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是一篇观点独特的文章,作者通过对水墨画的描绘和解读,引发人们对艺术的思考和探讨。文章中提到水墨画的独特韵味和表现力,以及艺术家在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通过阅读《水墨画》,读者可以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魅力。
《水墨画》读后感(篇一)
百闻不如一见,百说不如一练。国画也是如此,了解历史、懂得历史的基础是学习技巧、参悟其中才是硬道理,才能胸有成竹、深感其是。反之,有一本历史书、工具书,让你的国画学习更能通达顺畅、脉络清晰。此书是学习中国画的泛舟江水之旅,让你知道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不管是逆流溯源,还是顺流而下,能让学习、了解国画上下其手
《水墨画》读后感(篇二)
水墨画起源于南朝,并于中唐正式确立起来,其历史悠久,作为我国所特有的艺术形式,是让国人为之自豪的文化符号,发展至今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黑与白、水与墨,形成了风格多样的绘画。
在《水墨画》中,谢稚柳老先生怀揣着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挚爱,向我们介绍了水墨画的发展过程,以及各个朝代的著名画家、画作。在谢老先生的引导下,读者如同进入了博物馆,在沉浸式地欣赏中,不禁感叹我国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
学生时代曾学过一段时间国画,虽无造诣,却自认为懂得欣赏,经常会惊叹于名家画作的复杂和精巧,现在才知道那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构图赏析,和“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布局层面。读完此书,方如醍醐灌顶——笑话原来的自己竟如此肤浅。谢老在介绍画作时,会从画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出发,然后再延伸到个人的画风特点。对赵孟頫、董其昌、李煜等水墨画发展各个阶段和分支的引领者,都进行了详实的介绍,虽为科普,却不枯燥,我想这正是得益于谢老先生的字斟句酌,他对待学问认真、严谨的态度在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而无论从内容、或是书本的装帧,此书都堪称艺术品,书脊采用了布面包裹,这是近些年来备受追捧的特装书才会使用的材质,足见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用心,也算是对谢稚柳老先生的认可和尊重。
据说我的爷爷也曾经是小有名气的画家,无奈由于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其画作并无留存于世,留下的只有少得可怜的书法作品,和一些在我们小城的历史建筑照片上才能偶尔看到的门头题字。常想若我出生时其尚健在,应该也会传授我一些书法和绘画技法,这也算是种遗憾吧。根据父辈们的只言片语,依稀也能了解到爷爷对待艺术钻研的态度,与本书的作者谢老先生非常像,他崇拜颜真卿的字,于是刻苦练习,在颜体的技法上,加以升级,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一点也与《水墨画》中介绍的画家们很像,学习模仿——自成一派。科技在发展,艺术也一样,不应停留于原地,我想这也是前辈们在寻找,和在寻找中想要传授给我们的吧。
《水墨画》读后感(篇三)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当这首诗一念出,每一个国人眼前顿时会浮现出黑白相宜、浓淡相适的水墨图景。水墨画,实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一个奇迹,通过几笔勾勒,一副山水墨色跃然纸上,既给人以美的直觉,又给予人无限遐想。
然而目前社会上,各种“书画大师”层出不穷,用各种夸张的手法大书大画作品,以至于人们对水墨画产生误解。谢稚柳先生的这本《水墨画》是对爱好水墨画、爱好中国艺术的人的一本入门小书,极其具有阅读价值。
一、五彩斑斓的黑
在设计界、绘画界的日常工作中,常涌现无数的小段子,其中一个极有有趣的小段子是客户要求设计师给他一个“五彩斑斓的黑”。一闻此言,哄堂大笑,一时传为“外行指导内行”的笑柄。
图画本应是色彩丰富而饱满的,似乎只有通过强烈的颜色对比才能表达情感。但是谢先生却指出,水墨画恰恰是不靠色彩的强烈对比,仅仅依靠黑白二色便能营造出五彩之感。谢先生言:
“‘破墨’……是指笔运用墨来进行描绘的过程。因为,墨既然是单一的色彩,而它所负担的任务,是多样而错综繁复的,所以必须把它分散开来,浓的、淡的,较浓的与较淡的,更浓的与更淡的,破成了多种多样的色调,形成了‘五彩’,不止一次地,累叠地来配合‘笔’所描写对象的需要,这就叫‘破墨’。”
谢先生的话揭示水墨画的极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其中的“匠心”。这水墨画看似黑白,实际上通过浓淡之差,营造出一种“五彩”的感觉。因此看现在网络上有不少“大师”去搞什么泼墨、洒墨的创作,看似洋洋洒洒,好不热闹,实际上正是背离水墨画的“破墨”宗旨。
仅通过“破墨”这一个小事例,就可让大部分人对水墨画产生一个小了解,并且获得破解当今网络水墨画乱象的武器,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二、水墨鉴赏的艺术
人人都知道水墨画好,可是却难以去鉴赏一副水墨画哪里好。谢先生便在此书中为大家讲述如何去鉴赏一副水墨画。
要看笔墨,看笔墨的搭配如何,是否通过笔墨的搭配表现出“阴阳面与凹凸面,深与浅和远与近,寒与暖,晦与明的光景”。而这一切又是耐人寻味值得去细细琢磨的,勾勒出描摹对象的形与神。
二是要看绢与纸对绘画的影响。在小说之中,常有将一幅真作层层揭下来,做成多幅作品。或是利用半幅甚至是残缺的真作补全,伪造真作。这便是绢与纸对于绘画的影响了。就以纸为例子,元代以前的纸是不吸水的,因此水墨只停留在纸面而不会透过纸背,而元代以后的纸是吸水的,水墨会透过纸背,透过纸背的墨色会化开,因此对于画家的画画也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的。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鉴定画作的方式呢?
三是看诗与画的关系。中国的山水画,不仅仅是一幅画,而是融合美学、诗学等为一体的艺术品。因此看山水画,不能如看漫画、插画一样的走马观花,而是应捕捉画背后的深刻意义。就如同谢先生所说:“画通过了情与景所交织起来的人与事物,通过了水墨的特性所描绘出来的形象,形成了它的境界,让你从这个境界里,亲眼见到这些形象,更从这个形象里体会到了它的情是如此这般的。”
三、书香与墨香
目前在读者圈之中,大家常谈的一个话题便是“天下苦轻型纸久矣”。大家买书的目的,除了供阅读增长知识之外,还有想要长久收藏的目的在其中。这便对书提出极高的要求。《水墨画》一书装帧精美,纸质良好,也不存在字大行疏以欺骗读者的行为在其中。因此这本书也极其具有收藏价值,是值得爱书的朋友购买的。
《水墨画》读后感(篇四)
水墨画是中国画独有的,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水墨画采用笔墨运用的技法,通过水墨调配在纸上晕成不同深浅的墨色展现不同的层次,从而将客观物象与精神世界结合,阐释出无穷的意境空间。水墨画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伴随着社会变迁和文化演变,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美学体系,并成为了构成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重要元素。
谢稚柳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史上卓有成就的国画大师。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他曾取法水墨画大家,对每位画家的风格及其形成过程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对国画中的笔墨技法有着深刻的体会。谢先生也精于书画鉴定,是海内外公认的书画鉴定权威。在古书画鉴定中积累的经验和对传统的借鉴,使他对国画,特别是水墨画有着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他对传统绘画独到的欣赏方式,谢先生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渊博的艺术修养,分析了历代水墨画的师承和风格流变,于1957年写作出版了“具有奠基意义”的《水墨画》。
《水墨画》以水墨为界定,研讨了水墨画的欣赏,考证了水墨画的确立,并从山水、人物、花竹、禽兽等角度论证了历代名家水墨画的笔墨风格和流派。《水墨画》首先确立了水墨画自萧绎的肇始,到中唐吴道子王维的确立,从五代到北宋关李范董四家的成熟与发扬,再到元明清脱离写实而“堕入于粗浅与庸俗”的“今不如古”的发展历程。
在此书中,谢稚柳专门指出水墨画的一个原则,即“水墨画是写实的。”只有写实,才能像唐宋一样成为“先进的典范”、“先进的流派”和“先进的方向”。否则,就会如明清绘画主体上是“对绘画的主旨逐渐的遗落”,成为了“剥皮主义”,无法超越,甚至拖延。
《水墨画》再版是一件盛事。自1957年首版以来,《水墨画》一直脱销,直至今年,才再次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以单行本的方式出版。值得注意的是,《水墨画》的此次再版虽然以1957年版为底本修订,但是替换和增补了彩色高清画作图片,同时还增加了三篇谢稚柳先生的画史论文,力求给读者更多的享受。
读《水墨画》是一件重要的事。厘清水墨画的演变路径和演化规律对于水墨画的继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正确理解传统才能真正的继承传统,才能找到实践的立足点和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为壮大和延长水墨画的生命力提供支撑,这也是谢稚柳先生在《水墨画》中不断强调的。因此读懂《水墨画》,理解水墨画历代艺术流派的形成和演变、风格和特点对于我们今天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绘画具有重大意义。
读《水墨画》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水墨画》读起来像在看一部全面介绍中国水墨画的纪录片,谢先生的点评则如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在用极富感情的声音为我们讲解一幅饱含历史风韵的、绚烂多姿的水墨大观。这大概是因为历代以来水墨画的典范、流派和方向都藏于谢先生胸中,使得对它们的评价往往是一语中的;但又是有非常清晰的条理的,因此写起文章来也行云流水一般。再版《水墨画》采用了彩色插图,不仅再现了水墨画经典,也使读者在通畅阅读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领略水墨画经典的无穷魅力。
《水墨画》读后感(篇五)
谢稚柳,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翁,所居地名为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等,透过其斋名穿过岁月的重雾,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温润如玉充满书卷气的文人学者。他的书画俱佳,其画作具有极高的市场身段,其中《仿守山水花鸟册》曾标出6900万的高价。
谢稚柳所著《水墨画》是一本关于水墨画的鉴赏集,收录了许多名家的山水、人物、禽兽花鸟画,并对各家的水墨画的笔墨风格进行了赏析。书中包含了谢稚柳对于中国画传统的研究心得,继50、60年代出版、再版后脱销了很长一段时间。旧瓶装新酒,今以更新的形式再次出现在大众的眼前,对于中国传统画艺术在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水墨画是写实的,有它独有的艺术特性和成长、演变和发展过程。从萧绎《山水松石路》的破墨,到中唐吴道子王维等人的确立,从李成、董源、范宽等人成熟、继承和发扬,再到明清脱离写实的发展历程。由于这些因素的加持,我们欣赏水墨画虽然会从主观的爱好出发,但亦配合了客观的事实与条件。我们会从画家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命运中去窥探水墨画背后的故事。
我们可通过那些若隐若现的诗词去走进浓墨重彩的水墨丹青里。
都说诗言志,其实画亦然。不论它是着色与水墨,画都是富于诗意的,可谓一首无声的诗。但是诗是以文字来描述人和物,而画则是以笔和色彩直接描绘,虽然有区别,但它们被赋予的描绘的特性,却是完全相同的。从唐代开始,水墨画通过意匠和笔墨,形成高妙的体格,描绘真实。它的艺术手法沟通结合诗意,使“富于诗意”称为了绘画的艺术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维,苏轼曾评价他“殊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画中藏诗的风尚一直持续到了宋朝,诗与画的联系更加紧密了。我们经常会看到宋朝画家的作品中常常把诗的意境与情味融入画中,把诗中的内容,通过画作的描绘,刻划与发挥出来。诗与画相互倚重,使两者的艺术性融为一体。
谢稚柳的人生也是这样充满诗意,论画作,他自成一脉;论鉴定,更文采飞扬。他的一生如他鉴赏的丹青一般,是一首无言的诗。
《水墨画》读后感(篇六)
黑、白、灰,浓与淡,算得上是水墨画突出的色彩了,它看似简单却又十分复杂。不懂水墨画的人,很难分辨究竟什么样的水墨画才是精品。
其实,在读谢稚柳先生的《水墨画》一书之前,我也不懂如何欣赏水墨画。谢稚柳先生在《水墨画》中梳理了中国水墨画的流变与传承,囊括了他一生的绘画史观和鉴赏特色,这也是他一生绘画研究的基本思想。
· 如何鉴赏水墨画
水墨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特有的形式,运用单一色彩进行描绘真实的形象,它是着色画的分支。因为水墨画形态多种多样,也产生过千变万化的流派,如何欣赏的确是一个问题,很多人只是从个人喜好,主观兴趣出发,而不是客观地从认识它的本身出发。
谢稚柳认为:水墨画是写实的,有它的艺术特性,欣赏的根源,是可以找寻的。总体是结构,但是结构的好坏,不是一眼可以解决的,它由许多细节组成。
至于气韵是怎么回事?它是抽象的,必须要实物来证明,这就必然要通过实践。
· 水墨画的演变
水墨画是从着色画中独立出来的,虽然它在着色形式方面有变,但写实的原则是相同的,可以说水墨画是着色画的进步。
那么,水墨画究竟从何时出现的呢?又是如何演变至今的呢?
谢稚柳先生追根溯源,梳理了的水墨画的演变过程。水墨画出现比唐更早,南朝梁元帝萧绎所著《山水松石格》就已谈到用墨水作画,他提出“笔精墨妙”,主张用墨来替代一切颜色。
南朝陈以及隋、唐初期,水墨画并没有得到巨大进步,而此时的水墨画主要运用在“山水松石”方面,这一时期的山水画的创造性、艺术性大大得到提升。可惜的是,吴道子、王维等山水画都没有流传下来。
五代到北宋初期这一时间段,水墨山水画逐渐走向成熟与发扬的阶段,这段时期内出现的画家,领导了水墨山水画的蓬勃发展。其中代表人物有:关仝、李成、范宽、董源。他们的画风各有特点,笔力与擅长之处并不相同。比如:范宽的笔力最为老健,擅于写正面折落的山势,黑沉沉的墨韵,特有的“点子皴”,而董源的画中,一般都是短条子皴,有时作弯曲形,山头聚着一些小卵石,笔势一般都是圆的。
至于元、明、清等朝代,《水墨画》一书中也针对一些名家的画作特点进行了分析。比如我们熟知的《富春山居图》的画家黄公望,他虽然对“富春”“虞山”有过观察和体验,却是减轻了对描绘对象的深刻性,而着意于笔墨的创造。他画中的山林,只是一些不太多的长、短、尖、秃、清楚的、毫不混杂的线条的组合,用一点淡墨水来烘托,有时候连烘染也没有。
水墨人物画,其实就是“白描”,以墨线条来描绘而不再加颜色。其中,吴道子、赵孟、颜辉等人的画作广为流传。
花鸟禽兽等水墨画也是从唐代兴起,到北宋初期已经繁盛起来。北宋的墨竹高手是文同,以工细双钩花鸟画铸成的是宋徽宗赵佶,元代的花鸟画高手是王渊,元代末期的墨梅名手是王冕,明代擅长水墨花鸟画的是沈周……
· 如何欣赏水墨画,还得看《水墨画》
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欣赏水墨画也是如此。
看画也有看画的门道,不知道水墨画好不好,那是你不会看。读《水墨画》这本书,可以跟随谢稚柳先生学习如何欣赏水墨画,还能了解水墨画从无到有以及如何演变至今的过程。
如果想学习如何鉴赏水墨画,这本书也许很适合。
《水墨画》读后感(篇七)
这本书开篇中的一个小故事吸引了我——一位画家因为一棵松树而激动非常,原因是他曾经画过一幅山水画,其中有一棵松树从根起分出了两根主干,有人因此对他提出了批评,说世上没有这样生长的松树,而如今他却为自己的画作找到了真实的例子。
如此我们便知道,这世间万物原本就参差百态,仅个人之眼界不能定义他人之视界,对于欣赏绘画作品来说,也是如此。
这本书是一本水墨画的鉴赏集,书中收录了许多名家的山水、人物与画竹禽兽画,并对其作出了赏析。
随着时代对更迭水墨画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又有着怎样的流派与不同的的技法?我们又该如何去欣赏一幅水墨画?
我前两天恰好看了一本有关于书法绘画的大家点评集,在那本书的最后作者先生列出了中国绘画的几点要素,其中便包含了意境、功力、气韵、笔墨、运用等等等等,究竟什么是气韵呢?——“能生动不定有气韵,有气韵必有生动。”
“气韵”是个抽象的概念,但在水墨画中,又占着有重要的地位,可意会不可言传。
不过流派却可以有着明显的区分,
比如著名的米芾和他的儿子发扬起来的“墨戏”(画而至于戏)、李唐大刀阔斧新创出的“李唐派系”等等,各成一脉,各自绽放。
额外写一写赵孟頫吧,我很喜爱赵孟頫的字,在《元史》本传中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但赵孟頫水墨画同样也很厉害,明人王世贞曾说:“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
赵孟頫之于宋元时代更迭之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联结作用,他反对南宋的画风,追求与提倡唐和北宋的画格,他画山水也画人物,画动物也画植物,他的画与他的字一样讲究含蓄流畅,舒展自如。
正如葛康俞先生评他——“宋元之间,赵孟頫之功居伟。写字规返晋唐,绘画则取于唐人去其实,取于宋人去其犷,独得元人风气之先。”
我真喜欢他啊。
纵观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绘画贯穿其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往古的绘画,始见于陶器,再丽于铜器,再附于建筑,至西汉有绘画独立之记载。”《据几曾看》
绘画承载了属于我们的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也记载了古人们真实的生活场景,同样它也是一种极为珍贵且高雅的艺术形式。
前两年故宫六百年大展的时候同时举办了苏东坡的书画作品展,我很幸运的挤到了人堆里,亲眼见到了那些历经过千百年风霜的画作,一幅好画,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发珍贵,引无数人为之痴迷。
(并且那间展室里的人多到离谱,这也让我坚信中国的传统书画艺术一定可以永生。)
而这本《水墨画》时隔20年后再次出版,在原作的基础上增补与替换了许多画作的高清原图,以一本书的形式为我们尽显水墨画的无限魅力。
也希望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对属于中国的传统绘画产生兴趣与了解,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多了解总是好的呀~”尤其对于年轻人而言,我们需要这样的文化养分。
《水墨画》读后感(篇八)
稍稍了解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的人,对谢稚柳、陈佩秋伉俪必定不会陌生。当代著名书画家、中国书画鉴定大师谢稚柳先生,从事书画鉴定和美术史学的研究,同时也精研于书画。他曾说“我是搞古书画考辨的,画画只是我的业余生活。”(高进勇《怀念著名书画大师谢稚柳》),但也曾说过“在艺术实践的过程,眼引导着手,眼确实为手的信据,手完全是跟着眼走的,眼高手才能跟着高,眼低手就只能跟着低,而且比眼低。这说明要手高,先得使眼高,才能把手带到高处。”(谢稚柳《借鉴———绘画艺术的主要基础之一》),这种从研究作品、形成理论到付诸实践的治学方式和一丝不苟深入分析的态度,长久以来成为美术史修习者敬佩和学习的对象。
陈佩秋与谢稚柳
《水墨画》中的理论是高屋建瓴式的,但并不令人感到一种坐而谈玄式的隔阂,谢稚柳先生的理论廓清了初学者对于水墨画欣赏常常会混淆的概念,例如关于欣赏的问题,谢稚柳先生认为,欣赏不能仅凭一时爱好,而是要有所依据,这种依据便是对水墨画技法和原则的认知。理解所谓笔法、墨法、结构、时代的变化、艺术创作的表达主旨,是欣赏的主旨,欣赏的诀窍就在于看实物和实践。我们喜欢一幅画,是“知其然”,而知道这幅画为何令人喜欢,是“知其所以然”,一幅好的作品,应当具备技法条件,而技法的总和与归宿,是一脉相承的审美终点:风骨和气韵。
《水墨画》书影
谢氏说到,墨的运用与笔法结合,用单一色彩表现了阴阳面和凹凸面,既能表现实质,又能表现虚空,技法上增加了繁复性和广大性,水墨画出现之时,做了当时着色画所不能做的事。从表现力上解释了为何“画道之中,水墨画为最上。”
曾读《七缀集》等文艺批评著作,对苏东坡那句“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这句谢老似乎引用时写成了“作画与形似”)印象深刻,从而造成一种浅淡的认知,认为中国画是不追求形似的。谢氏认为,这两句诗被广泛引用实际上引起了广泛的误解,绘画不要讲神似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人们不能用它作为“护身符“。他强调,形似是一种基本,只是在形似之外,更应具备生动的神情,这就要求笔法的应用精妙,从对象出发和产生,摄取对象的形和神。作为国画未入门的新手,谢老的解释以醍醐灌顶形容亦不为过。
在书的前两章,谢氏以概论的方式解释了水墨画的审美、发展、方法、艺术追求等宏观性问题,后面的三章中,以丰富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历数水墨画各个题材的风格流变和各家特色,不仅有客观的论述,也有性情的品评。陈佩秋先生解释道谢氏的观点同样随着岁月和经历的增长而发展,只是天不假年,未能作出修订,读者可在阅读中自辩,也可将《鉴余杂稿》作为延伸阅读。
《水墨画》堪称谢稚柳先生传统美术理论的定鼎之作,最初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年出版,2002年上海画报出版社出版徐建融先生导读插图版,201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汉英对照版。此次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新版《水墨画》,是以1957年版为底本修订的全新彩色插图本,在谢定伟先生审定下,替换和增补了彩色高清画作图片,增加了三篇谢稚柳先生的画史论文,以更全面客观的面貌将谢氏创作和治学基本思想呈现给读者,因此也是学习谢氏美术理论的适宜选择。但真正沉浸地阅读时会发现,谢氏在讲述的不仅仅是传统水墨画的技法或风格流变,而是审美的变革,甚至是文人精神的变革。一幅好的作品既是传统的,也是当代的,传统在于最细致的技法中继承有古人最高的审美追求,现代在于借助创作者的思想体现当代的气质和精神。
《水墨画》内页
《水墨画》采用部分布面装帧低调而文雅,封面尊重初版设计使用梁楷《泼墨仙人》,封底“稚柳”提款颇见用心。内页全彩印刷,配图更加科学且方便阅读,选图高清适合鉴赏。是一本阅读收藏皆宜的精品图书。
(2022.09.04)
《水墨画》读后感(篇九)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虽然它使用单一的色彩对实物进行描绘,但浓淡相宜的色调,却能够表现出一种古朴、典雅、大气磅礴的诗意。
在《水墨画》一书中,著名书画大师谢稚柳就通过追溯水墨画的演变过程,讲述自己在绘画方面的经验和见解,让更多人爱上这门高雅的艺术。
本书初版于1957年,如今能再次看到,可谓是一大幸事。书中不仅收录了初版的内容,还特别增加了谢稚柳先生关于水墨画的三篇论文。
每一幅绘画作品,都有其风骨和气韵。这种风骨和气韵,是体现在笔法、墨法以及各种技法里的。换而言之,只有理解绘画作品的结构,才能真正学会欣赏艺术。
遗憾的是,很多人往往以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来判定其好坏。殊不知,一下子引起注意的作品,并不一定是好画。而那些看似平平无奇的作品,却有着耐人寻味的美。
此外,绘画的欣赏,也要结合时代的变化、作者的宗学渊源以及创作意图。当我们尝试从传统性和创造性的双重视角,去欣赏一幅作品,自然能分辨出一幅作品的美与丑。
绘画固然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不过实践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谢稚柳先生才会为了作品的实践需要去研究绘画史,进而有了这部心得之作——《水墨画》。
中国传统的着色画,大多以石清、朱砂、石黄等作为颜料。然而,这些颜料在表现自然界现状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具有创作精神的水墨画诞生了。
水墨画可以表现出阴阳面与凹凸面,可以表现出深浅远近,可以表现出寒暖明暗,可以表现出云雨的迷离和烟雾的朦胧,可以表现出所绘对象的实质,也可以表现出内在的精神追求。
早在唐朝时期,就出现了水墨画派。我们熟悉的大诗人王维,更被视为水墨画的创始人。不过,在谢稚柳先生看来,水墨画的诞生还要再早一点。
当水墨画历经五代、北宋、南宋、元、明、清数个时期,又造就了包括山水画、人物画与花竹禽兽在内的三大艺术风格。
在本书中,谢稚柳先生不仅系统梳理了水墨画的发展史,还针对不同时期的画家及其作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可以让我们全面了解水墨画的艺术特色。
比如,精于山水画的画家荆浩、董源、米芾、赵孟頫、黄公望、董其昌,擅长人物画的李公麟、石恪、梁楷、陈洪绶、唐寅、仇英,喜欢画花竹禽兽的徐熙、李煜、文同、赵佶、扬补之、沈周等。
正是因为这些杰出的画家,水墨画的风格才一直保持着创新和延续。再加上,书中还收录了大量古香古色的绘画作品,阅读的过程犹如一场纸上盛宴,赏心悦目。
“画道之中,以水墨最为上。”的确,越是了解水墨画,越容易被这种古老的艺术所折服,这就是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
《水墨画》读后感(篇十)
虽然在水墨画创作上没有造诣,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对水墨画的欣赏。一本《水墨画》,让我重新审视对水墨画的理解。这本书是书画鉴定界的泰斗 “北张南谢”中的“南谢”——江苏籍著名画家谢稚柳的著作。
谢老一生致力于书画艺术,他从九岁开始学画,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他在书画、文博、收藏、鉴赏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水墨画》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收录了他对中国水墨画绘画史的研究论文,重在对历代名家作品笔墨风格的分析。按照传统水墨画山水、人物、花竹禽兽三大主题,分别精辟地进行分析。
谢老的文字简明扼要、又通俗易懂,具有亲和力,让广大非书画艺术专业读者也能读懂。
谢老在书画鉴定中说:“时代性包含有风格技巧的一方面,但更有每个时代环境、风气所带来的气质方面差异。”他在分析每一位名家笔墨风格的同时,也将他们与时代环境相关联。以时代背景为大框架,这样让读者从欣赏的角度有所参照。例如,提到人物水墨画,唐人画仕女“不论是唐初是崇尚瘦削的而中唐以后讲求肥壮的形态,它的画派却都是恢宏博大,显得气度高华,……”、“白描的画派到宋初才开始普遍盛行起来。”
再从时代的主潮流写到个人的画风。还是说人物画。明代的唐寅与仇英所画的仕女“开始了一种小眉小眼的作风。”而这种作风,整个地影响了清代。唐寅以“三白法”染仕女的面部,他的画既吸收了“唐妆”仕女造型特点,又体现出明代追求清秀娟美的审美风格。而仇英的仕女人物画,吸收南宋画派及元人技法,刻画细腻,精丽艳逸。
《水墨画》中,结合谢老的论文,配上了对应的各家名画,让读者大饱眼福。且不论是否真能参透出画中之精妙,光是欣赏这些画作,已然大开眼界,至少在心中留下印象。再跟随着谢老的笔触,慢慢来赏析。
谢老在文章中将书画理论中与品评、鉴定相结合,再融入他个人在书画创作上的造诣,能将各家笔墨个性分析得一言中的。
同样是画竹,书中收录的“竹”的画作有南唐徐熙的《雪竹图》、北宋文同的《墨竹图》,还有赵孟頫、李衎、吴镇、王绂等人的竹图。各家画竹各有风格。从画中也能看出几分。比如,李衎擅长画墨竹,而且非常重视写实。谢老在文点评“他的气格,显得拘谨不够灵动”, 正如元代另一画竹高手高克恭评价李衎的画那样——“似而不神”。
谢老深谙笔墨之道,他在书画鉴赏上的观点独特又颇具道理。除了分析各家画作特点、区别,便于大家欣赏和甄别,他也将水墨画的其他相关知识讲解给大家。例如,讲了不同材质画纸对绘画的影响,绢的透明与光泽更能发挥笔势的纵横生动,墨彩的五色纷披。水墨画纸我只知生宣、熟宣,但是对二者的区别总是有些迷糊。谢老的一席话,瞬间让我醍醐灌顶。他说“水墨不透过纸背的纸,一般称它为“熟纸”,是经过了胶和矾的加工制品。水墨透过纸背的纸,一般称它为生纸,明、清以来,一般的都是这种性质的纸。”这里,说的生纸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生宣,熟纸就是熟宣。(画画的纸因为产生宣城,所以我们称之为宣纸)无论是基础的知识,还是专业的品鉴,都让我获益匪浅。
《水墨画》读后感(篇十一)
在欣赏水墨画时,怎样才能言之有物,而不是简单说它好不好看?
谢稚柳《水墨画》可以帮我们找到答案。
开篇《欣赏问题》告诉我们,欣赏不宜从主观爱好出发,必须配合客观事实与条件。
不能只凭第一眼的总体感受,来判定一幅作品的美丑,把欣赏的第一步变成欣赏的终点。
不能只凭自己所谓“天才的”的眼光形成爱憎,因为这样的爱憎是不可靠的,是虚无主义的。
墨彩的淋漓不等于粗制滥造,笔势的泼辣不等于暴跳丑怪;墨韵的洁净不等于生意索然,笔势的精细不等于纤弱无力。
没有科学的欣赏准则,就很容易混淆黑白。第一眼吸引你的未必就是好画,第一眼平平无奇的,也有它耐人寻味的美。
欣赏要有所依据,“知其然和它的所以然,这样才能使这一欣赏站得住脚。解决了这一点,欣赏就完全是自由的。”
第一眼虽能大概看到作品的总体,但总体即结构,结构的好坏不是一眼就能看透,它包含诸多细节。欣赏,要欣赏形象描写的神情,欣赏笔墨技法,欣赏结构,欣赏这一切因素所承载的风骨与气韵。
欣赏的诀窍就在实践中,通过实践,理解笔法、墨法,理解结构,理解作品所处时代变化,理解作者的宗尚与表达意图,理解作者的传统性与创造性。这才是欣赏的主旨。
本书收录了79幅珍贵的水墨作品,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在对应的位置,结合作者对各朝代作家作品的赏析,可以有效帮助我们进行欣赏的实践。
《水墨画的确立》从宏观上讲述了水墨画的历史,《山水》《人物》《花竹禽兽》则详细阐述了水墨画几大分支的演变,各个朝代各个派系的兴起与没落、传承与革新。
南朝梁元帝萧绎《山水松石格》便主张用墨代替一切颜色,唐初吴道子更是开创了中国绘画的新局面。
从着色画到水墨画是绘画的一种解放,能更好地满足作家在写实及精神上的追求。墨把笔解放出来,让笔自由、个性地发展。
与着色画相比,水墨画的技法增加了繁复性与广大性,对于描绘对象的阴与阳、凹与凸、深与浅、远与近、寒与暖、晦与明、形与影、虚与实等,水墨画有着更深刻的表现力,做了当时着色画所不能做的事。
此外,绘画材质对水墨画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书中详细介绍了绘画从绢到纸的变化,以及生绢与熟绢、生纸与熟纸对作家作品的影响。
除了技巧层面,“神情”对作品的艺术性也至关重要。
作者重新解读了苏轼名言“作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认为除了形似之外,要有生动的神情,但不能为了神情而轻视笔墨,毕竟,神情寄托在笔墨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动的神情,对笔墨的要求更高——笔墨不精妙,仍可做到形似,但只有笔墨精妙,才能在形象之上创作出生动的神情。
本书虽为绘画史,但也强调了水墨画与文学的关系。
在水墨画发展的早期阶段,便有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到了宋朝,诗与画的联系更紧密。诗成为画的对象。宋徽宗赵佶的画院,即以“乱山让古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等诗句作为考试绘画的题目,考验画手如何通过对诗的体会来表现画的精巧构造。此外,也常有诗人以画为题,出现了众多题画诗。
本书初版于1957年,在海内外有过几次重版,新版对插图做了优化和修订,增加了三篇水墨画相关论文,对谢稚柳先生的水墨画理论有着更全面的呈现。
通过本书,我们不仅能全面认识自唐至清的水墨画历史,了解到各个历史阶段代表流派和代表作家,也能通过绘画主张、绘画思想的演变,具体感受到水墨画在中国古代绘画史和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对专业人士而言,谢稚柳《水墨画》是一本不错的参考书;对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也不失为一本优秀的通识读本。
[明] 仇英《春龙起蛰图》 香港艺术馆藏
[明] 唐寅 《函关雪霁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水墨画》读后感(篇十二)
“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
——[唐] 王维 《山水诀》
“诗佛”画论的开篇之语短且益精,绝妙论明了水墨画最是符合造化自然本性的风格技法。早已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观点。
水墨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是一种仅以水和墨即描摹刻画山水之姿人物之态花鸟之状的独特创作。其特点是近处写实,远处抽象,色彩微妙,意境丰富。这便使得如何欣赏变得多元,各有侧重。有关注“社会背景、作家生平、文献记载中关于作家风格的描述、评价,等等,具体的作品则仅仅作为点缀而被带到”的;有的;还有“只是从个人的憎爱、主观的兴趣出发,而不是客观地从认识它的本身出发的”;凡此种种。在书画鉴定方面,世有“北张南谢”之说的谢稚柳老先生以为,“欣赏虽说是从主观的爱好出发”,却也“不能不配合了客观的事实与条件”。欣赏的主旨在于“理解所谓笔法、墨法、各种不同的技法,理解所谓结构,理解时代性的变化,理解历来作者的宗尚与他们艺术创作的表达意图,他们的传统性与创造性。”如此看来,要学会如何欣赏一幅水墨画,不下一番功夫是不行的。不过,作为非专业的观众,自是不必“大费周章”下太大功夫的,只要大概能看懂能欣赏就心满意足了。可要大概能看懂也还是需要做一些功课、知晓一些基础知识的,例如:水墨画是什么,水墨画起于何时,以及水墨画的不同流派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水墨画是什么?
关于“水墨画是什么?”的问题,上文已略述——一种仅以水和墨描摹刻画山水之姿人物之态花鸟之状的独特创作。对于此问题,谢稚柳老先生(以下简称谢老)在其对中国画传统的研究心得——《水墨画》一书中有着更深层次的阐释:“水墨画,是祖国传统绘画所特有的形式,运用了单一的色彩来对真实的形象进行描绘,是特殊的创造。”它“从着色画所流衍而独立出来”,“是着色画的分枝”;“虽在着色的形式方面有变,而写实的原则却依旧相同,是着色画的进步。”因其艺术特性,“引起了历来学者们的特殊爱好”和“广大人民的特殊欣赏”,使得“它的历史虽较着色画为近……却与着色画并驾齐驱,甚至形成了后来居上的情势。”即水墨画是由着色画衍生而来的,中国绘画是先有着色画后有水墨画的。凭着其更易于状物的表达情感的寄托的艺术特性,水墨画受到国人的青睐而“自然地……兴起”,遂呈早于优于着色画之势。
水墨画起于何时?
“从着色画所流衍而独立出来”的水墨画肇始于何时呢?在谢老看来,水墨画肇始于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元帝萧绎所著的《山水松石格》,就已谈到用墨来作画,他首先提出……'笔精墨妙'”,“主张用墨来替代一切颜色”。只是这样的“技法上的变革与发展”却“并没有即时被引起注意”,直到唐中期才“确立起来”,吴道子的出现为水墨画“开了新局面”。单一的墨“开始在'山水松石'”中被运用,“使山水画的创造性、艺术性,大大地提高了起来。”“山水画……开始正式变了格”。而后经唐、北宋等历朝历代文人作家的推崇创造而日臻丰腴,“变幻了多种多样的形态,产生了千变万化的流派。”而“无穷的流派,无尽的风貌”,反过来又使水墨画的“形象性和艺术性……无穷无尽。”形成了笔法、墨法的变幻多端,形似、神情的巧妙无穷。
水墨画应如何欣赏?
在《水墨画》中,谢老开篇首先讲到:“水墨画是写实的”。为水墨画的创作和欣赏奠定基调。随后,他说:“譬如……欣赏……描绘的梅花”,“必然是从认识与理解真的梅花出发”,“这样,欣赏就有了根据,从而再涉及它的艺术加工。”其次是总体。“一幅作品,第一触到你眼里的是它的总体……有的吸引了你,有的觉得平平”。总体是欣赏的起点,非“欣赏的终点”。“一下子引起注意的,不一定是好画……而平平引不起注意的,也不一定不好。”再次是结构。结构是“欣赏的范畴里,绝对包含……并且是重要的一点。”结构的好坏由“多少细节所组成”,如笔势的运转,墨彩的使用,墨韵的呈现等。根据、总体、结构,即“形象描写的神情,一切笔、墨的技法”,结构,是“一幅好作品”必须具备的条件。而三者的总合、归宿便成作品的“风骨与气韵”,这“是绘画的原则,绘画的终点;也是欣赏的原则,欣赏的终点。”“然而气韵”“总是抽象的”,“必须要实物来证明……必然要通过实践”来感知。因此,“欣赏的诀窍,就在实践中。”“有所依据,知其然和它的所以然,这样才能……站得住脚。”最后,谢老总结“欣赏的主旨”道:
“理解所谓笔法、墨法、各种不同的技法,理解所谓结构,理解时代性的变化,理解历来作者的宗尚与他们艺术创作的表达意图,他们的传统性与创造性。或者可以说,这是欣赏的主旨。”
为何“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
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及国人心中的地位是极高的。如张彦远的“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陆机的“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诗佛”的“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等等。为何“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依旧是在《水墨画》中,谢老阐释道:水与墨的调和,将“单一的色彩”“破成了多种多样的色调”,“浓的、淡的,较浓的与较淡的,更浓的与更淡的”,“形成了'五彩'”。既“表现了阴阳面与凹凸面,深与浅和远与近,更表现了寒与暖,晦与明的光景”;“不但表现了云雨的迷离和烟雾的空蒙,而且表现了对象的形与影”;“既能表现实质,又能表现虚空”。而且“笔与墨配合”“把笔解放了出来了……让笔自由地、个性地发展着”,增加了技法上的“繁复性与广大性”,加深了对描绘对象“深刻的表现力”,“做了……着色画所不能做的事。”因此,水墨画的“历史虽较着色画为近,是着色画的分枝,却与着色画并驾齐驱,甚至形成了后来居上的情势。”
《水墨画》是谢老“为了绘画创作的实践需要而研究绘画史”进行撰写的研究心得,“绝大多数都是由对传世作品的具体认识而来,这与一般的绘画史研究颇有不同。”介绍了水墨画的衍生、演变及发展,各分枝各流派的特点及代表画家,欣赏的条件等等。短短十数万言,精妙绝伦,每一段每一句都鲜明地彰显着什么是信手拈来,什么是如数家珍,什么是高屋建瓴。
谢老的《水墨画》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最初是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57年出版的”,后由上海画报出版社于2002年再版,一度“脱销了很长的时期”,“欲觅此书为难”。此次再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将初版时“排于每章节之后的”单黑画作以彩图呈现,“增补进正文,标注收藏机构”;并在附录部分“增加了三篇谢稚柳先生所写有关水墨画的论文”(《从上海博物馆所藏唐宋绘画论艺术源流》《从扬补之<四梅花图>、宋人<百花图>论宋元之间水墨花卉图的传统关系》《中国水墨画的起源和发展》),补充呈现了“谢稚柳先生的水墨画理论”。此次再版修订增补单独出版,“使谢氏对于中国画传统的研究心得能以更新的形式再次公诸于世”,对其观点心得的传播功莫大焉。
《水墨画》读后感(篇十三)
著名鉴定、书画大家谢稚柳 带你读懂中国画
谢稚柳
谢稚柳既是近代屈指可数的鉴赏巨眼,又是当代卓越的书画大师,更是成就卓著的美术史家和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1983年8月31日,国家文物局成立全国古代书画鉴定七人小组,恢复了在20世纪60年代中断的书画鉴定工作。
作为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和组员(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刘九庵、傅熹年、谢辰生)一道,对全国25个省、市的208家各大博物馆、文物商店及其他文物收藏单位的十余万件书画进行鉴定。前后历时8年,行程数万里。
左起:谢辰生、刘九庵、杨仁恺、谢稚柳、启功、徐邦达、傅熹年
早在1927年,谢稚柳便在南京见过巨然的《秋山问道图》。20世纪30年代,他又陆续见了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董源的《潇湘图》,李成、郭熙及王蒙的山水画等。40年代中期,他有幸看到了王诜的《渔村小雪图》、赵幹的《江行初雪图》。1949年回到上海,谢稚柳开始从事古书画鉴定研究工作,并着手整理自己的美术史研究和美术创作理论。
1957年,《水墨画》一书出版。本书以水墨这一特殊材质为界定,考证水墨画的确立,论证从唐至清的山水、人物、花竹禽兽等科目的师承和风格流变。
1957年版《水墨画》
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谢稚柳将自己对传统绘画独到的欣赏方式,用于分析历代画家的笔墨风格和流派。他写道:
“笔法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要配合到描绘的对象,笔的运用,就很复杂而需要变化。需要粗的、细的、阔的、狭的、横的、竖的、劲挺的与柔和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从个别的到总体的,所谓一切的技法,来适应各种不同的形态。因此,这些笔势,就不能说这一种对和那一种不对,这一种好和那一种不好,它只要能配合所描绘的形象,使它有神情,有精妙的艺术气氛。”
谢稚柳鉴定留影
同时,凭借鉴定凤毛麟角但真实可据的上古传世作品,谢稚柳避开了画史上大量以讹传讹的文献陷阱,厘清了传统画史由古至今的发展路线,从而跨越了为笔墨而笔墨的近代画学,力探笔墨从无到有的水墨画源头,并进一步探究在水墨画世界之外同样具有丰富内涵,而在元代以后已经逐渐为人们所淡忘的中国着色画传统。
南唐 董源 《溪岸图》
北宋 李成(传)《寒林骑驴图》
尤其是,他在史料奇缺的唐至宋元的画史上理顺了几条主线,如由娄睿墓的发掘梳理出北齐到隋的画风演变;由整理敦煌绘画而得出唐人卷轴的画风;对比王诜和郭熙的风格,明确作为北宋画坛主流的李成画风及李郭山水派的变迁;从燕文贵的风格特色到王蒙笔法的由来;从南宋扬补之等人的梅竹到元人水墨花卉画风的形成。
北宋 王诜 《渔村小雪图》(局部)
北宋 郭熙 《早春图》
这些观点都在《水墨画》一书中得到呈现。如同在画坛上重振唐宋画风一样,在唐至宋元的绘画史研究上,谢稚柳的成果极具建设性。研究这段时期绘画的人,至今无法完全逸出主要由他修定的画史脉络。
南宋 扬补之 《四梅花图》
这也是为什么,谢稚柳在《水墨画》一书中对画史诸家的论述仅仅止于康熙时期,而对乾隆以后的一概避而不谈。从画史看,清初六家之后的绘画确实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正如他在《中国水墨画的起源和发展》一文中所说:
“过去,我谈水墨画,记得是谈到康熙时期为止,没有提到乾隆,没有谈到‘扬州八怪’。严格地说起来,中国的绘画到了历史上的‘扬州八怪’,是一个低落的时代,并且低落得是很厉害。······本来中国画讲究的是前进,讲究发展,不是墨守成规。然而到了康、乾时代,这些作家对笔、墨的发展全不讲究,而况有些人实在只是‘扯’两下子的玩意儿而已,远不是一个内行的专业作家。”
陈佩秋与谢稚柳
2022年是谢稚柳先生诞辰112周年,距《水墨画》首次出版已有65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全新彩色插图版《水墨画》。此版以1957年版为底本修订,增补陈佩秋所写序言,更首次收录谢稚柳三篇画史论文《从上海博物馆所藏唐宋绘画论一书源流》《从扬补之〈四梅花图〉、宋人〈百花图〉论宋元之间水墨花卉画的传统关系》《中国水墨画的起源和发展》,并经谢定伟先生审定,完整呈现谢氏的绘画研究。
谢稚柳是中国艺坛罕见的集鉴定家、书画家、史论家于一身的艺术大师。且与一般的书画家、鉴定家、史论家不同,他不是单纯地为书画而书画、为鉴定而鉴定、为史论而史论,而是将三者融为一体。因此,此书不仅止于是一部画史著述,而且还是一部鉴定著述,一部技法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