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寻琴者读后感锦集

寻琴者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15 09:35:27
寻琴者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6-15 09:35:27   小编:

《寻琴者》是一篇描写人生意义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失去爱妻和儿子的男人,通过寻找一把失落的古琴,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在寻琴的过程中,他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但最终明白了生命的真谛。这篇小说让人深思,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和珍贵。

《寻琴者》读后感(一)

因为书名,因为喜欢拉赫玛尼诺夫的帕狂,所以翻开了这本薄薄的小书,真的是薄薄一小册,感觉像一个人冗长的周记,开篇11页没有内容,全是赞词,后面几页是创作后记,哈,这定价!

因一位离世小提琴

《寻琴者》读后感(二)

说实话,读完非常失望,个人觉得与同作者的《断代》相去甚远,远没有当初的惊艳之感。 我特别特别喜欢断代,还真心实意为它流过泪,但这本却看得要睡过去。故事情节甚至没留下印象,我几乎复述不出来,不外乎几个音乐圈内人的爱与不爱,平淡,乏味,十分无趣。文字也像白开水,虽细腻却没有起伏。描写音乐的文字很多,看得出作者应当很喜欢音乐,但这种“听后感”无疑是行内人看着无聊,行外人看着更无聊。 虽然同样涉及一些同性题材,却毫无代入感,也一点都不精彩,无法产生共鸣或者共情。因为断代找过来的姐妹们,不如就止步断代吧,免得大失所望。

《寻琴者》读后感(三)

极其喜欢,首先是我很少能一气呵成的小说,说明内容的确吸引了我。调音师胡以鲁,在后文提及“鲁舍”(loser),一事无成,只是个普通的调音师。童年是天才钢琴家,但最终被命运安排成为钢琴背后的调音师。7岁遇到了邱老师,让邱老师希望他能延续自己的演奏家之梦而免费调教,17岁遇见34岁的钢琴家,被允许在钢琴家的琴键上弹奏乐曲,本来获得四手联弹的机会,不料被钢琴家的法国男友夺去雀跃的机会。人到中年,40多岁遇到林桑的妻子爱丽丝,发现爱丽丝的出轨随之要挟以情被拒。他陪伴林桑,以二手钢琴行partner的机会去了纽约,参杂了是是非非,情感剖析,最终找到了年少时划伤的钢琴家的钢琴。故事以调音师去俄国里恩施的故乡参观为最后地点,要求在里恩斯的斯坦威钢琴弹奏却最终未下手作为结尾。一生的理想都是命运,恰好天时地利人和才成就想要的人生。那又如何,被命运推着走何尝不可?

《寻琴者》读后感(四)

郭强生的《断代》读过后到现在我几乎忘了他讲什么了,要找回去看一眼笔记才能记起来。可读他的新长篇《寻琴者》,那种感伤性触动了我。郭强生或许终于借着这个小说跨越了自身生命的缝隙,完成了一个本源落尽的想象:一场雪、一架钢琴、一个人。 《断代》叙事严密,《寻琴者》却是征象式的小说。“琴”同“情”,从拉赫玛尼诺夫开始,寻找斯坦威最和谐的平均律,也是人灵魂与肉体自我的平均律,觉悟出人与人间必定会制造出杂音,最终只能落回一人。 最触动我的人物是“我”的钢琴启蒙邱老师,最初她是一个刚毕业自知演奏家梦想无以为继的音乐专业毕业生,经年后,她变得圆润了、入世了。但也是她,发来一封临行前的邮件,亲切而深刻的点出了情感的不安。 “我”和林桑共同目睹了一座钢琴的死亡工厂,“我”的头脑再度失控了。拿起斧子砸向钢琴腿,未尝不是拯救它。开膛破肚的钢琴,是“我”。寻“琴”,是经年的迷惘、背叛、感伤,灵魂与肉体的不和谐后拥有白茫茫的广阔天地。这个征象竟然和曹雪芹最理想的《红楼梦》结尾如此相似。

《寻琴者》读后感(五)

寻琴还是寻情?情在琴中,情又在琴外。从天才少年成长起来的调音师由于家里的反对而没能成为优秀的钢琴家,于是他偏安一隅,以调音师的身份与钢琴朝夕相处。在寻琴的过程中,邱老师、钢琴家、爱米丽、林桑皆成为他人生的过客,教会他爱,教会他成长。最终,在一片白雪中,调音师与自我和解。所有的孤独、寂寞与怀才不遇,所有的情与爱,在那一刻,都化作漫天飞雪,飘进他闭塞的心里,化作一缕灰烬。 调音师终生寻找的,是一次机会,是钢琴家的踪迹,是那架被他剐坏的史坦威,是他心灵深处隐秘的爱人。所有的一切,都和钢琴联系在一起。于是,他只好不停地为不同的钢琴调音,寻找某一架真正适合自己的钢琴。 爱米丽去世后,林桑出现了。与其说林桑是作为爱米丽的丈夫、投资人出场,不如说林桑是调音师的拯救者。林桑的出现,使得调音师心中的遗憾一个一个地解开。他来到纽约,但发觉自己对钢琴家一无所知,无所可寻。他收到邱老师的邮件,意外得知心中牵挂的史坦威的下落,大石落地。很难说清,调音师对林桑产生了怎样的感情,但某种依赖、克制与进退两难确乎在两人的交往中产生。 同性之爱在郭强生的笔下屡见不鲜,与缠绵悱恻《断代》的不同,《寻琴者》中的同性之爱显得幽微细腻且克制隐忍。郭强生笔下的男性是孤独而理性的,年岁已至,便不再问世间情为何物。十七岁的少年与三十四岁的钢琴家,钢琴家与金发男子,四十三岁的中年鲁蛇与六十岁的林桑。他们并非缺少直面阳光的勇气,只是在经历、岁月与现实面前,有些爱必须藏在心里,就算再也没有说出口的机会。 灵魂为了倾听醉人的音乐,而进入肉体。灵魂从此有了肉体。 调音师的设定,不在于如何为钢琴调音,而在于如何为自己调音。“越是躁郁骚动的年代,越是要懂得如何为自己调音”,郭强生在后记中道出了封笔十三年的感悟。怀疑、迷惘与疲惫都将逝去,在时间的跳动中化作虚无。无论多么漫长的等待与跋涉,都敌不过岁月的轻轻挑拨。在调音师的心中,家庭、感情、前途都显得如此地不合时宜,仿佛全世界都在和他做对。但是人生应该选择释然、从容与遗忘,假如无意撩拨琴键,又何必在意大珠小珠落玉盘。如果“曾经觉得这个世界严重走音”,那只不过是“因为没有找到聆听的方式”。

《寻琴者》读后感(六)

总体来说还行,里面提到琴与雪相关的桥段都很喜欢。包括他在里面写没见过雪的我形容乐曲给我带来的一种什么东西在落下的感觉,还有结尾处封存的雪,感觉都很好。 接下来说点觉得没那么满意的部分。

他作为调音师的落寞不知道在文中被强调了多少次,丑陋贫穷而备受欺辱、心爱年长的男性却得不到爱的音乐天才,这种设定怎么说呢,就像作者以为这是一个足够自洽的圆环,然后在其中不知疲倦的反复舞蹈。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调音师的故事,明显想要在开始几让“我”成为一个低调隐身的人,但个人觉得在这种大段交代其他人物关系背景的事件和“我”的感慨两者的衔接之间存在裂隙,或者说,作者以为这样很狡黠,能够让“我”时隐时现,看似卑微实则重要,但实际上安排两种叙述不加润滑地前后出现,会觉得有些别扭,对第一人称叙述的使用也会产生怀疑。 还想说的是,有些时刻,“我”明显在叙述中成为了“我”不是的人,能感到作者在试图成为“我”,这可能就是叙述的分寸问题了。 在随后某一节的开始,“我”开始说自己的卑微,透露自己的音乐天才身份,不得不说那种故意的让步,和有意的遮掩,有点油滑和故作聪明了。 “我”好像有很多秘密,好像总是欲言又止,但个人觉得文本张力有的地方存在不足。在几个人之间的关系中,反复提及的关系是我对年轻时遇到的钢琴师的怀恋和思念,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写的不浓不淡,过于平均以至于仅通过我的叙述和内心的议论让人没什么印象深刻的地方。 文中多次出现我在心中呼唤钢琴师的名字,而我的名字只在接近结尾处出现了一次(显然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林桑在我失控后喊出来的,并且之后他拥抱了失控的我。作为读者,我只能说,调音师的砸钢琴失控情节以及两个穿着黑色的人在大雪中拥抱的桥段让我感到非常无聊。包括提及我曾经毁坏过学校的四架钢琴,我却说我不记得,这么写真的很无聊。当然这非常有逻辑,因为我划伤过钢琴家的施坦威,我有悲惨的经历和破坏的倾向,这都可以理解。但最后用这种过于简易的叙述营造情节冲突,就会有张力不够的感觉。 当然当然,对于故事中人,琴,灵魂的对应或许才是最值得分析与评论者大谈特谈的,但我无意于此。文中在谈及《命运交响曲》的演奏时说道:“讽刺的是,每场演出的那当下,也是命运最不受控的时刻。”或许对于作家和作品来说也是一样,名为寻琴者,在寻找的开始,就是迷失开始的时刻。或者这么说更好,在寻找的开始,就是雪注定落下的时刻。

《寻琴者》读后感(七)

读完这本小说已经有一周多,很难用饱满的情绪去表达对这个故事的喜爱。在作者的故事中有很多落魄,孤独,失意和无处表达的爱。借用钢琴的题材,抒发每个孤独灵魂的情感。这不仅仅是无法携手终老的爱情,还有无法开口的爱情。尽管作者写的很隐晦,但是孤单的人互相被吸引一定是有想通的频率。这好比是钢琴的黑白键,互相协作敲打金属,在同频下创作出完美的旋律。也好比是调音师配好适合的钢琴,演奏者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也是一种同频才能达到完美的合作。用书中的一句话来表达也很贴切,“好孤独的人,试着去与一个又一个孤独的人作伴。”也许是因为孤单的人很多,所以才让这个故事看起来这么悲伤。

故事的主人公是拥有绝佳音准的调音师,他从小就展现出对于音乐的天赋。但是因为家里的贫困不得不放弃音乐这条路。在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于音乐的敏感的年纪,他的音乐老师希望他不要放弃。给他介绍认识的教授希望他可以有所作为。而慢慢长大的少年在学习音乐的路上一次又一次的发现了由于阶级的差异,不管自己多么有天赋也无法成为舞台上的主人公。年过40的他,在故事的开篇就告诉了我们残忍的事实,穷人的孩子只能成为默默在黑暗中发光的人,他无法走到所有人面前发光发亮。即使他有着更好地天赋也无法和欣赏的老师共奏同一首曲。即使这是他盼望了很久的登台也无法实现。这是作者带给我第一个独孤的点。

年轻的女老师在看到班里的孩子有着绝妙的音乐天赋时,希望培养他成才。因为自己没有这样的天赋而感到惊喜,所以尽力地想帮忙他。年老之后的女老师再次跟调音师见面的时候,说到当年的故事,提到自己出国学习,异国相爱的恋人,分手后回国的经历。年轻时候有无限的激情和热爱,当尝试过后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激情散去,空有生活还是无法维持生活。所以再次回归平凡的生活。这是这个故事我看到的第二个孤独的点。

十七岁的少年认识钢琴师的时候他三十四岁,他刚从国外回来。因为少年的天赋他教他练琴,告诉他钢琴中蕴含的情感。随着少年对于钢琴师情感的深厚,他看到了钢琴师的爱人,也失去了合奏的机会。或许那时候少年还没有完全理解这份爱。但是在他离开之后,他不再学弹琴而是只一心做调音师。是失落也是面对现实,是对自己的妥协也是年少的无可奈何。孤独的少年最终只有自己的钢琴,并没有其他的灵魂可以陪他长大。这是第三个独孤的点。

先生在失去第二个妻子之后,在琴室遇到了调音师。所以说音乐是想通的,若不是听到了熟悉的旋律也不会把这两个毫无关系的人联系起来。失去妻子的六十岁生意人,贫穷但有才华的四十岁调音师。看起来平行线的两个人因为共同的钢琴话题走到了一起,又是两个孤独的灵魂。说是合伙人但是更像是互相慰藉的两个人。虽然故事的最后作者没有给出陪伴或分离的结局。但是这人世间的人来来往往,总有分分合合,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这是我第四个觉得独孤的点。

这是一部非常细腻的小说,从钢琴,异国,少年,黑白琴键,大雪,这几个词更能看到冷清的格调。我在这之中间读到了人世间灵魂的碰撞,是超越年龄性别而产生沟通的情感。他或许不一定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那种爱,是那些小众的,是有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的爱,不让人发现的内敛的爱。很孤独但是也很美。结局有好有坏,但是过程是会让人让人跌宕起伏,铭记于心的。

《寻琴者》读后感(八)

《寻琴者》是一本字里行间流淌着音符的书,嘈嘈切切,“说尽心中无限事”。郭强生以其独有的清丽文字讲述了一段关于钢琴、音乐与生命情态的故事。

《寻琴者》的情节并不复杂。音乐老师爱米丽过世后留下一间音乐教室,其丈夫林桑是个退休的生意人,不懂钢琴,在处理教室中的钢琴时犯了难。“我”是受聘于爱米丽的调音师,是个音乐天才,却出于种种原因默默无闻。爱米丽去世后,“我”受林桑邀请为其家中的史坦威调音,并在此过程中与林桑发展出一段微妙的情谊。

叙述者“我”是以一个中年loser的形象出现的,秃顶、满脸痘印,工资只养得活自己,直到接近全书末尾,作者才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给出“我”的名字——胡以鲁。相信这是作者的有意安排:作为一个未能成名的天才、一个小人物,胡以鲁这个名字是微不足道且不值得特意介绍的。胡以鲁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音乐天分,但由于身处社会底层,骨子里自卑且自厌,同时他又很清楚自己的天资,因此自尊而自傲。这两种极端的特质都根深蒂固,使得他总处于极度敏感、矛盾的状态中。

少年胡以鲁经小学音乐老师邱老师推荐,曾经在某音乐教授门下学习钢琴。然而教授并非纯粹的艺术家,经常举办功利性极强的茶话会。胡以鲁鄙视其他没有天分的学生、鄙视虚伪赞美的来客、鄙视庸俗的教授,这是一个天才在庸人面前的自傲,而与此同时,他在面对这些人时又是自卑的,因而在发现“自己根本不属于那个世界”后,会有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这样的自卑时不时冒头,尤其是在与林桑相处时。他总把林桑归结为另一种人,认为“像他们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明白,身为调音师这份工作对我的意义是什么”。“他们这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可以将其理解为音乐世界之外的人,也可理解为社会地位远高于胡以鲁的人,也有可能是为世俗所浸染的人。但无论如何,胡以鲁无法做到对现实社会的完全摒弃。尽管嘴里说着优秀的调音师比优秀的演奏家更稀缺,只是不为外行人所知,胡以鲁对调音师身份的认可度似乎仍不足以撑起他的全部骄傲,否则他不会总觉得自己像是林桑的跟班,不会去特意说服自己,自己的专业知识是二人的合伙生意所不可或缺的。在固守音乐与灵魂纯粹的同时,他也在以功利的眼光打量自己,他同时生存于两套评价体系之中,这是他痛苦的来源。

王德威先生在“序”中说,少年胡以鲁对钢琴家“萌生深情而不可得,从此堕入情殇的轮回”,我倒觉得,胡以鲁对钢琴家的感情更像是得逢知己的喜悦。在遇到钢琴家之前,胡以鲁的音乐世界里只有他一个人,邱老师对他很好,但在音乐上的指导能力有限,而钢琴家则帮助他大大开拓了视野。钢琴家听唱片授课的方式类似于传道,在境界上远远超越仅仅教授“术”的普通钢琴课,胡以鲁对于音乐和灵魂纯洁性的偏执一方面源于自身的性格特质,另一方面源于钢琴家对他的影响。

关于林桑和胡以鲁的关系走向,小说中了悬念。二人最后一次同时出场是在二手琴仓库边,林桑递给胡以鲁家门钥匙,拜托其帮忙保养家中那架史坦威。这是一段暧昧关系的邀约吗?在琴谱专卖店中,林桑呢喃着询问胡以鲁未来安排时,二人间的气氛微妙地改变了,而在纽约,林桑介绍胡以鲁为自己的“partner”,有意无意省略“business”似乎也有所暗示。但又仿佛并非如此,林桑确实想要通过家中那台亡妻遗留的史坦威了解前妻的世界,了解他曾经没能走入的音乐世界,或许他也想获得胡以鲁从音乐中得到的纯净。至于胡以鲁有没有接过那串钥匙,我想大概是没有的,二人之间有着过多不纯的“杂音”。胡以鲁曾经试图接近爱米丽、无法做到对林桑别无所求,这是胡以鲁难以接受的属于自身的背叛;林桑骤然中止合伙生意并将遇到的问题推到胡以鲁身上,这是林桑的背叛。以胡以鲁对于完美的偏执,大概恐怕无法继续忍受维护与林桑的情谊。

作者以音乐、钢琴比喻灵魂。胡以鲁执着地在音乐和人际关系中追寻无限接近完美的共振,如此,寻到的一切都是瑕疵品,最终只能如二手钢琴集散地的钢琴般迎来被摧残的命运。胡以鲁砸向钢琴的榔头同时也砸向了自己,钢琴得以解脱,但胡以鲁却仍不得不在这世间挣扎。

《寻琴者》读后感(九)

寻琴者 温柔地走入那良夜,漱一阕天籁!

读《寻琴者》犹如一曲委婉曲折的慢调,从中随着作者体悟到了一些什么,犹如春风化雨,丝丝入心;也跟随着作者在寻觅着什么,一起茫然因果,寻缘序踪。 这部小说讲述了声音和情感的故事。也是主人公,一位职业的钢琴调音师,灵魂的“且需与安放”之旅。 《寻琴者》的语言舒缓轻润,节奏泠泠。仿佛使人温柔的走入一个良夜,天籁寂寂,清辉落落! 音与琴,仿佛人的灵与肉,构成全文的主旨。互映互文,共情互喻。形成了这本书独到的叙事特色。这也被名家王德威盛赞,称《寻琴者》是郭强生创作迄今最好的一部作品。

如果人类的灵魂是被神用美妙的音乐诱惑进肉体的。那么音乐就是可以连通天使的灵契。灵魂本来是平等的,但是肉体不是,所以在人的世界里唯一平等的只有靠艺术来完成。 调琴师调音师的工作就像圣彼得星辰就能在水上走,心不诚就会沉没。

钢琴在这本书中是串联起各个人物和事件的“联系物”,也可以说是一个隐性的主角。有着绝对音感的调音师,一直为一位女钢琴家调试工作,因为女钢琴家的离世,而认识了她的丈夫林桑。从而进一步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同时调音师也回忆了自己从一个钢琴神童的童年到现在年界不惑的鲁蛇(loser),他的生活景遇和变化。这同时把书中创造的几个人物,从赏识他的音乐老师,一直仰慕的青年钢琴名家。林桑的妻子,和他的情人,看似错综而且繁杂的人物,作者把他们的情感经历表达的特别充沛。作者把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关涉到“情”和“琴”的关系隐喻之中,好比每个人都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共鸣程式,有人在乐器中寻找,有人在歌声中寻找,也有人更幸运的,能够就在茫茫尘世间找到那个,能够唤醒于过去,现在,未来产生共鸣的一种震动。可能是一种叫爱的东西,也可能是一种叫信任的东西,与其说我们在聆听演奏钢琴,不如说我们在聆听的是逝去,每一个音键突吐出的都只有那个当下,永远不可能重来。即使最孤独的人,最穷困潦倒的人,甚至濒死的人。他们都能够从一首德彪西或巴赫中得到相同的感动,因为那是我们共同的来处和去处。 通过人与物(钢琴),人与人之间的“情”,相互印证,相互衬托,而营造出了这个独有的文本情境和氛围!从而形成作者独特的艺术创作特色。 作者使用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叙事手法,让一位落拓调音师,(本可以成为钢琴家的)成为主体,参与和旁观了,几位人物的情感归去,几多世情纠葛纷仍。文章篇幅不长,却意蕴绵长。作者使用娴熟的叙事手法,精当的结构表现,将人物和情感的表达,表现的淋漓尽致,丰满充裕!这种恰到好处的风格手法远胜传统的写实描写,同时表现力度显得更加深刻。

文章最后的部分是作者总结或者说是哲学升华的部分。把调音师这份工作和人生的命运相互的印证。身为一个调音师,并不懂得后设结构谐拟的那些门道。他也不过是尝试,就他所记得的,把来龙去脉做个交代。如果因此而惊动了命运,之后命运又将会对他做出如何的评价?只待静候了罢!世间之人何尝不皆是如此!

《寻琴者》读后感(十)

一本小故事,但是真的很好,得有点年纪或者说是有点生活阅历再来读,读完之后你可能意犹未尽,还得再读读,这时候,在文章前边的序就非常有用了,你可以看看专业的书评人或者作家是怎么品味这本书的。这就像是音乐中的一首钢琴曲,需要闭上眼,品一下。

我读懂了吗,我觉得还是一知半解,专业的部分在音乐上、文学上。书中有很多音乐家、钢琴作曲家的故事和生平作为某种暗喻,这是我没参透的部分,另外,故事在层层递进的时候,关于文学的部分我也说不好。作为一个观者,我只是觉得平静和暗涌。是小人物的故事,跟琴有关的故事,是台湾故事。对,很有台湾特色吧,在这本书中林桑应该是一位典型的台湾绅士,调音师也是,只是一个有钱,一个有才华。很多部分读着的时候让我想到了台湾的另一位作家——白先勇。有些让我想起蔡琴的歌声。林桑和艾米丽的故事让我想到了《喜宝》。

书中有很大的篇幅写了钢琴。我们普通人可能不知道有时候一架钢琴要300多万,也不知道其实没有真正音准的钢琴,再厉害的钢琴家背后都有一位十分信赖的调音师。真正的调音师就像是中医的望闻问切对钢琴有自己的判断。还有,钢琴演奏事业经历了数字化冲击的变化,曾经的钢琴之都的纽约,其实也是二手钢琴的坟墓,有些钢琴要被拆掉烧掉维持库房温度。一架钢琴就算是没有人弹奏,它仍需要被保养,才能保证它的品质。

故事就是从一架没有人弹的钢琴开始的,因为女钢琴家癌症去世。她信赖的调音师和她年长20岁的丈夫才相遇,故事开始。故事从调音师的视角开展。其实,当下的故事情节没有什么,也许就小半年的事儿,但更多的是调音师的人生经历,也慢慢交代了。故事开始丰富起来,人物也开始在冥冥中有了联系和相似。调音师是40岁的大叔一事无成,在别人眼里应该是蹉跎了岁月。一个老旧棒球帽在头上,靠着微薄零散的调音工作过活。林桑幸福吗?老夫少妻,前妻和儿子在美国,几百万的钢琴随便买。他悲伤,陷入了失去妻子的悲伤,同时身为生意人的他是否早已明白妻子跟自己的婚姻是一场交易,那个梳马尾的学生与妻子的暧昧他也知道?儿子满口脏话,儿子的继父也癌症晚期。自己人到60,确实不缺钱,但是否圆满呢,也许未必。他说人老了的孤独才是真的孤独。

调音师呢?他本是“钢琴天才”邱老师为他惋惜,青年钢琴家点拨了他的心智,他找到了自己的才情,但对钢琴家(男)的深情,也让他在知道钢琴家的法国恋人(男)和去世,让他情感受挫,陷入其中,使他在40不惑的年纪依旧孑然一身。他是爱过吧。17岁青春的年纪。那一架划破的钢琴还在,但人已经不在了。

关于调音师的“天才”,其实是被谁荒废了呢?邱老师发现他才华的时候,可能他还没爱上音乐,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悲苦的家庭和严厉的父亲是他自己去面对的,邱老师惜才但还不足以把他拯救出来,他为了学琴经受的霸凌和势力,无人能帮他,他还是个孩子,一个需要保护的孩子。钢琴天赋带给他的神奇,也会引来各种妒忌。钢琴到底是富人才能承担的起的。我想这些都是调音师压在心中似说未说的“隐情”。一个天才真的被培养成一个大师,是需要特别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他都没有。那仅有的一点点天赋,随着年纪的增长也不再“神奇”。

他爱钢琴吗?他爱吧,至少他懂,他懂钢琴,懂曲子,懂音乐家,懂灵魂和肉体。他说是音乐把灵魂骗进了肉体。但是他的人生没有发挥最大的光和热,他只是一位小小的调音师,不能养家糊口贴补母亲家用,也不能用自己的方法传道受业解惑赚钱,更失去了成为一个钢琴家的好时机,他困在了自己的皮囊里,一直没有走出来,也不愿再走出来。

林桑呢,林桑只是调音师生命中的过客吧,自己只是在林桑丧妻之痛的寂寞中的慰藉和陪伴。只是,跟林桑的接触和交流,他在四十不惑的年纪想了很多事,想出来了这部小说中的思绪,但是未来他去哪里,会暴富吗?会再去实现音乐理想吗?会像邱老师一样入世结婚不断在音乐上进修吗?还是做那个孤立的“黑键”吗?我们都不知道。但读完,似乎知道一些人生智慧。

《寻琴者》读后感(十一)

《寻琴者》讲述了一个悲伤的“寻琴者不遇”的故事。

一个音乐天才终生在寻找和自己灵魂共振的“知音”的故事。

为什么要找寻这个人,书中写了三段关系和三次背叛,从这三段关系可以看到这个人的重要性。

“我”和邱老师的关系。

正因为邱老师的慧眼,“我”的音乐天赋才得以被发现,不然“我”可能一直都会不自知。尽管“我”获知了自己的音乐天赋,但这天赋却在最初只带给“我”痛苦:“我”的父母不予支持,“我”的同学视“我”为“娘娘腔”,只有邱老师的全心的赏识(免费授课,推举给自己的老师,不断引荐名师等等)才得以使“我”的天赋不至于被埋没。邱老师的背叛是她最终向生活妥协,放弃了做演奏家的梦想,使得“我”无法将其视为同道中人。

“我”和音乐家的关系,这一段关系是最核心的关系。

因为音乐家本身也具有非凡的音乐才能,是他引领“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我”在音乐家这里找到了最多的共鸣,“我”将音乐家视为那个特别的唯一的存在,并且以为他也同时如此视“我”,直到那个金发碧眼的男子出现,“我”才知道“我”并不是那个特别的存在,“我”感觉到背叛,当然这背叛是音乐家毫不知情的背叛,但却足以摧毁一个17岁的少年。

“我”和林桑的关系。这是两个孤独的人的因为艾米丽的关系的相互慰藉和信赖。当然最后这段关系也因为林桑要负起身为父亲的责任而中断了,这是又一次的背叛。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我”如此需要一个能够理解“我”和欣赏“我”的“知音”呢?

是因为“我”的音乐成长都是在“他人”的赏识中向前推进的,是邱老师的发现,“我”的音乐天赋才得以展现;因为音乐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天赋何其宝贵并渴望成为他的那个合奏者或者背后的调音师;是林桑丧妻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妻子自己也并无知心好友从而意识到自己的孤独处境,然后才能共情“我”音乐道路上无人可对夕阳的寂寞。

唯有这个他者的在场、理解和赏识,这份完全不流俗(无法像其他人趋炎附势,或者违心地夸赞以教琴谋生)的音乐天赋或者说”自我“才有存在的价值,否则“我”的一切行为都像个笑话。

这种对精神认同感的需要古今皆同,精神境界愈高则可能对其的需要更强烈,因为能够匹配同样思想高度的人物就越难得。即便是如庄子这样思想卓绝的人物也曾叹“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知道他生活的时代可能无人能够理解他,但倘若后世有人理解,则中间漫长的岁月就可消解为旦暮而已。

又或如梁启超为李鸿章写传所说的那样,梁认为其他的世人根本不配毁誉李,因为他们根本无法达到李的思想高度。虽然梁李交往不多,但梁启超认为他是能够理解李鸿章,而李想必也是如此认为的,这也是为什么变法失败后,李能资助梁去日本避难的原因,可谓惺惺惜惺惺。

文章中提到的白居易与原微之的信正是如此,白居易视元九为至交,在给他的信中他写道:“一咏一吟,不觉老之将至。虽骖鸾鹤游蓬瀛者之适,无以加于此焉,又非仙而何?微之,微之!此吾所以与足下外形骸、脱踪迹、傲轩鼎、轻人寰者,又以此也。”白居易将与元九的诗文唱和视为人生之至乐事,“微之微之!知“我”心哉!”。

同样的例子还有王维和裴迪,王维给裴迪写信:“春天到了,但你却在准备考试,等你考完诗了,请来辋川找我玩啊,为什么非得是你呢?因为你天机清妙啊!”又或者如朱熹和陆九渊,虽然两人观点不合,但却都视对方为至交。两人相游于庐山,朱熹说:“自有宇宙以来,已有此溪山,还有此佳客否?”

是的,这样的能够灵魂交流的知心佳友太难得了,“我”需要的就是一个人,而曾经那个音乐家就是最接近的这样的一个存在。

整本书虽然是“我”和林桑的故事,但这个是最表层的故事,核心的故事存活在“我”的自述中,我的关于音乐的精神历程,直到多年以后我和林桑一期来到纽约,到达音乐家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才算是真正和音乐家作别。

所以书里聚焦的感情很难单纯用恋爱来定义,将这本书视作一本同人小说可能部分曲解了这本书。

《寻琴者》读后感(十二)

曾看过一篇郭强生的专访,郭强生在采访中说:“现在的人很容易受短线的激情刺激一下,而后却是船过水无痕。”其实,在读过那篇专访文章之后,我对这句话并没有太过深刻的印象。直到最近,在读郭强生的新作《寻琴者》时,这段话意外地闯入了我的脑海。

《寻琴者》以第一人称“我”,和第三人称他(林桑)交替进行。这是一个比较独特的讲述方式,故事开篇,林桑步入妻子爱米丽的音乐教室,林桑在婉转悠扬的琴声中回忆往昔。紧接着,故事的主人公“我”出现,林桑被“我”的琴声吸引,在音乐教室调琴一年多的“我”终于与林桑有了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我”,是世人眼中的音乐天才。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在下课后弹出了老师刚刚上课时教唱的歌曲。在此之前,“我”没有接受过任何音乐方面的辅导学习,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素人。

是邱老师发现了“我”的音乐天赋,她不遗余力地培养“我”——观看现场音乐会、拜托她的大学老师辅导“我”——邱老师在“我”的身上看到了她年少时的样子,她对“我”寄预的期望其实也是她个人梦想的依托。可惜的是,多年后,“我”并没有成为钢琴演奏家,而是成为了一名默默无闻的钢琴调音师。

其实,“我”也曾有过成为演奏家的期望,即使是在父亲鄙夷的目光之下,即使是不幸成为校园霸凌对象之后,“我”依然对钢琴演奏家持有一份热烈执着的期待。

将梦想打碎的,是一位青年钢琴家。被青年钢琴家邀约四手联弹时,“我”十七岁——少年的一颗心就要被这样的承诺兴奋得撑破——喜悦的心仅持续数日,就被意外而至的访客扰乱。少年无法相信夏日午后的承诺如此短暂,青年钢琴家更不知道自己无意间的举动改变了少年的一生。

“我”对钢琴家究竟怀有怎样的感情?看得出来,“我”对钢琴家绝不仅仅是音乐造诣上的崇拜,“我”对钢琴家怀有深厚的、无法言说的情感。

整部作品,作者郭强生似有意忽略掉“我”的名字,直至“我”站在满目苍夷的停车场面对钢琴坟场无法自制地发狂,“我”的名字才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从林桑口中喊出——胡、以、鲁!

在此之前,“我”是无法面对自己、无法面对过往的失意钢琴天才,“我”孤独、寂寞,灵魂无所依托,从不敢在人前弹琴,只在每次调琴后的短暂时间里放纵自己成为演奏者。也正因为此,《寻琴者》有着挥散不去的淡淡忧伤。

胡以鲁同林桑一起来到梦想世界纽约。在这里,胡以鲁完成了与青年钢琴家的最后告别,胡以鲁终于心甘情愿地将自己从那份缥缈虚无的情感中释放了出来。那么,“我”胡以鲁在遇见林桑之后,终于找到了情感归宿吗?也不尽然,毕竟胡以鲁在林桑眼中只是定义模糊的partner。

故事最后,林桑提出一年之约。又是一个承诺,这仿佛是一个轮回。但是,对现在的胡以鲁来说,林桑是否会履行承诺还重要吗?或许并不重要。

作品最后,邱老师在写给“我”的信中说:“不用怕,人生本就是来来去去,你是一个有梦想陪伴的人,它一定会在必要时候出现,帮你找回你的主旋律。”这时的邱老师真正明白了拥有梦想的意义——梦想不是要去追逐的,梦想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它是我们心里最真的旋律。

寻琴亦寻情,胡以鲁是否能够寻找到他一直在寻找的已经不重要了,毕竟有梦想陪伴的人,一定会找到自己的主旋律。

-END-

《寻琴者》读后感(十三)

这世界上的男男女女,就好比钢琴相邻的黑键白键,只黑无白,只白无黑,都奏不出和谐的音律。而规定好的黑白相偕,两枚相同的琴键终究是差着间距。可以共鸣,无法相依。零余者的形象什么时代都有,到了现在、跑到郭强生的笔下,变成了《寻琴者》这部小说。

一个音乐天才,出身不合时宜,因情劫放逐自己一辈子,没当钢琴家的物质条件,当调琴师是在行且顺应本心。活到四十岁,单身谢顶且潦倒,成了个观世情的人。一切都迟的时刻,命运似乎给他以眷顾,却都是萍水相逢的关系。晚么?似乎晚了,似乎并不。天才的对面是平凡人,见证天才速燃一生的他,以另一种方式过人生,适合他自己,也没有几个人能。寻琴者实为寻情,情又归于琴的坟墓。

我想,琴,等于情。一架好钢琴该是古典浪漫爱情的隐喻吧。古典而矜贵的情像年代久远的贝森朵夫和施坦威,现代人的速食情感像广州工厂一年批量生产五百架的平价工业琴。小说里,寻琴者去昔日的钢琴之都纽约朝圣,发现生产的唯一厂牌也就只剩下施坦威了。

钢琴之都且如此,况世界上其它地方乎。

世间凡人的“情”,在“想要的总是没有”与“从来不懂得如何挑选”之间,毕竟是得做抉择。调琴师和林桑这两枚“黑键”,一个放逐自己半辈子,一个暮年丧妻,最后用二手钢琴生意结成Partner关系,有技术和有钱,二者各取所需,一起在纽约钢琴坟场里挑挑拣拣找组装件,不得不说是黑色幽默了。

在钢琴坟场,没用的零件堆成山。不可燃的,最后都会被当垃圾掩埋。被拆完损坏的钢琴琴体最后就丢进炉子里烧掉。烧掉那些钢琴来保持温度,好让其他钢琴有再一次存活的机会。

像人类的暮年,一副断壁残桓的惨淡景象。

在具有普遍性的世俗生活下,每种关系都会试图建立供需平衡,少有人过孤注一掷的人生。就像调琴师的启蒙老师邱老师。一生致力于培育天才灵魂,却发现灵魂只能引导,无法塑造。

她自己的一生亦是如此,曾一腔热血去纽约追梦,发现没有天分,成不了才,放弃了,回到家中过起“井然有序”的生活:

但在旁观者眼中,也无法判断这“合适”是真合适,还是一生磨合之后认了命。 到老,她再见到自己“无所建树”的爱徒,感受到抱歉忧虑、以及一些愧意。她不清楚自己的轻轻一推制造了什么。于是她对昔日弟子说:

你能说这封信是试图弥补什么呢,还是试图安慰自己呢?

说回来,真正有天赋且有一腔孤勇坚持梦想的又有几个人呢?小说里倒是举了些例子:耳聋的贝多芬、自闭的古尔德、厌恶自己的里赫特。

到后来,人们不再聆听古典乐和现场演奏,偶像变成了隐居小公寓里弹巴赫的朱晓玫和三个月卖出三十万张唱片的藤子海敏。她们都以一种强悍、孤独的状态在暮年挣扎着活着——琴技再出类拔萃,比不上一个有故事的人。

比起音乐,能被大众记住的也只是故事。

最近听《滚滚红尘》听得多,就觉得人一生都在试图活出自己,到最后也不过是求仁得仁。梦想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梦想”的险恶,早想晚想,其实都没什么用。但能早点看穿“梦想”是好的,人容易平静、耐挫一些,或许就更容易达到动态平衡。 但这道理,《心经》里早写过了: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真正让我感到悲伤和宽慰的是,在这个故事的结尾,调琴师的名字被这一个人,提起过这一次。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