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会学》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社会学入门读物,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社会学的本质和意义,阐述了社会学对于人类社会的深刻洞见和独特贡献。本书是一份深入浅出的社会学启蒙读本,值得广大读者深入阅读。
什么是社会学读后感篇一
本书目标:介绍社会学看待和分析问题的视角:用结构/机制叙事来解释社会现象(区别于历史学的时间序列/事件叙事)
本书问题:面对经验的不确定性,(机制解释等)社会科学解释如何更有说服力?
本书结构:核心脉络是生物学和社会学在结构-功能统一性上的分野,以机制解释为核心的中层理论在方法论上的种种问题以及相应弥补的努力
持久理解:
p91&108 生物学vs社会学的不同:经验上的不确定性给社会科学带来诸多难题
p17 社会学家要抛却结构功能主义的思维。结构功能主义即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生物学确实如此,但社会没有统一的规律,因此以机制解释为核心的中层理论有一定道理。
p54&10 对中层理论的批判: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的关系有微观-宏观链接问题(macro-micro linkage)。有些视角过于微观(e.g.社会网络分析、符号互动理论),以机制解释为核心的中层理论在面对复杂社会现象时无能为力(e.g. 大型社会运动、工业资本主义形成、民族国家的兴起、认同政治的兴起、福利国家的形成)
p98 “道可道,非常道”,能总结出来的结构/机制性规律,都不是恒常不变的。换句话说,任何社会结构和机制都会随时空变化
p136 社会学家的基本功是获取和诠释材料的能力,以及无处不在的知识社会学反思(对知识产生背后的结构/机制原因分析,反思自身知识生产的规律和局限)
p140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还是加深对结构/机制的理解,改进结构/机制分析和叙事方法、发掘新的可能性,反思给定时空中我们的问题意识和知识生产方式的特色和局限
什么是社会学读后感篇二
已经读过几本赵鼎新老师的书了,一直很喜欢他的研究。我不仅是喜欢他的研究议题(民族国家与现代化、社会运动与革命、历史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更喜欢他的研究范式(解释而非解读、机制解释、结构解释)。本书是赵鼎新老师做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即社会学的“机制解释”。所以本书标题与其叫做“什么是社会学”,不如叫做“如何做社会学研究”。全书不厚,十万多字,书中的核心内容其实在近些年已经发表在了中英文期刊上。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是厘清社会学中“机制解释”“结构解释”等研究思路的基本概念。作者鲜明地发扬了他的“解释”(explanation)传统(而非“解读”,interpretation),认为社会学应该致力于解释社会现象,而最可取的解释工具之一就是“机制”,即“一组在控制条件下可被观察到的,同样也能通过推理获得的,因此是可以被解释的、因果链最短并且关系确定的结构性因果关系”。作者还讨论了与之相关的问题,丰富了我们对社会学中“机制解释”的理解。例如,作者讨论了结构与机制的关系、普适机制和特殊机制的作用场合及其转化、生物界中的负反馈机制和社会中的正反馈机制等。总体而言,作者的学术训练是带有鲜明的“中层理论”背景的,他所提倡的机制解释也显然主要属于各种中层理论。另外,从书中也常能读出作者的生物学背景,其自然科学的思维支撑起了作者整个科学观,他扎实的科学训练使他能清晰的梳理、辨析不同的逻辑。
第二,作者也指出了在社会学中运用机制解释时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四方面。1.囿于机制解释,而忽视宏观结构的背景性、情境性影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2.机制/结构解释层次与行动者之间的张力,这是社会学老生常谈的问题。3.将演绎而成的某个机制理论(如搭便车理论)误认为由经验归纳而成,于是错误地用经验材料去反驳某个机制解释。4.“过度决定”难题(即从单一维度解释问题,如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和“重要性多变”难题(机制在揭示前后会有不同的社会后果)。
第三,作者给出了弥补机制解释中上述不足的五种方法。包括1.准实验法,控制其他变量后再提炼能看到的机制,以提升机制的解释力。2.排除其他可能解释,如果可以,那么某人提出的机制解释显然是最有效的。3.把机制至于事件顺序和历史情境中思考,以使某个机制解释更立得住脚。4.反事实推理。5.加大被解释问题的信息量,如果一个机制解释能化解掉更多问题,那显然与之相悖的问题就会变少,因而其解释力度也会增加。
总体而言,本书和作者其他作品一样,简洁清晰、论点鲜明。并且符合我的口味。我认同作者在社会学中所坚持的“解释”传统(而非“解读”),也基本认同作者的机制解释和结构视角。总体而言,我倾向于认同证伪主义的科学观,并将社会学看成是一种科学。如此一来,机制解释其实就更具有其合理性:即使机制解释被很多热衷于民族志研究的、坚持“解读”传统的社会学家(或人类学家)批评为是对复杂社会现象的单一化抽象,因而被认为可能对社会现象的提供了一种错误解释,但这恰恰是社会学中“解释”传统的科学性所在,即它是可以证伪的。从这方面看,致力于抽象出社会现象背后原因之一种可能性的“解释”传统(尤其是机制解释、结构解释),要比致力于全面描述、客观呈现(尽管不可能完全客观)社会现象及其意义的“解读”传统,更贴近于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学所应有的面貌。
什么是社会学读后感篇三
社会学家赵鼎新认为,社会学的研究目的是对社会现象的发生的结构/机制概念进行解释,并对各种结构/机制分析的方法进行改进。因此,他在《什么是社会学》一书中,围绕结构、机制、中层理论等核心概念展开了论述。
一、社会学中的结构与机制
所谓结构,即“物质、人员、社会行动或信息在时空中的某种可被观察、描述和分析的异质性分布。”机制的概念与结构密切相关,“所谓机制就必须是一组在控制条件下可被观察到的,同样也能通过推理获得的,因此是可以被解释的因果链最短并且关系确定的结构性因果关系。”
虽然结构与机制往往可以交换使用,但结构的外延却比机制要广泛。结构的外延包括社会差异、结构性影响以及社会机制。机制从属于结构,一个结构有可能引发多个机制。例如,市场经济结构下,才会有揭示供求关系的价格规律机制。而在计划经济下,价格规律的解释力度则会大大缩减。显然,机制的解释效力受社会结构的制约。
对于因果关系的机制解释需要有理论指导,而中层理论就是以机制解释为核心的理论。所谓中层理论,即“一种从具体的经验事实出发,通过经验材料来归纳出导致某一社会现象形成背后的因果机制的社会学方法。”
二十世纪,机制研究与“结构”概念的交互演化主要涉及四种理论:符号互动论、网络理论、制度理论以及生态理论。
二、机制解释的不足与弥补
社会学是以结构/机制为核心的社会科学,而历史学是以事件/过程为核心的人文科学。结构/机制解释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并由此衍生出相关的弥补方法。
(一)不足
1.脱离宏观结构、行动者的机制解释
一方面,结构与机制往往是密切联系的,结构构成了机制的解释背景。然而,中层理论指导下的机制解释,往往过度强调微观互动,而忽略了结构的制约背景。另一方面,机制与行动者的辩证关系也是重要的研究议题。人并不是单纯被社会机制所制约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创造机制。当然,不同权力结构下的行动者影响社会机制的的能力不同。
2.过度决定难题
“即对于同一个社会现象,我们一般能够找到多个——有些甚至是和经验现象毫无关系的——机制来解释。”
3.重要性多变
生物学作为一种自然科学,研究微观机制的规律。然而,不同于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能动性的人。“人不但能设计机制,还能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改变某些社会机制的重要性。”
(二)弥补
机制解释的核心问题在于“诠释圈”,即从个别现象归纳出的机制能否解释整体现象。目前,社会科学界共有5种缓解“机制解释的局部和整体之间的紧张关系”的方法,其中最后一种是赵鼎新所提出的。
1.准实验法
准实验法通过控制某些可能的干扰条件,以“验证某些因素是否存在,或者某个机制的存在及其作用方式。”这一方法的局限在于,仅仅展现社会现象的单个切面,以及准控制实验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实。这意味着,它仍解决不了中层理论内部的归纳与演绎相分离的问题。
2.排除其他可能解释
这一方法把其他在逻辑上行得通的解释机制一一罗列,并论证这些机制在具体情景中的不可能性。这一方法的优点在于,促使研究者思考解释案例的另一种视角,但不能确保所有可能解释都被完整罗列。
3.把机制置于事件顺序和历史情景之中
这一方法“依据一条至数条时间/事件主线来还原某一事物的发生场景和本来面目”,其核心逻辑是溯因逻辑而非演绎或归纳逻辑。这一研究在历史社会学中应用广泛,但是带着不同价值观的研究者可能过于强调某些事件与人物的重要性。
4.反事实推理
反事实推理可以用来“解构或者松动一个结构/机制性论点”,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然而,这一方法的不足在于,反事实与史实的差距越大,其推理理论的解释意义越小。
5.加大被解释问题的信息量
赵鼎新长期推行这一方法,认为“一个能解释更多现象的理论肯定是一个更好的理论。”但是,这一方法要求对于多个案例进行深入了解,因此对于初学者的难度较大。事实上,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即是采用了这一方法论,即通过多个案例的比较以获得较有解释力的结论。
结语
总之,社会学是一门以结构/机制为核心的社会科学,这一方法论成为其他众多社会科学的母学科。但是,赵鼎新在书中更加强调现象的因果关系解释,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历史维度的考察。正如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所强调的,社会学应借鉴历史学,将制度变迁置放于历史视野中,而非只着眼于当下的横向截面比较。
2021/6/13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什么是社会学读后感篇四
作者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建立在结构/机制叙事基础之上的社会科学学科”(4)。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历史学则是“一门以事件/时间序列叙事为基础的学科”。事件/时间序列叙事和结构/机制叙事是人类仅有的两种最为基本的建构叙事的形式。因此,历史学和社会学也就是社会科学中最为核心的两个基础学科(4)。
全书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1、什么是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2、结构/机制解释在方法层面的三个矛盾与两个难以完全解决的问题;3、针对结构/机制解释在经验层面上出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方案的局限。
1、什么是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
- 社会结构:物质、人员、社会行动或者信息在时空中的某种可被观察、描述和分析的异质性分布(9)。社会结构既是客观事实,也是人为的建构。因为同一案例在不同问题意识下往往有不同的结构,不同案例在同一问题意识下也可能发现相同的结构性原因(14)。社会结构会对人类行为产生重要乃至关键性的影响(11),但不见得有功能(15)。这种结构不是一种系统,历史发展不会遵从任何统一的系统规律。破除结构功能主义和系统观对中国人而言尤为重要(17)。
- 机制:当某一因果关系十分明确,并且其产生原因也解释得非常清楚的话,这一固定的因果关系就构成了一个社会机制(19)。
- 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思维 vs 结构/机制为基础的因果关系思维:1.机制是一对原因单一并且具有固定互动规律的因果关系,而变量只是对现有概念的测量,两个变量只是在统计上存在关联;2.变量思维更适用于定量分析,而因果关系存则在高度复杂性,定量研究很难把握。质性研究则可以在时间/事件过程中,把历史背景、历史事件、社会行动者的行动以及在时间过程中的互动融入因果关系分析中,产生高度情境化的叙事,并与因果关系分析互证(19-20)(135)。
- 中层理论和社会机制:宏观视角分析社会现象存在两个问题:1. 在多重宏观结构共存的情况下,很难避免学者个人特性对某种结构的偏好;2、宏观结构与具体经验间存在很大距离(20-21)。因此,默顿提出了中层理论,即“一种从具体的经验事实出发,通过经验材料来归纳出导致某一社会现象形成背后的因果机制的社会学方法”,其核心是社会机制,即一个从机制或者具体的因果关系出发,而不是从宏观结构出发的社会学解释框架(22-23)。
- 结构与机制:在最微观层面,结构这一概念就等于机制,指的是一组简单而固定的因果关系。但宏观层面,结构则是许多清楚的甚至不清楚的机制性关系的宏观的因果关系(27)。
- 涌现机制:其产生与个体意识和行为无关的机制
2、机制解释的矛盾与问题
- 矛盾1:微观机制解释与宏观结构理论严重脱节(74)
- 矛盾2: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结构/机制之间的张力。目前,有六种观点或方法可用于分析这一张力,但各有缺点。1.传统的结构/机制分析,只见结构不见个体;2. 围绕人物/事件的时间序列叙事,但容易引入研究者的个人因素,也不符合社会学以结构/机制叙事为核心的特点,并且门槛也太低;3.把历史分成普通和特殊时期,但难以界定普通和特殊;4.把历史分成长时段和短时段,但也难以区分长/短时段;5.非企及后果,即由于多种社会结构/机制的限制,社会行动的后果一般不会是行动者预想的那样。但后果和行动者意图之间的关系很复杂,难以很好分析;6. 广义结构说,即认识到社会结构/机制是多元的,不同行动者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挣脱部分社会结构/机制,但必定受到另外的社会结构/机制的制约(74-84)
- 矛盾3:归纳和演绎的分离。造成了四个问题。1.把演绎结论当作经验总结;2.对局部经验现象进行演绎;3.“理论’在社会学中失去了经验意义;4. 社会科学中结构/机制叙事和时间/情境叙事的严重分离(87-90)
- 问题1:过度决定难题,也就是对于一个社会现象,一般都能找到多个机制来解释。这一事实为社会学家自身的价值观和秉性的发挥提供了空间(92)。
- 问题2:重要性多变难题,也就是说社会机制的重要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位结构/机制解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97)。
3、如何弥补机制解释的弱点?
- 方法1:准实验方法。一般用来验证某些因素是否存在,或者某个机制的存在及其作用方式。然而, 除了运用上有所局限性外,这种方法无法反应动态规律,而且无法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因为某一社会现象通常是被“过度决定”的(106-110)。
- 方法2:排除其他可能解释,即在具体的经验情境中排除其他在逻辑上行得通的解释机制。但一般情况下,研究者提出的新解释也只是一种可能性,并不能排除其他可能。不过,这一方法能帮助学者提升思辨和反思能力(110-114)。
- 方法3:把机制置于事件顺序和历史情景之中。但符合时间序列情景和历史情景的机制性解释也不一定完全可靠,因为研究者很容易过度强调或忽略某些因素(115-118)。
- 方法4:反事实推理。即一种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否定,并且在此基础上建构各种假定性可能的推理方法(What if)(119)。作者认为,一个反事实推理改写历史的程度越大,该推理结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就越小(120)。但不能忽略的是,首先,一些事情发生了或者没有发生并不是完全出于偶然。其次,一个事件的不同解决对中短期历史有影响,但在长时段下则很可能变得无关紧要(125)。
- 作者的方法:加大被解释问题的信息量,即一下提出大量研究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在同一理论框架下做出解答(131),其逻辑是一个能解释更多现象的理论肯定是一个更好的理论(120)。
什么是社会学读后感篇五
书已经读过许久,全然忘了,作者演讲的视频看过几遍,大概还有些残存的印象,就写出来以作留存。
作者认为社会科学(甚至所有的学科)都是在诠释世界,社会科学的核心任务是发现人类社会中的因果机制,但是我们只能通过有限的、局部的经验观察来试图描述整体及其运动的规律,因而存在一种诠释的紧张。从根本上,这是不可能完成任务,但完全诠释与完全不能诠释之间,则是诠释的空间,诠释圈不能为0(完全诠释),但可以缩小。
为什么不能完全诠释,作者解释不多,除了从局部到整体、从有限到无限的张力,似乎还有几个问题:世界(结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吗?本体(存在)是一个统一整体吗?存在的显现(现象)是统一的确定的吗?本体的运动是有明确的方向吗?只有答案都是是的时候(或者部分是是的时候?),才可能存在整体性的法则,不然所有的解释机制都必然是有条件,其描述形式是:在什么什么的条件下,机制A成立。没有不含条件的机制,对这种前提的也可能是隐藏的条件的把握影响了机制的诠释圈,而这种条件越少(不在于数量在于范围),机制就越具有普遍性。
作者认为人类所使用的的各种解释方法可以归为7个大类:1、魔术解释;2、法则解释;3、覆盖法则\机制解释;4、结构\机制解释;5、机制解释;6、特殊因素解释;7、定性式解释。
一、魔术解释(与相关性解释)主要就是信仰、卡里斯马、运气之类,信就是信不信就是不信,它的困境或者效用主要是信仰与现实间的张力。看起来这种解释最不“科学”但在历史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在现实中也很经常被使用,比如星座与人性格的关系,白羊座喜怒无常但不太记仇,我不信星座但是认识的人确实这样,那怎么办?
二、法则解释主要是经典物理学的解释方法:研究对象构成了遵循着某一统一法则的系统,此系统中的其他规律都仅仅是该统一法则的不同表达形式,并且这些规律都可以从该统一法则出发通过推论获得。
解释的任务就是在经验和理论的互动中找到统一法则。比如,牛顿定律在宏观低速的条件下都可以成立,而宏观低速某种程度就是我们可经验的全部。
三、覆盖法则\机制解释主要是在生物学中:研究对象构成了遵循着某一统一法则的系统,但是该系统中同时存在着大量的机制规律,虽然这些机制的作用原理都不违反该法则,但他们并不是该法则的不同表达形式,也不能从该统一法则出发通过推力来获得。
解释的任务不仅要从经验和理论的互动中找到统一法则,也要找到各种不同的机制。
机制的作用方式只有在控制条件下才能获得完全表达(只有在控制条件下诠释圈才为0,满足所有条件,机制才成立)。机制的重要性不会随着人们对他的了解而改变(人类的理解不会改变诠释圈的大小)。
tips:作者有一句颇为精辟的论断——如果说经典物理学给我们留下了系统的解释的误区,那么生物学给我们留下了结构功能解释的误区。
四、结构\机制解释社会学常用:研究对象不构成遵循统一法则或者统一覆盖性法则系统,但研究对象中存在着大量导致某些机制变得重要的“结构性”现象。
解释的任务就是针对各种具体的经验问题来找到不同的结构性现象和相对应的机制。但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结构不是唯一的,问题意识影响结构。比如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就分别对应着性别与阶级两大结构,他们同时存在也彼此交织。
社会学的机制解释存在着诠释圈紧张:首先是过度决定性(多对一问题);其次是缺乏控制,大多数条件下都不能真正排除替代假设(以上导致诠释圈只能缩小无法闭合);再次是一旦我们理解了某个机制的性质,改机制的重要性就会发生显著变化(理解会改变诠释圈,比如我们所有人意识到加班是一种剥削而不是一种品德,是一种被动而不是一种主动时,“赶工游戏”这个机制可能就会动摇);最后,任何社会机制的重要性都可能会随着时间而发生显著变化(时间会改变诠释圈)。
五、机制解释社会学常用:研究对象不构成遵循统一法则的系统,也不存在使得某些机制变得特别重要的结构性现象,但却存在着大量机制性规律。
解释的任务是针对具体经验问题来寻找各种机制在经验层面的作用。
缩小结构\机制解释和机制解释的诠释圈,可以有几种手段:首先与宏观结构互证;其次进行准实验,增加更多控制;再次,可以通过反事实验证;再次,可以将机制放置于背景(和时间)中;最后也可以扩大研究问题的信息或者增加更多的研究问题。
六、特殊因素解释常见于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对象不构成遵循统一法则的系统,也不存在导致事物向不同方向发展的结构或机制。
解释的任务是针对具体经验问题来寻找具有转折点意义的特殊事件或者偶然因素的作用。(但是,这是不是作者历史观的一些局限?如果从年鉴学派的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来看,他说的应该是短时段的事件的历史或个人的历史,这种确实是偶然的,但从社会史或经济史来看似乎就是必然的,更长的物质史则是一种逻辑性的?)
在这种情况下,诠释圈只能通过材料的质量、作者对情境的把握和叙事的自洽性等方法来缩小。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个叙事都不可能缩小诠释圈,但视角的转换和叙事的多样性一般会增加我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特殊叙事在这个意义上也能缩小诠释圈。这种低度的抽样方法社会学也使用,只是对社会学来说,因为要照顾到结构机制叙事而增加了“难度”。
七、定性式解释常见于人类学:研究对象既不构成遵循着统一法则的系统,也不存在导致事物向不同方向发展的结构或机制,甚至很难给出一个一事一议的特殊因素回答。
解释的任务是针对具体经验问题提出归纳性的、往往是用于解构目的的概念。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个定性都不可能缩小诠释圈,但范式性的新概念,比如“他者”、“日常抵抗”能揭示过往视角的盲区;2新概念导致视角的转化以及带来的叙事多样性,会增进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作者核心关注的问题就是你说的(描述或机制)为什么是对的,如何证明?本质上这是个哲学的问题,我们的认知依赖于我们的感知(经验),我们不可能经验我们不能经验的东西,我们经验的东西也不一定能够完全准确的描述出来。我们只能从特定的视角看到特定事物的某一个现象,并不能真正的把握到事物实质,或者说整体性、本质性、脱离范畴的把握。比如若干灵长类动物分布在狭小空间内发出类似的声波或者进行规律的肢体动作,这个描述已经有了一些生物学的范畴了,它跟事件本身已经有了脱节,而当我们把灵长类动物描述为人,声波理解为口号,肢体动作理解反抗,这个描述就是另一个范畴了,因而认识或者描述是不可能达到本质的,我们只能认识现象,当然现象背后未必有本质。
然后,我们从有限的经验中把握超越的无限也是不可能,因而所有的解释(机制、法则)都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必须要认识其价值及其局限性。这本书的价值大约也就是在这一方面,让我们更清楚知道不同的解释机制或法则,并且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完善和批判不同的解释机制吧。
忘了一点,在作者这里,机制和法则是一个意义,法则指放之四海皆准的机制,机制指特殊条件下成立的法则,循环论证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