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摇摆之心》读后感1000字

《摇摆之心》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8 01:20:21
《摇摆之心》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5-18 01:20:21   小编:

《摇摆之心》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在音乐的激励下,克服了生活的困难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的故事。小说中充满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坚持的追求,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希望。这本小说让我深受启发,明白了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就能超越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摇摆之心》读后感(一)

20220928,2.5小时读完。第59本书。[英]达里安·利德,张英诚译,《摇摆之心,理解躁郁》原作名《Strictly Bipolar》67千字,45元。作为一个在多年前被确诊双相的人,看到这样全本主题都在双相上的书而不是在类似一个合集里,真的要看一下的。全书理论的部分挺多的,也有提出疑问引发我的思考,喜欢的一些人物的例子,一下子让概念具体起来。到最后总结下来躁郁的典型特征,我觉得我应该不是他说的那种人吧?又不太确定,也许只是我没意识到,人很少真正能感知到自己的状态。开头和结尾都有提到实际治疗中对症状,分开不同药物,只把患者当做病例而不去探究背后他们的历史和过去。这一点真是狠狠赞同了,医生冰冷的态度真的抹杀了我最后去复诊的想法。国内的环境也还处于对各类精神障碍有误解或者无知的状态,希望多点这样专业的科普书。

《摇摆之心》读后感(二)

1⃣️给情绪命名

先不要笼统的说“我很丧,我很烦”,而是把糟糕的情绪稍微分类一下,比如我现在伤心,我现在孤独,我空虚,我紧张。

2⃣️详细记录负面情绪

我一般会用个笔记本来记下和情绪相关的一些事件,比如:

✔️发生了什么事,涉及到了什么人?

✔️为什么我不高兴,损害到了什么利益?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外部还是内部?

✔️有什么解决办法吗?谁能帮我?

✔️下次如何避免?

这其实就是在进行【自我对话】,随着每一个字的“宣泄”,紧张的情绪得到了缓解,看问题的角度也就会发生变化,也能让我们坦然的去面对问题。

3⃣️习惯深呼吸或正念冥想

如果负面情绪来得很急,当我控制不住要发火或感觉很奔溃时,我一般先深深的吸气,再缓缓吐出,就那么几口就能让自己不发疯。

如果还是控制不住局面,我会选择换一个地方。比如我想吵架了,就会先背过身去走几步,先脱离开那个剑拔弩张的氛围。如果一个人很郁闷,越想越极端,就赶快打开窗子向外看看或者直接去超市买点什么。

平时的话也可以跟着网上正念冥想的音乐让紧张的神经放松一下。做一次就知道了,真的很放松。

4⃣️进行些舒缓的活动

很多人无法通过跑步或高强度运动来释放托巴胺让自己很high,但出门散步,一些简单的瑜伽,或者就是听听舒缓的音乐都很有帮助。

断网

一定要学会放空,放松,这样人会很舒展。

5⃣️培养个爱好

这个爱好不好跟风,也别有功利心,就是“我喜欢,想去做”,将近仅此而已。

也不要想着是不是花钱报班了就要达到什么程度,这就是单纯的让自己投入到一件事中,而从可以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摇摆之心》读后感(三)

科技进步改变了生活,这种改变绝不仅仅体现在生活品质的提升,同样体现在诊疗技术。对于身体疾病的诊疗如此,对于心理疾病的诊疗更是如此。曾经有颇为偏激的作品认为,抑郁症是现代社会“创造”并且“传播”的,不知道持有类似观点的人在阅读本书《摇摆之心》时会作何感想。如果说曾经的时代是属于“抑郁症”的,那么现在的时代是属于“双相”的。本书开篇即提出了这个观点,震惊吗?似乎是有些震惊,但是震惊之后仔细回味,似乎还真是这样。当下的生活中,似乎没点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现代人了。为何会陷入这样的局面呢?或许是诊疗技术或许是宣传手段,总之欢迎来到双相时代。

本书颇为有趣的一点是,虽然名为理解躁郁,但是更多的篇幅实际上是放在了狂躁之上。我们究竟应当如何看待躁郁呢,如果说因为我们此前对抑郁症持续的关注,我们对于抑郁已经有了一定了解,那么躁是否尚不足够?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本书将重点放在了躁之上。和字面意思相似,躁描述了一种急切地,热情的状态。但是不同的是,这样的状态带有的并不是攻击性而是利他性。发作时的或许会陷入盲目的急切的利他行为、脑海中点子蜂拥而出、迫切的想表达自己等等。正因为如此,处于这样的状态的人们往往难以自拔。不能够意识到自己出现了身心问题,并不是因为深陷低谷,而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狂喜让人不忍放弃。但是这其实只是躁郁的一部分,除去抑郁可能带来的影响外,有记录的病例是否都带有了盲目夸大的嫌疑?许多名人其中不乏科学家、企业家、明星通通被冠以躁郁之名,并且将其做出的重要贡献、获得的巨大成功与躁相连,是否有美化、诗化甚至过度浪漫化,乃至于最后陷入病态审美的嫌疑?

实际上,我们无法去追溯这些的所谓患者的真实性,甚至连当下的疾病诊断是否可靠都需要明确。作者也承认当下的精神分析陷入了“原子化”的境地,类似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尴尬境地。被精神分析法在早年嗤之以鼻的片段诊疗成为了标准疗法,鸡尾酒疗法则成为了给药的不二法门,多种药物堆叠下的人生究竟如何其实已经难以细究。读到这些的时候,都忍不住回头细想,或许真的某些心理疾病的诊断过于草率了?我们承认疾病的存在,但是和身体疾病陷入的无药可医相比,心理疾病或许还处在难以明确诊断的阶段。阅读期间,无数次想知道双相究竟有哪些类型,极度抑郁后的躁动究竟如何判断,又如在抑郁、躁郁之外的焦虑症、强迫症该如何归类?心理疾病与精神疾病当如何界定?等等这些问题其实并无答案,这或许不是本书不能,而是精神分析界尚无定论。

因为心智科学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埃里克·坎德尔,最初的梦想也是从事精神分析,最终还是放弃了。或许,他也窥见了什么吧。

《摇摆之心》读后感(四)

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神奇药水:喝下去就会变形的复方汤剂,下蛊一样获取别人芳心的迷情剂,让人保持好心情的欢欣剂,会给人带来幸运的福灵剂……还有可以治疗各种疾病的圣芒戈魔法医院,只要是非致命魔咒导致的病痛都能在那里得到治愈。

看小说的时候就一直在想,如果现实世界也有魔法该多好,那样的话人世间也许就会少了许多无端的痛苦和困境。

现代医学可以对症治疗许多身体上的疾病,但对于心理和情感的疾病还是有些力不从心。人类对于脑科学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还不太可能通过观察病人的大脑就能像拍片一样诊断出具体的病因。

导致引起心理疾病的个体深层原因也各不相同,如果医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耐心和得当的办法,很难走进病人的内心,找到并打开那一把隐蔽的锁。

之前去心理科检查,医生不问什么就开了好几项不同类别的心理测试,坐在机房电脑前,面对着几百道题目,计时器悬在上面,要在规定时间内回答是或不是。现场就像是很多人在参加一次上机考试,与考试不同的是,没有交头接耳,没有作弊,偶尔会有人小声啜泣,也有人答着题就崩溃大哭——现实考试中不管题目有多难,基本不会有人在考场流泪。

答完几百道题后,护士打印出测试结果,那页薄薄的纸上写着心理疾病的种类和严重程度,医生再根据诊断结果开药,全程对话不到二十句。

整个过程简单、冰冷、程式化,就像进行了一次冷漠笼统的生物学分类,在我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得病的时候,就已经被定性归类到某一类病人的范畴里了。

每次回想起那天的场景,都会联想到奥斯维辛小土坡上的筛选(尽管明知这样的联想很不合适,但很难欺骗自己去美化那种不舒服的感受)。

心理疾病大多是由于情绪长时间处于紧张或者低落的状态导致大脑产生了病理性的改变,神经递质功能或代谢异常,从而带来更严重的情绪变化和生理反应。现代医学治疗心理疾病的药物原理就是通过作用于神经递质系统,进而改善情绪、稳定病情。

不过药物治标不治本,如果想彻底治愈,需要扒开自己的心,找到致病的根本原因,要么改变它,要么与它和解。医生可以给病人开药,但是后面的这些才是最难的,也是最稀缺的。

看了《摇摆之心:理解躁郁》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躁郁症患者需要同时服用的药物有那么多种(抑郁症患者和焦虑症患者通常只需要坚持服用一种药就可以稳定病情),他们平均每天需要吞下几十片药片: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抗癫痫药、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药、助眠类药物,以上这些药都会产生副作用(比如药源性帕金森病、震颤、肌肉僵硬等等),患者还需要额外服用好几种为了拮抗以上药物副作用的药物……

据世卫统计,全球有6000万人患有躁郁症,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躁郁症患者每天服用如此多的药物,以及还要面对这些药物带来的副作用,而他们所做的这一切只是想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想到这些就很难过,这也让我更想了解躁郁症患者的感受,想了解如何治疗躁郁症,也许帮不了什么忙,但可以多一份理解。

躁郁症病人很痛苦,在他们的生活中躁狂和抑郁就像暴风雨一样循环发作。他们就医的时候很困惑,他们想知道自己为什么得病、如何才能根治,可是检查只告诉他们是严格意义上的躁郁症患者,除此以外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医生时间和耐心有限,不会去深究患者为什么得病。医生更关心药物在患者身上是否产生了有效的平衡——这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原理有点像,有躁狂症状就服用抑制躁狂的药物,有抑郁症状就服用治疗抑郁的药,失眠就吃安眠药,好像躁狂症就是一种东拼西凑的疾病,医生把不同的症状拆解开来,分别对症下药,而这恰恰忽略了人不是器官组成的拼图,心理疾病的背后是一个处在漩涡中的人。

躁狂症早期很有迷惑性,大多数患者都不会觉察到端倪:情绪急遽增长,感官体验变得格外敏感、鲜明,内在的潜力被激发出来,想法和计划比比皆是,整个人仿佛无所不能,一切事物似乎都存在着联系,而这个“秘密”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这种联结感带来的兴奋让人难以控制分享的欲望和冲动。

躁狂发作可以给人一种“真正活着”的感觉,这种感觉很难舍弃,很多人会否认这是一种病态,忽视了从这些如火箭升空般的激越情绪下面隐藏着的病因。

躁狂发作时像是烟花绽放,背后有一种利他主义的“牺牲逻辑”在发挥作用,患者内心深处其实是在努力避免伤害他们所爱的人。躁狂的潮水褪去之后,抑郁如同黑色的礁石,留下患者一个人面对放大了成百上千倍的羞耻感和失败感。

这本书让我更理解躁郁症患者所经历的挣扎。

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的过去,每个人的过去都是独特的,如何帮助患者找到并理解他们曾经历的生活事件在他们心里留下的隐秘伤疤,也许比药物控制病情更加有效。

这个过程注定是缓慢而痛苦的,也许还得经历许多未知的、黑暗的错误岔路才会到达应许之地,但在这个没有魔法和魔药的世界里,我们可以给予身边深受病患痛苦的人们足够的爱和耐心,让他们在暴风雨来袭的时候感到一些温暖和希望。

《摇摆之心》读后感(五)

书评里所有双相好友的自述内容的发表都经过了其本人的同意。 在上学时候我们有诊断课,熟悉DSM-5的各项诊断要求的症状表现,以使我们有能力将求助者与他们需要的资源链接起来——是不是到了病理性程度,需要就诊、服药?——其中也包括学习双相的诊断。长期以来,我对双相的理解也只停留在症状上:躁期可能会睡眠减少、夸夸其谈、冲动购物、自我感觉异常良好,而后躁期和郁期交替等等……正像作者达里安·利德教授提到的一些精神健康从业者一样,把双相看作纯粹的一个生物性疾病实体。

而这本书给了我全新的视角。作为拉康派精神分析师,利德教授从双相者个体视角和感受出发,描述了双相者在躁狂和抑郁期的内在感受,提到躁狂的核心感受是“好像万事万物联系在一起”,而滔滔不绝、冲动购物,是围绕这个感受衍生的行为,例如,书中提到有位双相者冲进书店一口气购买20多本书,因为她刚看着小溪意识到了湖中女神和另一个事物的联系。

看到这里时,我有些惊讶地向确诊了双相的好友求证,好友肯定了这点。好友当年曾经在躁期发作的夜晚买了20根竹子,而后不眠不休在小区花园里种了一夜。我问她,那买竹子、种竹子和“联系”有什么关系,她开心地解释当时感到种植竹子在艺术创造在结构上相似,像一种劳动与生长的结构,于是非常确定自己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购物不是最终目的,但它是实现这个关联的重要手段。她不止要平时作画,还要让艺术长在花园里。那一刻我想,原来是真的,在即时看起来突发、“非理性”的行为背后,仍然有内在逻辑。

实话说,因为在读书之前,我就知道作者是拉康派的学者和精神分析师,而我的受训背景并不是结构主义精神分析也不是动力学,所以在阅读之前我去试着啃了点拉康入门……虽然拉康的主要理论我还是看不懂(> <),但有一件事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讲到1930年代法国社会特别是文艺界对妄想症的看法时,有对当时著名妄想症病例的妄想内容的详细记录,和拉康将内容关联了病例个人生活及社会史的分析。当时,我粗略地感到,现在精神诊断非常重视外在视角(精神科医生对患者的功能的判断)、不再关注“疯丨癫”的具体内容不同,分析师仍会认真地对待求助者的所思所感,去探索和找到内在视角与联系。而这对于精准诊断和支持求助者良好预后而言很重要。

就像书里提到的,如果仅看“情绪摆荡”,有其他的障碍也可能出现这个症状,此时,人们的内在感受就能做出区分——精神分裂者有时也会出现激越的症状表现,但不会有双相者那种“离发现内在联系/发现真谛就差一点点”的感受;前者可以在房间里与自己想法坐在一起,后者迫切需要找到观众传递自己的发现,并且可能会切换听众,和很多人讲述自己的发现。

(后来我还是啃不下拉康,忐忑不安地打开本书,发现这本书你不需要有精神分析背景或者拉康相关的知识也看得懂,译者的专业性和翻译经验也让整本译本行文流畅、通俗易懂。不用有包袱= =)

在讲完核心内在感受后,作者开始讲述他从专业工作和其他双相文献中找到的,他所认为和躁郁有关的个人生活因素。这部分老实说我看得有些跳跃,因为,和其他一些精神分析书给我的感觉类似:不同的障碍背后,存在相似的负面家庭因素或成长体验,但到底是什么让一些人走向了躁郁,而另一些人没有呢?我感到困惑。当然,也可能和我自己并不是双相者有关,我把书转赠给了好友,希望她看完后可以告诉我,她在读到个人经历部分是不是有触动。

正当我以为这本书只有惊艳的开头,而后面流于主观、零散的举例时,作者笔锋一转,开始讲躁期转郁期的一个重要表现:复仇愿望。并接着区分了躁郁的抑郁感和单相抑郁症的抑郁感。好友一直很纳闷自己郁期和单相抑郁朋友的抑郁并不相同,书里提供了可能的答案。当我把书里的内容复述给她听,她大为高兴:“原来真的是这样,我一直告诉身边人我要复仇,但没有人理解。”我惊讶地问她:“真的吗,你真的想复仇吗?”她说是呀,接着详细描述了一个复仇计划。单相的抑郁倾向于自责,向内归因,“我”的存在是一个“错误”,且“我”的在场感很强烈;而躁郁的郁比起“我要毁了自己”,更像是“有他人要毁了我”,生活没有意义了,因为糟糕的事情将要发生、压倒一切,即使有自责,也会伴随对世上其他“错误”去纠正的愿望,即,复仇。

作者接着说,人们对躁郁的周期性感到无法理解,进而认为它是纯粹受到生物因素影响的。但是如果真的挖掘,有可能会发现摆荡和特定因素的关联,而这个特定因素和个人生活史有关,这能帮助双相者在稳定服药之外,找到调节生活的方法——并不是说不用药,而是现在对躁郁的治疗压倒性地聚焦在对药物的调整上,忽视了个人生活史。而越是无法意识到关联,躁郁的变动就显得越随机、越无法被理解;双相者就越不被视作一个有意义的个体。

限于表述能力和理解能力,我只能较为支离破碎地讲述我从书中看到的内容,而无法复述书里的完整想法,比如“债”、利他愿望等等,我还是有点缺乏理解。可能因为和我没有躁郁,缺乏实体感受有关,我把书转赠给了好友,期待她看完后和我进一步探讨。实话说,我认为,有一定可能,身边没有双相者的读者在看了书后会觉得云里雾里,或是认为里面充满了作者的主观感受,但如果有机会能去看看其他双相者的自述,会加深理解。至少我在和好友的交流后,感到自己比过去更理解她了;而好友说,她以为过去和我说过的很多表现我是理解的,但在我看了书跟她探讨后,她才意识到我没有真的*懂*她想法背后的感受和动机。我握着这几天获得的新的对躁郁和对好友的理解,感觉灯泡在我的大脑里闪闪发亮。 而如果你是从业者,我想这本书也可以提醒我们,始终要记得去看见一个人在诊断标签后完整的样子,跳出那些外在诊断视角,去重视内在体验。

《摇摆之心》读后感(六)

恰如英国作家、精神分析教授达里安·利德在其著作《摇摆之心:理解躁郁》的开篇所说,我们当下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双相的时代”。

达里安所说的双相,与躁郁症并不能等同视之,根据本书译者的解释,躁郁症是双相障碍的历史概念之一,在现代二者的概念和范畴有所差异。但达里安在本书的论述无疑是围绕躁郁症展开的。

现代社会,躁郁症的总体诊断数急剧攀升。可与此矛盾的是,我们普通人对其的理解并没有因此增加,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使用这个词,就像我们草率使用抑郁症这个词一样。

事实上,不光是普通人对躁郁症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就连专业医者对其的诊断也可能是五花八门的。达里安教授在书中直接戳穿了这种尴尬局面:在躁郁症的诊断中,会出现给予同一个病人多个诊断结论和药物治疗的方案。

由此也可以窥见躁郁症这一名词背后的复杂含义。或许正因如此,《摇摆之心:理解躁郁》一书中其实并没有给出关于这个词的一个全面而又妥帖的定义,这或许暗示我们,要谨慎使用这个词。

基于对任何疾病名词的恐惧,我们往往会将躁郁症视作大敌。但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它却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真正活着”的感觉,一种“与世界相联结”的感觉,一种“终于找到真实自我”的感觉。这些感觉甚至会让患者忘记因此出现的躁狂燃尽的痛苦以及抑郁时情绪低落的痛苦。

本书作者达里安教授在开头就指出了躁郁症的这种双面复杂性:它让人无比强烈里感到“活着”,但也使他们比过去的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死亡。

基于此,躁郁症究竟应该被视为对自我的构建,还是对自我的损害?

从19世纪起,致力于研究躁郁的学者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摇摆之心》中也谈及了这一病症的医学历史。

在躁郁症研究中,有时会将“与他人交往的冲动”定义为一种核心症状,这也是将躁郁症与其他类似表现区分开来的表现之一。

任何人都可能进入一种精神旺盛,甚至过度活跃的状态,这可能被诊断为躁狂或者较温和的轻躁狂。而躁郁症的突出表现是“事物之间存在联系”的观念。

躁郁症患者总是试图通过语言与其他人建立联结。这种表现恰恰迎合了我们当下的社会规范:不鼓励孤立与内敛,而是敦促人们使用社交网络,与他人接触并建立联结。

由此达里安在书中感叹:曾经被视为疾病症状的东西如今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规范。

但他紧接着又强调,在真正的躁狂当中,患者与他人建立联结的渴求往往会使其远超出正常沟通的范畴。

达里安随后还探究了躁郁症在家庭中的传递,孩子的躁郁症是在与家长的躁郁症的实际互动经历中被塑造的,这一逻辑不应该被过多地归因于遗传和基因。

这样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带有原生家庭的烙印,他们可能会寻求一种绝对依赖的关系,以作为爱的保证。

上面提及了躁郁症患者认为“事物之间存在联系”,并过度渴求与他人建立联结。除了这一表现之外,躁郁的另一主旨是疯狂购物和挥霍。这种症状被学者称为“躁狂后现象”。

鉴于躁狂状态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把自己没有的钱花掉。因此上述挥霍行为往往被视作自私自恋的疯狂行为。

然而达里安教授提醒我们注意倾听其中的细节,我们会从患者的描述中发现:在这样的疯狂挥霍中,是存在着某种利他主义的,有一种“牺牲的逻辑”在发挥作用。

他在书中提到了一个例子,一个男人在躁狂状态下来找他问诊,后来觉得他收费太低了,所以给了十倍的价格(后来患者的妻子打电话来希望达里安不要真的把支票兑现了)。

达里安在书中通过多个案例来提示我们注意不同躁郁症患者之间的特殊性,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躁郁。

达里安通过对上述“利他主义”论的挖掘,提出了理解躁郁症的另一条线索:躁郁症患者的利他主义、牺牲逻辑,以及他们观察世界时温和无害的性质都表明,他们有一种信念:世界是慷慨而真诚的,且他人是良善的。他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持这种信念。

通过达里安的讲述,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对于躁郁症患者的关注,更多地在精神层面,而不是生理和药物层面。因为躁郁症在传统上曾被视为有望随着时间推移而稳定和缓解的一种精神疾病。

但在当下,无论医生还是患者,往往倾向于采用那种显然是针对生物性疾病的方法来进行管理和控制。

达里安认为,这表明“人们已经不再为理解躁郁症的世界做出努力”。

毫无疑问达里安反对这种趋势,因此他在《摇摆之心:理解躁郁》的结尾呼吁,我们不应越来越仅仅沉迷于如何微调药物,我们需要将躁郁症患者的生活置于他们的背景中,并抵制生物学笼统的简单选择。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发现每一个个案中的特殊性,才能真正理解躁郁。

《摇摆之心》读后感(七)

这是一本轻薄的小书,读起来却让人感觉有些沉重。面对躁郁症这个让人无法轻松的话题,很感谢书的封面底色被设计成了暖暖的粉与橙。

这本《摇摆之心:理解躁郁》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精神分析教授达里安·利德。在书的开始,他就毫不留情地说:如果说“二战”之后的一段时期是“焦虑的年代”,那么今天我们则生活在“双相的时代”。

双相,指的就是“狂躁-抑郁”双相障碍的躁郁症。书中说,躁郁症这个诊断曾经仅适用于1%的人口,但如今总体诊断数已经增加了4000%。

如果你看到有人上一秒还在狂喜、下一秒就非常绝望,或者精力过剩、活跃过度、满脑子新点子,或者异常自信而慷慨、大肆挥霍钱财……那么,躁郁症可能已经悄无声息地来到了你身边。

躁郁症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病症呢?在《摇摆之心:理解躁郁》这本书中,达里安教授从精神分析的专业角度出发,综合文学、电影、文化史等不同视角,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对躁郁症做了深入的阐释。

书中说,“与他人交往的冲动”是躁郁症的核心症状之一,这个特征主要体现在躁狂阶段。

躁狂中的人仿佛戴上了神奇的眼镜,他们对世界的观感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他们感觉自己正与世界发生着奇妙的联系,这让他们无比相信自己强大的能力,他们觉得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成功、财富都唾手可得。

于是,他们进入精力旺盛甚至过度活跃的状态,语言和思维的开关同时被打开。一个接一个的想法和计划带给他们强烈的目标感,他们迫切需要听众来听他们讲话,语言输出欲望异常强烈。这种状态,被称作“思维奔逸”。

需要注意的是,躁狂者非常在意每句话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们对语言有让人难以置信的掌控感,他们在说话时会大量使用押韵、双关、谐音、笑话等语言技巧。

这种状态与人们比较熟悉的精神分裂症状好像有些相似,但其实二者是有明显不同的:精神分裂患者可以向虚拟的人或空间表达,而躁狂者却必须要面对真实的听众,因为只有真人才能带给他们身份认同感。

在书中,很多经历过强烈连接感和思维奔逸的人讲述了自己的切身感受,他们说没有体会过的人根本不会懂那种颤栗,那种“真正活着”并“与世界相联结”的感觉,那种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实在是太有吸引力,没有人会舍得在那个时候摁下暂停键。

躁郁症在躁狂阶段还有一个明显特征,那就是把自己没有的钱花掉。

这个时候的他们很容易挥金如土,为此不惜负债累累。然而,他们的这种“奢侈”贯彻的却是“利他主义”和“牺牲逻辑”,比如选择去做公益事业,他们试图以此赢得人们的称赞、青睐与信任。

然而,躁狂之火终有燃尽的时候。当躁狂状态遇到困难无法维系时,可怕的焦虑和偏执就开始聚集,在与他人发生的摩擦与冲突中,躁狂者会突然发现原来根本没人理解自己,于是他们与世界美妙的联结感一下子土崩瓦解,整个人瞬间跌入抑郁的痛苦深渊。

而这时的抑郁又和单相抑郁截然不同。抑郁症的抑郁是把责任归咎于自己,而躁郁症的抑郁则认为是“他人毁了自己”,躁郁症患者在抑郁时会有强烈的空虚感,有时甚至会进入一种瘫痪状态,无法为自己做最简单的日常决定。

达里安教授在书中指出了躁郁症的双面复杂性:它让他们无比强烈地感到“活着”,但又使他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死亡。而当情绪的潮汐“同时向两个方向奔涌”时,躁郁症患者的脑海中就像在进行一场微型摩托车越野赛。

书中用大量案例将这一特殊病症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如果真的患有双相,那么这些案例会让你觉得自己并不孤单;如果身边有人患有双相,那这本书一定可以让你对TA多些理解。

书中还从社会、医疗、需求、期待等多方面分析了躁郁症形成的原因,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了达里安为什么会说当下是一个“双相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暂时还没有药物可以根治躁郁症,所以,也许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尝试着去理解它,并学会与它共存。

这本《摇摆之心:理解躁郁》填补了相关类型书籍的市场空缺,算得上是一本不错的工具书。相信它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并从此改变一些人的生活。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