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读后感100字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5 14:30:10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4-25 14:30:10   小编:

这篇文章《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深入剖析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作者以真实的故事和细腻的触感描述了女性们在家庭中被忽视和贬低的心情,呼吁人们更加关心和尊重女性的价值。文章鞭辟入里地指出,这些女性并不是唠叨,而是积压了太多的委屈和不满。这是一篇令人深思的文章,引起了我对于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思考。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读后感(一)

他们似乎只对我说话,然而住院那三天,却没有一个护士知道我的名字,他们只叫我“妈妈”。我内心深处有一股强烈的欲望想告诉他们:我有名字,我不想让母亲这个新角色抹除了我的人格。但我担心那样讲会使他们感到尴尬,所以我索性不说话。他们一直叫我“妈妈”,每次互动似乎都包含着同样的意味:现在你是妈妈,这是你的任务。

我们的文化赞美母职,认为那是“女人能胜任的最重要的任务”,却几乎没有给母亲提供任何支持(光看那些出奇昂贵的托儿费用即可了然)。而且,当我们无法完成预期的工作时,社会还会责备我们有失母职(即使我们必须独自应付,毫无协助)。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读后感(二)

前言精炼后文冗余 即便叫外人付费打扫,也要比价、看评价、请假约时间。 男人做家务不是“帮忙”,那是他的义务!义务!义务!! 问题:付出不被看见 同样的事,男人做会被夸好男人,女人做被认为应当应分,你不会感叹这是难找的好老婆,却会感叹找了个好老公。 我不想战战兢兢地走在一条微妙的分隔线上,一边要顾及他的感受,一边又要清楚传达我的想法。应对伴侣的情绪,包括预知对方的需求、避免任何不悦、保持心平气和,是女性从小就被教导要承担的责任。这个假设的前提是,女性要求男性尽力解决情感纠纷时,男性若是反驳、恼火,甚至愤怒,那些都是“自然”反应,也是可接受的。 男性会说“我很累了”以获得避免情绪劳动的正当性,而女性会被说“你怎么这么不体谅人?这么自私?无理取闹?有没有考虑过我”来道德绑架

体谅人、安排管理家事、理解家务的繁杂,这些都需要训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即便有想理解的态度,也没办法感同身受。女人不要包揽家务,要给伴侣锻炼空间及失败的机会,才能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并承担他那部分家务。

用语言夸赞才能实现的伴侣做家务,依然是我们在做情绪劳动,很多事情我们没有解释给对方听的义务,他们应该自己去学着了解,摸索东西在哪里,三餐和食品采购怎么安排,孩子接送和下班时间怎么调整……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读后感(三)

作者虽然把主妇面对的问题说的清楚逼真,但还是有点奴性坚强。这种主题的书每一章都要盛赞丈夫,把丈夫夸上天。当然我理解这就是她说的改变伴侣的一环(同时又构成一种情绪价值),但是本质还是驭夫之术,把丈夫当儿子教。等于承认伴侣作为一个优秀的大人却没有正确认识现实问题的智力能力。

我感觉已婚妇女最紧要的不是寄希望于丈夫改变:要么跟作者一样写整整一本书来跟丈夫沟通,要么像读者一样按着丈夫的头看这本书。一想到要沟通、要去做这样一个大姿势本身就有点疲倦了。整个书看完就觉得很没有自尊。

最重要的是不要再以家庭为单位来想象和定位自己,而把自己单独当成一个考虑单位。不是你和丈夫,你们这个甜甜蜜蜜小家庭面对这个社会;而是你本人,一个人,面对社会(其中包括你丈夫)。归根结底丈夫跟老板、老师、朋友有什么区别?你不会非要改变朋友和老板,你就直接换一个,要么扔掉。

大部分情况是换不了,就像工作一样,换不到更好的,而且没工作就会饿死。但是这种时候我们通常也不会说:我一定要改变公司!要么骑驴找马,要么摸鱼,要么背后骂老板,要么家里蹲,总之积极地搞对策,而不是死磕那个难以改变的现实。

也不是说不需要沟通。我的感受是能沟通的人他不会让你绝望发疯,需要你以那个大姿势去绝境翻盘疯狂沟通的人,没必要付出这个沟通成本。

暂时是这么想的,还没有想很成熟。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读后感(四)

“情绪劳动”结合了情绪管理和生活管理,是我们为了让周遭人感到舒适和快乐所做的、没有酬劳、不被看见的工作”。简单地说,“情绪劳动”就是对生活的关怀。

负责情绪劳动的人提供了“情绪价值”,保证了经济价值的持续生产,但在经济和情绪上都缺乏相应的回报。

围绕在我们生活中的家务劳动里有无数的小细节值得操心,一个任务细分下来会变成二十个任务。这些家务的预备和收尾环节,虽然是身体劳动,但也是隐形的。一件家务里面会包含很多隐形的细节把控。

无论哪里,情绪劳动总会带来情绪疲惫,她只能选择在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夹缝中调整,比如下班后在车里,这让她的情绪更难得到彻底放松。

由于社会的性别认知,女性承担了更多的情绪劳动,给职场女性带来更严重的疲惫。

情绪劳动不是一种先天天赋,而是需要培养的。

对于承担情绪劳动的人来说,第一步是放手,第二步是相信伴侣的学习能力,第三步是与伴侣对话。对于被照顾的人,第一步是重视情绪劳动,第二步是主动问自己还有没有该做的,第三步也是对话。

我们或许无法做到完美的平衡,但双方都能通过参与找平衡的过程,一起努力克服各自的障碍,量身打造出一个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满怀信心地继续前进。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读后感(五)

这本书最可怕的在于把情绪劳动与家庭工作混为一谈。当然,由于文化原因,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更高,要我们既有文化,有得体工作又能扮演好好妻子好母亲。但是,作者反复提到的期望,期待,完美,这实质上是人与别人期待的关系,是人如何面对社会规训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普遍的,不仅限于女性,也不仅限于成年人。孩子会面对父母的期待,国民会面对国家的期待……是否真的在乎这些期待(事实上社会现在宣传和流行的就是别被这些所捆绑),如何达成平衡,不是在书里所说人人都care能解决的。 另外,最开始情绪劳动的定义,其实用工作思维就能很好的理解。说白了就是男性在家里眼里没活。就像学习和工作,做不到,做得到,做得好是三个层面。学习要有主动性,不是老师要求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同样的,真正扮演好父亲和丈夫的角色,也需要主动性。他们是作者所说的缺少caring的能力吗?是做事不上心啊!当然,这也与社会环境相关。也就是说,家庭的工作并不如外面的工作一样有价值。或者说,男性在家庭的工作做的好,并没有在外面工作的好来的有正向反馈。但说白了,caring是能力,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到不了caring的地步。

自己做好自己的事,这也是我最想对作者提的建议。即便是家庭,也是如此。说白了如果家庭里每一个成员关心好自己的事(自己要穿的衣服,自己要带的作业),自己的事自己做好,再去谈caring。说实话,两岁四岁可能还不太行,但如果六岁,甚至更大的时候不能把自己的事做好,对于自己的孩子难道就是一件好事吗?关怀很好,我也感受到妈妈的关怀。但作者举的有的例子真的把关怀误解了。买a牌的芝士而不是b牌的就是不够关怀?那恐怕她看见我们家的乱象会尖叫。每个人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不同,我们家乱但大家都能看得过去,没有大矛盾,这难道不是一种关怀吗? 当然,书里解决方法反反复复都是互相关怀,我给作者提个建议:这个世界允许不结婚的。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读后感(六)

先说优点:对于“情绪劳动”提出了综合性的概念阐释,犀利地揭示了女性在传统社会性格角色分工、成长过程价值观灌输、时代文化积极渲染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如何背负了繁琐、沉重且无法被承认的情绪劳动,长期备受困扰。

如今能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所遭受的相同的困境,读到没有东亚亲戚关系的作者也在大写特写关于“叫男人洗碗他就不洗盘子”、“爸爸带娃笑话”、“让队友做事一定要精确安排到秒”、“家里卫生就是先看不下去的人输了所以他不动你也别动”等等热点两性问题及方法论时,会同时产生一种啼笑皆非的荒谬感。忍不住想高歌“天下的男人都是一样滴~哦哦天下的男人都是一样滴”!

好了下面开始要大吐槽了:

1、实在太啰嗦,太冗长了。整体主题线非常不清晰,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区分、推进逻辑模糊,感觉翻来覆去在讲同一个事情。各类采访案例以及引用的理论、名言、新闻信息数量充足,但没有好的布阵,没能发挥出均衡有效的阐释作用。这样的节奏延续到后半部容易心烦气躁,只能速读加快进度条。

2、越往后越感觉作者默默扩大了情绪劳动的涵义,所举案例已经不仅限于隐性的被忽视的情绪劳动,而是家务、人际往来、职业要求等“现实”劳动——当然不是说女性在这些具象层面上就不存在困扰了,相反不公平现象只会更多更庞杂,只是读到后来就感觉讨论范畴有点脱离轨道,回归了更常见的女性议题主流,失却了情绪劳动所特有的微妙的灰色性。

3、关于作者丈夫作例证的不适感。诚然作者在袒露自己的家庭生活问题时其实相当冷静客观,并不留情,但一旦涉及具体的解决方案,又会时常陷入自相矛盾的割裂状态。一面大肆赞扬丈夫超脱于一般男性的细心体贴、观念“先进”,一面所记录下他忽略家务管理的事实又与一般男性无异;前一秒还在批判女性试图沟通时还要反过去先顾忌伴侣的感受,后面则屡次详细书写自己如何在跟丈夫解释概念时要“小心翼翼”、“刚中带柔”。

当然,这或许是作者不愿粉饰太平的坦诚,叫她一味批评丈夫也不见得就是良方。只是既然选择了把自己加入探讨,必定需要更客观、更平实的视角,而不是一味烦恼“每次我写罗伯的事情,讲了一堆,却不称赞他”(明明就大夸特夸呀喂)。毕竟,读者并不想“成为你们play中的一环”。

4、从冗长的讨论中试图提炼了一下结论,作者仍把主要落点放在女性身上,希望肯定情绪劳动的正当性,把女性自身的观念改革、教化任务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我赞同这确实是某一种更现实的办法,毕竟无论是情绪劳动还是更多女性困境,方方面面的历史社会因素太过复杂,根基难以轻易撼动;但,为什么女性要把男性因为从小没有接受过情绪劳动价值教育、所以天生会忽视情绪劳动付出的责任担负在自己身上?为什么女性依然要承担这个漫长而繁重的阐释工作,男性依然是只要能倾听、能改变就会像宝宝一样得到社会热烈的赞扬?过度拔高情绪劳动的价值甚至上升到有利社会发展的高度,是否会有加深情绪劳动的性别刻板印象之嫌?

如此,亲密关系中的男女双方依旧不是可以真正平等对话的成年人的角色,而是像老师和学生、或者说妈妈和儿子一样,要循序渐进地诱导,要“放手”、“教他”、“帮他步入正轨”。对于情感专栏或豆瓣夫妻小组来说,这样的方法可以行之有效;但对一本落点在于女性主义议题的探讨之作来说,切口无疑过于私密,并不触及内核。轻飘飘地路过,不伤及一片云彩。

——话又说回来。心烦意乱地看到一半,读到作者真切地讲述着那些我曾经也有过但鲜少宣之于口的心绪,把那种“我受不了了我想说但这样是不是对他不好”的复杂心情剖析得淋漓尽致时,还是不自觉地深受触动。能写出来就很好,能唠唠叨叨地告知天下也便是一种坚定的进步。这份虽有犹疑忧惧但仍大步向前走的勇气和真心,值三星。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读后感(七)

◆ 前言 不被看见的劳动永远没完没了

>> 我真正想要的礼物,是摆脱脑中那个老是纠缠着我的情绪劳动。

>> 我想让他了解,为什么当一个家务管理者,不仅要发现问题、分配家务,还得若无其事地要求大家配合是那么累人的事;为什么我会觉得自己承担了所有的居家打理责任,使其他人免于承受心理负担。有事情需要处理时,只有我注意到,而且我的选择很有限,要么得自己完成,不然就得委托别人来做。

>> 我也知道一切问题的答案,比如我丈夫把钥匙扔在了哪里、婚礼何时举行及着装规定、家里还有没有柳橙汁、那件绿毛衣收在哪里、某某人的生日是几号、晚餐吃什么,等等,我都知道。我的脑中存放着五花八门的清单,不是因为我爱记这些事情,而是因为我知道其他人都不会记。没有人会去看学校的家长联络簿,没有人会去规划朋友聚餐要带什么餐点前往。除非你主动要求,否则没有人会主动帮忙,因为一直以来都是如此。

>> 然而当你主动要求,并以正确的方式要求时,又会是一种额外的情绪劳动。在许多情况下,当你委托别人做事时,你需要三催四请,别人听多了还会嫌你唠叨。有时,这件事根本不值得你一遍又一遍地以恳切的语气催请对方(而且还要担心对方嫌你啰唆),所以我会干脆自己做。

>> 为了迎合周遭的人,我不得不压抑情绪,只为了让日子过得更平顺,毫无纷争。或者,我会自己做完所有事情。孩子当然不必做这种选择,丈夫也不必,那是我的任务,一向如此。

>> 通常我们很容易忽略自己“多做”的部分,因为“多做”的部分大多是不被看见的。许多情绪劳动的核心,是为了确保每件事情能顺利完成而承担的精神负荷。对每一件产生有形结果的任务来说,其背后都隐含着无形的心理付出,而这些大多是由女性负责关注、追踪与执行。

>> 然而,当我认为自己不仅是那份工作的更好人选,更是最佳人选时,那也表示我把一切事情都揽在了自己身上。

>> 我感到愤怒,精疲力竭。我不想战战兢兢地走在一条微妙的分隔线上,一边要顾及他的感受,一边又要清楚传达我的想法。应对伴侣的情绪,包括预知对方的需求,避免任何不悦,保持心平气和,是女性从小就被教导要承担的责任。这个假设的前提是,女性要求男性尽力解决情感纠纷时,男性若是反驳、恼火,甚至愤怒,那些都是“自然”反应,也是可接受的。

>> 我知道有些女性马上就抓到了我那篇文章想表达的重点,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做这种隐形工作——为了维持整个系统的顺利运转而给轮子上油。我们对于持续担负起超量的情绪劳动感到沮丧。

>> 家务劳动中,对于“谁该做什么”始终存在着性别差异,因为社会对性别有刻板印象,默认情绪劳动由女性承担。女性需要决定一项任务究竟是自己做,还是交给别人做,最终事实是自己揽起来做往往比较容易。文化的性别规范告诉我们,谁该负责“掌管”家庭,因此导致许多夫妻面临严重的失衡,这样的现象还在持续。

>> 社会深深地寄希望于女性担负起家中一切累人的精神劳动和情绪劳动,而那些受惠最多的人大多没有意识到这类劳动,导致那些隐约的预期在我们小心翼翼穿越一个几乎别无选择的文化时,轻易地跟随着我们进入家庭之外的世界。

>> 不管女人是喜欢操心,还是讨厌操心,那都可能分散她对有偿工作的注意力,使她在工作上受到干扰,甚至断送了职业生涯的发展。担忧及安排事务这种令人分心的苦差事,可能是阻碍女性职场平权的所有因素中,最难以改变的障碍之一。

>> “指定的操心者”(designated worrier)

>> 不过事情没那么简单,因为在许多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中,这种加乘式的情绪劳动会变成常态。日积月累下来,你的生活变成一张错综复杂的网,只有你自己知道怎么驾驭它。你必须引导其他人在这套精心打造的系统中穿梭,以免他们卡住或陷落。

>> 她们下班后常感到情绪疲乏,很难在工作角色和真实自我之间切换身份。她们之所以难以在内心深处找到真实的自我,或许是因为她们不止在服务业中付出情绪劳动。

>> 目前这种情绪劳动的失衡,导致大家持续以为男人不必建立自己的社交关系,不必密切地关注个人生活的细节,不必从打造个人生活及家庭中寻找意义,这滋长了有毒的男子气概的恣意发展,在这种环境中,大家依然指望女性以各种方式照顾男性,所以男性永远不会学习照顾自己,不仅身体上如此,情绪上和精神上也是如此。我们告诉整个社会的男性,他们无法处理情绪劳动,他们需要把一切细节委派给女性处理,他们无法随机应变,也无法学习这些可以深深改变其生活的技能。我们让男性对这种依赖他人的人生感到无可奈何,尽管男性拥有那么多的权力和特权。然而,这样做只是在助长一种对每个人都有害的恶性循环。改变这种现状不仅不会伤害男性,还可以帮助女性,让每个人都因此获得解放。让大家预期一种更平等分摊的情绪劳动,这并不是在转移负担,而是为了鼓励每个人改善生活。

>> 套用众议员玛克辛·沃特斯(Maxine Waters)的说法,我们可以夺回自己的时间,只在真正有意义的情境中运用情绪劳动的技能,让每个人(包括我们自己)都觉得世界正在变得更美好。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读后感(八)

我以前很不愿意跟我妈住一起。鞋怎么摆,衣服怎么收,毛巾怎么挂,她都有一套规矩,一旦违反她能唠叨半天。后来更年期倒是不唠叨了,直接情绪爆发,大吼大叫。

真的不理解,为什么家庭主妇往往会变成怨妇。我单身独居的时也自己收拾屋子,并没有觉得做家务有多辛苦。直到结婚后,老婆怀孕了,我开始包揽家务,这才发现了原因。

首先是工作量,虽然只比独居时多了一个人,但家务可多了不止一倍,有娃之后更是永远收拾不完。因为做家务占据的时间长了,我没时间看书、画画、写东西,每天过得毫无价值感。

于是我开始在家务里寻找价值感,还真找到了。通过各种小细节,我关怀着妻子,沉浸在好丈夫的自我认同中。她孕期活动不便,我把玄关的鞋子收纳好,免得她进出家门磕到绊到。怀孕后她胖了不少,我陪她一起搭配孕妇装,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在床头。孕期要特别注意卫生,每次毛巾用完我都热水搓洗,平铺晾晒,这样不容易滋生细菌。

但我老婆是个大大咧咧的人,特别是不参与家务之后,对这些细节更是不敏感。鞋子乱放,衣服乱丢,毛巾用完揉成一团。我看得这个气啊!我可都是为了你好!你却看不见我的付出!我苦口婆心!我反复强调!我大声控诉!我……我变成了我妈!?

我意识到,真正消耗人的是管理整个家庭所带来的精神负荷,这份重担在单身独居时是不存在的。成家之后,做饭不能只考虑自己爱吃什么,还要考虑家人的喜好和营养需求。收拾屋子不能只按自己的习惯,还要考虑怎么让家里人都取用方便。心里永远存着一份采购清单,油盐酱醋还剩多少?应季的果蔬有哪些?洗发水沐浴露牙膏洗衣液洗洁精垃圾袋洁厕灵消毒液要不要补充?还有一份物品管理清单,钥匙在哪儿?充电宝在哪儿?数据线指甲刀发卡针线包创可贴还有那条老婆新买的v领浅绿色收腰连衣裙在哪儿?

这些需要持续关注、追踪的小事,它们源自爱,源自我们对家人的关心,却最终把我们变成了怨妇。

我现在理解妈妈了,但对于不管家的人,还是很难解释其中的辛苦。直到最近我读到《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书里提出了一个概念叫“情绪劳动”,我觉得非常准确。在管理家庭事务上付出的心力是一种劳动,而非传统观念里认为的,是女性的天职。两者的区别是,劳动是需要付出努力的,有价值并且被尊重的。而天职是理所当然的,做不好是要被指责的。

在父权制的文化结构下,社会指望女性以许多无偿的方式,牺牲自我让周围人感到舒适。不仅在家庭里,在职场和其他场合也是。女性被期待是公司团建的规划者,饭局上的气氛担当,是倾听者、建议者和无论做什么都需要考虑所有人情绪,唯独压抑自己的人。

建议所有女性都读一读这本书。一方面认同自己的价值,你的细致周到是非常了不起的优点,而不是强迫症。另一方面也可以放下一些负担,你并不是生来就该这样劳心伤神,是时候放手让老公、孩子也参与到家庭事务的管理中了。

如果有在交往的男生,也请让他读一读,这会是一个很好的测试。虽说态度可以伪装,但书里那么多真实的案例和精彩的逻辑,一定会对人有所影响。而且父权制不仅压迫女性,也压迫男性。那些传统的、有毒的男子气概标准,使得很多男性共情能力低,缺乏情感表达能力,无法维持健康的亲密关系。有研究显示,男性平均寿命低于女性,缺乏情绪劳动的锻炼也是原因之一。

作为一个女孩的父亲,将来我会把这本书里的内容教给女儿,希望她不必为了别人应尽的责任,浪费自己宝贵的精力。但我更希望的是,我们这一辈做父亲的都能读一读这本书,参与到家庭事务的管理中去。让我们这代人还需要额外学习的知识,成为下一代人心中理所应当的常识。能为子女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才是真正的男子气概。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读后感(九)

《随机波动》最近有一期是以隐形家务为主题,探讨了家务劳动分配引发的纷争和无奈,谈到在现代家庭中,家务的定义已不仅仅局限于体力劳动,还包括脑力劳动、认知劳动,乃至情绪劳动。

“情绪劳动”对我来说是个新词,正好播客里提到了这本《Fed Up》,便立马找来读起来。全名是Fed up - Emotional Labor , Women, and the Way Forward 。 Fed Up 就是“受够了”的意思,中文译为《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

作者杰玛·哈特莉(Gemma Hartley)是一名记者,也是有着三个子女的母亲,这本书里很大一部分是以作者家庭为切入点来进行现实讲述,包含了很多她为人妻为人母的切身体会。

一气呵成的读完,共鸣还是挺多的,疑问也有一些。共鸣是因为它来源于生活,很接地气,作者所叙述的那些生活琐碎,家庭分工冲突,母职艰辛我都经历过。

诚如适野所说,这是一本“让人看起来血压飙升的书”,尤其对于婚后女性,阅读过程不那么愉悦就是了,时不时会感觉心闷心酸加上有点心疼,心疼所有在家庭和职场里被文化和时代规训不堪重压的女性们。

此书最大的意义,应该是定义了什么是“情绪劳动”,这一看似陌生的词汇实际上汇集了日常生活里许多家庭和职场女性的疲惫,困惑以及迷茫。

“一个东西你看不见它时,你很难为之奋斗”,能够把原本无法名状的现象或者事务用简单清晰的语言说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

如果不是经历过婚后生活的深层洗礼和残酷碰撞,可能会觉得作者行文有点琐碎啰嗦,甚至都熬不过冗长的前言。

家务的确是给婚姻祛魅的神器,一旦开始在一起居家过日子,家务便会日复一日的袭来,考验着各自生活技能,沟通技巧和彼此之间的感情。

垃圾什么时候该倒了,换季的衣服需要买了,马桶还等着有人刷,灶台的油烟擦不干净怎么办,这个月的电费单又来了 ...

有了孩子以后所有事务只会以N的倍数增加,小到明天早上孩子们的早点吃什么,该穿什么衣服,生日节日送什么礼物,感冒生病怎么办,大到生活习惯的培养,性格的养成,孩子交友,学校的选择,课外班的全程投入... 只要呼吸着,一睁眼全都是事。

小时候看过的童话故事,最完美的结尾莫如是:王子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长大了才知道,这才哪到哪啊,一切才刚刚开始好不好!

其实家务劳动本身还不算什么,做一顿饭,一次大扫除,对已经具备生活技能的人来说,都是小意思,偶尔”参与“一下还是日常生活的调剂,再不济有财力的家庭可以外包出去。

家务劳动难的是它的持续性,是日复一年复一年的单调重复,难的是对所有家庭成员口味营养健康心理等等等等各种需求的满足,难的是要让所有人都舒心愉快,产生足够多的情绪价值。更难的是要让饮食和打扫这类事务能够在家庭日常运转中形成规律,变得有效率又有质量。

这所有的所有叠加在一起,才是“做饭”和”打扫卫生“ 这些日常家务背后的意义。

如果说家务活是散落在生活里的点,情绪劳动则是由这些点编织成的密密麻麻的一张复杂大网。它是“为了保证事情顺利完成而承担的精神负荷”,是“结合情绪和生活管理,为了让周遭人快乐舒心而所做的没有报酬且不被看见的工作”。

情绪劳动非常重要,是家庭运转的加速器粘合剂润滑剂,但是它无法量化,需要日积月累的生活技能,需要对家人很多很多的爱,它又十分伤神,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它是无形的,持续的,也是无酬劳的,还极容易被人忽视。

而家庭里的”情绪劳动“,被困在网中的那个人,多数是女性。

作者总结了几点从事情绪劳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好的解释了女性在家庭里为什么总是感觉“疲累”,相比于父亲的沉默和隐身,为什么母亲总喜欢唠叨,为什么会有“怨妇” ,“婆婆妈妈”这类对女性充满偏见的社会词汇。

比如焦点总会在孩子老公家里其他人身上,时间空间被挤占,生活十分碎片化,极少有时间关注自己。而且它是无形的,不被看见,很容易有挫败感,更可怕的是受益人往往还漠然无知。

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个小段子,丈夫跟妻子说,你一天天在家什么也不做怎么还喊累。然后第二天家里就乱得下不去脚,妻子用实际行动教他什么叫做”什么也不做“。

情绪劳动就是这样,劳神又费力还不讨好,每天要不停的在一团家务事中做选择,为周遭人做选择,不停的在寻找解决方法,排列优先级,长此以往会让人长期处于焦虑之中。

如果同时是职业女性,那这样的焦虑就是更多倍的,除了旧时代“贤妻良母”的牢笼,新时代里更多新女性职场角色的形象又被强加于身,被套上“兼顾一切”的魔咒。什么“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女性似乎就这样一直被“鞭策”着去平衡一切,去承担越来越多的重量。

至于为什么情绪劳动默认是由女性来承担,作者觉得是社会文化结构的设定使然。

“ 社会指望女人以许多无偿的方式,不惜一切代价(包括牺牲自我),让周遭的人感到舒适。我们创造出一个利他的形象,允许他人的需求凌驾于自我之上。我们成了倾听者、忠告者、旅行规划者、行程管理者、居家打扫者、提醒者,也是每个人都可以舒适依靠的无形靠垫(但几乎没人考虑这会如何消耗我们的心神)。我们从事情绪劳动时,把周遭的需求摆在自我需求之前。渐渐地,我们在这世上存在的方式,在很多方面开始隐于无形。”

“无形靠垫”简直太形象了,想起奥本海默的妻子,原本是一名出色植物学家的姬蒂,看传记的时候深深为她被困于小家之中而遗憾,而个性张扬的她也并不适合做一名围着灶台孩子转的主妇,她的世界原本可以更宽广。

大到社会小到家庭,应该是按性格按学识按能力来分工,但女性一直被宣传得有同理性,直觉更强更善解人意,更细致入微,所以理所当然的成为大多数情绪劳动的贡献者,而且还被解释成一种内在的心理需求。这样的分配方式实际上对男性也有伤害,“男性也面临把自我价值投入在工作上的文化压力,使他们的生活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一边控诉着自己在情绪劳动里所遭遇的不公,一边也不忘记花样夸赞自己的老公,哪怕只要有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要狠狠表扬一番,体现出一种很强的“求生欲”。

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也仿佛经历着一场颇费心思的“情绪劳动”,一边要顾及对方的感受,一边要清楚的传达自己的想法。

我在想,作者的这种“习惯”是不是与自己的个性多少有些关系,谨慎细致,完美主义,同理心很强,非常注意把握与伴侣之间沟通的公平性,懂得分寸。如果换一种性格,会不会不那么容易陷入到“情绪劳动”的陷阱里了呢?

最后,作者也提出了解决方案,对于女性最重要的首先是意识觉醒,从心理上开始抵制文化的规训,其次是要放下一些“完美主义”,优先考虑自己,用符合自身价值观和优先级的方式来运用时间。都是听起来很有道理做起来不那么容易的。

男性当然也不能什么也不做,需要更多的是聆听和同理性,需要有全局观的态度来考虑家庭的长久健康。双方一起来找平衡点。

小家庭还好,但长期形成的社会问题怎么可能从一本书里得到简单的解决方案,作者也只能提供一种大而化之的方向罢了。

但是她能把“情绪劳动”这个观点提出来,帮助男男女女们形成一种概念化的意识就已经是很好的开端了。毕竟,只有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才有能够被深入讨论的可能性。

公众号:落落秋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读后感(十)

一只玻璃水杯在桌子边放着 爸爸半躺在桌子边的沙发上看书 妈妈在厨房整理杂物 玻璃杯在摇摇欲坠,我看到时忍不住出声提醒 “去叫妈来”,他抬了眼皮,悠闲地说道 “你伸手就够得到呀” 他叹了口气,起身的那一刻碰到桌子 玻璃杯应声而碎 “去叫妈来”,他顺势又坐下,眼皮也没抬

这个场景也许也曾发生在你的家庭生活。妈妈一天到晚地忙个不停,在不大的空间里精心打理着一切,同时还在不停地对兴奋地等待着出门的子女、下班后永远半躺在沙发上的爸爸絮絮叨叨,似乎无论我们怎么做都不能使她满意和快乐起来。

怎么样才能使妈妈停止唠叨、像别人家的妈妈一样年轻、活力、充满快乐呢?一度为此感到委屈和埋怨的我,却从来没有想到过——她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

她们受够了在家庭生活中绝对失衡的“情绪劳动”。

杰玛·哈特莉是一位有着三个未成年孩子的全职妈妈,在母亲节这一天,她因为一个塑料储物箱而含泪力争——为什么连把挡路的箱子放回原处都需要她来亲自请求丈夫?

然后她发现,无论做了多少,似乎总有更多事情在等着。经历了早上的兵荒马乱,终于送走了要上学的学生和要上班的丈夫,随即便要马不停蹄地收拾前一天留下的乱局。刚准备好拖地,突然发现了散落一地的玩具,收拾好玩具却又发现了被人随手放置的咖啡杯,里面已经实现了“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出门扔掉咖啡杯,偶然间又瞥见了架子上忘记收的被单,收了被单进来发现孩子的卧室里还是一片狼藉……她一天到晚都在为不断冒出的家务而西奔东走,自己的生活被孩子、丈夫以及他们所牵扯的人际关系撞击得支离破碎。

而当她想要家庭的其他成员发现就在眼皮子底下的问题并试着去解决时,还需要以恳切的、温和的语气来一遍又一遍地催请对方,这样他们才会同意“帮个忙”,即使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这一切,都可以被称为“情绪劳动”。

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在1983年的著作中为这一词汇做了定义——管理自己的感觉,以便营造出被大家看得见的脸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行为人被要求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出顾客能够接受、喜欢的情绪,这是一种具有商业交易价值的极端顾客服务。在家庭中,大家都指望着女性来承担失不公平的家务分工,伴随而来的还有失衡的情绪工作,她们不仅要做大多数家务,还要管理自己的情绪,尽量让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开心起来。为了让这种情绪劳动被更多人看到,杰玛·哈莉特写下了《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不被看见的情绪劳动》一书。

如果我的妈妈有一份正式的工作……这是我曾经的梦想。

妈妈在家务劳动中消磨着自己的活力,从曾经照片上那个神采奕奕的年轻女孩,逐渐变成了一个疲惫、急躁、难以露出笑脸的中年女人,她总是絮絮叨叨,即使几乎没人听她在说什么,唠叨成了她在失衡的情绪劳动重压下除了愤怒大喊之外唯一的宣泄方式。

如果她们能走出家庭,走入职场,那么是否能够减轻过大的情绪劳动压力,重新充满活力与风采,像所有主妇逆袭文里一样,在职场叱咤风云的同时,也换得丈夫的醒悟与孩子们的懂事成长?

对于这个问题,随手一搜,成百上千篇探讨“女人是否能够兼顾一切”也许已经做出回答。一旦成为母亲和妻子,母职责任和妻职责任终生如影随形,即便她们拥有着自己的工作或事业,她们仍然需要在家庭中倾注更多精力,以便于符合社会对她们的期待——成为最佳母亲、最佳配偶、最佳职业妈妈。

职场上对女性的情绪劳动要求远比对男性要求多大家有目共睹,而在家庭中“情绪劳动是女性专属领域”的观念也根深蒂固。即使她们在职场上已经带了一整天的微笑面具,身心俱疲,还是要准备接孩子、做晚饭、整理家务以及安排第二天的生活;而当孩子们在学校有什么需求,也通常是第一时间打给妈妈,她们不得不顶着领导和同事们的压力请假外出解决。

家庭与职场,对很多女性来说是难以兼顾的。女性为主或情绪劳动密集的行业,连高薪的边儿都够不上,这些压力会迫使女性离开职场,回归家庭,在繁重的有形、无形家务和过分的忧思、精神重担中消磨人生;假如她们的意志力足够坚强、个人能力足够优秀,同时顶得住职场压力和家庭重担,那可能需要长出三头六臂,或者终于在强压下放弃了一者,你猜猜一般是放弃职场还是家庭?

我们家有好几个孩子、不管事的爸爸、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假如我的妈妈有一份正式的工作,我很怀疑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与精神状态是否还能是良好的……

那么,男性天然地就不适合做家务吗,他们先天就不擅长情感劳动,所以才会在家庭生活中试图帮忙却总是被嫌弃吗?

杰玛·哈特莉已经通过她与丈夫的相处为我们解释了这一问题,她潜意识里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女人们更擅长情绪劳动,母亲更了解孩子们,她们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方式自然是最好的,男人们总是搞砸一切。

事实上,这些情绪劳动的技能以及关爱教育孩子、关心维护家庭的意识和方式都是需要引导和培养的,女性们之所以觉得自己更擅长,通常是她们在成长过程中就一直被身边的女性长辈们教导着学习,而男性总是被认为“Boys are boys forever”,想要改变这一偏见,就要从现在开始,给他们时间和空间来培养情绪劳动的能力——就像《我,厌男》里说的那样:“男人至死是少年”(Boys will be boys),而女孩得变成女人,要学会与男人相处,因为在父权制这颗水晶球框定的狭窄命运里,我们逃无可逃。女性们不需要持续地向男性传递“你总是搞不清楚状况”或“你在这些工作上总是比不上我们女人”的错误信号,相反,她们需要让男性们相信“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可以和女性做的一样好”。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或许表面上看来女性先天比男性更擅长情感劳动,但这些技能是可以学习及磨炼的。只要我们愿意一起努力,为彼此的进步留出空间,男人没有理由不能挺身而出,将情感劳动也视为他们的领域。只要多加练习,假以时日男性将会发现情绪劳动的价值,因为那为他们开启了世界的另一面——一种全新的人类整体性,让他们感觉与生活更紧密相连。”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读后感(十一)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本来说好的9:00一上班就开始写文案,可是到了10:43才把word打开,光标还没往后蠕动几步就停在了原位,一直闪烁到午饭时间、下午茶时间,闪烁到你处理完所有杂事,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16:58了,距离下班还有半小时……

什么,怎么会这样?

有部译稿的交稿时间已经过了一星期,译者还迟迟没动静,你得问问吧。于是你深呼吸,耐下性子,假装俏皮地问是不是系统出现了bug,“我怎么没收到你发来的邮件啊”——可你心里却比谁都清楚,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为……零。译者要么还没译完要么还没译。可你只能继续装傻,嘘寒问暖,边连忙说没关系边告诉对方有啥需要帮忙的随时吱声。

寄了新书给媒体,一周过去了反馈还没来,你得催催吧。没事没事,我就是问问快递收到没,怕库房同事忘了寄。“不着急,书你慢慢读!”配上一个玲娜贝儿表情包。

改红的稿子在排版同事那儿放了半月没改完,也得瞧瞧吧。今天建行生活有优惠券吗,《超能异族》看到第几集了。语焉不详眼神闪躲。

但我真正想问的是译稿到底什么时候交,新书会不会上推荐榜单,我的稿子排到了第几顺位。

可我生怕译者感到催促过频而撂挑子,担心媒体会有压力而再不理我们,也不想给同事一种每次都是我的稿子最急的印象自此再不和我合作。而这些怕、担心和“不想”的时刻,以及为了防止出现这些而绕弯子的时刻,就是付出情绪劳动的时刻——那些“装傻”、表情包与顾左右而言他,就是职场中时时刻刻角角落落都充斥着的情绪劳动。

只是为了让出版流程顺利推进,不把进度卡在自己这里,从而一直在做的包括且不仅限于:和作者、译者发消息时字斟句酌,微信头像跳动后第一时间回复,知道每本书(包括已交接出去的)的来龙去脉,熟悉过去和现在经手的所有文件在电脑什么位置(甚至包括下印的封面文件),记得所有重大节日和关键时间节点,并在备忘录上标明每本书的交稿日期、最晚出版日期、合同有效期。

于是,时间便被打成了十万八千个碎片,往往是一天下来满满当当脚不离地,书稿却仍停留在早上翻开的那一页,一周下来明明累得要死,周报上却一样都写不进去。

就像,家里的女性。

翻开《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不被看见的情绪劳动》的第一页,我就被焊在了座位上,动弹不得。

母亲节。作者很早就想要“请人打扫厨卫”作礼物,丈夫一直拖延不肯预约保洁,结果,当天作者只收到一条项链,丈夫则一头撅进厨房和卫生间,他决定自己动手……本应休息一天的作者在应付丢给她的三个孩子间隙,边起身边把玄关丈夫乱扔的鞋袜收好,途中还被一个几天前就该收起来的箱子绊了一跤。而丈夫不仅因为她“丝毫没注意到他精心打扫的卫浴”而大失所望,还在妻子心烦意乱时说,“你只需吩咐我一声就行”,何必搞这么复杂。

慢着,到底是谁在把事情复杂化?

那个碍事挡路的箱子明明是丈夫从高架上拿下来的,而且以作者的身高根本够不着,他个高,放回原位本是举手之劳,可几天下来,箱子被推挤、踢踹、挪移,他就是视若无睹,现在反而怪另一方没主动要求。

争吵就开始了。

像极了家里妈妈和爸爸吵架的场景。为什么她会歇斯底里成这样,老爸不就没洗袜子吗?就因为他问有没有看见车钥匙,不至于发这么大的火吧?垃圾没及时倒也不必一直念叨嘛。殊不知我们觉得鸡毛蒜皮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事之所以没把家压垮,是因为一直有人在默默追踪,确保一切干净如洗、井然有序,但长此以往,鸡毛和蒜皮攒得越来越多,风暴就会来临。

负责家务的人、安排行程表的人、记得衣服收在哪里的人、牢记某人生日哪天的人、安排每顿菜谱的人,往往是同一个。正如作者所说:

然而,“主动要求”又是另一种额外的情绪劳动了。

因为你得小心态度,不能太凶,而且往往得“三催四请”,说得多了还会被嫌唠叨,别人“帮忙”了之后还得鼓励和夸奖他——以后不给分担了可不好。

倘若对方做得不够好,比如地没拖干净、菜里仍有虫,也要注意千万别发火——以免打消人家的积极性。

当这些有形的家务和无形的情绪劳动终于让你忍无可忍时,沟通时还得留意语气,不能让对方感到受伤,要在对方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选择用词、管理表情。

这些“小心”“注意”“留意”的时刻,就是付出情绪劳动的时刻——那些强颜欢笑、深呼吸与强忍怒气,就是家中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鼓鼓胀的情绪劳动。

只是为了让每位家人都觉得自在,保证家里的一切都有条不紊、和气温馨,而为此,我们一直在做的包括且不仅限于前面那些,现实当中,没列出的清单甚至更长更琐碎。而更可怕的在于,社会对女性天生就该、就擅长负责这些的期待,

于是,人便被掰成了八百万瓣,在一地鸡毛的家中、严苛冷酷的职场中、众声喧哗的社会中,令人不堪其重的情绪劳动占用了我们的精力,吞噬了我们的时间,限制了我们的机会,降低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还在别人说我们成天忙忙叨叨、挑三拣四的时候,哑口无言。而且即使周末,即使全职在家,依旧解释不清自己为何“下班比上班还累”,怎么就抽不出一点点空。

虽然还未步入婚姻,但那种压抑,鸡零狗碎千万片羽毛落下、粘在身上甩也甩不掉的焦躁感,却是切切实实的。

具体到,牙膏挤完了最后一截,卫生纸用光了最后一块,脏衣服堆成了山,冰箱里空空如也,饿极了的你正要点外卖,可偏偏肚子突然痛得要命,电话忽然想起,公司有急事非马上出门不可……于是独居的你知道了,过去妈妈都默默承担了什么,那些不被看见的精神劳动有多宝贵。

我们知道了,原来长期困扰我们的东西,叫作“情绪劳动”。它无偿,无形,无休无止,且没完没了,是名副其实的“不被看见”的存在。

而在编完这本书,我惊奇地发现,“情绪劳动”已经成了同事口中的常见用词。不仅仅是家里的大事小情,工作中的表情管理、语气斟酌、意见沟通,所有需要调动情感和情绪的,都成了“付出情绪劳动”的分身。

等等等等。

仿佛在“愤怒”“厌男”之后,又启动了一个开关。我们,我们的情绪,我们受到的不公,开始有了自己的名字。而有了命名,巴别塔就得以重建,言说中,联结成为可能。

感谢《应得的权利》的启发,我们在马不停蹄问到版权后,火速购买,搞定译稿,推出。

只因为,我们太需要打破当下的僵局了。

《应得的权利》,我的缪斯!

不仅仅是眼瞅着2023年已过去了三个季度自己一本书没出来,内心的焦灼亟需缓解,更是因为在编辑了好几本性别议题的图书之后,迫切需要找一个出口,一个不拘于情感共鸣的、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出口。

过去的知识储备,在何种程度上可以成为武装我们自己的武器?以及,既然已经承受了这么多,为改变现状,又当如何是好?

做女性图书以来,这个幽灵一直缠着我。太多事情发生了,就连书评媒体、业界记者说的都是,“已经出了这么多女性主义的图书,那么……”反复说,一直说,可被噤声的还在噤声,沉默的依旧沉默,那么多的理论和样例并未搅动现实的死水半分,铁屋依旧牢固万难破毁。

但这本不一样。因为在“太有共鸣了”“我的嘴替”之外,它还有令人豁然开朗的部分。比如作者会说,要拒绝包揽一切,不能因为另一方达不到自己的标准,为了省时省力还能避免磨嘴皮子而干脆选择自己做;要沟通,要给对方进步的时间和空间,久而久之他的效率自然就会提上来。又如作者会说,要肯定情绪劳动本身的价值,它同时也是一种宝贵技能,可以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所以要沟通。

不仅仅让女性,或者说承担更多的那一方知道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究竟是什么,也要让男性,或者说承担较少的另一方知道,Ta们为什么会唠叨、崩溃,长期以来担负的精神负荷究竟有多重。

然后呢?抵达了更多读者,然后呢?

然后就看大家的啦。就以书中附赠的“情绪劳动承压自测题”为试纸,试试看,我们能用女性主义做什么,女性主义又在何种层面上形塑了我们。

随书附赠的“情绪劳动承担比例摸底考试”

而到这里,文库家族已经有了三位小朋友啦,希望我们能够不再困于非理性的愤怒之中,知晓让我们辗转反侧、备受煎熬的是什么,在“上野给女性们打磨好的精良武器”之外,也能有随时可以捡起的“石头和砖头块儿”,勇往直前。

没做到也没关系,因为在破碎的日常中重建,有苦难言、百口莫辩的不止你一个,我们和你一样。YOU ARE NOT ALONE.

若水文库已出三本

原发表于“做書”公众号2023.9.7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