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15 15:45:13
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6-15 15:45:13   小编:

《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这篇文章阐述了人类在生存过程中所追求的意义,探讨了人类对于意义的不同理解,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意义。文章提醒我们,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不断地被重新定义和探索。只有通过不断地追求和实践,我们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意义。

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读后感第一篇

兔年过年时读到这本《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我非常喜欢,前前后后通读了三遍。它一定程度上解答了我关于我作为人类在视觉、听觉方面如何进行思考、如何产生意义。

至于“意义”到底是什么意思或者说“意义”这个词到底是有着什么样的意义,作者本杰明并没有在书给出一个确切定义。按照一般说法,人们普遍认为意义与内容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相互依赖,甚至说内容就是意义。但对于内容和意义是如何准确捕捉到这样的问题,却难以达成一致。从后面这个角度来说,意义是对内容琢磨捕捉的到理解的过程的模糊统称。有时候它有普遍性,有时候它又无比的个性化。

本书也涉及大量实验,其中一部分是心理学类型实验,虽然借助了眼动仪和经颅磁刺激仪这类高科技仪器,在实验的过程中仍然牵扯心理学实验通病预设偏见问题,包括文化、语言、情感等各个方面,比如词语理解隐喻的例证。也许通过不让实验者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实验可以克服一部分。

我试着对书内的章节进行了总结,并着重标注了前提假设和推论。其中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两个实验是句子兼容效应实验和协调身体实验(具身模拟干扰实验)。前者说明看完描述动作句子后,对自己的兼容句子动作的反应变快。后者说明,在思考一个动作时尝试理解这个动作(使用同一身体部位)会让人反应变慢。如果一个句子跟在一个朝相同方向移动的矩形后面出现,被试平均要多花100毫秒才能看懂这个描述特定方向运动的句子。书内没有具体深挖这两个实验背后的意义,很遗憾。或许如作者后文所说的,具身模拟对于理解意义不是必须的也不是冲分的。心智和认知功能的实验需要大量建立才能更好的发现其中的关系。

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读后感第二篇

这本书看名字很像哲学书,但其实读了一会儿以为是语言学书(类似《话镜》那样的?),读的越多越发现,其实它就是研究脑神经科学的书(更类似《笛卡尔的错误》)

全书的内容我打算用这个例子来引入,但其实它已经是书的结尾了:

人类的独特能力之一,就是语言。那么当我说出一句话的时候,你的大脑到底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呢?开车的时候听电话容易出错,本质就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为了理解电话那头的语言,不得不调用大脑中一些核心神经区域。恰好,这些区域也是开车需要的,就是视觉和空间部分

是不是有点奇怪,语言为啥会依赖视觉和空间等大脑神经区域?我们有这种疑问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都犯了笛卡尔的错误——认为人的心智和身体是分离的,或者进一步说,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些特殊的部分,是可以跟肉体分离开独立存在的,这就是灵魂了

现代脑神经科学的研究进展就是驳斥上述坚固的误解,本书就是从语言这个角度切入。它提出了一个经过大量实验验证支持的理论——具身模拟,简单理解就是:我们在接受每段语言文字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在大脑中模拟其中的词汇,以便更好的理解语言

“北极熊在冰原上徘徊,终于他发现了一头海豹的踪迹,于是他放慢了脚步,匍匐的贴着冰面缓慢移动,在确认了海豹的换气孔之后,跃身向下用力砸破冰面,收获了他近几天的第一顿饭”——这段话是我凭借童年时期对动物世界的记忆现编出来的,重点在你读完这段话理解了它的意思之后,有没有发现:其实你是在脑海中建立了整个故事的画面的,甚至你会想象匍匐、跃身、砸破等动作。更神奇的是,句子里并没有说北极熊的颜色,但你通过脑海中的视觉模拟,已经自动创建了一头白色巨兽

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也是如此,当我们在理解每段话中的名词时(尤其是具象的名词),大脑中视觉区域就会被激活;同时对动词,大脑中的运动区域也会被激活,我们在脑海中模拟做那些动作,但并没有真的行动,因为大脑的另一个区域还会负责抑制这种虚假而微弱的脑电波

当然还有很多复杂的机制我没法展开,比如语法,这个类比就特别好

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读后感第三篇

《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2021,本杰明·伯根,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陈苏蓉、李一帆、饶文华、王雅兰、吴佳遇、喻果儿、赵炳初、赵若曦

作为全书的首章,这一章主要引出了全书的核心——“具身模拟”假说。本章将“具身模拟假说” 放置于意义的科学理论发展史的脉络之中,介绍了其理论诞生过程及基本含义。

语言承载意义,而意义是如何运作的,是语言学家、哲学界与认知心理学家长期致力研究的问题。关于意义运行方式的基本理论的发展史,本章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梳理。具体内容如下。

• 第一,思想语言假说。关于意义的理论刚刚起步,而最为传统并且广为接受的便是思想语言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存在一种思想语言,它听不见也看不到,但它存在与我们的大脑,并在我们的头脑内部构建了真实语言中词语的定义。而正是我们头脑中用思想语言给它们下的定义,使得词语对我们而言产生了“意义”。这一假说的漏洞在于,思想语言所指向的简单的对应性的抽象的“符号”,缺少细节与过程性。

• 第二,具身化运动。严格来说,具身化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假说,但它是从思想语言假说到具身模拟假说的重要过渡。由于思想语言字符的局限性,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意义”不仅是简单的字符的提炼,它应该与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密切相关。在这一主张的论点下,“意义”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字符。但这一运动仍存在较大局限性,它在当时仍并未形成一种完成的假说,而只是对于意义生成的原理性的说明,并未阐明意义生成的具体机制。

• 第三具身模拟假说。在“具身化”运动的基础下,20 世纪 90 年代,研究者提出了“具身模拟”假说,它大大丰富并深化了“具身化”的观点,并开始能够与“思想语言假说”相抗衡。这一假说的基本含义在于,我们对语言的理解会在脑海中进行模拟,而这些模拟来源于我们的亲身体验。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有意识的模拟产生“心理意象”,并创造感知与动作的“心智体验”,而这些体验实际上并未发生。

关于具身模拟假说,文章紧接着以“会飞的猪”为例,解释了这一假说与过往假说的不同及其创新点。

• 其一,这一假说认为,意义是在我们头脑中构建的,它不仅是抽象的心理符号,还是一种创作过程,其基础是我们过往的经历,这也是这一假说与思想语言假说的重要区别。

• 其二,这一假说认为,我们会利用自己独特的心智资源来构建意义。每个人的经历、期待与兴趣千差万别,因此,在听见语言时,会用自己的“个性调色盘”来为词语的意义上色。比如说,提到“会飞的猪”,每个人心中唤起的“飞猪”形象是各不相同的。

• 其三,这一假说认为,具身模拟动用的大脑部位,就是我们大脑专门用于和世界直接打交道的专门部位。当我们模拟观察,我们调动的就是大脑中用来观察事物的部位;当我们模拟做动作,调用的就是大脑中用来只会肌肉动作的部位。例如提到“会飞的猪”,我们将调动自己的视觉系统去理解语言。我们通过自己的大脑模拟感知和动作,但真正的感知和动作并未发生。

通过对具身模拟假说的基本了解,我们得知意义始终与我们的亲身经历密切相关,关于“模拟与意义”的关联亟待被认知科学放置于显微镜下考察并检验。这便是后面的章节将要探讨的问题。

……

全文见:

1摩登语言学(公众号)

2 弘毅读书 :“现代语言学”(21-22第2学期)读书报告(PDF版本)

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读后感第四篇

做个intro 本文内容都是这本书的“课前知识”

0.“前世”

说起这本书不得不说另外一本书《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所以这边买一赠一,来介绍一下《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

《隐喻》这本1980的老书整体上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倾向于通过一种具体的事物来体验抽象事物。比如时间就是金钱。这种抽象具象的对应是系统的、连贯的、并且扎根于物理和文化经验的。(注意这边原作的“隐喻”更像我们中文的“比喻”)。

那《意义》这本与《隐喻》这本有什么样的关系?整体上来说有传承但是差别很大。

第一,这种非常雷同的书名是中翻搞的,原作书籍并没有这么“蹭热度”

第二,《意义》这本的作者是《隐喻》这本的学生。

第三,《隐喻》这本主要还是思辨的,扎根于语言的实例,有非常多日常用语作为例子。但是《意义》这本是实证,侧重语言的认知过程,并且是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诸多实验研究。

第四,《隐喻》这本是前瞻性的,开山立派,奠定了一个新的学科。而《意义》这本是回顾性的,是具身认知领域已有研究的系统性回顾。

请不要以为《意义》是《隐喻》的拓展研究。在《意义》里,有且只有一章在讲和隐喻相关的具身认知研究(第九章)。但是结果和《隐喻》这本书的结论是相反的:隐喻说法越深入人心,就越少激活运动系统。并且这个领域的研究可以说才在起步阶段,结论是不明晰的。

1.什么是具身认知

讲具身认知就要什么是认知开始说起。认知在心理学的知识图谱里占了非常大的一块。它是一种心理过程,包括了人与外界交互的初级过程,比如感觉(五感)知觉(对五感做的整体加工,比如视觉感到的事物哪些是远的哪些是近的),也包含高级过程比如记忆、想象、思维、语言。

传统理论里的认知过程就和机器人加工的过程一样(是的,AI是认知科学的子领域),人们感受外界,加工初级认知传递来的素材,产生高级认知过程,进而选择自己的行为反应并对外部世界产生影响。而具身认知打破了这个过程,不仅心理过程可以产生行为,行为(具身的东西)也能干扰心理过程。比如人叼笔模拟微笑,会让人真的心情愉悦。

此外,以往会认为人高级认知过程是从抽象到抽象,比如语言、思维都是脑内神奇又复杂活动的结果,但是具身认知会认为,这些高级认知过程的完成离不开身体、实体过程的参与。比如这本书的具身模拟假设认为,对语言的理解是通过在脑海中进行模拟,感受语言所描述的事物若换成自己亲身去体验会是怎样的。比如麦克白效应,道德这一抽象的概念与人的实体相关联,当人感觉自己不道德,会偏好能够清洁的物品。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具身这个概念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用法。像现象学等哲学流派也会说具身性。但是认知科学中的具身和那些哲学思辨关系略远。这里的具身其实非常直白:生理上的身体、感知、具象的东西。

2.研究范式

人的心理过程瞬息万变,人如何去捕捉这些变化?这本书广泛用到的范式是认知心理学非常经典的反应时相关的范式。在书中,是动作-句子兼容实验。

整体上来说,既然是研究语言的具身性,那就得操控人们阅读到的语言,及其和身体过程的协调性,然后观察人们理解语言的过程是加速了还是被阻碍了。

然后寻找一系列词汇和感知的对应关系(比如文字“起雾/清晰”和糊掉/清晰的麋鹿图片),构建文字-动作匹配和文字-动作不匹配的实验情况,并且比较人们在做这样两种不同任务时候反应时的差异。其假设的是,如果真的存在语言的具身认知,那当语言和动作的组合和人的预期和默认加工方法一致,那人可以迅速反应。而当语言和动作的组合与人的预期和默认加工方法不一致,人就会用更长的时间去做任务。

这个逻辑非常简单,测量也非常简洁(只要比较时间长短),但是非常有效。在这本书里,有非常多动作-句子兼容实验的变形与改进。

3.如何看待具身认知的研究?

我整体感觉这本书所讲述的研究们是trival的。就所研究的内容而言,关注的现象是零碎的,涉及的是初级功能(感觉、一个一个具象词),研究激发的心理影响是细微的,持续时间未知。并且有很大的可重复性问题。

当然从整本书的角度来说,作者系统性地梳理了相关研究,使得具身能解释的现象看起来没有那么零碎。虽然正如前面所说,研究才起步,很多问题未知,现有结论不一致。

4.如何看待这本书

这本书的内容其实主要在讲什么模拟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出现,并且如何设计实验才能研究到这样的过程。

整体来说,这本书适合喜欢思辨的人,跟随作者思考如何改进研究,思考如何用具体的实验去探索抽象的问题是非常爽的;适合想要去了解具身认知但是lost in paper的、具有一定心理学基础的人。这些也是这本书的优势所在,够思辨,能够让初学者了解整个领域。

5.本书结构

结构其实是非常明晰且递进的。先讲视觉(第二章),再讲其他感觉(第三章),再从词汇对应进化到语法(第五章)。然后讲个体差异性(第七章)和文化差异性(第八章)。在从前面讲具体的词汇对应延伸到抽象的概念(第九章)。最后再讲两个元问题:模拟是理解语言的必要充分条件吗?(第十章,结论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以及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回答并且值得探索(第十一章)。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