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和食》经典读后感有感

《和食》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2 15:26:02
《和食》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9-22 15:26:02   小编:

阅读《和食》,深感日本料理的独特魅力。文章详细介绍了和食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强调了和食注重食材的新鲜和原味,追求和谐平衡的烹饪理念。通过品尝和食,不仅能感受到美食的魅力,更能体会到日本文化的精髓。让人对日本料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和食读后感第一篇

文/潇逸霏

和食读后感第二篇

一本学术论文研究框架的日本饮食文化专著,解析了日本主要饮食即“和食中的鱼与米”形成和变迁的“起承转合”以及大陆文化的影响和本地化。从绳文时代的历史脉络开始讲起,一直到如今的全球化时代,涵盖了几乎所有类别,包括:江户“握寿司”起源以及到美国后“卷寿司”的兴盛,拉面、天妇罗、寿喜烧、渍物、怀石/会席/乡土料理、各类丼、以及清酒烧酒和茶道文化。在国内,上海作为日本料理的绝对龙头优势不减,北京也在努力追赶(最近开了具备星级潜质的桐寿司),对于想了解日料的读者是本酣畅淋漓的书。

和食读后感第三篇

虽然对日本文化颇感兴趣,但对日本饮食却并不感冒,甚至一度很拒绝吃日料,一因肠胃不好生冷食物易拉肚子,二因吃完并无满足感,去完日料店回来,常常恨不得要再吃点香的辣的才算痛快。

事情的转折是,大概春天的时候,把《小森林》春夏秋冬都翻出来又看了遍,发现日本饮食文化竟与儿时的饮食有着很多的重叠,像米酒、时令野菜、红薯干等等,便开始迷恋上里面的饮食并尝试着做了一些。后面陆续把《海街日记》《步履不停》等日本电影翻出来重看时,也就格外关注里面的饮食了,也渐渐开始接受一些日本料理。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对日本的饮食却仍有诸多不了解甚至是误解,比如说以为博多一幸舍的博多是店品牌名,以为牛丼饭的丼是里面的一种食材,以为三文鱼是类似酸菜鱼的一种做法……

如果你们也曾有过类似的一些误解,又或是对日本文化或是饮食文化感兴趣,不妨可以打开徐静波先生《和食-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这本书探一探究竟。

和食读后感第四篇

因为自幼就接受历史教育的缘故,抗日战争这段屈辱史让我看待日本总是有着一丝的偏见,虽然我知道每个民族都必然有其优秀的传统和品质,我还是无法正视日本的文化与历史,直到遇见《和食》,一本看似以日本美食为主要线索,却清晰的阐述了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的书籍。 《和食》是徐静波先生的作品,徐静波先生曾在日本多所大学担任教授,具有丰富的日本生活经验,主要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化关系、中日文化比较。《和食》是真正的学者之书,书里的语言逻辑清晰,充分展现了徐静波先生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和食》全书共分九章,以日本的饮食文化为线索,梳理了日本的历史。日本美食很多,无论是寿司、天罗妇、刺身还是乌冬面,都是日本的美食代表,但日本最常见的还是海鲜鱼类,主要原因是日本特殊的地理环境。日本追求食物的真实味道,注重装盘的艺术,日本的饮食的改变也是日本历史逐步演变的过程。 记得几年前曾看过一档节目,节目主要想要表达日本五星米其林店老师傅的工匠精神。在节目中,嘉宾被要求和老师傅学习做刺身,而嘉宾并非专业厨师, 在食材的处理上并未做好,这道菜最终失败了。老师傅看见被浪费的食材勃然大怒,因为上等刺身是需要新鲜的鱼,而这种鱼又十分难得,这次的失败毁掉了好多人的心血,是对食物的不尊重。可见日本对饮食始终怀着一颗崇敬的心,所以他们的食物存在不一样的味道。 在《和食》中多次提到东亚文化对日本饮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印度以及中国。早在远古时代,中国就和日本存在使者往来,文化上的交流深刻的影响着日本的发展,印度佛教传入日本后,日本皇室颁布禁杀令,更是影响了日本饮食的风格。 《和食》更是详尽的讲述了日本的茶文化和酒文化,日本的茶文化和酒文化均源于中国却胜于中国。日本人对品茶这件事极为重视,茶道更是融入了宗教、哲理等思想,茶早已不是一种饮品,更像一种艺术形式。在饮酒方面,日本也极重视礼仪,喝酒不是一种比赛似的应酬,而是一种精神享受。 《和食》从学术的角度讲解了日本的文化形态,在书的最后附加了好多参考文献,可见徐静波先生怀着严谨的态度写下的每一个字。徐静波先生以专业的眼光评价日本文化与东亚文化的区别和联系,从根本上解释和食为何物,又为何不同于其他饮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科普类书籍。

和食读后感第五篇

日本料理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似乎越来越高了,而且小伙伴们约吃日料的感觉有点儿像90年代大家约吃西餐,总带着点今天要去吃高级货的味道。可能并非本意,但日本料理确实给其他国家一种高级料理的感觉,尤其是其中的怀石料理。这份高级感是从哪里来的呢?

徐静波教授,一位曾久居日本且在日本多所大学担任教授的中国人,基于自己的兴趣对日本料理进行了研究,更多地是想透过食物来窥探背后的日本文化。于是就有了我手边的这本《和食》。这本书很厚重,600页满满当当的文字,逻辑清晰的框架安排,总给人一种在读博士论文的错觉。但也幸得徐教授的严谨,我们能够对日本料理的上下五千年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

至于日本料理的高级感,大概也来自于其饮食的三大文化特征。

与爱用调味料的中国菜不同,日本料理更偏爱保留食物原本的滋味。寿司是最具代表性的日本料理之一,看起来很简单,一小撮米饭上盖上一片生鱼片。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料理,看起来谁做滋味都差不多,那么好吃的秘诀便之一在于食材的选取。食材越好,滋味才会越好。所以才会有筑地市场每天清晨那派繁忙地拍卖景象吧。

日本的多位料理人都曾说过,日本料理的原则在于美味不能超过材料原有的滋味,止于该材料所具有的滋味的最高点,禁止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基于此,日本料理人的工作便成了将食材所具有的滋味最大限度地调取出来供食客食用。无法借用调味料,无法借用烹饪手法,在这样的前提下能作出好吃的食物的才是真料理人。

这样看来日本料理好像真的挺厉害的,执着于不借助外力来制作食物。而这完全有可能是日本人迫不得已采用的一种方法。毕竟近代以前日本经济不发达,与海外贸易也较少,本土产出的调味料又稀少,就是想

日本人注重食材的季节性,比起中国人来是“有甚至而无不及”。就连当季的时令食物都有分两个词语来表述,一个是“初物”,一个是“旬物”。旬物就是我们所说的当季食物,而初物则是指旬物中的第一批。

不论是中餐还是西餐,大家对于摆盘都有一定的讲究。而在摆盘上能讲究成日本人这样的也实属罕见。如果去高级一点的日料店,摆在桌上的料理本身就已经是一场眼睛的盛宴。

和食读后感第六篇

都说“民以食为天”,吃贯穿我们一生的始终。但每个人有每个人独特的口味偏好,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饮食习惯,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徐静波所著的这本《和食》讲述的是日本的饮食文化。 说起日本,任何一个方面似乎都与我们脱不了干系,总是会与我们耻上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对于吃也不例外。先不考究秦始皇派遣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徐福是否是他们所敬重的神武天皇,关于他们最早的城邦建造和管理制度可是完全照搬我们唐朝时期的那一套,农耕与佛法基本的生活方式也是由我们这边慢慢传入。 这些我以前并未知晓得如此详细,多亏了这本书的介绍。这虽是一本写“吃”方面的书,其实更关注的是饮食层面上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意味。读完这本书,不仅了解了日本的“吃”文化,更对日本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有了一个清晰地脉络,并从这个脉落中更充分、更深入地理解了日本人思想理念、价值判断和审美意识各因素。 这本书日本人上古时代开始,沿着历史发展轨迹奈良和平安时期、镰仓和室町时期、江户时期,一直到近代,详细介绍了日本饮食自己所处的自然条件,外来文化的传入、引进、揉和,形成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 在饮食中所体现出来的日本文化。既具有日本本身的鲜明的独特性,同时也具有东亚文化的密切的关联性,这两个特性有时交织在一起,而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后者的积淀和演进的结果。日本是一个岛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狭长的地形,上古时代一直以捕鱼、狩猎和采摘为生。温湿的气候使陆地上植被丰富,四面沿海海洋资源繁多,日本人不仅从海洋获得各种鱼类、贝类,还获取种类丰富的藻类,如昆布、裙带菜、海苔等70余种。 至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前后才从东亚大陆传来农耕文明,东亚大陆主要指的是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我国从上古时期就是一个农耕文化十分发达的社会,很难想象日本在春秋战国时期才进入农耕的社会形态。 后来在唐朝由于佛法的传播,我国与日本僧侣之间密切的往来,使我国的各种文化习俗传入日本。日本由于羡慕于唐朝的繁华,几乎复制了一切,这个时期,日本逐渐形成你王公贵族阶层为中心的饮食生活,奢靡考究。 12世纪中叶,日本武士文化兴起。武士都是一些直接参与生产的劳动者,他们生活检朴清淡,饮食粗放广泛。这一饮食文化与王公贵族奢靡考究的饮食文化相揉合,又加上天皇崇尚佛法提捐不杀生,使日本的饮食趋向于简而精。 而后经过江户时期社会和文化的蓬勃发展,近代西方列强的造访,带来西式饮食文化,中西饮食文化相互碰撞直主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今日独特的饮食文化――日本料理。 作者徐静波曾在神户大学、京都大学等日本多所大学担任教授,现为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专门研究中日文化关系、中日文化比较。他认为日本饮食文化具有以下三点主要特征: 一、非常着重于对食物原始滋味的追求和对四季季节变化的纤细感受。 二、对食物形与色的高度讲究。 三、对食物器具和饮食环境的执着追求。 这些特征都体现日本人在有限资源下,对生活品质精益求精的追求。反观,我们物大地博,一直采用粗放式生活方式,在现在地球资源日渐减少的今天,值得我们借鉴。这种精神在企业管理中,也可以促使我们利用较少的成本创造更多的价值。

和食读后感第七篇

《礼记》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一直都认为,“吃”是人生第一件大事,所以作为一个吃货,应该感到自豪。那么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吃货,我对“吃”的文化一向都是挺感兴趣的。徐静波老师的《和食》,虽然说没有配图,且长篇大论的像是一本专业课教材,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本了解日本饮食文化的首选书。

那些我们耳熟能详,或是爱不释“口”的日本料理,它源于何处,又如何成为了现在我们即将吃下去的样子,《和食》里你能找到答案。

那么《和食》想要说些什么,主人公又是谁呢?

饮食生活包含的小类别其实非常的多,单拎一个出来,就可以做更深入的研究。那么《和食》在这些类别中,选了谁做主角呢?

“本书更关注的是在饮食层面上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意味,即思想理念、价值判断和审美意识的因素。”

没错,就是文化意味,因为“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对饮食生活的描述来更充分、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日本民族。”

基于这个原因,李静波老师又把什么纳入了他的视野范围呢?

此外,我觉得需要提一下,李静波老师特别提到的,他给予充分注意的三点。

第一,日本与中国渊源颇深,加上李静波老师作为一名中国学者,相对来说会比较关注中国人(主要是汉民族)饮食生活与日本人的饮食生活的比较,也会留意到两者之间的诸多关联。

第二,地域差异。如同我国的南北差异一般,日本也存在着东西差异,而李静波老师在考察历史时,给予了这一差异充分的关注。

第三,阶级差异。(这里我就引用静波老师的原文了)“为了体现日本饮食文化的特质,在本书的论述中,将较多地把中上阶层和都市社会作为研究的对象。”反正摘这一句,把你们想问的为什么也给解答了。

你可以把《和食》当作一本辅助性的历史书看,但是在我看来,“吃”是个头等大事,所以关于“吃”的历史,也可以当作头等大事来看。毕竟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大家都是要吃饭的。吃什么?用什么吃?为什么要这么吃?

特别是那些对日本的历史感兴趣的人,你真的必须要好好阅读《和食》,并且好好感谢静波老师。为什么?因为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专家)教授说:“全面的了解了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也就从一定意义上了解了那个民族的历史;反过来说,只有全面了解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才可能全面了解那个民族的饮食文化。”

和食读后感第八篇

和食,就是日本料理。记得唯一一次吃日本料理,是我大学期间,一个要好的朋友打电话过来说:“周末不要窝宿舍了,出来带你见见世面。”然后曲径通幽来到一家装修讲究的日本料理店,厨师就在大厅中间的吧台后面忙碌,周围是包厢。席间说的什么早已忘了个干净,只是其中一道料理记忆深刻。刺身!用镶着花纹的器皿端上来,下面是碎冰,上面是一个龙虾头,前面是切片的生肉,肉片几个一叠,旁边卧几片翠绿的叶子。错落有致的摆盘,红色的肉和绿色的叶子,加上晶莹剔透的碎冰,后面有一个不时抽动的虾头,远看像高低有序的山水画。至于味道,可能不太习惯吃生肉。也忘了其中滋味。 当时就感叹日本菜怎会如此精细雅致!直到我读了这本《和食》,作者是中国的徐静波。从历史角度分析日本的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史的专家赵荣光教授曾指出:“全面的了解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也就从一定意义上了解了那个民族的历史,反过来说,只有全民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才可能全面的了解那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和食》以宏观的视野在日本民族文明进程中把握日本人的饮食生活。原来日本料理追求的就是一种意境美。

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来分析一下日本本土的特点。日本从绳文时期开始因地理位置,属于海洋性气候,多食用鱼虾蟹贝等海洋生物,日本的海鲜类饮食多种样,包括刺身,烤鱼等。可能这就是日本人天生爱吃鱼的源头。国土面积狭小,农作物种植技术不发达,油的压榨的技术不成熟,产量不高,还要分一部分出来用作照明,所以日本菜从那个时候起喜欢清淡少油,钟爱蒸煮,特别是煮,也就有了羹汤一类。这些饮食习惯,追踪到底都可以找到原因。 再来说说中国对日本的影响。中国在闭关锁国以前都是世界大国,相比于物资贫乏的日本,中国是遥不可及的。所以从绳文时期开始中国传入日本稻米,到奈良和平安时期,也是大唐最鼎盛时期,300多年里最终成行的14次大规模的谴唐使,日本全面学习中国的治国,宗教,文化,农业饮食等各个方面,当时最先进的文化传入日本,这个时期被称为“唐风食模仿时代”,到江户时期,丰臣秀吉掳来朝鲜的陶工,加上为躲避明清战乱的中国陶工带去的顶尖技术,使陶瓷业得到空前发展,到南宋茶的种植和饮用传入日本,对寺院怀石料理的影响最终行成最具典型意味的格式化的日本传统料理。 特别是佛教的影响,佛教的清心寡欲,不杀生,追求内心的精神寄托,与日本本身的追求内在想法相同。所以得到日本人诸位天皇的推崇。屡次禁食肉类(这里的肉类只限于四脚动物,猪牛羊等,不包括海里的鱼类和山上打猎得来的猎物),开始了漫长的禁肉时期。当然日本又融入了本土的文化,深入的研究了佛教,行成了日本特有的佛教文化,保留至今。中国与日本的饮食文化方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后是西方的影响。日本战败后,各国陆续入驻日本,从美国为了与共产主义中国对峙而扶植日本开始,西方饮食文化开使快速传入,从可口可乐,比萨,咖喱饭!到洋酒,速溶咖啡,到电饭煲和各类电器。最重要的是改变了日本人不吃肉类的习惯。饮食越来越西式化。美国的长期占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日本饮食文化的内容,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日本的饮食文化。 看过《和食》这本书,从历史的角度看,日本是一个包容的民族。不管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接受,都能接纳各种各样的文化内容,然后揉碎了融入本身感性的文化中,形成日本列岛独有的特色。一丝不苟的行事风格,匠人精神等,这都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但是不否认侵略给我们带来的苦难。

和食读后感第九篇

这是一本从人类文化发展过程看日本料理演进过程的科普书,以时间线路为主要轴线介绍和食文化,在介绍完食物之外,又补充了相关的酒文化和茶文化。

从书的内容来看,详尽程度其实算是非常之高了,不少内容都附带历史资料佐证。哪怕是对于日本历史及文化并不太熟悉的入门人士,也是非常的通俗易懂,加上对于吃本身本能的喜爱,分分钟就读起来欲罢不能。

1.吃是人文文化的直接体现

要谈及食物的历史,社会及人文历史占的分量其实很高,毕竟,饮食的食材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程度和人类的生存状态。

作者从上古时期,一直到现代日本的饮食,期间分成了六个大的时间划分。并通过自然气候的演变,人类的进化,国家的经济水平,以及各国间文化交流对于日本国内饮食做造成的影响,细致的记录了和食的升级历程。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描述1945年日本战败后粮食危机的那一段,当时人民失去了生活的家园,战火重重,还发生了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产量严重不足,而当我国东北解放之后,日本作为味增原料的大豆价格飞速上涨,让味增的价格在黑市里直接上涨了100多倍。

那段生活被日本民众所铭记下来,不少作家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了当时的生活状态,而作者也做了精心的调查,补充了一些名人的日记和小说作者的作品。

2.吃是经济前进的具体展现

日本其实在早期佛教盛行的时候,人们很少吃肉。而到了明治时期,在外国人大量涌入和政府的鼓励之下,人们开始有肉吃了。

那时候日本有不少美国人和英国人在这里,饮食习惯以肉类为主,后来当地的知名人士和小说家又开始宣传吃牛肉的好处(此处觉得文人集体努力也可以改变历史),逐渐发展到后期,政府甚至批准僧侣可以食肉。直到后续的逐渐发展,开始融合西方的料理方式,各种肉的烤蒸煮炸煎的吃法越来越普遍起来。

其实思想的包容度和经济水平是直线挂钩的,过去的封建思维让眼界狭隘,对待事物也容易走向极端化。当经济发达,世界的文化在贸易中融合,自然食物之间也会碰撞出新的火花。

比如如今好吃的炸猪排,就是日本料理与西方料理结合的产物,面包糠的的包裹油炸让猪肉的外面有黄金的脆皮,很有炸鱼薯条的一半灵魂。而日本人当地的米饭和酱油,让炸猪排饭这样的灵魂食物诞生了。

3.代表食物诞生于代表时代

作为日料的狂热爱好者,看完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当今日本的所谓传统食物,寿司、刺身、拉面等,都是在江户时代最终成型的。

最不可思议的是,寿司最早的起源居然是汉代的中国。经过层层的变种,在经济繁荣饮食文化发达的江户时期,出现了“早寿司”,用醋来拌饭代替发酵的方式流行起来。

而且日本的寿司与他们的精进文化其实是紧密挂钩的,这一点难免会让人想起红遍中国的“寿司之神”。寿司的米饭温度和腌制的时间,鱼的新鲜程度和入口体验,整个用餐的环境都被考虑在内。说到这里又想提及一下天妇罗,日本的蔬菜不多,大多享用的方式是用天妇罗粉包裹油炸,而日料店里,会注意保持食材下锅时的形态,在摆盘时注意诸多完美的小细节。

回想起来,其实日料店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好吃的食物,从色彩鲜艳的器皿,服务员的周到安排,在用餐全程所体验的都是和食的灵魂。

《和食》推荐给爱吃且懂吃的人,从一道菜看到它的历史,忽然会发觉那种好味道是穿越时光而来的。

和食读后感第十篇

生活中很少遇上不爱吃的人,遇上美食,大多数人都是没有抵抗力的。只不过吃货也有高阶和低阶之分,低阶的吃货主要是吃个味道,而本书的作者徐静波老师就算是一名高阶吃货了,人家吃的可不只是味道,还精心研究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和食》这本书结合日本历史,将日本饮食的发源、发展娓娓道来,虽说这是一本消遣书,但一点都不浅显,这本书很系统,也很严谨,读过这本书可以让你对日本饮食文化有一个很系统的了解。

《和食》这本书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分别介绍了上古时代、奈良和平安时期、镰仓和室町时期、江户时期、明治时期、战争时期和当代的日本饮食。从书中你可以了解到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关于日本美食的冷门小知识。比如“金平糖”这个东西,之前在日剧《Dr.伦太郎》里看到苍井优饰演的角色小时候最美好的记忆就是妈妈给她买金平糖。在前一段时间大火的佛系游戏旅行青蛙里,青蛙会带回来的特产之一也是金平糖,看起来在日本人心目中这金平糖是很美味的一种食物。出于好奇,我曾经从网上买来一包尝个新鲜,我自己感觉金平糖确实不难吃,但是也远没有相像中那么好吃,就是样子比较可爱,味道还可以的糖而已呀,有那么了不起吗?而《和食》这本书对于金平糖的历史有所介绍:

可能是因为历史原因,所以日本人一直把金平糖视为比较有特色的美食吧。

提到日本料理肯定要提的就是“怀石料理”了,我想很多人应该都知道“怀石料理”是高级日本料理的代名词,可“怀石料理”究竟是什么呢?《和食》这本书中介绍到:

寿司可以说是日本美食的代表,《和食》这本书里告诉我们寿司的制作方法其实是源于中国。不过随着历史的演变,食材的丰富,日本人又在中国的制作方法上进行了演变。

天妇罗也是很有特色的日本美食之一,据说天妇罗是16世纪中叶由葡萄牙传教士从长崎传入日本的。“天妇罗”这个名字也是源自葡萄牙语。不过当年的天妇罗制作还比较粗糙,如今我们吃到的天妇罗也是经过了长期的日本本土化改造的。.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日本美食的渊源,可以找来这本书读一读。不只是美食,这本书的最后两章分别详细介绍了日本的酒和日本的茶,这两章的内容也非常有料,总之,《和食》这本书可以帮助你成长为一个有文化的吃货。看完这本书以后,再吃到日本的美食,你就不能只会说“好好吃”了,可以给身边的朋友安利一下这种美食的历史背景。这本书是我近一段时间读到的比较严谨有深度又有意思的消遣书,对日本文化或日本美食有兴趣的同学有机会可以看一看。

和食读后感第十一篇

《礼记》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一直都认为,“吃”是人生第一件大事,所以作为一个吃货,应该感到自豪。那么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吃货,我对“吃”的文化一向都是挺感兴趣的。徐静波老师的《和食》,虽然说没有配图,且长篇大论的像是一本专业课教材,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本了解日本饮食文化的首选书。

那些我们耳熟能详,或是爱不释“口”的日本料理,它源于何处,又如何成为了现在我们即将吃下去的样子,《和食》里你能找到答案。

那么《和食》想要说些什么,主人公又是谁呢?

这些都是《和食》涉及的领域

饮食生活包含的小类别其实非常的多,单拎一个出来,就可以做更深入的研究。那么《和食》在这些类别中,选了谁做主角呢?

“本书更关注的是在饮食层面上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意味,即思想理念、价值判断和审美意识的因素。”

没错,就是文化意味,因为“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对饮食生活的描述来更充分、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日本民族。”

基于这个原因,徐静波老师又把什么纳入了他的视野范围呢?

被李静波老师宠幸的四个相关

此外,我觉得需要提一下,徐静波老师特别提到的,他给予充分注意的三点。

第一,日本与中国渊源颇深,加上徐静波老师作为一名中国学者,相对来说会比较关注中国人(主要是汉民族)饮食生活与日本人的饮食生活的比较,也会留意到两者之间的诸多关联。

第二,地域差异。如同我国的南北差异一般,日本也存在着东西差异,而徐静波老师在考察历史时,给予了这一差异充分的关注。

第三,阶级差异。(这里我就引用静波老师的原文了)“为了体现日本饮食文化的特质,在本书的论述中,将较多地把中上阶层和都市社会作为研究的对象。”反正摘这一句,把你们想问的为什么也给解答了。

你可以把《和食》当作一本辅助性的历史书看,但是在我看来,“吃”是个头等大事,所以关于“吃”的历史,也可以当作头等大事来看。毕竟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大家都是要吃饭的。吃什么?用什么吃?为什么要这么吃?

特别是那些对日本的历史感兴趣的人,你真的必须要好好阅读《和食》,并且好好感谢静波老师。为什么?因为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专家)教授说:“全面的了解了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也就从一定意义上了解了那个民族的历史;反过来说,只有全面了解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才可能全面了解那个民族的饮食文化。”

和食读后感第十二篇

《和食》的读者大多数都因为这个清澈得能一眼看穿书之内容的标题,才选择徐静波先生的书的吧?如是,我想徐静波先生一定躲在暗处偷偷乐呢。

其实,徐先生要乐也不必偷着。有的读者因为“和食”二字打开这本书后觉得内容过于学术读起来有些费劲,那也不是徐先生的错。在封面中央那个画得拙朴的黑碗的左下方,竖着两列字,连起来读就是“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是的,“和食”是这个副标题的诱饵,徐静波先生想通过我们日趋感兴趣的刺身、寿司、天妇罗、乌冬面等等日本饮食,吸引我们去初步领略日本发展史。

不过,想着刺身、寿司、天妇罗以及乌冬面的前世今生奔《和食》而来的读者,假如没有被第一到第四章吓得止步不前继而丢盔弃甲的话,你想要知道的刺身是怎么来的,始终缺少食用油的日本怎么会祭出天妇罗这种油炸食物来为国家代言的,乌冬又是怎么与日语中的汉字“饂飩”之间画上等号的,在《和食》的第五章“日本料理的完成其:江户时期”里,徐静波先生都有精彩的表述。噢,对了,我没有提及相对而言为我们最熟悉也最接地气的日本特色食物寿司。我没有忘,而是觉得,寿司这种今天在此地的全家、罗森等日式便利店里已成日常摆设的食品,一路走来特别精彩:海产品丰富的日本,一度喜欢将捕来的鱼类腌制起来,彼方管这种保存食物的方式叫“鲊”,只是一层鱼一层米饭地码放,是海岛小国特有的做法。起先,十数天几个月以后,鱼鲊成,鱼上的米饭就被丢弃。但在粮食还不能高产的时期,这种浪费实在让人无法容忍,于是,就有敢于“吃河豚者”将这些米饭收集起来捏成小饭团,送进了嘴里。想不到,因为发酵而带上了特有酸味的米饭,竟别有风味,那就是寿司的雏形。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本人保存鱼类不再需要用“鲊”的方式,就算是要保住传统工艺依然用鲊鱼的方式得到有着特殊酸味的米饭团,产量小得无法满足好食者的需求,于是,日本人开始往米饭里面拌入酸醋;又嫌加了酸醋的米饭过于单调,就在饭团上加一点蔬菜、加一点鱼、加一点肉。江户时期日本的商业开始萌芽,街头巷尾出摊卖寿司的小贩多了起来。为了让卖出去的寿司形状好看一点,小贩们用竹荚给寿司造型。米饭会黏在竹荚上,硬拽的话,坏了寿司的形状不说,还浪费了米饭,人们又开始想办法,往竹荚上放米饭之前,先垫上一张紫菜,寿司就这样慢慢诞生了——若徐静波先生读到我这一段“缩写”,一定脸色难看,因为我的“缩写”,只是保留了成为寿司的过程,至于过程中细微的美妙,都被我无情地“宕”掉了,而《和食》一书就是想通过“民以食为天”的“天”字入手,希望大众读者通过最易接近的食物,更切近我们的邻邦、一衣带水的日本。

因此,这本书完全可以做成一本图文并茂的读本,作家言及的日本食物、盛放日本食物的美器、享用日本食物的环境等等,哪一个场景拍摄下来不是一幅美图?映衬在作者严谨又冲淡且朗朗上口的文字边上,那一定是书架上最夺人眼球的一本书!

可是《和食》,就算有几张图片,也是好几幅龟缩在一页纸上,且统共也没有几张,像是作者在责任编辑的一再恳求下拿来充数的一样。如此重文轻图,再一次印证了我对徐静波先生写作这本书意图的猜测,就是以食为媒,带领我们了解一点日本历史。

本着这个目的,《和食》一书的前面4章,“日本饮食文化的源流与特点”、“上古时代日本人的食生活”、“大陆色彩浓郁的饮食样态:奈良和平安时期”和“日本料理的早期展开:镰仓和室町时期”,仅标题特别是第一二两章,充满了学术气息。事实上,第一章讲述绳纹时代的片段,也许那时的饮食距离我们过于遥远,就算是论及我们最喜欢议论的饮食文化,也是很学术,好在,徐静波先生妙笔生花,将原本极有可能“西装革履”的历史讲述,变得“T恤牛仔”般地随意又潇洒。畏难地开始《和食》的阅读,喜悦地进入到《和食》的阅读,等到一书终了,我又开始寻找比《和食》略微正经一点的日本历史书籍了。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了解日本的历史?这个蕞尔小国,明治维新后一波谷峰、一波谷底地行走在世界几个大国之间,能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难道不值得我们了解甚至借鉴吗?这才是徐静波先生《和食》的闪光点:说着人家漆器里盛放的刺身、竹荚里捏出的寿司、清油炸出的天妇罗、黑陶碗里冒着热气的乌冬面,就将他们适时吸纳适时扬弃的社会进步法则,亮给了《和食》的读者。

和食读后感第十三篇

打开《和食》,就可以看到几张印有日本一些器皿店、餐馆、日本料理等等一些照片。看得出来,这是作者踏遍日本的大街小巷,亲身体验过之后的成果。

这是一部比较完整的日本饮食文化历程的学术著作。因为书中有比较严谨的文献依据和理论分析,所以读起来会相对有些晦涩,但这依然掩盖不了《和食》对于日本历史乃至整个东南亚历史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和食》一书有八个章节,分别从日本饮食文化的源流与特点、上古时代日本人的食生活、奈良和平安时期的饮食样态、日本料理早期的展开、江户时期的日本料理等方面对日本的饮食文化展开了深度的描写。

我选择了其中的一种食物,结合书中的介绍,用稍微口语化的描述进行简单的讲解。它就是在内地依然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寿司。

说起寿司,大家肯定会跳起来,并细数自己喜欢的寿司有“海草小卷、鲑鱼子寿司、玉子烧......”。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刚刚形成的寿司主材料主要是鱼。从江户时代末期的19世纪开始,刚刚形成的寿司叫“驯鮨”(或写作“驯鲊”,中间还经历了“生驯”时期)。所谓“生驯”就是在鱼内塞入已经和盐拌过的米饭经过4-5天的发酵就可以吃了,而“驯鲊”就是指经过发酵成熟的鱼。

这是不是和如今的寿司大相庭径?所以,要形成如今寿司的样态,从那时开始,寿司经历了大约两百年的历史。到了文政年间的江户时代,又诞生了“握寿司”。

“握寿司”不是我们今天的“寿司手卷”。而是指用“捏”的方式把米饭捏成饭团,在饭团内放入一点点山葵泥,最后在饭团上加一片生的或者熟的鱼片或虾片之类的。当时的日本,在寿司上用的材料依然是海鲜。有青花鱼、金枪鱼、大虾、银鱼等等。都深受民间食客的喜爱,所以人们又戏称它为“乡土料理”。

因为寿司的欢迎程度大大超过了商家的预想,为了满足客人的不同需求。很快的,又出现了“卷鲊”、“稻荷寿司”、“散寿司”等。

“卷鲊”的出现,首次使用了紫菜包裹着米饭和鱼的吃法,奠定了如今形态的卷寿司。而“稻荷寿司”主要的不同是用“油扬”将米饭、牛蒡、胡萝卜、木耳等塞入其中,没有鱼肉等荤腥食物。“散寿司”的出现比较有意思,因为装寿司的盒子里散落了不少米饭,为了不浪费这些粮食,人们又在里面加入了小菜拌匀食用。

这样说着,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慢慢的,越来越多的种类寿司活跃在市井民间,因为价格低廉,食物干净卫生。人们对寿司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更有很多家庭便当中常常出现寿司的影子。

刚开始寿司的售卖是在食摊上面。到了1967年夏天,一家名曰“元禄寿司”的店在东京开业,这标志着日本首家“回转寿司”的诞生。

很快的,这样的食用方式和结账方式马上受到了食客的欢迎。而正如你所见到的,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回转寿司店也门庭若市。这和寿司本身的魅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除了我上述所讲到的寿司,在《和食》一书中还有关于天妇罗、刺身、荞麦面等深受世界人喜爱的日本料理的历史发展介绍。

如果你也是一个吃货,想更多了解日本的饮食文化,不妨打开《和食》,看看有没有你想要的答案吧!

和食读后感第十四篇

相较于日本人对吾国吾民深入骨髓的透彻研究,我国人民对于这个一衣带水,时敌时友的临邦关注的远远不够。

以上,不光是个人在图书馆里对着寥寥数本《日本学研究》的一声叹息,甚至在日本料理店吃饭时也常有此念兴起,毕竟要找个有现磨山葵的寿司店实在太难。

做为一个伪业余日本历史(主要是日本战国历史)爱好者,伪专业吃货,日本料理热爱者。对于日本料理方面的书籍,一直常有不足之感。这种不足,不是中国人不会分辨日本料理中品种繁多的鱼类,而是一些基本概念都得不到解答的苦恼。

比如说,何为怀石料理,自家在各种书上看过的便不下数种解释,有说是缘自日本僧人半夜做功课时腹中饥饿,于是将石头烤热放在怀中以缓解腹饥之苦,后被引申为高级料理之意。有说怀石料理是日本的皇室料理,为最顶极料理云云,看的人不知所云,最终结果似乎总是那种说法都不甚可信。

也曾参加过日本文化中心举办的和果子文化讲座,听后总觉得日本人民对于各色各样糯米豆馅团子的痴迷令人不解。也看过几本关于和果子的书籍,虽然看着书上的照片美轮美奂,可还是觉得中华国货各式酥皮、蜜麻花、牛舌饼更加可口。但想想看历史电影《清洲会议》中即使尊贵如武田信玄的女儿,织田信长的儿媳妇,见到一包金平糖也喜不自胜的兴奋不已,不禁令人要对日本古代食材之有限感慨一番。

以上,只是个人对于日本食文化一些零零碎碎的杂感,大抵来自东一篇西一篇的散文杂谈,或者是大河剧、历史小说中的节录摘抄。资料的来源如此东鳞西爪,也和专门讲解日本食文化书籍太过贫乏有关。

关于日本美食的解读书籍,多年来如讲日本历史的图书一样,都很罕见。自家读过陈舜臣的《美味方丈记》,小书极轻薄,内容有限,与其说是讲日本料理的,不如说是作者有关饮食的一些杂感,且书中写的也并非全是日本料理,还有一些有关中餐的文章,所以说更像是一本关于谈吃随笔合集。

说到有关专门讲解日本食文化的书籍,一时间真的难以想起,或者说,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专业、系统讲述日本美食的书籍,类似吕茂美耶那种ABC基础级日本文化科普书当然不算。大量讲日本风土人情的书大抵走的都是“和中国人讲卢梭,同法国人讲庄子”的老路。互联网+时代了,这等小把戏也越来越难同从前那般轻轻松松挣了银子去。

但是,但是,在进行过如此漫长的背景交待后,个人表示,新近入手的《和食》一书,可以说是填补日本美食文化图书空白之著。

作者徐静波是一位著名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化关系、中日文化比较学。现任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如此专业的学者所写的关于日本食文化专著,自不同于类似那种留学生或旅行者写的浮光略影的游记类路书。

在序言中,作者自承,这是在八年前出版的旧著基础上进行修订补充后形成的一部谈论日本饮食文化的书。常看书的人们都清楚,这种修订本通常意味着校订更仔细,内容更丰富,描写更生动,叙述更翔实。正如一个软件,升级版同试用版绝不在一个档次上面,同样的,这本书之于早已售罄的老版,也在内容和数据上进行了不小的补充和更新。

作为一名专研日本文化多年的专业学者,作者完全以一种做学问的态度写就这本专著。这一点,光是图书目录便可见一斑,作者对于日本料理,完全采取史书式的撰写手法,由日本的历史文化、地理形态讲起,从上古绳纹时代农耕社会以前日本人的食生活说起,絮絮道来至平安时代。

看过《源氏物语》的同学或许还记得,源氏公子在大热天招呼上门做客的贵公子吃冷水泡饭,令一众公子王孙倾慕不已,觉得源氏公子真是风雅人啊,看的我等读者一头雾水,但如果当年有此书相佐,便可得知大米在当时的日本是何等稀有之物了。直到日本战国时代(我国明朝时期),因关原之战发配丈八岛,生活清苦,每天以编草席度日,口头禅不就是“要是能吃一顿白米饭,就是死了也心安”么。

虽然如此,但我们大可不必将古代日本的饮食简单粗暴认定成内容单一,菜色贫瘠。事实上,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主要是德川幕府的形成,天下一统,江户时代的日本料理还是很可圈可点的,这一点不光在日剧《料理往事--江户时代的老菜谱》中有着充分体现,在此书中作者也将江户时期称做日本料理的完成期。经济的发展,陶瓷业的发达导致的餐具的艺术化高雅化,酱油的诞生产生了许多新增菜色,而砂糖生产的开始则令日本点心同西方烘焙行业的发展一样,随着糖这一食材的逐渐广泛应用而飞速发展起来。

当然,还有一点我们在阅读时必须始终注意,这是一本讲日本食文化的专业书籍而非食评合集。所以战争时期民众饮食之艰也成为专门的章节进行展现。所以说,作者通篇都是以一种做学问的态度著书,而非时下热门那种揽优探胜的书籍。

也正是因为作者这种著书立说的严肃态度,这许多年来自家也是第一回看到系统讲清怀石料理、会席料理为何物的书籍。顺带说一句,此书末尾处光是注释条目便长达22页,可见作者用功之勤,使力之巨了。

其实总结起来,虽然日本美食方面的书籍引入大陆的似乎不多,但民间对日本食文化大感兴趣者还是大有人在的,虽然是形形色色,偏好各异吧。比如有人将《中华小当家》中的美食诸一罗列一遍,有人把《深夜食堂》(日本版!)每一集中的食物细细写出菜谱,有人在网上热议《信长的主厨》每集中的菜品在战国时代被制作出来有没有可能,比如蛋糕,比如各种神奇料理。但是,如果有人是真的对于日本食文化而非照烧鸡、烤鳗鱼感兴趣的话,建议还是读一读《和食》这样的专业书籍,才能学到真东西。

明朝初年,日使答里麻晋见朱元璋时,朱元璋曾问“尔国风俗如何?”答里麻现场吟诗作答曰:“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储清酒,金刀脍素鳞。年年二三月,桃李自阳春。”诗中所谓“银瓮储清酒,金刀脍素鳞。”自是溢美之词,天晓得战国时代为争个银矿一众大名真能打出狗脑子来,真正的日本料理到底缘何而来,是何模样,还是看这本《和食》更加靠谱。

和食读后感第十五篇

喜欢看动漫看日剧的朋友相信都知道日本人吃饭之前都会说一句「いただきます」(我要开动了),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就是“我收到食物的生命”。我的翻译是“吾受惠于食物之灵”。这是因为日本人认为万物有灵,是食物本身的生命赋予了自己的生命,所以他们一般在吃饭之前,都会感谢食物。

这是一种对食物的敬重,是一种仪式感。

《和食- 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是一本科普书,在此书中,你可以了解到日本食物下的大和之魂是一种怎样的表现,这种精神与食物、盛装的器皿、食用礼节都息息相关。

作者徐静波是研究日本文化的学者,复旦大学、京都大学的教授,从他细腻严谨的文笔下能更加客观全面地透过日本食物了解日本文化。从此书你可以得到权威的论证去阐述各个观点,而非信口雌黄。同时也有很多旁征博引的有趣故事,让一本科普书看起来并不会那么晦涩。 本书分为3大部分,8个章节,分别从日本饮食文化特色的总体角度,日本饮食的历史进程以及单独把日本酒文化拎出来作为一个章节进行阐述。在日本饮食的历史这部分又分为上古时代、奈良平安时期、镰仓和室町时期、江户时期,近代和现代,对日本饮食做一个全面的分析。

由于用时间线来讲述和食和其日本文化,作为书评可能会有些乏味。所以我在此将本书糅合成三大部分:

江户时代是日本文化盛大的时代,而江户时代也是日本传统食物完成的时候。提到日本料理,代表性的食物是寿司、拉面、天妇罗、刺身、蒲烧、便当、渍物。

一般人以为日本人自古以来都吃寿司为主食,其实寿司的历史也仅仅只有200多年。而更久远的时候,日本人吃的寿司和现在的寿司大相径庭,除了学名不同,做法、滋味都大相径庭。作者和许多学者都认为寿司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根据南北朝的《齐民要术》,里面详细记载了“作鱼鲊”的内容,鲊是古日语“寿司”的意思,而讲究刀工的刺身在我国春秋战国的时候也早已有了,甚至连日本的拉面,也是8世纪初从中国随佛教传入日本。日本的拉面分为素面,荞麦面,乌冬。因为当时的天皇潜心向佛,下令全国禁肉,但野生动物和鱼是可以吃的,当时的食物选择性太少了,倒是促进了其他美食的发展。

国内的一幸舍、一兰、一风堂都是博多系的拉面,汤汁浓稠,这几家也是我常常光顾的日本料理店,特别是一兰拉面,在香港常常要排队,而在广州开了3家的一幸舍也是如此。听说在北九州,一幸舍在当地也是需要排队。虽说面条是中国传入日本的,但是真正将其发扬光大的却是日本。其他代表性食物在本书,作者徐静波也写得非常透彻。在整个日本代表食物形成的过程里,中国文化,洋文化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和食- 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的明线是时间,但还有一条暗线便是阶层,从农耕时期的日本人,到公家文化,武家文化以及江户时代日本代表性饮食走向平民大众,再到现代日本人的饮食观念。和食的文化都层层渗透。

从飞鸟时代后期到平安时代中期,随着中央政权,王朝朝廷到建立,形成了王公贵族,这一脉的文化也称公家文化,其中日本最早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正充分体现了这一文化的精神内涵。现代日本人对这一时期的文化非常认同,他们有地位,教养好,创造了一个典型的美的情趣,美的文化。正是从此开始,日本饮食文化的独特性开始展露,但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武士阶层源于8世纪,在镰仓时期,贵族文化开始衰落,武士文化兴起,两种文化的交融。加之宗教文化影响,新佛教传入与神道的觉悟,日本的饮食有了新发展。特别是武士文化,他们来源于庄园,农作物自然丰盛,但由于绝对禁肉令的出现,导致当时日本人的进食简单化,一酒一菜一饭足矣。武家文化的质朴,甚至粗鄙到了室町时期才有了改善,出现了本膳料理,酝酿了繁复的程式。当时禅宗盛行,僧人常常过午不食,但修业念经使得僧人体力不济难以支持。就有人将哄热到石头放进怀里以求抵挡辘辘饥肠。再后来寺院到规定松懈了,僧人可以带少量轻便的食物,这些食物也有了一个雅号叫怀石。再到16世纪,形成了佗茶,也就是茶道,茶怀石的基本形式是一汤三菜,再后来到江户时代,茶怀石又演化为更精致的会席料理。日本的饮食文化往往受统治阶级的影响,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删繁就简到郑重其事。每一个演变都无不从和食折射出大和社会的变迁。

《和食- 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的作者认为日本的饮食文化更多的是一种感性的文化,因此它会更多地与审美意识关联。和食之美体现在三个词,分别是风物、盛付、食不如器。这也是日本饮食的一种特有文化。

风物在日语中是指某季节的某地食物,季节性和日本的地理位置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日本大部分属于季风带,全境又多以海洋性气候为主,长期处于湿润温和,植被丰富,四季分明的自然环境的日本人对日月星斗,春风秋露的细微变化都有纤细的感受力,日本人在绘画中多是注重四季变迁,这种美学追求明显地影响了日本饮食文化。对于周遭事物的兴衰枯荣倾注着非同寻常的关切,使得他们对食材有了更细腻的分辨力。日本饮食讲究初物和旬物,也就是当季第一批收获到的食物以及当季的时令食物。在众多日料店中,每每你点上一份刺身都会有一些枝叶、一些花朵,往往都是对于季节的暗语。这都是经久不衰的日本文化。

除了能看到枝叶花朵对于季节的暗示,日本料理的摆盘也是十分有讲究的,日语中的“盛付”就是餐食的盛装。讲究盛付是源于对佛祖的供奉,早先供奉的食物都会堆得高高的,这是高盛,到了镰仓和室町时期,对于食物视觉的追求已经达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了,我们常在日料店吃的刺身,盛付则是讲究一种高山流水的感觉。用萝卜丝切蓉堆成一座小山,上面放置一片薄荷或者紫苏,各种新鲜刺身则排排陈列如潺潺流水。颜色鲜艳夺目。

不仅仅是对食物本身的考究,日本人在盛装食物的器具里也是花了不少功夫。在《和食- 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作者单独拉出了一个章节来讲述食物器具,而在日本,有不少关于此类的书籍,以及目前仍有很大一批器具制造的工匠职人。日本器皿根据材料分类,主要有木器、漆器和陶器。从1.2万年前开始日本人就烧陶了,而在公元5世纪前后,经由朝鲜半岛传来的新的技术,产生了须惠器。而在唐代中国的青瓷工业发达,虽然日本无法烧制出和青瓷媲美的淘器,但是中国为日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陶器形态。通过章节你可以比较详细地掌握日本器皿的一个进程,可以说如果没有日本器皿,可能也就没有日本饮食的这种精致文化了。 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日本人独特的细腻审美,正是由于这个审美才创造出了各种文化。 诚挚推荐本书给对日本文化感兴趣的朋友,甚至建议设计师、日语专业翻译、厨师、食评记者都可以自习研读。因为当你了解一种文化、一种审美的时候,才有更好的创造力。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