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拉尼奥的肖像》是一部探讨人性、阶级、性别和身份认同的小说。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多丽安·格雷的成长和变化,呈现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它不仅是一部文学经典,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深刻思考。
波拉尼奥的肖像读后感(一)
《波拉尼奥的肖像》是波拉尼奥的记者朋友,莫妮卡采访了很多波拉尼奥的朋友、编辑、家人、爱人......合成的。书写方式有点波拉尼奥的风格,很随意的一直往下唠嗑的感觉。
读这本书会有点伤感,因为每一位被采访者都提到波拉尼奥的死。
按着这个采访,波拉尼奥的形象就饱满起来,读过很多书,做过很多零工,对文字充满热情与信心。很多人都是受波拉尼奥的鼓舞开始写作的,一旦开始写作,就进入生活本身。
波拉尼奥成名没多久,就得了肝病,但他关心那些没成名的年轻写作者。有一个外交官回忆说:波拉尼奥一直给他买书,当知道他自己并不是个穷作家时,波拉尼奥愣了,你怎么不早说。
波拉尼奥自己热爱文学,也深信文学的力量,朋友们回忆起他来都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态度。
波拉尼奥喜欢女人,他对每一个女人都像对一首诗,全身心投入。
里面有段对他最后一个女友的采访,非常真实,波拉尼奥临去医院前都要先把一本书稿打印出来放到出版社才放心。
波拉尼奥的肖像读后感(二)
亲爱的玛丽斯坦 亲爱的玛丽斯坦 亲爱的玛丽斯坦 kisses kisses kisses 我们阅读了所有他的一切,但事实是,我们对他仍然知之甚少,他真正的生活,他每一天,每一刻会做的事,他在生活中小习惯,小细节,他爱着和讨厌着的一切。我们实在是知之甚少。 你可以用一首诗向一个女孩求爱,却不能用一首诗留下她,甚至一场诗歌运动也无济于事。 我不知道波拉尼奥是否真心用这句话来评论那场运动,现实以下或者本能现实主义,管它有什么含义呢。 但他后来说,真正的本能现实主义者只有他和马里奥圣地亚哥。 这样说实在太残忍了不是吗,但是这可能就是事实(或者我们干脆就把可能去掉) 所以也许波拉尼奥晚年也会这样说,我是指真正的晚年,也就是现在或者10年后,20年后,而不是2003年。他会说,我真正的朋友只有xxxx和xxxx,或者他可能干脆说,我没有什么朋友。 所以,让我感到伤心的是,他生命中到底有没有存在过一个人,他可以和ta说生命中的一切,那些不能和马里奥不能和玛丽斯坦,不能和那些朋友所说的一切。 这是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好像渡边信一郎不会让spike活在有faye的未来,就像青山刚昌不可能让柯南爱上灰原(柯南实在就是tmd的一个混蛋),就像宫崎骏也只能让阿席达卡在最后给珊说:你住在森林,我住在人类这里。 因为生活的现实就是这样的,像ed那样身材曲线离谱,一半有着儿童(甚至神明感觉)的天真一半确是天才黑客,天下第一可爱的生物,当然现实里是不存在的。 不过,像波拉尼奥那样的人,当然应该孤独的活着,神不可能找到第二个神 我所说的这一切只是一场幼稚的头脑风暴。
波拉尼奥的肖像读后感(三)
在我有限的阅读体验中,有不少令我佩服膜拜的作者,但很少有让我一读即惊艳的。伍尔夫是一个,波拉尼奥是另一个。就像是听Lana Del Rey的音乐,理性地觉得自己已经过了作品对应的年纪,可是就是会不由自主地被迷住。
读本书恍若置身《荒野侦探》,我们成为侦探,试图在各方人士的访谈口述中寻找波拉尼奥在真实人生中的影像。以波拉尼奥的方式去描绘他的肖像真是最合适最契合的方式了。
本书不是传统的传记,没有系统的纪年事件。完全就是以《荒野侦探》第二部分的方式,以波拉尼奥亲友,甚至只是相识之人的访谈和口述构成。我们可以从不同人口中读到波拉尼奥从童年到病逝的人生轨迹,中间也穿插了一些他本人在一些访谈中的自述。其中他几位挚友的回忆让我眼热,一些关于他胡闹玩笑的小故事又让我忍俊不禁。和他一生挚友马里奥一样,他的人生也是他的作品,他本人和他的作品一样让人炫目着迷,dazzling ,一个很多缺点不完美却极富魅力的人。
也正如《荒野侦探》,这是在别人眼中拼凑出来的波拉尼奥,现实生活中的波拉尼奥。读书不一定要知晓作家的生活,但知道背景对理解他文本中的世界还是很有帮助。尤其对波拉尼奥这样喜欢把身边人写进故事里的作家来说,了解他的生活和朋友很有用。只不过现实不是完整的他,他的另一面存在于他构建的文学世界中,在他的想象之中。所以对波拉尼奥的追寻,最终还是要回到他的文学文本。
波拉尼奥是让我初读即惊艳的作家,无关声名,开始好奇他的人生是因为读《荒野侦探》,不了解拉美文学圈真是不好读。本书除了满足读者对作家的一点窥私好奇心,确实可以作为《荒野侦探》和《2666》的背景补充,里面也多处提到两书中的一些相关人物和背景。而我的另一收获是以书中提及的作家作品作为阅读拉美文学作品指南,扩展书单。
波拉尼奥的肖像读后感(四)
对于这位声名大振的作家,有很多采访和记录与此相关的访谈和纪录片,而这本《波拉尼奥的肖像》记录了他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
笔者对他的描述可以用一首诗来描述,同时,每个阶段的开头也用一小段诗歌来总结,浪漫而独特。这也是本书设计中很打动我的一点。
罗贝托•波拉尼奥,智利诗人和小说家。代表作有《荒野侦探》,《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智利之夜》,《2666》等优秀作品,曾获得被誉为拉丁美洲最高文学奖——罗慕洛•加列戈斯国际小说奖等大奖。
豆瓣上有一本名叫《波拉尼奥:最后的访谈》的作品,获得了豆瓣的访谈类榜单前十的好评。此书讲述的是波拉尼奥和一位记者在作者晚年时通过书信往来和思想上的交流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这次的访谈也是波拉尼奥生平最后一次接受访谈。由此可见,波拉尼奥是一位出色而优秀的作家,这才能为这本书吸引来络绎不绝的读者,同时也可见这本书的优秀之处。
在最初的文章中,我们了解到波拉尼奥从小便是随着家人东奔西走,并没有在某个地方长时间安居,这也使得他了解到更多的本国的风土人情。再加上从小性格的原因,使得波拉尼奥更能感同身受地了解穷苦人民和这些人民生活的地方,毕竟,波拉尼奥也是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的。作者也谈到,正是因为这样的童年生活的经历,或许才造就了波拉尼奥与他的创作生涯。
我们前面提到波拉尼奥小时候的性格内向,不喜欢和他人交往,这便使得他通过其他途径来和自己交流,充实自己,那便是——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不仅使得他的生活没有那么枯燥,反而促使了他文学天赋的滋养和成长,为他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打好了基础。不仅如此,波拉尼奥也是一位极有文学天赋的人,即使他没有去过祖国的最北方,也能在文字中将祖国最北方的风景和地貌描绘出来,这便是他突出的优异文学天赋。
我们在文章的最开始提到过,对于一位优秀的文学作家,最不缺少的就是与此相关的采访和记录,而本书也是其中一本。而本书对波拉尼奥的一生有了一个完整的讲述,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他。如果你想了解波拉尼奥,不妨从此书开始。
波拉尼奥的肖像读后感(五)
“如果让你闭上眼睛,你脑海里闪现的关于波拉尼奥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偶然读完《重返暗夜》和在书店里遇到的《2666》一大本,其中“罪行“章节感到沉重无比,而书中也提到这章也是《2666》至今尚未完结的部分。“我们还必须承认他确实是神圣的文学圈的初生牛犊,轻轻一笔挥,就抹去了原有的规则“带来了暗夜无尽的狂欢。
由这一次次的阅读顺势来到了这本文字画像,我也爱看访谈对人的好奇从未停止。每个人内心与波拉尼奥文字不用去管阅读波拉尼奥书籍的顺序,因为读到他的时候甚至都没意识到他具体是谁,一旦打开他的书,“正如我们故事的开始”。
不知道别人在读到访谈书对自己的评价是这样输出的:“生活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通常都缘于日积月累的平淡、意外抑或随意。死亡如此。访谈也不过如此。”我好赞同这样踏实和接地气。“波拉尼奥最大的悲哀,并不是他已经走了,而是他如此深刻地热爱生活。”正如他在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还在重复说着笑话。对于生活细节的执着与内心真实的渴望。“罗贝托在最后的时间里最享受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吃一顿丰盛的晚餐,再伴随一段愉快的谈话。“
“他对生命的渴望渗透在字里行间,因此他不能停笔。他对自己的文字从不编辑,也不重写,似乎缺乏自我审视的能力。”那是一种富有生命质量的表达,必须用书写的方式,所以也正因为这样,他去世之后留下了大量的稿件,尽管也无法阻止这些稿件变成书本比如《未来大学》,可是狂喜的不该是我们读者。
“珍贵的友谊都是一样的,只有朋友才知道她们之间的同情和共鸣能深至何处。“站在读者的角度也许无法拥有友谊,却享受到了疗愈的愉悦。
想用书里12条建议来结束我也没想写那么长的以上这段:
1. 爱自己,也爱他人。
2. 学会不断发现事物的美好,即使痛不欲生。
3. 对朋友微笑,让他在记忆里留存你的笑。
4. 不要害怕孤独,相信自己的未来,被爱的人永远不会消失。
5. 用心触碰,用心看,用心听,用心去闻世界的变化,你要记住,你是唯一能治愈自己的医生,也许布鲁诺也可以。
6. 一百个人的冷漠,不代表一千个或者一万个人的冷漠。
7. 成为忠诚、有批判性的人,保持客观,但要减少客观带给你的偏执。
8. 请记住,你的身体很美丽,即便是缺少爱,你的身体也美丽依然。
9. 不要恨别人。同情她们,爱她们,帮助她们,亲吻她们。
10. 毫无疑问,即使你痛不欲生,也要继续生活,也要爱自己,看看生活能给你什么。
11. 沉默,欢笑,相信。
12. 如果你孤独终老,请在医院或者花园里将你所知的秘密写下。
不管怎么样,读波拉尼奥就是会让人不尽生出很多思绪。
波拉尼奥的肖像读后感(六)
波拉尼奥最大的悲哀,并不是他已经走了,而是他如此深刻地热爱生活。波拉尼奥的悲哀是加倍的。这份悲哀不仅是他的,也是我们自己的,以及无数陌生人的。
罗贝托·波拉尼奥出生于智利,但他在墨西哥的逗留对他的文学生涯发展至关重要。从墨西哥那个相对短暂但紧张的时期开始,他的整个作品矩阵的核心出现了:《荒野侦探》和《2666》。时至今日,在他逝世的18年之后,他的作品依旧充满了无限魅力——那个所谓的现实以下主义的缔造者,依旧被人们热爱着。
他们对波拉尼奥的热爱,充分的在书中体现,尽管有少许的不快,但他们都是“波拉尼奥的朋友”。莫妮卡·马里斯坦也算其中之一,从文中,我看到莫妮卡不仅是一位对文学、音乐充满热情的优秀记者,而且还是这位智利人作品的狂热追随者和传播者。
就这样一位文学动物,一位改变拉丁美洲文学视野的作家,在一封电子邮件的附言中留下了这样一句,“为什么我们不做一个采访,轻松,非常轻松,甚至轻浮——他们是我最喜欢的——几乎是死后的采访?”
些年之后这个提议仍然散发着幸福的气息,继那最后一次采访之后,她想把这个采访继续下去。这也是本书的由来,莫妮卡·马里斯坦并不打算写传记,而是想根据许多与波拉尼奥亲近的人的声音来描摹出一个鲜明的肖像,这些采访与口述也让我们能够一睹波拉尼奥的性格、热情和美德。
这本书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从波拉尼奥出生、他的早年抵达墨西哥、巴塞罗那之行到他于 2003年去世。莫妮卡·马里斯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不安、挑衅、有争议、爱开玩笑、温柔、是好色之徒也是好朋友的作家的故事。对于阅读过波拉尼奥的一些书籍的人来说,他们或许能够在这幅肖像画中清晰地一下子找到一位作家,并回想着与他的作品初次见面便一见钟情的时光。即使没有读过,可当莫妮卡·马里斯坦给我们构建了一个迷人的角色之时,他容易被爱,也容易被恨,我相信也一定能勾起你无限的想念和迫切想要认识的心。
“一个有着强烈生活欲望的人。他很年轻就死了,他很快就死了”。“可在这个难以忍受的世界中,我们会经常说,很多次,‘波拉尼奥应该在这里’,尽管他早已不在”。
毕竟一位迷失的智利文学居民我们也愿意为此迷失。罗贝托·波拉尼奥总是将自己视为虚构人物,当你阅读他的作品时,这一切会变得异常清晰,而在这里,在莫妮卡克服了神话,避免了不相关的传记笔记,并让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以 “罗生门”的形式给出了他们对同一个故事的或许不同的版本来编排的开放式故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波拉尼奥作品中的原型人物。他们每个人肯定都同意他的香烟烟雾仍然悬在空中,他们每个人肯定都还想说,“你做的海鲜饭可真难吃呀”。
如果你想消除好奇心,就去读他吧,让他再一次回到你身边,他为不归路的旅行者写作,我愿为此大吃一惊。哦,亲爱的波拉尼奥啊,“被恶魔缠身的拉美主义者”啊,“被诅咒的”,既是宗教的也是世俗的,既是他们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我愿为2666精疲力竭,我愿坠入波拉尼奥无边宇宙的黑洞……
波拉尼奥的肖像读后感(七)
有人说,人文在没落,不久后就会走向消亡。
有人说,文艺创作者就知道无病呻吟,对于这个世界现实的一切,他们取之用之,却产生不了什么真正的作用,甚至他们提供的精神慰藉,也不是“我们”想要的。
总言之,我们无法看到文艺创作者们所见,无法听到他们的声音,应该说,我们根本不理解也不了解他们。
波拉尼奥,全名罗贝托·波拉尼奥·阿巴洛斯(Roberto Bolaño Ávalos),如果看过《2666》,便一定知道他。毫无疑问,《2666》展现了他对人性复杂一面的洞察。但是,我们一般会随意地将这类文学作品归入“拉丁美洲文学”,然后对它试图要表达的观点,又归入让我们思考疲劳的、我们认为仅属于他们的民族、人性与政治议题中去。然后,轻轻一句,“他们离我们太远,我们没办法去感受、理解。”
我们对波拉尼奥是否也是这样?
可能是。
一如既往,了解作家的入口是他们的作品,而创作源于生活。波拉尼奥的小说同样取材于他个人经历,比如特拉特洛尔科事件,是他灵感来源。
《波拉尼奥的肖像:口述与访谈》中提到,关于波拉尼奥的访谈——一般而言,访谈都是访问者主动邀约受访者——是波拉尼奥做主动方的。这可看作,他愿意自我解剖给观众看,看作品以外他真实的一面。这本书,说是口述与访谈,但表述的形式更似波拉尼奥传——其中也会夹杂一些访谈,不止波拉尼奥本人的——大概是以波拉尼奥提供的资料(口述与访谈)为底色,再加以调整,试着通过回顾他的一生,描绘出一个更完整的,更接近《2666》这些他的作品的波拉尼奥。
不过,在书中有人会提醒读者,其实波拉尼奥有许多张面孔。他深受现实以下主义影响,又从文学意义上创立现实以下主义,作为现实以下主义三巨头之一,他曾以反叛的风格被欧美之人认识并负有盛名。要注意,如果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一些你认为有问题之处(情节重复或突然出现等),不是他的故意安排,而是他在处理文本时“不修边幅”。
所以,或许,某些时候某些作品的价值,可能因为作者的英年早逝而提升,而不是它本身。波拉尼奥现象及《2666》,佐证了一个问题,即欧美十分喜欢将文艺创作者的死亡浪漫化,他们视其为“牺牲”,然后将其人其作品放大,传播。这不是在否定《2666》,反而在提醒读者,我们喜爱的文艺创作者,很多时候会被利用、被消费。波拉尼奥便是其一。
波拉尼奥算是无病呻吟的那类文艺创作者吗?他自小爱书,知识渊博,关注社会运动与政治事件,作品是他对自己所见所闻所经历的思考,单以《2666》看,未免悲观消极,然而值得玩味的反而是,他对社会的影响,还是在他逝去之后才呈现出有效性。他的不同形象开始在他作品以外,别人的口中、笔下被塑造,甚至被模仿。换言之,“波拉尼奥的肖像”已不再只是波拉尼奥个人的面孔,还包含了他的追随者们的立场与形象,尤其在他逝世后。
人文没落了吗?文艺创作者不能制造影响力吗,或是不能制造有用的影响力吗?波拉尼奥似乎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但他又已成为过去的样本。他似乎有继承者,在作品、遗稿、精神甚至产业各方面,但也引起不少争执,在当时甚至没有停息的意思。不知道这能不能算入波拉尼奥理想的勿忘他的范围里,或许我们还应记得曾有这样一句话:“人真正的死亡不是肉体的死亡,而是对他/她记忆的消失。”波拉尼奥其实很怕这一点。他写了很多有关被遗忘的作家的文章,这其实反映了他对“作家被遗忘”这方面的焦虑与恐惧,他很高兴在他逝世前,他拥有了一条属于他的街道,不是说他拥有这条街的归属权,而是这条街以他名字命名。他希望一百年后,依然有人谈论着这条以他名字命名的街道,知道他,知道他的作品。
至今,离他逝世已过18年,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以及记得他参与的社会运动,他推崇的现实以下主义,他名字的街道?
波拉尼奥的肖像读后感(八)
by 谷立立
想要完整地描述罗贝托·波拉尼奥,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波拉尼奥的肖像》即是如此。莫妮卡·马里斯坦是记者,是波拉尼奥的朋友,也是他的粉丝。在确诊肝病等待肝移植期间,波拉尼奥在写给她的信中曾经这样描述自己,“智利人一般都不太谦逊,但我是谦逊的,甚至是谦卑的。我是一位满身伤痛的隐士,是一条眼泪汇成的河,也是一株荒漠中枯萎的树”。毫无疑问,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陈词。这个结论既是温柔的,也是令人无法反驳的。这意味着,真正的波拉尼奥远远不是那个“由评论家、读者和所有关于他的传说编造出来的国际人物”。
那么,他又是怎样一个人?究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面孔?比如他对生活的热爱。马里斯坦相信,波拉尼奥一生最大的悲哀,并不是在他还没有正式老去之前,就因为疾病早早地离开,而是他“如此深刻地热爱生活”。直到生命的尽头,波拉尼奥仍然在规划未来的人生。“我都不清楚等换了肝脏以后如何去安排自己的人生。听说到时每天得服三十多片药,这怎么记得住?不管了,到时再说吧。”不幸的是,命运并没有给他太多时间,去进一步安排自己的未来。一句“不管了,到时再说吧”,俨然已是他对这个世界做出的最后的告白。
“波拉尼奥”主题罗生门
这种告白将太多像马里斯坦一样热爱波拉尼奥的读者推入了更大的悲哀。此时此刻,她还能做什么呢?除了编撰一部波拉尼奥的口述传记,大约也没有什么能够表达她对波拉尼奥的怀念了。于是就有了《波拉尼奥的肖像》。然而,这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作家传记。马里斯坦更无意简单重述朋友的一生。《波拉尼奥的肖像》由口述、访谈、信件、回忆组成,内容涉及波拉尼奥一生的诸多方面:在墨西哥度过的童年、四处漫游的青年时代、未成名前的苦日子,以及人生的最后时光。
众所周知,口述常常是随意的、杂乱的,并不具备严密的逻辑。似乎是为了与碎片化的回忆保持同步,马里斯坦的行文保留着口述原本的散碎,极力呈现出一个原汁原味的波拉尼奥。于是,有关这位拉美文化新偶像的一切被打乱重组,以碎片的形式出现在不同的章节中,从不同的人物(父母亲人、生前好友、编辑作家)口中说出,呼应着他人生的不同阶段。这不禁让人想起坊间对历史的定义: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美化或是丑化,全不由她自己。口述何尝不是如此?常常,不同的叙述者站在各自的立场,回忆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却总是自说自话,无法得出最后的结论。
在名为《文学漫步》的诗中,波拉尼奥这样写道:“我梦见我是个年迈、衰老的侦探,很久以来我一直在寻找失踪的人们。有时候我碰巧在镜中看到自己,我认出,那就是罗贝托·波拉尼奥。”而我们知道,《波拉尼奥的肖像》就是这面镜子,且是一面破碎的镜子。甚至,它就像是一个以波拉尼奥为主题的罗生门。每个受访者都可以就自己记忆中的他畅所欲言,但每一次谈论又都不尽相同。那么真相呢,真相往往隐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就像波拉尼奥最爱的侦探小说,越是线索频出,越是迷雾重重。有时候,“沉默似乎总是比那些未说出口的话语表达了更多的含义”。
现实以下主义宣言
比如现实以下主义运动。都知道这是波拉尼奥文学创作的核心,但他自己偏偏不以为然,一再重申这个文学流派仅仅存在了两年(1975年到1977年)。尽管如此,墨西哥诗人鲁文·梅迪纳仍然相信,波拉尼奥从来没有摆脱现实以下主义的影响。以《2666》为例。如果这部小说描绘的“不是人类的巨大黑洞,不是犯罪,不是恐怖”,我们又该怎样形容它?就像他所说,波拉尼奥将读者“带入黑洞,黑洞就是现实以下主义的概念,而现实以下主义就是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宣言”。
有趣的是,评论家伊格纳西奥·埃切瓦里亚并不认同流行的观点。他并不否认现实以下主义运动在波拉尼奥整个创作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但他始终相信,是波拉尼奥“年轻时创作诗歌的积极性”造就了这一切。1968年,15岁的波拉尼奥随父母移居墨西哥。彼时,他把自己关在家中大量阅读文学书籍。之后,更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久而久之,这种年少时期的文学尝试渐渐演变为一种“有关他迷失的、勇敢的、坚定的、与文学无法割舍”的个人神话,并在此基础上搭建起他的文学之塔。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分歧?不,这不是对波拉尼奥的误读。恰恰是出于对他早逝的惋惜和对他人生、创作的熟悉,才会有如此深刻的认知。如此一来,在正反两种观点的相互较量中,我们终于迎来了一个“奇怪的波拉尼奥”。比如,他喜欢和他母亲的朋友交往;他对食物要求不高,热衷于黑色幽默,更善于自嘲;他是行走的百科全书,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想知道;他是“海绵宝宝”,是讲述生活故事的大师,常常把从朋友那儿听到的故事写进小说;他是作家中的作家,是诸多作家朋友崇拜的偶像。
过于浪漫的离世
问题是,在人生之外,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波拉尼奥的作品?通常,读者愿意相信作家与作品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的关联。于是,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地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探寻,试图从那些似曾相识的描述中找到某些自传性的元素。只是在波拉尼奥这里,这一切并不成立。他一生经历颇多,也把这些身份带入写作:在露营地工作的诗人、在异国流浪的游子、身患重病的病人、默默无闻的作家。然而,我们不能将他的小说与自传画上等号。因为他从来没有讲述现实,而是“让他讲述的一切变成可信的现实”。
说到底,留在波拉尼奥笔下的,除了虚构,还是虚构,就像他的意外成名。谈论波拉尼奥,另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他的早逝。他应该不会相信,在他去世后,他竟然成了拉美文坛的文学新偶像。毫无疑问,正是因为他的早逝、他荒蛮的青春,他的小说才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不过,就像墨西哥女作家卡门·博洛萨所说,这种“死后成名”并不美好。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文学的残酷:读者和评论界的人不关心作家究竟写了什么,“总是倾心于英年早逝的文人,或者说他们钟情于这种牺牲,这种浪漫的离世”。
终其一生,波拉尼奥是清醒而自知的。他深知,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在伟大的将来,在永恒中,莎士比亚和无名氏一样,什么都不是”。相反,他并不奢望作品会为他带来多大名声,只是单纯地想为文学而活,成为一个“可以写作的人”。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波拉尼奥顺利地接受了肝脏移植手术,健康地活了下来,他会怎样看待他的名声?没错,他会告诉世界这一切只是一场恶作剧,然后继续默默无闻地写着那些很棒的小说,哪怕“他获得的掌声不会像现在这般多、这般响”。
波拉尼奥的肖像读后感(九)
罗贝托·波拉尼奥,智利诗人、小说家,深受中国年轻读者的喜爱,他的《荒野侦探》《地球上最后的夜晚》《遥远的星尘》《2666》在各大销售平台销售火爆。对于这样一位创作出数部深刻有见地作品的作家,2003年因病离世时年仅50岁,他的一生是短暂的,尤其他的小说创作生涯何其短暂。
也许是英年早逝的原因,波拉尼奥的作品在他离世后,售卖火爆,赢得一大批读者的喜爱。甚至2008年11月16日,曾经给波拉尼奥投反对票的安赫莱斯·玛斯特尔塔很后悔当初的决定,“没有投票给《荒野侦探》可以说是让我一生后悔的一个错误。”
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作家,拥有如此魅力,以至于安赫莱斯·玛斯特尔塔对当初的决定后悔?斯人已逝,如今我们能够了解罗贝托·波拉尼奥最好的途径想必是通过他的挚友,《波拉尼奥的肖像》就是这样一本口述访谈录。在本书中,作者兼波拉尼奥挚友莫妮卡·马里斯坦通过采访波拉尼奥真正的朋友们,以那些可以和他促膝长谈、心心相映的人的视角,追忆波拉尼奥。不同人对波拉尼奥有不同的印象,也许每个人对波拉尼奥的印象都是片面的、零星的,但是当很多人的记忆叠加,波拉尼奥的形象便渐渐清晰起来。《波拉尼奥的肖像》一书涉及波拉尼奥的写作、流亡、爱情、童年、死亡,以及政治、拉美文学圈等方方面面,可谓是了解波拉尼奥很好的渠道之一。
年轻时的波拉尼奥擅长写诗,1975年,他与好友马里奥·圣地亚哥、布鲁诺·蒙塔内共同创立“现实以下主义”的诗歌运动,其目的主要是抵抗当时墨西哥传统的文学圈。这场运动自然是让很多人厌烦,甚至有人发表这样一段文字:“希望波拉尼奥能滚回他的圣地亚哥市,马里奥·圣地亚哥也是。”
后来,波拉尼奥离开墨西哥,再也没有回去,虽然他的小说《荒野侦探》《2666》所描述的发生地就是墨西哥。至于波拉尼奥为何不愿意再回墨西哥,他最后一位女朋友卡门·里皮认为:“罗贝托在墨西哥建立了一块对他的文学世界来说非常重要的个人领域,而且他想一直维持着这块领地。我的感觉是,如果罗贝托真的回了墨西哥,那他的墨西哥文学将不复存在。”也许正是如此,罗贝托·波拉尼奥才能写出被很多人评为墨西哥最伟大的现代小说《荒野侦探》,墨西哥也成为波拉尼奥心中的圣地。
卡尔维诺曾说:“一部真正的经典作品是不会被读完的。”罗贝托·波拉尼奥的作品就是这样,它值得人们一遍又一遍的阅读,每一遍都会让人发觉新的亮点。可这样伟大作品的创作者波拉尼奥在开始创作时,几乎没有什么钱,而且他对于物质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但他却不断提到金钱,这似乎是他的一个梦想,这所谓的梦想常被墨西哥人描述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虽然时常自嘲,波拉尼奥还是希望自己可以完全靠文学活下去,“他总是说自己想成为一位伟大的、著名的作家,而且他不会为了文学做出任何改变。”
这是波拉尼奥的性格所致,也是他的独特之处。他能够代表一种文学信仰,这种信仰是英语世界一定程度上已经在文学游戏中丧失的东西。波拉尼奥相信文学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这使得他站在传统英语世界的反叛一面,这也是为何波拉尼奥的作品带着一定的政治色彩。《荒野侦探》还不是很明显,然而《2666》却很明显的显现出来。
有关于他的作品,波拉尼奥似乎与朋友谈论并不多。不过,通过《波拉尼奥的肖像》,波拉尼奥的朋友对他的追忆,我们似乎可以触摸到一个鲜活的波拉尼奥。他幽默感十足,却又是一个很怪异的人。书中他的朋友阿根廷作家罗德里戈·弗雷桑回忆他第一次与波拉尼奥见面的趣事。刚刚认识,波拉尼奥便要求罗德里戈去他家,还说自己做的海鲜饭一定会是罗德里戈吃过最好吃的。可是波拉尼奥给朋友的路线并不正确,罗德里戈就希望可以改天再去,你一定猜不到波拉尼奥说了什么。
对此,罗德里戈回应:“你这家伙要么是变态,要么是连环杀手。”重点是,罗德里戈称在波拉尼奥那吃的海鲜饭是他吃过最难吃的海鲜饭。不过,波拉尼奥应该始终认为自己做的海鲜饭是最好吃的……
除此之外,波拉尼奥在认识罗德里戈后,总是给他买书,原因竟然是,他认为对方很穷,是个不得不从祖国逃离的作家,其实对方算是个“小富翁”。
更为搞笑的是,波拉尼奥有一次需要搭乘出租车会布拉内斯,想请罗德里戈帮他叫车,去了他家。可是却跟朋友开了个大玩笑,声情并茂的讲述自己是怎样杀了一个光头党,逃到他这里来的。重点是,波拉尼奥开玩笑,对方还相信了!不得不承认,波拉尼奥的确是一个很有趣的人,这也许是他不希望生活太无聊吧。
但他的生活应该并不无聊,虽然他一生只活了50岁,长得也没有那么帅,可他身上却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很多女性对他的喜欢。他给多数女性的信件都饱含深情,却又那么相似,他朋友这样评价:“他爱过很多人,每段爱都不持久,他最爱的,在我看来,不是哪一个具体的女人,而是爱情本身。”
然而,对于爱情,波拉尼奥始终坚信女人们应该试试和一个拉丁美洲的男人谈谈恋爱,因为“他们是最棒的”。
波拉尼奥虽然一生有过很多女人,去世之后将作品版权交给妻子洛佩斯,但在他心中始终无法忘记被迫分开的初恋丽萨·约翰逊,甚至因与丽萨分开试图自杀过,也在后来的作品中很多次提到丽萨,譬如:诗歌
或许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才是最让人惦念的吧。即使是罗贝托·波拉尼奥,也是如此。《波拉尼奥的肖像》一书,通过各种零星的碎片,还原出一个生动的波拉尼奥在你面前,也许这并不是完整的,每个人的描述也不见得是客观的,但是这也不影响人们通过这本书来了解波拉尼奥,这样一个可爱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