻求安慰时难以启齿的。④严苛的养育着。使孩子习惯隐藏自己的脆弱,憎恶自己柔弱的部分
抑郁者自我体验:①坚信自己品质恶劣,每当遇到排斥,都会指责自己应受报应,同时担心一旦暴露自己就会遭受更多的排斥。②敏感。他们会从各种迹象里寻找对自己负面的信息。③抵消行为。抑郁者会通过帮助他人,参加慈善活动,贡献社会等形式抵消自己潜意识的内疚,以此维持自尊。④情感依赖型抑郁者自我体验相对较好,其羞耻要多于内疚。⑤女性更易陷入抑郁状态(与女性为主要养育者及性别认同有关),女性会更多的使用内摄,男性在面对抑郁情绪时容易使用否认,并抗拒依赖。
抑郁者的移情与反移情:抑郁者会理想化治疗师(但不同于自恋者的情感疏离性理想化)。他们会因治疗师的温暖包容而感到愉悦。治疗师反移情一般为温柔体贴的抚慰情绪,或是唤起拯救幻想。
抑郁者的治疗:给予抑郁者真诚的额理解和共情十分重要。治疗师应强调与来访者的连接,告诉他们会得到无条件的接纳。注意治疗中的分离,尽量弱化抑郁者的分离感受,因抑郁者对遗弃十分敏感。依赖型抑郁者由于易于移情而容易发展出合理防御。当抑郁者开始有批判治疗师的行为时(愤怒能量从内部转向外部),便证明有大的改变了。若一味理想化他人,则证明其自体仍是卑微的。
抑郁的鉴别诊断:
自恋与抑郁:①两者反移情不同,对自恋者的反移情一般含混不清,容易变幻。对抑郁者的反移情温暖而强烈,比如出现拯救幻想。②对于自恋者,用移情治疗会遭到鄙视和贬低,而抑郁者很受用。③强调抛弃和创伤对于自恋者收效甚微,因为这不是他们性格的成因。④自恋者内心空空如也,抑郁者心中是带敌意的内摄客体。
躁狂:
躁狂者的情感和气质:躁狂者表现为容易亢奋,情绪易变,精力充沛,幽默风趣等,很受人欢迎,他们用情感的亢奋抵御内心的焦虑。当情感耗竭后,躁狂者会否认悲伤或失望,表现为愤怒。防御失败后转入抑郁发作。因为他们很难从容不迫,他们很可能依赖神经抑制类物质,如酒精。他们往往由注意缺陷障碍,难以集中精力。很多喜剧演员,脱口秀演员属于这类,人们往往不能理解为何这类人有着抑郁倾向。
躁狂者的防御:躁狂者的核心防御是否认和行动化。①否认。他们忽略或以幽默来对待令人感到压力或恐慌的事件。②行动化。表现为逃离那些容易丧失的情境,或是通过纵欲、自我麻痹、寻求刺激等方式逃避痛苦。③贬低。④全能控制。躁狂发作时他们会出现各种自命不凡的行为。用于转移注意力。
躁狂者的早期关系:躁狂者比抑郁者经历的创伤性分离更多。可能养育者对其情绪关注极为缺乏。儿童也缺乏机会用情感处理这些体验。
躁狂者的自我体验:他们难以停止和平心静气,否则就会感觉痛苦,若防御难以为继,便会产生抑郁。若外部刺激过于痛苦而无法回避,他们往往会精神异常。另外,众人的关注可以一定程度上给他们维持自尊。
躁狂者的移情和反移情:躁狂者充满吸引,极具洞察力和魅力,又常常令人费解。治疗师会觉得躁狂者不断运转而感到精疲力竭。注意,治疗师切忌被躁狂者的迷人外表蒙蔽,从而低估其痛苦和潜在的瓦解状态。
躁狂者的治疗:躁狂者可能会逃离来防御与治疗师的依恋关系。因为治疗会诱发大量痛苦的回忆,痛苦出现时,躁狂者会不自觉想逃离。他们会解离避免陷入悲痛。治疗不能操之过急,要慢慢让他们意识到消极情感不一定会引起灾难性后果。因为他们会用高谈阔论来避免痛苦话题,也避免流露真情,治疗师需检验其语言真伪,并指出他们的玩笑,搪塞和敷衍。
躁狂者的鉴别诊断:
轻躁狂与癔症型:注意不要和癔症相混淆。用治疗癔症的方式对待轻躁狂者会引起他们的贬低,因为他们潜意识认为被他们吸引到的人都会受到蒙蔽,缺乏睿智。这样会造成来访者的脱落。
轻躁狂和自恋:两者都会有浮夸的行为。但是①自恋者缺乏躁狂者的混乱、否认的防御机制。②自恋者内心空虚,轻躁狂者则会对内心事实进行否认。③一个傲慢的自恋者是很难治疗的,他们抗拒一切形式的依恋。
轻躁狂与强迫:强迫症有深层次情感以及建立关系的能力,能维持亲密关系。而轻躁狂者的夸夸其谈,哗众取宠能迅速建立关系,但是转瞬即逝。
自虐型(自我挫败型)人格(Masochistic (Self-defeating) Personalities):
情感和气质:自虐者具有甘愿受苦,抱怨,不断自我伤害,自我贬低等习惯态度,这么做的潜意识愿望是用自己的痛苦折磨别人,这类自虐者称为关系自虐者;或是利用受苦来换取道德上的胜利,将自尊建立在忍受痛苦和自我牺牲之上,这类称为道德自虐者。他们可能会用自毁行为伤害自己,用来缓解情感的痛苦,如自残者会认为躯体的痛苦可以掩盖强烈的不存在感和自我疏离感。自虐者与抑郁者情感相似,但自虐者易激惹,愤怒,以及怨恨自己。另外,男性受虐者易发展成施虐者,女性受虐者易发展成受虐者。
防御:自虐者防御与抑郁者类似(内摄,反向形成,理想化),以及行动化,道德化。①行动化的核心是:自我挫败。自我挫败可看作对预期痛苦的掌控。表现有:挑衅、姑息、示弱、内疚转移。如感觉痛苦到来时,提前惩罚自己以获得掌控感。大部分人平时也会有自虐性的行动,如表明自己知错来躲避批评,如用谦虚来表明自己的正确。也有自虐者用自我挫败来抵抗分离焦虑,如有人宁愿被伤害也不愿被疏远。②抑郁性的内摄,参见抑郁。③否认。他们自虐或受虐时会否认自己有不适或不满,并且会为对方开脱。
早期关系:①自虐者仍然对被爱抱有希望(而抑郁者没有)。这种心理源于儿童受虐或被抛弃后,得到过周围人的回应(抑郁者没有得到),因此认为自己如果遭受的苦难足够深重,还是有可能得到关爱的。②对遗弃有恐惧。比起受虐的痛苦,他们更害怕被抛弃的孤独感。③痛苦与奖励。养育者把喜爱与冷酷结合,导致儿童把痛苦和依恋联系,认为痛苦是获得亲密关系的代价,同时对虐待进行合理化。或是早年因痛苦而获得过嘉奖。
自我体验:①认为自己注定会被误解,不被赏识或受人嫌弃。②以承受苦难为荣,并将自尊建立在其上,蔑视无法忍辱负重的人。③以受苦换取依恋关系,并且通过贬低虐待者获得施虐快感。④把自我的邪恶部分投射在别人身上,然后通过行动证明丑恶来自外界。与偏执者类似。
移情与反移情:自虐者害怕别人发现他们缺点并抛弃他们,为了战胜恐惧,他们会放大无助感和努力为善的意图,渴望重视和被解救。治疗师的反移情有反自虐倾向和施虐倾向,如想用自己努力拯救之,或是对其自虐行为报以蔑视。
治疗:治疗的核心是给自虐者树立一个自我决断的榜样,让他们学会自我决断和展现自己。面对自虐者的请求时不能过多帮助,否则会让他们觉得自我挫败行为得到了回报。不能过于同情其自虐行为,也不应认同自虐者的内疚和自责。设法引导其学会照顾自己,不为他人反应而内疚,会引发其道德恐惧感,也会提升其自尊感。注意:要区分抑郁者和自虐者,若用对待自虐者的方式对待抑郁,会加重抑郁倾向。
强迫型人格(Obsessive and Compulsive Personalities):
情感和气质:强迫型人格的心理,主要受理性思维和理性行动所支配,而非感性和发散思维(如情绪,猜测,想象等)。强迫有两种分类,一种是思维强迫(持续、抗拒的想法),另一种是行为强迫(持续、抗拒的行为),造成反复思考和重复行为。只有当这些想法和行为造成自我不协调时才能成为强迫障碍。当强迫者明知不必且有害,仍然不得不重复时,才构成病态。强迫型人格中许多人功能完好,在公众场合应对自如,但亲密关系很不擅长。许多律师,逻辑学者、政客都属于这一类型。
防御:①思维强迫者惯用情感隔离,他们把情感转化为理性分析。思维强迫者大多比较偏执。②行为强迫者惯用抵消。他们用下意识动作抵消,以达到神奇的保护作用,这些动作能抵消潜意识的罪恶感或羞耻感。③全能控制。强迫行为反映了潜意识的全能控制幻想,希望用这些动作来遏制罪恶,控制未知之事。④反向形成。强迫者的理性、节俭、克制是对其不负责、放纵等愿望的反向形成。因此强迫者常常处于多重冲突之中,他们会用尽全力抵制自己的黑暗冲动。如一个渴望正直负责的人,很可能挣扎在强烈的自我放纵冲动中。
早年关系:①早年时被迫遵守过高的行为准则。养育者要求过高,对他们不能接受的行为横加指责,缺乏情感交流,会造成孩子有强迫倾向。②边界意识。养育者过度干涉和过度保护造成孩子缺乏边界意识,因此造成强迫者的全能幻想。③疏于管理有时也会造成强迫。前提是:儿童感到家庭无望,便亲自制定理想化标准促进自己成长,用理想化标准供自己仿效。
自我体验:①对控制和品行极为关注。思维强迫者往往严于律己,通过遵守严格的要求来维持自尊。②无法忍受失控感。他们深思熟虑,期待所有结果都在掌控之中。③拖延(思维强迫)或草率(行为强迫)来避免内疚。类似完美主义的拖延症,思维强迫者会极力追求“极致”,造成迟疑不决。而行为强迫者用当机立断的行动来维持自尊。④抑郁。当强迫者对自己思考或者行动不甚满意时,会产生抑郁情绪。
移情与反移情:强迫者会很理性,严谨务实,并有时纠结于琐事,固执己见。治疗师反移情通常为烦不胜烦,恨铁不成钢。
治疗:治疗时要避免操之过急,防止针锋相对,削弱强迫者的理智化防御,帮助他们体验和表达愤怒,引导他们享受原本认为“邪恶”的感受和幻想。
癔症型(表演型)人格(Hysterical (Histrionic) Personalities):
情感和气质:癔症型人格以女性居多,通常表现为高度焦虑,情感强烈和过度反应,尤其在人际关系当中,他们喜欢社交,期盼爱情,关注和亲密感。他们对羞耻和内疚有着高度的易感性。由于一贯的情绪亢奋,他们的情感在别人看来有点像浮夸和肤浅,其情感也变幻无常。通常癔症性格者会选择容易获得关注的职业,如演员。
防御:癔症人格者主要用压抑、性欲化、退行等防御机制。①压抑。压抑是癔症心理的基本特征,且很大可能是对性欲的压抑。当用压抑防御正常的冲动时,压抑后的冲突张力会持续上升,迫切需要释放,造成高度的焦虑。②性欲化。当压抑波及他们正常的爱恋愿望时,正常的欲望也会蒙上性渴望的色彩,他们会有意无意在行为中表现出性色彩。③退行。当癔症人格者激起潜意识的恐惧时,就会表现为孩子气十足,软弱无助,企图迎合拒绝者或施虐者来防止事态恶化。④行动化。他们会主动接近潜意识惧怕的客体,以对抗恐惧。如竭力成为众人焦点,内心却自卑自闭。
早年关系(女性为例):①成长环境中强调异性特权和价值。家庭环境重视男孩,导致女孩受到冷落,偶尔获得外部关注时,她们会归因为外部(如喜欢自己的漂亮温顺等)。②不称职的母亲和自恋的父亲。导致女孩费尽心思去迎合男性。③家庭中过于刻板的性别角色。导致女性渴望依附男性获取地位,寻求安全和自尊,高估性别的价值,将权力性欲化。
自我体验:①虚张声势。他们虚张声势是为了追求安全感,希望被接纳,而非制胜。②反复确认与所恐惧的异性对象拥有同样的权利和地位,来获得自尊。癔症型个体依附于理想客体,象征性地与他们融为一体,作为自己自尊的延展。他们会把对方理想化,类似追星的心理。③救助他人。这是反转防御的结果,他们会通过帮助别人来平息自己内心的恐惧。比如她们面对权威恐惧时,会努力改变或者治愈之,以取代早年畏惧的客体形象。这种现象表现之一是“霸道总裁爱上我”,一个热情的女性出于圣母心和拯救欲望,会不自觉喜欢一个残暴霸道的男性。④执着于魅力,特别是性魅力,爱慕虚荣。这种渴望关注源于其潜意识地寻求肯定,她们需要确定自己的性别能被接纳,而这种需求在童年没被满足。
移情与反移情:癔症人格者易于歇斯底里抱怨,喜欢谈论自己对他人看法,偏爱情绪化表达。面对异性治疗师,功能健全的癔症人格者会产生强烈的移情,对其产生性欲,变的孩子气。治疗师反移情可能有防御性疏远和婴儿化,表现为高高在上的姿态和充满敌意的反应。或是一种有害的移情,即治疗师也对来访者产生性欲反移情,这是要竭力避免的。
治疗:核心要务是让她们有效而直接的发挥其自主性,不再充满防御或者扭曲的表达性欲望。做法是要关注她们被压抑的愿望,帮助其表达之,保持节制和中立,解析来访者的移情和阻抗。要她们认识到依赖的对象为她们着想,不可对其表面表达的性欲有回应,否则会造成灾难性后果。
鉴别诊断:
癔症与精神变态:两者外显症状极为相似,都表现浮夸,但癔症的表演带有防御性质。最主要区别在于他们的情感依附性。精神变态者视恐惧为软弱,难以产生情感依赖;癔症相反。若治疗师展现自己的力量,会激起精神变态者斗志,而使癔症者感到威胁而手足无措。
癔症与自恋:两者都有自尊缺陷,羞愧,不断寻求关注来维持自尊,习惯理想化和贬低。区别在于癔症的自尊与性别认同有关,其理想化是用于对抗恐惧,贬低是用于应对和攻击。而自恋者会用理想化和贬低不断贬损对方。
解离性心理(Dissociative Psychologies):
情感和气质:即拥有多重人格,各人格之间独立,几种意识状态交替出现。解离这种防御很少人能做到,只有那些自我催眠的高手才能解离,在极度焦虑状态下转入另一种意识状态。解离性个体通常更聪明,也更有想象力。大部分多重人格者一旦遭遇创伤情境,恐惧,惊讶,羞耻等原始情感,就能唤起解离状态。
防御:①解离。在遇到创伤时,儿童采用关闭感知这种解离的方式调控情感,用这种固定模式应对所有创伤。解离包括情感解离(回忆创伤时漠然)、行为解离(恍惚状态的自残)、感觉解离(对虐待麻木),体验解离(神游状态或失忆状态)。
早年关系:①严重的虐待,可能包括性虐待。在他们的生活史中不难发现被同伴欺凌,情感虐待,以及目睹家庭暴力等等令人难以承受的痛苦。
自我体验:①其自我分崩离析,且各功能相对独立。主旨自我可能会认识到多重人格的部分或全部,也有可能一无所知;多重人格之间可能会相互认识,也有可能部分知晓或形同陌路。②其多变的自我状态交替出现,可能表现为焦虑,心境恶劣,不知所措,婴幼儿自我,内心施暴者,保护者,以及各种功能的多变自我等。
移情与反移情:解离性自体移情频繁且多变,可能会认为治疗师是施虐者,要利用,遗弃,折磨他等。治疗师一般的反移情为拯救欲望和过度关怀。
治疗:核心是重构创伤性回忆,加强其回忆和理解。治疗时要协助其建立基本安全感,引导他们进行自我照顾,培养现实感。
鉴别诊断:解离型人格特征有:存在严重物质滥用家庭背景,发生过难以解释的重大事故,儿童期记忆的缺失,毫无原因的自我毁灭行为,某段记忆缺失,时间感扭曲,头疼(人格转换时很常见),快速动眼和恍惚状态,头脑中有话语或声音等。
首先是对本书的一些思考:
实际分析中,我们需要透过外在的想法和行为,看到背后的防御机制(如:一个人若漠视规则,迷恋权力和控制感,那么他很可能依赖全能控制机制。一个人若是特立独行,内向不爱交往,且沉浸于某一特定的事物,那么他很有可能依赖退缩机制。)有时也可以从一个人的职业和性别大致判断其性格特质(如领导者以自恋倾向居多,科技研究者以分裂倾向居多,又如女性容易形成过度依赖相关的障碍(如抑郁,受虐,依赖等),男性则是疏离相关的障碍(如精神变态,施虐,分裂等))。
大部分精神病起源于早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需求没有被满足。童年的成长环境基本决定了人格倾向,如果成长环境的多数客体(如家庭,学校,生活中的朋友)都是冷漠,严厉和扭曲的,那么该个体的性格便会更倾向极端(边缘和精神病一端),也更难跟别人产生依恋。因此,养育者务必重视早年的关怀和培养。
下面写一些延伸的思考:
关于人与人的吸引问题,人类貌似会被那些与自己截然相反且有自身不具备特质的性格所吸引(如内向的分裂者常常与热情洋溢、能言善辩且善于交际的人(如癔症人格者)相互吸引,又比如抑郁倾向者与自恋倾向者往往相互吸引);但是有时相似类型的人也会相互吸引(如两个自恋者相互理想化投射造成的吸引)。
关于人格与适合工作的问题,不同的人格类型适合不同的工作,如心理治疗师多有抑郁倾向,这使他们敏感,易于共情,更乐于帮助他人(以抵消内疚感)。
关于人际交往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书中治疗不同人格障碍的方式,总结出一套方法论。比如:对于那些喜爱权力,追求控制的人,应采取强硬手段,最大可能展示实力,以获得尊敬;对于那些回避交往,内向而沉浸在喜爱事物中的人,应用真诚态度,进入其主观世界与其产生共鸣;对于那些喜爱浮夸,擅长交际,喜欢虚张声势者,应冷静分析其本质,抓住其内心弱点,但要保护其自尊,并驱使对方用坦诚方式沟通;对于固执己见,脾气暴躁,有偏执特性的人,应避免冲突,接纳敌意,分析其内心恐惧,冷静含蓄指出其内心冲突并站在对方角度考虑,用坦诚和包容培养其信任感和安全感。等等。治疗师对待不同来访者的态度,使我受益匪浅。
最后有一些无法想通的问题:一个成年人在不同时期或不同环境,是否会有不同人格倾向的情况?如果存在,这些表现出的人格倾向是因为环境而产生的吗?还是说这些倾向原本就存在,只是由环境筛选出最适合的?
最后是个人感想:
看完本书后我觉得自己心理充满问题,每种人格中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但也看到了自己主要的人格倾向。想了想,这其实挺正常。人会用不同的防御机制,导致有各种人格倾向的重叠,但是最依赖的那种防御决定了他们主要的人格倾向。我对自己的分析是,由于我早年充满矛盾的成长环境,和天生敏感的性格,造成我使用许多不同类型的防御,自然也会有不同类型的人格倾向。
在本书中,我心中许多难以释怀的问题,找到了答案。回忆曾经对自己有着重要意义的事,过往的快乐和痛苦,分析自己的性格是如何变化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看着自己走来的脚印,同时决定自己未来的路,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最后以一句名言结尾: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