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适应复杂》读后感100字

《适应复杂》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30 01:00:36
《适应复杂》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8-30 01:00:36   小编:

这篇文章谈论了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适应和应对挑战。作者提出了三种应对策略:压力管理、灵活性和共情能力。同时,文章也反思了我们对于复杂性的错误理解和应对方式。最终,作者呼吁人们要以适应性思维和开放心态来面对未来的挑战。

《适应复杂》读后感(一)

图示

自组织的组织理念,怎么样能够激发团队的活力,让他们自己寻找到解决方案。这本书上对复杂性的定义非常合适,解析了为什么是有复杂性,以及复杂性是什么,会对组织和个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但是在如何对应复杂性上面,其实没有一个完整的答案,这也符合书上的逻辑,复杂性不能以简化的方式来描述。

高度自由化,有规则,纪律和反馈的自组织或许才是之后管理模式的方向

《适应复杂》读后感(二)

前阵子偶然读到米哈里的《心流》,印象最深刻的是「复杂」,人在不断整合各种孤立杂乱,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比如价值观,形成更复杂自我的过程中会找到乐趣,这个乐趣的状态就是幸福。

心流

8.3

[美]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 2017 / 中信出版集团

复杂意味着无法预测,不能用线性思维来试图归因和预测,而是要从相互作用的角度整体思考,把宏观和局部视为一个整体,认识他们之间的联系。

在复杂体系中,合作比竞争更有助于解决问题,说到「合作」,其实并非指过程,而是态度和看法,这才是合作的起点,最近几个月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说回这本书,从中读出了若干本之前读完没读完的书,比如《心流》、《合作的进化》,以及记不起名字的若干篇哈佛商业评论,隐隐觉得有点观点大杂烩。

《适应复杂》读后感(三)

迈克尔·乔丹说过:“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大概投偏过9000次,输掉过大约300场比赛,有26次我投失了决胜球。我总在不断的失败,但这也是我成功的理由。”

迈克尔·乔丹的这句话源自他强大的自信心,毫无疑问,这位杰出的运动员对自我价值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他知道,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他也认识到,自己在专业领域也会经常犯错,因为人不是机器,篮球也是一项复杂的运动。从事复杂运动,就难免会出错。

为什么我们害怕犯错?因为从小我们就知道犯了错事是不会被认可的,更糟糕的是,还有可能被人排挤,犯错者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为了避免经历这样的局面,我们往往会避免犯错。

另外,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就是归属感和认可,所以,被排挤是非常严厉的一种惩罚形式了,这就意味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宁愿中规中距地完成任务,也不愿铤而走险地犯错。

因为我们害怕出错,所以简单的问题越累积越多,而事情也从简单变得复杂。复杂了以后,我们更容易出错,于是更加不敢面对错误,逃避错误,这样导致事情更加复杂,甚至完全失控。

“不许出错”的信条,不仅有碍于我们在复杂情境中的行动,更是成功路上的一大障碍。

对待错误,常见的做法常遵循一定的模式化套路:1.提出出题;2.找到责任人和过错原因;3.责令责任人解决问题。一旦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对个人而言过于庞大,难以解决,就会增加解决问题的力量,如此循环往复。

还有一种对待错误的情形是:只解决出问题的“人”,而不是去解决“问题”。处理了对错误负有责任的相关人员,而对错误真正的原因浅尝辄止,甚至不了了之。

有的公司,不同部门的一线员工经常出现安全事故,他们的直接上司往往是对员工批评、罚款了事,整个管理层不去思考是否管理系统需要改进,不去思考深层次原因,也默认下级的管理方式,导致安全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还有的人,一遇到事情就紧张焦虑,不知所措,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往往会做出不符合理性的行为。于是买了各种类型书籍,参加各种线上线下的读书会,听各种各样音频、视频的讲座,参加了很多学习班。往自己的头脑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内容。但是自己原来的一些错误的思维方式,错误的言行方式,始终不从根本上加以改变,一到具体的事情上,还是沿袭过去错误的惯性思维方式,思维模式。

而计算机专家斯特凡妮·博格特在《适应复杂——让管理像拼图一样有序省力》一书中,给我们传达了这样一种理念:有时即使微小的改变也能促成巨大的成功,作者讨论了微小错误导致的复杂性,让读者了解复杂性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以及如何处理和应对错误。

斯特凡妮·博格特用轻松而严谨的方式,探讨了关于错误的一些误区,分析这些错误产生的原因,以及人们为什么对此束手无策,这些误区通常由于个人的观念,性格,价值观和经验导致。对此,书中将展开深入的探究。在每个误区中都存在着应对错误导致的复杂性的方法。

先哲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下面,我们也从细节入手,了解《适应复杂——让管理像拼图一样有序省力》一书中介绍的对待错误的两种模式,找找造成事情越来越复杂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01两种模式:“故障——安全”与“安全——故障”

一种是故障——安全模式

在故障——安全模式中,我们以设想中的故障防御为基础,在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应该要保持所有功能和目标的完善。在这种模式下,我们自认为已经考虑和避免了所有的状况,采用错误零容忍的管理方法。

大部分人都力求贯彻故障——安全的原则,不允许失败,不允许出现错误,不管他们是在谈标准化生产流程还是项目管理,错误零容忍,都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所以竭尽所能设置安全措施,然后就自以为高枕无忧的开始运行。

另一种是安全——故障模式

安全——故障模式的出发点是,错误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它的核心观念在于“意外不可避免”,这种模式经常采用试验法,来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意味着我们必须要经历一些失败,才能发现它的边界。

这种模式,对于错误是不排斥的,而是把所有出现的错误都认真对待,通过试验总结设置出安全稳妥的运行方式,以便保证系统正常运作。

例如,恋爱期间的男女之间,就是把婚姻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划分成小多模块,包括起居生活、亲属交往、财务管理、养育子女、职业规划又以及进修学习,然后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一个一个模块进行观察讨论,探讨分析,了解对方,修正自己,尤其是了解各自的底线,避免婚后事情变得复杂。这就是安全——故障运行模式。

每个公司在对待“错误文化”的轴线中,往往都会处于故障——安全和安全——故障之间的某个位置。

而事实上,这里涉及的问题其实是避免损失还是限制损失。把故障——安全摆在首位的公司,将会通过代偿方案、充足的信息和加倍坚固的基础来确保安全,目的是避免损失。

而安全——故障模式的出发点是,错误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如何在出现错误的前提下,实现我们的目标和结构,最大化地减少损失。

▶02应对复杂,错误是必经之路

错误是系统重要的反馈信息。我们需要故障——安全模式,更需要的是安全——故障试验法,这两个模式都需要注重,才能最大化保证纷繁复杂的体系正常运转。

如果我们仅仅选择了故障——安全模式,那么也将以丧失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为代价,适应能力下降是因为只为近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了准备,一旦发生了不可预料的意外状况,事情就会变的敏感脆弱,甚至有可能会脱离正轨。

核电站都拥有能源供应的故障安全保障。在电力故障发生时,液压系统就会提供保障,第2套电力供应系统启动,控制棒将会插入反应堆内。福岛核电站的工作人员也认为,这样就可以确保安全了。2011年3月11日,当地震后主能源供给瘫痪,应急系统马上投入使用,至此,一切似乎都按照故障——安全计划在进行。但接下来的海啸却让人猝不及防,冷却系统发生故障,后面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了。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被质疑最多的就是,为什么没有设计第3套安全保障机制,答案是,地震和海啸同时发生的概率太低了。

而一个适应能力较强的组织,则做好了适应各种未知干扰和状况的准备,而适应力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适应陌生的情况。这种适应力首先源于人们内心的态度,然后才由此产生了相应的措施和行动。

安全——故障模式则认为,错误和失败的出现是常态,在一个错综复杂的情境中,新的方案和创新性是极为重要的,试验法的基础则是经验常识和对可能方案的一个大体概念,因此它往往会引起错误。

复杂性要求组织对错误有较高的容忍度,这样才能成功提升他的适应能力。

一个复杂的体系是无法进行设计和预判的,我们可以加以刺激,创造新的模式,发现新的可能,同时通过多次相似的安全——故障试验,我们可以从不同视角来观察同一个问题,这这反过来也推动了新刺激的出现。

这些尝试规模较小,相对独立,即使失败,也能将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让体系受到大的影响。

以这篇文章的写作历程为例,在故障——安全模式下,我列出了写作需要的提纲,素材,思路,依据提前列好的写作清单,很快把这篇文章写完了,然后我觉得这篇文章是没问题的,就放在那里等着发表。

而安全——故障模式,则是在文章写完以后,我经常拿出来看一看,不断挑出问题、发现不足,理清思路,使中心思想更明确,逻辑思维更清晰。另外,在语言表达和篇章结构上,再加以细化,使之成为一篇逻辑清晰,语言精练,思维敏锐的文章,不断提高了文章可读性。

▶03控制出错成本

安全——故障模式并不意味着降低出错的概率,而是把出错成本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公司里对待的“错误”的文化,决定着建立和实施安全——故障模式的难易程度,建立正确的对待错误的观念,是应对错综复杂问题的前提条件。

另外,应对错综复杂的问题,我们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进行多次的重复试验。

比如在软件开发领域,有一种“提要求——写创意——开发软件——测试——验收”的模式,但是最后开发出的软,件往往和委托方的要求相去甚远;反之,把研发任务分成若干个小的模块,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与委托方一起进行观察,讨论和修改,则是更有效的做法,在开发过程中进行修改,也会更简单便利。

在安全——故障模式中,我们可以施加一定的刺激,去激发更丰富的行为,这也属于对错误的试验法,而且是主动试错,实质上可以减少将来更多的错误。接下来,我们对这种行为进行评估,如果它是符合预期的,就可以强化;反之,则可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予以修正。

▶04转变对待错误的观念

(1)停止无休止的问责

别在您的公司里进行无休止地问责,不断地寻找责任人,而是鼓励每个人坦承自己的错误,一起探讨它的作用、结果和意义,加以改进,促成革新。

我们遇到一件错误,如果对出现错误的人过度批评,对方的头会越来越低,导致大家把注意力投入到那个犯错的人本身上,甚至批评的范围超越他错误的程度。本来是对事不对人,分析错误产生的所有原因,结果演变成了对出现错误的人的批判大会。这,很可能失去了深究原因、改进系统的机会。

我们需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错误是体系的一种反馈”。可以问问自己:“错误向我透露出了哪些关于体系的信息?它对于未来和行为方式意味着什么?”

爱迪生说:“我没有放弃。为了成功,我探索了成千上万条失败的路。”让我们和爱迪生一样做吧,把错误和失败视作学习的机遇,让所有的经历都能有机会从错误中提升自己。

(2)变化是永恒的

然而,即使我们主动试错,一个错综复杂的情境也是充满变化的,不存在百分之百不出错的方法。我们的态度是“时刻准备迎接意外”,接受不确定性和不透明性。

先哲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於羸土;百仁之高,始于足下。”

当一切顺风顺水时,我们需要从那些类似错误的情况中找到系统的薄弱环节,点点滴滴进行积累修正,避免无数错误积累到最后再导致无可挽回的损失。。

另外,我们还要提升对细节的洞察力,训练自己对早期信号和提示的洞察力,洞察错误和混乱在产生之前的预兆。。

(3)实践重于研究

我们应对复杂,可以先进行小而精的小规模试验,试验的作用是促进模式的形成,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同一个问题。

我们既可以在同一情境中进行不同的试验,不同的尝试带来了效果,行动和交流方式的多样性。也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同一种试验,同一种试验,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所以,对试验成功和失败的条件进行明确的界定,要确定未来的调整方向,需要有明确的决定依据。我们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多项平行试验,模块化和相对独立的试验也可以同时进行尝试。

▶05解决错误,应对复杂

如果说正确应对错误,是着眼于细节和局部,那么,当我们掌握了细节,有了应对错误的思路以后,就需要着眼于全局和宏观,以便更轻松有效地应对由错误导致的复杂。

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整体与局部

一般而言,复杂总是意味着相互关联。成功应对复杂性的整体管理模式,强调的是它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同时,整体管理也不会忽略局部,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把局部同时考虑在内。一个体系总是以整体的形式运转,不能把它单纯总结或概括为各部分加起来的总和。

(2)做出假设

假设和事实之有着天壤之别。假设是一种猜想,它可以随时被调整、摒弃或修改;事实则是一种对“它是什么”的描述,指的是客观实际,可以用数据、实验验证。

复杂体系很难预测,也很难完全掌握,因此我们需要强化对假设的灵活运用,尽可能找到一个或多个好的方案。

(3)在情境中推进

相对于假设(“我们猜测,当前状况是这样”),我们常把重点放在对事实的处理上(“当前事实就是这样”)。

我们经常说得的“它可能会如何发展?”就是在情境中进行思考。

一旦制定了年度计划、产品研发计划或项目计划,那么未来也就同时被描述了出来,人们经常用风险管理的方法,来处理通往这个蓝图路上的障碍。这就是试错。

未来无法预估,也并非恒久不变,学会应对错误,实质上是学会在逆境中推进各项工作。

我们可以预设一下:当错误发生,复杂性产生后,未来还有可能是怎样的?在计划的未来蓝图中,还有哪些是关键因素?哪些因素将变得不那么重要?未来“最糟糕”和“最美好”的情况可能是怎样的?如果出现了最糟糕的情况,我将如何应对,提前规划好最糟糕情况下的应对方案,做到信心满满,胸有成竹。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

要想通过正确用应对错误,尽可能减少复杂性。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整体管理。

观察相互之间的关联。

同时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开展工作。

变化观察的层次级别,从中选出合适的部分。

转换观察的视角,在思考时转换角色。

为所有参与方营造完整的透明性。

让改变成为可能。

希望您对复杂性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并能不断补充和完善您的所得。不断通过安全——故障模式和故障——安全模式找到平衡,有效应对错误,减少错误累加导致的复杂,使我们做事变得高效简洁。

愿您能走出陷阱,将有价值的想法运用于工作、生活和学习中。

祝您成功!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