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力读后感(一)
共情当然重要,出世的心态,悲天悯人的胸怀,是会活的更圆融,但个人能力的提高,成就的获得,价值的显现是不是就要被消减了?当然作者所说,这些都是当代这充满竞争的社会带给大家洗脑的价值观,但人与人是不同的,价值取向是可以有多样的,还是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吧,理解理解我的,共情共情我的,不难为别人,不勉强自己。 认为除了一些病态的,大多数人共情水平的高低到不是能力,而是选择吧。
共情力读后感(二)
当你倾听时,你是真的在专注地听,还是只是在内心演练接下来你准备说的内容?你是否只是在重新组织、盘算你要做出什么反应,而不是真正地全神贯注?你能听出对方话语中蕴含着多少情感,并真正努力地去理解那些未说出口的隐藏之意吗?
更重要的是,你是怎样秉持爱心和共情态度去学习倾听,进而减少自己和谈话对象压力的。
已和谈话对象的压力的。
共情力读后感(三)
现代社会,科技进步的步伐越来越快,工资增长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和通胀速度人们往往过度工作,未来的社会如此不确定,焦虑、不安、失眠、郁闷这些情绪时时侵蚀着人们的心灵,睡眠不足,疏远了朋友和家人,在迷茫和困惑中渐渐忘记了当初的理想,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如何能让我们不再迷茫?于是,我们的健康和个人关系开始出现问题。乔拉米卡利博士在《共情力》中提出的帮助人们缓解压力的方法务实可行,读完本书,读者将能够找到在社会繁杂压力的包围下取得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心态,找到自己的幸福。
共情力读后感(四)
最近薛之谦被李雨桐爆出骗财骗色的新闻传的到处都是,薛之谦苦心营造的上进青年的形象马上崩塌,且不论这件事情到底是真是假。假如我们也面临这样人设崩塌的这么大的压力事件,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
共情力读后感(五)
什么是同理心
1.愿意理解他人。
2.有能力理解他人。
什么在影响着我们的同理心(共情)?
1.压力
2.焦虑情绪
3.愤怒
如何培养同理心?
1.学会倾听。
2.不断地学习与思考,才能消除偏见,提升认知能力。才能有能力去理解他人。
如:由于偏见及认知能力差,我们会歧视同情恋,因而在此时,我们没有能力去
理解他人。
为什么我们需要同理心?
1.达到共情我们便能与所爱的人,达到有效地沟通,有效地沟通才能缓解我们的压力。
2.对他人产生共情,我们产生更多的爱,爱能让我学会去关心他人及了解自己。
3.共情有助于我们处理、解决各种冲突、洲际冲突、国家冲突、国家冲突等。因为共情我们能够扩大我们的感知能力,让我们能够真正理解我们遇见的另一个人或组织是如何想的。
共情力读后感(六)
《共情力》的作者亚瑟·乔拉米卡利不仅在行业内是个研究共情的专家,他本书就是个具有超高共情能力的人,这使得他成了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将故事的人,在作者看来,共情力是一种能够理解别人的独特经历并且能对此进行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减压至关重要。
《共情力》这本书不是一上来就甩出各种学术名词,然后用学究的口吻的来给你灌输一些看似高深单很晦涩的知识,亚瑟的文笔让我想到欧文·亚隆,他就像一位坐在你旁边的长者,又像一位擅长剪辑的导演,一个个故事充沛、饱满,一个个人物鲜活、生动,而这些故事和人物都是他亲自遇到的,或者来自他的来访者,这些故事有些是情侣之间的争吵,有些是想要取得工作业绩却又为不得不出卖灵魂而内心不能平静的人,有些是因为自己的某一特征而为外界所取笑的人,有些是拥有噩梦般童年或者创伤经历的人……总有那么几个,让我感觉是在说自己。
作为一位资深的心理医生,他深刻剖析了种种压力让现代人活的特别累的现状,他提供了一种特别有用的工具,即增强一个人的共情能力来进行情感的锻炼。也许很多人觉得目前主流心理学派中最为认可和有效的疗法就是CBT(认知行为疗法)了,然后作者觉得,CBT只能从认知方面来矫正我们扭曲的信念,而且咨询效果也没有从情感方面入手的疗法来持久。而共情能力论刚好是对C B T 的强有力补充,这种观点让他首创了一种共情CBT的新疗法,跟随着书中的故事和练习之后,我感觉自己整个人变得更加平和了,在遇到各种人际难题时,共情力也成了我的铠甲和盾牌,这使我有了看到关系的新视角,无名的焦虑和恐惧感也少了很多。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的感受,似乎离我越来越远,一种轻快愉悦的人际关系正在逐渐拥抱着我。
共情力读后感(七)
以前身边有个老师开过共情力的课程 没有听 就想弥补一下…… 其实说实话 很多地方没有太懂
附录的部分有些个人测试 我测了之后发觉自己是个共情力很低的人 但其实不然 能力不代表行为 我自己却觉得自己的行为很有共情力唉?!
记录几个印象深刻的点吧:
1⃣️女性受到更多的压力 主要来自于金钱和为花销买单的压力
2⃣️书中不会记载所有事 一些事要从生活中获取
3⃣️孤立是早发性疾病的一个预警
4⃣️我们的重要性取决于我们得到的爱和我们接受的爱
共情力读后感(八)
这本书研究的问题是用共情认知行为疗法来调解压力。
下面将根据书中章节标题来简单汇总践行共清理的方法,需注意的是,后面的章节似乎并不全是方法,有的仅仅是在说明实践共情能够达到的效果,也就是共情的意义。可能这也就是很多人认为真本书“鸡汤”的原因吧。
1.学会共情地倾听:爱可以消释压力
在倾听过程中,要集中全部注意力去听,要克服自我为中心,要放弃使用“读心术”,外在的成功不能弥补情感上的缺失。
2.灵魂的药剂:如何产生让人平静的神经化学物质
与人打交道时要全身心投入,透过表面看事情的本质,身心合一。
3.自编的假象:用认知行为疗法看清真相
对自己的过高期望引发紧张和压力,以成就作为自己存在的价值,都是扭曲心态的表现,如果身边有具备共情能力的人,用爱能够纠正扭曲心态。
4.认知行为疗法实践:对抗个性化和指责的认知扭曲
个性化就是认为自己是导致某种行为的原因,但实际上那件事跟他毫无关系。为某个不在自己控制内的事情而错误地承担了责任。给予和接受共情能够为我们清醒思考打下基础,也是创造并维护恢复原力的重要因素。
5.认知行为疗法实践:对抗消极的自我对话,结束压力的恶性循环
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头脑中消极的自我对话,然后用客观的态度还原真相
6.认知行为疗法实践:如何与成就瘾作斗争
认为只有功成名就才能获得别人的爱和尊重,结果越来越偏离事实,甚至带来对失败的巨大恐惧。通过共情,可以带来对自我的真实的综合的评价,维系长久的亲密关系。
7.擦亮眼睛:换位思考,不带偏见地感知真理
偏见和歧视导致偏离事实,只有共情交流,才能真正理解对方
8.情绪学习:永远不会痊愈的伤害
对于过去的伤害,不再关注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而是关注自己做对了什么。与有共情能力的人敞开心扉,解决伤痛。
9.共情能力、自我照顾和幸福感
通过锻炼和健康饮食等方式来对抗压力。
10.给予的力量:给予和善良如何使内心恢复平静
多做好事,实践善良
11.我就是我:真诚是如何抚慰灵魂的
做真实的自己
总结:这本书读起来并不费力,书中主要是用案例法来说明实践共情之后人们的改变,对于如何培养共情能力并没有细致的介绍。但总的来说,还是给了我一些启发,因为我面对的一些压力书中都有介绍,而且描写比较准确,比如说对自己、对过去会有一些错误的判断,造成扭曲的认知,而这样的压力又会无形地持续地耗费人的精力和能量,所以书中把这些情况都列出来了,使我能够反观自己,调整自己的认知,还是有所收获的。
共情力读后感(九)
这本书看之前只是想学会所谓共情,好像还是没有学会什么是共情。
但是如果我跟着书中的指导认真的去做,绝对可以升华我的心理健康水平
这本书中有很多能帮助个人自我觉察的内容,还有大量心理咨询师的技术,满满都是干货,看完电子版打算买实体书回来收藏。 “创伤后成长”,或者说,因为失去而得到。一旦我们从最黑暗的日子中重新恢复过来,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就大为不同。
这段时间的幸福感高的盛况空前,看到这句话才理解。 只有当我们变得富有同情心,能够真正理解他人的感受时,我们的内心才将收获一直寻觅的平静和幸福。 共情是一个人能够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经历,并对此做出反应的能力。
共情能够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同情心理,并做出利他主义的行为。共情是人类根源于基因的一种天赋:共情并不是一种情绪,也不是一种感受,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 关注当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来努力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感受时,我们能够产生更好的共情。只有当我们练习如何更好地倾听,与对方感同身受时,才能不再浮于表面,而是真正地了解一个人的内心。 所处环境如何、与什么样的人进行交往并不能决定我们如何感受,也不能决定我们生活的发展方向。真正能起到决定因素的是我们如何感知、理解、思考和看待我们的经历。 所受到的这些伤害都被大脑储存在情感中,这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以防止在未来你还要面对类似的伤害。
然而,这种对痛苦记忆的积存可能会导致某些特定后果,也就是亚伦·贝壳所说的消极模式。
一个人在孩童时期或青少年时期所拥有的一些不好的记忆,会成为他成年生活的消极因子,而这些消极因子在他遇到压力之时,就会被集中和放大 如果你都没有意识到它,你是无法治愈它的,而且那些你没有真正意识到的,会一直从内心深处控制你,逐渐溃烂,并不断摧毁你和周围的一切。 人们经常把悲伤和失望混作一谈,但事实上,失望是人为了回避悲伤而产生的一种替代情绪。 如果你曾被人妥善照顾、被人看作独一无二且受尊敬的人,那么你会学到如何处理复杂的情感问题,并且发展出很强的社交能力。
相反,如果你曾被人忽视、不看重、批判或虐待,那你很可能会为了保护自己摇摇欲坠的自我认同感而去责备他人、苛求完美,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施加给别人,不够容忍他人……这些都会引发很多负面情绪,包括愤怒、敌视、憎恨、恐惧、羞耻和内疚等。 “享乐型适应”,即我们通常为幸福设立一个点。当我们的生活经历某种改变时,我们的幸福水平可能会上升或下降,但是最终我们会在改变的环境中重新回到典型的幸福水平上。 “成就成瘾”,即相信让外表变得更完美、提高你的社会或职业地位就能够获得别人的爱、尊敬和幸福。 自动化思维”是直觉的、不由自主的思维,反映了你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
它们跟情感学习有关,是一种常见的认知扭曲,会无意识地发生,而不管客观事实如何。 当处在压力状态中时,我们会渴求吃甜食或者高热量的食物,以此释放压力。
让情况更糟糕的是,在压力状态下,我们的身体将保存脂肪。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会改变我们对饱腹感的感觉能力,减缓我们新陈代谢的速度,使我们渴求更多含糖和高脂肪的食物。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压力激素和导致长期性身体健康问题的炎症是联系在一起的。 回避型或焦虑型的个体通过假设出一种群体——无论是种族、宗教还是其他方面——来支撑他们自己的自我价值。 善良让我们的世界变成一个更好的地方,因为当人类感到安全的时候,我们会更和善地相互对待。对我们文化的侵犯、恐怖主义的威胁、校园和工作场所欺凌的增多,都会导致恐惧。恐惧引起焦虑,而焦虑将导致扭曲的思想。 “当我们面对困难的生活选择时,我们如果能牢记我们是谁,就几乎可以马上减少大量的压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些内在的能量,这些并不体现在我们扮演的社会角色里,也不在我们身处的环境里,而是体现在我们的本质——每一次在特定情况下,我们表现出的那个真正的自我。 如果你想要好好对待自己和别人,那就必须得诚实做自己。如果我们每一天都保持着我们真实的自我并根据我们的信仰和价值观来生活,我们将会提高我们的幸福程度和自尊,同时显著地降低我们的压力。
共情力读后感(十)
情人在一起,有的人如胶似膝,有的人分分合合,总的来说,不愉快的体验总是比幸福的时候多。但是对于情人来说,幸福那一刻再短暂也值得追求。幸福感让人身心愉悦,也有人放弃追求,不敢去爱。
“玛丽在努力摆脱她早期生活里的伤痛。因为她坚持去怨恨,双拳紧握,很难放弃消极的模式,堵塞了所有爱情和友情的机会。”这句话出自心理学家亚瑟乔拉米开利的《共情力—你压力大是因为没有共情能力》,书中展示了不同的临床心理治疗案例,揭示个人积极的成长与改变。通过培养共情力,人们学会享受亲密关系,重新认识了自我。
亚瑟乔拉米开利曾任职于著名的哈佛医学院,之后加入美国心理学会、城西医疗中心、美国癌症协会、美国soundmindz.org精神健康治疗平台,担任咨询师、讲者和当家医师。他首次将共情能力与认知行为疗法结合,主张挖掘与生俱来的共情能力,媒体造势宣传帮助他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学习者。他个人在facebook发起了“共情小组”和“善良工程”项目,影响了众多读者,引导人们在生活中发现共情的力量。
一、共情力带来真正想要的生活
每个人体味的生命哲学不尽相同。澳大利亚作家邦尼韦尔女士在八年临终护理工作中与病人交流,总结出了逝者最后悔的五件事:1、有勇气过上真正想要的生活;2、没有那么拼命的工作;3、有足够的勇气表达自己的感受;4、能够和自己的朋友保持联系;5、让自己成为快乐的人。
毫无疑问,生命只有一次机会。遗憾的是,有些人却选择了错误的方向,努力成白费力气。内心出错了,不是外界能够解决的,名誉、金钱、美貌,都不足以赋予一个人内在的愉悦。个人成功和专业成功之间要达到平衡,这需要奠定爱人和连接的人格基础。
《共情力》书中写道,每个人与亚瑟的母亲相处都能放松平静下来。反之,他的外祖父在别人眼里被评价“给人很大的压力”。在外祖父的葬礼上,没有一个人流泪;在他母亲的葬礼上,很多人伤心欲绝,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与物质上小有成就的外祖父相比,他的母亲一生简单却深刻,心灵的美好赋予她爱人之心。一个给予的人能体验到愉悦的感受,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不是富足的一生呢?真正想要的生活是自己的创造的,去爱人,去连接,就可以获得无限的能量。
二、关爱孩子滋养共情能力
一个人的经历会对他的认知产生影响。前段时间,新闻“中国留学生发万字长文抨击父母”被刷屏了,“百善孝为先”一去不复返,很多人对学子表现出了深深的同情。他多年未突破心灵的桎梏,这跟父母的贬低人格教育有很大关系。
莫言撰文问道“人的一生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金钱?爱情?家庭?事业?地位?名望?健康?……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家庭,即使你拥有再多的金钱,即使你事业再辉煌,也不会开心快乐,更不会倍加珍惜,也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一个让孩子心灵受苦的家庭,无疑是非常缺乏共情力的。这样的原生家庭让孩子感到自卑,没有安全感,直接表现为共情力低下。很多父母会给予孩子很好的物质生活,却不注重心灵成长。有些家长玩着手机却呵斥孩子去读书,有的塞了很多钱给孩子,自己却忙得见不着人,这些都不是爱孩子的行为。
一个人只有内心深处接受自己是谁,意识到自己不是谁,才能够勇敢突破自我,这需要一个有共情力的家庭给予孩子勇敢乐观的态度。
三、共情力在情感上良性互动
原生家庭的影响在心理界算老生常谈,人的大脑由于过去的伤痛产生条件反射式的自我保护。伤痛阻碍你产生对自己和他人的正确认知,一旦这些伤痛得以解决,你就将不再受到它们的影响,让扭曲的思维模式回到正轨。
亚瑟乔拉米开利首创的共情心理疗法鼓励人与人之间的共情互动:对于聆听者而言,他以善良的本性对待他人,通过了解他人的感受,了解内心的迷失,从而找到重新回归平衡的方法;对于倾诉者而言,在这样平静自由的表达氛围中,能够打开内心展现真我,是激发内心善良不可多得的体验。
大龄剩女都有假期被催婚的经历。在家庭聚会上,我偶然听到外公告诉妈妈不要催我。转眼他又跟我聊天,告诉我一定要找好的再结婚。我觉得外公很理解我。回家过年是为了享受天伦之乐,内心的焦虑对大家都无益。奇妙的是,我听出了外公和其他长辈一样希望我尽快找到幸福,然而他的表达与众不同,充满慈爱关怀。
婴儿和动物能运用共情能力,这是天性使然,成年人更迷信逻辑推理,以为能够解决生活出现的所有问题,长大后更容易固化对生活错误的认知。然而产生爱的感应,不是靠逻辑推理得来,而是走入他人的内心,与人连接。
一个了解自己的人,知道合适的另一半是什么样子的,有能力规划一生的幸福。如果说爱情是盲目的,共情就是一双眼睛,纯粹理解别人,不影响别人,悉心呵护这份感情。
共情力读后感(十一)
文/芮娜
一、什么是共情
共情是一个人能够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经历,并对此做出反应的能力。共情能够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同情心理,并做出利他主义的行为。
《共情力》告诉我们经常会将共情和同情心混为一谈,而事实上两者是有区别的。同情心是你将另一个人的经历理解为自己的某种经历,而事实上,你并不清楚你们两者的经历是否真正相同。而共情,是能对另一个人的情感做到感同身受,我们则需要时间来了解事情的真相。
二、什么是认知行为疗法
《共情力》中说,认知行为疗法不强调对一个人所经历的过去的挖掘,而是将重心放在一个人现在的思考方式上。
认知行为疗法认为一个人的想法会影响他的感受,而他的感受会影响他的行为和他对自身处境的认知。而所处环境如何、与什么样的人进行交往并不能决定我们如何感受,也不能决定我们生活的发展方向。真正能起到决定因素的是我们如何感知、理解、思考和看待我们的经历。
认知行为疗法强调我们的想法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因此认知行为疗法认为,如果纠正一个人缺乏逻辑的想法,那么他的行为和情绪也会随之得到改进和提升。同时,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患者在认知行为疗法中参与得更深、更积极。
三、共情认知行为疗法能解决什么问题
1、那些过去的伤痛对你产生的影响,会阻碍你产生对自己和他人的正确认知。这本《共情力》将教你怎样做才能从过去的遭遇中解脱出来。
2、他帮助你缓解压力、缓解压力,并指导你如何释放、远离压力。教你如何在社会繁杂压力的包围下取得生活的平衡。
3、改善人际关系,减少恐惧感,增强安全感、愉悦感、幸福感。找到你和人交谈时,为何总会发生冲突的真实原因。怎样控制坏情绪,将怒气一网打尽。
4、帮你对抗消极的自己,彻底结束恶性循环。
5、怎样使用共情力增强幸福感。
每个人的故事都成为一本非虚构的图书。童年时代留下的思维扭曲被纠正,取而代之的是真实地评估每个人的今天、人们每周以有意义的方式互相连接。互相理解、换位思考的这种倾听会产生信任,这种信任会加深联系。这个过程会导致更多信息的发掘与共享。
换句话说,就是你要想被别人信任,那你就先要信任别人。大胆的敞开心扉,不论会得到对方怎样的反馈,至少你的真诚和善良会带给你好运。当我们停下来去认真交流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很放松。这种真诚由衷的社交关系也会让人的精神感到愉悦。不可否认,这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但我相信你能做到。
我们需要秉持爱心和共情态度去学习倾听,进而减少自己和谈话对象的压力的。这样有助于增进人际关系,让谈话事半功倍。
我为什么要提到倾听呢,那是因为许多人虽然表面上是在听,但仿佛就只带了半只耳朵。人们只被感兴趣的话题吸引,对不关心的话题往往会走神儿、转移话题,耐心下降,压力上升。部分人又习惯带着偏见看人和事倾听。这些都会影响你的人际交往能力。
《共情力》一书中提到的共情倾听的要求之一就是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要全心地投入到另一个人的经历中。将自己的偏见摒弃,也不能被任何其他事分心。
当你谈话过程中忍不住想要发脾气时,不妨尝试先冷静下来,想想对方为什么会这样说。如果你实在想不明白,也可以委婉的询问对方。记住,不一样的态度,结果截然不同。
把你的善解人意传递给所有你遇到的人,让对方能够有耐心的倾听你的内心,这才是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交往方式。这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共情力。
当然了,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你和颜悦色,耐心的与对方交谈,而对方毫不客气的打断你,呵斥你,伤害你。这时候你该怎么化解内心的压力呢?不要在意不相干的人,即使你每天都要和他们见面。
最后,共情力可以:
让我们的精神变得更加活跃;
让我们意识到健康和生存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和敏感地回应对方。
共情能力是创建信任的基础,它使我们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变化、平复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能够倾听。我们可以敞开心扉,接受我们想要听到的,从而重写我们的故事,纠正扭曲的思维,最后成为我们注定要成为的人。
(友情提示:学习新概念没错,但不要过分的依赖它。它或许能够帮你解决人生中遇到的一部分问题,但不要指望它能够解决全部问题。走火入魔绝对不可取~)
End.
共情力读后感(十二)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期,各年龄的人群都有他们各自的压力。
压力会使大脑产生使人心情郁结的皮质醇,压力是心理反应,也是生理反应。应该说身体和心理的关联度是很强的。有个词叫“郁郁而终”,以前总觉得这是个艺术的表现手法。现在才知道人心情郁结在生理上会分泌出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化学物质。有研究表明压力可能导致,心脏疾病,体重增加,糖尿病等诸多疾病。
压力的排解是件很重要却不怎么收到重视的事情。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也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了,故而也开始关注起心理的健康。朋友推荐了这很切合我当前关注力的书《共情力》。因为是翻译的,有些长有些啰嗦,共情力总的来说是改变错误认知从而改变想法,去客观的看待事物对别人的行为和想法做出精准的感知的能力。
封面
本书主要讲述了如何认识到情绪问题,从而去解决情绪带来的问题。
作者亚瑟.乔拉米卡利曾任职哈弗大学医学院,现为城西医疗中心首席心理学家,专注共情认知行为疗法35年。
认识压力
认识到压力是如何产生的,才能够去看清客观事实,掌控压力源。
我们的认知影响着我们的想法,想法带来情绪。可想法并非事实,而是你自己在脑海中构建的故事。例如以前很多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回答错了会觉得丢脸,认为大家肯定会嘲笑自己。事实通常是,大家笑笑也就过了,根本没人在意。大家的嘲笑是你自己给自己讲的故事。是你做错是了,就会很丢脸这个认知存在于你的脑海中,也是导致你排斥新鲜事物的根本原因。
人们常说最好的关系是,两个人在一个空间里就算不说话,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会让人觉得舒服。
我倒是觉得,这要看你自己是怎么想的。有的人觉得两个人在一个空间里,就要说话不然就会觉得不舒服。有的人觉得两个人就算同处一个空间,也可以是自己做自己的事的状态。这两种认知的人相处在一起,一个觉得自在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事情里。一个会觉得不自在,总觉得应该聊些什么,但又不知道聊些什么,心理负担很重。
这都是自己心里的感觉,并不是事实。
本书总结了5种扭曲认知:
指责他人和个人化把自己不能够掌控的事都归咎于他人。
读心术,假设自己知道他人的想法,以己度人。当读大学的学妹跟我抱怨压力太大的时候我当时觉得她矫情。显然我是以我现在的状态对比我读大学时的状态,觉得大学时不就是读书,能有什么大的压力,且时间已经过去那么些年。我并没有客观的看待我学妹的压力和想法。只一厢情愿的认为我懂的,我也读过大学嘛,能有什么大事。
负性偏差回忆
人类心理保护机制,使得人类的大脑会牢牢记住并且夸大一些不好的事,以免再次受到类似的伤害。
微秒级反应
固化的思维和行动都能够让人做出习惯性的反应,而习惯一旦养成人就不用再费多少精力就能够把行动维持下去。就像你起床以后你不用去思考先刷牙还是先洗脸。
假设相似性
这些扭曲的认知,蒙蔽了人的眼睛,使人看不到客观事实而自说自话,自寻了很多烦恼,也相互给别人找了许多烦恼。
你发现你是庸人自扰而不是主动去弄清客观事实,是你发现客观事实的前提。当以客观事实为主导,而非以感情为主导事情会明朗许多。做出改掉错误认知,关注客观事实是件需要练习的事情。
当然有些事情比如关系方面,需要双方有效沟通才能够呈现客观事实,否则要生出嫌隙。
例如丈夫工作上遇到点问题,回到家心情不好,不理人。妻子不知缘故,对妻子来说丈夫莫名其妙的心情不好。说出来可能解决不了问题,但是不用相互猜疑了不是嘛。布兰奇.阿巴特在《不要》一书中就建议英国的丈夫们:“不要试图向你的妻子隐瞒坏消息,她会猜出有什么不对劲,这比你直接告诉她更令她担心。”
改变你的认知
改变你的认知,从而改变你的想法。改变你的想法,从而改变你的行为。你以往接触到的人的认知会成为你的认知。你以为这件事就应该这样,因为你见过的都是这样的。但你也许不知道,也可以不这样。
改变认知的步骤:
旧的描述:我就是偶尔迟到,老板不应该怪我的,太不近人情了。
旧的结果:对老板充满怨恨,觉得老板针对自己,也许还会充满戾气。
客观描述: 我迟到了,我应该为自己的迟到负责,以后要准时上班。
新的结果:不管怎么样是我的错。我改正。我做错了挨批这没什么不对的。
刚开始面对压力承认自己的错误是需要勇气,但未来定会有所收获的。
改变认知这件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看本书就能够改变的,这需要不断在日常生活中去练习。时刻提醒自己区分情绪和事实,不要总被情绪主导去做些让自己后悔的事。
共情力读后感(十三)
去倾听生命中另一个人的灵魂故事,
去听他向你展露自己,去发现背后的故事,
这可能是一个人能对另一个人所做出的最伟大的付出了。
我的母亲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我说的影响,全部是积极影响。从大学起,我便养成了每天给妈妈打电话的习惯。她天生会倾听,懂得倾听,能够让我在遇到多么棘手的事情都可以有人陪伴。很多人给父母打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而我则往往再遇到压力、焦虑、任何不好的事情时拿起电话。很多人远远没有我这么幸运,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与母亲并没有建立深度的连接感,也很难向母亲打开内心。他们从母亲甚至任何人那里都得不到想要的安全感,于是变得越来越孤单,越来越不愿社交。 共情能力,是一个人能够理解他人的独特经历,并对此做出反应的能力。共情能力能够让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产生同情心理,并做出利他行为。事实上,共情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我们大多数人有意或无意地压抑了这种能力,连给自己调节情绪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对他人的事情感同身受了。卡希尔·纪伯伦在《先知》中说:“当别人向你求助的时候,你最好给予。当然更好的是,别人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你也通过理解而去给予。对于慷慨大方的人来说,寻找到一个需求帮助的认,会比给予更有满足感。”在生活的重担、文化的熏染下,我们变得越来越自私,不愿给予,只想索取。这让我们的共情能力从来都没有用武之地,那么它就如同一块不被使用的肌肉一样,慢慢萎缩。共情能力不会消失,只会休眠。于是,我们从不愿意共情,变得不会共情,不会给予,世界越来越少。可人是社会性的,每个人必然会与他人发生关系,爱情的、婚姻的、工作的、友情的、亲子的……一个不会共情的人,不善于处理任何与他人产生的情感联系,生活也会是一滩烂泥。
那么,我们就可以这么理解:缺乏共情能力的人,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也很差,感受到的压力、焦虑和恐惧将更多。
一朋友和老公是全职白领,成家三年,没有孩子。俩人都算是中层领导,天天应酬,很是疲惫。在工作中,俩人都表现很好,薪酬也甚是满意。正是各自都不愿让步,所以迟迟未造娃,谁都不愿意从工作中分部分精力用在家庭上。每天回到家,都摊在床上玩手机,各忙各的。虽然结婚三年,可爱情的味道已经在生活中慢慢磨尽。一起吃饭时,他俩次次互掐,听的人很头疼。即使是很小的问题都可以演化成矛盾,而俩人都认为对方是罪魁祸首,自己是无辜的。不具共情能力的认,跟谁结婚都会让自己的婚姻关系步入同样的境地。他们把婚姻的围墙看作是战场,区别只是跟谁博弈而已。这样的婚姻关系在我们身边不在少数。其实,任何一方多倾听些,给予多于索取,在对方身上多点情感投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婚姻不是交易,分甲乙双方;更不是对决,谁退谁输。
婚姻的问题,不处理就会一直存在。而压力、焦虑、恐惧感也一样,不具积极性的处理方式也会带来弥漫性的灾害。
这个社会谁没点压力啊?可区别就在于处理的方式上。方式不同,刺激身体释放的化学物质也会不同。比如吃甜食会释放多巴胺,而慢跑则会释放内啡肽和血清素。相比吃东西,跑步可以让自己产生更持久的快乐感。但也都是治标不治本。
有些人每逢焦虑必暴食。心理学上也证明了,当我们处于压力状态时,会倾向于选择一些对身体并不健康的事情。这个群体还不在少数,我也偶尔会堕落一回。工作压力大了,约饭;失恋了,狂吃海喝,而且尤其是热量高的食物;失业了,用吃弥补失落和空虚。可悲的是,压力状态下,我们的身体会保存脂肪。在高压下,我们会改变自己对于饱腹感的感知能力,减缓代谢,并进一步渴求更多的高糖高脂肪食物。好吧,这么下去,你丢了工作、丢了爱情、丢了美丽,一路下去。好可悲啊。
跑步相对暴食而言,激发身体释放的化学物质,可以帮助我们减缓压力。虽然作用比暴食长久,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你的认知方式和行为处理方式。如果你有公众演讲的焦虑,一次演讲前,特别紧张害怕,于是天天你跑步,可以短期内让自己平静。可第二天还会紧张。直到演讲结束。而下一次演讲来临前,你依旧会紧张害怕。这件事情唤起的你的处理方式是不变的。
有些人抱着“逃避心理”,遇到问题就躲,遇到压力就逃。工作压力大,那就辞职;爱情太窒息,那就分手;婚姻太无味,那就离婚。仿佛把这个坏东西从生活中除去,你就可以幸福安康了。那如果遇到任何让自己不舒服的刺激物,都避而远之,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要想解决问题,还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大脑的思维方式,让事情本身就成为激发你产生良好化学物质的刺激物。共情力显然可以做到这一点。当一个人被共情连接时,他的神经化学物质就会发生转变。平静的神经化学物质会取代压力激素,压力随之消散。
可是一个人的共情能力是否处于休眠状态,是否可以在生活中表现出倾听和良好的感知力,取决于早年的经历。
我们都是自己故事的创作者。童年时期,我们根据身边人的反馈形成自己的故事、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怎样反应会得到积极的爱、我如何表现才会躲避伤害等。但是如果对我们而言那些有意义的人带着偏见给我们反馈,那我们其实是面对一面扭曲的镜子,这样,我们所写作的内部故事就都是虚构的。这种虚构对我们自身而言还是非常有伤害性的。我们会倾向于记住自己受到的伤害,而对于获得的爱和称赞那并不会印象深刻。这些伤害会形成情感记忆,储存起来,在以后遇到类似伤害时,便会启动规避伤害-自我保护模式。所以,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拥有的不好的记忆,会成为成年生活的炸弹因子,在遇到给自己压力的处境时,就会爆炸。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他人即地狱”这句话了。我们在重压下呼吸,而我们所感受到的压力与两个元素有关:外界对你的要求 和你的自我要求。比如,领导安排你主持一次很重要的会议、让你处理一次很大的公关危机、升学压力、参加比赛……这种压力是外界直接赋予你的,可称为外在压力。而如果公司规定你的岗位任务是1000万,你却想要做到1500万,那1000万是外在的压力,而500万则是你的成就动机引发的内在压力。你过分追求卓越的这个特点会渗透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你出现这样的高自我要求源自童年时形成的思维和认知方式。比如“我一定要成为最优秀的才会得到父母的认可”“我只要比别人做的好,别人就会关注我”这样的信念。这么说来,内外在压力的形成都源于他人。一个是成年你接触的他人,一个是童年你遇到的他人。当遇到压力情景时,我们会无意识落入旧的、先入为主大的观念里面。这时候,理性自知力起的作用并不那么明显了,因为理性自知力改变改变不了我们的情绪,而起关键作用的是感性自知力。
如何解压?找一个真正理解你的,让你信任的人去倾诉。我们无法单靠自己的力量治愈伤痛。没有他人的帮助,我们只能不断重复固有的思维模式,深陷压力、焦虑、恐惧这样的情绪泥潭无法自拔。有这么一个人对你的压力感受进行共情式倾听,你才可以消除过激的情绪,接下来理性面对现实,思考对错与对策。毕竟当我们压力很大、精疲力尽的时候,我们根本就不会去考虑“自我调节”这件事了。如果你没有我这么幸运,有一个具有高共情能力的母亲,那么试着结交懂得共情的朋友吧。
要想改变自己的压力处理方式,还是要锻炼自己的共情能力。每个人生来具有这项能力,但很多人因为在很小的时候身边并没有可以共情的环境和可以给予共情榜样的人,自己的共情能力便没有得到发展。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说:“当你对他人表现出共情时,他们的防范意识会下降,积极的能量会取而代之。这意味着你可以用更具有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了。”
试着去成为一个具有高共情能力的人吧,不仅可以慢慢改善自己的认知方式,也成为其他人压力情绪下最想找的伙计,不是一件快事吗?
共情力读后感(十四)
01 你是否遇到过这些情况?
当你的朋友遇到沉重打击的时候,你只会说“我了解你的感受”却又无能为力。
当你对别人兴致勃勃的谈着喜欢的话题时,却没有收到任何响应,这让你无可奈何。
当你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的时候,他总是不听话甚至顶嘴,这让你十分生气。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让自己生气、焦虑、无奈的事情。如果你想要更好的面对这些情况的话,推荐你读一下亚瑟•乔拉米卡利博士的这部心理学著作《共情力》。它会让你在社会繁杂压力的包围下取得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心态,找到自己的幸福。
《共情力》的作者不仅在行业内是个研究共情的专家,他本人也是个共情高手,他擅长于讲故事,本书并没有诸多晦涩难懂的专业词句,而是更多的使用了案例与实践,教会大家如何培养并提高共情力。
在他看来,共情力是一种能够理解别人的独特经历并且能对此进行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但能够让人获得幸福、爱和尊重,还能有效的减少自己的压力和焦虑,可以说共情力是每个人追求幸福的必要能力。
02
共情是一个人能够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经历,并对此做出反应的能力。
共情不简单的等同于同情,它更多的是在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响应,是将自我置身于其中,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
有些人可能觉得“共情力”这个词比较陌生,要学会这个能力是不是很难?其实共情并不是一种情绪,也不是一种感受,而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
虽然每个人天生就有共情力,但有些人这种能力没有觉醒,或者很少发挥作用。如果我们要想真正掌握共情力,还是需要通过精心的培养和有意识的持续练习。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情况会在不知不觉中阻碍共情力的发挥。比如当我们疲惫不堪的时候、当我们深感压力的时候、当愤怒的时候,都会阻挡共情能力发挥作用。
所以,我们需要放慢节奏,关注当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来努力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感受时,我们能够产生更好的共情。
书中介绍了两种提高共情能力的方法,一种是共情倾听,一种是学会给予。
A.学会倾听:
从根本上说,每个人都有被人倾听、理解的需求,共情倾听能力也因此显得重要。
作者的母亲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共情倾听者,虽然母亲连高中都没有上过,但是却广受周围朋友的喜爱,每个与母亲相处的人都能放松平静下来。反之,他的外祖父,一位商场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士,在别人眼里被评价“给人很大的压力”。在外祖父的葬礼上,没有一个人流泪;在母亲的葬礼上,很多人伤心欲绝,留下了伤心的泪水,这就是善于共情倾听的人才拥有的魅力。
如果我们想要掌握共情倾听,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l 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要全心地投入到另一个人的经历中。
l 将自己的偏见摒弃,也不能被任何其他事分心。
l 保持自我的平静,并进行思考。
共情倾听有种神奇的能力,让我们与他人变得更亲近、与自我也更紧密关联的。在共情倾听的过程中,大脑会释放一种名叫后叶催产素,这种催产素有助于减压,还有利于我们变得更加平静、长寿,减少恐惧以及提高信任感和安全感。
所以共情倾听的作用是双向的,当我们用心倾听对方的时候,给予对方理解与帮助时,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好。
B.学会给予:
当别人向你求助的时候,你最好给予。当然更好的是,别人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你也通过理解而去给予。对于慷慨大方的人来说,寻找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会比给予更有满足感。 ——《先知》 卡希尔·纪伯伦
共情的对话需要给予和拿走这个“有来有往”的过程。作者的祖父一边用餐一边和母亲讲话,却丝毫不关心对话是否有意义。他总是高谈阔论自己的商业投资,而母亲则总是倾听。这就是一个不会共情的人和擅长共情的人的差距。
如果你直率地、诚实地、感同身受地对待他人,你就很可能得到来自他人同样的回应。共情总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共情地给予和接受就是减少压力的关键。
相比之下,给予的人会更健康、更幸福、更长寿。给予就像给我们安装一个减压装置,可以立刻对情绪产生有利影响。给予不光光是我们单向的付出,实际上,它的作用是双向的。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也就是这个道理。
“倾听与给予,你就会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这几乎是社会铁律了。”
03
传统的心理疗法,强调对一个人所经历的过去的深挖,本书提到的认知行为疗法更加强调认知的作用,将重心放在一个人现在的思考方式上,通过改变对自身处境的认知,帮助纠正自身的认知扭曲,从而改变行为。
本书的一大亮点即是把共情力和认知行为疗法相融合,给出更加有效的方便大众实践的操作方法。
书中总结了认知行为疗法的四个步骤:
l 发现触发器
l 记录你的想法和信念
l 导致结果
l 建立新的信念
举个例子,当我们得知要上台做演讲的时候,可能会感到紧张和焦虑,这就是一个触发器。
产生的想法和信念是:“我的演讲可能不会被大家喜欢,我的能力可能还不够好。”
导致的结果就是:失眠紧张,对自己失去信心,心烦意乱。
建立新的信念,你必须告诉自己:“以前我也做过类似的演讲,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一定可以成功的,就算不成功也不会太坏,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慢慢的做自我认识,自我接受,自我调节,会让你改变原来消极负面的情绪,带来新的认知行为。
书中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认知扭曲,包括“消极的自我对话”、“成就成瘾”、“偏见,以偏概全”、“过度思虑”、“指责他人”、“读心术”、“负面心理”、“自我中心化”等等,并且结合了案例和实践给出我们调整解决的方式。
其中有一种认知信念称为“成就成瘾”,当有“成就成瘾”的人过分担心会犯错,会使别人失望或者力求自己达到不可能的标准时,就会带来沮丧,焦虑,疲劳等情绪。他们会产生过度的压力,严重者甚至造成家庭的破裂。
这让我立刻联想到前不久发生的“北大学子弑母案”。
如果那些对我们重要的人认为成就和完美是通往爱和尊重的钥匙,我们也会有同样的扭曲感觉。
母亲对儿子成就的渴望与控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社会地位与尊重;儿子希望得到母亲的爱,不停的追求完美。这样的扭曲认知之下,两人的亲密关系被破坏,近乎完美的儿子心里聚集了大量黑暗的东西,最终爆发。
如果当时母亲有这种共情意识,去调节自己对成就和地位的狂热追求,更多的去了解儿子的心内心世界,改变自己的扭曲认知,这个家庭就会是另一种模样。
书中的这些认知扭曲,就像一面镜子,我们都可以在上面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如果当时看到《共情力》这本书,懂得改变自己的错误认知,可能会使另外的局面。
所有生物包括人和动物都需要共情,如果没有共情,我们就无法相互理解,也无法相互寻求支持,鼓励,温存和爱。
当我们真正学会了使用这种共情天赋的时候,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爱和尊重,获得更高的幸福感,这个世界也会变的更加美好。
共情力读后感(十五)
阅读时间:1h
阅读方式:快速浏览
1、作者将共情力和认知行为疗法强行绑定,打包出售,造成的结果是各说各话,前言不搭后语。浏览全书后猜测两者的联系在于都强调人的主观认识和主观感受吧!
书中关于两者的概念:
认知行为疗法认为一个人的想法会影响他的感受,而他的感受会影响他的行为和他对自身处境的认知。而所处环境如何、与什么样的人进行交往并不能决定我们如何感受,也不能决定我们生活的发展方向。真正能起到决定因素的是我们如何感知、理解、思考和看待我们的经历。
共情是一个人能够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经历,并对此做出反应的能力。共情以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经历做出独特认知为中心,也就是说共情是一个人在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响应,而不是一个泛化的、普遍的由推论得来的当即反应。当人们对另一个人的经历感同身受时,通常会做出“我理解你都经历了什么”这样的表述。
2、作者试图把逻辑和情感连接在一起,想达到互相印证、互为补强的效果。可惜观点过多,篇幅又有限,结果就变成了泛泛而谈。
3、全书总体看来不通透,多处透露着一种为了论证而强行论证的莫名其妙之感,导致前后反复、案例堆砌、杂乱无章。
分开来看,某些章节讲的有道理,但从全书来看系统性欠缺。
书中的主要观点认同,可是表达太啰嗦,论证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
听了很多类似“我有一个病人,他怎么怎么样了”的故事,也有一些启发,但是缺乏方法论的“干货”。
4、通篇看来,全书的核心讲了两点:
① 学会倾听,用心倾听;② 找到并成为最真实的自己。
一直以为共情是善解人意,看完发现共情更多的是善解己意。
善,成了根源;人都是在不断修正自己的过程中生活的。
我们都是故事的创作者。在早期的生活里,我们创造了关于自己的故事,并通过接受他人的反馈,不断将故事改写着。但某些带有偏见的反馈让人产生认知扭曲,我们要做的,是发展共情能力,重写扭曲的故事片段。
5、创新的是,压力大竟然是因为没有共情能力的这个提法。是不是这么理解,压力大是因为太过于关注自身,当你试着将注意力分散一部分用于共情倾听他人时,自己的状况也能得以改善。从这个角度讲,利他就是利已,很朴素的生活辩证法。
6、搞笑的是,精华在于每章片头引用的名人名言。
7、讽刺的是,作者在书中说“请记住,不管你是在写文章还是在讲话,言辞简练、表达清晰,这才是最吸引受众的。”真真打脸到不行啊!
最后,附上一句期望。
卡尔·罗杰斯: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
只有当我们变得富有同情心,能够真正理解他人的感受时,我们的内心才将收获一直寻觅的平静和幸福。
1、你知道我的感觉是什么吗?我就好像骑在一匹烈马上,什么都控制不了,是,没错,缰绳是在我的手里,但是我根本决定不了我的方向,我只是被生活往前拽着走!
2、当今社会,不仅在美国,全世界各国的人民都在感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我们的工作时间变得更长,睡眠却更少,恋爱时也不敢全身心投入,但我们却每天都在叩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不快乐?我的身体为什么不健康?
我们所应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而应该是自我的提升以及生活中更多的真实、美好、健康。
3、在本书中,我将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来减少压力,那就是共情认知行为疗法,它能够帮助我们逐步把自己从难以摆脱的压力中解脱出来,并能够促使我们去寻求工作和情感生活中的意义。
4、共情是一个人能够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经历,并对此做出反应的能力。共情以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经历做出独特认知为中心,也就是说共情是一个人在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响应,而不是一个泛化的、普遍的由推论得来的当即反应。当人们对另一个人的经历感同身受时,通常会做出“我理解你都经历了什么”这样的表述。
当我们放慢节奏,关注当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来努力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感受时,我们能够产生更好的共情。只有当我们练习如何更好地倾听,与对方感同身受时,才能不再浮于表面,而是真正地了解一个人的内心。
当一个人产生共情时,他的情感大脑会变得平静,所以他才能精准又贴切地感受到他人所处的境遇。事实上,当一个人进入共情状态时,他的大脑中会产生一些自然的解压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能够让人变得平静,精力更集中,更容易做出最佳表现。
当我们已经理解了共情理论,并能够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时,我们也就有能力用认知行为疗法来纠正之前一些被扭曲的想法。
5、认知行为疗法与传统的谈心疗法非常不同,这主要是因为认知行为疗法不再强调对一个人所经历的过去的挖掘,而是将重心放在一个人现在的思考方式上。认知行为疗法认为一个人的想法会影响他的感受,而他的感受会影响他的行为和他对自身处境的认知。而所处环境如何、与什么样的人进行交往并不能决定我们如何感受,也不能决定我们生活的发展方向。真正能起到决定因素的是我们如何感知、理解、思考和看待我们的经历。
6、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一些认知行为疗法的手段来纠正一些扭曲的想法,但是如果没有人理解我们为何而感到伤痛,导致我们伤痛的因子在情感和认知层面就不会得到解决,那么我们负责情感领域的部分大脑会重新变得消极。
7、共情认知行为疗法结合了两种治疗方法,取其精髓,自成一体:它并没有像心理分析法一样批判过去,反而承认一个人的经历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是否准确,是可以得到纠正的。
共情认知行为疗法首先要解决的是过去的伤痛对你的影响,这些伤痛会阻碍你产生对自己和他人的正确认知。一旦你的这些伤痛得以治愈,你就将不再受它们的影响,你的思维也将重新回到正轨。
你还记得在生活中每一次被伤害得痛不欲生时的情景吗?我猜你的答案一定是“记得”。那么你还记得每一次有人称赞你时的情景吗?我猜你可能不会记得。你所受到的这些伤害都被大脑储存在情感中,这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以防止在未来你还要面对类似的伤害。然而,这种对痛苦记忆的积存可能会导致某些特定后果,也就是亚伦·贝壳所说的消极模式。一个人在孩童时期或青少年时期所拥有的一些不好的记忆,会成为他成年生活的消极因子,而这些消极因子在他遇到压力之时,就会被集中和放大。这种消极模式还会带来认知偏见,这种认知偏见是一种功能失调的思考模式,它会引发很多压力、焦虑和绝望。有的人可能一生都在这种失调中度过,他们会相信这种被扭曲的、不真实的故事,而这些其实只是他们的大脑在一段特定时间所编造的故事而已。这些会造成一个人对潜力的认知不准确,一时的错误理解,有可能会延续至终身,造成严重的后果。
如果你都没有意识到它,你是无法治愈它的,而且那些你没有真正意识到的,会一直从内心深处控制你,逐渐溃烂,并不断摧毁你和周围的一切。
——理查德·诺尔 《在水下呼吸》
当你对他人表现出共情时,他们的防范意识会下降,积极的能量会取而代之。这意味着你可以用更有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 史蒂芬·柯维
1、共情能够让我们准确地理解所处的环境和情感关系。当我们生活在共情中时,我们发现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虚拟现实:我们设身处地地对待另一个人,懂得了他过去的经历,用他的眼睛来看周围的世界,感受着他的情感,想象着他的想法。共情会让你在不带任何情感因素亦不带偏见的情况下精准地感知现实。
共情还有助于我们处理、解决各种冲突,包括夫妻冲突、邻里冲突、洲际冲突、国家冲突等。因为共情能够扩大我们的感知能力,让我们能够真正理解我们遇见的另一个人或组织是如何想的。
2、我们所说的共情以及共情促进的互相理解和产生的积极正向的神经化学物质,只有在一个相互信任的、安全的环境下才能产生。如果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忽略或者被伤害,那么这些因素就都会消逝。当我们有共情能力时,我们将不会那么容易被伤害。共情能力既能够保护我们,又能在遇到他人带来的二手压力时让我们迅速恢复到完美状态。
了解一个人正处于何种状态,有助于更好地管理他对共情的反应,提升他的共情能力。
3、当我们感到疲惫不堪的时候,我们根本无法透过其他人的经历去挖掘他的内心。但是,如果在这种时候,我们能够首先意识到自己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就可以放慢节奏,向内审视自己,看到除了自我以外的其他事物。
4、为了更好地对他人的负面情绪做出反应,我们应该小心避免在他人对我们发脾气时带着怒意做出第一反应,而应该试着去理解其他人为什么会发这么大的火,试图去理解那些浮在表面下的、惹怒他人的导火索。当你意识到一个人大多会因为被伤害、感到失望或缺少安全感而产生怒气时,你就能直接面对这些导火索本身,而不是也简单粗暴地做出愤怒反应。
愤怒能够阻挡共情能力发挥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愤怒中时,他们所做出的解决问题的决定往往都过于仓促,或者是考虑的因素太少,并未经过深思熟虑,而这对真正解决问题并没有太多实际帮助。
5、当伤痛一直不停积压,却得不到一个正向的解释时,我们经常会让自己陷入思维的牛角尖,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事情,进而增加怨恨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成见是对大脑精力的极大浪费,当负面情绪已经消耗掉大脑中的大部分精力时,大脑就没那么多精力来对其他人或事产生兴趣了。愤怒可能会进一步转化成忍耐,我们也会由原来的害怕而转变成对事实产生正确的认知。
当我们停止从过去的伤痛中来看其他人,当这种泛化的判断消失以后,我们能够对人或事产生更为客观的认知,我们也会变得更积极乐观。当我们重新开始相信其他人时,我们会感觉与生命中出现过的人更加亲密。对于一个社群或是个人来说,信任经常与幸福紧密相连。当我们相信其他人时,我们会感到安全、平静,我们也可以进行更加精准的感知和有深度的思考。我们内在的感受会决定我们是怎样看外界事物的。
6、当一个人试着去理解、帮助另一个人时,对方通常是能感受到别人的这种善意和努力的,从而也就避免局面失控,向越来越坏的方向发展了。共情能力让我们透过表面去关心那些我们爱的人,当他们偶尔犯错、失控时,也不用担心会面对我们的反击。
神圣的倾听——去倾听生命中另一个人的灵魂故事,去听他向你展露自己,去发现背后的故事,这可能是一个人能对另一个人所做出的最伟大的付出了。
——《如何倾听他人》 道格拉斯·史地尔
1、共情倾听
倾听,特别是共情倾听能在讲者和听者之间创造出平静氛围,如果我们学会共情倾听,我们就能与他人建立较长期的、可持续的关系,这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复原力,让我们在受伤害后容易恢复,而且会减少压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烦恼。
共情倾听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信任感,有助于富有同情心的激素的释放,可以减少人的恐惧、偏见,增强安全感。这些发生在大脑中的变化有助于对话变得更加开放、坦诚,让双方得以进行限制性情感学习,并借机重建扭曲的思想,减少压力。
当一个人被共情连接时,他的神经化学物质就会发生改变。平静的神经化学物质会取代压力激素,压力随之消散。共情所发挥出的作用是双向的,它让听者能用理解的态度去聆听,并且让双方都能进行准确的感知。在这个过程中,感知能力和倾听能力各自发挥其作用。
如果你懂得怎样倾听和给予,你就会一直受到人们欢迎,这几乎是社交铁律了。
2、你在聆听吗?
从根本上说,每个人都有被人倾听、理解的需求,共情倾听能力也因此显得重要。然而,当你倾听时,你是真的在专注地听,还是只是在内心演练接下来你准备说的内容?你是否只是在重新组织、盘算你要做出什么反应,而不是真正地全神贯注?你能听出对方话语中蕴含着多少情感,并真正努力地去理解那些未说出口的隐藏之意吗?
更重要的是,你是怎样秉持爱心和共情态度去学习倾听,进而减少自己和谈话对象的压力的。
我们抱着一颗同情心,一边听一边联想到自己过去的某段经历。然后,我们泛泛地说一些安慰性的话——“我完全理解你现在的感受”“我知道你正在经历什么”——但是对他人来说,这并没有真正切中他的需求点。而最后,我们被内心的杂音分散了注意力,只能凭感觉做出判断或预测。
3、认知改变
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某种情况,是我们遇到的最容易阻挡共情倾听实现的障碍,也常会让讲话的人产生某种反弹,做出防御性的反应。而如果我们放慢节奏,让内在的共情天赋发挥作用,我们就能真正理解对方想表达的独特意思。
共情倾听的要求之一就是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要全心地投入到另一个人的经历中。你需要集中注意力,关注对方的话语以及讲话时的手势、身体姿势甚至面部表情才行。当你在共情地倾听时,你必须将自己的偏见摒弃,也不能被任何其他事分心。你要学着如何在不被对方牵着走的前提下跟他的情感进行连接,并根据他给出的线索来决定何时该往前一步,靠得更近一些或者何时该后退一步,给彼此留下空间。我母亲之所以成为一名很棒的倾听者,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她知道不用事事都刨根问底,有时一知半解就已足够,她也不会试图给每个问题都找到一个答案或一种所谓的解决办法。
贵格会作家道格拉斯·史地尔在本章引言中将这种能清晰而又真正理解对方切实感受的倾听称为“神圣的倾听”。不管怎么称呼,这种共情倾听能够帮你走进他人的内心和灵魂深处,了解他在恐惧、愤怒、哀痛或绝望等情感背后的内在心理。这种倾听技巧是可以被教导学会的,它能从一个人的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当我们与既能共情又能理解如何“倾听灵魂”的人共处时,我们就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这种倾听技巧。
一旦我们感受过共情倾听的神奇力量,我们就开始明白它是如何让我们与他人变得更亲近、与自我也更紧密关联的。共情倾听在本质上是要慢慢地听,并进行思考,保持自我平静,这样我们才能感知对方并做出切实表达。这种共情的互动会自然而然地改变我们的神经化学物质——不需任何药物的介入。我们会因此感到不那么紧张了,压力激素的释放也相应减少,血压也降低了。共情倾听让我们能够通过更广阔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不带偏见地进行清晰的思考和感知。
在共情倾听的过程中,大脑会释放关于同情的后叶催产素,这种催产素会阻止压力激素皮质醇的释放。当你觉得被他人理解,并与之建立某种连接时,你的大脑就会释放这种催产素。而除了有助于减压和阻碍皮质醇释放之外,这种神经化学物质还有利于我们变得更加平静、长寿,减少恐惧和成瘾行为的发生以及提高信任感和安全感。当我们感到自己是平静的、安全的,我们就能够纠正自己被扭曲的想法。
拉瑞和林恩在这场互动中经历了一次认知的改变,他们从右脑思考转变为左脑思考,从机械化思维转变为现实思维。他们转变了自我中心化的扭曲认知——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某事,而事实可能未必如此,也改变了假设相似性的扭曲认知——倾向于假设其他人跟自己观点相同。他们选择用共情倾听的方法来感知事情真相,并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达成一个满意的结果。一次认知的改变就这样发生了。两人的大脑在那一刻都产生了平静的神经化学物质,他们也能开始用基于事实的共情能力来分辨事实、表达真相。
4、如果你曾被人妥善照顾、被人看作独一无二且受尊敬的人,那么你会学到如何处理复杂的情感问题,并且发展出很强的社交能力。相反,如果你曾被人忽视、不看重、批判或虐待,那你很可能会为了保护自己摇摇欲坠的自我认同感而去责备他人、苛求完美,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施加给别人,不够容忍他人……这些都会引发很多负面情绪,包括愤怒、敌视、憎恨、恐惧、羞耻和内疚等。
5、消极思维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对现实的感知不准确——认知行为疗法专家把其称为认知扭曲。
我们对自身可能有着或积极或消极的扭曲认知,然而我们必须看清事实,才能保留其中积极的部分,摒弃消极的部分。如果你不面对现实,你也无法一直保持积极想法。自我认知必须有扎实、稳固的基础。扭曲的认知会让我们与错的人一起误入歧途。
认清关于自己或他人的真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这一过程离不开给予或接收反馈的人。就我的经历而言,善意的、想要做出诚实且深思熟虑反馈的不同个体,在一段时间后,会达成一致的观点。
6、自我中心性格的人很少意识到他们其实可以用很少的话表达清楚想要说的意思。他们需要在对话中占据中心位置,所以他们往往会进行长篇大论。请记住,不管你是在写文章还是在讲话,言辞简练、表达清晰,这才是最吸引受众的。如果你一直是能说却很少倾听的人,你的行为本身已经把共情交流的可能性排除。
共情的对话需要给予和拿走这个“有来有往”的过程。
7、脆弱的自我价值感
如果你的自我价值感很容易受损,如果你青春期一直听到“还不够好”这类的声音,如果你是一个有能力的人,那你很可能会在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因竞争和贪婪而迷失自己的方向。在我们的文化里普遍占据主导的观念是,不管个人付出任何代价,也要取得成功,这种文化导致很多成功人士要面对家庭隔阂、朋友疏远和健康恶化。迪米特里曾经是一个共情域很宽的人,但是却变成一个成功的追逐者,他之前拥有的对于人的注意和尊重都慢慢变弱,但他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更重要的是,他对自我的注重正在逐渐减少。
最近几年,我一直在试图搞懂为什么这些名校出身、接受过良好教育、拥有大量财富的人会自我感觉不好,也没有为他人贡献太多力量。我每周花几个小时与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项目经理、律师、医生、科学家、工程师、会计师、理财顾问、政府说客、媒体从业者和职业运动员进行交流,从本质上说,这些人都是很善良的人,他们并没有迷失方向、丧失自我灵魂,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重新找回过去那种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们并不知道共情倾听和精确感知能带来多少益处——不管是对他们还是对其他人。他们秉持着错误的信念,又无法停下脚步,去打开另一个人的世界……这一切造成了他们的空虚感。我们可以从他们犯过的错中吸取教训,以共情的观念来与他人交往。
8、实践共情倾听
尝试从以下角度练习共情倾听能力:
√有反应地倾听(重复对方说过的内容)
√用你自己的话重述一遍内容(尝试把你听到的内容概括出来,看看你是否理解说话者)
√注重他人感受(重新讲述一遍内容,反馈你的情感);表现出你对讲话者的真诚兴趣
√多运用身体语言(不是怜悯,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讲话者独特的表达方式上)
√别太爱下定义或概况(妄下结论、批判他人、好为人师、爱提建议或者打断对方)
尝试说一些鼓励讲话者表达更多想法的话语,比如:
“我觉得……”
“这看起来有点像……”
“就我理解,你似乎……”
“看起来好像……”
“如果我听的没错,你……”
“我注意到……”
“我猜想,那种感觉……”
“再跟我说说……”
“你是说……吗?”
表达出你的共情态度
√提出开放性问题。这能让你从另一个人的角度表达对对方的真实兴趣,而不受成见影响。比如说,与其质问青春期的女儿:“亲爱的,你真认为那次约会很纯洁?”你可以这样提问:“你昨晚跟新的约会对象相处得怎样?”
√放慢语速。共情能让事情放慢节奏,随之,情绪也会得到好转。
√避免瞬间决定。一个能共情的人,并不会依据过去的经历来把他人进行归类,而是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人都会改变和成长。
√留意你和他人的身体。共情是一个完整的身心反应,在一个能共情的神经系统反应中,思想与情感会发生相互作用。心理上的共情是给予和接受的过程:通过反射他人的神经系统,我们交换大量急需的信息。
√从过去学习。我们要真正弄明白我们的过去,这样我们的理论和旧模式才不会影响我们现在的理解和感知。如果你不清楚自己过去有哪些偏见,你的精准感知能力就会受限。举例说,如果在过去,你爸爸发了一顿脾气,你为此感到很害怕,那么,当你遇到一些很热情却并不愤怒的人时,你可能会变得过度敏感。
√展开你的故事。每个人的故事都必须按照自己的节奏开展。当我们带着共情,我们能够异常准确地判断出另一个人需要走多快或多慢;时间能够治愈一切。
√设定界限。如果聆听者与讲话者的情感混淆,共情将毫无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有保持客观的能力。如果你感觉有点靠得太近——比如说,如果对方说的内容让你想起曾经经历过的某种情感遭遇——你就已经将对方的问题过度感同身受,并失去了自己的客观性。一旦你意识到这种情况,尝试放慢语速,放下自己过去的经历,这样你才能真正带着聆听的耳朵投入到共情状态中,而不会带着枷锁(因为靠得太近,将自己与他人的经历等同而导致角度受限)。
在珍视他们的人面前,每个人都感觉安全、放松。
——《打开内心,享受生活》 土丹·乔准
1、当我额外提到我每次跟母亲相处都很平和,她与其他人相处也是如此时,教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当你与你母亲相处时,你的神经化学物质改变了。”教授指出:“所以并不是你感觉自己变平和了,而是你真的更加平和了。”
对我母亲来说,要做到这一切仅需要给予。
共情能力让她得以透过表面看事情。我母亲懂得如何读懂人和动物的内心,所以她才能够为他们所需要的安全感。她能创造出一种让别人打开内心、获得平静的氛围。
如果我们想做到这一点,需要放慢步调,摒除自己的成见,真正地投入到当下。
2、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身体与内心之间是紧密相连的,我们的心理和身体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心理上的健康不再被看作是孤立的,而是与身体健康紧密相关的。我们是一个身心合一的个体。
亲近的情感关系会持续影响我们一生,长期为我们提供改变大脑回路的机会。大脑回路控制着我们的行为、情感以及我们对压力、焦虑和平静等情绪的易感度。大脑能够对自身进行重构,生成新的神经连接,这就是“神经可塑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能力认识并改变曾发展出的扭曲认知,开始对自己和他人产生清晰认知的原因。
真相对我们再简单不过,我们并不喜欢那些揭开我们假象的人。
——《真相》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1、在很多方面,共情是客观真相的代名词。我们所指的客观真相是看到世界本来的面目,现实而不带有偏见。当我们发现一个人真正的本质,而他也用同样的方法对待我们时,爱才会繁荣成长。
当我们没有清晰地看待他人和自己时,我们通常被拉回到我称之为“犯罪情景”的状态里——过去未揭开的秘密会持续影响我们现在的感知。
2、过高的期望/过大的压力
期望驱使我们产生愿望和希望。然而,如果一个人期望通过正面的成就来纠正情感缺陷,就只能让自己陷入失望和长期的压力旋涡中。期望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有一种自然的冲动——渴求实现自己的潜力。在更深的层面上,期望能够创造有条件的信念,即让一个人相信某种行为或成就将会给你带来爱,提升你的自我认同感。你的核心信念,即你认为将会带你走向成功的那些因素,会揭露出你的期望是什么,你相信(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什么会给你带来满意的结果。
期望让我们打起精神,使我们的大脑产生出让人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多巴胺。神经学科学家称这种反应为对期望的预期。预期会引发多巴胺的释放。然而,期望同样能使我们感到失落,进而触发消极神经化学物质的释放——如果期望不是建立在实现潜力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克服孩童时期的伤痛的基础上。成功的结果会带来转瞬即逝的喜悦,失望则会放大失败的感觉,诱发压力激素的释放。
许多奋发图强的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真正追求的不是金钱或财产,而是那种终于“感觉有钱”的深层愿望。我们必须明白,期望是精神的燃料,但是,当一个目标被实现时,它就会随着时间逐渐失去意义,特别是当我们潜在的目标是努力治愈过去留下的伤痛时。
不幸的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通过外部方法来解决内在问题。对那些在高压下取得高成就的人来说,他们大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约翰后来了解到自己拥有一套虚幻的信念机制,他相信只有他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挣到更多的钱或者买了一个更大的房子,别人才会爱他、尊敬他。他的信念机制与我们的文化一样,已经深深嵌入他的灵魂里,所以,一旦他工作表现不好或因酒驾被逮捕,他就把这些事件当作自己一无所有的证据,并深信如果没有他,他的家人会过得更好。
改变一个由自己创造并且坚信了很多年的故事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像约翰那样,他家人在他最黑暗的时刻给予的爱意,远比他一生的信念更有力量。约翰曾经脆弱、敏感而又感到很害怕,但是他开始变得更加开放、更加真诚,他的家人感觉与他更紧密了,他也觉得如此。这种共情的给予和接受让约翰检视了自己的核心信念和曾坚信的扭曲认知。他发现通过痛苦,而不是成就,也能维持爱。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忍受痛苦,但是那些遭遇过并从中有所收获的人会比那些遇到事只会责备别人的人更加幸福,也拥有更小压力。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
——《马太福音》
1、要成功还是要灵魂
费尔刚开始工作时热情满满,他对跟不同群体的人建立关系这件事乐此不疲。他特别喜欢建立社交关系,也喜欢通过与其他公司建立长期持久的联系而最终为己方获利。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他却一直在跟主流商业世界里盛行的痴迷于成功的观念做心理斗争。他差一点就选择牺牲灵魂,来换取一种还不能让人获得长期满足感和幸福感的成功。灵魂是我们人性中不可感知却塑造真正本质的部分,当外界的力量逼迫我们做出某种违背自然天性的选择来取悦他人、维持脆弱的自我认同感时,我们就失去了真我。维持真我的完整性影响我们是否能以最低压力状态生活。
所有人都有一个最基本的欲望:变得足够好。如果我们与自我本性作斗争,怀疑我们的本质(灵魂)是否是闪亮的,我们会感到必须要在日常生活里做些事情弥补,以证明我们是足够好的。
费尔在职场上迷失了方向。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取得了成功,但是最后却因上级和同事的道德准则而感到迷惑。尽管老板要求苛刻,为人无礼,但对费尔来说,真正做决定放弃这样一个高薪、高提成的工作仍然需要很大勇气。他去几家其他公司面试过,最后接受了一家小公司的工作机会,因为这家小公司坚持正直、正派的商业风格。现在,尽管费尔还是会为收入减少、社会地位下降而感到烦恼,但他已经比以前安心得多,也幸福得多。
2、渴望真我的内心
费尔为什么能够放弃虽然高薪却有破坏性的职位?我想应该是他不愿意跟一个假我一起生活。在内心深处,我们的自我认同感由某种真实的因素所掌控,它就是我们想要去做事情、去变好的原始愿望。我们生来就有种固有的道德感、同情心和同理心,这些因素在费尔的领导和许多同事身上都处于休眠状态。如果我们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我们原有的想要变好的想法就会被否认。这时,我们要么拒绝欺凌者的行为,要么因为恐惧和不自信而选择加入他们的队伍。
一段时间后,随着我们之间建立起以共情为基础的深厚关系,费尔可以随意地展示他的核心信念和核心价值了。费尔开始重拾信念、恢复天性,他推断前领导之所以成为公司里的暴君,很可能是因为他个人生活中曾被他人这样对待过。
3、群体思维
值得称赞的是,费尔并没有被群体思维所困。群体思维是心理学家欧文·詹尼斯在1971年发明的一个概念。詹尼斯将群体思维定义为在高聚力的决策群体中存在的某种不惜一切代价趋于一致的心理冲动,为此,任何反对意见或对替代方案的评估都会被抑制。
詹尼斯列出群体思维的八个特征:
√不会受伤害的错误幻觉:过度乐观导致承担了过多风险。
√集体文饰作用:集体成员忽视某些警告,不质疑假设。
√相信固有的道德:成员们坚信他们所从事事业的正确性,因而会忽略其决定带来的伦理或道德后果。
√对外界成员的模式化看法:否定一切"敌人"提出的观点,用策略性、换位思考等技巧应对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对反对者直接施加压力:集体中的成员因压力而不表达出任何对集体决策的反对意见。
√自我中心主义:不允许对已达成一致的集体决策产生任何怀疑或偏见。
√一致同意的错误幻觉:大多数人的观点和决策被假设成为全体一致同意的。
√自封的"团体保护者":成员们阻止集体和领导听到有疑问或反对集体一致信念、观点或决策的信息。
世界上美妙的东西有很多,但因我们把注意力放在错误的东西上面,反而接触不到那些正确的东西。
——《一生平安》 释一行
通过早期与他人的互动,我们学会了如何与自己对话。如果在做实验、玩游戏、涂颜色、投球这些事情时得到他人鼓励,而没有被人评判和挑剔,那么你可能会为尝试新鲜事物而感到兴奋,而且不会承受太大的压力。但是,如果你被盯得很紧,经常受到批评,尤其是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爱挑剔,凡事要求完美,那么你很可能会产生惩罚性的内在声音。你可能不会乐于尝试新事物,因为你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你并不能不被批评地进行自由尝试。一个人拥有通情达理的内在声音,还是拥有惩罚性的内在声音,这两者之间具有非常大的差别。
在充满共情的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可以发展出淡定的内在声音。这种声音让他们确信一点:即使没有击出全垒打而赢得比赛,或者没有票选为全班最受欢迎的人,他们也依然值得被爱。相反的是,在缺乏共情的环境里,孩子会发展出惩罚性的内在声音,不断重复这样的信息:“你没有做得足够好。”这常常会演变为自我贬损的结论:“你不够(分量)”或者它的推理:“你不够好”。
人们通常不愿意承认他们的内在声音是多么地消极。如果你真正慢下来,倾听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想法,那么你会感到很震惊。你早上醒来的第一个想法,其实就为这一天定下了基调。
我对胜利有强烈的渴望,它驱使我不惜一切地把精力花在自行车上。但是无论如何,自行车竞技的水平是有限的。那些渴望,那些态度,那些傲慢啊!
—— 奥普拉·温弗莉 采访兰斯·阿姆斯特朗
1、成就成瘾是一种信念,它让你觉得你可以通过使外表变得完美、提示社会或职业地位而得到爱和尊重。但它是一个不合理的信念系统,它被我们的早期经验构建出来,并且在当前的文化中得到强化。
如果你在需要通过成绩来获得认可的家庭里成长或者有对自己吹毛求疵的父母,你就很可能误入歧途,通过这种错误的信念来看待你自己和这个世界。
在早期的生活里,我们会思考那些对我们有意义的人给自己的反馈,进而构建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如果那些对我们重要的人认为成就和完美是通往爱和尊敬的钥匙,我们也会有同样的扭曲感觉。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的成就带来了爱,但是我们更深的需求仍然未被满足,这正是因为这些成就并没有提供持续的爱和尊重。我们必须持续努力地尝试以获得自己所渴望得到的认同。
如果我们尝试通过较高的成就和完美的外表去消除童年时代所受到的伤害,就会引起焦虑的情绪。因此而产生的皮质醇,会让我们的大脑再次发出压力的信号。皮质醇会限制清醒的思考,损害准确地观察和理解的能力。
2、通过倾听小组成员坦白他们不完美的地方,大卫已经能够卸下追求完美的重担了。见证了那些优秀的、有天赋的人们也在跟他曾经遭遇的焦虑和压力作斗争,他明白他们已经学会全身心参与到生活之中,不会过分地追求完美。
最重要的是,他认识到,当人们对这个世界和自己敞开心扉,他们就不会严苛地要求自己达到不现实的自我形象。这些人们成为了他们自己,他们可以承担风险,因为他们不会太严厉地要求自己;他们有空间去试验,去学习,去失败,然后最终获得胜利。没有什么可以比你成为真实的自己而让你感到更自在的了。接受你自己是谁,意识到你自己不是谁,这些让你能够在生活中产生更好的创造力、获得更高的成就。如果你正被成就成瘾折磨,请认识到这种看法是能够改变的,你可以由此摆脱对失败的强烈恐惧,进而取得成功。
3、如果你意识到自己身上有成就成瘾的迹象,你必须努力去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以得到和促进长久的爱——这种爱源于我们是谁,而不只是基于我们做了什么或者我们看起来怎么样。
我们注定要去爱和与他人联系。当这种联系发生并持续,它会让我们融入到世界当中,因为正确的理由而获得成功。那些真正懂我们和重视我们内在的人为我们提供支持,我们的潜力才能得到释放。这让我们随心所欲地去追求成功,而不会对失败过度恐惧。如果我们没有达到一个特定的目标,我们仍然拥有爱,因为爱其实并不是仅仅基于我们做了什么而产生的。这真的是一种解放的体验。
可能一场旅行并不能杜绝偏见,但是在旅途中,每个人都会哭、笑、吃、忧虑和死亡,它会引发我们这样的想法:如果我们尝试去互相理解,我们甚至可能成为朋友。
——《现在开始,重视每一场旅行》 玛雅·安吉罗
针对自己或其他人的歧视,通常是缺乏意识和自我意识脆弱结合而成的产物。
要从因为歧视而引起的压力中解脱出来,我们必须要按照真相和事实指引来思考。
我们都是带着某种偏见而长大成人的。我们对世界和自己的责任,就是重新审视自己的故事,那些故事是根据其他人和自己的不正确信息所写成的。
人们经常问我,一个人为什么会变成一个恐怖主义分子。我回答道,如果你曾经被虐待,如果你在情感上一无所获,如果你在经济上一贫如洗,那么你就会容易相信任何你听到的东西,尤其是在你渴望归属感的时候。如果从没有人教过你如何用共情能力去审视你所听到的东西的准确性,那么你就只是吸收而没有去评价。
疼痛在某种程度上会剪掉我们的翅膀,阻止我们飞翔……并且,如果它在长时间里没有被治愈,你几乎会忘记自己起初是为飞翔而生的。——《小屋》 威廉·保罗·杨
当人们不能克服过去的伤害,他们通常会感到惊讶。需要谨记的是,当我们受到伤害时,为了保护自己免于再次陷入危险的境地,我们的大脑会有偏向性地记住某些场景。我们在大脑情感中枢里记录伤痛,我们的感受影响自己如何看待伤痛。我们带着情绪去观察它们,并且误以为自己看到了客观的真相。
我们都是故事的创作者。在早期的生活里,我们创造了关于自己的故事。它们属于我们,并且造就了我们的命运。根据身边人给我们的反馈,我们会进行思考,然后写下这些故事。但是,如果这些对我们有意义的人带着他们自己的偏见而给出反馈,那么我们其实是在观看一面扭曲的镜子。结果,我们的内部故事就几乎是虚构的。
思想上的偏见和怪癖很大程度上塑造着我们的价值观,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和健康状况。
——《为什么幸运的人一再走运,不幸的人继续倒霉》
伊莱恩·福克斯
吃冰激凌会使身体释放多巴胺,它是一种影响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在人体感受回报和快感方面起重要作用。拥抱你爱的人,会让你释放后叶催产素;慢跑会让你释放内啡肽和血清素。所有这些化学物质都会让人感到开心,其中的一些只会产生短暂的作用,而另一些则能产生更持久一些的作用。
当我们不知道如何通过与家人朋友进行友爱的互动,通过与陌生人进行善意的交流或者通过锻炼身体让自己感受到快乐时,我们会转而投向那些与快乐联系在一起的外部物质,比如糖果、巧克力、尼古丁。
当别人向你求助的时候,你最好给予。当然更好的是,别人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你也通过理解而去给予。对于慷慨大方的人来说,寻找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会比给予更有满足感。
——《先知》 卡希尔·纪伯伦
1、给予对我们自己来说是一个减压装置,可以立刻对情绪产生有利的影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意义。最简单的给予方式就是共情。共情让我们进入另一个人的世界里,它让我们自身、我们的担心、压力源和偏见都放了一个精神上的假期。
给予和共情给我们提供了激发天生的善良的机会。当我们更关心别人的幸福(无私),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事情,我们就展现出善良的品质。
通过做好事,我们不仅仅帮助了别人,也同样帮助了自己。据我们所知,人们只要自愿贡献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就会体验到心情愉悦的感受,这种快乐被称为“助人者的快感”。它会释放内啡肽,有利于助人者的健康。
做好事会使我们获得以下的一些好处:
√它帮助我们留下能够很好理解我们的、与我们有联系的和关心我们的圈子成员(包括我们的家人、朋友群体和教会的兄弟姐妹)。一个与他人有联系的生活,才是良好的和健康的。
√它让我们获得心理和生理上的亲密奖励。在30分钟的独处之后,哺乳动物的压力激素皮质醇会提高6倍。一个研究表明,根据压力和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帮肋他人即意味着降低死亡率。
√它增加了我们跟他人的连接。慷慨的人会得到更多的来自同伴的尊重,自私的人通常会被人忽视和避开。
√它会引起他人的报答。为了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欲望而超越自己的需求和欲望的局限,这最终变成解决我们的需求和欲望的非常有效的方式。这种以德报德的本能倾向为持久的关系铺平了道路。
除了这些好处之外,知道如何表达善良会让我们精力更加充沛,拥有更强的复原力。它教会我们更多管理日常生活的技巧。我们不局限于追求知识,并且不局限于只跟可以交朋友的人相处。智慧不在于直接追求幸福,而是在善良的基础上创建一个美好的生活。幸福只是这个过程的副产品。相信我,如果有一条捷径可以通往幸福,那一定就是善良。
2、偏见和扭曲的思考导致我们形成如下信念:人类不能被信任,唯一的生存方法就是避免任何不设防的分享。更少的创伤经历也会损害我们表达善良的能力。在一个遭受经济困难压力的家庭里长大、住在一个不安全的街区、有身患重病的家长或者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些环境都会消除善良,给我们带来一种有压力的生活方式。
然而,当我们做出以下这些事情的时候,善良会有突破性进展:
√了解我们的情绪,尤其是恐惧、愤怒和悲痛
√有勇气去放低自己
√向那些拥有善良的人表达我们自己
√接受反馈,而不去防备
√用共情理解那些伤害我们的人
√远离自私自利和消极情绪
√忘记我们自己
毫无疑问,善良对我们是有好处的。如果过去的伤痛使我们看不到内在的善良,我们可以一步步地重新获得这种令人惊讶的能力。挽救善良让我们有机会去提高和延伸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有能力为一个更好的社会和世界做贡献。
或许我应该说自己有点儿狡猾,因为我可以见风使舵,但同时我也有点儿天真。是的,但最好的说法应该是——我是一个被主看作罪人的人。
这种看法来自我的内心深处,来自我更真切的感受。
——方济各于2013年8月19日对安东尼奥神父的采访
1、完形心理学治疗之父波尔斯常常引述以下的话来鼓励真诚的关系:“精神病患者说,我就是亚伯拉罕·林肯;神经症患者说,我希望我是亚伯拉罕·林肯;健康的人说,我就是我。”
心理学家和精神领袖常常鼓励人们去发现真实自我以及去忠于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这常常被用于区别“假我”和“真我”,用以区分“真诚”和“伪装”。当我们试图用我们内在的个性去换取别人的接纳、认同和爱的时候,我们自己的灵魂便会迷失。
为了生活的平和、冷静,你一定要采用一种探索的心态去了解自己。如果你真的不知道关于自我的真相,你将无法找到可持续的爱;你将无法在不承受巨大压力的情况下获得成功。当我们不能放松做自己时,便制造了一种自我的压力。
2、“假我”和“真我”之间的差别通常是外界标准带来的产物。假我通常是基于固有观念、终极目标而产生的。我们依赖的那些观念和目标给我们提供情感的营养,希望我们成为某个固定的样子。这类重视外界标准的人害怕假如他没有达到那些外界标准,别人就会对他没有兴趣、感到失望或生气,甚至三者都有。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了自动、自觉地压抑表达自己的冲动,他们学会了不贸然引起家人的消极反应,遵从家里的既有规范,隐瞒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到安全和牢靠。这是这类人应对压力生活的一种方法。
相反,真我只会浮现在这样一种环境里,在这种环境里,给予关怀的人足够强大到允许观点、品味、兴趣的不同,同时不评判这些不同。在这种环境里,一个孩子可以自由地去探索、经历考验、从失误中学习而不用面对批评,同时还能得到父母的爱和支持。这有助于他们发展出自有的情绪。
3、我的一个朋友詹姆士·布伦南博士,写了一本很有吸引力的书叫作《成为自己的艺术》。以下的段落来自他的书中关于真诚这一章的论述。
“当我们面对困难的生活选择时,我们如果能牢记我们是谁,就几乎可以马上减少大量的压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些内在的能量,这些并不体现在我们扮演的社会角色里,也不在我们身处的环境里,而是体现在我们的本质——每一次在特定情况下,我们表现出的那个真正的自我。如果我们在真实性里发展出一种深层次的信任,而不仅是简单而盲目的信任,我们就可以使复杂的事情看起来变得简单,困难的事情看起来变得容易。一些人或许认为,在每种情况下都表现出同一个自我或许会导致我们变得固执和不懂变通。然而,如果我们观察那些最被仰慕的人,我们看到他们一直秉持自由发展的独特性,他们似乎就是知道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是他们所坚持的信念立场以及什么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4、当我们释放那些被伪装的压力所占据的能量,还它们以自由,真诚的生活会创造一种内在的平静,并且允许我们将潜能变为现实。我们可以运用拥有的一切能量去进行创造以及与别人建立连接。离开了生活在“假我”下产生的自我意识,我们可以自由、诚实地做自己,可以遵从自己的本能。
一旦你已经开始用“成为自己”的方法纠正你扭曲的“假我”,你新建立的意识很可能会提高亲密关系的质量。你会感觉自己变得更好,也将会感觉到更多的自由去公开、真诚地表达你自己。你将会不再过多隐藏真我,也将会重获允许自己变得脆弱的勇气。
我们的重要性取决于我们得到的爱和我们接收到的爱。工作是重要的,但当专业成就变成一个试图撤销过去伤害的方法,我们就注定会掉落到失望的困境里。惠特尼·休斯顿的声音和兰斯·阿姆斯特朗的七次环法自行车赛冠军的成就,或许一般人永远无法企及,但显然,他们两人的成功并没有解决他们内在的愤怒。有些东西是在内心出错了,不是外界能解决的。名誉、金钱、美貌以及运动上的英勇,都不足以给一个人内在的愉悦。我们可以达到个人成功与专业成功之间的平衡,只要我们奠定的人格基础就是去集中我们连接和爱人的能力。最终,如果我们成就了爱,我们也就成就了人生。
在讲和听、听和讲的公共行为中,归属感开始。
——《灵性的不完美》 厄内斯特·库尔兹&凯瑟琳·凯查姆
1、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故事被修订,每个人的故事都成为一本非虚构的图书。童年时代留下的思维扭曲被纠正,取而代之的是真实地评估每个人的今天、人们每周以有意义的方式互相连接。互相理解、换位思考的这种倾听会产生信任,这种信任会加深联系。这个过程会导致更多信息的发掘与共享。
这就是共情的作用。随着防御的消失和新的可能性的出现,我们的精神变得更加活跃,我们意识到健康和生存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和敏感地回应对方。共情能力是创建信任的基础,它使我们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变化、平复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能够倾听。我们可以敞开心扉,接受我们想要听到的,从而重写我们的故事,纠正扭曲的思维,最后成为我们注定要成为的人。
2、我希望你能把共情认知行为疗法融入你的生活,把你的善解人意传递给所有你遇到的人。让我们尽一切可能去做到平静,去关怀别人和自己。我们的健康和幸福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来接纳、实践这种共情疗法,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关系。如果我们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这种方法,我们可以为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而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