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我好,你好》读后感锦集

《我好,你好》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10 11:55:41
《我好,你好》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8-10 11:55:41   小编:

读完《我好,你好》,感觉像是与作者一起经历了一次全面的人际关系洗礼。作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描绘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情境,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情境。这本书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提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我好,你好读后感第一篇

每一个感觉生活一团糟的人,不知道如何与生活相处的人都可以好好读下。 本书教你如何给自己的生活带来阳光,去驱散阴霾。

作为一本心理学著作首先不像一些大师的书那么难懂,需要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来理解里面的隐喻与意识流;也不同于一些心理鸡汤,只能高声的喊着口号,但是对实际却毫无帮助。本书中不断被提及的不外乎就是以下两点:

“父母” 、 “成人” 、 “儿童” 是书中作者不断提及的一种心理管理机制,在理性及多数的社会场景中,需要“成人”在过程做主导作用,但是很多人基于多种原因,没有发展出“成人”主导的心理管理机制,更多的还是“父母”和“儿童”在做主导,导致在生活中应对的一团糟。书中告诉我们为何要使用“成人”的主导机制以及“成人”主导机制的好处,促使在沟通时,告诉自己,要第一时使用运用“成人”主导机制,并慢慢的将此成为一种习惯。

另一个“不断被提及的概念就是书名中的“我好,你好”,在持续和长久的生活场景中,既要考虑我们自身的诉求,也需要考虑其他主体的利益,只要坚持这样的原则,所有的事情才可以持续的发展下去。

我好,你好读后感第二篇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可以这么认为,人这一生除了要了解自我,还应该了解他人,社会,以至整个世界。转身来看心理学,也从一开始的聚焦向内探索自我(比如弗洛伊德),逐渐拓展到与他人,社会,乃至更大的范畴。这本书的理论出发点是埃里克伯恩的人际沟通分析(TA)理论。伯恩是一位心理医生,接受过正统的精神分析训练。正如作者说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精神分析治疗犹如在一间黑屋子里寻找一只根本不存在的猫。所以伯恩的理论,乃至这本书的出发点就是要用普通人能够理解的语言讲述普通人能够理解的故事,而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能够通过更好的了解自己更好的和他人乃至社会相处。对于学习过TA理论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拓展读物,其中不仅有对于理论的诠释还有丰富的举例。尤其是TA在不同的受众群体和场景中的运用,对于非心理学专业人士而言实在是非常友好的,有些甚至是相当深刻的。比如对于四种心理位置(书中的翻译是心理地位,包括你好-我不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不好,我好-你好)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幼儿园俩个小朋友拌嘴吵架和两国交战宣言之间的类似模式。不同于其他充满晦涩名词的专业心理学书籍,这本书可以放在我们床头,经常翻看,经常提醒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觉察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位置。

我好,你好读后感第三篇

每个人内心都有三种模式:父母P---成人A----儿童C

这三种模式将人的心理,通过语言、行为去表达出来,同时也在三种模式里随时切换。

如果两个人的对话是同模式下的对话,那可以无限延续下去,可是如果对话出现了错频,就绝对会不欢而散。这也是争吵、被误解、沟通不善的本质。

这是我认为本书最大的精华,对成人以及我好-你好的理论定义。

我们需要做的是多发展A模式,对于PC模式,先是做到有所察觉,再接着可以适当给自己按个暂停键,自我分析外加暂停,甚至可以刻意练习。

在对教育孩子上,要多共情,共情的目的是让她知道自己的重要性。

我好,你好读后感第四篇

本书的理论其实很简单,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三个人,父母,成人,儿童。其实可以看作是规则,理性,和本能的情绪。我们总说能不能理性地做什么事,其实就是在说可不可以让你的成人出来和我对话。

幸福课说我们要允许自己作为人,permit you to be human,应该就是正视你的儿童产生的情绪,让你的儿童的情绪得到尊重。

儿童与父母形成于人生最初五年的时光,所以我们需要在这五年里,教儿童这个世界的秩序,形成“父母”,对于这些规则,孩子最本能的反应形成儿童,破坏力过于强的儿童会让这个人未来都被其困扰。之前我以为一个人什么都不记得的前五年并不重要,这个理论倒是让我有了一个新的认知。只有这五年里吸收了良好的正确的规则,形成了乖觉的儿童,成人部分才能健全地建立起来,这部分也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一个人的性格品质的好坏,决定他对未来发生的一切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未来也可以建立成人,慢慢改变父母和儿童固有的东西,但是这种改变是很缓慢的。

后半部分结合生活各方阐述,觉得比较有用的养育孩子和经营婚姻部分,其他都有些get不到。但是在我意识到这个模型的运用时,我审视了自己面对这个世界的准则,对自己又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这个模型可以解释很多东西,但是由于写于20世纪60年代,已经过去近六十年,当然也有过时的部分,可以辩证看待。了解这个模型后再融会贯通用于观察身边事物,让自己的成人变得更加强大并且免受儿童和父母的污染,这是我未来需要做的事情。

我好,你好读后感第五篇

沟通其实复杂,不是说有语言、对话,就能很好沟通,其中夹杂了情绪因素,加之文化、地域因素的纷繁复杂,稍有不慎,情绪的火药桶一点即燃,更严重的是留下了个人精神伤害,深陷精神障碍不能自拔。在面对今天的沟通困境时,沟通者就如同棋手一般受制于某种状况,每走一步都是有害的,举步维艰。 对牛弹琴,纵使琴声美妙高雅,但对不在一个频道的沟通者而言,这就是杂音,心神不宁。作者试图解决沟通中此类困局,建立沟通的语言,为沟通本身赋予语言,可谓是语言中“语言”。 作者发展了一套独立的系统,界定了专门的术语,把沟通行为压缩至一个可观察的单元。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和“儿童”状态三种状态,作者称之为PAC,这些状态并不是角色,而是一种真实的心态。“父母”“成人”“儿童”并不是像本我、自我和超我属于概念,这些状态产生于对所记录的往事的重现,涉及真实的人、真实的时间、真实的地方、真实的决定和真实的感觉。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同一个舞台表演中,其幕后是一样的。沟通语言的凌乱打乱了人们的阵脚,不免会面临进退失据的情况,“PAC”沟通语言就像是幕布的开关,一旦掌握,生活的幕布也只有收起,不光是认清自我心理,更能掌握生活的真相,沟通中总的来说也就四种心理地位:1. 我不好—你好;2. 我不好—你不好;3. 我好—你不好;4. 我好—你好,当然理想状态是我好—你好。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性”并不是人生奋斗的基础,普遍存在的自卑感或“我不好”的感觉才是。儿童由于身材矮小和无助,必然感到自己比周围的大人卑微。“我不好”的状态不应一直禁锢我们,人都需要成长,作为“成人”去沟通。 学会沟通的语言,“对牛弹琴”也会是“高山流水”,你好,我好!

我好,你好读后感第六篇

在河岸咨询室里,蛤蟆先生总结苍鹭的分析后,问:「我们都给自己童年的某一天拍照的话,每个人的照片都会非常不同?」是的,童年的经历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独特看法。那我们是怎样看自己的呢?又是怎样看别人的呢?在人生坐标上,我们的位置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找到这本书。

这是一本着重分析人际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TA)(一种心理人格理论,也是促使人格改变和成长的一种方法)的大众心理学经典之作,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我好-你好」。该书的作者是美国精神病学家托马斯·A. 哈里斯,他通过本书,向全世界宣告:每个人都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可以实现一种真正的「我好-你好」。

书里,哈里斯在艾瑞克·伯恩的关于「人际沟通分析」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

1.P-A-C(父母、成人、儿童)三种自我状态,及其在不同社会位置上的表现

2.「我好-你好」等四种心理地位的认知与表现

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人际沟通分析的具体核心理念和治疗策略,同时给予读者一些建议,比如「如何保持成人」。

这是一本类教材性的心理学专著,有些专业名词,但并不生僻也不复杂;全书语言流程,描述生动,却也不是《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的那种情境型、口语化书籍。这书读起来非常轻松,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当然其深刻的见解也多次带着我思考,比如:「我好-你好」是不是等同于「人之初性本善」?就像是未受社会毒打之前的孩子,天真的眼里一切都是美。再比如:看到:「非互补或交错式沟通」中,妻子的「儿童」驱使她到城里使劲地花钱(P83)。我幡然醒悟:原来剁手是因为「儿童」作怪呀!

凡事皆有因,凡事都有果。「因」已经种下多年,无论是「原生家庭」的错,还是老天爷的特意安排,仰或其他的原因,我们都可以重新好好地认识它,认认真真地了解自我!而在这里,哈里斯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彩虹!让我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我好-你好」?让我明白如何在生活中不断地增加「我好-你好」的心理地位,进而收获我要的「果」!

一言蔽之,这是一本让我相信「个人永远是有可能改变的」的书!

我好,你好读后感第七篇

前天与老婆聊天,无意间聊到她生孩子的往事,在生孩子之前我们通过关系给到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人好处,旨在希望整个过程更加顺畅。

可是没想到顺畅过度了 —— 分娩时段我在休息室焦急的等待时,产房门突然打开,护士满脸笑容递给我正在响的手机,原来是一个朋友的问候。我突然想起产前我将手机放到老婆衣服里了,但这可是分娩期间啊!这么紧张的时段,你护士还特意出来给我送手机搞-森-麻!我赶紧让她赶快回去干正事。

讲完故事老婆回应我说,其实当时你是可以进去的。

我不知道她说的「可以进去」是因为我们给了医院好处还是其他,但我当时真实想法是不敢看。

今天阅读美国精神病学家哈里斯的《我好,你好》著作,书中提到一些医院通过允许丈夫在妻子分娩时陪伴的策略,让我再次重构对分娩陪伴的理解。

书中说,通过现场力所能及的支持,帮助妻子减轻身体的紧张感与孤独感,双方通过协助的方式共度难关,最大幅度减少妻子产后抑郁的可能性。哈里斯最后总结到:

如果我们这次能够成功,以后我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是的。

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理解,夫妻两人通过共患难的方式协作,就天然在彼此大脑中形成闪光灯式的自传体记忆,这种记忆具备稳定的独特性、显著性和个人相关性,它对大脑记忆与情感的影响会非常明显,进一步影响个体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以及行为。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允许丈夫在妻子分娩时待在产房策略,就相当于给夫妻二人大脑中植入了一个锚定 —— 「这就是我们」。

老婆是剖腹产生下的儿子。我这时候不禁想,如果,假设是如果,我当初鼓励她顺产,并致力于要求到产房现场陪伴,她对于生孩子的恐惧感是否会降低很多从而改变出生方式呢?

虽然我没有机会再次进入产房,但哈里斯启发我,在未来依然可以创造更多夫妻之间合作共处的机会。这个满是科技与媒体冲击下的时代,家庭成员之间原有的陪伴、倾诉、共处已经被大大稀释,「我们」这个词显得更为珍贵。一场没有孩子参与的电影、一次相互之间坦诚的沟通、一个包含彼此共同目标的计划商议,这都是可以做到的事情。

Ref

《我好,你好》Tomas.A.Harris

230211

我好,你好读后感第八篇

从上述提示可以体现出作者哈里斯的严谨学风与高宜人性。但从阅读技巧的角度来看, 我觉得可以按照哈所建议的方向反其道而行之。

这并不是要故意与哈里斯对着干,而是刻意给自己增加阅读的难度 —— 可以被误解的难度。通过先后再前的阅读顺序来验证自己在最初阅读前面章节的初始假设是否正确,然后再通过往前阅读来调试与修正自我认知的机会,增加阅读的理解深度。毕竟一本好书,不能只读一遍。

那么问题来了 —— 《我好,你好》这本书应该首先读哪个章节呢?

我的方法是,对本书的全部章节进行篇幅的排序,然后优先读页码多的章节(当然还有其他的交叉验证策略这里先隐去)。

将《我好,你好》这本书的章节篇幅进行排序后的结果如下:

通过查看两章的目录,会发现哈里斯其实是将「我好, 你好」划分成了不同角色的人上面,而且还将儿童与青少年单独列为一章,体现他对未成年人在「我好,你好」游戏中的重视程度。

这个判断在本书推荐序中也有佐证,序言作者托马斯·欧家瑞博士提出,针对「我好,你好」的理念,哈里斯与导师伯恩有不一样的理解:

简单来说,哈里斯与伯恩针对「幼儿」的初始阶段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

而回看《我好,你好》的章节目录,就会理解为什么会单独将儿童和青少年各自列为一章而不是统称为「孩子」了。

所以关联本书篇幅最多的第五章,进一步可以预测,第五章其实相当于一个「总叙」的定位。

那么首先阅读第五章应该没错。

我好,你好读后感第九篇

我们内心都有不够好的孩子,这是弱小无助的婴儿面对强大成人时产生的正常感受。

不幸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法获得积极的镜映和安抚,始终困在“我比你好”“快来安慰我”“我就是这样,改变不了”的心理游戏中。为维护内心的自尊心,他们会打压苛责他人,对子女吹毛求疵并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成为子女眼中控制型父母形象,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人们无法看清自己的内心,把恐惧投射给他人。

我相信,大多数人始终处在“我不好-你好”或者“我不好-你不好”的心理地位中,由于儿童记忆的强烈性和父母偏见的根深蒂固,他们间歇式挣扎于恐惧、焦虑、怨恨、嫉妒、懒惰、悲观、悔恨的情绪反复中,无法按照内心意愿做出决策和行动,最终形成个人命运或家族命运。

一个患者说:“我在玩一个内在法庭的游戏,我的父母是法官、陪审团和刽子手。这是一个结果已定的审判,因为我的父母已提前判决我有罪。我从未意识到被告也有权请律师,我从未尝试过保护我的儿童,我的父母不允许我对判决结果存有任何怀疑,但我的分析师最终提醒了我,我的成人可以对我所处的形势做出评价,并为我的儿童辩护”。

自卑激励成功者,击垮失败者。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会产生自卑的情绪,我们无法消除它,只能选择以什么方式对待它,躺平与退缩是万万不可的,因为无法征服自卑的人就会被自卑征服,我的父母就是很好的例子。我父亲的暴躁脾气在小镇里远近闻名,导致很多亲戚看到他都绕着走,他总在不断传播负能量,不是怨天尤人就是讥讽打压。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无数次对我母亲大打出手、体罚孩子、攻击人格、情绪操纵,他希望别人无条件地服从于他,只要有一点跟他内心意愿不符,就要接受他的怒火喷涌而来。

为什么会有一个人如此难以控制情绪,如此自大狂妄,社会适应不良,我认为他完全屈服于自己的恐惧和自卑。可能我爷爷教育方式曾经严厉打击过他的自我价值和人格,他渴望有一番作为,却始终在挑战面前选择逃避退缩,这种美好梦想与窘迫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是很恐怖的,越到中年越痛苦。

极度的自卑会产生极度的自大,心理状态在一无是处与无所不能之间反复横跳,于是他抗拒接受不堪的现实,他把对命运不公的怨恨发泄在亲人身上(他深知有这个权力且不会受到惩罚),他需要在恐惧的时候打压攻击他人以获得心理抚慰,他认为他的孩子应该是人中龙凤麒麟之才,不应该犯一点点错误,将来必定要光宗耀祖完成他未完成的梦想。但矛盾的是他内心深处并不希望孩子真正成功,翅膀变硬了风筝线断了就意味着自己的威严有可能被挑战,将来还能控制谁来满足自己的权威感?

成为自卑与恐惧的奴隶是很可悲的,梦醒半生,没有用心做过一件事,用心对过一个人,自以为了解的世界完全靠主观臆想,实际连新手村都没有出去过。自己造“苦””自己吃就算了,还要拉着周围人一起吃,最终搞得亲友反目,一败涂地。

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在了解“父母”和“儿童”的真相以及如何影响今天的生活后,在回忆过去四处碰壁吃尽苦头的经历后,我们都不想未来继续陷入自我指责自我贬低的无终止状态中。

成人状态代表着理性的分析师、辩护律师、价值导师,当内心有消极情绪产生时,需要敏锐地识别自己的父母与儿童状态,并反问自己:我的父母为什么要惩罚我的儿童?我的儿童在恐惧些什么?现在谁上场了?这合理吗?这与我的价值观相符吗?这样就可以把自己从过去的情绪中抽离出来。

很多过去被灌输的信念是错误的,例如“我不够好”“我很自私”“我需要变得完美”,但由于是在生命早期接触到这些扭曲认知,他们早已根深蒂固地储存在大脑中,我们只能不厌其烦地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纠正。检查旧信息,判断他们是否有效,并用新的信念替代它,改写心理代码,这样成人状态就不用再处理旧信息与现实的冲突,转而从事更加重要的创造工作。如果分析师疲于应付过去,他就没有时间来开展新工作了。

自卑是控制型父母与无助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如果想要打破自我指责自我贬低的内心冲突,就需要通过行动和亲密关系去证明自己与他人的价值。当不玩心理游戏、努力获得自信、采用“我好-你好”的心理地位后,我们不再隐藏自己,成人状态得以解放。

成人的解放导致自然儿童一再出现,她代表着创造力、主动、好奇、直觉、安全,让我们可以自由地运用直觉去倾听感受观察,去触及关于宇宙和彼此关系的无穷知识,去探索哲学与宗教的深邃,去感知新事物而不被旧事物羁绊。

我好,你好读后感第十篇

为什么这本书值得读

这本书的核心在于让我们获得选择和改变的自由,帮助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解放了的成年人”。

“TA 人际沟通分析的目标是促使人们获得选择的自由、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改变的自由,并改变人们对重复刺激和新刺激的反应方式。”

P-A-C理论的建立前提 - 人类的记忆与回忆机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人类的记忆体系是如何工作的,这是P-A-C理论的基础。关于人类记忆的机制,神经科医生韦尔德·潘菲尔德(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神经外科医生)在1950年代进行了一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这一发现解释了为什么在某些场景下,比如听到某首歌、路过某个地方,我们会突然涌起情绪,即使脑海里并不能回忆起关于这个场景的任何事件记忆。

什么是P-A-C

P-A-C是每个人身上都会呈现出的三种状态:

简单来说,早期有个人生剧本,而A不断检验这个剧本是否仍然适用。

基于P-A-C三种状态,人与他人的互动呈现四种“心理地位”

’这四种心理地位分别是:“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不好”,“我好-你不好”,以及“我好-你好”。第一种心理地位最普遍,而“我好-你好”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状态。

P-A-C三种人格在我们身上的体现

理想状态下,P-A-C是相互独立的。A能够独立观察、判别P和C的信息。但在很多情况下,它们也会相互作用,影响我们的人格表达。主要的影响有两类,一种是“污染”,一种是“隔离”。

了解了P-A-C理论,有什么用?

了解了P-A-C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将其用于人际沟通分析(TA),帮助我们实现“我好-你好”的状态。分析的目的是发现沟通中每个人是用P、A、C中的哪个状态在发出刺激和做出回应。举个例子,有时我会曲解朋友的意思。比如最近,我将我的解决方案PPT给朋友看,他指着其中一页的数字问我“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我当下开启了防御机制,生气、怨恨,觉得他在质疑我。但其实这是我的C在回应对方。我的C有“我不好”的心理地位,基于这种心理地位,我会曲解别人的意思。那么如何保持A的状态呢?首先是觉察。学会觉察对话中出现的P(武断、自动化的结论)和C(情绪化、“我不好”)的状态。识别后,可以给自己一些时间,从自己的P或C中抽离出来。

我好,你好读后感第十一篇

所有人内心都有3种状态,即“父母(P)”、“成人(A)”、“儿童(C)”本书就围绕这三种状态逐一分析了:三种状态的由来及如何变得更好、四种心理地位、人际沟通方式等内容。

1 早年的经历记录在“父母”和“儿童”中,自我意识的觉醒形成了“成人”

父母:是记录在头脑中的早期经验,即在人生最初3年,所发生的所有无可置疑或强迫性的外在事件。是双亲、长辈、甚至电视里的忠告、规则和规范。

儿童:记录了早期对所见所闻的内部感觉,在儿童最初几年的经历中往往总结成“我不好”。同时,也储存有积极的信息,如创造力、好奇心、触摸的渴望、第一次发现新事物时自豪。但往往“不好”的部分会大于“好“的部分。

成人:是通过探索和检验所获得的信息记录(生活的思考),即检查“父母”中的信息是否真实、在今天是否仍然适用,考察“儿童”中的情绪表现在今天是否仍然适用、是否过时、是否只是对陈旧的“父母”信息的反应。

增强“成人”的能力要对“父母”和“儿童”的信号具有敏感性。只有意识到激烈的情绪是“儿童”在作祟,人们才能避免讲情绪外化为宣泄的行动,数数到10是延缓自动反应的好办法,给“成人”时间,找出适当的反应。而检测“父母”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自己的判断到底是基于现实还是直觉。

另外,“成人”必须要接受“没有完全的确定性”这样一现实。在做决定前,我们总是想要了解所有事实,而许多的事实又是在变化,或者我们了解的只能是一部分。“成人”的功能就是对可能性的预测,从而做决定。“父母”、“儿童”做决定的结果总是可预测的必然,因为那是按着我们过去的经历延续撰写,而“成人”决定的结果难以预计,但会有改变的可能。

2 “我不好”伴随着出生而来,“我好”是人一生的追求

心理地位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看法的产物。一共有4种即: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不好、 我好-你不好,我好-你好

2.1 我不好-你好

这是人生第一年经验而产生的最早的暂时性的决定。婴儿时期需要成人的照顾才能生存下来,在强大的成人和弱小的自己的悬殊对比下,产生了“我不好-你好”的心理地位。如果保持这种状态一生,会有两种表现:一种生活在确定“我不好”的脚本中,被“好人”包围太痛苦,促使他逃避生活,沉湎于幻想;或者就是不断去验证“我就是不好”。一种由于我不好,所以需要“好人”的帮助。他们心甘情愿听从别人的要求,通过努力获得别人的赞许。

无论哪种都是“无论我做了什么,我依然是不好的”,都不能产生幸福感或永久的价值感。

2.2 我不好-你不好

在出生的第二年,儿童有了一定行动能力,这时候可能父母关爱减少,甚至没有,儿童就会感觉被遗弃,心理地位就会变成“我不好-你不好”。这种儿童会自暴自弃,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保持这种状态,他会认为所有人都“不好”,会拒绝别人的安抚,即使别人是真心实意。持有这种心理地位的人,已经停止使用“成人”分析与他人的关系。

2.3 我好,你不好

多产生于小时候受到父母严重身体暴力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仇恨一直支持着他,等长大成人开始反击。他们拒绝探索自己的内心视界,任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无法客观判断自己应负的责任,而觉得都是别人的错。

这样的人身边需要一群唯命是从的恭维者来提供安慰,但这群人也无法得到信任,最终仍会被抛弃。

2.4 我好,你好

在不断置身于能证明自己和他人价值的环境中,能形成“我好—你好”的心理地位。

前三种心理地位的建立完全取决于3岁前是否得到充分的安抚,是人对于世界最初的判断认知。第四种需要人在后面的岁月中有意识地加以追求和改变。

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最常见的心理地位是第一种“我不好—你好”,而处于这种心理地位的方式通常会玩“我的比你的好”的游戏,从而缓解“我不好”所带来的沉重心理负担。

使人们恢复自信并变“好”的唯一途径在于了解造成前三种心理地位的童年困境,然后收集来自“成人”而非“父母”和“儿童”所记录下来的“好”的信息。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读到这里,其实最重要的是明白,大部分人都有"我不好"的内心想法,就像原罪一样地存在着。它可能表现为自卑,也可能表现为高傲,要用“成人”去逐步证明自己的“好”,才能走出自己“不好”的“初心”。

3 关系的维护需要“成人”选择合适的应对状态

人与人之间是如何沟通的?A对B表达一个观点时,A的心理状态(PAC的一种)和A希望B的心理状态(PAC的一种)形成一条直线;B回复A时,B的信息状态(PAC的一种)和B希望A的心理状态(PAC的一种)形成另一条直线,当这2条直线平行时就是互补式沟通,若相交就是交错式沟通。直白一点就是:我以为的你的心理状态是否是真的你的心理状态。

互补式沟通(1、2)VS 交错式沟通(3、4)

互补式沟通双方都会觉得很愉悦,并且可以无限地持续下去。而交错式沟通会引发一连串争吵。

在沟通中,双方都在“成人”的状态下,才是理智的沟通,才会有真正的有意义的内容产生,而非“成人”状态下的沟通,则是进入了一场“角色扮演”游戏,大家都在下意识中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路径。

非“成人”的回应源自“不好”的心理地位,他总是“曲解”评论,读到本来没有的东西;他不能用事实来处理沟通。那些“儿童”总出现的人其实在说“看我,我是‘不好’的”。那些总是表现出“父母”的人其实在说“看你,你是‘不好’的(这能让我感觉好些)”。这两种动机都是“不好”心理地位的表达,并且只会使绝望的情绪得到更多延长。

“成人”可以选择如何以互补的方式对刺激做出回应,以此来保护关系的维持以及关系中的个体。即如果对方在“父母”状态希望你是“儿童”状态,你可以选择自己是否以“儿童”的状态去做回应。

在这一章节,书中举例了大量的对话内容,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不同状态下到底是怎样地表现,强烈推荐大家阅读原书,细细品味。

诚然本书对于了解我们自己以及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和系统的框架,但在实际应用上还需要我们自己更多的理解和实践。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