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摘抄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11 08:05:39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11-11 08:05:39   小编:

《我还是想你,妈妈》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描述了一个失去母亲的女孩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思念和痛苦。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让读者感同身受,引发了对亲情的深入思考和珍惜。这篇文章让人们意识到母爱的伟大和珍贵,唤起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不舍。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一)

出了趟远门,去之前和父母闹了点不愉快。不理解我们之间如此大的想法差异,经常产生的沟通困难。回来时在车站买了这本书,边看边哭,为书里的遭遇,也为自己气到了他们。同样是困难时期(,自然灾害)的童年,只是他们的故事不被我知道而已。我怎么能要求他们同我这个幸福长大的人有一样的价值观呢,我太残忍了……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二)

孩子不懂得分别,却懂得流眼泪。不懂得失去,却懂得想念。孩子眼中的战争,是毁灭,是离别,是恐惧,是没有家没有爸爸妈妈。我看过很多战争电影和书籍,也许更多的欣赏是胜利是失败,是兵法是残酷是武器。可是,我不是个孩子。这本书写的真的很深刻,很特别,动人心。时代的苦难,是强迫你有站起来的勇气。孩子长大了,战争结束了,回忆定格了,亲人离开了,细读起来,是矛盾的自豪。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三)

读完了阿列克谢的所有战争作品。

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对于战争的描述往往是死亡数字,或被要求站在政治家的视角来审视。而阿列克谢的这部作品无疑是最接近“人”的,书中并没有说战争摧毁文明,它摧残的是人类,荼毒创造文明的人,还有孩童们的心。恐怕这一切都不能用一滴眼泪来诠释。只要不是为了反抗,任何一场战争,永远都不能用“伟大”来形容。我也讲学习并深深地思考:人类战争从何而来,又何时会永远终止。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四)

谁也没法预知未来,如果未来我们还如今天一般平静和和平,对若干年后的小孩子们来看,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也真是无聊之极,经济发展变缓,没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统治者们也功绩平平,无功无过。没有英雄诞生的年代,或许后世的历史学家会称此段时间为“共和国六十年盛世”,这盛世,如你所愿。虽未达到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程度,但好歹大部分人还是吃的起饭,在历史的车轮碾压下还能够为自己的命运做出一些挣扎,我们生活的环境也渐渐在变好,这真的足够了。宁做盛世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五)

炮火对于孩子来说还不是最可怕的,从一开始的懵懂好奇,甚至还有点期待拿起武器,期待成为战斗英雄。随着战火绵延,逐渐看到敌人残忍暴行,同胞为生存掠夺践踏尊严,哀鸿遍野,尽染血色,然而最残忍的是失去亲人的陪伴和庇佑,是亲眼看到他们的惨死,是集中营里骇人听闻的行径……不免令人想到《美丽人生》中的儿子,关押在黑色杀戮机器内,却有亲情陪伴左右,编织一幅幅美梦画卷,哀其不幸却也幸矣。可是,战后幸存,至亲不在,身也不全,心已是残半,苟活又如何?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六)

“他不在我们身边,我们走了很久,就等了他多久。”

“如果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估计他连早晨也活不到。”

“虽然过去了很长时间,但这个名字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

——摘自原文

战争给人们带来了的究竟是什么?不好下结论,只是战争对于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而言,终究是弊大于利。而现在,倘若让我只是在看完一本书就去对战争作出评价,其实我也说不好。毕竟我不是当事人,只能以一个历史的看客来对待这一段事实。

即便是如今,战争也已经不同于往日的。其杀伤力绝对是古代千倍甚至万倍。虽然只有一个家园,但是却有千千万万的个体,因此即便是一件事也会有多种多样的处理方式。个人能做的又是少之又少,所以尽可能只能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至少不要让自己成为悲剧的制造者和受害者。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七)

感觉自从莫言拿完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大家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热度已经逐渐冷下去了,如果提到2014年的莫迪亚诺大家还有印象,我想提到2015年的这位获奖者,能记住全名的已经寥寥无几了。这本书比起《锌皮娃娃兵》、《我是女人,也是女兵》来说,知名度要略低,但是却比前两本更加温情、更能触动人。典型的俄罗斯作家的创作主题:铭记战争,珍惜幸福。全书从一群2-12岁的孩子的视角出发,以最公正和伤痛的口吻,记录了在卫国战争时期,战争留给他们的灾难阴影。对爱与幸福的渴望、对死亡憎恶却莫名的眷恋、对父母的思念、对饥饿的恐惧……同样是儿童视角,该书因为其低龄化与碎片化的关系,并没有如同《安妮日记》般的成系统的正能量语录,但读者所能感知到的伤痛却不逊于此。战争往往源于一个人和一群人的野心,而为他们的野心奠基的却是千千万万无辜平民的生命和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野心家才是实足的刽子手。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八)

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建议不要看女作家的书了,实在太多惊心动魄的故事,

和 很残忍的故事

不过我已经一气儿读了她五六部作品了

与《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相比,这部书其实更多的是一个旁观的状态

毕竟,加入到苏军和游击队的被采访者,不是特别多

而前一部书,因为讲述的更多是作战经历,同质性强一些,也便于比较

印象深刻的故事有哪些哪?

那两个临刑前大声叫着自己名字的苏军战俘?

年纪轻轻在工厂中工作的人儿童,看到了老师傅的泪光?

还是各种在大屠杀中,或者集中营中幸存下来,而终生无法平复的心灵?

从儿童身上抽血一事,也令人不寒而栗

大概是女性作家的缘故,作者善于在访谈中,抓住那最为震撼人心的片段和一闪

大概,每个人的叙述,都有其冗长重复的一面

如果哪里还需要改善的,一个是采访的范围过于集中于白俄罗斯,明斯克周边

这样,对于全苏联在二战中的经历,有点儿片面

再一个,根据不同年龄段,和对战争经历的感知,其实可以把访谈录适当的分类,毕竟,2、3岁,和开战时已经十几岁的孩子,对战争的了解是完全不同的

最后一点,可能是苛求了,能否把孩子们父母的背景资料,包括职业,收入等,也纳入考察范围?看一下战争爆发后的救济措施,是不是也有三六九等之分哪?

很打动人心的书,如果能在二战后结束时间距离不太久的时候能写出,就更好了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九)

读完这本书,我要感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写了这本书,让我透过孩子的视角看待这场战争,虽然每个故事都很短,但是每个故事都是如此震撼人心,感谢我生活在一个安定的国家,感谢妈妈陪伴我度过童年。

“我是个没有童年的人,代替我的童年的----是战争”,”就是这样,我们这些孩子都是伴随着机枪扫射长大的“像这样的话出现很多很多,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战争突如其然的来了,它让所有人变得手忙脚乱,战争让幸存下来的孩子失去了童年,失去亲人,更可怕的是战争无情的夺走了他们幼小的生命。命运本该由自己做主,但是战争来了,打破了他们的希望,还带给他们一生也无法愈合的伤痛。如今,当这些幸存者重新叙述那段”童年“时,他们依然害怕、颤抖,甚至不愿提起这段过往。

所有的故事都是战争的遗迹,当他们叙述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战争的残酷时,为什么如今世界的一角依然发生战乱。又有一群和他们有着战争记忆的童年的孩子,又有一群因为战争失去生命的孩子,为什么又要重蹈覆辙呢。听听这些无辜的人们的哭喊,还有那些哭喊都发不出来的亡者,战争如此可怕,值得吗,一场战争让两个国家一同流血流泪。

“整个一生,我喜欢孤独,人们让我感受到压力,我很难和他们相处,我内心有什么秘密,也不能和人们分享”,”没有,我没有当过孩子,我不记得自己是小孩子“,这就是战争带给人的伤害,有些话说不出口,但这并不代表它消失了,而是死死的钉在了心里。

战争或许不是说停就停,但是想想那些战争中的弱者,一场战争让那么多的人受到伤害,难道就不该先放下手中的机枪吗?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十)

我读过几本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无一例外都是写苦难的,写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战争的苦难,她的书,读起来很疼。也正是因为她对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她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但她的书,我是不推荐阅读的,比如刚刚读完的这本书,《我还是想你,妈妈》

对于孩子来说,玩具几乎是心头好,怎么可能去换一个面饼,当你听到小女孩坚定地说;“妈妈,把我的布娃娃拿走,去换一个面饼吧,我太饿了。”

这种和平年代几乎不可能想象的荒唐交换,在战争来时,在饥饿来时,一切都有可能。当妈妈的,听到这种话,除了哭泣,读者除了无尽的悲伤,我想不出还有其他情绪。

而在这本书里,这样的“恐怖”故事,一个接一个地上演:

有人听不了汽车的马达声,无轨电车来了,她会全身颤抖,战争的阴影笼罩了她一辈子;

有人亲眼看着自己的妈妈倒在血泊里,而那些德国人用枪顶着孩子的脑袋,命令他们笑;

德国人烧毁了整个村庄,有人只找到了一本算术练习题,他像读诗一样读这本练习题;

一个被德国人打死的年轻女人,她的孩子还在吸吮着她的乳房,这个孩子没有哭泣;

孩子在松树下发现一个人的残余部分,没有手,没有脚,他还活着,他用力发出请求:打死我吧,孩子

在集中营里,小女孩要写信给妈妈,而她的妈妈早已死去,她说:“我深夜打开窗子,把纸条交给风。”

……

战争给这些口述者的童年,披上了一生脱不下的恐怖外皮。

当我在银泰城里看着孩子们坐着小火车呜呜呜开过的时候,我想,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和平年代,在我们还拥有平时被无视的幸福时,更加努力活着,充满感激。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十一)

这是一本记录卫国战争(1941-1945)期间,苏联儿童对二战的口述纪实。每一篇都是个残酷无情的真实故事。太疼了,不想评论什么,以下只摘抄一些令我震撼的语句。

“整条街道都被烧毁了。烧死了许多老爷爷和老奶奶,还有许多小孩子,因为他们没有和大家一起逃跑,他们以为敌人不会碰他们的。大火里任何人都活不了。”

“‘他们打中了他的脑袋,我用双手收集起了他的脑浆……它们雪白雪白的……’她在我家住了两天,整天都在说着这件事……不停地重复着……两天的时间,她的头发就都变白了。我害怕,妈妈的头发也会突然变白了……”

“德国人在村后的牛奶厂附近挖了一个大坑,每天早晨五六点钟从那里都传来射击声。傍晚的时候,我和父亲赶着大车从那里经过,‘我去看看。’他说,他的堂姐在那里被枪杀了。他走过去,我跟在后面。突然父亲转过身,挡住我,不让我看到那个大坑:‘你回去,你不能再往前走了。’我只看到,我迈过的一条水沟,里面流的水是红色的……一群乌鸦腾空飞起。那么多的乌鸦,我尖叫了起来……”

“我已经五十一岁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我还是想妈妈。”

“战争结束了……我记得,我和妈妈走在街上,她提着土豆,这是在她工作的工厂里分给她的一点土豆。一个德国战俘从建筑废墟里朝我们走过来,他说:‘女士,请给我个土豆吃吧……’ 妈妈说:‘不给你。说不定,就是你打死了我的儿子!’ 德国人慌了神,吓得一声不吭。妈妈走开了……后来,她又返回身,掏出几个土豆,给了他:‘给,吃吧……’妈妈教育了我……这是战争后她给我上的爱的第一课。”

同样经历过一战二战的伤痛之后,如今我们已经身在和平的年代,但有些东西真的不能遗忘。 愿世界和平 。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十二)

【读《我还是想你,妈妈》有感】

对于每一个孩子、每一个人来说,妈妈、家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

该书采用实录的形式,通过采访这些已经成为大人的苏联孩子,记录了他们在二战时期的遭遇和渴望。本文作者仿佛只是一个倾听的声音和记录者,如实地反映了现实,而真实自能动人。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遭遇,但他们都经历过痛苦与死亡,有的孩子在战争中失去了父母,有的失去了兄弟姐妹,有的孩子过早地成为了大人,参加了游击队,有的孩子是犹太人,曾经在集中营里痛苦地挣扎……

他们还记得,他们过早被毁灭的童年,他们本应拥有的家,和本应感受到的温情。在写作此书时,他们已是中年人,甚至是垂垂老者,但他们依然记得、深深地记得那场战争,记得自己的爸爸妈妈,甚至有的孩子一生都在等待自己的爸爸妈妈,等待他们从战场上归来,或者从世间出现。

他们活着,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怎样活了下来。他们记得战争,记得在德国人的皮靴踏过小桥的时候,“好像连大地都会感到疼痛”;也记得,那年的丁香花和绸李花是怎样地盛开;以及一次次的轰炸、屠杀,以及自己被战争毁掉的人生。

梦想,生活,甚至生命,和战争比起来都太脆弱了。那个战前在学习跳舞的女孩,一生都没能再回到舞台上,当她去看歌舞表演的时候,她整场都在哭泣,这是破碎的梦想;以及生活的破碎,这所有的故事,都是生活破碎后的故事;至于生命,当他们看着自己的兄弟姐妹因为饥荒、屠杀、轰炸而死去的时候;当他们的母亲因为丈夫或兄弟是游击队员,或是为了保护孩子们而被杀死的时候;当他们的父亲在战场上一去不归的时候,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疼痛。

轰炸,混乱,奔跑,他们拉扯着自己的兄弟姐妹,在街上,他们看到的那些倒毙的孩子,可能是别人的兄弟姐妹。死亡就这样无差别地发生着,要么是你,要么是我。

致敬作者,同时我们应当引以为戒:这样惨痛的事情,不要再在世间发生了。

2019.8.26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十三)

历史课本里讲述战争时,有一套固定的模式:战争发生的年代、起因,有哪几场著名的战役、分别由谁领导,战争导致的后果是什么,最后,在文末记上一笔:伤亡XXX人。

S.A.阿列克谢耶维奇将“XXX”这个冷冰冰的数字变成了鲜活的面庞、惊恐的双眼、慌乱的泪水、决绝的背影、惶然的哭喊,还有在那漫天烟火中自顾不暇的人们仍然持有的悲悯情怀。

可以说,这本书并不是阿列克谢耶维奇撰写的。她只是一个记录者,她记录了二战爆发时年纪在两岁到十来岁的孩子们眼中的战争。透过世上最无知、最单纯的眼睛看到的这些纷乱的战争碎片,却拼凑出了一个最真实的“烽火漫天”。

其实这本书的原著名叫《最后的目击者》(Last Witnesses),中文名《我还是想你,妈妈》来自其中一位战争爆发时仅有八岁的女士的回忆,她说:“我已经五十一岁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我还是想妈妈。”

这是一本需要勇气才能读完的书。

但即使攒足了最大的勇气,还是会感受到锥心的疼痛。

我已经很久不去读这种书了,我不愿面对这种疼痛。可是唯有这种疼痛能真切地告诉我们,什么叫“血雨腥风”、“满目疮痍”;也必须要这种疼痛来提醒我们,有些覆辙,不能重蹈,有些错误,永不可再犯。

——某歪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十四)

S.A.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生于乌克兰,父亲是白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曾做过记者,作品以独特风格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等重大事件。已出版的作品有:《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和《我还是想你,妈妈》等,曾获得德国莱比锡图书奖、法国国家电台“世界见证人”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德国书业和平奖、法国美第契文学奖、波兰卡普钦斯基国际报告文学奖等奖项。2015年,因为她的“复调书写,成为我们时代里苦难与勇气的纪念”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我还是想你,妈妈》讲述的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1945)幸存者的口述实录。战争发生时,他们只是2—12岁的孩子。这本书是孩子眼中真实的战争重现。他们是战争最公正,也是最不幸的见证者。整本书使用复调书写,作者让幸存者们各自发声,每种意见都像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站在我们面前叙述:每天晚上我都梦见妈妈,我真正的妈妈。突然——她真的出现在了面前。可是我觉得,这是在做梦。我看着——妈妈!但不相信这是真的。有好几天人们都劝慰我,我还是害怕走到妈妈身边。万一这是梦呢?是我在在做梦呢!!妈妈哭着,而我喊叫:“别过来!我的妈妈死了。我害怕……我害怕相信自己能拥有幸福。”儿子央求不要把被炸死的母亲埋到土里,以为母亲会醒……105个儿童成年后回顾的真实战争场面形成多声结构的设置,这种多声设置比单声高出一个层次,我们能够感受到真实,而这种真实不是来自于作者对外部世界的客观描绘,是来源于众多意识。让读者在读到内容的瞬间即被击中,仿佛置身战争现场,不是电影的既视感,却胜过这种身临其境!

生而为人,不敢在和平年代忘记战争,以史为鉴方知战争无情,人在战争中恐惧而无力。感谢那些记录战争的人,始终提醒着我们不应该遗忘那些暴行。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十五)

在看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系列书,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远远没有一些长篇小说精彩,但是从历史意义而言,这样纪实性的文学作品,承载了太多东西。作者借由一支笔,写出了亲历悲伤的人们当时的情形与感受。

《我还是想你,妈妈》,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入侵俄罗斯,战争突然爆发,书中的讲述者当时还只是几岁的孩子。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争,最强烈的冲击莫过于死亡,饥饿和恐惧。爸爸们是缺席的,因为他们都到了前线。妈妈是这些孩子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可是妈妈有时候也是缺席的。几岁的孩子,可能最后从一家人变成一个人。那个年代,没在育儿园待过的孩子是少见的。

他们的经历各有不同,又何其相似。战争爆发,爸爸上前线,妈妈领着孩子逃离。房子被烧为灰烬,在森林里,村庄里,地窖里躲藏德军的屠杀。眼里见的是死亡——亲人的死亡,熟人的死亡。到最后,死亡成了常态。那些侥幸活到战争结束的小孩怎么样呢?

有人说自己变得麻木,失去了爱的能力,别人越难过,他反而越开心,所以结婚两次都离婚了。

有人说在以后的岁月里都害怕雷电声,每次打雷,似乎都重回战争现场,伴随的是流血和逃离。

有人说见了太多不能回忆的东西,目睹家人被枪杀,亲人被虐待,而德国的小伙子看着这些却在笑,那个时候,不觉得自己是孩子,而是一瞬间成了男人,十来岁的男人。

有人说战争结束后,爸爸从前线回来,抱着她让叫爸爸,她看着这个陌生的男人,怎么也叫不出来,最后说出来的是“叔叔”。

有一堆姐妹,因为战争,没有玩过玩具,长大以后,给自己孩子买东西只买布娃娃,送别人礼物,不管送什么人,也只送布娃娃。接收礼物,依然只要布娃娃。因为童年想要的一直没得到……

……

战争留给这些孩子的是什么?

是不堪回首的记忆,是残缺的家庭,是缺失的童年,是一辈子弥补不了的遗憾。

看着他们的故事,对照自己的生活。一度以为亲情,友情,爱情和工作,更好的生活是理所当然的,以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这样按部就班的,可能差别只在于感受不同。可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维度,看到他们的经历,发现我们所理所当然的,对于他们而言却太奢侈,可是他们也是孩子啊,为什么要让孩子遭遇这样的残酷!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