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被左右的独立思维读后感精选

被左右的独立思维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27 22:40:55
被左右的独立思维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7-27 22:40:55   小编:

《被左右的独立思维》这篇文章深刻探讨了人们在信息社会中如何保持独立思维的重要性。作者指出,受外界影响容易产生偏见,应该注重自我思考和独立判断。文章提倡多角度思考,避免盲从,保持独立性,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社会现实。

被左右的独立思维读后感篇一

说服别人不但要有好的口才,其实更是一种微妙的心理互动,是心理需求和心理动机在不断改变的过程,因此,仅靠观点正确不足以取信对方,而微妙的心理术像调料一样,可以让你的说服有香有色,让听者在良好的情绪下愉快地接受你的观点。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个人爱好,你越是使自己等同于他,就越具有说服力。因为你和他的相似程度越高,他就越把你当做“自己人”,你的言行在他看来,也代表了他的需要和动机,排斥心理很可能在寻找到共同点后逐渐淡化。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高傲的女电影明星很可能和举止拘谨的居家女性言谈甚欢,原因在于她们都有一个调皮的孩子,两个妈妈正在为孩子出水痘的问题苦恼。而双方在治水痘这个问题上的心得与尝试是很容易被对方认可的。

很多时候,事实与逻辑证据在解决问题上也是行不通的。在改变他人观点中,从共同动机出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是不言而喻。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夫妻争执的例子,这个例子足以证明,没有说服不了的老婆,关键看你怎么说!

这对夫妻分别是西尔玛和耶利米,这两人在很多问题上默契十足,但针对在去哪儿定居这个难题,西尔玛和耶利米意见不一。西尔玛生在法国、长在法国,而耶利米生长在美国。他们两人都觉得自己的祖国才是最适宜安家的地方。如此看来,那山并非要比这山高。如果非要让人们移民,他们更愿意去邻国:比如法国人更爱去英国,奥地利人更爱去瑞士。不幸的是,要想解决西尔玛和耶利米的问题,折中的方案并不可行。这就像一对夫妻就要不要孩子争执不下,这种情况下,要半个孩子显然不是解决方法。同理,西尔玛和耶利米也无法在欧洲和北美洲的中间地带——大西洋上安家。既然如此,这件事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一方说服另一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西尔玛和耶利米的情况并非个例。调查表明,大多数人在被问及希望到何处工作、抚养孩子及养老时,他们会回答自己的祖国。世界上只有13%的成年人想要永远离开自己的国家。这也无需大惊小怪。因为即使再合拍的夫妻也难免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争吵多年,可能是要不要生小孩、生几个孩子,也可能是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或者该不该养一只蜥蜴或豚鼠。

平庸的劝说者是开门见山提出要求,结果发生争执,陷入僵局;而优秀的劝说者则首先建立信任和同情的气氛。研究证明,在下结论前,呈示双方的观点,要比只讲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你可能会觉得西尔玛和耶利米很擅长此事,毕竟两人都是律师,他们毕生的事业就是说服陪审团。其实这两人之前也试过用解决专业法律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婚姻问题——他们向对方摆事实、列数据,以此佐证自己的观点,驳倒对方。耶利米用数据向西尔玛说明,在美国生活的成本较低;而西尔玛的数据则表明,在法国做律师能赚更多的钱。耶利米用邮件发给西尔玛一篇文章,讲的是美国的教育体系更为优越;西尔玛也找到了另一篇文章,声称孩子在法国成长更幸福。他们认为对方提供的“证据”并不可信,因此谁也不肯做出让步。多年以来,他们越发坚持己见。

其实西尔玛和耶利米用的正是大多数人的方法。在争吵与辩论中,我们会本能地抛出能够证明自己正确、对方错误的证据。我们会明确表达自己的论据,摆出事实,自以为这些很有说服力。但是,回想一下你最近一次和配偶吵架,或者去参加宴会却加入了一场辩论时,你有没有成功地改变他人的想法?有没有人注意到你那些深思熟虑的见解、认真调研的数据?如果你的记忆是真实的,可能你会意识到,事实和逻辑并不是说服他人的最有效武器。在争论这件事上,我们听任本能是不可取的。

他们都试图找到合理论据,证明自己选择的国家更好——法棍对白面包,卢浮宫对大都汇艺术博物馆,但最终都无法达到目的。这里的问题是,同意对方的说法意味着,放弃自己的观念。

要想使说服达到最佳效果,就要使双方达成共识,产生共同动机。这就要求我们在说服时将心比心,通过换位思考,先真正了解和体验别人心理,然后再调整说服的方式,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以帮助对方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说服对方,如此,自然容易被对方所接受。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能给他人一种为他着想的感觉,这种投其所好的技巧常常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要做到这一点,“知己知彼”十分重要,惟先知彼,而后方能从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

然而,如果西尔玛能提出与耶利米的观点不冲突的证据,情况会是如何呢?例如,她可以说“美国的确是工作养家的好地方,但去法国离我父母更近,我会更幸福”。或者她可以向耶利米出示能够真正引起他共鸣的信息——或许是一项研究,提出最适合养家糊口的两个国家是法国和美国。这样的信息与耶利米的固有观念相契合,因此既能引起他的注意,同时也可以作为西尔玛提出观点的切入点。反之,如果她声称美国是世界上最不适宜居住的国家之一,耶利米只会不予理睬。

每一个的行为都是由某种动机驱使的,要使说服取得实效, 就应使对方内在地产生转变自己行为方式和服从模式的动机。为此,说服者要使自己的观点、目标、理念以及提出的建议、劝告、要求,与对方的有关动机联系起来。接受者的任何需要,只要与说服所涉及的论题有关,都是对方接受新观点或提出要求的心理依据,他将根据自己的内在需要来认同所提供的观念或建议。

要想改变观念,我们首先要考虑对方的想法。我们要想想对方的固有观念是什么?他们的动机是什么?有时如果我们有强烈的动机相信某件事,那么面对如山的铁证,我们仍会置若罔闻。西尔玛想要搬去法国,所以她极力想要发现任何能够证明自己国家优越性的文章、博客和数据。那些支持死刑的人有动机相信死刑有效力的证据,也有动机对反面数据挑错。那些反对奥巴马的人也有强烈的意愿相信他并非生于美国。习惯于顽固拒绝他人说服的人,经常都处于“不”的心理组织状态之中,所以自然而然地会呈现僵硬的表情和姿势。对付这种人,如果一开始就提出问题,绝不能打破他“不”的心理。所以,你得努力寻找与对方一致的地方,先让对方赞同你远离主题的意见,从而使之对你的话感兴趣,寻求一致,而后再想法将你的主意引入话题,而最终求得对方的同意。

很少有观念是单独存在的,它们都与其他的观念和动机相互交错。考虑其他人的固有观点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如何以对对方最有说服力的方式论证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采用我们认为最有说服力的方式。尽管我们会本能地罗列一大堆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其他人的是错的,但是这种方法会使我们误入歧途。这样对方很可能会不予理睬或者作出反驳。要想成功地改变他人的观念,我们需要找到共同的动机。

被左右的独立思维读后感篇二

最近几天孙杨风波甚嚣尘上,大家讨论之余又提起他与霍顿的恩怨。关于二者的是是非非大家已经讨论的很充分了,在这里我不想置喙。只是我因为孙杨和霍顿想到了姚明。2002年,篮球运动员巴克利,曾在节目中放言:“姚明就是个菜鸟,只要他单场得到19分以上,我就当众亲驴屁股!”这种对姚明的不屑与侮辱的言论,通过电视扩散到了全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当年刚刚22岁的姚明是怎么应对的呢?当记者问及此事时,姚明幽默地回应道:“那我就天天都拿18分吧!”言外之意就是在为巴克利着想。此回应,引得现场一片笑声。事后没过多久,姚明就轻松拿下了20+。而此时的巴克利,不得不兑现自己的诺言——当众亲吻驴屁股!

记者又问姚明对此事的看法,姚明的回应是:“巴克利就是在开一个玩笑而已...我是很喜欢巴克利的,他为了总冠军那时候去了休斯顿火箭队,只拿100万美金的薪水,当然100万也很多了,但相对于他的身价来说,他愿意牺牲,做出牺牲来换取他的目标,这点是我非常喜欢的,我认为他是非常值得尊重的。”

这件事已经过去17年,我依然认为姚明是最聪明的运动员!想想看,如果巴克利口出狂言之时,姚明勃然大怒,指责巴克利是种族歧视,是看不起中国,双方粉丝互掐,隔空对骂……将是何种情形!但姚明不卑不亢,幽默化解了紧张气氛,试问谁听了姚明发言不会对他心生好感呢?即便是巴克利本人,即便不能成为姚明朋友,起码也不会更加讨厌他吧!

网络上,有人这么解释东北人能动手就不吵架的行为:因为没有听众!天寒地冻,谁会冒着冻僵的风险吵架或者听别人吵架?所以不如动手解决纠纷,起码还热身呢!这个解释初听起来是笑话,但笑完细细一品,是不是也很有道理?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吵架?

首先,吵架真的能够说服对方吗?设身处地想一想,当我们情绪激动时,真能被对方说服吗?如果不能,我们为何费劲心机吵架呢?——因为有听众!吵架者希望听众会听双方意见,然后做出理智判断。所以东北人宁可动手也不吵架,并非因为特立独行,更可能环境使然,不得不尔。这让我想起心理学有句名言:“人生而自由,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我们以为自己在独立做出判断,甚至以为自己见识卓越,但真是这样吗?还是我们的判断背后有诸多“不得不然”的原因呢?那么,控制我们做出选择的心理原因是什么呢?Ted主讲人、作家塔利·沙罗特的新作《被左右的独立思维——我们如何被影响及影响他人》通过大量例子探讨了这个问题,说实话很多例子的结论非常令人意外,同时也给人很大启发。

纽约大学美女学霸塔利·沙罗特,《被左右的独立思维》作者

例如书中提到,特朗普在上电视节目时抨击疫苗会引发儿童自闭症,作者作为科学家明知道他说的不对,却依然不知不觉受到影响,甚至在自己孩子要打疫苗时觉得紧张!特朗普是如何做到让自己的发言如此具有影响力的?

我们可能认为,在现在这个信息社会,大家慢慢不会特别固执己见了,毕竟我们想了解一件事可以搜索大量相关信息。但沙罗特博士通过研究却发现恰恰相反, 大多数人并不会被数据说服,因为大家会偏向搜索支持自己论点的信息,所以可能会更加固执!这个道理我们想想每年的大中专学生辩论赛就理解了,有没有注意到几乎每场比赛,双方队员都会高频率的说一句话:“对方辩友的论据恰恰证明了我方论点……”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大家对信息的解读不同啊!

那么,影响我们判断的到底是什么呢?沙罗特博士认为,是情感。如果一个人能从情感上打动对方,那么他影响对方的可能性就大很多。可能这就是特朗普明明说了错误的科学道理,但由于他的表达方式成功刺激了听众对孩子的担忧,所以依然影响了很多人,而医学专家摆事实讲道理的效果却远远不及。

人类掌握大量信息搜索权不过是最近几十年的事,而大脑可是已经进化了几十万年!大脑有自己的判断事情的方式。

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在网上与人辩论的经历。我上网很早,天涯时代就经常跟网友辩论,我喜欢准备充分才发言,每次当我认为自己已经真理在手时才会进行辩论,但经常灰心的发现,好像面对同样信息,双方解读方式却天差地别,得出的结论总能跟自己最初的看法一致。所以,近几年微博时代,面对同一个新闻,网友们各持己见,甚至互相取关,我已经见怪不怪!记得前几年两位在我印象中很斯文博学的博友,竟然因辩论而约架,我瞬间大笑,对着屏幕感叹:此刻两位都是东北人!

那么,如果你是做教师、推销员、经理人等必须经常说服人的工作的,要如何施加影响力呢?作者通过研究发现,首先你要让对方觉得,认同你的做法能够获得奖励,不一定是物质奖励,只要对方能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有回报就好。其次,你要理解每个人都有渴望掌控自己生活的心理,所以要用协商的态度交流,效果会更好。

沙罗特博士在书中的很多研究事例都很出乎一般人意料,但细细想来却很有道理。例如养老院的例子。我们一般人可能会认为,在养老院中老人被照顾的越无微不至,就越健康长寿。实际上不是的,如果你无微不至,甚至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老人,老人未必觉得舒服,因为他们会觉得自己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进而灰心丧气,反而不利于健康。但是如果管理者注意让老人对居住环境,餐饮习惯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请比较健康的老人为卧床不起的同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人的健康状况会大为好转!无他,老人能感觉到对生活的控制而已。

通过增加人们的控制感说服对方。——《被左右的独立思维》

合上书想想,其实居家老人也一样,为什么那么多老人热衷广场舞?为什么很多老人在家里抢着做家务、带孙辈?抛开社会原因,也有老年人试图维系对自己生活掌控的心理因素吧!我妈妈就坚持每天给我们做饭、买水果,而且一定要货比三家,不避严寒酷暑。有一天我实在心疼,就声明以后家里东西我来买,并且炫耀自己网购经验,老太太愣了一会儿,长叹道:“你说这人老了真是越来越没用!”正说到兴头上的我突然意识到老妈的忙碌其实就是她给自己设定的人生意义,我最好的孝顺方式是多陪她逛超市,替她提东西,而不是想当然的剥夺她为生活努力的方式。

作者在书中探讨了诸多说服对方的方式,例如威胁、压制、要求、声明不利后果等,但发现效果都不及鼓励。所有,有时所谓“正能量”貌似真能在人际关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读这本书带给我非常愉快的阅读感受,除了妙趣横生的叙述方式之外,作者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大量实验数据也是本书魅力之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翻译水平也比较高,译文简洁有力——对于无力阅读原著的读者,这真是太重要了!

被左右的独立思维读后感篇三

文/Lamb

最近这段日子,中美之间的经济拉锯战,尤其是美国政府对华为等中国行业龙头公司的封杀与打压,已经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铺天盖地的评论解读也都在微博朋友圈霸屏。

相比于前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可算是一枚超级网红,顶级流量明星。很多人可能会奇怪,这样一位看似有些不太靠谱,离经叛道的老顽童,是如何成为美国总统的呢?是美国人看惯了循规蹈矩的总统,想换换口味?还是特朗普独特的网红特质更吸引人?

图1 特朗普总统竞选现场(图片来自纪录片《特朗普是怎样炼成的》)

他是用什么俘获了普通百姓的支持呢?大家会觉得,他的竞选套路看起来相当不靠谱,相当不专业,但是他却最终胜出了,为此很多人都大跌眼镜,这根本不科学!但是《被左右的独立思维》这本书通过很缜密的分析告诉我们,不要惊讶,这是科学的!

特朗普在竞选中不需要拿出一堆一堆的统计数据,陈述一条一条的治国策略,他只需要让一种最基本的情绪在普通人中间开始蔓延,那就是焦虑。对于不断涌入的第三世界移民的焦虑,对于每年巨大的贸易逆差的焦虑,对于美国全球影响力的潜在对手的焦虑。普通百姓不关心,也看不懂各种专业的数据、表格,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当自己的切身利益被描述得岌岌可危之后,焦虑就会迅速蔓延。焦虑是人类思维中最基本的情绪之一,当人们开始被焦虑的情绪笼罩,理智的思考就会被淹没,大家只会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切身利益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我们现在该怎么办?特朗普的竞选策略抓住了人类思维中最基本的一些东西,绕过唇枪舌剑的逻辑较量,直接命中要害,自然而然地赢得了更多支持。

图2 情感——你的情绪会传染。

人类独立个体的思维模式,人与人之间思维的互相影响,是一种很多人难以掌控的玄妙科学。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接收信息,不断地分享信息,我们的思维也在不断地被这个世界所影响,同时也影响着这个世界。

如果把视线聚焦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事,我们会对这种奇妙的科学有更切身的体会。

有时候,我们怀着对亲人的关爱,对“葛优瘫”同款姿势窝在沙发上,一边看综艺一边打游戏的亲人说:“每天出门去公园走几圈吧,这样既能锻炼锻炼身体,也能放松放松身心,比在家闷着强了一万零五倍。你看你,现在身材越来越差,身体上的小毛病越来越多,还不赶紧给我出去锻炼。”但是过一阵子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苦口婆心没有任何效果,“葛优瘫”同款可能依然故我。但是微信运动或者类似的APP却能轻轻松松做到一些我们自己费尽心思也做不到的事情。为了在排行榜上的名次排得更靠前,为了每天步数打卡要超过规定数值,为了更多的点赞,原本不愿意多走一步的人,现在风吹雨打都挡不住了。在公园里走了一个小时,再刷一眼排行榜,隔壁老王还比我多三千步,这可不行,继续走,别拦我!

图3 微信运动排行榜

人的思维就是这么奇妙,有时候你唐僧一样的苦口婆心,效果却比不上一个手机APP,这不科学!但《被左右的独立思维》这本书很肯定地告诉我们,这是科学的!科学实验证明:正向激励策略会让人感到温暖和舒服,更有成就感,为了这样一个积极的预期,人就会去做一些平常不太会去做的事。

小区里保健品的推销员,我认为他们是有魔法的一个群体,确切地说,他们拥有对思维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神奇魔法。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参加了几堂保健品的课程,领了几盒鸡蛋几桶食用油,就心甘情愿地拿出几万块的积蓄买一箱又一箱的保健品回家。任亲朋好友如何劝说没用,我们给老人摆事实、讲道理、论亲情,甚至上网搜案例,但是毫无用处,他们依旧执迷不悟。这个时候我们会很绝望,我们是家人,是至亲,我给你看了这么多案例,讲了这么多科学理论和常理推断,你为什么还是选择相信一个外人呢?

为什么这些老人宁愿相信一个外人,而对身边亲人的话却丝毫听不进去?这不科学! 《被左右的独立思维》这本书通过鲜活的社会科学实验告诉我们,这也是科学的!科学研究证明,当我们对某个观点深信不疑时,我们会忽略那些暗示我们做错了的证据,我们认为这样的信息不可靠,当别人的观点与自己之前深信不疑的观点不一致时,我们会选择对新的观点不予理睬。

图4 激励——要想让别人采取行动,就应该采取积极应对的策略。

一对已经读大四的恋人,读书的时候情投意合,仿佛一对神仙眷侣。现在突然需要面临一个重要的人生抉择,男生想去找份工作补贴家用,女生想要出国读研继续深造,那么以后他们是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

一对在外打拼了几年的夫妇,丈夫想留在大城市拼搏,因为工作机遇更多,收入更丰厚,而妻子想回家乡的小城市,因为离家人更近,生活压力也小一些,那么该如何劝说自己的另一半认同自己的选择呢?

一对正在摸索如何照顾好自己刚刚出生的婴儿的新晋父母,面对呱呱坠地之后一脸无辜的小生命,他们该如何把自己的情绪传递给天真无邪的宝宝呢?各种情绪的表达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哪些相对应的影响呢?

一位销售公司的经理,在面对公司销售业绩上个月下降了20%的情况,该如何对手下的员工进行激励以达到业绩的提升?是应该拿出物质激励和精神鼓舞的“胡萝卜”,还是使出再不提升业绩就降薪开除的“大棒”?

图5 “胡萝卜”与“大棒”

人生会面临很多抉择的时刻,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很多时候会被困在思维的蛛网里,一筹莫展,举棋不定,寸步难行。

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情况,我们如果想要试图影响或者改变他人的想法与行为,就要先了解人类思维运行的一些基本原则。人类的大脑,人类的思维,由一些核心的要素,比如情感,动机,能动性,好奇心等来支配,这些因素会阻碍或者帮助我们对人类的思维施加影响力。

《被左右的独立思维》这本书通过一些深入浅出,贴近生活的科学实验,形象地给我们展示了人类大脑与思维的奥秘,论点的证明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我们不需要什么深厚的科学知识基础,就能轻松的了解一些曾经困惑着我们的思维谜题。

读完了这本书,我的脑海中突然有了一个天马行空的联想,人类的大脑,人类的思维,就像是一束温暖的阳光,无数的光子组成了这束光,每一颗光子的运动都是无序的,但是光子总和成光线之后,又完美的符合电磁波的运行规律。希望翻开《被左右的独立思维》这本书的朋友,可以在纷繁复杂的思维蛛网里,探索到一些人类思维运行的奥秘,为自己的人生点亮一束引路的思维之光!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