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攻略》这篇文章通过深入剖析成功人士的致富经验,揭示了致富的关键要素。文章指出,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坚定的目标、持续的努力和正确的策略。通过实例的讲述,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学习如何在职场中寻找机遇、抓住机遇,并付诸实践,实现财富的积累与增长。
致富攻略影评篇一
作为最纯粹的金牛座,
片中绝大多数实例离我非常遥远,
所以我也不理解当初我看到网上推荐的人说里面的内容非常有用,
原来身边有这么多人是这么消费的吗,
挺讶异。
尽管如此,主持人对于生活的态度深得我心。
而且也身体力行的用整整八集证明了他说的,
「抛开那些数字和表格,好好去生活」。
看所有的事例就会发现,
解决的问题的方法都很简单,
就看你愿不愿意改变,
(而且我觉得美国人自主意识太高在这里是明显的缺点)
而当将问题(关于钱)的问题放上桌面上之后,
你会发觉,咦???
真正的问题和钱压根没半毛钱关系。
自尊问题,信任问题,沟通问题,甚至智商问题,
都不是钱的问题……
让我挺意外又合情合理的。
而真正和钱有关的部分,
关于买房,投资,创业这些,
其实都是我早已经知道的事情。
也没有说什么深奥的经济学问题,
一切都是常识,一切都是人性。
致富攻略影评篇二
变富,对普通来说,真不是遥不可及。
而快速变富,确实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个对普通人来说,难度大大升级。
我记得“财富自由”这个词变得无比火爆的时候,恰逢十几年前知乎刚刚开放内测,那时候知乎最热门的话题,无一例外和“钱”有关——我是不是现在该买房?我是不是该留在北上广?我什么时候才能年薪百万?
也在那个时候,我自己开始认真研读《富爸爸,穷爸爸》以及《小狗钱钱》,早日实现”财富自由“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小种子。后来读到豆瓣上的热门文章,是三公子的,好像叫什么3000元变3万啥的,名字记不得了,但对我冲击力极强!
毕竟那时候,我刚步入职场,一个月赚5000块左右,心花怒放地想要买买买,报复那个怎么努力学习都是班上垫底的自己。但是人家三公子,上班没几年,就开始谋划着买房,炒股,兼职,大V,斜杠青年做得风生水起。
所以很幸运,对“钱”的认知和启蒙,在我开始真正意义上开始赚钱的时候,就有了很好的基础。并不需要畅销书作家Ramit如这部真人秀一样,通过浏览信用卡流水和银行账单,来纠正人们对待钱的态度和如何养成可持续积累财富的习惯。
(骚瑞,讲了这么多,才提到《致富攻略》这部网飞真人秀。)
《致富攻略》里,畅销书作家Ramit汇集了好几个向他求救关于如何化解自身财务危机的粉丝,以各种案例,抛砖引玉,让看完真人秀的人们反思,自己的花钱习惯和对待钱的态度,从而优化财务状况。
比如有家庭煮夫和赚钱小能手的老婆,收入看起来很不错,但两人+俩娃经常入不敷出,赚钱的老婆压力山大,觉得自己已经拼到不能再拼了,毫无安全感,但老公丝毫不知道感恩,带娃也带的很不开心;
Ramit仔细观察了这对夫妻的相处模式,觉得老婆掌控感十足,她从来何不老公讨论日常赚多少,怎么花,怎么量化老公看娃的辛苦;以前是工程师的老公在家带娃,毫无收入,在怎么花钱上毫无自主权,自然感觉毫无尊严,老婆忙得如穿梭的火车,他只能任她呼啸而过。
Ramit说,娃,请交给专业的人带,老公,你给我出去赚钱去;再来,两公婆必须坐下来心平气和一起看看每个月钱都花在哪里去了,到底收入有多少,以后梦想的生活什么样,如何脚踏实地实现它?
Be honest to yourself, be honest to money.
其实大道理我们都懂,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究其原因就是,大道理放到小人物身上,需要去拆解,细化到日常的行动力,而每一个行动都需要立刻去做!立刻去做!立刻去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而往往,大多数人没有好好想过如何细化,如何钢铁意志般去执行。比如最简单的存钱,最简单的欠债还钱,以及最简单的不要入不敷出,根本不需要去解释到底该怎么存钱(不花钱就好),该怎么还钱(有钱立刻还给债主,看到账单里的负号,想要立刻消除它),该怎么入不敷出(不要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不要被虚荣心作祟)。
《致富攻略》大多数的案例都属于这三种:谁不想买买买?谁不想拥有最好的?谁不想早点买房?可是大哥大姐们,几乎都是月入三千,想要月花三万的主。
所以说来说去,致富和自控力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你掌控了你自己,就能更好的掌控金钱,当你掌控了金钱,再来谈投资,养一只会下金蛋的鹅不迟。
《致富攻略》里有一对准夫妻其实已经很富了:拥有自住房,还把房子分拆出租,出租收入完美cover每个月要支付的房贷和利息;老公的年薪也不错有130k美刀,老婆在3.5万左右,两人还有10K去投资炒股,两人也经常坐在一起畅谈如何财富自由,赶紧实现富有的美梦。
主持人Ramit一下子看出这两个有着不错金钱财富观的问题:女的主业居然是做网络直销,这个基本上和传销八九不离十,怎么这么聪明的人,会在这种庞氏骗局里纠缠好多年?男的也很神奇,自己在炒期权的时候赚过一笔,就觉得自己是投资大神,开始自己选股炒股,结果当然是——很惨。
对策就是:女的赶紧换工作,大好时光干点正事不好吗?男的,你收手吧,存在银行吃利息并没有那么糟!
Do the right thing, slow is fast.
最后我想说这部秀对我个人启发挺大的一点:Rich life is now and future。
我年轻的时候,真的一点也不爱钱,我觉得谈钱特俗,工作嘛,随便干干就好了,重要的是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再看完巴菲特老爷子的自传以后,以及一大通财富自由的洗脑后,我才发现不谈钱的我,真的是生活在白日梦里,我被父母保护的太好了,总觉得需要花钱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支持我。
当我开始有计划的赚钱,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买低风险资产,买优质的房子去投资,以及我自己的职业开始不断要求自己定期审视自己的财务状况,控制支出,现金流再循环。我花了无比多的经历在为“未来”积累财富,我希望有一天我的账户里可以出现一个让我感到安全的数字。
但渐渐地我明白,这个数字是不存在的,因为人性的贪婪。但我已经对自己太严苛,对家人也太严苛,思维自动进入到几乎做没件事都要计算下投入产出。说实话,很难受,更难受的是,我明明知道这样生活无法是自己放松下来,我总是停不下来要考量利弊,人非常紧绷。
所以,我当下的生活,真的很贫穷。我也在学着和自己和解,这也使我时常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切都在中庸里。一切都要平衡,都要找到让自己最舒服的状态,否则一切都做不成且无意义。
我倍速播放这部真人秀,两天就刷完了,看的时候很放松,看完还有点小感触,这就是这部片娱乐性和记录性最好的中庸。
致富攻略影评篇三
这部纪录片有8集,每集大概35分钟。
其实,说是纪录片也不对,因为整个节目对所有的问题浅尝辄止。
整体上来说,这部片子更像是主人公对自己事业和书籍或者节目的一个宣传片。
不过,“致富攻略”可是个千古谜题,换在江湖世界,那也是武功秘籍之类的存在,本来也不是几个小时纪录片就能教会你的。
片名充满噱头,片中选择的几个案例也挺有意思的。
片子的结尾,这八个案例中的主人公的经济问题,似乎都有所改善。除了贵妇Nathalie,她不具有可讨论的地方,太遥远了引不起人的嫉妒,她在片中完美演绎了“有钱=任性”。
整个片子给我比较深刻的感受是提到了“婚姻”和“理财”之前的关系。
金钱最伤夫妻感情。
这个时代年轻夫妻或者情侣,大多是双职工。讲究男女平等,男的赚钱,女的也得赚钱。
为了抚养孩子而暂时放弃工作的一方,无论男女,就像是片中的Matt & Amani一样,男的也会抱怨:“她赚得越多,就显得我越没用。”
所有人都在提家庭主妇为了孩子的付出劳动多么辛苦,但是换到了单个家庭,没有经济收入的一方会失去话语权。一个家庭结构就像是缩小的社会体系,从来都是“有钱的是大爷。”
最普通的就是Donnell & Monique,他们就是普通的陷入信用陷阱,超额消费的你我。
这几年“平均下来每天xx元”的信用消费观念,灌入了每个人的耳朵里和心里。这个分期不贵,早买早享受。
所有的手机软件平台都可以开一个信用额度。
可是没有人告诉你,这些都是陷阱。还没有积蓄的时候,就开始了亏空,后面就是无尽的黑洞。
Donnell开了很多银行卡,问他为什么,他说,每张卡里都有点钱,这样看起来就会感觉很有钱。
现在的社交软件将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生活背景的人拉到了一个广场上公开处刑,让经济不那么富裕的人误以为“他有,我也需要”。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的卡里一毛钱积蓄也没有,那要敲响警钟了。
Donnell & Monique这对夫妻是同样的穷,同样的超额消费,解决问题时还能互相监督。但是对于Drew来说,他的处境就有些艰难。
有一个收入稳定并且相对高薪的配偶其实是一件好事,但是对自尊心强的Drew来说,也是一种压力。
如果有短期内还不清的债务,倍感压力的时候,跟配偶坦白财务情况,寻求帮助,其实是一种好的尝试。
还债挺难的,为了自尊心而让债务越滚越大,得不偿失。
还有提到夫妻间消费观念的不同,其实能理解。因为两个人自小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各自的消费观念自然不同。此时沟通和求同存异是最好的办法,还有学会向家人求助。
开始也说了,这部片子就是个宣传片,也就这样了。但是片中强调的夫妻之间关于金钱的沟通观念还是挺有意义。
夫妻本来就是缔结契约的关系,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如果有,跟配偶坦白经济负担,共同进步,两人关系才能维持得久。
总体来说,这个纪录片打发下时间,还行,至少财务启蒙的作用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