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同绘赤壁》的读后感大全

《同绘赤壁》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6 10:55:55
《同绘赤壁》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4-26 10:55:55   小编:

《同绘赤壁》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通过作者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了赤壁之战的场景中。文章以画家为主角,通过他的作品展示了当时战火纷飞的景象,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对于和平的向往和追求。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深深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绘赤壁读后感(一)

8月26日下午15:00,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的“中国艺术中的苏轼影迹:《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店)成功举办。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朱良志老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所教授刘桂荣老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谷卿老师,本书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王一楠老师莅临活动现场。

王一楠老师从苏轼何以成为联结古今的文化纽带谈起。她认为,苏轼是一个“箭垛式人物”,他天才的创造力、曲折的经历、宽厚有趣的性格,使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而苏轼面对逆境所采取的人生态度,也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总能安慰到今天的我们。目前,关于苏轼的研究成果已非常丰硕,但对苏轼如何影响文人艺术的表达这一议题,却仍存在讨论空间。本书写作的初衷,也是希望在继续挖掘苏轼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建立起对苏轼图像谱系的系统化认识。作为描绘苏轼的艺术中最为醒目的图像,从北宋至今的近百幅赤壁图均与苏轼贬谪黄州后对赤壁的游览与书写有关,从而形成了“一时谪向黄州去,四海传为赤壁图”的独特艺术景观。也正是苏轼、赤壁与后来者参与的历史记忆这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使“东坡赤壁”视觉文化包含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世界。

作为本书作者王一楠的博士生导师,朱良志老师首先回忆了这本书的题目缘起。本书脱胎于王一楠的博士论文,第一次拿出来讨论的时候,大家就觉得这个题目令人眼前一亮,待到这本书最终呈现,“能由史的叙述追踪到一种精神的寻意,是非常有意思的”。朱良志老师还提到,哲学系毕业的学生去做艺术史的研究,首先要面对艺术作品,判断作品的真伪和流传情况。他评价王一楠在此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从乔仲常这样一个缺少记载的画家入手,辗转国内外,请教各路专家,最后能把握好《赤壁图》的线索,去剖析阐释,“从外在的观念方面的写作,真正走入到艺术史本身的研究”。朱良志老师认为,艺术史研究实际上也“必然要上升到精神观念”,不能失去对艺术本身的感觉,只把艺术当做证明历史的一个粗浅材料,甚至是不大可靠的材料。这本书的书写,其实就是透过“东坡赤壁”这个思路,去看苏轼对历史和人的存在的一种敏感的思考,进而观照我们自己的生命。朱良志老师说,苏轼在今天被描绘成一个乐观的、十项全能的苏轼,但这样一个“轻飘飘”的苏轼不是他最大的魅力,他身上有一种生命的质感,那种沉重的质感,是最真实的地方。而学问研究本身,最重要的也是增加人生的质感。

刘桂荣老师的发言接着朱良志老师对艺术史的讨论展开,她认为,《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这本书,“有一种一以贯之的强烈的艺术史的意识,并且贯穿到对以《赤壁图》为核心的思考阐释中去”。刘桂荣老师进而谈到艺术史的重新书写问题,她认为艺术史发展到现在,进入到“重写艺术史”的探究阶段,而《同绘赤壁》的写作可称得上是一个好的范例,此书虽从画史出发,但其包括诗词文赋和书画印等艺术形式,以及创作、鉴藏、师承、考证、文人交游等多种活动,是在以画为核心的“文化复合体”中去讲中国古代艺术史,从而揭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整体性,这样的艺术史便成为文化的记忆,关乎着当代,具有当代性;刘桂荣老师进而指出此书的哲学特质,可谓是图像哲学,作者以大生命的视域,通过苏轼的赤壁图像母题诠释出生命存在和意义的大问题,如艺术主体、时间本体、历史的形而上意识,以及生命的共在性等;最后,刘桂荣老师谈到作者的图像解读问题,认为作者对图像的细读、观看方式的多元融入、作者身份和读者身份的交融等具有启发性,生发了传统艺术的生命活力,强化了生命的深度观照。

谷卿老师认为《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是一本优秀的艺术史著作,以一个独特的视角进入了大家所熟知的东坡世界,这本书引导读者去思考,赤壁这样一个符号化和概念化的对象,何以如此丰富和饱满,而这本书之所以被收入“新艺术史”丛书,它的“新”可以从以下三点来认识:首先,它多角度、多维度地讨论了人与景之间的关系,赤壁正是一个典型的人文景观,我们能够从书中提示的赤壁层累的历史感中,看到人与景的复杂互动;其次,它多角度地深度展示了图像记忆是如何形成的,赤壁由诸多的文本共同塑造,经过经典化和日常化的历程,最终成为我们共有的记忆;此外,《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之“新”,还体现在它对叙事方式的探讨和理论建构,我们随之不断追问,“当后世不断模仿前人的赤壁主题的绘画、不断抽空它的叙事性之后,它成为一种主题、一种图式、一种纹样的时候,它的叙事性是否存在?”

三位老师从多个角度评价了《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使在座的读者对苏轼和与苏轼有关的艺术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读者们热情响应,不断向嘉宾们抛出精彩的问题,嘉宾们也做了专业和详细的解答,现场气氛火热。

这本书的出版,不仅将艺术中的苏东坡带给了读者,也展示了艺术史研究的一个新的范例,无论是大众读者,还是专业的研究人员,相信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而苏轼旷达超迈的人生境界,也将持续滋养着当下的精神生活。

同绘赤壁读后感(二)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句话,恰是苏轼人生经历的一段注解。

“乌台诗案”突发,贬官黄州,这是苏轼宦途的大转折。黄州生活是艰难的,俸禄微薄,拖家带口,垦荒造房,不止为了温饱无虞,更是为了“力耕不受众目怜”。事功之途堵塞,连饱腹也成问题。“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黄州境遇之失意可见一斑,但于苏轼的文学生涯却是脱胎换骨的重要蜕变。

在这里,苏轼的“小我”与“大我”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在这里,苏轼消解了人生际遇之大不堪,深切体验了人世冷暖与生活甘苦,不怨天不尤人,不论穷达始终心系国事民生。在这里,苏轼写下了许多惊世名篇,一阙“大江东去”,彪炳后世,无人匹敌,与《赤壁赋》《后赤壁赋》并称“三绝”。大浪淘沙、惊涛拍岸的赤壁,唤醒了苏轼的满腔豪情,而没有苏轼,赤壁不会成为如此惊人的文化符号,不会成为无数文人墨客寄情膜拜的所在。

没有黄州,就没有“千古一人苏东坡”。从此以后,“东坡赤壁”成为中国画史的一大主题,文人提笔皆作赤壁图,存世画作甚多。青年艺术史学者王一楠精选了北宋至明代间约百幅画作,分析这一主题的文化意义,分门别类加以阐释,梳理艺术发展的脉络,由此撰写了《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一书。

该书的标题明确传达了作者的意图,围绕“同绘赤壁”,全书包括了三个维度:

第一,苏轼。苏轼的思想,以儒学为根柢,杂以佛、老,故而冲和简澹,襟怀高旷,既不像司马光、王安石之偏执,也没有道学家如程颐等人的拘束,呈现宽博大度的气象,为人坦率、放言无忌,文名声望俱隆,所以深为小人忌惮而屡遭迫害。苏东坡突围,无问出处,但借山川,得以赤壁雄况洗涤心中淤塞。所凝结的感思,包括对“命运无常、江山易改”的形而上的时间感发,这也是后世诸人普遍的存在之问,所以,“沉默”的作者与主动的读者,都参与到了这一文化符号的建构过程里。

第二,图像。“东坡赤壁”的绘者不乏名家,李公麟、王诜、乔仲常、文徵明、杨士贤……《同绘赤壁》的讨论,从参与的群体的多元性到广泛的受众,揭示这种主题绘画的生成嬗变与人文历史的叠加,与水景图、渔父图、舟鹤图、观月图等主题的交互关系,图像的纷繁表征中透露出艺术史脉络的有序性。

关于这些画作叙事图式的分析,是该书的主干内容,也极见作者的艺术史研究功力。比如,作者分析乔仲常的“新意”与“妙思”,认为画作包涵着层层嵌套的结构,观者见证了主人公的一场惊寤,并偷窥了他的梦境与梦中之梦。比如,作者说,文徵明的艺术创造赋予了“东坡赤壁”以生机,以苏州为中心的文人雅士在追承宋元遗风的同时,创造了比前朝更为精致和广阔的生活世界,从文徵明延伸至陆治、朱朗、蒋乾等吴门后学,文人的审美意趣与图像的叙事创新在“赤壁山游”的主题作品中得到了平衡。

第三,记忆。“同绘赤壁”构成了文化记忆的延续。王一楠引述扬·阿斯曼所言,“回忆形象需要一个特定空间使其被物质化”,每一世代的创作者都通过“东坡赤壁”的空间想象以使其获得当代意义,从而使其成为了一个由诗赋、书法、绘画共同塑造的文化复合体,以“纪念碑”的姿态屹立于时间长河。记忆史研究是近年国际史学方兴未艾的潮流,这也证明了王一楠研究的兴趣所向。

这三个维度在《同绘赤壁》里是相互交织的。它呈现了当代美术史的一种基本思维范式,主张以图像的比较作为立论的基础。这些“东坡赤壁”图虽然主题相近,但是风格、细部以及变体等等,都有着不同时代、不同创作者的鲜明特征,其中也包涵了美术史研究的“历史物质性”趋势,即美术史研究的理论化、概念化不是凭空想象的,需要建基在足够的对艺术品本身的观察之上,包括对艺术品涉及的时间节点、空间地理、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等,扩及绘画的媒材以及跨越时空维度的各种人文书写。这些画作的历史形态相当分散,隐藏于画作的现存状态里,它需要通过明确的搜集梳理、深刻的比较研究来加以重构,需要研究者掌握大量的实物证据,能够清晰认知并加以比较辨识,参照当代理论来最终完成阐释层面的提炼。

《同绘赤壁》不是单纯的资料梳理,也不是传统的书画鉴赏,王一楠广泛吸收了西方艺术史、文化史的学术成果,她的写作方法让我想到了柯律格、高居翰、巫鸿等艺术史名家,属于中西交汇的研究模式,这是近年来国际艺术史界的一种学术倾向的体现。在书中,王一楠大量引用了西方学者,包括艺术史家也包括人文学者的著作论述,以至于使得部分读者有“翻译腔”之感,或觉得不那么符合中国的文化语境,然而,继承与创新,守护与突破,不向来是艺术创作的题中之意吗?

这部作品的实质是图像叙事和视觉文化,王一楠想揭示的是“东坡赤壁”这种特定的图像创作背后的文人心理机制、人文历史的叠积与视觉文化涵括的社会思潮的动向。东坡与赤壁,构成了一组完美的符号,正如王一楠所说,“东坡赤壁”艺术主题是生命本身与历史之间互动的衍生品。

-

实拍图片供参考:

同绘赤壁读后感(三)

【对话】从“说不完”的苏东坡到“画不尽”的苏东坡 | 王一楠 朱志荣 李贵

王一楠:这届上海书展上有很多苏轼主题的活动,某种意义上,是这位近千年前的古人让我们相聚在这里,他显然成为连接我们当代中国人的一个纽带。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至少有两方面的文化基因。

第一方面,在漫长的中国文化史中,苏轼无疑是一个“箭垛式人物”。许许多多的故事被堆到他身上,所以在今天的中国,即便是以碎片化的形态,东坡故事仍然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这当然与苏轼的天才创造力和曲折经历有关,更与他有趣且宽厚的人格分不开关系。事迹的传颂、媒介的繁殖,显然已超出苏轼平生所创造的那些动人文字。这是我关注到苏轼图像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苏轼这个形象是具有民族性、现代性和世界性的。我们总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遇到一个同样的问题:该如何去面对生命当中不由自主的一切?苏轼的经历,特别是他被贬到黄州后的经历,反复在回应着这个永恒的困惑。在他的朝服和无形的冠冕被命运撕得粉碎之后,苏轼所采取的人生态度,总能安慰到今天的、总要面对变化的我们。

基于这两个原因,对苏轼的纪念逐渐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这一纪念传统中的苏轼,不仅是一个社会性的存在,更是伦理性的和神圣性的存在。这些多面向的存在构成的丰满形象,也蕴含发自人心、并为人人所理解的共同情感。

这是我要说的第一个话题。第二个话题是,写作《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的必要性。

对苏轼的研究已有丰硕成果,但是还没有一本著作是专门研究苏轼相关图像的。事实上,这些存世的图像,不但是理解苏轼的重要入口,而且是艺术史、思想史中的重要史料。北宋以来,苏轼逐渐成为典范性的文人意象,并且几乎同期进入视觉表现的领域,特别影响到文人艺术的话语与表达,但关于图像的谱系尚缺乏系统认识。正如历史学家傅斯年说的,“凡一种学问能扩张他研究的材料便进步,不能的便退步”,当下需对苏轼相关的史料作进一步的挖掘,这是我写这本小书的初衷。

第三个话题是赤壁图的独特性。今天关注苏轼的读者,或多或少地接触过赤壁图。因为在描绘苏轼的艺术史中,最醒目的画题就是赤壁图。有近一百幅声称创作于北宋至明代间的画作存世至今,它们均与苏轼贬谪黄州后对赤壁的游览与书写有关,形成了“一时谪向黄州去,四海传为赤壁图”的独特艺术景观。这些画的作者中有很多著名的画家,如乔仲常、马和之、李嵩、武元直、沈周、文徵明等等,还有多元的群体参与到该主题的定制及鉴藏的过程中,包括苏轼的友人、皇帝与宗亲、画院官员、文人画家、民间工匠等等。

荷兰艺术史家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认为,历史观念唯藉视觉图像才得以形成,也就是说,历史的进程可能浓缩于某种视觉结构中。而在我们看来,有着时间长度的艺术主题创作最有可能包含了这种结构。东坡赤壁主题就是一个绝佳的观察历史的样本。

总之,赤壁图具有令人瞩目的延续性和丰富性。在人文历史淘洗的进程中,苏轼的文化形象逐渐与赤壁的地理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个过程,离不开作为后来者的画家群体的反复图绘。也正是苏轼、赤壁与后来者参与的历史记忆这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使“东坡赤壁”视觉文化包含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世界。这本小书要回答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下三个:为什么要描绘“东坡赤壁”?如何描绘“东坡赤壁”?是什么样的历史记忆赋予这些图像如其所是的外观?最后,我们要说,历代画家通过赤壁图对苏轼的描绘,并不全是再现一种重复的形象,而是一种表现文人、理解文人、成为文人的意识。这本书是这样一本书,它以从北宋开始的百幅赤壁图为线索,来阐明同绘赤壁这一艺术行为背后的人文意识。所以它是关于苏轼,又不限于苏轼的一段历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不一样的视野。

朱志荣:赤壁之战作为三国时期一战定乾坤、确立三足鼎立的一场重要战役,在三国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苏轼被贬谪黄州后游览赤壁,借古抒怀,强化了历史名胜遗迹的文化价值,并由历代诸多赤壁题材的画而形成了一个悠久的传统。苏轼也知道黄州赤壁未必是历史上的古战场赤壁,他用了“人道是”,意思是“有人这样说”,正表明了苏轼本人也知道不能确定这是“赤壁之战”的赤壁。他姑且认定这就是三国古战场赤壁,目的在于借题发挥,借古寄托自己的情怀,抒发自己的胸臆,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慨。虽然被贬了,仍然有雄韬大略的胸怀。他通过自己的过人文学才华写出词赋,引发了后来的画家、欣赏者和书法家直接、间接的共鸣,强化了苏轼词赋的传播。赤壁是一个历史遗存,苏轼也成了遗存,成了被纪念的对象。

借用巫鸿教授的话说,苏轼被称为“赤壁三绝”的一词两赋具有纪念碑的价值和特点,他的三篇词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和前后《赤壁赋》)这样不朽的作品,在近一千年前光辉灿烂,引发了一连串的赤壁主题的绘画创作,在宋元时期成为热门题材,也是后代绘画的重要题材。传世的各种赤壁图就有98种之多。这些画源自苏轼的词赋,在不同时代的演绎,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又反映了艺术风貌的变迁,使苏轼所创构的文化意象得以延续和传承,也反映了历朝历代词赋及其延展的绘画之间图文关系及其变迁的历程。通过历代书画,赤壁怀古因为它的现实意义和苏轼个人境遇方面的原因,获得更广泛、更久远的共鸣。这种语图相辅相成的特征,使得苏轼的“赤壁怀古”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中包含着词赋中的情怀和哲思,以及画家在作品中所传达的未尽之意。

王一楠老师《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视角独特,从艺术社会学和艺术史等角度,写出专书讨论由苏轼词赋所延伸出来的图像记忆,是非常有意义的。其中讨论了作为叙事画的《后赤壁图》及年代争议问题,讨论了画卷中的细节及其意味等。书中对语图互文进行了阐释,分析了李公麟、王诜、乔仲常、文徵明的叙事方法。其中对苏轼与李公麟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剖析,并且重点分析了文徵明的赤壁书画。文徵明赤壁书画现存25种,其中书法15种,赤壁图10种,早年以文徵明的书法为主,而文徵明的书法后来也有人补图的。书中还讨论了文徵明赤壁图的源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书中对前后赤壁赋图的仿作及其源流也有许多考辨,例如有的图是淡墨白描,有的是青绿设色,书中也作了辨析,并且涉及吴门,包括文徵明亲友、学生的补图、题字等方面的内容。

语图关系也不是没有人关注过,明清的绣像小说的出版,就是语图相辅相成的做法,也是适应了读者的心理。前此相关的研究,并没有上升到自觉的高度,还不够系统地分析和总结语图关系这一文化现象。王一楠老师在书中分析了“东坡赤壁”诗意画中的山水本体叙事,赤壁诗意画的院体传统与瞬间。对图像进行了系统讨论,包括艺术与环境的关系等,引发了个体对宇宙人生的思考。那种超越个体的生命关怀,同样形成了一种传统。包括绘画的鉴赏与鉴定,包括对历代赤壁赋图的版本和叙事图式的源流书中都作了考证。例如仇英对乔仲常《后赤壁赋图》的缂丝临摹本,对其中的构图和人物都作了很细致的分析,对其中的笔法、钤印都作了探讨。另外,书中还借鉴了一些西方的艺术理论来分析《后赤壁赋图》。凡此,都是值得肯定的,值得读者阅读和思考的。

李贵:说到同绘赤壁,我首先想到,他们画的苏轼形象,跟真实的苏轼的长相像不像呢?其实,这个问题不重要。因为苏轼自己就说过:“文以达我心,画以适吾意。”他是主张绘画要传神尽意的。既然这样,那么,历代的东坡游赤壁的画作更重要的是要画出苏轼的神韵,以及画家本人的意趣。因此,一楠博士的这本书,不仅是研究艺术史的,而且是研究心灵史的,它呈现出从北宋末期到明朝这个超长时段,苏轼作品的流传、接受情况,人们通过同绘东坡赤壁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文化趣味和时代氛围,并且总结出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这是我们的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说,王一楠老师的这本书,出版得恰逢其时。

图像有时也能帮助我们理解苏轼的作品。我举个例子。苏轼的名篇词作《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家喻户晓。什么意思呢?蓑本来是蓑衣,就是用草、棕榈等植物制成的遮雨的衣服,但是在这里用作特殊的量词。苏轼在这里没有穿蓑衣。怎么知道的?因为词的小序里明确说了:“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写得非常清楚,“雨具先去”了,哪来的蓑衣?苏轼没有穿蓑衣,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淋着雨水在路上行走的。“一蓑雨”表示一件蓑衣足以遮挡的雨量,即不太大的雨,“蓑”在这里临时作量词用。由于蓑衣、蓑笠是隐士式渔翁的标志,因此“一蓑雨”往往被用来表现悠闲、超旷的襟抱,苏轼的“一蓑烟雨”也是这样的用法。“一场雨”只是客观的说明,“一蓑雨”则给雨赋予了主观色彩,在表现逍遥洒脱的感情时常常被使用。

我的老师王水照先生很多年前就写文章谈过这个问题,但是很多人还是理解为“披着一件蓑衣在烟雨中行走”。其实我们看历代的苏轼画像,好像没有苏轼穿蓑衣的吧?最有名的是苏轼笠屐图,历代反复都在画,苏轼戴着斗笠穿着木屐,但是没穿蓑衣,对吧?可见古人早已注意到,“蓑”在这里只是临时作量词用,苏轼当时身上没有穿蓑衣。

我希望,我们做文学史的也来阅读一楠老师的这本新书,寻找一些启发。

(原载《文汇报·笔会》2023年10月12日)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