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社会学(第17版)》,我深刻体会到社会学对于理解人类社会行为和结构的重要性。书中详细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让我对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学习,我意识到社会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观察和思考社会的方式。
社会学(第17版)读后感(一)
对于对社会学感兴趣的人来讲,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门书籍。这本书涵盖了社会学研究可能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如阶层、性别、媒介传播、经济与工作、政治与政府、家庭等。结合具体数据和资料,本书在探讨每个社会学议题的过程中都详细分析了相关的理论视角,有助于以理论视野关注日常社会生活,逐步形成社会学的学科视野。
社会学(第17版)读后感(二)
这是一本对新手和大众非常友好的的社会学教科书,当然也具有非常强的美国色彩。
中国的教科书通常都是非常dry的。内容往往是“一二三四”,有时甚至像开中药铺。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意识中,知识更像是经过反复炮制后的枯藤老根;唯其又干又苦,才能表明其有效性。美国的教科书往往有着亮色的封面,里面大量的彩图与例证,简直像是购物中心橱窗里的五颜六色的糖果,让人禁不住想尝尝。当然,习惯了吃苦的我们,会不禁对这种东西有轻视之感——“这不也太浅薄了吗?”
喜欢糖果味的读者,可以来尝试下这本教科书。全书上下两册,700多页,大量的彩图,大量的实例讨论,大量的提问和思考;这是可以流畅地让你“读”下来的教材。书虽然厚,但是纸张却轻薄,这也是另一大好处。你会看到大量在“中层理论”范式指引下的基本社会学研究议题:文化、组织、社会互动、社会不平等、社会制度、社会变迁。插一句,书中将写作《权力与特权》的伦斯基与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并列,令我严重怀疑作者是不是伦斯基的学生。
当然我们不能指望美国的教科书对中国社会有多少重视,你几乎不会在书中看到中国社会的实例,只是在谈到早期社会思想时提到了孔子,仅有的几张涉及中国的彩图也充满了对异文化的想象。因此,如果能够出现一本中国学者自己编写的、充满中国实例的、富于中国色彩的入门教科书,那就太好了。
社会学(第17版)读后感(三)
麦休尼斯的《社会学》最早应该是在90年代中期引介到我国的。到重大社出的这个第17版的中文版,已经有几家出版社出了几个中文版了。其中既有对全本不同版本的翻译,也有简版(Basic)不同版本的翻译。因为学习和教学需要,大概都通读或翻阅过这些版本。目前看来,重大的这个版本,是麦休尼斯《社会学》教材最好的中文版。在适用于社会学专业大一社概课的众多翻译教材职中,这个版本也算得上出众。
这本教材的内容毋庸多言,在美国就算社概教科书中的畅销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版本的章节安排既保留了“传统”的社概内容(如被某个知名大咖教材的新版中被疏散了的“群体与组织”一章),也包括了当下新教材必有的关于性/性别、种族/族群、老龄化/人口、城市化/环境的章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社会运动”独立成章(虽然其中对collective behavior 的翻译仍采用了国内学界相对老派的译法“集体行为”,而不是目前接受度更高的“集群行为”)。
关于中文翻译也简单说两句吧。跟最近几年出的麦休尼斯《社会学》中译本一致,译者团队仍然是由风笑天老师领衔,译者们多数都是南大社会学的博士,目前在各地高校任教。翻译的基本质量还是有保证的。至少跟这个团队翻译的其他麦休尼斯的中译本相比,是最新的精进了的译本。
要特别夸一夸的是这个版本的编辑相关工作。这个版本是全彩印刷,在我国的社概翻译教材中不算多见。而且还保留了英文教材中常见的做法:用页边色彩条来分隔每一章最后的总结和思考部分。每一章里的案例也有明显且不突兀的区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版本保留了英文教材里的文中注,即教材作者标注的相关论述所参考的文献出处。当然,在这个版本的最后也保留了参考文献部分,虽然只列出了第一章的部分文献,但有二维码便于查阅完整的参考文献。这种做法在国内的翻译教材中也可以算难得了。有些翻译教材不但剔除了英文版本中的参考文献(反正多数国内也看不到),甚至删掉了文中注(反正也没有参考文献)。这个版本的处理方式算是妥当:要从大一的第一门专业课开始就让学生了解严格的学术规范,在不能精简的地方绝不精简;用二维码查看完整参考文献,也算给这个版本的厚度也算减了负。另外,装订分成上下两册(虽然因为是按部分来分的,所以厚度不均匀),带着去上课也方便些,要是(下)也能跟(上)一样再多一个全书章节安排的“简明目录 ”就更好了。
总之,这个中文版不仅是目前麦休尼斯《社会学》系列相关中译本里最好的一个版本,也是社概选择翻译教材时当之无愧的top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