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的音乐异想世界》揭示了村上春树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他将音乐比作一种灵魂的表达,能够带领我们进入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解读和分析,村上春树展现了音乐在他作品中的重要角色,以及对生活、爱情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村上春树的音乐异想世界读后感(一)
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翻译和编辑,整个一个草台班子。只看了一个开头的引言,就气都不打一处来了。 比如这句“我对古典音乐唱片的封套设计可是相当讲究”,这是一个大病句啊,“我”只是唱片收藏者,所以只能是“我对唱片的封套设计是否讲究很在意(或很挑剔)”。 还有这句“光是这么做就让我心情娴静”,我差点吐了。村上是个70多岁的老爷子(虽然他心态始终是少年),他娴静个鸟啊。娴静难道不是女性的专属词汇吗,两性平权不至于平到这个地步吧。 有人说,应该找年轻的译者翻译村上,因为更城市化、更同频。我对此持严重质疑态度。年轻人的人文素养或许更值得怀疑,我是说,他们更专业,更精细,但缺少某些灵魂性的东西。
村上春树的音乐异想世界读后感(二)
村上春树是个音乐迷,他的小说里常会提及爵士乐和古典乐,这本《村上春树的音乐异想世界》是他根据自己家中收藏的唱片写的文章合集,主要是介绍家里不知不觉间攒起来的唱片,所以只能算是个人偏好与兴趣,没有任何系统性与实用目的,也没有必听曲目。
他坦言,要说这本书有什么助益,只能老实回答:也许还真没什么助益。
村上春树讲,黑胶唱片和CD不同之处在于,黑胶唱片是懂得报恩的,只要勤于保养,勤于擦拭干净,就能明显听见音质的提升,不像CD播放器,只是个盒子。
这些文章,对不爱听古典音乐的人而言,可能会有些枯燥,因为涉及到音乐的各种版本、唱片公司及不同的演奏者,而不是由音乐有感而发写出的散文随笔。但只要对古典音乐有些兴趣,就会发现很多好玩的东西。
《舒曼的C大调第二交响曲》(作品61),他对比了五张唱片,提到伯恩斯坦的演奏精彩流畅,机敏又知性,只是相较于康维茨尼的版本,有些段落过于老练,村上春树觉得,稍微粗糙一点不是比较好吗?
《莫扎特C大调第二十五号钢琴协奏曲》(K.503),他对比了四个版本,提到古尔达版本时,说古尔达是个维也纳人,说他给人一种略显夸张的印象,但凝神听,会产生一种在大阪乌龙面店吃清汤乌龙面般不可思议的安心感,那种不带任何企图、也没加什么多余的料、带着些许清丽感的演奏,泰然自若般呈现了最自然的莫扎特。
谈到施特劳斯的《堂吉诃德交响诗》(作品35)时,说卡拉扬的演奏一听就给人音乐在跃动的强烈印象,而傅尼叶可能是受到卡拉扬的影响,演奏没有之前那么利落。
谈到海顿的《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72岁的比彻姆指挥的《惊愕》,给人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旧时代英国绅士印象,就连第二乐章的惊吓方式也是稳健又高雅。他说比彻姆的演奏开朗愉快,是一派悠闲的海顿,是与“人生为何?”这种深奥问题无缘的世界。
这本书是读起来最不村上的一本,没有一口气读完的感觉,而是放在桌边,想起来就随手翻翻那种。
在我看来,这本书好过村上春树的随笔和一部分不那么好的小说。他不再是那个谈文学谈哲学谈爱情的小说家,只是喜欢古典乐、爵士乐的唱片收藏者。打开这本书,就好像走进朋友家,他把收藏的几箱子唱片一张张拿出来,一边带我们欣赏封面,一边絮叨着他喜欢哪个,推荐我们去听。
然而,但就算我们不听,也不会影响他的心情。
村上春树的音乐异想世界读后感(三)
不想当唱片收藏家的长跑爱好者不是好作家!“斜杠”文艺大叔村上春树,这次又带着他的音乐魂来啦!这位写出无数心灵慰藉小说的文学巨匠,私下里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音乐发烧友。他说:“如果没有对音乐的沉迷,我甚至不会成为小说家”。正是这份对音乐的热爱,孕育了他无数灵感与创作,高产的村上又带着他的新书走来啦!
新书《村上春树的音乐异想世界》重磅上市,在这本超有料的随笔集里,村上慷慨地解锁了他的私人音乐宝库——整整100篇随笔,带你一窥他珍藏的486张古典乐唱片!更有趣的是,村上还不忘调侃自己:“你问我为啥对唱片收藏这么上瘾?嘿嘿,这可是个说来话长的故事...”那就让我们跟着村上老师的介绍,走进他的音乐异想世界。
【日】村上春树
因为收藏唱片是我的兴趣,所以近60年来我经常光顾唱片行,与其说是兴趣,不如说是类似“宿疾”。好歹我也是笔耕之人,却对书籍没这么执着。对于唱片,虽然承认这一点有些羞耻,但我的确颇有些执着。
我一直以来主要收藏的是爵士乐唱片,但从很久以前就喜欢古典音乐,所以多少也会搜集,只是喜爱程度不及爵士乐。每次逛二手唱片行,都会先大致浏览一遍爵士乐专区,发现没什么吸引人的货色时,便移步到古典音乐专区,一旦看到有趣的唱片就会买(不然空手回去,总觉得颇落寞),所以我的古典音乐黑胶唱片大抵是这样搜集来的。我家现有的黑胶唱片大概七成是爵士,两成是古典音乐,摇滚、流行乐占一成。如果是CD的话,比例就不一样了。
那么,我都是买些什么样的古典音乐黑胶唱片呢?演奏家与作曲家当然是遴选基准,有时是因为封套设计很棒而买,也会纯粹基于“便宜”这理由而购入。但不像爵士乐那样出于“我要完整收藏这位演奏家的作品”的目的而有系统、有计划地购买,多是逛到、看到就顺手买了。
不过,我对于所谓的名盘没什么兴趣。因为经验告诉我,世间的评价与基准有时(常常)不适合我,所以我的一贯做法是以适当价格,尽量便宜地购入那种“姑且听听看”好像颇有趣的唱片。不喜欢就处理掉,喜欢就留下来; 比起别人的评价,我更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个人喜好为优先考量。我对于善恶、好恶的判断有时可能有误或是不恰当,但至少不会造成别人的困扰。我想应该不会。
所以我收藏的唱片类型相当多样,几乎看不到什么一贯性。不过,还是会靠一个基本的“喜好”来挑选就是了。好比最近发现我家只有几张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ngler)的唱片(而且都是协奏曲),自己也觉得颇惊讶,倒也不是刻意避开富特文格勒,只是非常自然地没有想伸手拿来听吧。或者说,是敬而远之吧……这么说来,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 、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卡尔·伯姆(Karl Bohm)的唱片我也只有几张而已。反倒像是托马斯·比彻姆(Thomas Beecham )、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 )、迪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Dimitri Mitropoulos )、阿德里安·鲍尔特(Adrian Boult)、伊戈尔·马克维奇(Igor Markevitch )、费伦茨·弗里恰伊(Ferenc Fricsay)、洛林·马泽尔(Lorin Maazel)等指挥家,我拥有不少他们的唱片。
古典音乐唱片中,也有那种喊到天价的“稀有盘”。我对这种东西没兴趣。我认为,一张唱片即便没什么收藏价值,只要内容不错就行了,或是包括封套在内,“样子”好看也行。但要是爵士乐的话,姑且算是收藏家的我就很在乎是不是初版唱片(母版),还有封套折损程度、盘质状况之类的细节。但是对于古典音乐唱片就没这么讲究,比起搜集稀有盘,努力翻找放在特价箱子里的货色可是有趣多了。
我对古典音乐唱片的封套设计可是相当讲究。就我的经验来说,不少封套设计很迷人的唱片,内容也莫名精彩(爵士乐也是如此),所以我时常连内容是什么也不知道,纯粹被老旧的唱片封套所吸引而购买,然后反复聆赏。“怎么会把那种唱片当成宝贝在听啊?”或许一般(正经八百)古典乐迷会对我的行为深感惊讶、不解吧。
本书主要介绍的是“不知不觉间攒起来”的唱片,所以充其量就是一本讲述个人偏好与兴趣的书,不具任何系统性、实用性目的,没有“这张是这首曲子的必听盘”之类的推荐意图,也没想炫耀“我拥有如此珍贵的唱片”(我也没有这种层级的专业知识),只是从架子上偶然买来的唱片中,抽出自己感兴趣的作品,用一种“你们看,还有这种东西哦”的态度让大家看看而已。这些唱片几乎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期,也就是半个多世纪之前灌录的塑胶制纯黑唱片。
要说这样的书有什么助益,我只能老实回答:“呃,也许还真没什么助益。”但我猜测(希望)若是喜欢古典音乐的人翻阅,光是看到封套设计就有一定程度的亲切感吧。我有时会怔怔地坐在地板上一个钟头,拿起一张张喜欢的唱片,欣赏封套,有时还会嗅嗅味道,光是这么做就让我心情娴静。
因为新专辑几乎不使用模拟录音手段,所以买CD就行了。无奈的是,就算直盯着CD塑胶盒,也没有因此觉得幸福(互联网上的那些就更别提了)。相较之下,黑胶唱片里栖宿着它独有的氛围。这氛围有如充满乡土气息的温泉,从深处逐渐疗愈我的心。
我被问过这样一个问题:“黑胶唱片到底哪里好?”要我说的话,黑胶唱片的首要优点就是只要勤于保养,音质就会变好。不厌其烦地擦拭干净,就能确实看见(应该说,就能听见)音质提升。我称这是“唱片的报恩”,至少CD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所以只要有空,我就会努力保养唱片。对我来说,便宜购入满布尘埃的老唱片,尽量擦拭干净,可是比任何事都令我开心。
第二个优点是只要有音响设备就能提升音质,比如换唱针头、调整唱臂、弄好绝缘体、换一下机器的配置等,我们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操控音质,不像CD播放器,基本上买来也就是个黑盒子,没有亲手操控的余地(我认为),不过,保养唱机既费工又花钱,所以是个行有余力才能培养的兴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只能有此觉悟。
以一句话来说,“黑胶唱片是那种只要悉心对待,就会有所回应的东西”。如此人性十足的信赖关系让我着迷。
还有,唱片封套比CD 大多了,它的尺寸很适合拿着欣赏,这也是我喜欢的一点。光是欣赏喜欢的唱片封套,就能从另一个人口进入里面的音乐世界,或许是我对于物体的样貌过于执着,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是吗?只能如此厚脸皮地说服自己。毕竟人生啊,到头来不过就是累积些没什么意义的偏见。
不过,黑胶唱片的缺点就是不够轻巧(早期的唱片格外有分量),需要有地方存放。我家大概有15000张唱片(大概这么多吧。没数过),所以关于如何存放一事总是会被家人抱怨。即便买了又卖,但不知为何,数量还是不断增加。每次看到值得收藏的唱片摆在特价箱子里,等待有人青睐,也许是不忍心,总是怀着“帮助乌龟的浦岛太郎”般的心情,出手买了。所以,这种心态与其说是兴趣,不如说是“宿疾”吧。
虽然本书基本上介绍的是模拟录音的黑胶唱片,但也会破例提及CD的演奏作为参考。总之,我平常的聆赏习惯大概是黑胶唱片与CD各占一半。
为什么没有布鲁克纳?为什么没有瓦格纳?或许会有这样的质疑与不满,但本书是以我家“现有的黑胶唱片”为主来书写,所以就各种意思来说,存在着个人偏好。当然也是因为碰巧找不到饶富趣意、适合介绍的老唱片,所以绝对没有蔑视布鲁克纳、瓦格纳的意思。
其实我还有很多想介绍的唱片,但担心再介绍下去就没完没了,所以暂且先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