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读后感1000字

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7 12:55:49
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5-17 12:55:49   小编:

《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是一本探讨如何在不确定的时代中保持坚韧的书籍。作者通过深入剖析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提出了一系列提升个人韧性的方法和策略。这本书对于那些想要在变化莫测的世界中保持进步和成功的人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指南。

《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读后感(一)

我是一个韧性比较强的人,因为能从负面情绪中快速的走出来。每当有负面情绪,我就会问自己几个问题,然后最多10分钟自己就能完全摆脱负面情绪,这也是一种能力。

接受所有的无常,因为这次是恒常。

持续小赢,每天一点点,终将成为我自己。

冥想的好处太多,可是我还没有感受到,难道我已经是GOOD ENOUGH.

工作给我们带来太多的好处,最主要的就是生命的意义。

《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读后感(二)

1、持续小赢,作者告诉大家经过研究,人的幸福感并不是从实现特别大的愿望就能获得持续幸福,而是从持续小赢中获得幸福。

2、莫名的和作者有着共性,我从2023年开始给自己培养的小习惯,跟作者的共性,早起冥想、听樊登读书、眼睛肌肉锻炼,每天复盘写3个做的好的事情,中午饭后穿插肩部、胸部的运动,晚上沙漏腰,用小的行动来推进,把量的改变交给时间。

3、所谓的持续小赢,就是每天微小的进步,只要这些小成就不断发生,就可以产生水滴石穿的效果。焦虑是因为我们试图去掌控事情中掌控不了的部分,而对那些能够改变、能够掌控的部分视而不见。

4、我的收获,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依然去坚持每天的小习惯,让运动,冥想、看书、写作、阅读、正念的想法随时在线,不起求马上获得成就,而是每天完成就是成就,每天做就是成就,通过时间积累去获得幸福感。

《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读后感(三)

极具实用性的讲述如何打造韧性人,如何从里到外改变自己。

里面的10种工具对我而言真的都太好用了,例如拆解焦虑的工具,我试了几次,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能说焦虑完全散掉,那是不现实的,之前焦虑到爆炸的“这可怎么办啊,出了这事情我以后不就全完蛋了么……”这种焦虑和恐惧未来的思想,随着不断的拆解和思维引导,变成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最坏的情况也就这样了吧,其实也不是天塌了呀……”,焦虑瞬间释放掉。我依然在焦虑事情没有完结,但却觉得勇气回来了,可以笑对困难。除此之外,还能去关注事件过程中隐藏着的美好瞬间,之前我都沉浸在焦虑这事情带给我的痛苦和影响,拆解完焦虑后,发现原来身边的家人是这么的默默的支持和爱着我,充满了温暖的感觉。如果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焦虑里,就会忽略到这些美好的瞬间和感受。

当然10个工具里面一些工具是作者原创,比如意义树;还有一些是来自心理学经典工具,包括三件幸福小事记录;我很高兴能有一本书集合了所有能从认知到行动都能帮我改变的工具,这样我也不用东一本西一本的看完来乱用了。

大家都知道要改变自己需要改变认知,但是只有认知改变是不够的,最终还要行动起来。

《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读后感(四)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蜻蜓FM | 小宇宙 均可收听,搜索“书里书外”关注订阅

来书里书外,遇见未知的自己!

《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读后感(五)

1、高韧性人群同样会有很强烈的消极情绪,但是他们拥有更加强大的调节能力让消极情绪释放、舒缓并消解,同时他们也能够自我激发和深化更多的积极体验,不仅能自我减压,还能享受快乐。 2、一个人的韧性高低是不能随意评判的,只有当人们经历过重。 3、真正令我们战胜焦虑的,是内心的“掌控感”,而不完全是对外界施加的“掌控力”。 4、掌控感的习得依靠的是微小改变的持续积累。习得性掌控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重复微小的行为来改变,直到我们能够撼动已经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 5、焦虑是指对未来发生的事情不可预测和不可掌控。当我们总是担心自己无法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时,焦虑就会油然而生。 6、人们普遍的焦虑思维模式概括为三种预设。最常见的焦虑思维预设就是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我必须100%确定。”人们普遍都有想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的倾向。 7、斯多葛学派中最著名的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指出,人类容易犯两种致命的错误。第一种是人们试图全面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物,第二种就是我们没有在自己能够掌控的事情上下足够的功夫,从而推卸责任。 8、第二种焦虑思维预设是完美主义:“我绝对不能出错。”过度谨慎使得完美主义者选择回避任何超出自己能力和经验范围的尝试。其在行为上的表现是:拖延症,因害怕失败而不愿尝试创新,过度工作,过度反思过去、人和关系等。 9、第三种焦虑思维预设是过度负责:“我要对所有人的幸福和安全负责。”这种思维模式的行为表现是: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多,过度为他人着想或承担责任,有时甚至因为过多的建议把别人吓跑,莫名其妙地因为他人的错误而陷入自责,缺乏自信而很难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10、因此改变过度负责的观念,首先要关注“我要对自己负责,我有没有照顾好自己的需求”,因为当关心别人比关怀自己还要重要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出于爱,其实往往是我们焦虑而导致的结果。 11、我们时常将自己的想法与事实混为一谈,认知混乱产生于人们陷入自己的想法而无法觉知事实的过程中。情绪源于想法,进而作用于我们的行为。与认知混乱结伴而行的是强烈的失控感。 12、我们要去拆解自己的焦虑,哪些是自己不可控却过虑的事情,哪些是自己可控却没做的。由于人们时常会试图去掌控我们控制不了的事情,却不在我们能够掌控的事情上下足功夫。 13、盒式呼吸法。这种方法被美国海豹突击队采用,又称作作战呼吸法或者4×4呼吸法。具体做法非常简单,在脑中想象一个正方体盒子的4个面,依次沿着4个面走动,并进行吸气4秒(第1个面)、屏住呼吸4秒(第2个面)、呼气4秒(第3个面)、再次屏住呼吸4秒(第4个面)的循环。 14、释放是冥想的基础要义。释放不是让我们去做什么,而是让我们停止去做什么。 15、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曾国藩 16、人们有必要每天给自己留出一些空闲的时间做一些有趣的事情。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空闲时间”是每天2~3个小时,少于2个小时或者多于5个小时人们会感觉更糟。 17、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做自己喜爱并擅长的事,在自己喜爱的领域不断提高,甚至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是追求人生意义的重要过程和结果。全身心地投入一个又一个充满挑战的延展性小目标,以实现个人成长并从中不断感悟人生的意义感,我们才能达到蓬勃的心理状态。

《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读后感(六)

这本书书名《韧性》我觉得起的很好。以下几个信息很受用:

1、接受这个世界:无常即恒常;

2、韧性越高的人越能够快速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韧性像是我们心里层面的免疫力;

3、村上春树说过:“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4、人们往往容易高估某个决定性时刻的重要性,却忽视每天进行微小改变的价值。

5、支撑“持续小赢”理念的是强化效应理论,虽然任何小胜利的效应都微不足道,但是只要小胜利持续地发生,这些效应就不会消失。

6、成年人往往会错误的认为,只要我们理解了某件事就代表我们已经学会这件事,然而事情并非如此次。这样错误的认知正是提升心理韧性的障碍。了解不等于学会,明白道理不一定能做到,学了不做等于没学,知道不做相当于不知道。

7、情绪的失察和失控会给身边人诸多的伤害,人们本能的情绪发泄对象,一定是身边比自己弱小的人。

8、当人均年收入达到75000美元,这和人民币约50万元时,收入带给人们的幸福效益就趋于饱和,即收入带来的幸福边际效应趋近于零。

9、遗忘是人类的天性,时间确实能够平复伤痛,但也会冲淡幸福。通常情况下,人类除了至亲亡故的几乎所有不幸遭遇,包括挫折和失败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三个月之后都有可能消失,人们往往会高估不幸事件对人的影响。

10、归因模式是指当事情发生时一个人习惯性的思维和解释方式。这种思维和解释方式通常是在童年时期或者青少年时期形成的。

11、通过“幸福时刻”练习,是持续小赢的成果可视化。

12、人们会想尽办法,各种荒谬的办法,来避免面对自己的灵魂,但是只有直面灵魂的人,才会觉习惯。

13、冥想给大脑带了了诸多益处,比如:好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更集中的注意力、更快速处理问题的能力、更高的创造力、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人们对压力的反应、培养人们的正面情绪、提高免疫力、有助于安神和维持血压的正常水平、延缓衰老。

14、在冥想中,我们不断训练的目的就是让自我从想法中剥离,养成观察自己的思维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挣脱自动思考的摆布,也就是有意识地让自己和想法之间保持距离,从而更为清晰地认知自我。清晨是进行冥想的绝佳时期。

15、在《人生有何意义》中,胡适认为,“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也好,卑劣也罢,清贵、污浊、有用、无用等等,全靠自己的作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

16、热爱的养成并不能一蹴而就,也是一个持续小赢的渐进过程,所有让我们感兴趣的正向事物,都能带给我们积极的体验:好奇、快乐、温暖、感动等。很多事情也许微不足道,只带来片刻的享受和愉悦,确是心理韧性的重要养料。

17、研究表明,54%的心流状态发生在工作中,而只有18%的心流状态发生在休闲中。因此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亲密性在很大成都上决定了我们在工作中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18、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囚禁的错觉,觉得自己被困住了,不管是情绪还是认真,都无法摆脱。但事实上,出口就在那里,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去发现,去看见。现实中确实很多枷锁,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实在画地自限,不相信自己拥有自由。其实,自由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但我们往往视而不见,就像我们看不到”牢笼“的出口一样。

《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读后感(七)

因为一直在看球赛,终于把《韧性》看完了,这本书评分7+,我觉得值得更好的分数。

主要总结一下就是这本书一点也不像一本书,它更像一本学习资料,一份课本,一个教材。所以这本书开始进行阅读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不是很容易上手去看,特别第一章,我用好几天才读完,每次阅读都有走神。

书中的排版内容有很多的方法实践,好几个小结和大章的后面都有一些作业安排和好多的测试。这本书是一本心理书籍,更是一本自我提升的教科书。

书中总结了一些心理内容,对我来说最实用的一点是,一个人之所以焦虑,可能是因为自己想掌握未来,一个人之所以烦恼可能就是因为自己计划被打乱。我之所以这么快乐,是因为我对未来没有安排,没有期望也么有失望。所以我们提高韧性方式比较重要就是持续的小赢,这样我们对自己的内心和事情都有掌控。

韧性从根本上讲,就是从低谷中走出来,让自己逆境中变的强大,成为和大多人不一样的人。具体的方式是一个图,察觉,链接,和意义,这个图需要慢慢消化和吸收。

书中提到了很多成功人士的方法,给自己设定一个冥想,给自己一个专心去放松的业务爱好,都是关于心流的。给自己每天总结三件好事的习惯和给自己一个错题本,从细微处入手强大自己。

包括一些人性的事情也有提到,包括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夫妻关系的把握等等,一本书内容太多了,

这本书可以是把心理学的各种理论,怎么运用到日常的很好的作品,提到了我最早看到的阿德勒心理学和自私的基因等等。这本书也是最近我看完的书里面唯一一本没有收起来还留在我书架打算日常翻阅的书籍。

《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读后感(八)

2022年,新冠疫情的第三年,VUCA时代的所有特点,都因为新冠疫情而被放大了,动荡、不确定、复杂、模糊。

这本书的内容,是张晓萌老师在长江商学院课程内容的提炼和结晶。作为海归的青年学者,她写作本书时,遵循了循证管理教育(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education)的基本原则,即书中的概念定义、基本观点和理论基础,都来自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科学研究发现。书中介绍了很多的研究发现,在文中逐一进行标注,还在书后列出了具体的参考文献,以供读者进行拓展阅读。国外的很多bestselling books,其实都才用了这种写作方式,但这在国内却并不多见,因此,为张老师团队的严谨和认真点赞。

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本书还提出了多种实操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工具和方法,帮助读者通过每日践行,提高自身韧性。管理学和心理学教育最大的挑战,是the knowing-doing gap,理论读了一大堆,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但却不知该如何改变。因此,这本书为国内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范本:如何将抽象枯燥的科学道理,转化是可以实操的行动方案。

接下来,从我个人的角度,拆解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韧性,是指个人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者其他重大压力事件时,是否能够积极应对,并走出困境。即个体面对困境时的反弹能力。 韧性,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人们通过后天习得的 。当然,这个习得的过程非常漫长,贯穿了我们的童年-青少年-成年,因此韧性难以在一夜之间突然改变。缺乏韧性的人,也许是因为从小生长在缺乏掌控感的环境中而形成了习得性无助,也许是因为多次失败后逐渐形成了悲观的归因方式,也有可能是因为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而陷入到无休止的焦虑当中。

但是,韧性是绝对可以改变的。我们可以通过培养新的思维方式,养成新的行为习惯,以微小改变的持续积累,慢慢地提升自己的韧性。提高韧性的核心,就是提高个人的掌控感,即个体是否认为自己有能力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控制那些重要事情的结果。掌控感又该如何提高呢?,就是通过创造持续小赢(create small wins),通过每天一个微小的改变,形成持续的正强化,从而将新的想法和新的行为习惯慢慢固化下来,最终提高韧性。 多巴胺是欲望的来源,也是韧性的来源,持续小赢,能够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也就能够激励个体投入持续的努力,逐渐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最强的掌控感,来自让自己持续完成新的、微小的但不断升级的挑战性目标。做自己擅长的事,并不断提高。

书中进而提出了一系列日常练习的方法,帮助读者创造持续小赢。比如克服“灾难化”想法的焦虑拆弹法(第4章),记录和分享幸福时刻(第4章),通过正念冥想加强与自己的联结,更好地活在当下(第5章),在工作以外找到个人的兴趣,并且投入持续的努力把它发展成为你的热爱(passion)(第6章),通过绘制意义树在行为、目标和人生意义之间建立紧密的连接(第7章),通过赞赏、感恩和帮助他人,强化人际联结(第8章)。

在最后一章作者建议,任何新习惯的养成和新行为的改变,都应该始于简单,给自己制定一个简单而明确的行动计划,比如从明天开始,每天记录三个幸福时刻,或者每天做5分钟冥想练习。然后建立行动承诺(action commitment),坚持创造持续小赢。

另外,书中第5章中“承诺的自由”部分的观点我特别认同。 承诺,是一种强烈的意愿和信念,相信相信的力量, 全心投入,但也要放下对于结果的期待。这里的结果,是指外部的、世俗意义上的结果,比如是否能够升职加薪,是否能够取得成功,是否能够获得别人的喜爱和认可等等。

持续投入,享受过程,哪怕最后没有预期的外部结果,也能欣然接纳。相信结果回来,但并不执念于它何时会来,也许才是更高一层的韧性吧。

最后吹毛求疵地提两点不足。

第一,书中对于意义感的讨论,稍显模糊。人生意义是书中意义树的根基,但如何找到人生的意义,书中并未进行详细探讨。

第二,关于韧性的讨论,更多集中于个体和人际层面。第九章对于团队韧性(team resilience)和组织韧性(organization resilience)的讨论,略显简单了。

《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读后感(九)

一、疫情过去了,春天却没有来

年初开春,疫情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消失了。我们以为春天到了,但可能我们想错了。

有权威杂志说,在疫情过后的6-12个月,人们处于心理状态非常脆弱的阶段。

我们公司做教育培训,看今年第一季度的招生量,连去年同期的80%都不到。于是第一波裁员就这么如期而至。昨天开会,又听说老板在高管群里发火了,因为5月的预报名量还是没提升,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一半。领导的原话是:如果招生上不来,继续裁20%。

谁知道会轮到谁。

不确定的时代,任何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会让大家出现各种各样的脑补,脑补越多焦虑状态越明显。

问:如何缓解焦虑?

答:锻炼心理的韧性。

二、韧性:到了低谷,再反弹回来

什么是韧性?

在张晓萌老师的这本《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中,作者提到:韧性是一种和逆境相伴的能力。如果一个人的韧性高,在他面对高压,以及大量不确定性造成的焦虑时,还能保持好状态,不被压垮。

1、韧性不是“归零”

在遭遇挫折之后,人的状态大致分为三种,我们可以用坠落的鸡蛋、纸团和乒乓球来做比喻。

坠落的鸡蛋是最脆弱的,掉到地上就碎了,全无恢复的可能;

纸团从高处落到地面并不会受损,而是仍保持原状,但也就此“躺平”;

乒乓球被摔向地面后,反而会弹得更高。

在不利事件面前,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状态是碎成一摊的鸡蛋,至少要成为纸团,最好是像乒乓球那样越挫越勇。

2、韧性不是“死扛”

一说韧性,好像就和人生中的不幸和挫折相关,甚至有的人还会不屑地说:“不就是忍,不就是死扛吗?时间会治愈一切。”

然而打造韧性不是被动地等待,让时间冲淡一切,而是人们从逆境中快速恢复,主动利用自己的可用资源,向内重拾信念,向外寻求社会支持的过程。

3、韧性不是吃苦,而是科学“寻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吃得苦中苦,方得人上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话。但是这些“大道理”并不能指导实践。

盲目吃苦不仅不能提高心理韧性,反而容易导致负面情绪,甚至成为心理问题的根源。

具有韧性的人不仅能够让自己在遭遇逆境时,从负值反弹回零度,更重要的是,他们能迅速恢复正确的心智认知,让自己重新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

最后,对企业家和管理者来讲,韧性是对他们的基本考验。他们在经历创业的艰辛和商海的浮沉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考验,拥有高韧性,才能帮助他们面对这些挑战。

三、如何培养韧性?

《韧性》这本书里提出了“韧性飞轮”,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练习韧性,它包括3个部分:觉察、意义和连接。

其中,“觉察”指的是我与自己之间的关系,“意义”指的是我与世界的关系,“连接”指的是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让韧性飞轮转起来的动力来自于行动,而且是持续性小赢的行动。所以你想锻炼韧性,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积累微小的成功,积少成多,滴水穿石。

1、先觉察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第一,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想要100%的掌控。

焦虑的本质,是对未来发生的事情不可预测以及不可控制。一味寻找确定性,我们就会紧张,很难放松,不会随机应变,做过度的计划,甚至有强迫的倾向。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没有百分之百的确定性,与其担惊受怕,不如主动接受。

第二,完美主义。

很多完美主义者害怕创新。因为创新,大概率会失败。如果失败,这些人会出现过度工作和反思。所以,我们要允许自己犯错,换一下思考方式,去创造一些要冒险才能产生的价值,通过一点一点小赢,不断增加冒险的程度。

第三,过度负责。

我们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担心关系受到伤害,因此就比较容易忽视自己,有时候会过度承担一些不该由自己承担的责任。

2、意义:专注热爱

一个人生活的意义,其实来自于他的热爱,如何寻找热爱呢?

① 发现

去尝试你认为有趣的、有意义的,特别是你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这里的关键是你自己要去激活积极体验。

研究表明,幸福感更多取决于积极体验和积极情绪的频率,而不是它的强度。也就是说,我们要“贪数量多”,“不贪程度强烈”。

② 认真+投入

光激活各式各样的积极体验还不够,还要将过往的经验、体验,转化成一种持久的内在力量,成为你的习惯。

这需要刻意练习。

推荐两个小工具。一个是“小赢记录表”,只要有小赢、小成果,就记录下来。另一个是热爱专注清单,很多事情一开始看似很无趣,但你坚持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够了解到它的乐趣。

从感兴趣到热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连接:感恩、利他

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从彼此的连接当中产生的价值感和意义感。

心理学家总结了幸福的五种状态,由浅入深分别是:愉悦的感受;成就感;做喜欢并擅长的事情;温暖而持久的亲密关系;帮助他人。

当你对自己和他人的感恩、爱和欣赏的积极表达越多,你能感受到的情感链接就越强,对你的幸福和健康的影响就越大。

四、最后

用好“韧性飞轮”,通过持续小赢这样的长期主义行为,用点滴的行动汇聚持续的正向反馈,就能不断推动“韧性飞轮”的叶片转动,韧性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大。

在面对未来各种挑战,我们不仅能够迅速复原,而且还能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读后感(十)

韧性,是不确定性的良药,抗打压,有弹性,能复原。具有韧性的人,能够保持认知的清醒,向内重拾信仰,向外寻求支持,愿意为改变而行动。

韧性源于掌控感。书中“安全按钮实验”有趣证明了这一点。掌控感可以从不断训练自我觉察、提升客观认知能力中提升。这如同荒野中的一条小路,走的次数越多,路径越明显。本书所指的韧性,我以为更多的是指心理韧性,从个人向组织传导,也便涉及到社会经济领域。

书中从个人韧性飞轮出发,经历了自我觉察,步步深入地认知自己的认知,深入探索内心秩序的形成机制;然后面向外部世界,去挖掘生活的意义和热爱的目标;最后通过与他人的连接,在关系中自利和利他,实现韧性的传导。我概括为一个公式:(认知自我+热爱专注+文化塑造)✖️持续小赢=韧性。

觉察是发现问题的基础,也是将无意识意识化的关键。

认识你自己。宛若打开一个“套娃”。

对自己认知的认知,是一个再感知、再记忆、再思维的过程,考量能不能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水平。

这看起来很容易,实际上很难做到。心理学上有一种“达克效应”,指人们很容易高估自我,比大多数人更技高一筹。这种认知偏差导致我们时常认为其他人不具有同理心,不能换位思考,这实际上是因为我们没有充分考虑其他人感受却要求对方来照顾自己的感受。

在多变的外部环境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领导者,每个决策都受到认知的影响,不能让认知偏差限制了自身的持续精进和成长。

韧性的原力是掌控感,拥有客观认知的能力并持续训练自我的觉察是提升掌控感的根基。

提升认知能力和探究自己的真实需求密不可分。我们的深层需求经常被一层一层的情绪掩盖,因此我们时常混淆情绪和客观事实,从而无法客观地认知自己。

情绪源于想法并驱动行为,但想法仅仅是想法,想法不等于事实。情绪的失察和失控会带给身边人诸多伤害。看不清真相便会陷入认知混乱,相伴而来的是强烈的失控感,进而转化为焦虑。

焦虑来自对于未来的失控。最重要的特征是对恐惧的预期。珍妮弗·香浓在《跳出猴子的思维》一书中说,人们的焦虑思维模式有三种,最常见的是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我必须100%确定”。其实,“无常及恒常”。拆弹焦虑不妨按下暂停键,尝试给自己一个空隙,尝试活在当下。第二种焦虑思维预设是完美主义:“我绝对不能出错。”这个时候,我们要尝试自我接纳和自我关怀。第三种焦虑思维模式是过度负责:“我要对所有人的幸福和安全负责。”以上三种焦虑思维模式的预设都建立在“不现实”的标准之上。破解焦虑,必须放下“必须”的执念,于自己、于他人、于世界和环境条件而言,没有绝对的“必须”,从关注负面情绪的困境中走出来,不要被互联网时代病毒式传播的负面消息淹没。

对于未来的不可预测和不可掌控,在一定程度上还会让我们感到惊喜。这背后的秘密是什么?作者说,这是每个人都逃不掉的心里模式——赌徒心理。超预期的惊喜,实质上是一种更为虚妄也更有野心的掌控感——我们都希望成为小概率有利事件的赢家。那种“胜利在望”的感觉,让人们兴奋无比,这是多巴胺带来的生理反应。这种“兴奋素”来得早,去得快,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一个是“加量刺激”,另一个是“喜新厌旧”。核心是“适度”。适量的多巴胺为我们提供达成目标的意志力。如何跳出欲望和焦虑的无限循环,就需要把“幸福的跑步机”转化为追求持久的意义。

自我觉察的层层深入,有助于我们摆脱表层情绪的影响,探寻内心长久幸福的源泉。这也是我们提升韧性、持续成长的根本动力所在。

决定认知的更深层次原因是习惯性的思维和解释方式,重塑思维的关键是乐观归因方式的养成。

认知的混乱产生于想法,并伴之以强烈的失控感。而持续不断地失去掌控感就会使人们陷入习得性无助。人们天生倾向于关注负面事件和负面情绪。

积极的情绪是心理韧性的种子。作者提供了焦虑拆弹表、三个幸福时刻等方法。花一点时间,思考当下什么事让自己感到快乐和幸福,那些事值得我们感恩,清晰写出幸福的缘由。经常记录自己的积极体验,提高自己的情感颗粒度,从“寻找美好”到“创造美好”,就会有效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

动笔写下来是一个思维结构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对想法就行追踪和总结。当想法被写到纸上时,我们就会有一种被剥离事件本身的感觉,增强我们看待事物的客观性。这是一种记录的力量。作者以自己的经验说,“记录”和“冥想”作为临睡前的“日课”,是保持健康心理的“两把密匙”。书中举例说,经常感恩的成年人,生病概率会显著降低。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会更高,对未来也表现得更加乐观。

思维在大脑里川流不息,如何进入专注的状态,体验内心的宁静?作者推荐了正心呼吸冥想、慈心冥想、音乐微笑冥想以及杜彻尼微笑等方法。冥想是精神的健身房,帮助我们从长期惯性无意识状态中清醒过来,是对大脑无意识的意识化,从而使我们能够充分体验到生命中意识和无意识的极限。给冥想每天5分钟的时间,这是对自己的承诺,也是目标的毅力。有没有做到,不是时间和精力的问题,而是态度和意愿问题。日复一日地遇见自己,释放并全然接受,拥有宁静的心境和清晰的头脑,在保持觉察的状态下安顿心灵。幸福就是继续追寻已经拥有的东西。

从自我的想法中抽离出来,养成观察自己思维的习惯,才能更为清晰地认知自我。“思维瀑布法”和“河岸观流法”是两种经常使用的方法。坐在瀑布之后石洞中一块大石头上,身在瀑布之外,或者坐在河岸之上,而不是处在情绪的洪流之中,让自身与想法和情绪之间有一个空间,彼此分离,你自己成为想法的见证者。正念本身是对生命的觉察,同时也要融入生命。

我们常常陷入一种错觉:只要理解了某事,就代表已经学会了这件事。实际上,了解不等于学会,明白道理不一定能做到。学了不做等于没学,知道不做相当于不知道。比“明白”更重要的是持续的练习和改变。只要能和意义感、目标建立联系,再微小的胜利也是值得肯定的。只要永不为零,就会带来巨大的改变。

人生有何意义?追求意义本身就是意义。

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看待并影响世界,与他人建立怎样的关系和联结,这构成了意义的追问,并伴随我们的一生。制定目标不是为了到达,而是为了出发。在挖掘意义的路途上,我们会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隐秘宝藏”——深植内心的热爱。

意义源于热爱。专注的热爱是人生意义的重要构成部分。找寻每个人的π——做自己喜爱并擅长的事,激活各种积极的体验,并在其中有意识、有选择地深化与植入来实现。将希望深化的体验和爱好分解成阶段性的延展性小目标,以持续小赢的刻意练习为方法,通过及时反馈和不断反思,反复植入和加强自己喜爱并擅长的技能,去实现一系列进阶型小目标,从而获得掌控感。因此,有明确且适当的目标对于人们在生命中寻找意义至关重要。在朝着目标努力的过程中,我们会获得充实和快乐,与之相伴的成就感和掌控感便会不断丰富着生命的意义。

信息碎片化和过度电子产品干扰是造成社会焦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一个“倦怠社会”,注意力涣散时代,注意力的宽带异常拥挤,能够保持专注的时间大幅下降。人们一味的忙碌不会产生新事物,只会重复或加速业已存在的事物。研究表明,在兴趣面前,脑力劳动成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当人们在自己热爱领域付出大量努力时,不但不会感到疲倦,反而会越努力越轻松。

建立一个连贯的目标架构以实现体系化的持续小赢,是将时间管理的不同维度和热爱的不同象限进行有机融合的重要思维角度转换。连贯性的目标体系,可以清晰地让我们认识到如何聚焦。能够执着,也学会放弃,有所为有所不为。作者以“意义树”为例,区分了顶层目标、中层目标和底层目标。具体而言,没有关联的底层小目标可以直接去除,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中层目标也可以调整,及时止损。从“重要性”“兴趣度”“专注度”三个维度,去梳理和挖掘人生意义的线索和路径。意在长远的目标体系,顶层就是人生的意义。时间节点就是里程碑,过去三个月的行为回顾、未来一年的能力提升目标和更为长久的个人持续精进的人生目标,构成了三个重要节点。

人生的意义不是我们闭门造车想出来的,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地与外界互动,通过行为的体验和改变,在对目标的梳理过程中逐渐清晰化的。意义树的根系一定和我们内心需求深深连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对财富之外的意义追求变得更为普遍,认同健康、做喜欢并擅长的光做,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占比呈上升趋势。

韧性只能在逆境中才能检验,逆境也是关系的试金石,让我们发现能够患难与共的家人和朋友,还会强化彼此的情感联结。这是我们重要的心理资源,也是幸福感的主要源泉之一。

人是社会性动物,良好的关系可以提升韧性。人是在互动中彼此认知的,而情绪和看法都是相互感染的。渴望得到认可和赞赏,是人的重要需求,人们也更倾向于和喜欢自己的人交往。当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看到了好的行为时,要及时进行回应,经常性地表达出来。

在建立信任关系的过程中,积极回应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一个行为准则,尤其是在我们身处的这个个性化的时代。每当我们积极回应他人,无论是给予对于善意的眼神交流、点头、握手、拥抱,还是表达关注、赞同、理解和喜爱等多种情绪线索,体内的催产素都会被激发,这种相互链接的行为促使人们更愿意参与社交活动,更具合作精神,更为大方慷慨。我们总说“见面三分情”,这是非常有智慧的经验总结。与其他欲望相比,人们最渴望的就是被倾听。只有深入的倾听才会带来真正的沟通。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期一会”,带着好奇和期待,也许一切就会不一样了。

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中指出,人类的幸福有五大关键要素:愉悦的感受、成就感、做喜欢并擅长的事、温暖而持久的亲密关系以及帮助他人。其中最高级的幸福感来自利他,这是我们持久幸福的源泉。所谓利他,换位思考是根本。你不要把自己认为的好,以为是别人也觉得好。换句话就是不要好心办坏事。如果说冥想是把无意识意识化的过程,那么利他行为就是将有意识无意识化的过程。利他不是提升韧性和获得幸福的手段,而是目的本身。

从个人向组织传导,韧性已经从心理学扩展到经济社会领域。所谓组织韧性,英国标准协会的一个报告指出,是指一个组织为了生存和持续发展乃至繁荣而不断预测、准备、应对和适应日益加剧的变化和突发破坏性干扰的能力。组织韧性持续改进的模型包括6个重要部分。三个核心要素是产品和服务的卓越性、工艺和流程的可靠性、人才和行为的可塑性。三个核心功能是运营的韧性、供应链的韧性、信息韧性。从维度来看,包括领导力维度、人的维度、流程维度、产品维度。

作者在书中提出一个组织韧性三阶段框架,提出了“共识”“共事”“共情”。共识的关键是沟通,共事的关键是激励,共情的关键是信任,由此建立起各自的机制。一个高韧性的组织必须有强领导力。领导力从洞见自我到激励他人,需要在三个“法”上发力——“说法”(对应共识)、“干法”(对应共事)、“心法”(对应共情)。人人都可以成为领导者,通过自己的韧性修炼去影响身边的人。一起想、一起拼、一起干,才能打胜仗。

归纳一下作者的主要想法:韧性的打造是自我改变和统合。如果用一个模型来形容就是“韧性飞轮。这个飞轮有三个叶片:觉察、意义和连接。

(一)“觉察”是自我认知的迭代,解决的是自我和自我的关系

(二)“意义”是解决的是自我和世界的关系;

(三)“连接”解决的是自我和他人的关系。

韧性是一种稀缺品质,源自掌控感,可以在工作生活中不断习得。只有知行合一,持续小赢,积水成多,滴水穿石。其始也简,其毕必钜。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