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来晃去的人》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在生活中不断迷失与寻找的故事。他经历了爱情、工作、家庭等诸多挫折,但最终悟出了生命的真谛。这本小说让人深刻思考人生的意义,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希望和勇气。
《晃来晃去的人》读后感(一)
之前才读了陀翁的日记体小说《地下室手记》,感觉跟索尔贝娄这本《晃来晃去的人》很像,主人公同样矛盾、穷困、多变、易怒、敏感。小说主要讲的是前美洲旅游局职员约瑟夫,在从辞去工作到应征入伍的这段时间里整天无所事事的生活,因前同事的忽视而大发雷霆、与侄女因为听唱片的事情起争执、期待朋友到访的同时又对朋友发脾气、和妻子艾娃因兑换支票的事情而吵架等等等等。没有工作的日子里约瑟夫获得了自由,但这种自由却因为过于重复而变得失去了意义,思维麻痹,不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得以终日无所事事。最后,在与邻居大吵一架之后,约瑟夫放弃了自由,提交了参军,应征入伍。 我在想,我们忙碌一生是为了什么?何为自由?我之前曾认为自由就是在道德法律的约束下,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在自己有了充足的时间后却只想躺着啥也不干,我明明有着那么多的抱负啊,这太矛盾了。所以,我就想啊:我们必须努力与自己达成和解,矛盾是必然的,天底下就没有不矛盾的人。而自由也应该在打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生活之后才能体现出来,否则会成为烦恼而反过来束缚自由。 我们都会经历文中约瑟夫所经历的阶段,感同身受可太正常了。思考才会有烦恼,亲手创造也不会麻痹,希望我们不会把自己的大脑交给其他人管理,舍弃自由,成为麻痹的“局内人”。
《晃来晃去的人》读后感(二)
他说,在不同的程度上,现在全人类都有这种感觉,犹如一个孩子觉得他的父母是冒充的,真正的生身父母不在身边,将来在某一天会来找他一样。在许多人的眼里,都把眼前的世界看成是假的、冒充的,而真正的世界并不在眼前。约瑟夫这种奇异的感觉,有时带一点阴谋诡计的味道,但这种阴谋不是邪恶的阴谋。它充满着光怪陆离的色彩,发生着捉摸不定的变化,它使人兴奋激动,又使人折衷公允。长此以往,在那样一种阴谋的阴影下生活,就给人带来了苦恼。这与其说导致了惊奇,毋宁说造成了忧虑。 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如果这个世纪恰像车轮一样转下去,那么,我,也将随之转到车轮底下,化为虚无。于是,我的肉体,我的生命,便留在通向未来的起点上。也许未来的时代是一个罪恶的时代,也许这么估计是错误的。我呼吸时,雾气在窗玻璃上时起时消。也许这样估计是错误的。然而,当我想到那罪恶的时代又将有芸芸众生湮没于尘世时,我不寒而栗了……我们无法知道未来的时代是什么样子,但在各种主要方面,人类的精神是一成不变的;同时可以肯定,善良将不会留下多少痕迹。这样判断整个时代,也许终将被现实证明是错误的。 我老买新书,不可否认,买得快,读得慢。可是只要它们把我团团围住,就像有一种广阔生活的保证人站在身旁。这种生活比我天天迫不得已过的那种生活宝贵得多,必要得多。如果不可能永远维持这种高尚的生活,哪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留点痕迹也行。
《晃来晃去的人》读后感(三)
《晃来晃去的人》是索尔贝娄的第一本小说,是日记体的,有点那种碎碎念的感觉,超级有趣。
以前总觉着人是大差不差的,慢慢的越来越觉着人与人差别简直太大了,你珍视的东西在另一个眼里简直就是垃圾。而别人拼命努力去争取的东西在你看来简直就是受罪。
索尔贝娄里面的主人公约瑟夫的某些事情简直就是在表达我对世界的看法,读的过程中不时会哈哈大笑,笑约瑟夫的固执,也笑自己的固执。
约瑟夫辞去工作等待参军,他没有收入,也不想再找零工,就成了“晃来晃去”的人。
东北人有个词叫:待着。说待着大约东北人就不会再追问:待着干嘛?待着不无聊吗?......约瑟夫就被这样的追问气恼着。
在一堆书中,他是有安全感的,但参军的消息一拖再拖,让他心神不宁。
他不愿意参加三个人以上的聚会,他对人与人之间的捉弄厌烦透顶。他都能听到人群中自己的哀鸣。
他想让妻子,侄女读他推荐的书,听他推荐的歌,为了抗议哥哥一家的奢侈空洞物质至上的生活方式,他跟侄女打了起来。
《晃来晃去的人》读后感(四)
《晃来晃去的人》作者【美】索尔.贝娄,处女作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正如序言中所说的,“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是晃来晃去的人,苦苦挣扎在得与不得之间,因为生活永远不会是我们希望的样子......”故事里是二战背景中一个在美国等待参军的加拿大青年约瑟夫,在等待参军过程中的(1942年12月15日至4月9日)日记。约瑟夫代表了一群大萧条时期的经历者,有意思的是约瑟夫也喜欢买新书,买的快,读的慢,他希望找到自己的理想缺失,他在现实里失去了自己的角色。
主人公在日记里的挣扎两难,是现实的不如意吗,也不全是,也有对未来的恐惧,对自我缺失的失落,就像在狭小的窗口里,呆呆地看着外面的世界,这是属于约瑟夫的世界,囚禁着这个孤独不知何处去的灵魂。“晃来晃去的人”中的约瑟夫,是一个模糊的人,美国读书长大,却是加拿大人,读的历史专业,却找了一个旅游工作。参军的时间里,靠着妻子生活,有着犹太人的身份,更加聚集着漂泊感,无所依靠,只能晃来晃去。
但是这其实是一本战争小说,约瑟夫的同学在战争中丧生,他也去参军,其实是存在着逃离的意愿,还有想在战争中解脱,无论他怎么去寻找自我,战争从来不由得个人来进退自如。从前,人们习惯于经常表白自己,对记录他们的内心活动并不感到羞耻。而今,记日记被认为是一种自我放纵、软弱无能、低级趣味的表现。因为这是一个崇尚硬汉精神的时代。这段话是《晃来晃去的人》书里的一段话,无所事事的人是否就代表着晃来晃去的人,约瑟夫还是思潮者的代表,他承认独自一人不行,就去军队中寻求。他不无自嘲地在日记中写到,“我不再对自己负责了;我为此而喜悦。我掌握在别人手里,接触了自决的包袱,自由取消了。”
“活着就是希望”。在约瑟夫眼中,有规律的生活是希望,有精神的监督是希望,军队与他而言,是能在希望里照见自己的地方。约瑟夫在1943年3月16日的日记里写到:“战争能够从肉体上毁灭我。它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可是细菌也可以做到这一点。”战争和细菌,也就是疾病。战争和疾病,轻易剥夺了我们身体的自由。
几次删了又改,改了又删。这本书其实不适合现在去读,我也是偶然的机会遇到了。我反而觉得映射着漂泊在异乡在社会上精神优越的人群,他们对于知识渴望富于追求,并且有自己的方式,游刃有余。而他们又属于“晃来晃去的人”,因为属于社会精英的人,习惯上人格的独立,思考多元化,所以面对压力却始终根基偏弱,这里的根有地理、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我们不自然地会稍显的坚强独立,在强撑起来的强壮下,又有多少硬汉精神的填充,不得而知。
但我们知晓自由,勇于冒险。如果身体和精神上的自由选择一个,你会选择哪个?
《晃来晃去的人》读后感(五)
自我封闭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在全球被疫情笼罩的当下,我们都有一段被动或主动封闭的经历。韦伯望远镜观测到了更远的星系,而我的感受却告诉我,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狭窄。
在《晃来晃去的人》中,主人公便是处在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主人公是一个辞去工作,等待参军的犹太青年,他整天在自己的房间里枯坐十个小时,靠老婆供养,他自称是个软弱失败,一蹶不振的年轻人。书中记录了他从12月到4月的日记,这部日记体小说就和我们的日记一样,有时候一天只有一句话的简短记录,有时候是长段的自我剖析,当然,主人公并不是和外界毫无交流,他会和朋友妻子等来往,但是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外人无法进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就在几个月前,我和主人公处在同一个处境,整天闭门不出,躺在床上,三餐不规律,昼夜颠倒。我究竟在那个小房间里做什么呢?我什么也没做。
有过同样经历的我读来十分感同身受,主人公在等待参军,他是主动想要去参军吗?并不,因为他的同学在战争中丧生了,他带着一种逃离生活的态度去的。他拥有大量的自由,可他却不知道如何使用这种自由,于是,他在自己所厌弃的生活与向往的生活之间徘徊,晃来晃去,无从抉择,过着一种迷茫而痛苦的生活。这本书如此应景,写的是美国大萧条时期的一大批人的心理状态,而在全球疫情之下,读来很是贴合。我们对未来不再抱有信心,只想紧紧抓住当下,现在见到的人可能就是最后一面,现在旅游过的城市可能下一秒就被管控,我们成了另一种晃来晃去的人,无依无靠,虚无感充满了每一天。
在这样的情况下,主人公一直在思考着世界的意义,他观察着世界,控诉着这个世界对人的摧毁,同时人在这个世界又是如此的渺小,他是一个局外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却又不得不依附于这个世界,在这段无比内省的时间里,他看到了世界是一片荒原,混乱而无序。他说:有许许多多,千千万万的人,他们不得不放弃将来这个念头。不会再有什么个人的将来了。我对自己的将来不抱任何幻想。对你的也不。
这种反思仍在继续,让读者好奇主人公最后的走向。战争不仅发生在外部,也发生在这间小小的斗室,主人公一直在自我搏斗,他看到人们不断向外界扩张的欲望,并警告他人这种欲望最终会萎缩的,每个人都得面对它,就像每个人最终都要面对自己,都要自省。他是现代社会的受害者,现代社会带来的冷漠和异化,巨大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都让主人公患上了厌世,冷漠,自我封闭和自我折磨的疾病,但他也在自我反思自我观察,他准确说出了作为一个受害者的心理状态。现代社会带给我们极大的外界便利,却让我们的内心越来越荒芜,精神的火山口正在积蓄喷发。主人公和身边的人发生矛盾,自我隔绝,买了很多书却又看不进去,这段孤独的自我斗争,最终以主人公放弃自由,选择参军结束,在书的结尾他写道:
我不再对自己负责了,我为此而喜悦。我掌握在别人手中,卸下了自决的包袱,自由取消了。
为有规律的生活而欢呼!为精神监督而欢呼!兵团组织万岁!
这段结尾有着自嘲的意味,有人会觉得主人公的斗争是失败的,他最终还是没有在自我的斗室中找到一条重生之路,重返人类社会,而主人公早已承认了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他既不能超越也不能缺乏人性,他不折不扣地保持着人性,他承认,在很多时候,我们拼命想要保持自身,最终却越活越狭隘,或许,只有抛弃自己,才能重获新生,也就是让自己回到大家之中去。这样说来,这又是一种成功的斗争。
说到这里,失败和成功的界限消失了,就像人只能看到自己拥有的东西一样,有人认为主人公的斗争是成功的,也有人认为他是失败的。如果我们更进一步思考,文学作品的意义不能单单用结局来定义,作者呈现的是一种状态,一种局外人重新成为局内人的历程,重要的是主人公的所思所想和斗争。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和感受,我们便不再孤独,当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人和自己一样有过这样的思考,我们便能在异化和自我异化的世界中得到喘息,这是文学作品带给我的意义,阅读让我活着,毫不夸张。
在阅读过程中,我无比感慨自己和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是多么相似,回望那几个月的自我隔绝,充满了无聊,无意义感,失落,心理和身体都在不断恶化,我将自己和世界隔绝,可我依然处在这个世界之中,一个局外人和旁观者是无法获得幸福的,只有用自己的血肉去参与构建这个世界,把自己奉献给它,才能获得意义感,哪怕是去做最简单的工作,去做小金鱼,去服务别人,去感受痛苦,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这或许是一条更切实的道路。
我们也许会不时返回这样一种状态中,但是我们能够逐渐体察,不被情绪淹没,和它一起沉静地待一会儿,一起走向生命的终点。
在最后,个人还想分享一点奇妙的读书体验,很多时候是书找上你的,就像这本书一样,在我经历了那段无比混沌的时光,且现在依然在经历的过程中,我偶然间遇上了它。但它依然来晚了,在人生每个无比艰难的时刻,没有任何人或是书籍陪我,这一切全都是我自己度过的,如此看来,书籍的意义也并没有太大。当我在暗室中自我封闭了几个月后,因为没有的勇气,钱又快要花光了,是现实的力量推着我走了出来,这让我觉得现实太温柔了,在你期待美好的时候现实赐予你悲剧,在你内在自我坍塌时现实又不够残酷。这是不是说生活不好也不坏,这是不是说这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我越来越相信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