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100字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05 03:40:13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6-05 03:40:13   小编:

《建安十三年》是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描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建立蜀国的经过。通过描写建安十三年这一关键时刻,展现了刘备的智勇和领导才能。小说中充满了紧张的战争场面和刘备与诸葛亮的默契配合,引人入胜。同时,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对话,使人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第一篇

好不容易翻完了,全书三十六万余字,虽说是以建安十三年为引子,却是前后连缀了十几年的故事,时间长、跨度大、人物多,难为作者的用心了。

从书名来看,完全是想效彷《万历十五年》的成功经验,但作者明显是用力太猛,又力有不逮,反而成了东施效颦。

首先人物众多,没有重点,没有主线,什么都想讲,什么都想涉及,眉毛胡子一把抓,就等于什么都没有描述好。由于没有突出重点,长达数十年的故事的叙述就显得唠唠叨叨,破碎不堪。而且作者有堆积史料课本的习惯,还爱引述参考资料原文,并且是引用原文之后又有再翻译的坏毛病,生怕读者不懂,所以整个篇幅就格外地冗长。

其实三国故事大众都很熟悉,作者叙述时并无太多新的思想,新的发现和自己的见解,而只是顺着时间线把史料又捋了一遍,不外乎历史教科书式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物等东西,相当于带着读者又复习了一道三国的课本知识。

关健是作者的文字功夫也不够,读起来干瘪乏味,如果不是出于对历史的喜好,我可能早就弃读了,完全没有读黄仁宇作品时的酣畅淋漓,那种豁然开朗,欲罢不能的感觉。

如果说《万历十五年》是博士论文的话,那么《建安十三年》就只能算是本科的历史课资料。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第二篇

作为一个三国迷,看到三国的新书马上读完了。读了很多关于三国的书,读了这本书以后还是很惊喜的,作者以十二个地点作为时空节点对十二座城市发生的历史事件、人物娓娓道来,对于我来讲还是很受用的,一直对三国的各种城市、地名搞不清楚,这本书终于帮我捋清楚了。另外,这本书中的很多观点还是很有逻辑性和想象力的(历史吗,还是需要有些想象力的),有些观点看了让人看了拍案称奇,脑洞大开。作者的文笔还不错,里面有一些幽默的表达,读起来很有意思。总之,是近年来读过的写三国的书中比较上乘的一本。

建安十三年

评价人数不足

锋云 / 2021 / 化学工业出版社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第三篇

拿到书的第一眼就被吸引了,这是一本精装版的书,厚重而精美。 我当时买回来是这么想的,书不能白买,必须得认认真真读完,如果我不喜欢,那以后还可以给上三年级的孩子读。  对于历史方面的书籍我一直是抗拒的,因为觉得有些很枯燥。但是拿到这本书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作者早就替我们想好了,他结合经典,从一个个故事和历史人物串联入手,哪怕你对过去的历史了解不多,也不影响你阅读《建安十三年》。  而且作者还根据的历史故事,用通俗的语言讲述给我们听。所以读这本书就是在读过去的一个个历史故事,有一种看连续剧的感觉。为了怕我们对过去的历史不了解,他中间还穿差了一些解读,作者特别费心的做到考虑所有喜欢读历史故事的读者。 相信喜欢看故事书的孩子也是会爱读的。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第四篇

要成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最早通过读三国对“天时、地利、人和”有了初步的认知,比如曹操在恰当的时机迎驾了天子,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亦或是说“奉天子以令不臣”)归拢人心就是占据天时、人和的表现,统一了整个北方更是占据了地利。最近读了这本《建安十三年》,书中的架构是以十二个地点作为时空节点展开的阐述,围绕每一个地点展开的叙事,使我对“地利”这个概念认知加深了一步,尤其是在开篇就讲到了“邺城”,没想到曹操修个“玄武池”还有城市建设的目的和功能,这本书翻开就可以看到一幅建安十三年的形势图,图中对每一个地点都做了详实的标注,使我在空间上对三国发生的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读到曹操对邺城的爱我联想到马云在北京创业失败后回到杭州创立了阿里巴巴,杭州通过几年的发展硬是成为新的互联网公司、人才的聚集地,想到这一点后更是感慨地利的重要性。还有“人和”这个要素,令我最为感慨的是书中很多对小人物的描述,我们对于三国大人物的故事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历史的发展、推动不光是由大人物推动了,很多不太知名的人物也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书中有很多对于不知名人物的描述令我印象深刻,也启发了我如果做不了大人物,能否像他们一样做个有价值的小人物呢,不求青史长存,能在当时的社会做出一点有价值的贡献就足以。总之,对我有很启发的一本书,考据客观详实且不失创新想象,逻辑清晰、思维缜密、有深度又不乏风趣幽默,强烈推荐的一本三国历史著作。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第五篇

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竟然敢读这样的大部头历史著作!单单提到建安十三年,无知的我完全摸不准历史的脉络,这一年究竟有何特殊之处值得如此大书特书?但是如果说这一年在后汉三国的历史上潜藏着大转折和大变局,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全部来自《三国演义》的读者来说,还真是充满了吸引力。

这种吸引力首先来自于作者的讲故事的功力。

在我的印象中,但凡讲历史总逃不开那些“公元前”加精简版年度大事。但是在《建安十三年》中,作者锋云却用一座座城池串联起那些历史大剧,凭借其深厚的历史造诣将风云变幻的大汉帝国后期群雄割据的乱局一一拆解,娓娓道来。具有亲和力的文笔和独特创新的写作视角,即便是对历史无感的读者,也会被这分分合合的天下大事深深地吸引。

比起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建安十三年》更注重史实,通过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勾画出了有别于文学作品中的隐秘且真实的政治野心和治世抱负。同样的荆州,在刘表眼中是坐观局势变化用以自保的营堡,在孙权则是“竟长江所及”“渐规巴蜀”的要塞,在刘备则是谋划“汉室可兴”的咽喉要地。也许在我们看来,一次次的征战和进攻实属劳民伤财,殊不知在这些豪杰眼中,一州一城都有其不可估量的价值,都可能决定着天下大势的走向。

其次作者刻画出了气质各异的英雄群像,没有滤镜,中肯真切。

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作品,曹操一直被塑造成一个奸雄的形象。《建安十三年》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颇具气度和谋略的治世能臣。在群雄逐鹿的混乱中,他能够果断地“奉天子以令不臣”,掌握话语权。广纳贤才,任人唯贤,不计过往,心胸超乎想象的宽广。最重要的是,曹操的抗击打能力超强,即便是遭受赤壁之战的重创,却仍旧能够满血复活,卷土重来,丝毫不受失败的影响。这份胸襟和气度着实令人赞叹!

反而是刘备和诸葛亮时常被标榜的的君臣之义,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浓厚。刘备这寄人篱下的坎坷经历也确实令人震惊!

还有那些各有特点的谋士,审时度势择木而栖,顺应天下大势,在形成曹刘孙三国鼎分的局面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安十三年》通过俯视三国时代的这个转折之年,为读者重新审视历史的真相,理解天下三分的深层由来提供了更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解读。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第六篇

东汉末年分三国,战火连绵不休。。。。

三国的主要人物都有谁?董卓,袁绍,袁术,曹操,孙坚,孙权,周公瑾,刘备,关云长,张飞。。。。等等。

私以为,曹操才是主要的灵魂人物。

何时开始,天下三分,终于有了刘备的一席之地,也让孙权成为江东的代名词?

答案是——建安十三年!

-

建安,作为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一共被使用了二十五年。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是建安年代的中间点,也是汉末三国的转折点。

这一年,曹操占据了邺城,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此地当做了他南征北战的大本营。

这一年,历史上爆发了一场旷古烁今的世纪大战——赤壁之战。火烧连营的壮观场面此时还刻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曹操的壮志未酬也在烟灰中有了一丝黯然神伤。

也许,他站在山石之上慨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时,三国的溘然成形终究成了历史的必然。

-

从此后,东汉末年终于变为【三国鼎立】。

-

《建安十三年》以邺城、江夏、襄阳、许都、关中、长坂、柴桑、赤壁、江陵、合肥、建业、益州这十二个地点为时空节点,俯视三国时代中的这个转折之年, 将邺城曹操作为主干,延伸到四面八方,为我们剖析了三国的重要事迹。

作为历史爱好者,这无疑是一本集趣味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历史著作。

-

这里有你喜欢的历史人物的典型;也有你欣赏的历史事件的脉络;更引人入胜的是整个三国的铺陈发展。

-

13岁的曹冲称象,这一年被天妒英才。

曾经的文姬和亲,这一年被曹操【归汉】。

建安七子的威名,这一年成为历史上摧残的明星。

建安十三年。大江东去,历史滚滚而来。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第七篇

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竟然敢读这样的大部头历史著作!单单提到建安十三年,无知的我完全摸不准历史的脉络,这一年究竟有何特殊之处值得如此大书特书?但是如果说这一年在后汉三国的历史上潜藏着大转折和大变局,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全部来自《三国演义》的读者来说,还真是充满了吸引力。

这种吸引力首先来自于作者的讲故事的功力。

在我的印象中,但凡讲历史总逃不开那些“公元前”加精简版年度大事。但是在《建安十三年》中,作者锋云却用一座座城池串联起那些历史大剧,凭借其深厚的历史造诣将风云变幻的大汉帝国后期群雄割据的乱局一一拆解,娓娓道来。具有亲和力的文笔和独特创新的写作视角,即便是对历史无感的读者,也会被这分分合合的天下大事深深地吸引。

比起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建安十三年》更注重史实,通过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勾画出了有别于文学作品中的隐秘且真实的政治野心和治世抱负。同样的荆州,在刘表眼中是坐观局势变化用以自保的营堡,在孙权则是“竟长江所及”“渐规巴蜀”的要塞,在刘备则是谋划“汉室可兴”的咽喉要地。也许在我们看来,一次次的征战和进攻实属劳民伤财,殊不知在这些豪杰眼中,一州一城都有其不可估量的价值,都可能决定着天下大势的走向。

其次作者刻画出了气质各异的英雄群像,没有滤镜,中肯真切。

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作品,曹操一直被塑造成一个奸雄的形象。《建安十三年》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颇具气度和谋略的治世能臣。在群雄逐鹿的混乱中,他能够果断地“奉天子以令不臣”,掌握话语权。广纳贤才,任人唯贤,不计过往,心胸超乎想象的宽广。最重要的是,曹操的抗击打能力超强,即便是遭受赤壁之战的重创,却仍旧能够满血复活,卷土重来,丝毫不受失败的影响。这份胸襟和气度着实令人赞叹!

反而是刘备和诸葛亮时常被标榜的的君臣之义,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浓厚。刘备这寄人篱下的坎坷经历也确实令人震惊!

还有那些各有特点的谋士,审时度势择木而栖,顺应天下大势,在形成曹刘孙三国鼎分的局面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安十三年》通过俯视三国时代的这个转折之年,为读者重新审视历史的真相,理解天下三分的深层由来提供了更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解读。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第八篇

最初购买此书时,首先是基于对于三国历史的兴趣以及有北大的张帆老师、清华的张国刚老师以及我一直很认可的谢玺璋老师的推荐。因此,虽然对该书很感兴趣,但并没有太多期待,毕竟目前市面上关于三国的书太多了。不过,一旦拿到该书,我就有点爱不释手了。

首先,视野宏阔。建安十三年无疑是搅动天下每一个角落的一年,但之前少有人却分析这一年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如何产生了这些影响,除了赤壁之战还发生了什么以及如何发生的?作者锋云则不同,他以这一年曹操、刘备、孙权的主要活动为时间脉络,通过地点的变换、焦点的转换,给人以移步换景的感觉,进而如张帆老师所说“不仅准确地把握了时代大势和轮廓,也精彩地呈现了历史的场面感和戏剧性”。以这种视野来看,不仅赤壁之战的胜败有了更深的解释,让赤壁之战本身也回归了它本应有的坐标。

其次,存疑释惑。与以往三国书写者总是纠缠于曹操个别老问题不同,作者并没有盯住老问题不放,而是独辟蹊径地提出了新问题,进而也给老问题一个崭新的解释。比如:对曹操开挖玄武池练水军的疑问,不仅质疑了曹操操练水军的实际效果,预示了随后赤壁之战的失败,而且揭示了曹操在邺城建设(特别是铜雀台建设)、政治上位方面的野心。再比如:诸葛亮在长坂坡的无所作为其实隐藏了刘备与诸葛亮的政策分歧,孙吴第一号忠臣张昭为什么会成为头号降曹派,赤壁之战前后孙权为什么顺流而下去全力争夺合肥。正如谢玺璋老师所说,“寻常史料经他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常常显露出传统叙事所忽略和丢弃的含义”。

最后,对标经典。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是个论证十分严谨的人,然而作者的叙写内容却并不限于建安十三年因而显得有些驳杂,一开始读我甚至认为个别地方是“闲笔”乃至冗余。不过,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这些内容不仅不是无关紧要的,而且有可能是全书的“机关”。所谓“机关”,就是控制整个机械的关键部分。书中的玄武池是这样,它连接着军事、政治、城建;书中的铜雀台也是这样,它把曹操的政治期待、军事考虑、文学情怀乃至终始之虑都体现了出来;书中的邺城也是这样,第一章中的邺城标志着曹操对北方的一统和对远方的诗意,最后一章的邺都则标志着曹操心态的调整、政治的嬗变和对眼前的诗意。如此看来,我理解了张国刚老师在推荐语中所说的“对标经典,挖掘细节,分析新颖,可读性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了。

那么,《建安十三年》对标的又是哪一部经典呢?我理解就是《万历十五年》,《万历十五年》以人物为章节,通过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人的言行举止来揭示僵化的体制和停滞的时代,而建安十三年则通过邺城、许都、襄阳、赤壁等不同地点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来回看一个激荡时代中的偶然与必然。《万历十五年》写人物不局限于万历十五年甚至不局限于万历年间,《建安十三年》写地点也并不局限于建安十三年,而是有了更宏阔的视野,隐隐地揭示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第九篇

很少写书评更不愿意在豆瓣上写书评,一是没时间,二是没兴趣,但《建安十三年》是个例外。于是,趁着周末刚刚读完的兴奋劲和热乎劲,把这篇书评分享给大家。

《建安十三年》是一部以赤壁之战发生的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为时间节点,以邺城、许都、江夏、襄阳、赤壁、合肥等十三个地点为空间节点,时间纵横数十年、空间遍布全九州的一部三国力作。

之所以说是力作,首先是因为作者投入了心力。相较于其他作品的拼拼接接、剪剪贴贴,本书作者的治学态度相当严谨,每一处史实都认真考证,每一个观点都有理有据。阅读中,我发现书中竟然同时存在三种不同的字体,仔细观察分析才发现:使用宋体的是正文,使用楷体的是引用的史书原文,使用仿宋的是书中对话的现代文翻译,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我想一则是严谨,二则是便于读者辨别,三则体现了某种自信,真要为他(或者是她?)点赞!

之所以说是力作,其次因为观点相当给力。写建安十三年,当然避不开赤壁之战,但关于赤壁之战的研究真是太多太多了,还有什么新意可谈?还有什么史料未见?你别说,作者还真是挖出了不少新东西!关于疫情对于曹军胜败的影响,作者除了列举不同史书中的论述,而且把之后发生的合肥救援时的疫情以及曹操教令中关于疫情的表述都挖了出来。关于借东风和火攻,作者不仅用湖陆风加以解释,而且挖出了九年前在同一时节、同一地域、同一拨人马进行的另一次火攻战。看得出,作者是从大视野来观察建安十三年的,也是以严谨的态度来钻研建安十三年的。

之所以说是力作,最后因为内容充满张力。别看作者锋云只写了建安十三年的十三个月和十三个地儿,但他让我们感受到的却是整个建安时代乃至整个三国百年。每一章中,作者都以建安十三年所发生的事件为核心,在时间上进行纵向展开,既回顾了事件的来龙,也隐隐地暗示着事件的去脉。以襄阳为例,作者以刘琦设局使诸葛亮“上楼去梯”为开头,以诸葛亮智商不在线为疑问,行云流水般引出了襄阳城中降曹与抗曹的路线之争、刘琦与刘琮的继嗣之争、刘表与刘备的主客之争,最后仍以“上楼去梯”结尾,不仅交待了前情,而且为后面事态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襄阳如此,每一章也如此,第一章是邺城,最后一章是邺都,为什么如此?这种首尾呼应、环环相扣的写作和研究,妙!

看得出,无论看起来多么流畅肆意,作者锋云其实还是收着的,他的锋芒一直都藏在云里,还有许多内容没有写或者说没有写透,不过正因如此,才给人以更多更大咀嚼的空间,才让人对三国的真历史产生更大的兴趣。

注意到在《建安十三年》的封底已经有了作者另一部作者《聊出来的三国》系列丛书的宣传了,期待届时能够写得更多更好,讲得更深更透。

这个书评写的有点多,但觉得还没有把《建安十三年》评透,有空再细读再写吧。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第十篇

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转折点之一。在这个公历和农历的双重闰年,曹操挟统一北方之势并吞荆州,而仓惶而逃的刘备和手里只有半个扬州的孙权在大江沿岸拼命一搏,至此中国的历史发生剧变。在这样的一年中都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的历史事件促成了这个转折?由锋云所著的《建安十三年》就为我们展现出了这一年的风云变幻。

青年历史学者锋云关注使用了二十五年的建安年号,就在其中间年份,实现了汉末三国的转折点。选取邺城、江夏、襄阳、许都、关中、长坂、柴桑、赤壁、江陵、合肥、建业、益州这十二个地点作为时空节点。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无疑就是激荡起伏的荆州风云。

在这一年春天,孙权率军袭击了江夏,这是孙权一系梦寐以求的地方。此前已经发动过三次袭击,但都收获不足。没有完全达到目的。终于,在公元208年春,在甘宁等将领的奋勇搏杀下,终于得偿所愿,为自己取得了战略主动。 就在襄阳,刘备集团也面临着抉择。刘表的两个儿子之间的继承权之争已经愈演愈烈。以至于出现了刘琦上楼抽梯求教诸葛亮的事情。而诸葛亮也并不是什么寻常角色。他出身于世代官宦的琅琊诸葛家族,社会关系也并不是什么躬耕布衣。与刘表有关系,和几个荆襄大族都有关系。他指点刘琦效仿重耳自请外放,出任江夏太守,一举多得,让刘琦成为可靠的盟友,也为刘备找到了新的栖身之所,还为后续留下了火种。 208年九月,曹操南下,刘表病亡,刘琮投降,刘备迎来了自己的至暗时刻。长坂坡前,跟随刘备一起逃出来的只有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十余人,而其中的徐庶还走向了曹营。与《三国演义》不同的时,徐庶也曾在拥戴曹丕接受旱地禅让的劝进表中留下自己的名字,在曹魏也就任高官。和小说中的形象大相径庭。 此时,鲁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前往长坂坡,与刘备会面。诸葛亮随之前往柴桑,探讨孙刘同盟的可行性。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以获得孙权的理解,说服他共同抗曹。分析利害,指出曹军战斗力因为连续行军而严重下降,不擅长水战,在荆州的统治并不稳固。但曹操的一封书信险些让这一切化为乌有。好在还有鲁肃和周瑜。他们极力劝说,终于举兵三万,以抗曹军。 曹军南下,会猎于吴,但是遇到了大疫,死者大半。之前诸葛亮和周瑜分析的弱点也一一应验。还有神秘而突然的冬季东南风。这场著名战役,显现了弱者逆袭,以少胜多,也反映了形势逆转,强弱易势。然而荆州风云并未完结,孙刘之间的大戏正要徐徐拉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建安十三年的故事还在继续,并在未来结出果实。这也是这本书所要带给我们的启示吧。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第十一篇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让三国这段历史广为国人熟知。《三国演义》的故事起始于黄巾起义这一年,也就是公元184年,之后便展开了群雄逐鹿、三足鼎立的历史画卷,那是东汉末年民不聊生、军阀混战的年代,也是乱世出英雄的时代。

当然,《三国演义》是以三国的历史为基础,但也经历过作者很多改编,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与真实的历史都不对应。再加上作者“拥刘贬曹”的倾向,以致于我们对历史人物也产生了偏见。

那么真实的三国历史如何呢?这里推荐一本“生于孔孟之乡,学于清华北大,行于庙堂江湖,醉于经史子集”的国内历史专家锋云的《建安十三年:后汉三国的历史大转折与大变局》。以详尽细腻的笔法,结合丰富翔实的史料,讲的就是真实的东汉末年风云变幻的历史,以小见大、气势恢宏,有着强烈的历史趣味性。

书名中的建安十三年,折算成公元纪年也就是公元208年,正好是黄巾起义的24年之后。在这一年,曹操已经打赢了官渡之战,灭掉了北方袁绍的势力,此时对于统一北方做一些扫尾的工作。而正好也在这一年,东吴的势力也在崛起,拓展自己的势力。刘备依然在夹缝中生存,此时客居刘表所在的荆州。也正好在这一年的冬天,发生了赤壁战争,孙刘两家合作一起打败曹操,成为历史当中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赤壁战争之后,曹操不再一家独大,也为之后最终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可以说,这一年是三国历史的大转折,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虽然书名中说是“建安十三年”,但作者并非单纯只是介绍这一年发生的事件。为了让我们有更清晰的认识,就必然要将这一年所有的事件的原因背景全都讲清楚,于是围绕事件当中的人物,交待其人物经历、介绍其时代背景、陈述其复杂的形势关系等等,有理有据地让人明白其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另外,这一年发生了某些事件,为之后东汉王朝的灭亡以及三国鼎立的形成埋下了种子,这也是不得不提的,还有有关人物的历史命运也要交待。于是通过这一年的事件,作者也让我们看到了三国历史的最终走向,也算是有始有终。也就是说,“建安十三年”相当于一个大树的主干,左边一片茂盛的枝叶补全了“过去”的部分,而右边也有一片茂盛的枝叶则充实了“未来”。也就是,通过“建安十三年”这样一条主干,让我们透视了三国成立前的历史全貌。

书中还有一个特色,这本书分成了十三个章节,涉及了十二处地点。这十二处主要地点,涵盖当时东汉王朝不同的地域,而每个地域都有其相应的事件,事件的背后也承载着不同的历史。就是说,作者通过“建安十三年”这个时间主轴,再以十二个地点带出了这一年的重要事件,再通过这些事件分析东汉末期三国成立之前这段历史的格局。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历史与事件的背后都是以人物在推动,尤其是东汉末年这个乱世,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因此作者也不可避免的要给我们讲述历史中的人物,陈述人物经历,分析人物性格,纠正我们在《三国演义》中对于人物的错误印象,还原历史人物的真相。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三国这段历史,至今被人传唱,经久不衰,可谓常看常新,这本书也不例外,让我们对于那段历史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这本书是400余页的精装书,拿在手中仿佛整个三国历史集中在了手上,有着一种历史的厚重与沉重感。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第十二篇

大家好,我是从21世纪穿越来的小记者,接下来,让我来采访一下今天的大人物:曹操。 不知名的小记者:曹操,您好,请问你挖池子是想改风水么? 曹操:你管不着~ 不知名的小记者:根据我对历史的理解,很多皇帝之前也挖了池子,你是不是想当皇帝呢? 曹操:滚蛋~ 不知名的小记者:那你是觉得你夫人美呢 ?还是甄宓美呢? 曹操:来人呢…… 只见这位不知名的小记者以八十迈的速度溜走,然后回到现在。 (本剧纯属虚构)

回到正题,之所以想起这一段剧情,主要是因为最近看了这本《建安十三年》,这本书的封面十分的大气,以浅墨色打底,只有书的标题,封面比较简单,以下不再过多赘述。 而对于,这本书的书名《建安十三年》,并不是建安这个号用了13年,而是公元208年这一年。 那么,接下来我将以作者的视角来分析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详细讲述这一年,而不是十二年,或者十一年。 首先,作者觉得这一年是一个具有转折性的一年,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比如在战争方面,东西方的对峙逐渐转移到了南北方,因为各方势力对于权力的角逐,由原来的平稳状态,逐渐过渡到了作战状态。 而曹操的统一大梦就此初醒,刘备和孙权为了各自的荣华富贵和太平盛世,开始从规划到努力参与。当然,还有大家熟知的刘备遇上诸葛亮,曹操接司马懿入府等等这些熟悉的桥段。

对一个作者而言,找到一个要发挥的点,只是其一,另一个重点是如何把它表达出来,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一年为单位(细线),以地点为珠子,将整本书串联起来,大部分读者通过了解不同地点,以及主要人物的状态,来窥探出那些细微之处对整个历史的影响。

当然,你不要仅仅觉得这本《建安十三年》,是对历史中人物的行动进行抽丝剥茧,这本书的内容十分的丰富,不仅仅有真实的历史记载,还有一些杂谈作为辅助,如果说每本历史书都是一个菜的话,那么这本《建安十三年》就是一个汤,里面不仅配菜丰富,而且汤底能稠。特别喜欢历史,以及想了解三国人物发展史的人,可以反复阅读。 当然,在这里多说一嘴,对于历史人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对于书的内容也是这样的,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内容),直接摒弃就可以,读书和交朋友都是一样的,求同存异即可。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第十三篇

在中国50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三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它结束了秦汉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完整的神州大地再次陷入分裂。古往今来,对于三国的具体时间开端,许多学者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大家都认同的,就是这种三国鼎立的局面是从赤壁之战后开始建立的。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正是公元208年,也是建安十三年。

著名学者锋云查阅了各种资料后,尝试用一种全新的叙写方式写下了他的新书《建安十三年》。在书中,他用独特创新的视觉,灰谐幽默的语言,将建安十三年这平凡却不平静的一年所发生的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对当时时局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来展开,向我们展示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背后的故事。

说到历史,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我们常常看到的各种演义。其实严格来说,演义并不真正的历史事件,它是以历史事实为基础,给大众讲故事。为了给大众带来更加有趣的阅读体验,作者往往会在其中增加一些细节,甚至包括作者自己的想象,也会适当增加故事情节。因此对于很多学历史的人来说,演义并不是最佳的途径。

《建安十三年》与传统的历史故事不同,它依据的是史实基础,挖掘细节,采用了一些推理的小说的写作方式,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给人带来有趣的阅读体验的同时也尊重史实,使人读起来既不枯燥乏味,又从中学习到历史知识。

比如书中对发生在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的叙述就是一个很经典的案例,记得小时候看电视剧时,摇着羽扇的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那一幕让人记忆深刻。长大以后,才知道原来借东风的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借的也不是东风,只是湖陆风。

在《建安十三年》中,锋云依照后世的史学家们气象学家的研究,对湖陆风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在与大湖相邻的地区,白天的夜晚的温差过大,会出现一种现象,白天风从湖面往陆地方向吹,晚上风则会从陆地往湖面上吹,这就是湖陆风现象。

当时曹操的军队正好驻扎在一个叫云梦泽的大湖旁,对于久居此地的周瑜等人来说,想要等来一场湖陆风是多么容易的事情。于是 ,就有了那场足以改变历史的赤壁之战。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张帆说,《建安十三年》精彩地呈现了历史的场面感。为我们揭秘了三国鼎立局面初步形成的过程。

事实上,在《建安十三年》中,这样的揭秘随处可见。不仅有对某一事件的揭秘,对当时人们的内心活动,时局情况都有着详细的分析。

同时,它以建安十三年年初曹操在邺城挖玄武湖为引子,从另一个方面来分析曹操为什么会选择在邺城挖玄武湖,表面看起来是曹操想要操练水兵,但结合当时的时局来看,曹操是另有打算的。这种叙事方式打破了以时间节点来讲述历史故事的传统,采用了以地点为坐标轴,剖析了当时的天下为何会三分,如何将天下三分这个疑团多多的命题。这种方式也会让人们对当时的三国鼎立的局面有着更加立体的认识。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第十四篇

我国四大名著中,依托真实历史改编的小说仅有《三国演义》这一部。中国历史灿若繁星,罗贯中却独独摘取三国纷争的几十年,可见三国的独特与魅力。任何一个激荡的时代,背后的真实绝不是单是偶然,一定存在着历史的必然。青年历史学者锋云所著的《建安十三年》一书,从全新的切入点,在建安十三年这个时间点,通过邺城、江夏、襄阳、许都、关中、长坂、柴桑、赤壁、江陵、合肥、建业、益州这十二个地点,分析曹操、刘备、孙权、马腾、刘表、刘璋等各方势力的所作所为,审视历史潮流中人力的作用与斗争,揭示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建安十三年,历史上最让他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赤壁之战了。赤壁之战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础,然而正史中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载却少之又少,我们更多地是从野史、文学小说中了解,其中的真实性有待考证。锋云便从众多史料中,带领我们一层层剖析真实的赤壁之战,正如他“第八章赤壁”的副标题中所说,“你认为的偶遇,实是我刻意的等待。”赤壁之战的发生是必然且必须的。

首先,曹操方面,刘琮归降,曹操给刘琮及其下属蒯越、文聘等人,并在荆州招揽了桓阶、和洽、裴潜、韩暨、司马芝、梁鹄等荆州名士。其中梁鹄可是与曹操有过过节,二十多年前曹操想要成为洛阳令的时候,梁鹄只许他做了北部尉。因此,梁鹄听说曹操“招募”自己时,诚惶诚恐,担心曹操这是“秋后算账”。按照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要天下人负我”的作风,当是睚眦必报的。然而曹操并没有翻旧账,他将梁鹄待为上宾,并安排了一个闲职。而这其中的原因,竟是梁鹄的书法出众。可见,曹操在惜才爱才方面,确实无人能及。

在招揽人才的同时,曹操并没有忘记远方的刘备,这是他接下来要攻打的敌人。谋士程昱认为,贸然进攻,孙刘会形成坚固的联盟,难打。于是,曹操一封书信发到了孙权手中——会猎于吴。然而事不随曹愿,孙刘联盟最终形成,迎来了赤壁之战。赤壁之战的过程,我们大致都有些了解,曹操为了使士兵适应船上战斗,将船用铁链连在了一起,孙刘大军借着东风,将装满火油燃烧着的船只,一举开到了曹方的战船,一场大火,使曹操战败而逃。

那么真实的赤壁之战,真的只是靠东风取胜了吗?《建安十三年》中锋云查找并提供了更多的观点。当时的东风,实际上是一场湖陆风。持续的晴天过后,白天出湖的西北风会转成夜晚入湖的东南风,为火攻提供了自然条件,这是其一;赤壁之战之年,发生了疫病,当时并没有戴口罩的概念,传染病造成了曹军大量的非战斗性减员,故而曹操主动烧船撤退。这也是曹操认为自己失败的主要原因。这是其二,当然主动烧船的说法仍有待考证;曹操此次是远距离作战,人心不服,不习水战,且孙刘联盟正值盛时,这是其三。曹操自身骄躁的性情,使其犯了战略与战术上的错误,这是其四,也是最重要的内部因素。

《建安十三年》这本书的独到之处,便是凝视同一时空下的不同势力在不同地点的所作所为,结合丰富的史料与学说,从多角度剖析历史事件,更利于读者在同纬度下对三国历史进行了解与学习。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第十五篇

建安13年,公元208年,这一年的正月,曹操在邺城西南挖了一个叫做玄武池的人工湖。 然后就在这里操练水军,长期在北方的曹操新建水军,主要目的还是想要向南方动武。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里面都有相同的记载:“作玄武池以肄舟师”。在完成了对于北方的统一,征服南方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而征服南方,就避免不了要在江河上作战,训练水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只不过训练水军的方法不一定只有这一种 首先,训练水军的方法有很多种,为什么一定要“作玄武池”? 其次,要在北方训练,也未必非要挖一个人工池,邺城东南方向约300里的黄泽,那就是一个现成的比玄武池大数倍的湖泊。 最后,如果非要挖池的话,为什么偏偏选择邺城? 在《建安十三年》中,作者锋云做了详细的剖析。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本书中关于曹操和邺城的故事。众所周知,曹操是一个相当节俭而且相当务实的人。 两年间,曹操为了节省粮食,颁布了禁酒令,因为劲酒,曹操甚至得罪了以“坐上宾长满,樽中酒不空”为追求的名士孔融,为此,二人还专门论战了一番。 曹操不仅要求不瞎节俭,自己也率先垂范,据后来成为魏国侍中的卫凯描述曹操日常“食不过一肉,衣不用锦绣芦蓐不缘饰,器物无丹漆,”由此看来,开凿玄武池,曹操必然还有更加实用主义的考虑,那么究竟是什么呢? 种种迹象表明,开挖玄武池只是曹操庞大造成计划中的一环,在曹操的规划中,他要建的是一座史无前例的新城。这座城市的四周要有角楼,以利于军事防卫。这座城市要有对称的中轴线,主要道路要正对城门,方便人员,货物的进出。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邺城缘山而建,也缘山而危,一旦挖了玄武池,无形中就相当于在流经叶城的脏水上建了一座疏解上游来水的水库。这样不管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的,玄武池都能予以化解。开发玄武池,还相当于在西山和邺城之间建立了一个隔离带,敌人再也不能在西山出其不意的攻击邺城了。 修建好了这些之后,最多城市的人口又进一步的增加了很多。除此之外,曹操还招揽了一些名士,吸纳了不少的人才,其中就有以耿直著称的崔琰,以忠心出名的王修和颇有才气的陈琳。 冀州名士崔琰原本是袁绍手下的骑都尉,但严格自律,耿直敢谏的他却很不讨袁绍喜欢。 曹操入主冀州之后,崔严被任命为州别驾从事,帮助曹操处理冀州政务。 袁谭手下的别驾王修,是因为义气而被曹操重用的。 早年,北海人网修已勇于打黑除恶,善于救人急难而闻名,孔融担任北海相时,曾经任命王修为主部兼代理高密县令,当时,面对高密大足孙是包庇抢劫犯,而官员们不敢进入孙佳抓人的局面,王修硬生生的逼得孙氏,乖乖交出了罪犯。 在袁潭死后,正承担运粮任务的王修带着手下人马踏上了救援之路,结果王修还没有赶到袁潭就已经被斩杀了,听到这一消息之后,王修大哭。王修最后还是跑到了曹操那里,不过王修想做的不是投入曹操的麾下,而是要为袁谭收尸。曹操不仅让王修为袁谭收尸送葬,而且还继续让他负责督运军粮。 攻陷邺城之后,曹操俘虏了之前在袁绍麾下的陈琳,想起了之前讨伐他的那篇檄文,“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耶”。 而此时此刻,无法狡辩的陈琳只说了一句话:“现在弦上,不得不发耳”,然而就是这一句话,却救了他。 曹操不仅赦免了陈琳,还把他留在了身边,专门为自己草拟军国书檄,有时曹操竟不能为之增减一字。 《建安十三年》以邺城、江夏、襄阳、许都、关中、长坂、柴桑、赤壁、江陵、合肥、建业、益州这十二个地点为时空节点,俯视三国时代中的这个转折之年,凝视曹操、刘备、孙权、马腾、刘表、刘璋等各方势力在这转折之年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重新审视历史之流的波澜壮阔与百转千回。 书中从建安13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入手,深度地剖析了三足鼎立局面初步形成的整个过程,同时也呈现出了历史的精彩。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