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作文重点训练是指在高中二年级学生的写作训练中,着重强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升表达能力。这种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第一篇
放寒假的时候,冯老师布置了一样作业,那就是24点训练。
24点训练,就是让你的脑子灵活一点,能转得快一点。24点训练是由两个人来训练的,规则是找一幅扑克牌,把里面的花牌和大小王都拿出来,之后把扑克牌一分为二,一人拿一半,后来每个人都拿出两张牌,把这四张牌用加减乘除的方法,刚好等于24。
开始了,我和爸爸一个拿出两张,变成了四张牌,我还没看清楚所有的牌,爸爸已经算出来了,几局都是爸爸胜了。经过这几局,爸爸告诉了我一个方法,如果在四张牌中看到4、6、3、8都把它放在一旁。如果是8,那么把其它的三个数用加减乘除算成3;如果是3,那么把其他三个数算成8;如果是4,那么把其他三个数算成6;如果是6,那么把其他三个数算成4;经过爸爸这么一番解释,我又对24点训练有了新的、更多的了解。
今天,我一仅仅学会了24点训练,而且我对爸爸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1/12页第二篇
反问句是什么意思
反问: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強語氣,發人深思,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
舉例:
■海邊上不是還泛著白色的浪花嗎?
2/12页第三篇
看图作文是小学阶段常见的、提供一定习作素材的作文训练形式。因图是静止在某一状态,所以需要发挥想象、构建故事合理而完整的情节。因而它能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十分有益的。下面结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基础训练一”的作文训练要求,谈谈指导看图作文的具体做法。
图画内容是:一位女同学在教师节之际,把一束鲜花插在老师的笔筒里,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热爱之情。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重点:符合图意,内容具体;教学难点:有条理得叙述事情的过程。
教学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要把握以下三点:
一、指导学生细致观察。
观察是看图作文的基础。对于内容丰富的画面来说,观察从何处着手呢?
(1)抓住事件的主要人物。
因这是一幅反映生活事件的图画,所以首先应抓住事件中的主要人物,看清主要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等,并注意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找出“什么人在干什么。”通过观察,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女同学把一束鲜花插在教师的笔筒里。这样一下子就抓住了图画的核心。
(2) 抓住人物活动的环境。
指导学生观察人物活动的环境。例如:从图上桌子上放着的地球仪、书本、墨水瓶、老花镜等,可以看出这里是教师的办公室,从桌上的日历、窗外盛开的喇叭花以及画面红色的光晕等,可以看出事件发生的时间是“早晨”。这样可以得出: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这样,这幅图画的重点也就更加清楚了。
二、指导学生大胆、合理想象。
我们看到的画面是静止的,因此也是简单、肤浅的。只有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实际,合理想象,才能使人物活动起来。可以引导学生按时间,纵向地想开去,想象献花前、献花时、献花后各做了什么。例如:1、这束花是怎么来的?2、小女孩是怎么来到窗前的?3、当小女孩看到桌上物品会想到什么?4、小女孩是否能见到老师?如果遇见,小女孩会怎么做,如果不遇到,小女孩会怎么做?5、小女孩的心情会怎样?6、献花后又会怎么样?……这样一幅静止的画面就变成了连动的多幅的画面,图上的人物也就更加丰满起来。
三、引用旧知,突破难点。
(1) 适当取舍内容。
经过引导,学生想象变得丰富起来:花可能有多种不同的来历;送花也会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大大方方的、含蓄的、羞涩的等);遇见老师时也会有多种不同反应;献花后也会有各种不同的结果等。这些纷繁的内容如何取舍呢?对这样的内容,在尊师重教的今天,学生大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或耳闻目睹过类似的事情。只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想想,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是不难取出适当的内容的。也只有这样,才会把自己的真情融入其中。
(2)引用旧知,安排内容。
选取了内容,如何安排呢?这一点对学生来说,是最难不过的。在这里,可以引用旧知。让学生明白,我们学习的记叙文一般是按照顺序、倒叙或插叙的顺序叙述。如果把这幅图的内容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叙述,例:“采花—送花—插花”(顺序)。或“送花—采花—插花”(倒叙)或“采花—送花—回忆—插花”(插叙)。把新知识纳入旧的知识体系中,这样一下子就变难为易,化繁为简了。
3/12页第四篇
明确企业管理的含义:
在社会化大生产中,企业管理是同生产力直接相联系的。它是社会劳动过程的一般要求,是创造新的生产力的必要手段。
这是企业管理的一般性质,这种一般性质存在于多个社会经济形态中。但是,由社会生产力所产生的企业管理的一般性质,总是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制约的,因而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中,企业管理又具有特殊的社会性质,它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实现生产目的的重要手段。
这种由社会劳动过程的性质所产生的管理的一般性质和由社会经济关系性质所产生的管理的特殊性质,就是企业管理的二重性。
简单的说,管理的二重性就是胡萝卜和大棒,意义在于提高企业员工的产出率并且增加公司人员的凝聚力。绩效考核针对的是公司对于员工产出率的一种优胜劣汰制度,但是其副作用是会使企业的凝聚力下降并且让企业员工进入一种比较恶性的交流状态中(比如说sony公司)。这个时候需要一些人性化的管理来冲淡这种负面效应来维持由于企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员工关系和企业文化的问题。其实整个公司的发展就像一个人的成长,最后肯定会走向衰亡的,二重性的意义也在于把公司进入衰亡期的时间尽可能的延后,从而使公司的寿命延长。这也是现在讨论的很激烈的企业生存时间以及方式问题(是做top10还是做100年的问题)。
管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众所周知,科学的发达与否直接影响着生产力,于是,此处的科学更多的反应到二重性中的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上,不可否认,许多西方国家的经济是发达的,生产力是先进的,再加上科学是不由人的意志而发生改变的,没有国界,不带有政治色彩,社会属性以及人文环境的限制,于是管理的自然属性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人们可以大胆地引进吸收国外成熟的经验,来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
与此同时,管理又是一种艺术。艺术是人为创立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背景的人对其的看法也有一定有所差异,就比如西方一些开放的文化至今仍不能被大多数东方人所接受一样。而这种差异则具体表现在了二重性中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上。资本主义的社会属性是反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要求,又是对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进行的管理、监督和调节,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而社会主义的社会属性是一方面,它的一般性质仍然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组织社会化大生产;另一方面,它的特殊性质就在于,管理的权力属于劳动者,管理的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日益增长的需要。于是,我们绝不能能全盘照搬国外的做法,必须考虑我们自己的国情,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4/12页第五篇
我在书上看了一个实验叫“盐水酱油二重奏”,我就兴高采烈地去做了。
我先准备了一杯浓盐水和一杯加了两三滴酱油的水。用一个杯子把浓盐水酱油水再加几滴水使水加满。这时我小心翼翼地拿起杯子,把筷子放到两个杯子里面拌匀。接着我在茶几上拿了一张书签,把书签放在酱油杯上,轻轻一压,让水放出来一点。然后再把书签和酱油水杯紧紧按压在一起。最后我把酱油水杯连同书签一起反扣到盐水杯上。我全神贯注地盯着杯子,一身的冷汗。我忐忑不安地想,杯子会不会碎呀?然后我紧紧按住两个杯子,爸爸“嗖”的一下把书签抽了出来。“啊!”酱油水和盐水并没有混在一起,而且变成了一条亮闪闪的水柱子!我兴奋地想:成功了!
5/12页第六篇
幸福总会无时无刻的出现在我们身边,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
对于一个整天无所事事的穷人,有许多金钱和财宝就是幸福。”对于整天忙于农活的农民来说,庄家丰收,家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就是幸福。对于母亲来说孩子的幸福就是她的幸福。
我们都用着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幸福。在我眼里,幸福不是钞票,不是华丽奢侈的生活,更不是一天无所事事。我觉得,幸福是劳累时的一杯清水;是难过时的一张贺卡;是一首温暖人心的童谣;幸福并不是大的成功、大的收获。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人人都喜欢尝到胜利带来的喜悦,都喜欢开心的事。反而,对于失败,对于痛苦而抱怨。我觉得,没有昨天的失败,哪来今天的成功呢?没有成功哪来的幸福呢?失败与成功都是一种幸福,不过那是一种包含着酸甜苦辣的幸福。有时,你要鼓励自己不怕失败;有时你要告诉自己不能骄傲。这是幸福,是一种通过努力创造的幸福。
有一些人就成天发牢骚,说自己不幸福。可是,他并不知道,幸福,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并与曾经的失败换取而来的。反而,那些抱怨生活的人,让我们觉得生活是如此的残酷,让我们不敢去拥抱自己的幸福与那美好的明天。
痛苦与死亡还有许许多多不幸的事是会随时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是让人难过的事情。可是还活着的我们不是该感到幸运与幸福吗?人世间,唯有生命最宝贵,它是用再多的金钱也换不回来的。因为我们拥有着宝贵的生命,为何不用欢笑、快乐,以及一切优美的东西去装扮它呢?用那些痛苦、失败去装饰它,不会觉得生命没有意义了吗?这样会使本该属于我们的幸福离我们越来越遥远。
徐特立曾经说过:“想不付任何代价而得到的幸福,那是神话。”做每一件事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想要得到幸福,同样要付出,代价就是: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挖掘幸福,如果嫌弃它,就永远也得不到它。
幸福来源于我们自己,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是才能体会得到,如果你已经得到幸福时,请勿忘记是你幸福的那种美德。
我爱幸福二重奏,它无时无刻的响彻人们的心扉……
6/12页第七篇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载体
春天的“满园桃李闹春风”、“百般红紫斗芬菲”,需要我们用眼睛去看。
夏天的“楼台倒影入池塘”、“映日荷花别样红”,需要我们用眼睛去看。
秋天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需要我们用眼睛去看。
冬天的“千树万树梨花开”、“月中霜里斗婵娟”,需要我们用眼睛去看。
人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人的喜怒哀乐,月的晦明变化,需要我们用眼睛去看你。文言中的之乎者也,唐诗中的结构对仗,宋词中的名人奇思,元曲中的一韵到底,我们要以看为基础。还有白云流动,鸟儿飞翔,花儿绽放……都需要我们用眼睛去看。
眼睛不仅可以向自然汲取情感,也可以向自然传递情感
眼睛是一面折射人的心灵情感的多彩棱镜。透过眼睛,可以看到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是喜笑颜开,是乐不可支,还是哀从心起,怒气冲天。眼睛都会将它一一道破。眼睛是一扇会说话的窗,更是人类情感的形象大使。
世界因自然而精彩,生命因求知而彰显价值。试想,如果眼睛受到伤害,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与你失之交臂。因此,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心灵之窗。
爱眼护眼,断章取义,即“爱”、“护”。
爱眼,首先要找准症状,对症下药,要从根本上爱惜眼睛。青少年时期眼睛受损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用眼,不规范用眼,从而引起眼睛近视。目前为止,我国眼睛近视的人数已达50%,这是一个多么惊心而又发人深省的数字。
爱眼,要在眼睛没有受到伤害前“先发制眼”,要从根本上预防眼睛近视。首先,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和书本要保持一市尺;其次,连续看书一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另外,我们还要调节好学习的自然环境。我们要爱惜眼睛,要把它当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
护眼,眼睛近视概率频频向上,护眼工作迫在眉睫,不容乐观。护眼,既要爱护眼睛,又要预防眼睛的进一步近视。另外,要按时让眼睛休息,必要时佩戴眼镜加以矫正。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认真做眼保健操,做好每一步护眼工作。
爱眼护眼就要做到爱和护的有效结合,既治标又治本,从而让自己的眼睛永远绽放心灵之窗的光彩,记录下自然的绚丽和生命的多姿多彩。
朋友们,“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爱眼护眼,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未为晚矣。
7/12页第八篇
暑假生活永远是美好的,但在快乐中免不了有一些悲伤的故事。我是讨厌暑假呢,还是喜欢暑假,我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了。
这天,我和小伙伴下河抓鱼,收获还真不少。我们来到小河边,每人来了个空翻360°,“咚、咚、咚”,河上空开出了许多湛蓝的水花,河里的小鱼全都被我们井下的四处逃窜。河水也被我们搅浑了。我们东摸西找,就是找不到鱼的影子。几个自以为是的家伙笑了,可能是我们抓鱼技术太好,鱼全被我们捉完了,而我就不信抓不到一条鱼,我突然看到了一条鱼,双脚缓缓地移过去,突然一个不祥的预感划过我的脑海。只听见“噗通”一声,成了一只“落汤鸡”,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这时,刘永琪瞅准机会,来了个优美的姿势,俯身一跃,但还是扑了个空,成了第二只“落汤鸡”。伙伴们连忙把我们从水里“捞”了上来,这次虽然没捉到鱼,但是却意外收获了不少友谊。
快乐是会有的,但是伤心也是难免会有。
为了学会直行车,我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妈妈突发奇想教我这个对骑车技术是个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的“蠢材”学骑自行车。当时,我心中就暗自下定决心,我就偏不信这个邪。我一定要学会骑自行车!我壮起胆子“爬”了上去,妈妈在后面推,我在前面蹬,并掌握方向。没过多久,妈妈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本以为我会了,没想到她一放手,我就从车上摔了下来,我被摔走了信心,摔走了兴趣,但在妈妈再三的鼓励下,我坚持了下来。凭借前几次“摔”出的经验,这次我放松心情在前蹬,妈妈再后推。没过多久,我便找到了感觉,瞬间欣喜若狂“我会了!我会了!”妈妈以为我真会了,便松开了手,随即又摔了个“狗啃泥”!至今,我的车技还是不咋的。
回忆我的暑假,我还能乐出声来。我要好好珍惜暑假的美好时光,俗话说的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8/12页第九篇
我与爷爷二重奏
早晨,我正与妈妈聊天时,忽然听到一阵悦耳的琴声,我随着音乐走过去,只见爷爷在弹电子琴,我情不自禁地拿起小提琴,想和爷爷一起演奏。爷爷说:“好哇!但是你要先给我独奏几曲,用你的优美琴声,唤起我年轻时的音乐灵感。”
于是我开始拉,我先拉了悦耳的《生日快乐》,然后拉起了轻快的《小草》,最后拉了《沂蒙山好风光》。最后一曲正在我专心拉时,爷爷竟出人意料地用电子琴为我伴奏。然后我们的二重奏开始了。
我发现爷爷虽然不看谱,却能很准确地跟上我的旋律,两曲过后,我不假思索地问爷爷:“为什么不看谱,也能和我配合得这么好?”爷爷说:“因为我从小打好视唱听曲的基础。”又说:“你学小提琴,也要练视唱,练听力。要记住一些曲谱。学什么都要能吃得苦,才能有成就,我学手风琴时,琴带把我的手背都磨破了!”听了爷爷的话,我深受感动,我以后一不定期要像爷爷一样厉害。
以后,我要认真练习,打好基础。我觉得这一次二重奏很有意义,从爷爷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9/12页第十篇
读书二重奏
我喜欢在书海中遨游。书,像一个万花筒,转呀转,转出了喜乐与哀伤,使我的生活更加充满色彩。
我从小就被大人称为“小书虫”,当然,我自认当之无愧。只要手中一有书,我便会忘了吃忘了睡。正因为如此,妈妈晚上就不让我看书到太晚。这该怎么办呢?是听妈妈的话还是自己偷偷的读?我陷进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事实上我不能做到晚上不读书,所以只好违背老妈大人的命令了,我甚至为自己偷偷地设定了一套方案呢!
晚上该睡觉的时候,我假装乖乖地上床睡觉,其实正把一本书偷偷地塞进被窝里。等到爸爸妈妈都上床休息了,我的读书计划就开始了。我先把书塞进衣服里面,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口,一边捂着肚子,一边“哎唷”地叫着装肚子疼,接着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进厕所,迅速把门反锁上,好险哪,我在心里暗暗想到。我在厕所里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厕所里外都静得出奇,我的心像揣着一只兔子,“砰砰砰”地跳个不停。
但是过了不久,我心里面的恐惧已经完全被快乐战胜了,不知不觉地走进了书的世界。我浮想联翩,与书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也不知过了多久,我突然听见有人在敲厕所的门。我吓了一大跳,这该怎么办才好呢?我急中生智,迅速把书丢到阳台上,一边说好了一边开门。走出厕所,我的脖子酸酸的,但是我的心情却异常愉快。
我本以为这件事情已经万事大吉了,谁知道第二天早上一觉醒来,我把捡书这件事忘得干干净净。下午,妈妈在阳台上发现了那一本书,便追问我到底怎么回事?我自知不能隐瞒了,便乖乖地把那件事抖了出来。这下,我的屁股可“遭秧”了,上面绽开了一朵鲜红的花。打这以后,我再也不敢偷偷地躲在厕所里看书了。
读书,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犹如一首动人的二重奏。虽然读书不免让我遭点皮肉之苦,但是带给了我无穷的知识和乐趣。相比之下,这一点点皮肉之苦又算什么呢?
10/12页第十一篇
从前有一只青蛙,他的男高音已经唱得好得不能再好了,每天晚上,他都要在池塘过足一番歌唱瘾。这不,他又唱起了这一季他的新作《夏日凉棚》:
呱呱呱!呱呱呱!
夏日凉棚顶呱呱!
荷叶撑开大伞啦!
小鱼小虾快来吧!
荷叶下面是我家!
可惜的是,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只会唱高音,不会唱低音,他连一个低音音符都哼不出来。有一天,他正为这事在荷叶上烦恼呢,一只小蚊子飞了过来。
美味!青蛙马上跳了过去,正要把蚊子吞进口里时,蚊子喊道:“等等!”
青蛙不解地问:“怎么了?难道你还有什么话说?”
蚊子可怜巴巴地说:“在临死之前,我还想唱最后一首歌。”
没等青蛙同意,他就唱了起来:
嗡啊嗡啊,嗡嗡嗡,
嗡丁丁,嗡当当,
我是著名的低音王,
没想今儿把命丧!
只要多活一秒钟,
我也要把歌儿唱。
蚊子唱得是那么悲伤动人,连青蛙也不知不觉落下了泪。青蛙回过神,热烈地鼓起掌来。
青蛙突然想到:“‘嗡嗡’和‘呱呱’”组合在一起,不是最巧妙、最优美的合唱吗?”
于是他激动地对蚊子说:“我们一起组成一个嗡嗡呱呱二重唱吧!我高音,你低音,不是天下无双的组合吗?”
不久以后,他们就成了世界著名的二重唱组合,他们最好听最受欢迎的歌曲是《嗡嗡呱呱二重唱》:
嗡嗡嗡,呱呱呱,
嗡呱嗡呱嗡嗡呱,
蚊子遇上小青蛙,
提琴碰上大喇叭,
美妙音乐挡不住,
一首一首送大家!
11/12页第十二篇
寒风嗖嗖的刮着,光秃秃的树木,像个秃顶老头,受不住被西北风袭击,在寒风中摇曳。气体也可以伤人,致命地打击要属“有毒气体”和“传播性气体”。
突然,身后隐约传来一些“扑哧……扑哧……”似转过三道湾。语文课,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偶尔唾沫横飞。不好,有人下面悄悄地排放“有毒气体”,正所谓“一屁之力,轰天裂地,”这屁又响又臭,如过年放的鞭炮似的,教室也为之一颤,臭味在不经意间弥漫,肆意地侵袭着同学们的鼻孔 。大家都被这突然的恶臭味而感到十分恶心,坐在窗边的同学立刻打开窗户,大计已施,“烟也不会轻易认输。
语文课刚一下课,数学濮老师便拿出心心念念的烟抽了起来,在他看来这是一种享受,改作业的同学被刺鼻的味道熏得直打咳嗽,可他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反而和“同胞”讲起话来。我晕,别抽了!
大家拿着作业往濮老师那里赶,“屁王”排在我前面,左眉毛时不时跳动,有不祥之兆?濮老师深深一吸,不见“白云”,平静地对小肖说:“肖建,这么简单错,把题目读一下,说说思路。”由于太紧张,说话也结结巴巴。这时,一个声音打破尴尬的气氛,“噗哧……噗哧”冲过千军万马,臭气袭来,潇洒走了一回;“白云”也向外喷着,是双龙戏珠。刹那间,我才意识到屁、烟已经将我包围,想跑也跑不掉,鼻道瞬间“溃烂”,比一个星期没洗的袜子、放了10万年的臭鸡蛋还要臭,而且很呛人。
不知什么时候,寒风躲藏进地窑,生物角的水仙也缩紧了身子 。“有毒气体”和“传播性气体”已经算是真正的臭,一旦混合发酵,“有毒传播性气体”的威力更甚一筹,一旦吸入必将性命不保,乃至“万劫不复”。这鬼毒气是无形的屠天剑,穿透金刚身,我透骨奇寒,似一尊冰雕似的树立着。
1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