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摆脱共情读后感摘抄

摆脱共情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18 22:20:22
摆脱共情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7-18 22:20:22   小编:

《摆脱共情》是一部揭示了共情能力的负面影响的书。作者指出,过度的共情可能导致疲惫和自我牺牲,甚至影响个人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文章呼吁人们在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时保持适当的距离,以避免陷入共情困境。这部书为我们带来了对于共情的全新视角,引发了人们对于情感边界的深入思考。

摆脱共情读后感篇一

没想到这本书的评分竟然这么低。我觉得挺好的,对我这种共情能力不高的人来说,这本书很好的安慰了我。在几个月以前,当我被评价没有共情能力的时候,那时候对这个词还不太了解,我还到处百度了一番。如果看了这本书,我就有底气很多,不用到处去问别人,难道你觉得我真的没有共性能力吗。而可以骄傲的说,没有就没有呗。 这本书中有两个地方是我觉得比较值得记住的,一个是对共情的定义,当然这种说法也有点偷鸡。他认为共情是感受别人的感受,是情绪共情。而对别人心智的理解是认知共情,不属于他反对的范畴。要这样说我可太符合了,当然我还不是鼻祖。鲁迅才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摆脱共情读后感篇二

1、我们的文化似乎缺乏对陌生人的道德关怀,关于这一点,有一种可能是熟人容易引起共情 2、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潮者,可拜上将军 3、如果你希望别人做一件事,告诉他别人都这么做了,或者是向对方保证他的善举会为众人所知 4、共情并不能决定你对他人的道德评价。恰恰相反,是你对一个人的道德评价决定了你是否会对他共情 5、两个人可能具有相同的共情能力却选择不同的运用程度,而且共情可以被人们与对方的关系激发或保持。或许,这种程度变化确实就是精神病态罪犯内心活动的一部分 6、假如共情唯一的结果就是让人身临其境地体验痛哭感受,那么对帮助他人而言,这恐怕是最苍白无力的一种影响了。 7、一个人可能会让我们觉得比1000个人更重要,因为一个人可以激发我们的情感,群体反而不行 8、“有效利他主义”心,让我们有动力做好事;脑,让我们善于思考如何才能取得最好的结果。 9、共情具有偏见,而且对数字完全没有概念。 10、那些依赖共情的人往往会带着让对方的生活更有分量的目标去关注他人,把他人的喜悦和悲伤看得与自己的一样真实和重要。所以别再用提升他人生活权重的方式寻求公平和公正了,相反,试着减弱自己生活得分量,通过消解自我的方式,让你自己和你所爱之人与陌生人站到同一水平线上。 11、我所说的成本收益分析包括对他人的同情,因而任何理性的决策过程都应该把人们的痛苦和幸福计算进来 12、如果你在二十几岁的时候还不是个自由主义者,那说明你没心没肺;如果你到了四十多岁还不是个保守主义者,那说明你没头没脑 13、仁慈,是为他人所想,而非感他人所受 14、过度共享最大的消极后果就是让人产生情绪痛苦,甚至还会让你在为对方提供帮助时力不从心 15、自己+亲近之人+陌生人=100% 16、道德信念会激发行为,当然也包括暴力行为 17、理性是骑手,愤怒推动我们勇往向前。 18、社会心理学“提醒了我们,情绪要比纯粹推理更重要,社会联结要比个人选择更重要,品格要比智商更重要” 19、既然我们的生活如此重要,为什么还要去在意陌生人呢?这并非因为人性的微弱力量。自然在人们心中点燃的并非微弱的仁慈之光,这种微弱的力量远不足以战胜我们的私欲。起作用的是一种更加强大的力量,一种更加有力的动机,那就是理性、原则、良心,我们胸中的浩然正气、伟大法官和我们行为的无上导师

摆脱共情读后感篇三

「如果你正在进行一个困难的道德决策,觉得需要去感受一下他人的痛苦和快乐,那么你最好就此打住。对共情的投入可能会让你觉得很舒服,但这毫无益处,而且可能会导致错误决策和不良后果。更好的方法是运用理性并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让更为冷静的怜悯和善良之心帮你做决定。」

与人们对「共情带来理解,共情促使人行善」的观点不同,本书的作者保罗·布卢姆认为共情是很多不公平、不道德现象的主要诱因之一。而且相比于带来的积极作用,共情带来的消极作用更为普遍。

他把共情分为两类,一是「认知共情」,二是「情绪共情」。

通过本书的论述,他告诉我们,「情绪共情」是一种非常狭隘的情绪,它迎合了人们的偏见,常常会影响人的理性判断,甚至会导致暴力和恶行,让世界变得更加糟糕。

共情就像一盏聚光灯,带有个人偏见,只能照亮特殊的那一块,而许许多多其他的事物就这样沉入了黑暗之中。

「愚蠢的善良更为可恨」这样的观点在网络上并不少见,在我看来,很多时候的「情绪共情」犯得正是这个罪过。

而在日常生活中,比起分辨自己的共情到底是否属于「认知共情」,更重要的可能是去反思我们究竟是在为「谁」共情。究竟是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还是为我们的虚荣和道德自恋呢?

摆脱共情读后感篇四

这本书的书名可能会让读者很震惊,因为我们时常被教导做人要善良,关心他人,做一个好人。或许就是因为我想听听不同的声音,也是因为之前在网上听了他在耶鲁大学心理学导论的公开课而有所了解,便想着来读读这本书。

首先布卢姆驳斥了一个习惯性想法:共情就是善良、关心、同情之类的感性词汇。但大家对于共情这个概念其实是有误解的,他把共情分为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前者讲的是对他人感受的感受,尤其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受。后者讲的是在没有任何情绪传染的情况下,理解他人脑中想法的能力。想必很多人会把共情等同于第一种。而布卢姆所反对的是情绪共情而非认知上的共情,即反对感他人之所感,而非理解他心。他认为共情就像一盏聚光灯,把我们的注意力导向需要帮助的人,这种焦点非常狭窄,会被一个人自己的偏好左右,往往聚焦于特定的个体。乍看起来可能还是不太好区别这两个概念。你可以把它想成感性的和理性的(理解不同于感受),作者是个理性主义者,他认为常人基于感性层面上的共情往往没有想到未预结局,而是基于自我的满足、虚荣、自私进行怜舍,这就像在市场上贩卖的伤心故事一样,双方是相互的处在情绪共情的一种狭隘中。而这也常常会受到政客们的利用,激起人们内心中对于正义、道德评判的一面,但反过来一看,被屠杀者同样会成为屠杀者。

这本书并非只讲共情,而更多的是探讨道德评判,怎样做才是好的、善的。不过如果你想在这本书找到答案,那么读完后你应该会大失所望。不止布卢姆没找到答案,古往今来对伦理这一领域的讨论就没有终极答案的统一。但布卢姆却理想化地相信理性才是冲破情绪狭隘偏见的能动选择。

作者一直强调的,要理解,而不是感受。而且还举了医疗工作者的例子,在社会皆以共情为善良同情等美德划等号时,似乎没有足够的共情就会被贴上不道德的标签。但其实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某种节制情感和客观冷静有时候并不是共情不够,而恰恰是理解和关怀。另外,这就让我想起了一个问题,真正了解和理解一个人是否存在?布卢姆说,在被过度赋予感同身受的重要性误导的同时,当我们能够理解一个人时,不一定需要情感上的共情才叫理解,当你考虑他人的考虑,从他人的视角看,也是一种理解。

最后,阅读这本书可能会让你感到有点摸不着头脑,感觉作者没有说明白,想深入又深入不下去。我的感受是,布卢姆是一个相对主义者,试图走一条中间道路,进行统合。然而,这种角色往往吃力不讨好。一个著作者或理论家,常常是以某种强有力的"偏激"理论观念为人所知,比如弗洛伊德,华生。他们自身有着极大的固执和恃强的人格特点,一股全世界都反对我,我也依然特立独行的味道。然而,我们都知道他们的理论都带有片面性,当然这不妨碍在某一层面上其理论是有突出建树的。但矛盾的更在于,尽管我们一直被教导不要绝对地看问题,要取各家之长,辩证客观地看待。但吊诡的是提倡统合,正反两面来思考问题的时候,会让人觉得失去了很多精彩。比如心理学史上也有人试图将意识与物质统一起来走一条统合的道路,但都不得其行。相反,历史筛选下来的几乎都是从不同层面注解心理学的奥秘的理论,我们知道只有把这些不同理论加起来一起解释更加地可行和"科学",但事实是,无法找到有这样一个理论。因此,作者一方面驳斥的同时,又认可一些情况,但又说过度的不好,这就很让人不知所措。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