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之眼:用经济思维看清世界》一书以独特的视角,通过经济学的角度解读世界现象。作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济思维。本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新方法,还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经济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阅读后,读者不仅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能更好地应用经济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财富之眼:用经济思维看清世界》读后感(篇一)
通胀本质是信用扩张。信贷扩张,其实就是离钱近的人,低价购买资产,再高价卖给离钱远的人
非常好的一本书,金融学的入门读物。
很清晰的介绍,钱是怎么印出来的,为什么会通胀,为什么我们要买美国国债,以及美国加息对我们的影响,经济周期的形成等等
金融知识没有体系化的同学,非常建议入手一本,能帮助我们建立基础的财富认知
《财富之眼:用经济思维看清世界》读后感(篇二)
一、现代货币理论
1、该理论认为现代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一种政府信用货币体系,即主权国家的货币并不与任何商品和其他外币挂钩,只与未来税收和债务相对应。
2、,美元本质上是根据时代的变化来不断转变背后的支撑物。
二、M1-M2同比增速差
1、M1-M2同比增速差(俗称“剪刀差”):与牛市和熊市的相生相伴
2、M2-GDP同比增速差:更“真实”的通胀率
3、社融-M2同比增速差:对经济景气度的判断
三、为什么日元属于“避险货币”?--差环境中不差的选择
日元作为避险货币的三大支柱:人口老龄化使得日本缺乏通胀预期;日本央行开启无限兜底的量化宽松政策,日本成了“负利率俱乐部成员国”的一员,长期的低利率环境滋养了套息交易的“土壤”;日元的稳定性和国际化,支撑着日元成为投资者们套息交易的首选货币。
四、价值投资:寻找价格的锚
1、如果趋势投资实际上是追着狗(价格)跑,那么价值投资就是追着人(价值)跑。
2、价值股着眼于现在,成长股着眼于未来。价值股赚的是估值修复的钱,成长股赚的是预期变现的钱。本质上,都在研究公司“价值”是否被低估。
《财富之眼:用经济思维看清世界》读后感(篇三)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自己是比较喜欢的,和教科书相比更有趣味性,和部分经济科普文章相比又穿插了许多经济金融方面的知识点,在阅读的过程的有作者对部分经济现象的思考,也能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经济金融知识。
书本以货币、经济、趋势、投资四个思维为维度,从四个方面解读经济现象,有传统经济学中的货币、供给等内容,也有人民国际化、数字经济等当下热门话题,作为一本普及类读物,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对自己而言,重要的认知还是在于文中提到的康波周期,此前对这个理论自己并不知晓,关于周期,想到的无外乎是经济危机的周期,中国股市8年左右的牛熊周期,而更长的周期是自己没有去想过的。读完这本书之后,又有了许多想要去了解的内容,这就是他的启发性吧。
与其说这本书中具体的某一知识点,让自己感兴趣,不如说其中关于经济的一些观念性说法更让自己有所触动,比如“任何社会现象都是经济现象”,比如“做投资,一开始以为是金融,后来发现其实是经济,研究经济的时候发现其实是政治、研究政治的时候发现其实是历史,研究历史的时候发现其实是哲学”。回顾自己贫瘠的投资历史,也有很多时候陷入大众普遍的心理当中,作为一名零售银行工作者,我不得不承认,其实自己和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区别,对一些金融知识多了解一些,但对投资这件事,也只是一个门外汉,那些概念、知识,分散而零碎,于我而言并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而这个过程还很长远,甚至一些投资的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当然这也和自身资金不足的现实情况有关。
关于经济、关于金融,关于投资,接下来,我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资金的积累,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是两件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没有资金,重点是自有资金,谈何投资。自己的体会是,在自有资金处于匮乏的阶段去进行投资,会放大自己的恐慌情绪,如果再叠加本身的负债压力,这种恐慌情绪会更加严重,因此目前需要去做的就是资金的积累,把所有的应收款项和负债剔除后,自己并没有剩余资金了,这是件让人恐慌的事情,我们被一件一件需要花钱的项目填满,又或者在消费主义陷阱中沉沦,最终是捉襟见肘的钱包和储蓄余额。
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是个更漫长的过程,从零散的知识,到体系化,是个巨大的工程,不断的建设、修补、重建。社会现象是经济现象,而经济又涉及政治、历史,甚至哲学。在技术上,现代人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在思想上却进展缓慢。在阅读本书后,不禁去想一些问题。
(1)在工业革命之后,各个国家经济增速如何,经历了哪些周期,如何处理的,结果怎样。
(2)接受产业转移的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等国家的经济都经历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当年的经济发展如何,最终都遭遇了哪些问题,持续的发展的国家有哪些,有何可借鉴和警惕之处。
(3)康波周期理论的具体情况,对应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各个阶段是如何体现,延长康波周期最终的成果如何,同一时间段各个国家所处的康波周期一致吗?然后过不一致,互相之间是如何影响的。下一个康波周期会是AI技术所带来的吗?
书到用时方恨少,目前确实更有体会,努力吧,30+的自己,别觉得晚了。
《财富之眼:用经济思维看清世界》读后感(篇四)
3月10日,常州地区两家7-11便利店因停售农夫山泉所有相关产品引发网络热议。次日,江苏7-11回应,此举系门店员工个人行为,“不代表公司总部立场”。
上述事件作为近期农夫山泉系列争议中的一个场景,再度让该公司处于舆论“风口浪尖”。 这些声音大概来自三大群体:第一种,行业领域的讨伐之声,某些隐身的竞品对手。
市场中,竞争与合作无处不在。无论纯净水还是天然水,无论是宇航员专用水还是大自然搬运工,这个市场,买家与其他买家竞争,卖家与其他卖家竞争。
经济学家定义的竞争性市场,如果存在,需要具备五个条件:
1、买家和卖家的数量都很大,没有垄断。
2、市场参与者对所有可能的选择有全面和完备的信息。
3、卖家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
4、转移资源的成本为零。
5、参与经济活动的人都是价格接受者。
上面的“完全竞争”模型,忽略了企业家的作用,对农夫山泉创始人的第一桶金攻击,及其接班人的国籍身份挖掘也导致了“不完全竞争”。
如果理论上,“完全竞争”的逻辑会导致资源的最优分配,那么“不完全竞争”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次优分配。
第二种,中间渠道的渔利之盛,某些蹭热度的商贩。
有四线城市商超老板个人DY账号,竟然靠转录农夫山泉的种种“亲日”证据涨粉无数,流量大增促使超市营业额翻倍。这是另一种“搭便车”行为:享受收益却不支付产生收益的均摊成本。
如果本次不完全竞争里,成本支出方是农夫山泉,失去了一些市场份额,承担了品牌声誉的营销成本,享受收益者理论上则是行业竞品对手,得到了一些市场份额,收获了超卖商品收益。而这群小商贩的乌鸦行径,渔利气盛而不知耻。
第三种,终端客户的从众之生,某些单纯的善良群众。
饱含民族情怀,忠于改革故事,这一群体,可以定义为乌合之众。就像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描绘的那样:“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面对选择非黑即白,特别容易被煽动。
看到全网对农夫近乎疯狂的踩拉指责,想到“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一词。 以上三种群体都掉进了”信息茧房“。“信息茧房”出自哈佛大学凯斯·桑斯坦教授《信息乌托邦》一书,意思是:每个人所能接收到并且能真正吸收的信息,大部分实际上只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当代发达的信息网络,看似增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和速度,实则是对独立思考能力的破坏。
互联网的“算法”,通过我们的阅读习惯、信息偏好“算”出来,下一条准备推送的信息。信息提供者利用现代科技过滤掉了我们不喜欢、不认同的信息。
警惕这些“信息算法”织出的像虫茧一样的网,它拦截了人们接收知识的波段,隔绝了人们不感兴趣的参数,也限制了人们的认知思考能力。
纳什均衡告诉我们:每个参与者选择一个策略,当一个参与者不改变策略时,没有参与者能从改变策略中使自身获益。
无论你是竞争者、中间商还是消费者,对待任何一家公司,可以看他的商业模式,品牌价值,产品服务;尊重他的愿景使命,不踩高拉低,不趁火打劫,不恶意诋毁,相信市场会自动检验,时间会辨明真伪。
诚恳呼吁,保护商业环境,回归理性传播。
2024年3月12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