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解说疾病的人》读后感1000字

《解说疾病的人》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19 23:45:38
《解说疾病的人》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9-19 23:45:38   小编:

《解说疾病的人》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专业医生通过自身经历解释疾病的过程,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解读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作者用简洁清晰的语言阐述了疾病的本质,让读者对疾病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引发了对健康的深刻思考。

解说疾病的人读后感第一篇

上周末刚跟爱人吵架一次。应该是最愤怒的一次。现在就看到了这个《停电时刻》。一份感情能维持多久?我回忆起吵架的时刻就非常低落。而看完这个短篇我又有了点信心。我应该在婚姻中保持能够独自积极生活的能力,而不是靠对方。但是对方也不应该每天平淡的生活没有一点乐趣才行。否则婚姻有什么意义?难道婚姻就是看孩子和还房贷吗?每个周末都是在家里睡觉?身体不舒服就要与世隔绝谁也别过来烦我你要出去你就自己去玩自己去饭店吃饭吧?

性感就是喜欢上一个陌生人

解说疾病的人读后感第二篇

读第一篇《停电时分》,并不喜欢。 它让我想到雷蒙德·卡佛、安·比蒂、理查德·耶茨,而且没比他们的作品好。 读第二篇《柏哲达先生来搭伙》,惊天逆转。 儿童视角、被印巴纷争“侵袭”的移民生活、离开故土似乎就会“和解”的文化冲突、孩子气的抿糖果祈祷……让我非常喜爱。 之后的七篇,没再带来这个级别的欣悦,却也没再复制第一篇引发的不适。 都言“诗无达诂”,小说亦同理吖。 人物不多,技术新意欠奉,故事三言两语能说清,既不回避移民背景也不满足猎奇读者,总体挺好读,即孟加拉裔美国作家裘帕·拉希莉的短篇小说集《解说疾病的人》。

解说疾病的人读后感第三篇

凭着读完每篇的感受,赋予它们在我心中的色调。

《停电时分》冷。

《柏哲达先生来搭伙》暖。小女孩含着糖祈祷着入睡,如同毛姆《人性的枷锁》中菲利普给自己设难从而向上帝祈祷腿脚康复,同样具有悲剧古典的美感,同样具有纯真神圣的祈愿之心。被感动了。

《解说疾病的人》冷。空旷感。好像安东尼奥尼的电影。

《真正的门房》冷。

《性感》冷。

《森夫人》冷。

《福佑之宅》冷。

《比比·哈尔达的治疗》暖。

《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暖。被感动了。

解说疾病的人读后感第四篇

相比于成就和纯熟的小说技艺,裘帕-拉希莉真是年轻得不可思议。

而她背后拖出来的、在英国出生的印度裔美国人身份,则又给我带来既古老又年轻的印象。

她的这本处女作,虽然只有九个短篇,但每篇我都看过三遍,所以相当于二十七篇。

每一篇中都有一个边界的折痕,从印度来的,从孟加拉来的,从英国来的,折到美国这张白纸上。她带着她体内的她闪回穿梭在现在的她身上,大于小于等于或约等于,我总是能看出那个淡淡的但又无比清晰的折痕。我喜欢那个折痕,就像凝视着她的照片时我喜欢她那沾染着女性又脱离了女性、脱胎于肤色又牵连着肤色的边界之美。

得承认,我最近的一个短篇也是受了她其中一篇的影响所致。

虽然你可能看不出来,但是我已完成秘密的致敬。

解说疾病的人读后感第五篇

虽然每个短篇都不一样,但所有故事都有共同的语境基调。

宏观上,迁入迁出旳文化层面上有诱惑和隔阂,微观上,家庭生活中以及男女情欲上又有孤独与互不理解。

细腻的笔触下,却总让人有一种怅然若失感。

《第三块大陆 最后的家园》放在最后一篇真的太妙了:

“任何时候,他感到沮丧,我都会告诉他,如果我能在三块大陆上生存下来,他就没有征服不了的困难。那些宇航员成了永远的英雄,而他们在月亮上只不过待了几个小时,而我在这个新的世界生活了将近三十年”。

小说最后一段,也是全书的最后一段中所说:“有的时候,我仍然会为我走过的每一里路、吃过的每一餐饭、认识的每一个人、睡过的每一个房间而感到迷惑不解。这一切尽可以显得平平常常,然而总有一些时候,它们却是超乎我的想象之外的奇迹。”

解说疾病的人读后感第六篇

解说疾病的人

-裘帕·拉希莉(印裔美籍作家)

“‘性感’这词,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喜欢上一个陌生人。”《性感》

“每个人,这些人,在他们的地方,真、真是太凶猛了。”《森夫人》

初读只觉细腻,对比刚刚读过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两位作者各有所长,茨威格更擅长用文字大量描写心理状态,以此反应人物性格或着重表现出某些方面。拉希莉更擅长通过自然环境/对话状态/行为动作来细腻刻画或反衬人物性格及心理特征,笔触极为温柔,但言语间充满力量,使读者能轻易感受到作者对于人性微妙变化的复杂情绪。

查阅背景后发现拉希莉属于印裔美籍作家,才恍然大悟多个篇幅着重描写印裔人群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场景皆来自于作者本身的经历。或求同存异,或格格不入,都属于切身感受。

尤其喜欢《性感》,如果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男性作家视角下女性内心绝望、病态、煎熬地自我满足的过程,那《性感》相对就是善良、温柔、坚定地及时止损,轻盈感跃然纸上。

解说疾病的人读后感第七篇

书中共讲述了九个故事:停电十分、伯哲达先生来搭伙、解说疾病的人、真正的门房、性感、森夫人、福佑之宅、比比*哈尔达的治疗以及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

最初接触到这本小说是在无聊又压抑的西方哲学史上找到飞地的公众号中刊登的比比*哈尔达的治疗,平淡的叙述却弥漫着长久的悲伤。像是手上划破的伤口,并不触目惊心但是却时不时地直达心底,触碰着你的神经。为了疗愈我苦闷和委屈的周二,我决定奖赏、犒劳自己读完这本小说。

由于作者独特的生活经历与视角,书从美国的角度切入,写的却是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南亚的故事。对这片土地的陌生使得在看书时多了一分奇趣和异域色彩。

每一个故事似乎都是从生活中随意截取的一个切片开始写起,随着人物的活动,更多人物的加入,故事逐渐生动起来,这还不够,我们很快就能在每一个故事中找到共鸣。因意外流产而逐渐彼此远离的夫妻;独自一人在他乡日日夜夜牵挂着处在战火纷飞中不知安危的一妻七女;被生活压着逐渐看不清自己的光芒,却因他人的几句赞美和关怀而立马托付自己心的解说疾病的人;居住在门房的阿姨只有在对别人好时,才会得到楼主口头打下的空头支票式好,而一旦楼里发生了不好的事情,人们对她的恶意和刻板印象带来的猜测就立即足以将他驱赶出这栋楼;性感是对陌生人的喜欢,这场浪漫也渐渐回归了现实;森夫人的故事看得没有很细致,也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福佑之宅的故事我认为是内向人与外向人生活的差异,作为一个内向的人,我无比同情这位先生,他的界限被外向人不断地被打破,可外向的人们总是容易得到人们的喜欢,于是,内向人心里的话又无人可说了;比比的名字独特又引人喜欢,男欢女爱之事当真能拥有治愈此病之功能吗?最后一个故事,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结局很温馨,也正像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夫妻,不知是悲哀,还是幸运,或许,只是常态罢了。

这本小说给我带来了慰藉,在三月的结尾。

解说疾病的人读后感第八篇

美籍印裔女作家的短篇小说集,标题来自书中的一个短篇。书里的故事乍看都挺平淡的,属于那种不露痕迹但暗流涌动的类型,需要仔细捕捉藏在字里行间的潜语境。

本书围绕新移民和二代移民的故事,主要关注夫妻之间的情感疏离和移民在异乡这两大主题。我觉得后者写得比前者精彩,可能是因为这视角于我有种独特的新鲜感,而且层次更丰富;前者有时会让我有种“这集我看过”的感觉。

《停电时分》写了夫妻二人互动的微妙。他们在停电的数个夜晚相互试探、坦白,尝试修补疏离的关系,但两个人的想法常常错位,最后结尾一记猛击,留下一些可能性后戛然而止。故事用了很多琐琐碎碎的生活细节、心理描写和对话来呈现这种微妙的状态,在重新看一遍后我觉得确实是写得好,只是题材本身不太吸引我。

而写新移民和二代移民的故事则有一些比较独特的切入角度,以及作者擅长从“小”来写“大”,有点四两拨千斤的意思,聚焦移民在异乡生活中常遇到的文化的差异和交融、乡愁、阶级等话题。以下是几个我比较喜欢的故事:

《柏哲达先生来搭伙》写了身在地球另一端的柏哲达先生只能“隔岸观火”地从新闻媒体中看着家乡正在发生的战乱,牵挂着远方的亲人;而作为二代移民的莉丽娅对电视里发生的一切没有任何语境和认识,她学着美国的历史,在美国文化中成长,“学校里没有一个人谈论这场在我家客厅里受到如此热切关注的战争”,直到柏哲达先生回到故乡、再也不出现在他们家的客厅,她才对“对远人的思念”有了亲身的体会。

《解说疾病的人》里达斯夫妇之间的疏离又是没能提起我的兴趣,但我倒是蛮喜欢她写这对夫妇与地陪导游卡帕西先生的互动,同样是精彩地展现出了一些很微妙的种族与阶层差异。通过达斯一家在游览科纳拉克途中的言行举止,作者精妙地抓住了白人中产那种不经意的傲慢的神髓,他们表面礼貌体面,实质不是居高临下就是毫不在乎。结尾这段也是写得很精彩:“(达斯夫人)又伸手在草编袋里翻找发刷,然后顺着太阳帽的边缘开始给鲍比梳理头发。刚才她抽出发刷的时候,写着卡帕西先生地址的那张纸片被带了出来,随风翩然飘走了。除了卡帕西先生,谁也没有注意到。”

《真正的门房》写的是无依无靠的新移民布梨大妈在美国基层公寓的遭遇。同样是大幅描写住户们日常生活的磕磕碰碰和闲言碎语,写了基层住户们的小市民形象,并且表现了布梨大妈从始至终都是个外人的处境。

解说疾病的人读后感第九篇

感觉被书名耽误了,是本短篇小说集,书里第三个短篇名叫《解说疾病的人》,指的是在患者和医生中间担任翻译的那个角色(剧透完毕,溜了溜了哈哈哈哈

整本书的底色都有点哀伤,说不准昨晚失眠是不是因为其中一个短篇(也有可能是我晚饭吃多了?

有几个印象深刻的短篇,试着写一下读后感(感觉现在精神涣散,可能写不好,但这本书还是值得看一下的orz

第一篇《停电时分》的阅读体验就很流畅,以至于结尾处两个人“为现在才明白的事”哭到了一起,我还很困惑地去确认——虽然这样的追问可能不太浪漫,但当时确实有点上头,想要一个确切的答案——大概就是这样吧。

这一篇算是以丈夫的视角为主,所以他的逃避很容易被察觉,但即便不是第一视角,共情妻子的悲伤、理解她的决定,也并不困难。

而第六个短篇《森夫人》的主视角是妻子,丈夫森先生同样笔墨不多,我却明显感觉看不到更深处,只是停留在“这个人表面上挑不出什么错处”的结论里。

两相对比,难免读《停电时分》时心里有些生气,想要指责那个“鸵鸟”丈夫,但读《森夫人》时就只剩无力——你看得见困住森夫人的墙,甚至像是和她一起被困在那里,却说不清楚这墙从何而来。

对桑夫人来说,这种“窒息”就是真实的生活本身,就是她每天在过着的日子。身处其中可能歇斯底里,可能抑郁,可能麻木,可能符合任何一个家庭中常见的妇人形象,是我这个相对来说拥有“自由”的人才觉得哪里不对。

至于在第一视角以外只能共情女性这件事,我本来觉得这取决于读者的性别和个人经历,但写到这突然觉得,或许也能说是作者对这两对夫妻感情状态的隐秘交代?

倒数第三个短篇《福佑之宅》中,作者在男主人的性格里加了一些寻常被认为是“女性特质”的部分,比如勤快爱干净、擅长打扫、注意细节、喜欢规整有序的生活等等,而女主人则显得邋遢、神经大条了些。

一开始接受这个设定,我心里还觉得“没关系啊这样的女主人也很可爱嘛”,直到事件发生到有一些我看了眼前会发黑的程度……大概是性别对调一下会被(我)疯狂嫌弃的程度吧……挺好的,感谢作者给我的刻板印象“松绑”(?)

这本书是读书群“环球之旅 - 南亚”活动里来的,作者裘帕·拉希莉是印度裔,但她出生于英国伦敦,在美国罗得岛长大。

正好中午在张莉老师的《持微火者》里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解说疾病的人》对我来说,就是一本这样的书。

解说疾病的人读后感第十篇

《解说疾病的人》由九个短篇组成,故事情节虽彼此无涉,却有几乎相同的人物背景,弥漫着相同的腔调和气质。

主人公大多都是出身自印度,客居于美国的异乡人,在同一片去国离家的天空之下,共享着不同明目的孤独和哀伤:

家乡陷于战火,亲人渺无音信的痛苦;身居异乡,远离家人和熟悉的生活方式,难以排解的寂寥;初来乍到,独自一人面对崭新的世界,惶惶然不知所措的苦闷;还有看似亲密无间的爱人,却无法彼此理解的孤独。都是能够直直地打进人心底里的情绪。

最喜欢《停电时分》《柏哲达先生来搭伙》《性感》和《福佑之宅》,忍不住感叹作者拉希莉在展露人物情感时的不动声色,人物几乎没有歇斯底里,情绪崩盘的时刻,那些深刻的焦灼、不安、痛苦,安静地隐藏在人物日常的表情、语言、动作之中,也隐藏在他人注视的目光之中,而这正是这些被小心隐藏的悲哀最精准也最有力量。

弥漫全书的孤独中有时候也流淌出一些温柔。

《柏哲达先生来搭伙》里的小女孩莉丽娅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默默地含咽着一颗又一颗糖果,以它们作为“祭物”,为遥远孟加拉战火中的陌生母女祈祷;《性感》中的小男孩路欣与女主人公麦蓝达彼此陪伴的那一个下午,虽短暂却隐藏着治愈的力量;《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中,“我”和克罗夫特每晚相伴的那十分钟,是两个孤独心灵的一次次温柔的碰撞。这些时刻虽然像呼吸一般寻常琐碎、波澜不惊,却能轻轻地戳中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解说疾病的人》由九个短篇组成,故事情节虽彼此无涉,却有几乎相同的人物背景,弥漫着相同的腔调和气质。

主人公大多都是出身自印度,客居于美国的异乡人,在同一片去国离家的天空之下,共享着不同明目的孤独和哀伤:

家乡陷于战火,亲人渺无音信的痛苦;身居异乡,远离家人和熟悉的生活方式,难以排解的寂寥;初来乍到,独自一人面对崭新的世界,惶惶然不知所措的苦闷;还有看似亲密无间的爱人,却无法彼此理解的孤独。都是能够直直地打进人心底里的情绪。

最喜欢《停电时分》《柏哲达先生来搭伙》《性感》和《福佑之宅》,忍不住感叹作者拉希莉在展露人物情感时的不动声色,人物几乎没有歇斯底里,情绪崩盘的时刻,那些深刻的焦灼、不安、痛苦,安静地隐藏在人物日常的表情、语言、动作之中,也隐藏在他人注视的目光之中,而这正是这些被小心隐藏的悲哀最精准也最有力量。

弥漫全书的孤独中有时候也流淌出一些温柔。

《柏哲达先生来搭伙》里的小女孩莉丽娅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默默地含咽着一颗又一颗糖果,以它们作为“祭物”,为遥远孟加拉战火中的陌生母女祈祷;《性感》中的小男孩路欣与女主人公麦蓝达彼此陪伴的那一个下午,虽短暂却隐藏着治愈的力量;《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中,“我”和克罗夫特每晚相伴的那十分钟,是两个孤独心灵的一次次温柔的碰撞。这些时刻虽然像呼吸一般寻常琐碎、波澜不惊,却能轻轻地戳中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解说疾病的人读后感第十一篇

太真实了,平淡却不乏力量,一针见血,每一篇故事,都能准确的刺中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停电时分:我们该如何治疗内心的疾病?如何去面对丧子之痛?与女主宣泄式的悲痛不同,男主把自己的悲痛藏得很深,是因为对妻子的爱,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人需要坚强,才能撑起生活的重量。

有些话,只有在黑暗里才能说。只有在灯光熄灭以后的黑夜里,才觉得安全,才能放下坚强的伪装,才有勇气去面对生活的现实。

柏哲达先生来搭伙:真的特别喜欢这篇!光是家园,故乡与家人,这三个词就足够触动每一个人了。

身为印籍美国人,主角一家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故国的状况,为战争而悲痛,为分裂而心碎,但小女孩的朋友,那些纯粹的美国人却置若罔闻,移民生活的两重性与无处可说的思国之情真的让人怅然。

有些时候,思念是力量,它支撑我们如常的工作与生活,是为了一个等待,等一个团聚,等一个家的重逢。

还有关于印巴战争与文化分歧的内容,这点特别好,尊重并且理解不同的文化与传统,说起来这么简单,可在现实中真的太难了。尤其是以小女孩的视角去看战争,虽然没有长篇大论的资料数据,但只需三言两语就能足直击人心。

解说疾病的人:作为文集的标题,可以说很吸引人,但是这篇真的比较一般,不甚出彩。其实也是很真实的,导游不由自主的绮念,两个不合的家庭,索然无味又不得不继续的婚姻。很多时候人生真的就是这么真实又无趣,但是又必须继续下去。话说相比女主因为出轨的心有愧疚,让人感慨,我总觉得孩子被猴子伤害第一时间只想到拍照的丈夫可能不是女主想得那么单纯,也许他知道不是亲生的呢?(突然阴谋论)如果他真的单纯到呆,那这个人也真的不适合家庭,不是个负责的丈夫/父亲。

真正的门房:人的本性暴露无遗。虚伪的认为自己高尚,可善良只是调剂生活,自抬身价的趣味爱好。当真正出现危机或者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推卸责任,让卑微者成为替罪羔羊,万人所指。谣言并不止于智者,因为众口铄金,人言可畏。

性感:这篇真的过于真实。一时冲动的暧昧关系,喜欢上一个陌生人,性感,新鲜却不是爱情。表姐的忍让与妥协,女主的期待与放手,让人感慨。感情没有对错,只是有些时候,有些注定没有结局的感情,及时抽身算得上是聪明的选择。

真的喜欢这句:“性感是什么意思?”“喜欢上一个陌生人。”

森夫人:孤独而无望的森夫人,她思念故国,没有朋友,拒绝改变,无法融入社会,她是无数一代移民的代表,和她得到社会认可即将获得终身教职的丈夫形成鲜明对比。终于在为了买鱼做家乡菜的时候去尝试突破自己,却因为意外而失败告终,甚至因此而失去了在感情上相依的艾略特。

而艾略特在某种程度上和森夫人一样的孤独与绝望,哪怕家人就在身边,可单亲家庭出身的他得不到忙碌的母亲足够的疼爱与感情,只能被迫坚强。

福佑之宅:看上去门当户对的两个人,却代表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冲撞,男主守旧,遵循古礼,而女主则完全接受了西方文化,无法协同的观念其实是不适合在一起的,妥协可能发生一两次却不可能长久,因为相亲而在一起的两人,其实不够充分的了解彼此,甚至很难受他们之间拥有爱情。引人深思。

比比·哈尔达的治疗:说实话我没看懂…不过这篇真的很像童话,坏人得到了报应,而善良的灰姑娘拥有了自己的人生与幸福。

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这篇真的超温馨,忍不住热泪盈眶,人生真的不得不相信缘分。新移民和百岁老人的相处温暖而平实,就像平凡人的成就也许普通,可对于他自身来说,却是无数超乎想象的奇迹。

话说,这本竟然是处女作,真的太优秀了,不得不相信有的人天生有灵气。

解说疾病的人读后感第十二篇

《解说疾病的人》的书腰纸上写着这么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说不明白的痛苦,说得久了,只剩听不懂的孤独。”而书的封面是用大红色色块组成。 这是我对《解说疾病的人》的最初印象,鲜艳夺目,包括它的名字。

书封

在等待运货的时间里,我常琢磨,什么是“疾病解说者”?裘帕·拉希莉的文字又有什么样的魅力使其获得普利策文学奖? 读书中收集的第一篇小说《停电时分》时,我完全被拉希莉笔下的故事吸引了。让人觉得突如其来的开头,简单明了地概述了整个故事的背景,随其娓娓道来的每一个停电的夜里,每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我逐渐走近了苏库玛和修芭的一段人生。我完全猜测不到结局会是怎样,任凭作者以笔引路待我在她的世界里探访他人的生活。甚至到了最后,修芭要离开之时,还和苏库玛站统一战线,生出一种被欺骗的厌恶之情。于是痛苦的苏库玛以牙还牙,告诉了修芭最不愿意承受的事实,这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如同一场战役,苏库玛赢了,但他却没有想象中的释然,为这再也无法拥有的停电时分,为无法修复的爱情。 我感叹道:“没有比这更棒的短篇小说了。” 但在我读到下一篇时,却是再一次的惊叹,“没有比这更棒的短篇小说了!”《解说疾病的人》里那位为医生翻译病人陈述的症状的卡帕西先生幻想着与朵拉夫人畅谈他的人生,希望能解脱她心中的疾苦。可到了最后,他却像个小丑,一切只是他的臆想,他和朵拉夫人之间的故事一如那张飞出车外的纸条。读来让人觉得无比的讽刺和滑稽,却又有因为卡帕西先生的落寞感受到的同样的落寞。 我读过整本书后,突然意识到,这九篇短篇小说里的人们都患有一种疾病。无论是卡帕西先生,还是苏库玛,连同最后被赶出的门房,永远学不会开车的森太太……他们都患有同一种疾病。故事里展示出的,虽然只是他们人生中的一小段里程,却都无不传达出一种哀伤,是腰封上所说的“孤独”。而这位真正解说疾病的人,不是卡帕西先生,而是作者裘帕·拉希莉。 她是心思缜密、情感细腻的女作家,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抒情女作家。她爱用讽刺的意味写故事。九篇故事里有那么一些人的行为举止让旁观者觉得荒唐可笑,他们好像活在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里,絮絮叨叨地向人传达着什么却不受众人理解。拉希莉在不同的故事里尝试以不同身份的人的角度观察人,有尚幼的孩童、成长中的青年、热心肠的居民等人。她细致地把握了这些人的心理活动,使他们发出不同的声音。正如《圣迭戈联合论坛报》对这本书的评价——“每个故事都展示出了自己的色彩、味道、气息和质感。”不仅如此,拉希莉的文字还有一种魔力,让我读罢一个故事,久久无法忘怀,像是此程太短,还想看故事主人公下一程的路该如何走。

裘帕拉希莉

此外,裘帕·拉希莉因其家庭原因(父母是印度人,后至英国读书,移民至美国)。她笔下的印度人也会着迷于基督教的小雕像,也会感染上美国人的生活习惯。正如其中那篇《第三块大陆》,她笔下的人物,有的人拥有英国的绅士风度,也有人有着美国人的热情幽默,还有深深的亚洲风情,好似一张桌子上放着英国下午茶、美国炸鸡和印度咖喱饭。正因如此,《解说疾病的人》才能超越国界,广泛获得赞誉之声。如她自己所说:“诗人和作家从来将叙事建立在穿越边境的经验上,游荡、流亡,与熟悉之外的事物遭遇。”她的故事里也有关于印巴战争的讨论,却不会给人以过分突出的做作感,而是将其生活化,默默地放进故事里。在《柏哲达先生来搭伙》里,那个收藏糖果的女孩,用她的眼睛、她的感受,为我们诉说着印巴战争带来的失去与迷茫。这种好似无声的抗诉,却是对战争、对人性深刻的探究与批判。 书的勒口上有一张裘帕·拉希莉的黑白照片,她有一双深邃的大眼睛,美丽又深情。她身上的这些气质,流入《解说疾病的人》里,她冷静地观察人间种种,再由语言解说这人间的疾苦。

解说疾病的人读后感第十三篇

原创微信公众号:阿轩的一千零一夜 微博:丑娃阿轩

还记得第十三夜介绍的作家裘帕拉希莉吗?今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异域特质的写作——感受一下《解说疾病的人》的魅力。

裘 帕.拉希莉出生在英国,她的父母都是印度移民,在她两岁的时候,全家搬到了美国。裘帕一直认为自己是美国小孩,直到上了幼儿园,幼儿园老师决定用昵称来称 呼裘帕,因为相较于她的印度名字,昵称更容易发音。裘帕拉希莉从小就感受到一种困窘:“我为自己独特的名字感到尴尬,我感觉自己好像给别人带来了痛苦,这 一切只是因为我与他们不一样。”

这 种由于“我们不一样”而带来的移民身份困惑一直伴随着她成长,像血液一样流淌在她的文字里面。在她这本处女作里,小说主角都是印度移民,由于文化差异,他 们在新大陆显得格外敏感且陌生,有些故事是关于印度移民与印度本国人的隔阂,有些故事是关于美国境内第一代移民和第二代移民断代的文化脱节。

裘 帕从未在印度长期居住过,她所了解的印度习俗来源于父母长期以来坚持的生活习惯以及偶尔去印度探访亲人的见闻,她笔下小说的灵感来自于裘帕自身、朋友、亲 人或者她所熟悉的印度社区,正是这些“二手”经验给她带来了创作的切入点,让她写出移民因为文化差异产生的身份焦虑和内心挣扎。

在新的国家里面,移民该如何定位自己?该把自己归为哪一族群?在本国人的眼中,她们是身着沙丽、头发分际线涂着朱砂粉的异域人,而在同族人眼中,他们是说着流利外语、有着不同生活习惯的异国人。

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带来的不一定是火花,更多反倒是迷惑,脚下之地仿佛不是家乡,而远在万里之外的大陆更像是一种象征的符号,他们在两个不同大陆板块的夹缝中,挣扎寻找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身上有着两种(甚至多种)文化基因的他们该如何融入主流社会?

裘帕的小说主要集中在第一代印度移民是如何努力在一个全新的国家扎稳脚跟,他们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同时,也努力让他们的孩子了解印度的文化和传统,保留这份仪式感也是保留着对故土的眷恋。

裘帕通过描写异域和私情来表现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的误解和隔阂,就像雷蒙德.卡佛的小说一样,他们的作品不仅仅写出了他们想说的话,更写出了每个读者内心深处最渴望得到的共鸣,这点让他们的作品有了一种更高层次的普遍性,也正是她的小说最迷人之处。

最后一篇文章《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讲述的就是一代印度移民扎根美国的温馨故事,裘帕选择了一个特别的角度去切入:

男主角是一名留学美国的印度大学生,为了省钱,他租了一个单间,房东是一名已经一百多岁的嗓门极大的美国老太太,十分倔强,让人难以亲近。他和这名生活完全自理的百岁老人相处还算融洽,在这段日子里,他习惯了美国人的饮食,也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过 了几周,他搬离了那个小单间,租了一个大一些的房子,因为他的印度妻子来美国投奔他(他的婚姻是大哥大嫂一手安排的,她并不漂亮,他也不是很爱她)。她穿 着长长的真丝莎丽,头发抹着香香的椰子油,手臂上套满了印度新娘子的金手镯,前额一点朱红、双脚边缘淡淡地抹了一层装饰性的红色颜料。这身浓浓的印度风情 打扮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扎眼,也让他觉得有些难堪,当然,这内心的难堪和抗拒他从未向她提起,因为他知道,他的未婚妻和他一样,都是远离家园,不知道要去何 方,不知道会找到什么,相较而言,她更无助,因为她背井离乡没有任何别的原因,就因为嫁给了他。

有 一天他们散步的时候,路过老太太的家,他提议去拜访一下,他本没指望这位活了一个多世纪的老太太会对自己的妻子有好感(因为老太太的脾气确实有些古怪), 然而当她看到这位身穿莎丽的印度女人,用欢欣的口吻扬声宣告:“她真是一位完美的女士!”,在这一刻,男主角从内心第一次感觉到和妻子慢慢亲近了。

从 那天起,他们才真正融入彼此的生活,他也带着妻子融入美国的生活。后来,他们的孩子也上了哈佛大学,回来度周末的时候,他们给孩子做手抓饭吃,有时他们还 担心,将来他们担心不是生活的全部,他要孩子真正懂得的是坚韧:宇航员是英雄,但他们在月球上待不了几个小时。尽管尽管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但父母可以 在陌生的大陆上扎住脚跟,追求并实现自己的幸福,父母可以做的的话,对于孩子来说,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这些一代移民们回想在新的土地上走过的每条路、吃过的每一餐饭、认识的每一个人、做的每一份工作,也许看起来都很平常,但总有一些时候,它们却是超乎想象的奇迹。

在最后,异乡人终于可以拥抱着新世界,尽管他们还会梦见那片遥远的神秘的大陆,但在睁开眼的那一刻起,他们仍旧满怀希望,在这篇新的土地上开拓自己新的生活。

欢迎爱读书的小伙伴们关注我的原创微信公众号:阿轩的一千零一夜

微博:丑娃阿轩

解说疾病的人读后感第十四篇

原创微信公众号:阿轩的一千零一夜 微博:丑娃阿轩

一个合格的作家得把一个故事讲述得完整,如果想被承认是一名好作家,还得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这不仅仅靠技巧,还得依靠天分的加持,所以啊,想在站在某一领 域的金字塔尖上,光有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上帝在额头上开启幸运之门的轻轻一吻,而裘帕.拉希莉就这样一名被上帝垂青的好作家。

她在33岁时就凭借这本短篇小说集摘得了美国最负盛名的普利策小说奖,该奖是美国最权威的文学奖(海明威、福克纳、赛珍珠等均得过奖),在该奖历史上只有七 部短篇小说集获此殊荣(其余都是长篇),裘帕.拉希莉也是该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得奖的这本书《解说疾病的人》还是她的处女作。

以上这一连串名衔尽管无论哪一条都足够印在书腰上吹一辈子了,然而对裘帕.拉希莉本人来说,它们并非仅仅是印证名气的排列组合,更意味着她在年轻时写作技巧 就已极为醇熟,并且获得文坛的一致认可,好比初入江湖的小伙子就使得炉火纯青的少林七十二门绝技,打遍天下无敌手,自带《独孤求败》bgm,这是让多少人 艳羡的人生啊,出道即登顶巅峰。

《解说疾病的人》这本书我买来后一直没拆封,本是过年回家时随手揣进包里准备路上解闷儿的,没想到在车上一读就被惊艳到,一共九篇小说,每篇都是95分以上超高水准。她的小说目前只有两本在国内出版,另一本是《同名人》(已经绝版了,在网上购买时务必确认是否是正版)。

说了这么多,这本书到底好在哪里呢?为了避免篇幅过长,今天只从一点去欣赏她的作品:写作技巧。

裘帕.拉希莉在这本处女作里一出手便是不凡,看似轻描淡写,却能于细微处曲尽其妙。她总能找到故事最合适的切入点,扎进去,再剥开来,讲出一片天地。

比如本书第一篇小说《停电》,当我们看到最后时,会发现整个故事其实特别简单,但裘帕.拉希莉就有一种能力,能把这么平凡的小事讲得悬念迭起。好作家从来不拎着读者往前走,而是把读者培养成猎犬,让他们自己去探寻作品中的美妙香味。

故事主角是一对已婚几年的夫妇,由于半年前婴儿不幸早产,曾经休戚与共的二人陷入了一种彼此谁也不愿打破但又不愿施手挽救的危机,相信这种仿佛被惰性气体包裹的婚姻关系很多人都深有体会。

裘 帕.拉希莉选择以停电这个契机作为故事的切入点,这场连续五天每晚一小时的停电让他们的婚姻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变化:由于停电带来的无所事事,他们不得不在 黑暗中面对彼此,他们开始重新坐在一个饭桌上一起吃饭(自从女主角流产后,他们一直刻意避开对方),并且在女主角的提议下,他们玩起了趁着黑暗告诉对方从 未向对方抖露过的事情的游戏(“真心话”)。

不知是由于黑暗还是由于游戏的催化,第二夜,他们发现彼此又可以重新对话了。

第三夜,他们在黑暗中亲吻和拥抱彼此。

第四夜,他们重回新婚时那久违的疯狂。

当读者满心期许一个happy ending的时候,电力故障提前修复好了,第五夜,来电了,读者和男主角都觉得有点沮丧,都希望这电缆修得再慢一些,好为这段关系争取到更多时间回温。

这天夜里,他们没有再玩真心话游戏,女主角温柔地向男主角宣布,她已经租下了一个妥善的住处,她要搬离这个伤心之地,她已经下定决心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听到这里,男主角恍然大悟,这些天的真心话游戏原来只是女主角早已预谋好的排演,而今晚她所说的才是这个游戏真正目的的全部。

此时,他顿生厌倦,然而又如释重负。

“是时候了”,他想,于是他缓缓开口,紧紧盯住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告诉她:“我们的宝宝是男孩,他皮肤红红的,略微带黑,他长着黑发,差不多五磅重,他的手指卷曲握紧,和你熟睡时一模一样。”

这个死去的婴儿是女主角不愿也不敢触碰的痛,这半年来她一直拒绝知道有关它的一切信息,甚至连它是男是女也拒绝去知晓。而男主角为了保护他爱的女人,发誓要把这个秘密深藏在心底,因为守住这个秘密是女主角生命里希望拥有的一份期盼,一份惊喜。

“蓦地,屋子暗了。他转过身去,见修芭拉灭了灯,走回餐桌,坐下。片刻,苏柯玛也过去坐下,陪着她。为这些直到此刻才明白的事情,他们一起哭泣。”

第五夜其实更像是这场真心话游戏的终局,裘帕.拉希莉用巧妙的布局道出了大多数失败婚姻的困境:在两个人的世界里,只有伤害,没有输赢。

还有一篇小说也很有意思,《性感》,一个很简单的出轨故事,被裘帕.拉希莉讲出来之后,多了一丝灵魂探索的深度意味:一个单身姑娘与一位已婚男人相爱了(如果可以把它称作爱的话),至少在这位姑娘看来,这份感情不仅仅只是一周幽会一次的肉体欢愉,更是一份只属于他们二人的契约、一份命中注定的吸引,这一切只因他在一个如梦似幻的场景下曾对她说:“你很性感”,这句情话像符咒一样一直萦绕在姑娘心中,让她痴迷,让她眩晕,哪怕他对她仿佛不再那么迷恋了,她只要想起这句话就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直到有一天,闺蜜把熊孩子托她照顾,这个熊孩子在看到她身着晚礼服之后,直勾勾地盯着她,惊叹了一句:“你很性感!”,当这句符咒被一个完全不相关的孩子念出口之后,竟有了当头棒喝的威力。

“你...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爸爸一直都用这句话夸赞陌生的漂亮女人。”

听到这句时,她彻底失落了。

男人永远不会只在一个女人身上栖息,他们永远追逐着散发着诱人气味的陌生的漂亮的女人们。“你很性感”,这句话并非像女人一厢情愿所想的那样,是专属于一个女人的专利,它只是男人所寻求的新鲜感的投射,对男人来说,这段关系只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他们热爱的是追逐不同猎物的过程中所带来的快感,这就是他们要的全部,仅此而已。

裘帕.拉希莉真是一个天生会讲故事的人,哪怕面前只有一碗水,她也能讲出马远十二段《水图》的精妙。今天,让我们先谈到这里,以后再从另一个角度发掘裘帕.拉希莉作品的更多魅力吧。

欢迎爱读书的小伙伴们关注我的原创微信公众号:阿轩的一千零一夜

解说疾病的人读后感第十五篇

1985年,是“现代电影界的莎士比亚”,美国导演、编剧、演员奥逊·威尔斯生命的最后一年。从转入大银幕开启作为电影人的艺术生涯伊始,奥逊·威尔斯的名字就在世界影史上闪耀着它不灭的光芒,而这一切始于时年26岁的他拍摄的电影《公民凯恩》。在这部自导自演的电影处女作中,一生隆重、喧哗的传媒大亨孤身死去,低吟着遗言“玫瑰花蕾”。

碰巧的是,威尔斯在其一生出演的最后一部电影里,给予了自己的处女作一声遥远的回响:正是在1985年早些时候,与晚年的威尔斯交情匪浅的年轻电影人亨利·雅格洛,拍摄了电影《谁来爱我》(Someone to Love),演员奥逊·威尔斯在镜头里说道:

“我们一个人来,一个人活,一个人死,只有借着爱情和友谊, 我们才制造了一时的幻象, 觉得自己并不孤单。”

《公民凯恩》剧照,威尔斯饰演了三个年龄段的主人公

在文学史中,同样有以处女作刻下自己的名字、并不断焕发出光芒的天才型选手。1999年,一位出生在印度、辗转短居过英国、最终跟着孟加拉裔父母定居美国的作家,出版了自己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解说疾病的人》,并在次年击败共同入围的其他作家,成为普利策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这个纪录直到2017年仍无人可破。初入文坛这一年,她32岁,2年多前放弃了自己规划多年的学术生涯,转入全职写作。

当年曾共同入围普利策奖候选的两位作家,也绝非等闲:华裔作家哈金后来凭借此次入围的长篇小说《等待》,摘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作家安妮·普鲁,1994年的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双料得主,此次入围的作品《近距离:怀俄明故事集》收录了后被李安改编为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短篇小说《断背山》。

左:哈金 《等待》 右:安妮·普鲁 《近距离:怀俄明故事集》

在自己的处女作中,这个名叫裘帕·拉希莉的作家和晚年奥逊·威尔斯的表演共享了一个创作的主题:人的孤独处境。在拉希莉的获奖小说集《解说疾病的人》中,她记录下那些孤独地感受着痛苦的流亡者:他们没有幸福可以跟别人分享,而没有办法与别人分担不幸更是将他们推向了“孤魂野鬼”。

同名短篇《解说疾病的人》,记述了一种特殊的职业:译解疾病。兼职导游卡帕西先生带着一家子观光客前往太阳神庙游览,美丽、慵懒的达斯太太激起了导游卡帕西心中的阵阵涟漪。尤其当她得知他的正职是在私人诊所充当医生和病人之间的语言桥梁,大声夸赞这很“浪漫”,更令卡帕西心旌荡漾,得意于自己原本庸俗的、用于糊口的工作居然有如此巨大的意义与魅力。

一路上,达斯太太热情地邀请卡帕西先生一起用餐,跟达斯家合照。当她跟他要地址,说方便给他寄大家的合照,他开始幻象起和回到美国的她互相通信,聊起“当翻译的日子里有没有新鲜事儿”,打定主意要“让她在新泽西家中一边看信一边哈哈大笑”。

游览到了最后一站,达斯太太拒绝跟随丈夫和孩子登山拍照,执意留在车里休息。更像是有预谋的,她出声制止了准备去帮达斯先生拍照的卡帕西。然后,她将一个折磨了自己八年的秘密告诉了他——她厌恶了与达斯从小青梅竹马的婚姻,所以出轨了,他们的三个孩子中,有一个不是达斯先生的。而她想要与共享的,不是这份秘密,而是一份痛苦:

她看着他:“八年了,卡帕西先生,八年来我一直在忍受着煎熬。我盼着你能让我感觉好点,讲一些宽慰我的话。你说我该怎么治才好?”

整个旅程中,她都观察着他,权衡着他的可信和可依赖,打量着他的工作和它的意义,酝酿着这段类似告解的话,为了从这个陌生人身上得到一些宽慰,缓解一个人承担那个秘密所带来的痛苦。

自认为与达斯太太建立了深层亲密关系的卡帕西,觉得自己对她负有责任,他想到:

……这个女人连三十岁都不到,……就已经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她的告白让他心情沉重,……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或许该建议她把真相向达斯先生坦白,他会向她说明诚实是最佳策略。诚实,的确会让她感觉好些,就像她刚才做的那样。或许他还可以表示,愿意做个和事佬,主持这次沟通。他决定从最明显的问题开始,逐步深入到事情的核心,于是他问道——“达斯太太,你所感到的,真的是痛苦吗?还是心有愧疚?”

这驴头不对马嘴的回复激怒了她:

(她)转过头来,眼含怒意,抹着粉红色珠光口红的双唇上厚厚地积了一层芥子油。她张嘴要说什么,可是她朝卡帕西先生怒目而视之际,似乎忽然意识到什么特别的事情,于是停嘴不说了。他彻底溃败了;他这才明白,原来在那一刹那,他甚至根本就不值得她好好地侮辱一番。

她敞开自己的痛苦,将它和它的过往来历尽数展露,然而眼前原本被认为理解她的人,给出的居然是道德的拷问——他的回复彻底拒绝让她的痛苦发声,她带着它退回原本的封闭。

《解说疾病的人》

这一刻,卡帕西才再度想起,那份译解疾病的工作原本“是他人生失败的标志”,年轻时候的他以为自己可以通过掌握语言来打开人生的一片天地——他的目标是掌握多门欧洲语言,然后投身外交,而真正的、最终的命运只不过是一个英语老师,还因为要偿还给儿子治病在诊所欠下的债务,开始在医院做工抵债,给不会英语的孟加拉病人和只会英语的医生服务,填塞满他所熟悉的日常的,只是微不足道的翻译员的身份,毫无建树的事业,没有交流的婚姻,和失去爱子的痛苦。

此刻,在达斯太太的痛苦面前,译解员的身份再次失效。他无法译解达斯太太的痛苦,因为这完全超出他的理解力和想象力,他的情感生活如此地贫瘠,他的妻子“对他的职业全无好感,……她时时想起失去的爱子,嫉恨着他以微不足道的力量帮着挽救的其他生命。……她从来不曾问起到诊所求医的病人的事,更没有说过他的工作很重要一类的话。”

达斯太太对他在亲密所激起的涟漪,让他以为有机会和她有一段罗曼史,而她催促他帮忙分析自己的痛苦时脱口而出:“看在老天的份上,别叫我达斯夫人。我才二十八岁,说不定你的孩子都有我这么大。”……原来她只是把他看作父辈,他此时才明白,对于那些自己原以为可以提供慰藉和幸福的人和事业,自己都只是一个无法落脚的“流亡者”。

译解情感疾病的职责在卡帕西先生身上,最终失败了;小说家以笔触记录人的生存境况,将秘密、痛苦和情绪一一展露,这是另一种对疾痛的译解。拉希莉体察入微地刻画了两个角色各自的内心期待与外部回应间的冲突,她的“译解工作”完成得尤其出色。成名后接受采访时,裘帕·拉希莉曾对媒体说:“在我自己的父母和他们的朋友身上,我观察到一种‘情感上的流亡者’(emotional exile),这一点令我无法忽视。”

裘帕·拉希莉(Vogue)

或者也是这一点社会身份的区别,令拉希莉对孤独的思考有着与奥逊·威尔斯不同的倾向,小说里,孤独的“流亡者”伸出手探寻友谊或爱情,人类脆弱的、制造“自己并不孤单的一时幻象”的努力依然会时不时落回被误解的现实。但对读故事的人来说,每一篇关于他人的故事都让他对人的痛苦和情绪、人的生存境况更加理解,他因此而越清醒,幻象就因此而越珍贵。或许这个幻象并不是那么难以维持,因为理解和分担痛苦,是这世上最强大的纽带。

* * *

雅格洛在自己回忆录的结尾,记录了奥逊·威尔斯说完那段台词之后的一个场景:

他(威尔斯)说:“只有借着爱情和友谊, 我们才制造了一时的幻象, 觉得自己并不孤单。”那也成了他最后的电影出镜,他最后一次当演员。

“结局你现在已经有了。”在屏幕上,他对我说。

“我可不可以在结局后面再有个结局?”我大致这么问他。

“不行。”他说。

“为什么不行?”我问他。

“因为,”他面带笑容,说出他最后的一句,“这就是结局。”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