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后感1000字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26 14:25:15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5-26 14:25:15   小编:

这篇文章通过对鲁迅文学作品的深入分析和解读,探讨了其内在的思想和情感,揭示了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价值。通过细读和通观,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鲁迅文学的精髓,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意义,进而对其作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欣赏。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后感篇一

鲁迅的作品大家都非常熟悉,普通读者大多是泛泛的阅读。此书深度剖析、解读鲁迅及鲁迅的作品,分析鲁迅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及风格转变的原因。作者张业松教授在复旦大学讲授“鲁迅精读”,对鲁迅及其作品研究颇深,此书是张教授在不同场合讲授内容的汇编。细致分析了《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朝花夕拾》、《铸剑》等经典作品的创作背景,总结了鲁迅文学的4个特点。结合《我的兄弟》《风筝》等作品,讨论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大哥”形象的历史内涵,并提示了由巴金的《家》、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直至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的主题学线索。《伤逝》中新青年的忏悔痛彻肺腑,又如何延续到巴金劫后曾被“开天窗”的《随想录》。对《铸剑》和《祝福》等名篇的解读,更是能见人之不能见,言人之未能言。对名家之所以能写出名作进行了深度的剖析。作者对鲁迅及其作品的内面细读,使普通读者更深入的了解了鲁迅、鲁迅文学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卓著贡献。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后感篇二

提到鲁迅,想必每个人都不陌生,作为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常用篇目的作者,他的知名度不可谓不高。你肯定知道《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早”,也希望像作者一样做一个勤奋刻苦的学生;你肯定也了解《故乡》中闰土瓜地刺猹的画面,……这些都是我们无法忘却的。除了这种深刻的回忆,阅读鲁迅对我们影响更为巨大的是他作品的深刻,这种作品在那个时代就是一把把利刃,刺向群众的愚昧,刺痛麻木的中国人。

鲁迅绝大多数作品都是深刻的,而这种深刻我们可能不能很好地感受到,或许是我们时代的问题,亦或许是我们年龄的问题,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能够从鲁迅的一些作品中感受到不一样的魅力。所以,对于鲁迅的作品,我们需要细细地品读,而这本《鲁迅文学的内面》对鲁迅先生的一些名篇进行剖析,而在剖析的过程中,能够让我们对鲁迅先生的有进一步地了解。

书中谈到鲁迅的文学的四个“基点”,分别是为人生的文学、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文学、个性的文学以及内面、自省的文学。这四个“基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而鲁迅的文章也不是只体现了其中的某个方面,很多情况下是体现了多个方面。书中对鲁迅的很多的经典篇目进行了剖析,而正是这些剖析,让我对这些经典有了更加深刻地认知。

而在读这些作品的剖析中,我对《孔乙己》的剖析印象比较深刻,孔乙己应该是我们学生时代的非常经典的形象。当时就是觉得孔乙己非常可笑,跟周围的人与环境格格不入,最终造成了自己的悲剧。而我们探讨《孔乙己》时,很多情况下是为了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但是书中告诉我们其实《孔乙己》的主题是非常丰富的,除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之外,其还包含对当时整个大环境的批判,而也正是当时的大环境彻彻底底地把孔乙己吃掉了。不得不说《孔乙己》中含有对当时制度的批判,但是鲁迅作为一名炙热的文学家,他也有悲天悯人的胸怀。书中借用了陈小英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自己也觉得甚是,过去的语文教学把文学作品都不当文学作品,而当政治书来读,把鲁迅作品长期往政治概念上拉,而最后也起不到深刻的作用,而大大相反,这种方式实则将作品教肤浅了。之前没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学到的也是鲁迅的作品都是批判社会的主题,而没有发现其实鲁迅也是寄托着对孔乙己,这些弱者、失败者、一个被社会抛弃的人的同情,这是被忽略的,而本书让重新审视这些问题。

这本书让我重新回看了鲁迅的一些经典作品,这些作品的内核在很多方面有着共性,而想要深刻地了解这些作品,还需要更加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后感篇三

2022年07⽉12⽇ 天津日报 本报记者 仇宇浩

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导、鲁迅研究专家张业松教授近日推出鲁迅研究专著《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邀请读者走近鲁迅、阅读鲁迅、理解鲁迅,以创造性的阅读重新打开经典,再次“与鲁迅相遇”。

我们今天为何还要读鲁迅

曾有学者调侃,在大学里讲“鲁迅精读”,遇到的是一群“三怕”青年──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对此,张业松说,这“三怕”怕的是所谓“标准答案”,是僵化的语文教学机制的笼罩。在张业松看来,正是这种连“写作文”都有标准答案的“阅读暴力”,让本该针对特定阅读方式和阅读环境的逆反变成了针对鲁迅的逆反,由此造成鲁迅与当代读者和当代生活的疏远。

今天为何还要读鲁迅?北大教授钱理群有一句话:“他(鲁迅)的思想和著作,既具有历史文化的高度和深度,又具有人性的高度和深度。鲁迅的思想和著作也就不仅具有历史性,更具有一种当下性。”张业松认为,鲁迅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不竭的源泉。当下我们阅读鲁迅、研究鲁迅,有益于在喧嚣的世界里立定脚跟、锻炼心智。

体会鲁迅的文化使命意识

张业松认为,鲁迅是要我们自己去读的。当我们自主接近和理解鲁迅时,就会发现鲁迅生动、温暖和智慧……他总是带给人难得的惊喜。只是当我们从报章上读到他深邃警醒的言论时,不免为自己对他的忽略而感到惭愧。

“只要你用心去读,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与鲁迅相遇’的接口。”张业松建议读者进行“创造性阅读”,“就是不妨充分带进自己的主观意识,建立自己对鲁迅的理解,尽情地想和说,然后在讨论辩驳中求得鼓励或修正。”在当前“重读”鲁迅,他觉得首要的是要学习和体会鲁迅的文化使命意识。

打开“再解读”的思维空间

张业松提出,“我们可以将鲁迅的《呐喊·自序》作为阅读鲁迅、进入鲁迅文学的起点。”自己的这本书可以视为鲁迅文学的心灵之旅。张业松说,“鲁迅文学是鲁迅先生留给现代中国的一份根源性、原典性的思想文化遗产,我们必须打开‘再解读’和‘再阐释’的思维空间,以应对新问题和新挑战。”

在他看来,“鲁迅文学对后人解读能力的挑战,实际上也就是对中国现代文化创新和发展前景的挑战。作为后人,我们必须赢得这个挑战。”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5/html5/2022-07/12/content_158_6442074.htm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后感篇四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 文学研究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

张业松著

KEY·可以文化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2年3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周立民(学者、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

作者说自己曾是碰到鲁迅绕着走的现代文学研究者,现在居然成为开讲鲁迅的专家——这不是某种宿命,它或许恰恰证明,鲁迅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但是,在汗牛充栋的鲁迅研究著作中,能独辟蹊径自成一说,也是难上加难。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在小心翼翼的“细读”中,不乏大开大阖的“通讲”。关于文本细读,作者的一个看法我深深赞同:“在经典文本新读方面,是没有投机取巧的余地的,任何有意义的发明或发现,都只能是来自努力所造就的‘奇迹’。”本书可以看作是作者下过笨功夫之后的坚实收获。可敬的是,作者没有滥用解读的权力,而是紧贴鲁迅的文本和文学世界,在严谨的学术论述的字里行间中,我又看到作者对于鲁迅心境的体察中内含着作者心灵的血丝。比如,对于鲁迅从“老新党”到“新青年”内心转变的体察,对于鲁迅“《野草》时代”的中年危机与心里自我疗救的体察,可以用“体贴入微”来形容,也以“豁然开朗”来感觉作者所打开的鲁迅文学的内面。

鲁迅研究在近年不可谓不热,越来越“学术化”、技术化和历史化的倾向,令我担心这样会迅速埋葬或风干鲁迅。张业松不愿意把鲁迅研究看作是一项纯粹的专业技术工作,而是愿意把它看作是“在闹哄哄的‘大时代’里立定脚跟、锻炼心智”的养心活动,在探寻鲁迅文学的心灵之旅中,它更要发掘一种鲁迅精神,比如鲁迅为底层代言的精神,他的人性启蒙的精神:“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任何一个个体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珍惜的东西。”张业松从吴妈忧郁的目光中,感受到惊心动魄的力量,这是文本细读,也是精神力量的汲取,如今他又以本书在传播、在释放。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zYxNTkxMA==&mid=2453403094&idx=1&sn=3cfb1e4cc6a6bfcc5f3f35bbb81e9b68&scene=21#wechat_redirect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后感篇五

谈到鲁迅先生,脑海里总会想到“深刻”两个字,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因为他的创作风格,他的文学作品往往充满深意,我们只能在字里行间中仔细地搜寻,试图找到指引我们走向广袤世界的大门。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业松的作者,是他将近年发表的鲁迅研究讲稿和学术论文整理而成的鲁迅研究专著,通过对鲁迅文学的细读,带领广大读者再次与鲁迅相遇。

黄子平教授在序言中提到了文本细读的生机,不得不说,读完之后觉得教授的话真的说到了我们的心坎里。对于现在的青年来说,他们“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他们怕的难道是鲁迅先生吗?当然不是,他们怕的是文学阅读中所谓的标准答案。没错,鲁迅先生的文学存在一定的深度,那么该如何去了解和体会这些蕴藏在文本中的深刻内涵对我们来说才是最为关心的问题。 好的文本是常读长新的,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则正是这样,哪怕是熟得不能再熟的文本再读一遍、再去思考一遍的时候,仍然会有新的发现,会获得新的启发。许多分析为我们阅读鲁迅文学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走进这扇门,我们将再次与鲁迅先生相遇。

文本细读,让我们从语词细节发现全局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在为人所熟知的《狂人日记》中,日记部分的结尾处,留下“救救孩子……”这一句,这一句不仅是寻求新的救赎之路的呐喊,省略号而非感叹号的使用,是否有一种沉思的意味呢?如果作为一个意味深长的提示和警醒来理解,作品的涵义又有所不同了。 为什么我们在读了鲁迅先生的作品那么多遍之后仍然意犹未尽呢,因为它包含着太多的深意,太多的感情。比如《祝福》中祥林嫂的反复念叨蕴含了怎样的压抑、悲哀与痛苦?鲁迅在《秋夜》里写下,“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种特定的表达又能起到怎样特定的效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当我们跟随着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出发,是否也会找到认识鲁迅和鲁迅文学的入口呢?鲁迅的作品是深刻的,深邃的,只有一次又一次地反复细读,才能体会,而这也正是鲁迅文学的力量所在。

“阅读是一项实践性的活动,其意义应该体现在收获上”是啊,我们阅读收获正是我们阅读的终极目的啊。当我们通过文本细读进行研究性、批判性的阅读,在建立对鲁迅文学作品的全新认识的同时逐步走进鲁迅文学的内面,我们也就对鲁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后感篇六

近期都不会书荒了,在读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业松的《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之后,会很想认认真真精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有太多的“宝藏”可以挖掘了。

这本书是在作者近年发表的鲁迅研究讲稿和学术论文基础上整理而成的鲁迅研究专著。《呐喊·自序》《朝花夕拾》《野草》《故事新编》这些书中的很多经典作品,在张业松教授的这本精读与通讲中都有解读,大都是上学那会课本上密密麻麻的笔记里,不曾理解过的。

除了书单,阅读这本书还有意外的收获,刷新了我对阅读理解方法的认知。受益匪浅的同时,不得不嘲笑自己,总是人云亦云,果然是读书太少。当网络上开始调侃,“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句话,说是“名人即使写了一句用词累赘的话,也能成为名言名句。”时,我也一度认同,觉得有些滑稽。看到这本书之后,却有了不同的认识。

张业松教授在书中写道,“这句话中明显包含着视线的移动和牵引,使读者看到一个渐渐安静下来的人把他的视线投向远处,在熟悉的景物间缓缓扫视,触及一株树,注视它,确认它,而后移向下一株树。他通过这样一种写作使自己安静,首先把自己,同时也把他的读者引到特定情境里来。”

你看,原来很多看似普通,甚至有些不符合常识的内容,当我们认知不在表面,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思考,就能得到合情合理的解读。或许有人会说,这是“过度解读作者的想法”,作者或许真的就是那么随手一写,你却在应试教育的熏陶下,联想出那么多的思想情感。我不否认这一情况确有存在,但转念一想,“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正是阅读的乐趣。从别人的理解中,认知到自己理解的局限,不也是我们要阅读的原因吗?

这个例子,只是这本《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中冰山一角的内容,它让我学会从写作手法上来理解鲁迅先生的文章。读完整本书后,则让我明白,要真正读懂一个作者的经典作品,需要系统地阅读,精读,不仅是作品本身的系统地了解,还需要知道作者的经历,以及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这些,都能帮助我们在阅读文本的时候,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

因为阅历与作品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内心的变化、思想的变化会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提现出来。张业松教授通过对鲁迅先生不同时期的经历,以及当时写作的文章的解读,让我们认识到鲁迅先生更为立体的形象,以及作品更深层的含义。 这本《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中,不仅有对鲁迅先生作品文章的解读,也有作者对于精读与学习的想法,值得细细品读。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后感篇七

“鲁学”学者张业松的《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是一部深入探讨鲁迅文学的讲稿和论文集。

在这本书中,作者张业松充分借助各种文学批评的方法来更细致全面地探索鲁迅为后人留下的文学遗产。新批评、传记批评、以及引入其他领域的理论来进行文学批评,这些非常专业的文学批评方法都可以在《鲁迅文学的内面》中看到,从而让我们普通读者也窥见一条理论的路径,以此来从不同的角度走近鲁迅。

书名中的“细读与通讲”颇值得注意。在书中,张业松没有将这两种方法对立起来,而是充分发挥了两种解读方式各自的优势,以“细读”为依托的“通讲”和以“通讲”为背景的“细读。

本书第一章是关于《狂人日记》的阐释。这篇小说无论是对鲁迅自己,还是对后世的中国文学史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张业松结合百年来中外《狂人日记》阐释史的流变,提出了他对于这篇小说的观点。

张业松切入这篇小说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小序与正文的反差。众所周知,《狂人日记》留名文学史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

容易让读者忽略的是,《狂人日记》的正文确实是拿口语化的白话写就的,然而在正文之前,却有一段小序,并且是以文言书面语体写就的。

这就产生了一种反差,正文的白话口语体与小序的文言书面体。这种反差随即也赋予了这篇篇幅并不长的小说以更复杂的解读和阐释空间。

张业松充分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并且也重视文本产生的时代,亦即将文本放回到其历史环境中去,来探讨狂人产生的来源。

对文本产生时代的关注基本贯穿了《鲁迅文学的内面》整本书的观点,可以说重视作者生平的传记批评策略是张业松解读鲁迅的基本方针之一,本书后面关于《野草》以及《朝花夕拾》的篇幅都验证了这一点。

甚至本书中有一章探讨的是鲁迅对同一故事的不同处理——《我的兄弟》以及《风筝》,前者写于1919年,后者写于1925年,两篇文章的核心故事是一致的,但在许多细节上却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张业松将这种差异归咎到鲁迅在此期间发生的一次重要变故——与周作人的兄弟失和。

这种解读未必全然靠谱,但确实可以给我们理解文本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从而挖掘出新的内涵。

《鲁迅文学的内面》开头有一篇黄子平先生写的序言,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一如鲁迅谈论孔子与中国现实的“无关性”,一旦被尊为新时代的“圣人”,人们就彻底把他“捧杀”于共同体之外了。

这里指的是鲁迅一篇名为《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鲁迅漫谈孔子在数千年来,一直到民国(他写下文章的时候)时期不断被滥用,人们将孔子奉为圣人的同时,也将其彻底束之高阁,真正的孔子被掩埋在一层层的误解之下。

这其实也是鲁迅在后世遭遇的宿命,当下读者知道鲁迅其人的很多,但真正了解鲁迅其文的却很少。

这恰恰是鲁迅所不愿见到的。他在另一篇文章中说,“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只有忘记鲁迅其人,我们才能更好地继承鲁迅其文。

比起记得他这个人,鲁迅更希望后人记得他的思想,然后“忘记我,管自己生活。”这要比空洞地将他奉上神坛同时也束之高阁要好得多,也有用得多。

这种观点也充分表现在《鲁迅文学的内面》一书的多篇文章中,通过对鲁迅生平及其文学作品的解读,张业松为读者呈现的是一个生动的、鲜活的、多面的鲁迅,而不是被尘封在纸面上的,空洞的鲁迅。

这一点在本书一篇介绍鲁迅与巴金联系的论文《文学史线索中的巴金与鲁迅》中也有明显的表露。张业松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站在文学史的末端向后看,我们看到的或许只是一个没有历史纵深感的平面,它篡改了历史的真实图景,需要我们时刻保持对理知的愚妄的警惕。我们要建立对历史的同情之了解,就需要从对这样的差异的意识开始,尊重人物的历史逻辑去看待他们的作为,这样才可望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清理文学和思想遗产的目标。

张业松这里所说的“对历史的同情之了解”,与史学大家钱穆的“温情与敬意”一脉相承。钱穆认为对待历史,需要秉持一种满含温情与敬意的态度。

而张业松则说,对待文学同样如是。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后感篇八

阅读是一项实践性的活动,其意义应该体现在收获上。收获固然有抽象的层面,但更主要的应该还是具体可感的,所以我应该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谈,看看文本细读究竟能带来什么。——张业松

2004年秋天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业松在机缘巧合之下,接手复旦大学以“鲁迅精读”为核心的创新课程,由此开始涉足鲁迅文学的教研领域。本书收录了其多年来“通过文本细读与通讲,探寻鲁迅文学的内面”的相关研究著述,其中第十章还有关于巴金与鲁迅文学解读的比较研究,获益匪浅。

阅读此书时,最大的感受是很有温度,不是因为最近天气太热的缘故,主要是感受到张业松老师结合鲁迅的人生历程,从人性化角度,自省鲁迅文学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温暖与人性关怀视角,加深了我对鲁迅文学的再认识。

透过张业松老师那种虚怀若谷、谦恭自守的教学感受直白,我们也得以探寻到他明德惟馨与研精覃思的那一面:“刚接手鲁迅课时我还比较年轻,体力好,可以把现炒现卖的备课材料讲得滔滔不绝,好像很有把握的样子,其实很紧张,一堂课下来常常汗流浃背。也并不是讲过一次就获得了自信,而是有一个不断探索和磨炼的过程。”

虽说“救救孩子”这四个字已成了当今太平盛世里网络流行梗之一,但鲁迅先生当年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是一种对当时现状的悲恸,哀痛当时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要是鲁迅先生知道如今“救救孩子”已成了旧词新用、甚至被玩坏、恶搞的调侃用语,不知作何感想?

张业松老师老师在此书里,重点探讨了“救救孩子”后面这个省略号的作用,这个是我实在没有想到的,足见他砥砺深耕的研学态度:对于《狂人日记》的读者而言,“救救孩子……”一句中的省略号,始终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提示和警醒,“教我惭愧,催我自新”。

此书令我很有感触的是第二章借鉴声景研究方法,重新分析、详解鲁迅短篇小说《祝福》里关于祥林嫂的“灵魂三问”:祥林嫂名字的社会文化含义及祥林嫂的声音(尤其是)的声景内涵及作用。

与“救救孩子”相似,当今的现实生活里,人们总习惯性将逢人诉苦的人贴上"祥林嫂"的标签,劝人别做"祥林嫂"或翻版"祥林嫂"。在如此情境之下,"祥林嫂"不可避免地成了被扭曲、污名化的贬义词,带有主观消极色彩。

张业松老师认为鲁迅对祥林嫂的塑造,不仅是为了发表社会抗议,更是为了探讨弱者的抗议所体现的声景再造的可能性,这一案例,体现了鲁迅笔下的受苦人叙述的一般语法。

所谓“祥林嫂的声音”,大致是两个层面,一个是词的声音,词所讲述、表征、占有和建立的东西;一个是物的声音,物所发出、捍卫、主张和追求的东西。

在张业松老师富有人性关怀与人道主义角度的解读之下,“祥林嫂的声音”不再是长吁短叹的恼人声音,而是被压抑和被扭曲的真实声音,我们需要看到"祥林嫂"进退维谷的弱势处境。尤其是在当代,我们更需要重新肯定"祥林嫂"的生命存在与文学价值,为"祥林嫂"正名,关爱、帮扶弱势群体,尤其是被压迫和被隐声/身的女性们。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后感篇九

2022年06月16日 16:29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顾楚怡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

张业松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近日,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推出了复旦大学中文系名师、博士生导师、鲁迅研究专家张业松教授的鲁迅研究专著《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张业松教授曾任韩国高丽大学客员教授、日本神户大学特任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等,兼任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文学史料学分会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周氏兄弟、左翼文学及新时期文学教学与研究,长期承担“鲁迅精读”“周作人散文精读”“现代散文经典选读”等本科基础课程教学工作。

著名教授、学者黄子平专门为本书作序。《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是张业松教授在近年发表的鲁迅研究讲稿和学术论文基础上整理条贯而成的鲁迅研究专著,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作者在相关课题上的代表性成就,具有高度的原创性和前沿性。本书将文本细读与课堂实录相结合,邀请读者走进一流高校中文系的课堂,进入鲁迅文学的“内面”,重新打开经典,再次“与鲁迅相遇”。

关乎鲁迅文学的传承赓续

我们今天为何还要读鲁迅?钱理群教授曾说:“他(鲁迅)的思想和著作,既具有历史文化的高度和深度,又具有人性的高度和深度。鲁迅的思想著作也就不仅具有历史性,更具有一种当下性。”在张业松教授看来,鲁迅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里不竭的源泉,当下我们研究鲁迅、阅读鲁迅,能让我们在闹哄哄的“大时代”里立定脚跟、锻炼心智。本书不仅是他数年研究成果的结晶,也是他对浮躁时代的回应和抵抗。

关乎鲁迅作品的创造性阅读

我们今天该如何阅读鲁迅的作品?作者提出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进入鲁迅文学的内面;以创造性的阅读,重新打开经典文本。正如著名教授、学者陈子善所言:“文本细读是文学研究的关键一环,对含意特别丰富深邃的鲁迅作品,尤其应该提倡精读,而张业松教授这本书正提供了足资启迪的鲁迅作品精读的新范例。”本书收录了张业松教授对《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伤逝》《铸剑》等经典作品的精读,对《野草》《朝花夕拾》的“整本书”通读,展现了文本细读这一方法在鲁迅研究领域的勃勃生机。

本书正文共计十章,前七章侧重具体作品和作品集的“细读”。第一章尝试通过文本细读对《狂人日记》做出新的阐释;第二章借鉴声景研究方法,重新分析《彷徨》的开篇之作《祝福》;第三章讨论了《风筝》的改写;第四章聚焦鲁迅作品中的兄弟关系书写和大哥形象塑造;第五章围绕具体作品讨论1923-1926年间鲁迅创作风格和作品面貌的转变;第六章详解《野草》;第七章导读《朝花夕拾》。后三章尝试提出对鲁迅文学的总体面貌及后续影响的描述,即为“通讲”。第八章尝试对鲁迅文学的思想基础和观念背景做出总结;第九章进一步就鲁迅文学的内容、艺术、思想和价值等基本层面的特点提出界定;第十章以巴金为例,讨论鲁迅文学的后续影响。

作者并没有在“细读”与“通讲”间划出界线,而是“提示一种方法和境界上相得益彰的追求”,即“以‘细读’为依托的‘通讲’和以‘通讲’为背景的‘细读’”。在本书中,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示了文本细读的魅力,也为我们提示了当下阅读鲁迅的更多可能性。

一堂面向普通读者的文学课

另外,本书还收录了复旦大学鲁迅精读课的课堂实录。张业松教授在复旦大学开设“鲁迅精读”课程,他反对以标准答案的习得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上,他引导学生主动接近鲁迅、阅读鲁迅、理解鲁迅,并惊喜地发现学生们一个个可靠的、扎实的对鲁迅的点滴理解。张业松教授特将学生们的收获摘录于此。读者们可以在本书中读到来自世界不同角落的学生们对鲁迅作品独到的理解。如此编排能帮助读者打开思路,领略鲁迅作品的丰富性,读到一个不一样的鲁迅。

因此,本书亦是一堂面向普通读者的文学课,兼具学术性和实用性。作者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带领读者走进一流高校中文系的课堂,打开经典,重新“与鲁迅相遇”。

“业松兄突破了新批评派的画地为牢,灵活地将语义学、传记批评和叙事学等方法交叉为用,从语词、细节带出全局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令人想象‘鲁迅精读’的课堂风采。”在专为本书写的序中,黄子平教授如是说。《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涉及的关于鲁迅经典篇目的细读,鲁迅文学的思想底色、经典价值、后续影响等难点问题的研究,关于课堂教学及文本细读的理论与方法的讨论等,都具有重新打开文本、激活领域、引领风气的作用。本书的出版,将使作者在相关领域的成就更为可见,对于引领新时代鲁迅文学阅读和普及亦将产生积极影响。

(浙江文艺出版社/供稿 执笔:顾楚怡)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胡子轩)

http://ex.cssn.cn/zx/zx_gjzh/zhnew/202206/t20220616_5412835.shtml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后感篇十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业松:如何抵抗对鲁迅的“阅读暴力”2022-06-15 19:49

在大学里讲“鲁迅精读”,遇到的是一群“三怕”青年(“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他们带着高中语文的心理创伤来到课堂。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业松分析,这“三怕”,说白了,怕的是所谓“标准答案”,这是僵化的语文教学机制的笼罩,同时也是“鲁迅研究危机”的一个侧面。他自我反省,作为现当代文学的研习者,也常有对“周树人”绕着走的感觉。

是什么改变了他?复旦大学中文系自2002年开始施行本科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开出“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课程,其中“鲁迅精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必修课。此后,随着“学分制”和“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渐次推行,这套原本着眼于专业教育的精读课程中的一部分,又被推向“人文(学科)基础教育”和“(全校)通识教育”的平台,供更多学生修读。

这一过程在近期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一书中得到呈现。

张业松自2004年秋接手“鲁迅精读”这门课程,面对一大批非中文系的学生,他坦言,“当时的感觉真是栗栗危惧,迫不得已。临到上课,站上讲台不到十分钟,后背的衣衫已然湿透。好在我算是一位有勇气的教师,除了不懂鲁迅,别无其他包袱。不懂不必装懂,无须冒充专家,而可以老老实实地跟学生一起读书,读到哪一步,讲到哪一步,也随时乐意承认学生的认识和考虑比我高明独到。如此教学相长,渐渐背上的汗总算可以出得比较少一点。”

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们一起,鼓起勇气,再次“与鲁迅相遇”。方法是——文本细读;目标是——探寻鲁迅文学的“内面”。

“鲁迅和鲁迅文学是如此巨大的课题,如果只给十分钟时间来讲,我要讲什么呢?这是我在与鲁迅结缘的起点阶段曾经面临的问题和情境。”张业松回忆,当时,他没做更多考虑,而是“很坦率地选择了面对自己的无知,讲述了无知之下的惊奇”。夸张一点说,在为备课而重读鲁迅作品的过程中,得到了一个震惊的体验。那就是把《呐喊·自序》这样一个熟得不能再熟的文本,再读一遍时,发现竟有那么多东西是以前没有注意到的。

“《呐喊·自序》是鲁迅作为作家第一次回顾自己创作历程的文本。回顾自己创作时,他首先想起来要说的事情是什么?这就是《呐喊·自序》第二段他少年时代的记忆。他说曾经四年多,出入于当铺和药铺,从一倍高的当铺柜台外递上家里的衣物,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同样高的药铺柜台去为父亲买药。这是一个孩童时期、少年时期的形象化记忆:两条柜台,一条柜台比他身高高一倍,一条柜台和他身高一样高。这两条柜台对鲁迅意味着什么?对鲁迅的创作意味着什么?他为什么在回顾自己创作的时候,首先想起了这两条柜台?”张业松在课堂上如此分析——柜台首先是把人与人隔开的东西,柜台里外代表了一种权势的区隔。当一个孩子长年需要去一个象征权势的地方,会造成一种特殊的敏感,简单地说就是看人脸色。

“讲到这里,十分钟的时间差不多就用完了。我很庆幸,自己曾经拥有这样一个接近鲁迅、细读鲁迅和尝试走进鲁迅文学的内面的起点。从这里出发能够走向哪里,得到什么,是不必设想,也无须预计的。”在张业松看来,以标准答案的习得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是“阅读暴力”最普遍、最粗浅的表现形式,此外还有更多更高级也更隐蔽的形式。而这些“阅读暴力”和“反暴力”的共同特点,是使得它们对鲁迅的处理的不可爱变成了鲁迅自己的不可爱,使本来应该针对特定阅读方式和阅读环境的逆反变成了针对鲁迅的逆反,由此造成鲁迅与当代读者和当代生活日益疏远。“疏远到何种程度,可以从我自己的例子看出来——尽管身为现代文学专业人士,我在承担‘鲁迅精读’课程之前,也曾长时间地宁愿绕着走或躲着走。而在眼下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学中,选择鲁迅或与鲁迅相关的课题作为学位论文选题的各级毕业生越来越少,也正是不争的事实。”

“幸而同样是我自己的例子,反证了上述状况的不正常。”张业松说,教授“鲁迅精读”课,作为教师同样受益匪浅,而所有收获中最重要的一条,莫过于认识到“鲁迅是要自己去读的”。“自己去读,意味着摆脱被主宰和牵引。当我们从被引导、教导、诱导、误导……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自主接近和理解鲁迅时,鲁迅开始变得生动、丰富、温暖、智慧、正大光明、勇敢无畏……”

在张业松看来,鲁迅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里不竭的源泉,“鲁迅研究”除了是一项专业技术工作,也是一项有益于在闹哄哄的“大时代”里立定脚跟、锻炼心智的活动。《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不仅是他数年研究成果的结晶,也是对浮躁时代的回应和抵抗。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正文共计十章,前七章侧重具体作品和作品集的“细读”。第一章尝试通过文本细读对《狂人日记》做出新的阐释;第二章借鉴声景研究方法,重新分析《彷徨》的开篇之作《祝福》;第三章讨论了《风筝》的改写;第四章聚焦鲁迅作品中的兄弟关系书写和大哥形象塑造;第五章围绕具体作品讨论1923年至1926年间鲁迅创作风格和作品面貌的转变;第六章详解《野草》;第七章导读《朝花夕拾》。后三章尝试提出对鲁迅文学的总体面貌及后续影响的描述,即为“通讲”:第八章尝试对鲁迅文学的思想基础和观念背景做出总结;第九章进一步就鲁迅文学的内容、艺术、思想和价值等基本层面的特点提出界定;第十章以巴金为例,讨论鲁迅文学的后续影响。

书中还收录了复旦大学鲁迅精读课的课堂实录,来自世界不同角落的学生们对鲁迅作品独到的理解,或能帮助读者打开思路,领略鲁迅作品的丰富性,提示当下阅读鲁迅的更多可能性。正如学者陈子善所言:“文本细读是文学研究的关键一环……这本书正提供了足资启迪的鲁迅作品精读的新范例。”

本文作者:施晨露

题图来源:朱瓅 摄影

图片编辑:朱瓅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98484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后感篇十一

如果说要在现当代文学史上评选一位国民级顶流作家,鲁迅毫无疑问会立马冲上榜一。无论是一百年前的觉醒年代,还是一百年后的当代中国,迅哥儿,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国民网红、文学顶流。

“顶流迅哥儿”同时也是不少人学生时代的语文考试噩梦,你还记得学生时代做阅读理解时,被鲁迅先生的文章支配的恐惧吗?据说在当今的中学语文课堂上,学生普遍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三怕”的背后,共同的令人畏惧的东西只有一样:标准答案。其实有时候,我们离文学经典的深入理解就只差一位引路人。

今天小KEY为大家带来的就是复旦大学张业松教授的鲁迅文学细读专著,让我们一起跟随复旦大学名师的脚步,走进一流高校复旦大学中文系的课堂,进入“鲁迅文学的内面”,再次与鲁迅相遇。

我们今天为何还要读鲁迅?钱理群教授曾说:“他(鲁迅)的思想和著作,既具有历史文化的高度和深度,又具有人性的高度和深度。鲁迅的思想著作也就不仅具有历史性,更具有一种当下性。”在张业松教授看来,鲁迅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里不竭的源泉,当下我们研究鲁迅、阅读鲁迅,能让我们在闹哄哄的“大时代”里立定脚跟、锻炼心智。

《觉醒年代》剧照

我们今天该如何阅读鲁迅的作品?张业松老师提出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进入鲁迅文学的内面;以创造性的阅读,重新打开经典文本。

正如著名教授、学者陈子善所言:“文本细读是文学研究的关键一环,对含意特别丰富深邃的鲁迅作品,尤其应该提倡精读,而张业松教授这本书正提供了足资启迪的鲁迅作品精读的新范例。”

本书收录了张业松教授对《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伤逝》《铸剑》等经典作品的精读,对《野草》《朝花夕拾》的“整本书”通读,展现了文本细读这一方法在鲁迅研究领域的勃勃生机。

本书正文共计十章,前七章侧重具体作品和作品集的“细读”。第一章尝试通过文本细读对《狂人日记》做出新的阐释;第二章借鉴声景研究方法,重新分析《彷徨》的开篇之作《祝福》;第三章讨论了《风筝》的改写;第四章聚焦鲁迅作品中的兄弟关系书写和大哥形象塑造;第五章围绕具体作品讨论1923-1926年间鲁迅创作风格和作品面貌的转变;第六章详解《野草》;第七章导读《朝花夕拾》。

后三章尝试提出对鲁迅文学的总体面貌及后续影响的描述,即为“通讲”。第八章尝试对鲁迅文学的思想基础和观念背景做出总结;第九章进一步就鲁迅文学的内容、艺术、思想和价值等基本层面的特点提出界定;第十章以巴金为例,讨论鲁迅文学的后续影响。

作者并没有在“细读”与“通讲”间划出界限,而是“提示一种方法和境界上相得益彰的追求”,即“以‘细读’为依托的‘通讲’和以‘通讲’为背景的‘细读’”。在本书中,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示了文本细读的魅力,也为我们提示了当下阅读鲁迅的更多可能性。

张业松教授曾任韩国高丽大学客员教授、日本神户大学特任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等,兼任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文学史料学分会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周氏兄弟、左翼文学及新时期文学教学与研究,长期承担“鲁迅精读”“周作人散文精读”“现代散文经典选读”等本科基础课程教学工作。

张业松教授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是张业松教授在近年发表的鲁迅研究讲稿和学术论文基础上整理条贯而成的鲁迅研究专著,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作者在相关课题上的代表性成就,具有高度的原创性和前沿性。

“业松兄突破了新批评派的画地为牢,灵活地将语义学、传记批评和叙事学等方法交叉为用,从语词、细节带出全局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令人想象‘鲁迅精读’的课堂风采。”在专为本书写的序中,著名教授、学者黄子平黄子平教授如是说。

这本书不仅是张业松教授数年研究成果的结晶,也是他对浮躁时代的回应和抵抗。本书将文本细读与课堂实录相结合,邀请读者走进一流高校中文系的课堂,进入鲁迅文学的“内面”,重新打开经典,再次“与鲁迅相遇”。

另外,本书还收录了复旦大学鲁迅精读课的课堂实录。张业松教授在复旦大学开设“鲁迅精读”课程,他反对以标准答案的习得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上,他引导学生主动接近鲁迅、阅读鲁迅、理解鲁迅,并惊喜地发现学生们一个个可靠的、扎实的对鲁迅的点滴理解。

张业松教授特将学生们的收获摘录于此。读者们可以在本书中读到来自世界不同角落的学生们对鲁迅作品独到的理解。如此编排能帮助读者打开思路,领略鲁迅作品的丰富性,读到一个不一样的鲁迅。

因此,本书亦是一堂面向普通读者的文学课,兼具学术性和实用性。作者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带领我们走进一流高校中文系的课堂,打开经典,重新“与鲁迅相遇”。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后感篇十二

来源:《书城》|黄子平2022年03月22日08:07关键词:黄子平 鲁迅研究 张业松

《鲁迅文学的内面》,张业松 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22年版

在大学里讲“鲁迅精读”,遇到的是一群“三怕”青年(“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他们带着高中语文的心理创伤来到你的课堂上。业松兄说,这“三怕”,说白了,怕的是所谓“标准答案”,这是僵化的语文教学机制的笼罩,同时也是“鲁学危机”的一个侧面。业松兄自我反省,作为现当代文学的研习者,也常有对“周树人”绕着走的感觉。因而这门课就逼着教师,和学生们一起,鼓起勇气,再次“与鲁迅相遇”。其方法:文本细读;其目标:探寻鲁迅文学的“内面”。文本细读的方法又分两种:本科生,赤手空拳读“白文作品”(即没有注释和导读的文本),然后全凭第一印象互相讨论;研究生,采用业松兄客座日本神户大学时习得的,逐篇逐句掰开揉碎讨论法。当然本书各章,并不全是授课的产物,我却最看重这一历史情境触发的问题意识,关乎鲁迅文学的传承赓续,关乎鲁迅作品的创造性阅读,因而是阅读本书的关键之钥。

若以文本细读为方法,来进入鲁迅文学的“内面”,业松兄说,最好的入口是那篇经典的《呐喊·自序》。“走异路,逃异地,寻求别样的人们”,幻灯片事件(弃医从文),《新生》杂志的流产,会馆中抄古碑的“孤独者”,一直到如今学术界耳熟能详的“金心异问答”(铁屋子意象:梦醒之后无路可走)……这是一部逃离史和失败史,个体生命的微末失败关联了家国历史的总体失败。但带给业松兄的新的“震撼体验”是那两张柜台:那比周家长孙高一倍的当铺柜台,和跟他等身高的药店的柜台。这里空间尺度的对比不只是物理的、生理的,也是心理的(“在侮蔑里接了钱”)。为什么要在三十年后的回忆里形象地提及这两个柜台?业松兄认为,对这“童年创伤”的复杂辩证,可以(冒着一定的“诠释学风险”)引申到鲁迅文学的四个“基点”:为人生的文学,被侮辱和被损害者的文学,个性的文学,内面的、自省的文学。

“为人生的文学”这口号,是文学研究会提出来的,一般认为针对的是“有创造腔”的“为艺术而艺术”。鲁迅在“自序”里也自嘲着“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人生包含了艺术的追求,艺术其实也是“最贴近人生之物”。意识到两者面对的是同样的他者,自然不必再把这虚假的对立当真。把“人生”定义为鲁迅所说的“生存、温饱、发展”,则他者就是这扼杀人生的“《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而且,从历史的后见之明看来,这“文学”也涵蕴了向其对立面转化的可能,也会参与持续扼杀人生的历史诡计。

“被侮辱和被损害者的文学”(典出陀思妥耶夫斯基),涵括了鲁迅作品的人物群像,更揭示了鲁迅文学的人道主义渊源。后现代论者清算新文化运动,或谓鲁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透着一种启蒙精英的傲慢。究其实,他们只不过再次重复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阿 Q 时代已死”的滥调,再次否定胡风“随时随地都潜伏着或扩展着几千年的精神奴役的创伤”的观点,表白的恰是一种“做稳了奴隶”的自我满足。

“个性的文学”,这“个性”,不应视为后起的“大众文学”的对立面,却也暗示了后者具有泯灭个性的特质。鲁迅文学的独特性并不在于他的无法模仿(写“鲁迅风”文章的后继者乌泱乌泱的,连以反鲁为“毕生事业”的苏雪林,也像模像样地写过几篇)。独特性在于他既深深地卷入时代之中,又与时代格格不入,无地彷徨。“自序”预示了鲁迅加入新文化运动“共同体”的不可能性(巴比耶:“文学共同体是一种不成为其共同体的共同体。”),一再声明自己只是为慰藉奔驰的猛士而呐喊几声而已。此后的“辞青年导师桂冠”,与《语丝》等社团的始终,直到在左联中被“奴隶总管”鞭打的委屈,在在证明了他毕生都是“两眼在黑气里放光”,在荆棘丛中拄杖行走的孤独者。一如鲁迅谈论孔子与现实中国的“无关性”,一旦被尊为新时代的“圣人”,人们就彻底把他“捧杀”于共同体之外了。

以上三个基点,尽管内部语义分歧纠葛重重,却都是学界讨论得比较充分的论题,而“内面的、自省的文学”,则一向讨论较少,又恰是本书中业松兄着力落墨之处。文学的“内面”,这概念当从日本的文学批评那里习得。在“漫长的战败”语境之下,日本汉学家以生存哲学或终末论来解读鲁迅,对“失败者的文学”有很深的共鸣,触碰暗夜的苦痛和想象,《野草》是他们着手的最重要文本。在我看来,要探寻鲁迅文学的内面和自省,关键词还是鲁迅反复使用的那个——“隔膜”。依照新文化运动过于简捷的共识,鲁迅在《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里将这“隔膜”归因于:一、社会等级秩序(“人分十等”),二、语言文字之难(“许多人不能借此说话”“只能默默地萎黄枯死”)。首先是认识论层面的隔膜,在一个遍地瞒和骗的时代,假作真时真亦假(如今的新词汇叫“后真相”或“另类真相”),你无法睁了眼看清周遭的非人间。其次,是语用学层面的隔膜,即沟通的失败(典型的例子是祥林嫂的阿毛叙事,或老子在函谷关给关员讲道可道非常道),日常生活中既不能说真话,又不愿意说假话,就只好“今天天气哈哈哈”。最后,是心理学层面的隔膜,麻木,冷漠,对他人痛苦的没有感觉,是鲁迅反复状写的心灵的大孤寂。层层叠加,鲁迅深切体会到了文学书写的不可能性:“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在中国实在算一件难事,因为,已经说过,我们究竟还是未经革新的古国的人民,所以也还是各不相通,并且连自己的手也几乎不懂自己的足。我虽然竭力想摸索人们的魂灵,但时时总自憾有些隔膜。在将来,围在高墙里面的一切人众,该会自己觉醒,走出,都来开口的罢,而现在还少见,所以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觉察,孤寂地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内面由隔膜来界定,特别强调这只是“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人生,依鲁迅“多重否定”的思维,隔膜又提示了沟通的可能和不可能,尽管作品在中国遭遇很多误解和批评,却又希望在异邦读者里获得“别样的感觉”。

鲁迅文学的“内面性”就由这种自相矛盾的张力构成:一方面,祈求打破隔膜,把写作作为同时代人感应时势的敏感神经,不惜采用新语言与大众沟通(《门外文谈》),乃至加盟新的文学共同体,却遭逢一再的挫败;另一方面,又反复申明心内的“冷气”和“黑气”不愿传染他人,一再抵制“文学批评家”们对其作品的诠释,在作品中无限延宕确定性的读解,乃至发愿自己的文字“速朽”(“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一百年后,这种悖论状态,体现为大学和民间的“鲁学”生生不息的同时,不断有论者以各种“儿童不宜”,敦促将鲁迅文章从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下架。

如此情境,你会问:文本细读何为?鲁迅精读课何为?业松兄在本书中的演示,精彩纷呈。

在《狂人日记》的文言文小序和白话文正文的缝隙中,借由“余”“大哥”和“狂人”的三重视觉的参照,分析了小序中的“候补”究竟何所指。又由这未必“蒙冤”的大哥,结合《我的兄弟》《风筝》等作品,讨论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大哥”形象的历史内涵,并提示了由巴金的《家》、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直至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的主题学线索。《伤逝》新青年的忏悔痛彻肺腑,又如何延续到巴金劫后曾被“开天窗”的《随想录》。对《铸剑》和《祝福》等名篇的解读,更见抉发幽微的功夫,能见人之不能见,言人之未能言。

业松兄突破了新批评派的画地为牢,灵活地将语义学、传记批评和叙事学等方法交叉为用,从语词、细节带出全局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令人想象“鲁迅精读”的课堂风采。文本细读的风险是:或者陷入“文字障”,死于句下,在封闭的文本内部窒息了诠释的可能;或者无边联想,过度诠释,在意义的无政府状态下随波逐流。我认为,课堂研习讨论、师生交流切磋,是避免上述风险的有效路径,遂使业松兄得以实践文本细读方法,挑动文本内部的骚动,创发理论更新的契机,展示了这方法在中国语境下的勃勃生机。是为序。

二〇二二年一月二十六日于珠海唐家湾

原载《书城》2022年第3期,转自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22/c442005-32380478.html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后感篇十三

今天该如何阅读鲁迅的作品?来听听复旦大学张业松教授的文学课第一读者客户端 07-22 11:02 投诉阅读数:5282

《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孔乙己》《记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学生时代读过的这些鲁迅,到今天依然没忘,依然具有莫大的现实价值。事实上,今天的青年都很喜欢鲁迅,为何?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的话来说,“因为我们的生活永远有矛盾有困惑,鲁迅的文本是面对这些矛盾和困惑的。我们古人是要逃逸,用一种假的或者欺骗自己的方法回避问题,鲁迅是直面人生。”近日,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推出了复旦大学中文系名师、博士生导师、鲁迅研究专家张业松教授的鲁迅研究专著《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在张业松教授看来,鲁迅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里不竭的源泉,当下我们研究鲁迅、阅读鲁迅,能让我们在闹哄哄的“大时代”里立定脚跟、锻炼心智。本书不仅是他数年研究成果的结晶,也是他对浮躁时代的回应和抵抗。

我们今天该如何阅读鲁迅的作品?作者提出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进入鲁迅文学的内面;以创造性的阅读,重新打开经典文本。正如著名教授、学者陈子善所言:“文本细读是文学研究的关键一环,对含意特别丰富深邃的鲁迅作品,尤其应该提倡精读,而张业松教授的《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这本书正提供了足资启迪的鲁迅作品精读的新范例。”该书收录了张业松教授对《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伤逝》《铸剑》等经典作品的精读,对《野草》《朝花夕拾》的“整本书”通读,展现了文本细读这一方法在鲁迅研究领域的勃勃生机。

张业松教授曾任韩国高丽大学客员教授、日本神户大学特任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等,兼任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文学史料学分会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周氏兄弟、左翼文学及新时期文学教学与研究,长期承担“鲁迅精读”“现代散文经典选读”等本科基础课程教学工作。《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一书的正文共计十章,前七章侧重具体作品和作品集的“细读”。第一章尝试通过文本细读对《狂人日记》做出新的阐释;第二章借鉴声景研究方法,重新分析《彷徨》的开篇之作《祝福》;第三章讨论了《风筝》的改写;第四章聚焦鲁迅作品中的兄弟关系书写和大哥形象塑造;第五章围绕具体作品讨论1923-1926年间鲁迅创作风格和作品面貌的转变;第六章详解《野草》;第七章导读《朝花夕拾》。后三章尝试提出对鲁迅文学的总体面貌及后续影响的描述,即为“通讲”。第八章尝试对鲁迅文学的思想基础和观念背景做出总结;第九章进一步就鲁迅文学的内容、艺术、思想和价值等基本层面的特点提出界定;第十章以巴金为例,讨论鲁迅文学的后续影响。

张业松教授并没有在“细读”与“通讲”间划出界限,而是“提示一种方法和境界上相得益彰的追求”,即“以‘细读’为依托的‘通讲’和以‘通讲’为背景的‘细读’”。比如《重读<呐喊·自序>》。

若以文本细读为方法,来进入鲁迅文学的“内面”,张业松教授认为,最好的入口是这篇经典的《呐喊·自序》。张业松教授写到:“我注意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这篇作品是鲁迅作为新文学作家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在他的人生历史上第一次回顾自己作为作家的成长史。这一个作为作家的成长史,我们从整体上去注意它,当然是因为它记载了鲁迅从不写到写的转折过程。我从里面读出来的反而是鲁迅对他自己的,不仅从不写到写这样一个大的范围,而且是他为什么要写,写什么,写的这些东西当中他记载了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的一个非常老实的交代。比如《呐喊·自序》最后谈到他是在金心异的促动下做起小说来,做小说的目的,不是因为他又被金心异激动得热血沸腾了,而只不过是要‘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聊以慰藉’这个说法里面我觉得就包含着鲁迅对他的创作效果的预期,这个预期显然是不高的。他从自己过去的经验中已经得出结论,自己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从他的表述中也可以看出来,他对自己现在勉强地去做出表达以后,会带来什么效果,或者推广一点说,对整个新文化运动会带来什么效果,他是没有绝对的信心的。而只不过,像我们从他后来的创作当中反复印证过的,他是在做着‘跨进去,在刺丛里姑且走走’的尝试。”

当张业松教授意识到《呐喊·自序》是鲁迅作为作家第一次回顾自己创作历程的文本之后,他想到了一个问题:鲁迅在回顾自己创作的时候,他首先想起来要说的事情是什么?这就是《呐喊·自序》第二段他少年时代的记忆。他说曾经四年多,出入于当铺和药铺,从一倍高的当铺柜台外递上家里的衣物,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同样高的药铺柜台去为父亲买药。张业松教授认为,这是一个孩童时期、少年时期的记忆,这个少年记忆呈现的是一种形象化的记忆:两条柜台,一条柜台比他身高高一倍,一条柜台和他身高一样高。“可能我孤陋寡闻,至少在当时的阅读范围中我没有看到过对这两条柜台的分析。分析什么呢?——这两条柜台对鲁迅意味着什么?对于鲁迅的创作意味着什么?他为什么在回顾自己创作的时候,首先就想起了这两条柜台?我尝试着去想这些问题,然后做了一个很粗浅的分析。我想柜台它首先是一个把人与人隔开的东西,柜台里外代表了一种权势的区隔,代表有一个阶级的位阶在那儿。而当一个孩子,他长年需要去一个象征权势的地方,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鸿沟的地方去体验他的生活,对他的内心感受会是很大的磨炼,就是说对于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会养成他的特殊敏感。使他从小就会特别地注意别人对他的态度,简单地说就是看人脸色。也许今天柜台上的人对他脸色好一点,他就高兴一点;明天这个柜台上的人特别不耐烦,他就觉得有非常沉重的失落感。这样的一种敏感所造成的痛苦,我想是导致了后来的鲁迅在作品当中,我们认为他眼光毒辣的一个来源。而且除了眼光毒辣以外,我还想,这个东西——两条柜台,可以让他记到超过四十岁,那么这两条柜台带给他心灵的创伤,和他对这种创伤的不愿意遗忘,程度一定是非常深的。”

在本书中,张业松教授不仅为我们展示了文本细读的魅力,也为我们提示了当下阅读鲁迅的更多可能性。

另外,本书还收录了复旦大学鲁迅精读课的课堂实录。张业松教授在复旦大学开设“鲁迅精读”课程,他反对以标准答案的习得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上,他引导学生主动接近鲁迅、阅读鲁迅、理解鲁迅,并惊喜地发现学生们一个个可靠的、扎实的对鲁迅的点滴理解。张业松教授特将学生们的收获摘录于此。读者们可以在本书中读到来自世界不同角落的学生们对鲁迅作品独到的理解。如此编排能帮助读者打开思路,领略鲁迅作品的丰富性,读到一个不一样的鲁迅。比如《狂人日记》中的大哥。在张业松教授看来,这大哥做得很辛苦,尽了他的本分,表现出了对兄弟的爱和关心,也尽到了他的责任,结果却是完全不被理解,被狂人所代表的新的文化和知识话语推到了对立面去。如果说我们今天把《狂人日记》中的大哥视为落伍者、一个需要抛弃的旧时代的人,那他是一个在观念对立的状态下被新的话语制造出来的落伍者。实际上他做的事情是承担了缺失了父亲的家庭中父亲的职责,却相当的吃力不讨好,反而被钉死在反派的结构位置上,永留于“新青年”叛出的“旧家庭”中,做了旧时代的牺牲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新文学的意义装置于焉诞生,通过它,内部之敌被生产出来。《狂人日记》的文言小序告诉我们,“狂人”昆仲二人,“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则三人同受新式教育,相互之间是血亲同胞和/或精神同袍关系,并无必然分途之理,除了弟弟“发疯”的后果可能损害家庭声誉的因素外,作品也没有提供兄弟对立的其他理由。这意味着,作为文本事实的兄弟对立,其实仅仅来自文本编撰,“狂人”的书写提供了基础,“余”的编撰使其作为“事实”呈现。这就是“大哥”问题的由来。这样一位被制造出来的大哥,其恶不来自他本身的言行作为,而来自相对于“狂人”的思想和社会位置,是思想和社会的分型定义了他的恶,并经来自狂人的对位观点的强化,而使其被指认的恶进一步内在化、象征化和标签化,以致最后,我们对狂人的同情有多深,对大哥的痛恨就有多强,于是他就永远站在作为“新”的一面的杰出代表的“狂人”的对立面,永远作为“旧”的一面的典型人物而存在了。

可以看出,本书亦是一堂面向普通读者的文学课,兼具学术性和实用性。张业松教授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带领读者走进一流高校中文系的课堂,打开经典,重新“与鲁迅相遇”。“业松兄突破了新批评派的画地为牢,灵活地将语义学、传记批评和叙事学等方法交叉为用,从语词、细节带出全局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令人想象‘鲁迅精读’的课堂风采。”在专为本书写的序中,黄子平教授如是说。《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涉及的关于鲁迅经典篇目的细读,鲁迅文学的思想底色、经典价值、后续影响等难点问题的研究,关于课堂教学及文本细读的理论与方法的讨论等,都具有重新打开文本、激活领域、引领风气的作用。本书的出版,将使作者在相关领域的成就更为可见,对于引领新时代鲁迅文学阅读和普及亦将产生积极影响。(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