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时光收藏者》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光收藏者》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5 22:10:26
《时光收藏者》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9-25 22:10:26   小编:

《时光收藏者》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年迈的老人因失去妻子而备受煎熬,却通过收集照片和回忆,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故事温暖感人,引人深思,让人们明白珍惜眼前人和事的重要性。这本书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珍贵性。

《时光收藏者》读后感(篇一)

当然,这个真正的藏家不是我。我只是看了他写的书,而且看完以后觉得很有收获,于是也想顺便推荐给你看看。

这个藏家叫刘钢,他写的这本书叫《时光收藏者》。(不好意思,内地尚未出版,可以自行找渠道购买台湾版)

翻开书,是两百余件中国近现代及当代重要油画作品解读及其背后的故事。你以为这是一本学者型著作,教你读懂中国当代油画史么?并不是,书中讲解的两百多幅作品,全部是作者的私人收藏。而作者本人,则是一个律师。

刘钢说,他的收藏始于93年春节律所的第一次分红。他装着一兜子现金骑车回家,路过日坛附近的几家画廊,其中有一个画廊的橱窗上挂着一幅画,是一幅金黄色调的农民丰收图。他当时觉得那幅画很符合彼时的心境,于是买了,然后开启了自己的收藏之路。

所以这本书的真正价值在于:一个曾经和你我一样,对油画及收藏一无所知的顶级藏家,如何用他的理解,或者说,听得懂的人话,来剖析自己为什么要买这些画。以及,他如何从不断的购买中获得了鉴赏的能力,并通过和艺术家的私交与对谈,补全了隐藏在画作之后的初衷、灵感与情绪。

你不是说自己看不懂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么?不如来听听大买家和你将心比心、对你掏心掏肺吧。

因为我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份兴趣,所以对刘钢刘先生早有耳闻。在我心目中,他是一个非常值得尊重的藏家——

一则,他的收藏很成体系,专攻中国油画作品。从清朝宫廷画师郎世宁的皇妃肖像到苏笑柏的最新抽象画作,他的收藏有一条延续不断的时间线,其中更是囊括了林风眠、吴冠中、刘小东、赵半狄等大家的最重要画作。

二则,他很低调。可能和他的职业有关,刘先生很少抛头露面,最多就是写写艺术专栏。收藏界评价他是中产阶层收藏家,我觉得这反而使他与我们这些普通读者更为接近——毕竟,像刘益谦那样能自建大型美术馆或者像王中军那样能拍下梵高及毕加索画作的资本型藏家只是这世上的1%,而像刘钢这样曾经靠工薪甚至靠“捡漏”发展起来的大藏家,他的收藏心得与知识体系更容易被我们借鉴。或许热爱艺术的你我这一辈子也就只负担得起几幅艺术家原画,如果能从前辈身上学到慧眼识珠的本领,那真是一生受用。

最重要的是,我个人认为,刘钢先生的收藏很有品味。这尤其反映在他收藏的80年代至2000年这期间的当代油画作品。那一时期国内艺术家的重要作品,真正结合了情感与技法、传统审美与创新观念,又恰如其分地反应了时代裂变与艺术情怀,通俗地说,是“看得懂”又能打动人的作品。而不像后来艺术品市场井喷以后,涌现出的一大批跟风、肤浅、毫无技法、乱贴波普标签的商业艺术作品。

举例来说,在刘钢先生的收藏中,我最喜欢有如下三幅——刘小东创作于1989年的《父子情深》。

那时候,刘小东还不是一幅画随便卖几千万的顶级艺术家。刘钢买下这一幅画家本人的父子肖像,只用了15万元港币。多年后,尤其在刘小东的父亲去世后,他曾经无数次去刘钢家提出用更值钱的大画换回这幅小画,都被刘钢拒绝——无它,不只是画家、藏家,就连我们这些隔着书本看印刷品的读者,亦能看出这幅画里至今还在流淌的温情。

赵半狄创作于1990年的《蝴蝶》。

尽管前些年设计过疯癫的时装、又曾经和芙蓉姐姐搅合在一起,但赵半狄毫无疑问仍是中国最出色的画家之一。而在他为数不多的画作里,我个人认为最精彩的就是这一幅《蝴蝶》。90年代初期中国的自由与涌动,被如此鲜活地封存在他充满想象力的构图、以造型和色彩营造出的节奏感里。

陈飞创作于2009年的《熊熊的野心》。

80后艺术家群体最巨代表性的一幅作品。根本不用你费心理解,就是那么可爱、有趣。而只有当你细看,才会发现这是一幅特别考验功底的油画。于是更有一种“就喜欢你这么一本正经胡闹”的好感。

我平时社交不多,生活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写稿就是在看书,而艺术与收藏,作为一个社交属性如此强烈的学科话题,在我这里,完全成了自娱自乐的兴趣爱好。我喜欢看画,也喜欢画背后的故事,更愿意去试着学习如何欣赏。

刘钢先生的这本书,展现的是他的私人趣味,而正是私人趣味,才最有人情味。

你说呢?

2017-08-31 衩姐 衩姐 原创

《时光收藏者》读后感(篇二)

夏初我收到了刘钢的书《时光收藏者:品味中国艺术三百年》,本来我打算夏天去北京时与他见一面,但自己是个贪图安逸的人,想到舟车劳顿就放弃了,偷懒地想有缘终会相见。

《时光收藏者》的前半部分我看得很慢,因为我的工作主要围绕西方现代与当代,因此对于中国宫廷画,通商埠和历史事件为主题的作品并不倾心,但当刘钢以清晰的文笔讲述了这些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时,我不由有些感动。

中国当代艺术藏家Uli Sigg曾说过藏家大致分为五类:第一类购买艺术品是为了投资,通常拥有大量资本和艺术顾问,很多中国藏家在收藏的时候会以投资为主;第二类是主题藏家,他们通常根据自己的喜好制定出一个核心主题,围绕着主题进行收藏,这是一个困难的工作,特别是资产雄厚的藏家,因为他们的喜好常常会发生变化,难以保持一致,但这类藏家往往会从收藏中得到无限乐趣,收藏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第三类是社会地位型收藏,藏品往往不是很有趣,也没什么收藏之道,因为这类藏家只购买大师之作,这种收藏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常常见到,成为一种迅速彰显自己社会地位的捷径;第四种是网状收藏,这类藏家通常会关注二三线艺术家,这种收藏模式很多艺术公共机构都采用,因为有自己的研究部门,有时间和机会挖掘新兴艺术家,这些二三线的艺术家在作品中拥有他们各自的潜台词,与大师之作一起让整个收藏系统成为一个完整的网络,能够做到这点的藏家将会获得双重酬劳,经济和个人成就上的;第五类藏家是目前的一个新现象,他们很年轻很国际并拥有强大资本,有收藏艺术品的习惯,通过为博物馆进行购买,坐进了博物馆赞助人艺术品采购委员会,通常这样的委员会一个博物馆里可能有几十个会员,会费在几万美金一年,他们通过这样的赞助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并从中在博物馆的社交环境里搭建自己的商业关系网。

在我的工作中见到的大都是第一和第三类藏家,他们与第五类藏家没有明显的界限,大致是一类人。在他们的收藏中你总能看到Wool,Hirst,Kusama,Basquiat,Picasso,Murakami Takashi,Koons。有些艺术家很出色,但看多了难免会生厌。刘钢不同,他的收藏来自记忆的孕育。藏品折射着藏家的灵魂,刘钢喜欢历史也喜欢女人,对两者有体恤之心,但又很理性和直白。艺术收藏有三千年的历史,三千年来艺术品之所以代代相传,并不是因为它的价值,而是其背后蕴含的故事与观念,而这些故事与观念是一个民族不同时期的表征。刘钢对中国充满回忆,用自己的收藏折射了这个民族的一路以来的愿望和精神。

书的后半部分对于我来说更有趣,因为随着中国先锋艺术的诞生,刘钢有机会能够直面艺术家,发生交流,于是他从历史叙述的角度转入对艺术家观念的理解。冷军,梁绍基,李华生和王冬龄的作品都让我喜爱,它们诞生自中国的历史土壤,却有着利索的当代表达,甚至我觉得王冬龄可与Christopher Wool媲美,各自在文字与绘画,具形与消形,自发和深思熟虑中游刃有余。

书的最后部分是刘钢讲述的艺术圈奇闻逸事和对市场的观察。不知是否因为他是一位律师,能坦诚简明地把一件事和一个想法讲清楚。在艺术圈能够进行直白又自然表达的人并不多,诚实的人更少。其中一篇“谁是艺术品味的驾驭者”与对当代艺术市场观察的西方学者们不谋而合,来自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学者Olav Velthuis曾经这样形容当今的艺术市场,“商业动机成为当代艺术市场的主导,而艺术本身的价值正在衰落。艺术的象征价值曾经由评论家和公共机构缔造,如今被大型画廊和富有的藏家们取代,大型画廊和它的藏家们可以合力为艺术家创造出一个市场。”深谙资本市场的刘钢一面对艺术市场有着准确理解,另一面又不合流地按自己的喜好收藏,这是一种坚定的品质,而这种坚定源于他对艺术真正的喜爱。

当我好奇刘钢是如何做到把自己的几百件藏品安置在家中时,他大方地发来一些照片,我惊喜地看见Tomas Saraceno和Antony Gormley的作品。Tomas Saraceno对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充满有趣的假设,而Antony Gormley以自己的身体创作雕塑来延伸另一种存在的可能,他们都是我最喜爱的艺术家,因此我期待有一天刘刚能再有对西方当代的品鉴感想。

唐宋年间,要进朝廷做官就得经过重重科举考试,慢慢的那些人中形成了一批优雅的文人。他们作画,作曲,比赛书法,并不是为了换取经济报酬,而是为了在朝廷里显示自己的个人才华。慢慢的真正的藏家在他们中间诞生,有深厚的知识,具备资本,并懂得体恤艺术家。他们与Uli Sigg不同,Sigg在我看来始终扮演着一个大使角色,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真正的藏家只会来自中国,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出生成长,历经每一个社会变迁,能够细腻地感知这片土地上结出的艺术果子,刘钢无疑就是其中一位。

寿含章时光收藏者刘钢

《时光收藏者》读后感(篇三)

藝術,對於許多收藏者來說,大概屬於怡情養性的個人愛好。透過藝術作品的表達,滿足個人對於生命際遇和時空感懷的想望;或是用以述說難以言喻的經驗與感知藉著那些精微細膩的作品,增添豐富生活中的嶄新層次。無論是為了美感體驗或是擴展視野,大概少有像是劉鋼如此兼具個人美感與時代面貌的系統性藝術收藏家——他是大陸最早開始收藏中國當代藝術的藏家之一,在長達二十餘年的過程中,他至今擁有了超過三百件的藏品。對劉鋼而言,獨享藝術之樂顯然不足以滿足,在收藏之外,他還積極參與中國當代藝術的推廣,不僅擔任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贊助理事,平時也是大陸藝術雜誌的專欄作家。今年5月,他更將十多年來累積的13萬多字,集結出版了個人的專書《時光收藏者:品味中國藝術三百年》,真摯而誠懇地表達出他透過藝術,所領悟到的人生感受,就像是他在自序中所寫的:「納藏百件油畫之後我發覺,這些藏品順理成章的形成了一個以時代為脈絡的系統收藏。此收藏將不同的時期的藝術品串聯在一起,共同傳遞出一種震撼人心的歷史滄桑感……我把這些藏品懸掛在家中,飽覽時代變遷,品味酸甜苦辣,似乎今生此世活出了好幾輩子的感受。」

書中那些筆調雋永、敘事親切的文字,若說它們是出於專業藝評之手,大概也沒有人會懷疑——這是劉鋼在寫作過程中經過不斷調整和修改後的結果——身為執業律師超過30年,劉鋼是亞洲資本市場的知名律師,在他的協助下,包括百度、新浪、網易、中國移動等多家大陸公司成功於海外上市;2010年劉鋼更曾獲得國際著名法律評級機構Chambers and Partners所頒發之亞洲律師的終身成就獎。文質彬彬、談吐簡練而精確的劉鋼,回憶起藝術書寫初始之時摸索階段,幽默的形容自己寫得全是「乾巴巴的,律師的語言」,而後逐漸調整為散文式的筆法。

「2004至2005年間,我讀了法國思想家狄德羅(Denis Diderot)的評論集,他的書裡沒有任何一張作品圖片,只透過文字的敘述引發讀者對於藝術的興趣——我這才發現,原來書寫對於文字對於藝術的理解有很大的幫助。其實我一直有習慣替收藏做文字的紀錄,許多作品在收藏當時,我就會寫下一些關於畫作的觀察——這麼做一來是怕忘記自己的想法;其次是日後這些東西要留給下一代時,他們能夠有些資料。」劉剛說,一直要到2010年,他才正式開始整理和回顧自己的文字,並朝著撰寫專書的方向進行:「寫書的工作量很大,每天我規定自己要花四個小時來工作。」為了認真投入寫作,劉鋼把律師事務所的工作都集中在上午處理,下午就一個人在班公室裡,認真查閱與作品相關的背景資料、吸收、消化然後書寫,「為了不影響我的藝術寫作,那段期間我甚至盡量不寫相關的法律意見書。」劉鋼說道。

與其說,劉鋼是用個人的藝術收藏在書寫所身處的時代脈絡;不如說,他是透過藝術開啟更多關於生命厚度與層次的細膩感知。在他自己的著作序言裡,開頭就說了一則小故事:為了喚醒某位病入膏肓的法國收藏家,他的妻子在耳邊反覆威脅要離婚,病人卻一點反應也沒有;後來,藏家的女兒靈機一動,在他耳邊大喊:「爸!我要把你收藏的油畫全賣掉啦!」結果長時間昏迷不醒的藏家,聽到竟然睜開眼睛,使盡全身力氣細微地說了「不」。

劉鋼說當時讀到這則軼聞,還暗笑這個藏家是守財奴,沒想到時過境遷,自己也變成藝術的癡迷者。而書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則是他在〈父與子〉的篇章中,提到自己和兒子相處的情況——幼年關係親近的父子關係,卻在兒子進入青少年時期後逐漸疏離。劉鋼用所收藏的包括韋爾申、施本銘、王玉平、劉小東和朱金石等藝術家的畫作,討論了父子情誼與藝術表現;然後回想起自己青年時的對於父親叛逆,面對目前親子關係的挑戰,彷彿也就釋懷許多。劉鋼說自己是形象威嚴的父親,孩子因為在美國就讀高中,相處的時間十分有限:「有天我看到兒子給他媽媽發了學校的課程表,其中有一門藝術史的課程,我就太太講:『請他選修藝術史,就說這是老爸的要求。』今年的寒假,我趁他回北京時替他安排了藝術機構的實習機會;後來,兒子主動提出暑假時還想繼續實習。」言談之間,雖然沒有細數父子之間的互動細節,然而透過藝術的觸媒,劉鋼豐富的不僅是自己的狀態,也轉化了父子之間的微妙關係。

藝術與生活的緊密相連,讓劉鋼的文字有別於目前氾濫之艱深晦澀的當代藝術評論,而是在生動鮮活的背景描寫下,摻入了他個人的感性體會與風格分析,成為一種具有人文溫度的個人藝術書寫。舉例來說,提起劉鋼所收藏的陳飛〈熊熊的野心〉,人們記憶的亮點大多是2013年在北京蘇富比的秋拍場上,他用超過預估價20倍的人民幣542萬元競標成功,在業內一片炒作的耳語聲中,收藏家在意的卻是作品背後所描繪的當代情境——劉鋼引用了大陸作家郭敬明對於出生於1980年後的青年人們,其所身處的「小時代」來進一步說明這件作品:

在這個「小時代」中,經濟的高速成長使中國進入到一個從鄉村變為都市的社會轉型階段……「小時代」是「一個匕首般鋒利的冷漠時代」,它把貧富兩極切得整整齊齊,把良心剁得血肉模糊……在這樣的時代中,「八O後」畫家找到了自己的小感覺。他們不關心政治,也不喜歡呆頭呆腦的波普形象。他們最關注自己的生存狀態,熱衷於表達兒女情長和都市情懷。微觀敘事是他們的創作方法,自我表現是他們的時尚主題,平面圖像是他們的繪畫語言……無論繪畫內容還是表現手法,「八O後」畫家已經與前輩畫家分道揚鑣,獨自形成了一股「小時代」的繪畫潮流。

雖然是從個人的喜好出發,但現在面對藝術品的劉鋼,更傾向選擇以歷史與時代的宏觀角度來切入觀察,而這樣的特質,來自於他從小的家庭環境和教育養成。「我很喜歡歷史,原本大學的第一志願是歷史系。」劉鋼說自己當時在甘肅當兵,因為希望可以回到故鄉北京就讀大學,所以選填了相對冷門的法律系,「結果後來在北大,我常常翹掉法律系的課跑去旁聽歷史系的課。」他笑道。「從小我就對歷史特別感興趣,讀的全是和歷史有關的書,像是《三國演義》、《封神演義》或是楊家將的故事之類。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戰國時代——秦朝之後天下就統一了,但戰國時代卻特別混亂、梟雄崛起,非常有意思。原來,劉鋼的父親以前在與工業設計相關的出版社擔任編輯,母親則是俄文老師,在文學與美學資源充沛的家庭環境裡成長,淺移默化之中,彷彿就像一個預言似的,使他在未來與藝術結下不解之緣。

從學校畢業後,劉鋼成為了一名律師;1992年中國開始允許私人律師事務所的成立,劉鋼也決定結束收入穩定的公務員生涯,和幾個朋友一起創辦了律師事務所,「當時我的父親知道我要創業,非常擔心。」他回憶創業初期,為了節省開支,他節儉到出門都不搭計程車,而是要價相對低、由三輪摩托車改裝而成的小型車廂中——為了擔心路上的煙塵和汗水弄髒衣服,劉鋼說自己當時和同事總是把正式的西裝收在包包裡,穿著普通的汗衫搭車,到了目的地再找地方換裝:「有一次和客戶約在高級飯店見面,門口的守衛還差點因為服裝不整把我們擋在門外,直到我表明自己的律師身份,還拿出預備好的西裝為證。」

1993年春天,創業維艱的日子也終於苦盡甘來——劉鋼參與創辦的事務所首次分紅,他笑說自己為了親身感受這份人民幣10萬元的「紅利」,還刻意從銀行領出了沈甸甸的現鈔:「回家路上經過一家畫廊,櫥窗裡展示的一幅油畫止住了我的腳步。」這間由趙文生所畫的〈豐收〉,描繪的是農人收穫農作物的景象,呼應的正是劉鋼當下喜悅的心情,於是他二話不說,就用人民幣3000元買下這幅作品,成為他所擁有的首件收藏。

「最初,我並沒有建構系統收藏的奢望,只是隨性而為,『見好就收』;然而,出乎自己的預料,納藏百件油畫之後我發覺,這些藏品順理成章的形成了一個以時代為脈絡的系統收藏。」劉鋼回憶,自己大約在2010年、累積了約莫百件收藏時,開始察覺藝術可以成為某種敘事的系統,而更有意識的把「收藏」和「歷史」這兩項他最鍾情的主題結合在一起。「對我來說,藝術收藏更像是一種生活的補充;在律師工作裡,我面對的大多是商業界各式各樣的人和公司,而藝術讓我有了機會去感受不同的生命狀態。」目前,收藏了超過300件的藝術品,劉鋼除了擁有自己的私人展廳與庫房保存作品外,他也在起居空間陳列了許多畫作,為的就是能夠經常觀看、加深感受——那些風格與內容各異的作品,就像是一扇扇開啟生命視野的窗,提供的是更寬闊和超越的人生況味,以及對於時代與空間的縱深之景。

逛畫廊和參與拍賣,是劉鋼收藏作品的主要途徑,而根據他的觀察,近年來拍賣場上的精品越來越罕見,而自己所關心的重點,也逐漸轉移到作品新的語言、材料和表現上。「對於藝術家,我自己是又羨慕、又同情的——藝術創作是一條非常窄的路,大部份的創作者都會在這條路上被淘汰,能夠堅持到底的,只有很少數的人。他以自己的書本封面所使用的朱金石的作品〈寫魏碑的父子〉為例,說明他心目中所謂「新的表現方法」:「它表現父子關係的方式不是人物形象,而是色彩的組合與筆觸力度。我覺得,從這間抽象作品中,我們可以品味出父子之情的深沈和厚重感。」而其中純抽象的筆觸與結構,也隱隱與中國特有的水墨傳統和美學相互呼應——近來特別關注當代水墨藝術的劉鋼認為,筆墨和紙張不僅僅是藝術的形式,其中蘊含的是更為深層文化脈絡,而那關乎的是藝術的本質,是精神的層次。「我認為,水墨將會是未來很重要的藝術類別之一,然而現在許多人對水墨並沒有真正的理解,只看到形式上的實驗,但水墨的精神與美學卻是非常獨特的,而此存在於中國的文化中。」劉剛說道。

劉剛進一步認為,這種特殊的精神與文化,在一些當代的抽象繪畫中可以看見:「像是趙無極、朱德群、吳大羽這些老一輩的抽象畫家,平面的畫面中卻是有山水意境和氣韻空間的;而到了1980年代,抽象畫家們則是完全拋棄了物象,只留下個人內心的表達:像是朱金石,你就會在他的畫中看到激情;李華生的作品則有一種冥想的意境。我像這樣的表現方法與美學,目前還不被很多人接受,但我認為被普遍認同只是遲早的事——就像是書法一樣。」

「要當一個收藏家,就要有自己的鑑賞力。」對於藝術收藏,劉鋼如此定義著。他說自己從事收藏多年,從來沒有聘僱過藝術顧問,他的理由是:收藏藝術就像是娶老婆,自己的感覺和判斷最重要,而不能只是別人的意見或想法,「藝術收藏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和立場,有些當紅的藝術家作品我刻意不收藏,原因之一是因為價格過高,二來是我仍然希望自己的收藏系統,應該著眼於表現中國社會與集體心理的變化,而當代藝術,就是這些變遷發生的證據。」

「藝術,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場永不停止的探險。」劉鋼如是說道。

撰文|孫曉彤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