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画家之眼》读后感100字

《画家之眼》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0-04 11:55:38
《画家之眼》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10-04 11:55:38   小编:

《画家之眼》是一部描写画家内心世界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展现了他对世界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在创作过程中,画家不断思考和探索,最终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这部小说深刻揭示了创作者的内心挣扎和成长历程。

《画家之眼》读后感(一)

对于不懂画画的人来说,就是一本实用的教科书,无从下手到有路可循。里面的插画也很漂亮,如果是彩色的就完美了。。。。。。。。。。。。。。。。。。。。。。。。。。,,,。。。。。。。。。。。。。。。。。。。。。。。。。。。。。。。。。。,,,,

对于不懂画画的人来说,就是一本实用的教科书,无从下手到有路可循。里面的插画也很漂亮,如果是彩色的就完美了。。。。。。。。。。。。。。。。。。。。。。。。。。,,,。。。。。。。。。。。。。。。。。。。。。。。。。。。。。。。。。。,,,,

《画家之眼》读后感(二)

对于自学绘画来说是相当有帮助的一本书,着重于素描的一些原理和油画的一些原则,尤其是一些大部分自学绘画者所困惑的问题,例如“抽象画是否不需要写实的基本功”、“照着照片作画会产生的问题”,另外关于不用油画颜料的性质分析的部分,全书唯一的瑕疵是翻译者对美术绘画的外行导致的,但如果读者对绘画知识有一定了解也能分辨,素描(Sketch)和色彩(Paint)被翻译为了含糊不清的“描绘”和“作画”。

另外,全书仅有在介绍色彩颜料使用章节有几页彩图,其余全是黑白的图,主要是以文字为主,书籍定价不到40,厚道!

《画家之眼》读后感(三)

8万字,没有一句废话,甚至一个字的废话也没有,短小精悍,全是安德鲁·路米斯多年积累的精华,作为外行人,我也能强烈的感受到,作者恨不得把他的脑子和手和所有有用的知识通通都送给你! 当然,译者也很有功力。 不止画画,所有领域都要“刻意练习”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而“刻意练习”就是与时俱进的有用理论知识与练习实务的有机结合。 幸得有安德鲁·路米斯和他的作品。 “理论和实务有极大的差别,我们需要懂理论,但是在我们自己透过实务证明理论前,理论根本毫无价值可言。同样的,除非你能不断增加有用的知识,否则持续练习也没有意义可言。不求新知地埋头苦干,也无法让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必须花同样的时间在求知解惑和实际创作上。” “我们不能只是指望奇迹,我们总要为自己创造奇迹。”

17.5h, 2023/4/15-4/27, 终年下雪的猫! 一次“美之旅”.

《画家之眼》读后感(四)

20191105

为自己的创意开辟出一条道路,再全心全意朝向个人目标前进。前言

画家应该走出户外,跟大自然成为好朋友,养成速写的好习惯,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只做那些拿钱交办的事。

我希望督促画家不论男女老少,始终以美、追求进步或将本身技艺发挥到极致的观点去思考。

个人对美的追寻,就是本身最佳的生财工具。p047

没有成就,就没有幸福可言。p053

每个人必须选择让自己欣喜并马上想画的主题,要做到这样的唯一途径就是:走出画室、增长见闻、四处游历,做一些可能成为题材的事。p241

你的目标是把你看到的事物变成美。p244

画家所依据的重要基础就是,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p252

我们与生俱来就有一种追求完美的欲望。广义地说,这种欲望就是所有进步的根基。p265

你从“实做”中感受的喜悦,才是你培养任何个人技法的重要基础。p266

《画家之眼》读后感(五)

在这本书中有很多作者自己总结的对绘画规律的认知,把自学绘画的人平时会触摸到但又说不出来感觉的东西都表达出来了。受益匪浅,展示了作者对艺术敏锐的感知能力,以及高明画家如何观察、认知世界。这是一本教你如何绘画的书,更是一本怎么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世界的书。书中总结了美的十二项基本要素:统合感、简洁或清晰、设计、比例、色彩、 韵律、形体、质感、明度、光感、主题的选择、 技法。任何艺术作品,其实是源于人类天生对美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是各式各样,永无止境的。你可以在身边三步之内就发现美的东西,而每个人对美的体会和理解又不同,而这种美,其实是一种情感力量,你可能看到瀑布和落日,内心收到触动,觉得美;你可能看到母亲对孩子的付出,看到逆光的白发,觉得美;也可能看到整齐排列的书籍和货品,觉得美。任何艺术作品,包括绘画,应该都是传递某种情感的载体,把情感表达作为创作的动力,才是最吸引大众的,而不是形而上,只满足于眼睛看到的美。美其实是一种情感力量,如果我们找到合适的技法去表现,就能让这股感情被其他人感受到。《画家之眼》这本经典,是美国天才艺术家路米斯所著。他反对年轻画家去模仿前人风格,而且觉得,每个人对美的定义和感受都不同,应该耐住性子,先学好绘画基本功,持续不断探索美并研究表现美的新方法,然后在经验丰富和技巧熟练后,自然自然,让个人风格逐渐形成,而且不受任何先入为主的成见影响。

《画家之眼》读后感(六)

暂时把艺术作品中指涉的意义和内容悬置起来。

关于平面艺术的纯形式美感,艺术家总是试图追寻某些统合感与一致性,在同一个事物中将和谐与张力共存。我猜这属于某种无法被言说的表象,或被我们遗忘的前本体论记忆。

大部分人没法像哲学家一样去追问和解释艺术作品的这些形式特点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感性本质(为什么追求这些就会被我们“觉得”美了,“美”为什么被定义成这些),在我看来他们试图用语言来描述非语言的问题意识,所以即使答案被道出一般人也难以理解。

好在我们可以去直观艺术作品本身,去感受而非理解艺术。

形式目标:

1张力与对比

2平衡与稳定

3层次与韵律

4统合与联结

画面元素:

线条:直与弯,坚与柔

1形态:大与小,高与低,远与近

2颜色:差异与重复,高光与阴影

3视觉神经焦点:动与静,三维与二维,错视与巧合

4符号性焦点:性与阴暗面(大他者视角)

构建方法:

把画面元素进行排列组合,通过在二位画面进行设计和布局,使整体的画面构成符合形式目标。

《画家之眼》读后感(七)

(一颗星扣给出版社,如果没打算好好印插图就索性别印了,穿插位置莫名其妙,印刷质量一塌糊涂。)

这本书的内容还是只能解释较为传统的、通识的艺术观念,不过对于仅对设计和插画感兴趣的提问者来说,已经足够他们了解一幅画是如何通过一些基本美感要素诞生的了。对于统合感、简洁、设计、比例、色彩关系、韵律、形体、质感、明度、光感、主题、技法,作者虽然说得不算详细,但也都涉及到、并且辩证地讨论了它们是否必需、孰轻孰重的问题。给初学者看应该不错。

基本功以外,剩下的就是难以解释的个人审美部分。举个实际问题,就是有人问我:美国的插画老师不喜欢日本动漫的画风,难道日本动漫就不是艺术了吗?我当时是这么解释的:对于设计来说,行业流行的、学院认可的、符合并略超前于当前社会大众审美标准的,你就基本可以认为暂时是美的,这个语境里必须要看话语权在谁手里,掌握话语权的人能决定流行和趋势这是事实;当然对于广义的艺术来说,这些统统没用。

再往上说,即便说fine arts的艺术家是纯粹为自己的理念在做的艺术,那也还是有人来评价你,资本和市场会介入你,你所处的环境也势必会影响你;然后你就可以提出一个终极问题:人真的有自我意识吗?(所以这个问题到此结束吧。)

回到这本书,对我来说,作者也重新佐证了一下我这几年想过的看画方法和作画方法。

一是:想清楚画面“表达的核心”再去考虑“表现的方式”;二是:“简化才能强调重点”;三是:“审慎地运用失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简忠威在最后的解说里提到现在很多自诩了解当代艺术的人对“技巧”的污名化,他们认为越过技巧就可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他的解释我很喜欢:“所有艺术都必须透过媒介传递;所有感情与想法,都必须靠控制媒介去演绎,无一例外。”这个才是所谓技法的真义吧。

《画家之眼》读后感(八)

好像很小的时候开始,对于审美,似乎总是想找到一个公式。小时候美术课,临摹作品起来就像做几何作业,都是用尺子量着画的,长度、宽度、夹角,一定要和原画一样才行。后来刚学板绘的时候,也喜欢把照片放在底层进行临摹。这种画法让我有一种在做数学题的紧张感,总担心自己是不是画错了,要么就是想这种画法是不是效率太低了?

于是为了追求效率,开始玩摄影,倒也拍出过几张自己都觉得惊艳的照片。然而即使把照片处理成了皂片,也总是觉得不管怎么PS,都不是我当时看到的那个景致,除了朋友圈炫耀一下,好像并没有办法表达我当时的情感。

最后在滔滔的鼓励下,开始了绘画之旅。“你喜欢什么,想画什么就去画就好了。”突然发现原来画画确实很简单,拿起画笔就好了。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无所谓对错好坏,想画多久就画多久,时间不就是要浪费在喜欢的事情上吗?

只是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困惑,为什么要画?画什么?怎么样算一副好的画?这本书都有作者自己的解答。

“我们需要空气才能存活,而创造美或拥有美的这种冲动,就跟空气一样重要。”探索和发现美,就是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吧。绘画其实并不是给大众创造快乐的,它给单个的人以快乐,创作者在过程中发现美,表达美,与自己对话,与欣赏者对话。欣赏者或感动,或厌恶,或无动于衷,也都是个体的感受。

如果说美有公式,也许这十二项基本要素(统合感、简洁、设计、比例、色彩、韵律、形体、质感、明度、光感、主题和技法)会是一个参考,时间久了以后,就会融入每一次的绘画创作中去。知行合一,创作有张力。

希望有一天画出来的不是我看到的世界,而是我感受到的世界。

《画家之眼》读后感(九)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跃跃欲试就等实践书中的技法理论了,可看完之后才忽然发现自己不是一个画家。

时常羡慕那些有特殊才能的人,比如会唱歌的会弹奏乐器的会画画的会做手工的,再看看自己,平平无奇没有任何才艺,在填写各种表格时特长那一栏总是空着的。我时常在想怎样与艺术能发生一点关系,怎样把脑海中那些奇异诡谲的想法付诸实践,但在如何做之前更重要的我觉得是如何看。

《画家之眼》这本书为我们讲解了一些绘画的技法拆解了一幅好的作品都有哪些构成要素,这些经验对于一个画家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功课,而对于我们这些观画者来说在了解了这些打开一幅绘画作品秘密的钥匙之后也更有助于我们欣赏到一幅作品的美,而美是相通的。

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与之相处,了解艺术了解一幅画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看去走近它去到美术馆,不要担心自己是否能看懂也不要被各种艺术史书籍里介绍的各种主义吓到——我更倾向于认为艺术作品是有其“独立人格”的,当一件作品完成的时候它就和创作者没有太大关系了,它会有自己的生长空间和独特的作为艺术品的一生——决定一件艺术作品的好坏就在于你喜不喜欢它,它能否唤起你某种沉睡的情绪,能否引发你的思考,当你看到这样一幅作品的时候你就知道你已经知道该怎样去欣赏绘画了,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必定是创作者和观众一起成就的。

当然一幅画也不是单单取悦了某个人就算作是好的作品,优秀的艺术作品一定是参与了公众生活,它要么唤起了社会上某种共同的情绪要么启蒙了我们对于美的认识,通过艺术我们可以发现某种人类共通的情感,这就是艺术美的教育。一个惯于欣赏艺术的人一定不会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他一定是一个对美有反应对良知有警觉对于社会上的不公不会无动于衷的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绘画(艺术)的功用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欧洲文艺复兴之后艺术也将眼光从神拉回到了人自身,再到如今现代艺术的发展也让绘画也有更多的可能性而观看的角度也一定要有所变化,除了要摒弃“看懂看不懂”的偏见外我们还要摆脱那种“像与像不像”的陈旧观念,很多人所谓看不懂艺术其实是不会看而不是看不懂,看不懂的原因大部分都是过分执着于“像不像”,现代艺术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印象派野兽派抽象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早已经脱离了像不像的阶段,而我们大众的观看之道却少有新意,很多人在走进美术馆的时候第一个想要问的仍然是“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尤其是当面对一副抽象画的时候更不要问作者他画的是什么了——我想他也很难解释清楚那一坨一坨堆积的颜料到底是什么——它可能想表达的就是一种情绪或者颜料(颜色)本身也可能是作品所体现的一种质感,很多时候对作品越多的解读反而越消解一件艺术作品的意义,而(艺术)就在那里等着你去发现,不同的人从一幅画中看到的东西不会完全一样,不同人对这幅画的理解也构成了这件作品独一无二的意义,因此好的艺术作品总是能够给人以安慰。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去欣赏一幅画呢?走进美术馆,你的心会告诉你。当你能够被一幅画感动当你能够在一幅杂乱无章的画作中看到一种秩序甚至当你被一件艺术作品激怒的时候你也就能够发现那个蕴含着无数情感无差别的爱与情绪的艺术世界。

去美术馆吧!

《画家之眼》读后感(十)

这本书是路米斯辞世两年后才在美国出版,是作者对绘画的一个系统的总结,也因此,书里很少涉及具体的技法,只是将绘画需要注意的12个要素进行了概括的解释。因此不推荐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人读,你会觉得这本书写得非常泛泛。但如果你有几年的绘画经验,会对你帮助非常大。

我个人来说,是在听了台湾画师krenz的三门基础课之后才读的这本书,再加上我有几年的素描经验,我一边读,一边回想k大讲得课,因此能些微感受到这本书的伟大。我非常感谢k大的课程,在这本书最后说,没有理论埋头苦画毫无意义,我觉得以前在画室基本就处在这样的状态,短短几个月的k大的课程,灌输了我很多知识,以后我会把这些知识应用在画作中,并时刻拿起这本书回忆,还有像这本书和k大讲的,不停地去实验,去尝试新的东西。

《画家之眼》读后感(十一)

关于作者

安德鲁·路米斯,美国实力派插画大师,同时也是知名美术教育家。1892年生於纽约,1911年就读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师从艺用解剖学权威香治·伯里曼(George Bridgman)。 1930年代起,路米斯在芝加哥开始了他的绘画教学之路。

路米斯一系列素描教学与绘画论述深受读者喜爱,影响着近三分之二个世纪的习画者。《画家之眼》在路米斯离世两年后才集结出版,是路米斯绘画观念的集大成之作。

主要著作有:《人体素描圣经》、《素描的原点》、《素描的乐趣》、《创意插画望经》等。

《画家之眼》是安德鲁·路米斯的代表作之一,该书涵盖了从素描到油画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详细探讨了绘画技巧、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知识,非常适合绘画初学者参考学习,对于非绘画专业的读者来说可能并不友好(例如我)。

一方面如果站在产品设计的角度去看会发现,广义上创作的思路应是一致的,只是在具体执行层面会有分支的细化和演进。作为一个产品设计工作者(产品经理),如何将这本书中的知识应用到产品设计工作中,是我阅读过程中的主要任务。

另一方面站在GPT4刚刚发布的当下,AI绘画方面的发确实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我们可以通过AI绘画技术快速的输出各种绘画作品,但是这些作品是否能够真正地代替传统绘画呢?美与艺术的关系是否会在AI的冲击下重建?这是阅读本书的第二个任务。

AI关键词:一对年轻的中国情侣,穿着夹克和牛仔裤,坐在屋顶上,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的北京,可以看到对面的建筑。

在绘画作品的评价欣赏上,可以训练眼睛学习画家的观看方式,即学会利用简单块面在色彩和明度中的相互关系去检视整体主题(小窍门是眯着眼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世界,梳理不同内容元素间的脉络关系,更好的表现自己的独特观点和风格。

而在进行其他创作时,这种方法也同样适用,先从整体构思(统合简洁),再到内容结构(色彩明度)和底层逻辑(韵律光感),最终呈现出优秀的创作设计。

发现好主题的窍门在于利用闲暇来自由创作,去发现生活中的好题材,并在此基础上融入和传达发现主题时的情感。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传达美感,还可以让我们与受众达到共情,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作品。

因此,无论是在绘画上还是其他创作领域,都需要我们不断地训练自己的眼睛,并且在生活中保持一颗敏锐的感悟之心,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在设计工作上不断精进。

对美的追求是人类进步的根基,而艺术是人类创造美好世界并以不同形式将美融入生活的一种表现。

美和艺术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它们的存在让人们能够欣赏和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同时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思想的传递和文化的延续。

跨入2023年,AI技术的应用随着GPT4的发布进入高速井喷的时期,人工智能也开始在艺术领域中得到应用。这些新技术给传统艺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挑战,同时也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数字艺术表现方式。

然而,无论是传统艺术还是数字艺术,我们都应该意识到真正的艺术是源于内心的感悟和表达。只有通过深刻的思考和创造力,才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因此,在探讨美和艺术的问题时,我们应该尊重传统艺术的积淀和传承,同时也要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表现方式,不断创新和挑战。只有这样,才能让艺术与美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人类进步的根基,也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与艺术的关系仍将固存于人类对进步的不懈追求中,产品设计工作者应当意识到将AI视为工具而不是替代,并且更加开放的将传统设计工作与AI相结合以提升创作的效率,是当今热潮之下不可避免的趋势。

同时,我们应当理解美是因人而异的,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创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和对情感的表达。

眼睛是我们观察世界的窗口,也是我们进行创作设计时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只有通过开放敏锐的观察和独立深度的思考,我们才能够在设计中真正表达出美感,创造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越早的打开视野和思路,才能越早的享受红利。)

《画家之眼》读后感(十二)

好画作的首要法则

霍桑的方法很实用主义

还有九张照片放不上来,书评还必须多于140字……还有九张照片放不上来,书评还必须多于140字……还有九张照片放不上来,书评还必须多于140字……还有九张照片放不上来,书评还必须多于140字……

还有九张照片放不上来,书评还必须多于140字……还有九张照片放不上来,书评还必须多于140字……还有九张照片放不上来,书评还必须多于140字……还有九张照片放不上来,书评还必须多于140字……

《画家之眼》读后感(十三)

昨天买了微信读书的会员,今天在地铁上打开会员专享书单,看看有什么好书推荐。

看到一本叫《画家之眼》的书,随手翻开,没想到一下子就被抓住了,就像一无意间推开一扇门,一股光流把我瞬间淹没……

这本书的作者叫安德鲁.路米斯,是美国著名画家、作家、插画大师和美术教育家,在产出大量杰出画作的同时,还致力于输出卓越的美术专业课教材,让美术和美服务和启发更多的人。

《画家之眼》是路米斯的最后一本著作,是对于绘画构成美学的总结,也是这位艺术大师对有志于从事绘画艺术的年轻人的最后一次谆谆教导。

最难能可贵的是,路米斯不止展现了天才的艺术家如何思考、高明的画家如何观察世界,同时也启示普通人如何像获取灵感。

于是乎,这不仅是一样教你怎么绘画的书,更是一本怎么样从不一样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世界的书,从而带大家用“画家之眼”或者说“艺术家之眼”发现不一样的世界,使人们创作出不一样的美。

我们普通人看到的世界其实是没什么大的差别的,但画家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比如梵高的世界、莫奈的世界。即使世界是荒芜一片的沙漠,画家也能帮你看出不样的世界。

读到这样的书,对我来说,真是相见恨晚,如获至宝。用佛家的话,心心相印。之前我就一直对自己说,要用艺术的眼睛看世界,做生活的艺术家,看见生活,发现美,记录美,传播美。

我推荐像每一个热爱创作乃至热爱生活的朋友,都不妨至少读读这本书的前言《艺术的起源与美的追寻》。

开篇第一句话就是“艺术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像是一句宣言,或是一声召唤,让我们重新审视艺术,审视生活,审视它们之间的关系。

路米斯指出,如今艺术终于敞开大门,以前所未见的方式,接受个人创意。艺术不再像以往那样,受限于绘画与雕塑的传统形式,而必须成为人们当下生活的一部分,“因为不管现在或未来,艺术都与我们同在”。

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我们要赶紧破除“艺术是某种注意或教派”这种概念,深刻理解艺术其实是人类本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与生俱来就有一种追求完美的欲望。

“艺术是人类努力创造更美好世界,并以不同形式将美融入生活的一种表现。”

不变的是对美的追寻,变化的只是艺术形式。路米斯说,何不把艺术当成一条河流,从古流到今,有部分河水已经流过我们身边,有部分正在经过,还有一大部分尚未流至。

于是我们可以把历史上每幅画都视为这条艺术之河中的一瓢水,它或映照真实,或映照幻想,都是美景。艺术源源不尽之水,正如生活长河川流不息。

对于美,我们面临最大的危机是:允许美因为个人意见、趋势和主义而陷入困境,让个人的理解局限在只有少数人支持的武断意见。

美是包罗万象的,美是自由的,美是属于所有人的,它就在我们的周遭,等待我们去发现,去创造,去诠释,用每个人自己的独特方式。

接下来的一段阐述,对我来说感触最深,最有共鸣,我觉得它解答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写作者的困惑。

在此,请允许我把它整段摘录,分享出来:

人们常问:如何分辨一幅好画?演员暨艺术品收藏家文生·普莱斯(Vincent Price)巧妙回答说:能取悦你的画,就是一幅好画。

如果这种说法是对的,那么接下来要问的问题就是:如何画出一幅好画?我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呼应普莱斯的说法,那就是:用取悦自己的方式去画,就能画出一幅好画。

别管其他人怎么说和怎么做,除非你认为那个人的作品最能启发你。不要因为别人的说理、含混不清的解释和推销辞令,就照着别人的方式去做。你从“实做”中感受的喜悦,才是你培养任何个人技法的重要基础。

记住,你拥有的独特优势是,或许你发现的美,是与众不同的,你用跟他人不同的方式去切入、去发现美。这项差异会协助你挑选与自己品位相符的主题,也会引导你前往令你欣喜的新领域。因为美无所不在,所以美的来源可说是源源不绝。但是真正能捕捉到美,却是极其罕见,也是一项亘古不变的挑战。

其实不只是绘画,包括写作,摄影等等一切创作,都可以用这样去重新审视和选择:

用取悦自己的方式去写,去拍,去创造。

道理很简单,但真正去这样实践,并且保持初心,步履不停的人,难能可贵。

路米斯不仅提出要用取悦自己的方式去创作,更提供了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意义。其实最终我们都只能并且只要活出我们自己,就像每个人发现的美一样,是与众不同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害怕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害怕自己看见的、发现的美,别人不认同,慢慢失去了自我,躲在人云亦云的保护壳里,导致写出来的文章、拍出来的照片、画出来的画首先取悦了别人,而忽略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到后来甚至都不愿意再看自己的作品,找不到创作最初的感动。

不妨想想,你有多久没有因为自己写出一篇好文章、拍到一张好照片而发自内心地感到愉悦快乐了?

我庆幸目前为止自己仍保留这样的感受,特别是每当写一篇自己满意的文章时,进入心流的过程是美妙的,写完之后,内心有一段时间感觉很舒服,很宽容,好像世上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有一种“屋宇宽厚,万物美好”的满足感。

当然这种感受不会一直持续,但这种写作的快感,成为我写下一篇的源动力。

写作这一路上曲曲折折,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瓶颈,也曾陷入过自我怀疑,被别人的意见所干扰,所幸,那份最初的感动,依然还在。

只要它还在,就不会迷路。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路米斯的《画家之眼》虽然处处闪现思想的光华,但它同时是一本实操性很强的工具书,关于该画什么、如何化繁为简以及关于设计、比例、色彩、韵律、形体、光的明暗、主题之美等等都有详细的论述。

但这一切,其实都是服务于“用取悦自己的方式去画”。

所以,路米斯说他供给年轻画家的最稳当忠告就是:

先把绘画技法学好,持续不断地探索美,并研究表现美的新方法,强化本身的内在信念,让个人风格逐渐形成,而且不受任何先入为主的成见影响(例如:别人认为你该怎么画),也不被画评家可能做出的评价所阻碍。

最终还是为了成为你自己。

愿我们在这丰盛辽阔的世界里,发现生活的美,成为自己的光。

写于广州

《画家之眼》读后感(十四)

透过画家的眼睛去观察

该画什么?

统合感(Unity)、简洁(simplicity)、设计(design)、比例(proportion)、色彩(color)、韵律(rhythm)、形体(form)、质感(texture)、光的明暗(value of light)、主题之美(beauty of subject)、技法(technique)。

一、对“美”的认可

“用取悦自己的方式去画,就能画出一幅好画。你从‘实做’中感受的喜悦,才是你培养任何个人技法的重要基础。”

“记住,你拥有的独特优势是,或许你发现的美,是与众不同的,你用跟他人不同的方式去切入、去发现美。这项差异会协助你挑选与自己品位相符的主题,也会引导你前往令你欣喜的新领域。”

就像曹丕《典论·论文》和刘勰肯定的“人各有才性”,在经历何为美、何为善的迷茫时,不妨反省内心的喜好。他人看来古怪的兴趣,不仅是值得肯定的,更可能是breakthrough产生的火星。不断问自己:我认为它是美的吗?这样画是效果最好的吗?

二、取景框看世界,以相对的美为绝对标准,突出焦点,化简边缘

Loomis在各章中反复强调极简主义的思想,或许也是本书最具历史性的地方。详略得当是艺术一贯的原则,但在艺术商业化产业化(作者特别提到了广告插画的问题)的影响下,或许招贴画的极简主义更能得到认可和强调。Loomis多次指出要用极小的纸张画草图,这样能最大程度地减小不必要的细节;调用色彩、明度(value of the light)、光影、笔触、质感、设计、比例等各种手段突出画面核心,保证你的绘画在三五米之外也能被看得清清楚楚,一切设计以美的最大化为绝对目标。

这一点给我很大启发和鼓励,正如大自然的巨大与纷繁,世间书籍也是浩如烟海,跌入这样的娑婆中,多次感受到时间之短暂与无奈。然而,复刻并非功力,真正创造力的体现在于选择与突出、重组之中,宛如飞鸿趾爪,或多或少留下印记。不久前很关注豆瓣照片裁剪的话题,合适的缩小、舍弃能为构图增色不少,相信阅读也是如此。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三、不避麻烦的长期练习

“闲暇时善用这种实验来自由创作的人,很容易发现自己也能把某些个人发现运用在工作上,因此能让工作有所精进。”

资料搜集,个人“档案”的建立。Loomis描绘的画家工作场景,有非常显著的时代色彩,不免引起老派浪漫之遐思。画家需要随身携带速写本和彩色相机,以及取景框(可以是纸片,也可以是具有简单光学构造的小玻璃盒)、固定取景框的木棍、可以画出定位格线的玻璃片和油性笔(或眼线笔,哈哈)等工具,对于“美”的景象,通过速写、画出块面(mass)、拍照等方式保存下来。“档案”还可以包括让你心头一动的其他画家的作品,剪报、拼贴画等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有主题的确定,都是在平时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得来的。唯有不停歇、不必麻烦、不畏难、不懒于思考的素材积累,才能成为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今天的“审美积累”板块和“日有所诵”的安排,都让人为之一振。

除此之外,在每一个分散的技法板块,画家都提供了非常多practical小实验,帮助习画者找到表达效果最好、最适合自己的技法。

四、艺术家的自我修养

即使为了业务“出卖灵魂”,也断不能停止创造性的思考、实验和积累。正确的思维不是“I hate my work but I live on it. I'll be myself after retiring.”(写高考语文作文、给学工和公司写文案时一直是这种思维!),而应该随时保持创造性的观察习惯,以活跃的专注力保护和储备创意资源,否则退休之后当你拿起画笔,会发现根本找不到喜欢的主题(subject)。想到马哥说的,不要为了得A的要求而刻意经营,做违背自己心愿的事;假如以兴趣为导向,阅读量提高之后,所有的好结果都是“跟着来的!”太动人了……“技法是结果,不是刻意为之的过程。”

一翻就翻到了那句最有力量的话:“不过,有一件事我们千万别做,那就是:什么也不做,只是虚度光阴。”不避麻烦地不断练习,永远以提升和创造为目标( “好的画家能够创造自己的技法和风格,而非只是模仿和学习”),勇猛精进。适用于任何事情。

五、两组矛盾的统一:写实主义与抽象画、技法与“灵感”

可以看得出作者处在一个美术观念新旧变换的时代。面对人们对写实主义和技法的质疑,Loomis作出了这样的回应:无论写实还是抽象,绘画的终极目的都是美;而要实现这种美,必须掌握某些最基本的审美原则(“除非画家真正了解明暗、色彩和形体,否则技法根本无用武之地”),使技法纯熟到足以表达灵感的程度。写实与抽象、技法与灵感,二者实际上是一体的。作者在内容编排上,把技法放在最后一章,因为他认为技法是集大成者,综合了绘画所有的元素,是一种直达作品整体和画家人格的存在,技法=作品风格=艺术本身,并无器与道、贵与贱之分。

一点小想法:看得出作者的绘画功底很强,对绘画的本质、训练方法非常独到的思考(符合他的教育者身份),提出的方法也对整个视觉艺术的审美积累和实操都非常实用,强调的都是对一切绘画都有基础性地位的基本功,富有理论性但并不像典型的学院派那样深奥难懂。从他对大自然、户外写生、油画的强调仍然可以看出比较学院派的立场和关怀。感觉就像亲近的长辈予以轻松的教导,如沐春风的一本书。

刚刚知道,明天可以解封啦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希望是最后一次发隔离疯!!

【总结】实用的观察力训练和表现技巧:

1、正方体搭建世界。想象所有物体、物体的各个部分都被正方体包覆,有助于深入了解物体的比例和相互关系;

2、取景框和格线观察世界;

3、在绘画中刻意设置线索引导观者的视线,设置观看路径。

4、首先关注块面、明度而非边缘和轮廓;

5、在绘画中注意漫射光的作用(可以让阴影变亮);

6、不要把人头放在最中间。

附印象最深的几张图:

很多专业术语(如明度)和油画技法并不太懂……解封后多逛美术展!

《画家之眼》读后感(十五)

这是一本难得的讲创作心态和创作这件事情本身所指的书,强烈推荐给想从事绘画创作的人看。路米斯大师的这本书,给了迷惘的我相当大的鼓舞,因为讲美术技法和理论的书很多,讲画家创作心态和审美心得的书却很少。

当我在画画的时候,无论是为公司项目画画,做练习,还是纯粹就想随便画点东西,我常常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要画什么。很多时候,我会被“画这个的话,也许更多人会喜欢”,或者“那个太落伍了,还是画这个好”,等等的想法所困扰,然后随意的改变自己的绘画目标,结果就是,我在这样的迷惘和摇摆中损失了大量的时间。

看完这本画家之眼,我觉得我的这种迷惘,一个是因为我自己的绘画目标并不明确,再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实际上我并不真的懂绘画这件事情,我从来没有清晰系统的思考过绘画知识体系这个概念本身。

其实绘画目标是一件非常非常主观的事情,它就像是画家的“绘画之魂”一样的定西。我认为绘画的目标来源于绘画之外的事物,它关乎于这个人的审美经历,阅读体验和生命经验,绘画目标其实是一件非常作者性的事情,他是每个人的过去经验的集合。

绘画目标在我看来,包括“想画什么”、“建立怎样的画风”、“什么是画的好的标准”、“绘画的目的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私人化的问题,需要稳固的技法,持续的绘画实践探索,个人强有力的信念,以及广泛的学习吸收,才能逐渐形成的一套答案。而且这个答案也很可能不是终身不变的,它会随着创作者的成长而发生变化,这个形成的过程,就是养育自己的绘画灵魂的过程。

一些关于绘画目标的本书摘抄:

“用取悦自己的方式去画,就能画出一幅好画。别管其他人怎么说和怎么做,除非你认为那个人的作品最能启发你。不要因为别人的说理,含混不清的解释和推销辞令,就照着别人的方式去做。你从“实做”中感受的喜悦,才是你培养任何个人技法的重要基础。记住,你拥有的独特优势是,或许你发现的美,是与众不同的,你用跟他人不同的方式去切入、去发现美。受人敬仰的艺术一定是个人的独特表现,也一定饶富创意。 ”

“我能提供给年轻画家最稳当的忠告就是:先把绘画技法学好,持续不断的探索美,并研究表现美的新方法”,强化本身的内在信念,让个人风格逐渐形成,而且不受任何先入为主的成见影响(例如:别人认为你该怎么画),也不被画评家可能做出的评价所阻碍。“

“自由创作VS商业创作”:在商业创作中,很可能发生的情况是,画家依据客户,而非依据本身的品味与期望作画。这时,画家必须顺从别人的要求,刻意压抑自己,也无法全力展现自身创意。这并不表示商业艺术就不美或者不够资格被称为艺术。我要表达的重点是,画家在接案绘画的事业生涯中,有为自己画过什么作品吗?在接案绘画之外,有设法表达个人独特创意、试着将本身技艺发挥到极致吗、有努力让自己的作品在非商业性的展览中展出吗?画家应该走出户外,跟大自然成为好朋友,养成速写的好习惯,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只做那些拿钱交办的事。

“建立自己的主题档案”:你可以建立一个主题档案,把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都收录进去,这就是最佳做法之一。可以有照片、剪报、你自己闲暇时的草图和速写等等。这样做除了能训练眼睛观察眼前的题材,也能训练自己留意题材的形状或形体,这样你日后想要进行绘画创作。就有了参考材料。平常就备妥一个题材档案以供日后使用,这是画家最棒的“振奋剂”。

画家独有的观察和诠释世界的方法,即是本书的题眼《画家之眼》,它其实是在说,用一种独属于你自己的主观视角去观察世界。我们要做的不是原样复刻外部世界,而是表达独属于自己的,对世界的感受。以梵高的《星空》为例,那绝对不是真实世界的星空,但是那是梵高眼中的星空。即使是我们以为的写实主义艺术家,也并不是真正纯粹的写实,米开朗基罗的男人体,伦勃朗的肖像画,拉斐尔的圣母,都是对真实世界的提炼和改造。

这种强烈的作者主观性,正是路米斯所歌颂的画家的眼睛。

一些关于观察技巧的本书摘抄:

“眼睛的训练,练习去看整个画面”:我们必须教育眼睛,一次不能只看一样东西,或景象的某个部分。经验老到的画家懂得研究主题的各个面向。在开始作画前,我们对整体效果的观察越深入,画出的作品也就越精彩。画家不会一次只看一样东西,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密切相关,彼此呼应或互相影响。边缘、轮廓、块面、明度,色彩、等等因素都是互相关联统合在一体的,只对某一处进行单独的观察,很容易就让画作僵硬好人紧绷,创作手法也不够自由,我们没有看到真实景象,只是如同巨细靡遗记录画下的一切而已。

“技法是结果,不是刻意的笔触诠释”:学会以画面的观点去看待每件事。这表示让眼、手、及所选媒材之间,尽可能融为一体。最后,大多数画家的手能自然地随着双眼所见而画,甚至能轻松调和媒材及应用媒材。事实上,画家常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竟会不自觉的使用某种技法,正确表达本身想要传递的印象。

当我们以技法的观点思考时,就可能无法顾忌明暗、关系或色彩。因为这个时候,我们满脑子只想着用什么笔触,没空想别的。技法是个人特色的强烈暗示,技法就像笔迹一样,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如果你能暗示某项物体或景象并让人信服,那就比一五一十的描绘要好得多。简洁利落的速写通常比精细刻画更加生动逼真。

“好画作的首要法则:学会利用简单块面在色彩和明度的相互关系去检视主题”:应当彻底理解“画出形状”和“绘画”之间的然差异。形状基本功打的扎实,当然就能为出色绘画奠定基础,但是出色绘画的本质不仅是懂得描绘边缘和轮廓,还要表现特定光线下的形状、色彩和质感,以及周遭的空间与氛围。

“练习去画小图”:我们每次观察大自然时,不能像拍照片那样把眼前所见一切全部辛苦的刻画进画面里,那样的话,画面会出现太多无关紧要的细节和琐碎事物,根本无法造就一张好画。

要懂得如何去除不必要的素材,可以先画一小张彩色草图,越小越好,这样就不能把所有繁复细节刻画进去,但是必须安排好块面。然后,再制作一个较大的草图,跟小草图作对比,并将你必须省略的细节除掉。从块面下手,当块面显现足够特征,暗示出地面,叶子,岩石或云朵时,就设法保持原状,别再添加细节,你看到的细节总是比你能画出的细节要多,而且你可能看到画面本来美美的,经过装饰后却变得平凡无奇,那就是做过头了,反而变成什么也不是!

绘画也是一本技艺,一门学科,这门学科在研究什么?

它在研究关于这些东西的知识:光、形状、明暗、色彩、材质、构成、韵律节奏、技法。

很多人初学绘画的时候,其实都处于一种迷惘的状态,觉得绘画是一种神秘飘忽的直觉或者感觉,是一种天赋的才能的宣泄。其实绘画也是一门学科,就像其他学科一样,是由诸多分支下的知识、操作流程和经验一起构成的学问。当你觉得自己的形状不准,很可能并不是所谓的“形感不好”,只不过是造型知识知道的不多,合理科学的造型训练做得不够而已。这种时候应当做的是抓紧时间用各种渠道精进知识,而不是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天赋。你只是学习思考的不够多而已。

我并不想评价学校或者培训班教育有多少用处,但是我自己画了这些年的经验之谈:学校和培训班教给你的一定是永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大量的自学,需要在准确的方向上自己去深挖研究,需要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需要为自己定制练习计划。这些东西现在的学校机构教不给我们。

路米斯在本书中关于这些知识体系讲的其实并不多,关于每个点有些泛泛而谈的感觉。相比之下,他的《创意插画》讲的就详细了很多。但是这些知识,仅仅看一两本书是不够的,每个分支,比如色彩,就需要众多渠道的学习和精研。路米斯的这本书,正如开头所说,长处在于绘画心态和经验的总结,而不在于技法的传授。

我理解路米斯说说的“统合感”,实际上就是我们日常绘画时提到的诸如“整体大于局部”,“要注意虚实对比”,“冷暖对比”等等绘画注意事项的概念化总结。好的统合感,能让画面整体上显得协调,主次分明,并且画面轻松流畅。对我来说,做到画面看起来轻松,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常有一种费了老力气画出来,结果画面无比僵硬的感觉,可能原因就在于,我没有用统合的思维去画画,构图、线条、颜色,明暗、光线、材质等等,在我的意识中全部都是分割开来的东西,我采用一种在画画过程中逐个击破它们的顺序步骤去画画,这可能就是画的吃力并且僵硬的原因。

一些关于统合感的本书摘抄:

恰到好处的创作:有位老师跟我说过,画面应该暗示出那张画是在画家心情愉悦下,恰到好处的创作。其实这一点很难做到,因为我们总想把细节通通描绘完毕才罢手,甚至连手指甲、地上的小石头都要画出来才甘心。当一个区域的明度正确,色彩也协调,我们就可以在每样东西都要画出来才甘心。当一个区域的明度正确,色彩也协调,我们就可以在每样东西都描绘完成前就收手,在形状上稍微率性些。为了保留某些形状显示出未完成的美感,我们必须在一开始时就用简单块面手法来处理形状,也利用这种手法处理主题并同时完成作品,而不是一个区域一个区域零碎地完成。一次只完成一个部分,画面就不太可能出现即兴和生动的趣味。可以的话,我们必须时时牢记,自己正在画一张画,而画面的每个部分,都要跟整体设计巧妙搭配。

化繁为简:很多画家的通病是想把太多东西塞进画面,然而经验老到的画家知道,只要专注于眼前景色最有趣的部分。绘画和写作很像,一本书的章句可能太过繁复冗长,让急于知道故事情节的读者越看越火大。就算是很健谈得人也可能讲到细节琐事,就说个不停而忽略重点。画家当然也会犯同样的毛病。

整体与焦点:更常见的情况是,完成的画作无法达到画家原先的预期。画家专注于实际明度、色彩或形体时,原本期望的一些效果突然不见了。画家当初检视想画的景色,透露出统合感和美感,一起也符合原先所见。可是,一旦实际执行就开始出现变量,执行只是能力和理解力的陈述。先前的观察取景是全然视觉化的过程,而实际执行则是彻底讲究技法的过程。

我们也必须领悟到,我们对景物的评估,通常只是检视整体,也受到整体所感动。之后,当我们开始创作,可能逐渐注意到先前忽略的小东西。我们把心思放在这些越来越难搞的细节上时,就会忘记原本的印象,也就是当初让我们决定挑选这个主题的重要印象。这时,唯一的对策就是,休息一下,再试一次。看看你是否能记起,自己在那个地方开始出错,在什么时候开始把第一印象忘记。看看你是否能把妨碍你延伸第一印象的每样东西都省略掉。把那些东西通通去掉,只保留你认为必须出现在画面里,让画面出现戏剧性又能让人看懂的东西。

技法是什么?技法是怎样形成的?怎么学习技法?

一些关于统合感的本书摘抄:

首先,技法是自然形成的结果,不是刻意为之的过程。除非画家真正了解明暗、色彩和形体,否则技法根本无用武之地。但是,如果画家具备结合上述特质的丰富技法,就能形成引人入胜的个人风格,让作品更独树一帜也更具辨识性。除非把素描、设计和明度等基本功都打的扎实彻底精通,否则个人根本不可能自己发展出一套有充分根据的好技法。

我们要知道,模仿别人是划不来的事情。因为技法是整体手法,而不是耍花招。如果只是耍耍花招,就容易被模仿,但是要模仿整体手法可没那么容易,除非具有同样的知识与偏好、对设计和色彩有同样的感受或反应,否则整体手法绝对模仿不来。

画家可能用到许多技法效果,而这些技法效果其实对整体效果很有帮助。所以,画家实在没有必要把自己局限于单一技法,那样是自我限制。

基本功的难题:先把基本功打好,个人技法才会开始显现出来。一般来说,绘画基本功的知识不足所造成的差异就是,使画家画的太过完整并且重复修改,最后导致技法统合感彻底丧失。颜料开始变黏,浑浊,再加上缺乏处理媒材的经验,把画面搞得一团糟,原本想要达到的干净利落全都效果尽失。

每种技法都独一无二:谁也无法告诉学生,最后应该培养哪种技法。但是,建议学生自行选择做做实验,却很有帮助。我认识的画家在求学时期和全职创作后,屡屡受到其他画家作品的影响,而且无一例外。画家所依据的重要基础就是,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如果他喜欢其他人的作品,那么这样做有助于画家形成自己本身的看法。这当然会让画家偶尔不自觉的想要模仿。如果明白这一点,就能为自己设限,确保自己模仿过头前,回到题材本身。我相信每位画家必须经历一段“搞懂”自己天分与能力的时期,才能找到自己最擅长的表现方式。

所有的创作都跟技法有关。广义来说,技法包括方法与知识的应用,以及题材处理的熟练程度。我把技法列在美的要素的最后一项,因为我认为技法是将所有美的要素集大成。

当你不太确定自己该如何处理某项主题的时候,先画画习作或速写,就能帮助你决定该用什么技法完成创作。奇怪的是,创作方向的决定是很重要的,这样做可以让画家节省不少心力。

画家的“天分”是什么?才学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源于坚持不懈的自我学习。每位画家所知道的一切,大都必须依赖自我教导。而个人获取信息后,就要不断学以致用和多加实验。

说穿了,天分就是某种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对那种知识有帮助的事实充满了强烈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通常能把知识做最好应用的人,是那些辛苦得到知识的人,而不是那些轻易取得知识的人。

理论和实务有极大的差别,我们需要懂理论,但是在我们自己透过实务证明理论前,理论根本毫无价值可言。同样的,除非你能不断增加有用的知识,否则持续练习也没有意义可言。不求新知地埋头苦干,也无法让你有什么收获。遗憾的是,这种情况一再地发生也最令人沮丧。我们必须花同样的时间在求知解惑和实际创作上。如果我们有耐心,就能为自己的创作找到解答。

我们不能只是指望奇迹,我们总要为自己创造奇迹。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