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爱》是一部描写现代都市人群情感生活的小说。主人公小珂在感情与事业上遇到了困境,但最终通过自我反省和努力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让人深思人生。
缺爱读后感篇一
本以为是一本告诉你how的书籍,毕竟它的书名副标题是“如何获取安全感,得到肯定和认可”。但,通篇95%的内容在讲述what & why,看完了也不知道到底该做什么
缺爱读后感篇二
干货不多 论文的感觉
主要就是建立一个叫存在感的概念 存在感的缺失 解决方案 无法解决的后果等等 及相关概念构成的体系 给了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 人与人 人与自己关系
比如什么事缺爱?存在感的缺失
缺爱这个标题 有点标题党 快快的读一小时可以读完 结构简单
文中案例很多 可以有选择的仔细看
缺爱读后感篇三
书中讨论了四种人际关系:哺乳关系、权威关系、兄弟关系或平均主义关系、恋爱关系。“人类之间所有的关系都取决于社会需求,即人的个人生活在其社会生活之后。”
艺术作品的署名,不过是告别之吻。艺术就是试图通过美、韵律、仪式来诱惑他人,使他们着迷,吸引他们的目光和注意力。
瘾君子的想法是为自己免除与人类之间的情感关系,免除所有归属关系,让这些关系变得无关紧要,让他们不再依赖于与他人的情感或是他人的认可。他们在精神上将毒品幻想为人。
收藏癖是通过对收藏的物品的掌控感来获得某种形式的认可和保障。
生命是构建自我存在的、仅有一次的尝试,尽管有些人会失败。也正因如此,每一个人在遭受绝望的威胁时,他所经历的独特且特别的痛苦都有权被倾听,再也没有比存在感更脆弱、更私密,也更人性的情感了。
对,再也没有比存在感更脆弱、更私密,也更人性的情感了。
缺爱读后感篇四
“如果我们的存在感仅仅来自人际关系,我们就经常处于危险境地。”
在这种冷淡背后,隐藏着对存在感的极度渴望。为了抵抗存在感的消散,为了抬升自己,获得优越感,才会如此突出自己与社会有何不同,但他们的最大收获很明显不过是想象中的尊严。这种流放自己的态度中,隐藏着对社会和他人的抗争和敌对情绪——既然不能通过他人的认同而获得尊重,那么不如通过对他人的拒斥、贬低而自得意满。
采用以上“逆势”途径获得存在感的人,内心缺乏安全感,缺乏因爱和被爱而产生的温暖感。这是他们拒斥他人、贬低他人、自我标榜的深层原因。他们尝试夺走他人的尊严,以彰显自身优越感,消除内心不安,但此举却会不断拉大他们跟其余人的距离,不断加剧他们的孤独,最后使他们沦为“孤家寡人”,存在感有名无实。
摒弃他人独自存在,意味着能够在自己内心创造出一个个人世界,这个世界足以匹敌将我们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的一堆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并能让我们找到存在感。
很多人都走错了路,一心想把自己变成重要的人,却不知道一定要为其他人的生活做贡献,才能实现该目标。
抑郁行为可以被看作一种罢工的方式。哲学家让-皮埃尔·杜佩(Jean-Pierre Dupuy)也持同样的观点:“我们知道医疗诊所里塞满了‘罢工者’。我想说的必然不是工作上的罢工者。而是法律不曾预见的其他罢工。是对丈夫、情人、父亲、儿子、老师或学生、负责人等角色的罢工,而这正是疾病这种社会事实所准许的
缺爱读后感篇五
随手淘来的一本纸质书,一晚上一口气读完了,字数不大。书名翻译有偏差,全篇都在围绕存在感在讲,会引用了阿德勒、霍尼等理论,开始感觉还很系统,对几大关系阐述的比较清晰,感觉在实践上比较欠缺,但相对还是比较系统的。 哺乳关系家族归属关系兄弟关系意识形态归属,人类作为群居动物,存在感需要逐步搭建,而且自己要有意识搭建,从母体中降临,被家族接纳,再到学校被伙伴接纳,到工作被群体甚至一些意识形态归属,再到最重要的夫妻关系归属,我们都在找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读这本书之前我的疑问是我的安全感在哪里?读完之后大概就是在: 1.过去原生家庭给自己的爱中 2.自己主动去参与到社交群体中获得存社会感而得带的安全感——社会感是个人生活的前提 3.参与到社会工作从贡献的价值感中获得的安全感 想到刚出学校,慢慢从女儿学生的简单身份多了职员的身份,未来还会有妻子妈妈儿媳各种身份,如何面对不同的身份去做好人际关系,懂分寸懂原则,获取不同身份的存在感,都需要长期去思考。
随便淘的一本书,书名翻译有偏差,全篇都在围绕存在感在讲,会引用了阿德勒、霍尼等理论,开始感觉还很系统,对几大关系阐述的比较清晰,感觉在实践上比较欠缺,但相对还是比较系统的。 哺乳关系家族归属关系兄弟关系意识形态归属,人类最为致命群居动物,存在感需要逐步搭建,而且自己要有意识搭建,从母体中降临,被家族接纳,再到学校被伙伴接纳,到工作被群体甚至一些意识形态归属,再到最重要的夫妻关系归属,我们都在找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读这本书之前我的疑问是我的安全感在哪里?读完之后大概就是在: 1.过去原生家庭给自己的爱中 2.自己主动去参与到社交群体中获得存社会感而得带的安全感——社会感是个人生活的前提 3.参与到社会工作从贡献的价值感中获得的安全感 想到刚出学校,慢慢从女儿学生的简单身份多了职员的身份,未来还会有妻子妈妈儿媳各种身份,如何面对不同的身份去做好人际关系,懂分寸懂原则,获取不同身份的存在感,都需要长期去思考。
缺爱读后感篇六
抑郁了三年多,是在逐渐恢复社交以后才渐渐好起来的。在朋友真正的关心,理解,陪伴支持下重新升起对生活的热情后好起来的。
读了不少心理学的书,这是让我心中一亮的其中一本。里面关于抑郁的观点尤其赞同:抑郁是一种症状,背后是被抛弃,羞耻带来的伤痛。症状是我们的生活出了问题以后的表现,心理治疗不是要解决症状,而是要解读症状,回到生活中做出改变。
对于意义和空虚的看法我也很赞成:
我们需要投入社会,把自己编制进人际关系的网络中,才能得到爱和支持,在为他人奉献的过程中找到存在的意义,这可以说是异化,也是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另一个我自己关于关系的看法是:我们是如何融入群里,是在扭曲,掩盖真实自我但需求去迎合他人的需求团体的标准?还是在关系中获得滋养与支持,发自内心的去付出和创造价值,给予他人,发光发热?
当我们感觉到被关系束缚的时候,需要的不是脱离关系,需要的是去改变对象,调整关系,而不是遗世独立。
群体是人们构建起来的不断变化的,我们也可以去构建新的群体,和改变现有群体的规则氛围,让自己和更多人得到满足。
缺爱读后感篇七
有些朋友已经提到了,书名就是个标题党,没怎么说“爱”的问题,其实说的是存在感。书名原文可证。
书的内容结构都比较简单。
主要内容是,人的存在感,或者意义感,不是虚无缥缈的存在,而是来自于社会群体的接纳与认可。因此想要解决意义危机,就要认真经营社会关系。
然后把社会关系分了几个类别,介绍了它们的不同的特点。
最后DISS了一波“抑郁症”风潮。
整本书看下来,不能解决什么实际的问题。虽然说是有那么点启发吧。至少告诉你,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意义危机,可以再群体里面得到缓解,甚至答案。但这也算是老生常谈了吧。
而问题在于,这整本书下来,也没看到因什么过硬的证据或者研究,支持它的说法。使得这整本书就是在老调重弹。而且止步于,苦口婆心。并没有实证研究的风范。
对几种社群,或者人际关系的说明描述,也感觉冗长而没有什么特别的教益。甚至不明白为什么花那么多篇章,讲这么写不痛不痒的东西。
而且最不能理解的,是在书的最后,毫无必要地大力抨击所谓的“抑郁症”诊断。
当然它也有提到自己的理由,就是收集到了很多心理咨询过程中,其实不是抑郁症,但是却试图用药物治疗。结果药物不仅没有好效果,反而经常有反效果。原因是,那些诊断为“抑郁症”的人,只是试图用“抑郁症”为借口,逃避真正的生活困难。这种逃避百害而无一利。
可能是作者自己是这方面的从业者,看到太多借口“抑郁症”逃避的案例吧。但书中的说辞,总给人感觉矫枉过正。当然,我不是从业者, 不清楚这现象是不是真的很严重。
但是在其他的一些资料看来。首先,抑郁症是个真实的病症,并不是单纯是一个借口,因此如果真的患症了,治疗是必要的。而且,药物治疗,在抑郁症里面,往往也是必须的。这是能从生理上检测出来病症的存在,是有过硬指标的过硬病症。
而书中的说法,听起来仿佛这个病症它就不存在一样。虽然说它加了个双引号,来防卫。但是我觉得它的语气真的有点过态。
总体来说,序章有启发, 中间水分大,后段莫名其妙。就是这整本书给人的感觉。
除了提醒读者,应该积极拥抱社群生活,这本书真的没什么意思。
缺爱读后感篇八
恰好最近有在读欧文亚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只读了一点点),这本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更加短小精悍有侧重点。
很多观点还是很认同的。文中有提到抑郁不是一个疾病,单纯的当做一个疾病来看待就像是社会对这些人的一种解决?或者处理手段,告诉你 你抑郁了or生病了,以及具体的疾病名称 (尽管这个分类本身并不一定足够科学),然后让这个人和社会去接受这个事实。
之前一直认为抑郁是没有原因的,就像其他疾病一样。但是其他疾病也是有原因的啊,比如细菌病毒导致炎症,很多综合因素导致的癌症,等等等等。把寻求原因淡化好像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在社会纷乱嘈杂的今天,我更倾向于很多抑郁的人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或者没有那么大的问题,或许是社会生病了,以及其中的很多结构性问题,我们逃不掉,也几乎很难就这样僵持着,所以只能改变去适应。如果单单就一个人自己有问题,那或许是个人问题。如果是一大类群体普遍存在的症状,那社会环境就是真的有问题。
我们每个人的存在感到底去哪里了呢?是不是缺少很多制度性的组织性的保障呢?为什么有些话不能说,为什么高一级就压死人,为什么要处处面对那种无力感?在这样的环境下,又何谈存在?
下面这段话(没发出来)就直接说了我们的存在是有话语权的人来建构的。存在本身有很多种方式,但是却要接受某种主流的方式,然后责怪自己无能和迷失。真的是非常非常痛苦的事情。
缺爱读后感篇九
开始看这本书是因为被封面上的几个问题吸引,发现自己都有对号入座。自我价值感很低,很在意别人的评价;暴饮暴食容易对自己补偿过度;拼命想要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消极的看待问题,抗挫折能力差……
为什么我们会想要一个伴侣,在工作中希望和同事领导搞好关系,羡慕那些受欢迎的人?为什么失恋的时候,被领导训斥同事排挤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痛苦,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感觉到存在感。存在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帮我们避开最本能的焦虑。
拉康曾经说:“爱在本质上是希望被爱。”
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就会与人产生关系,就会融入一个群体里面。除非宇宙大爆炸只剩下我们自己一个人。书里把人际关系分成四类:哺乳关系(母子)、权威关系(父子)、兄弟关系(友谊)、恋爱关系。这四种关系是人生的重要课题,如何处理好这四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我们的人格。
爱就像投资,你只有真实的投入,才能够期待有所回报,或是失落。
群体关系也分成四类分别是家庭归属、夫妻归属、兄弟归属、意识形态归属。(信仰:宗教、科学、政治、艺术)但是书里也同时指出,群体关系过度会削弱个体。
当在关系和群体中存在感丧失的时候,我们会感到焦虑。这时我们有两种态度对待它,这里只讨论积极的一种啦。
积极的态度:写作、绘画、雕刻等都不过是为了逃离地狱。人们通过一个创造,一部作品重新赋予自己存在感,是一种逃避现实痛苦的方式。或者我们可以有一个精神寄托,躲进幻想里面。比如打游戏,或者看小说。通过故事寄托自己对生活的想象。当我们把作品创作出来,就是一个把痛苦外化的过程。
找到存在感和修复存在感的一种方法是留下痕迹,这就是我们看到很多书、回忆录、博客的原因。
最后献给大家我最喜欢的书里结尾的一句话:
“人不是泡沫,苔藓或者一个花椰菜……人一开始就关照自身进行规划。生而为人,诚然活着,其存在需要他自己去建构。”
写这篇书评的时候在听橘子海的存盘点。我常常想什么样的人会让我印象深刻,或者想跟他做朋友,答案是有特点的人。希望他能够在芸芸众生中建构自己的文化世界,不要做那个大众的人,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计划,自己的追求。中午的时候在看《十三邀》采访王宝强,许知远说他是个内心计划性挺强的人。很难想象在农村割麦子的宝强居然很早就下定决心要走出去。写到这里我想起纪录片《出路》里面那个农村小女孩的命运,让人唏嘘不已。
如果不能改变,躲进梦想的机器里面,休息一会儿,但也别放下追梦的脚步。因为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所以注定独特。
缺爱读后感篇十
说实在,标题与内容脱离,实在关联不大,书本内容纯理论多,没方法案例,看看也可以。
这个春节,《你好,李焕英》成为了票房的一批黑马,到如今已经达到了43.3亿元的票房成绩。随之而来的就是张小斐火爆网络,让曾是贾玲身边的绿叶,如今成为了当今最红女明星。
有人说她以王炸般的气势,越过了杨幂等一众花旦,突然降临在观众面前。可是没有人真正了解,成名之前的15年里,她在低处看遍了人情冷暖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现在的成绩和人们的认可。
张小斐曾说过,她之所以成功,贾玲占了大部分的原因,自己非常感谢这个闺蜜。
其实,在《缺爱》这本书里就有说过:“每个人都在通过不断地调整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去寻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缺爱》一书是由作者罗伯特·纳伯格在2019年出版的一本书籍。书名《缺爱,如何获得安全感,得到肯定和认同》,是耶鲁大学力鉴的一本存在主义心理书籍。
罗伯特·纳伯格是法国知名的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也是一名存在主义心理学研究专家。
他指出了:“关系是存在感的基本要素”。所以,存在感的建立离不开与事物的各种联系。
约翰多恩曾说过:“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居。每个人都像一块泥土,连接成整块陆地。”
究竟如何才能建立存在感呢?
作者提出,存在感从我们生的时候开始,就得以存在。就好比出生时的婴儿就能接受到来人们的抚摸、喂养和怀抱,也是因为这些因素,才让婴儿感知自己的存在。一旦跟亲人分开,婴儿很有可能因为失去安全感而病逝。
所以,一个婴儿的存在感,就是能被接纳,这才能让他们感知自己的存在。也就是说,要与外界发生联系,才有存在关和幸福感。
作者提出了,建立存在感由人际关系网和归属群体组成。因为人的心都是孤独而敏感的,建立这两个关系网,对于我们至关重要。
最简单的人际关系就是与身边人的关系,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而我们也是在这些关系中培养出了不同的信赖和亲密度。只有在关系里得到重视,才能获得存在的幸福感。
其次是与集体的归属感。想要与社会生活相适应,就必须建立合作关系。只有掌握了社会价值,才能获得需要掌握的社会技能,才能与他人建立关系,获得来自他人的肯定和认可。
一旦失去存在感,人们就会感到抑郁和绝望。因此,想要获得存在感,最基本的就是努力让自己融入社会,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
总的来说,《缺爱》这本书提出了存在感是与外界联系才能存在,当我们不在被爱或者需求时,就会产生焦虑和敏感,一旦对外界产生了恐慌,那么就会失去存在感。所以,想要获得存在感,就要融入到社会关系中,才能形成。
缺爱读后感篇十一
1、是什么促使我们去寻找伴侣、组建家庭?为什么我们需要朋友?为什么我们想要加入一个社团…… 我们觉得与某些人建立了联系,而当他们排斥、抛弃或鄙视我们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会感到痛苦? 是存在感。 我们往往是在存在感缺乏时才意识到它。感知自我存在不是一种生理本能,而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如果我们的存在感特别弱,那么面临威胁的是我们的身体,也就是生命。相反地,如果我们的身体被疾病困扰,那么存在感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人失去存在感或存在感减少,具体表现为感觉没有未来、没有规划、没有时间概念。 2、影响存在感的因素: A 人际关系 B 归属关系 人际关系连接的是两个个体。 归属关系意味着一个群体中的所有成员都归属于同一个圈子。 关系就像是一个交换:我在他人眼中存在,他人在我眼中存在。而当我在他人眼中不再存在,仿佛透明的一样时,痛苦便随之而至。关系是建立在两个人之间的一种情感纽带。 未被社会化的、独立存在的人际关系是一条死胡同。仅仅建立人际关系并不足以让我们感到存在,这些人际关系还必须建立在一些包含它们的归属圈子里。 归属意味着向投身的群体里的其他成员做出一些承诺,从而为群体的运作甚至强大贡献力量。作为交换,群体里的其他成员对我们加入群体的认可,让我们产生一种基本归属感,进而滋生存在感。 3、归属关系与人际关系分为四类。 这四类关系分别为家族归属关系、夫妻归属关系、兄弟归属关系和意识形态归属关系。 家族归属关系赋予我们的存在感取决于我们所认为的可以被传承并且值得被传承的东西。组建一个家庭是对传承表现出兴趣的最普遍的方式。 兄弟归属关系与家族归属关系交替作用,标志着孩子开始走向独立之路。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与原始归属关系的决裂,而是提供了一种补充和多样化选择,社会化进程的第一步从这里开始了。从而,青少年有了两种身份:一个是在家族中的形象(他被赋予身份,备受期待),另外一个是在同辈群体、在朋友中间的形象。于是,他便有了两个版本的自我,具备了两种形象,这两种形象都可以帮助他开始认识自己。 存在感绝不是一种完全内在化的情感,而是跟我们与外部世界之间保持的联系息息相关,与我们对自主的需求和对归属的需求相结合。 一个人的依附关系越多,他就越自由!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写道:“一个生命体的自主性越强,它对生态系统的依赖性就越强。” 4、感觉不到自己存在,原因有两种: 一方面在于我们存在的依托,即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投入感情的、对我们重要的关系)或我们对群体的归属感受到了质疑、打击或有缺失; 在有所投入的归属关系中遭到排斥往往会造成长期抑郁。失去某个工作职位的结果也是如此,因为这不仅仅是失去收入来源的问题,同时也意味着失去了一项重要的身份认同。 另一方面则是我们遭受了更直接的打击,即对我们本人的攻击,摧毁了我们的自我建构,动摇了我们通过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建立起来的身份认同,侵犯了我们的个人尊严和隐私。 每个人都可能面临一些境地,其人格、隐私、身份遭到嘲讽、攻击甚至摧毁,使他开始质疑自己存在的权利,甚至丧失存在的欲望。这类情况会以各种方式出现。 当我们不再有做人的权利时,剩下的便只有死亡。 5、赋予自己存在感的方式: (1)崇高。 “事实上,写作、绘画、雕刻、塑造、建筑、发明,都不过是为了逃离地狱。”崇高是一种从高处的逃离,通过一个创造、一部作品重新赋予自己存在感,是一种逃避现实痛苦的方式。 崇高也可以通过寄托来实现: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保持存在感的一种方式是躲进幻想中,通过明星、王子公主、女英雄、体育明星的命运来寄托自己对生活的想象。 (2)绝望。 “很小的时候,我就感觉到内心有两种自相矛盾的情感:对生活的恐惧和对生命的欣喜。”波德莱尔说道。 竭尽全力让生命处于危险之中,与此同时又热爱生命。最终在濒临死亡的那一刻感受生命的意义。”亨利·德·蒙泰朗写道。 意志的堕落滋生激情。”希波的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如是说道。笛卡尔(Descartes)则认为:“激情是灵魂的被动与身体的主动。” 自残行为与神判行为相当,都是主体为了寻找存在的权利而强加给自己的考验。 瘾君子的想法是为自己免除与人类之间的情感关系,免除所有归属关系,让这些关系变得无关紧要,让他们不再依赖于与他人的情感或是他人的认可。他们在精神上将毒品幻想为人。他们认为所有付出情感的关系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就像所有的承诺都是一种过重的负担。 收藏癖。可以将其收藏的行为与实现自我认可的意愿联系起来,通过对收藏的物品的掌控感来获得某种形式的认可和保障。每一个纳入藏品的物件对收藏者而言并不是随便某样物品,而是在某种层次上注定能够使收藏更加圆满,能够填充某个缺口的物品。 收藏成癖,是在填充空虚的存在感。 自伤、自残、沉迷毒品、疯狂地寻找激情、犯罪等所有凸显自身存在感的行为,其结果都适得其反——存在感愈发薄弱了。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失去了对社会的兴趣,无法从他人那里获得安全感、归属感,无法获得活着的意义。 抑郁。 不存在提前设定好的命运。情势所致,当存在感的依托遭到质疑时,每个人都可能产生抑郁情绪。 事实上,他们的疾病并不叫抑郁,而是耻辱!在我看来,让他们重新在群体中找到尊严比起医学治疗要更为恰当。 书中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造成抑郁的原因有许多,别迷信药物治疗(不是说所有都不吃药),找到真正的病因,不生搬硬套下诊断,有“仁慈的好奇心”。 第一位女士,在一家银行做证券交易人,事业成功,零失误,却在某天突然辞职回家,很快她被诊断为抑郁症患者。医生特别为她制订了一套以抗抑郁药剂为基础的治疗方案,但尽管药量不断增加,疗效却微乎其微。 其实是她有一段不太寻常的情感关系,对方同她断了,后来发现本以为是秘密的这段关系在办公室里人尽皆知,而且大家甚至还知道这个男人突然甩了她。 另一个人是被公司解雇了,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出于局势考量。对这个人来说,这份工作不仅意味着收入来源,而且还是一种身份支撑,并以一种重要形式维持着他的存在感。结果是从一个失业者变成一个“抑郁者”。
缺爱读后感篇十二
有时,我们的存在感则弱了许多。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绝望感将会向我们袭来。这种绝望感,用医学研究人员惯常引用的气象学术语来说,便是“抑郁(低压 )”(1)。
我们往往是在存在感缺乏时才意识到它。感知自我存在不是一种生理本能,而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如果我们的存在感特别弱,那么面临威胁的是我们的身体,也就是生命。
任何欢愉都稍纵即逝,随之而来的是生理不易兴奋期(2) ,也就意味着一段不满足时期。
而这种信仰体系是自我建构的产物。
医生们所说的“抑郁症”,在我看来是这样的:人失去存在感或存在感减少,具体表现为感觉没有未来、没有规划、没有时间概念。
不是意义赋予存在感,而是感觉到存在这一事实让人觉得存在是有意义的。
他认为,存在之虚无不是一种疾病。“面对存在之虚无,我们不能躲避,要记住这并非疾病,而是我们人性的证明 。”
当存在感遭受打击时,我们的反应分为两种,一种是消极反应,内心感到绝望;另一种是尝试自主修复,有些杰出的艺术作品就是源于这种尝试。
我认为人们除了需要化学药品帮助自己消除症状,更多的还需要去关注、重视自己拥有选择的自由。
关系就像是一个交换:我在他人眼中存在,他人在我眼中存在。而当我在他人眼中不再存在,仿佛透明的一样时,痛苦便随之而至。关系是建立在两个人之间的一种情感纽带。
归属于一个群体意味着与一些人有共同的价值观、信仰、目的或利益,
某种程度上,人际关系就像证券投资,如果我们不投入,不去爱,便不可能赢;如果投入了,倾注了感情,却有可能输。
婴儿因母亲的“目光”而存在。
因为,如今男人也可以履行喂养职责,女人亦可扮演权威角色,职能不再与性别挂钩。
另一部分在于我们的希望:希望存在于另一个人的视线中。
他如此频繁地让她感到她对于他而言是存在的,以至于让她真正地存在了。”
如果我们的存在感仅仅来自人际关系,我们将经常处于危险境地。
当我们感觉到被爱时也会产生存在感,
没有足够强壮的身体支撑自己过独居生活的人类,毋庸置疑也是柔弱的物种。
换言之,“为社会”的存在感越强,“为自己”的存在感也就越强。
其结果是孩子们缺少真正的爱,找不到“归属感”。这使得孩子们产生缺乏安全感与莫名惊恐的心理反应。
准确针对具体个人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如果缺乏这种真正的爱,那么这个世界就变成了各种敌对势力,
我是谁?身处何地?这是“存在感”的基本要素,这方面的迷惑,意味着存在感的丧失。
孤独与苦难。这二者也会导致一些与前面所述相似的痛苦,会让一些人觉得世界上不再有自己的位置,不被或不再被身处的社会所认可,丧失归属感。
通常说来,跟社会保持距离的人不爱讲话,不习惯直视他人,不喜欢聆听他人,他人说话时也无法集中精力去听。他们习惯于在一切社会交往中展现高高在上的冷淡。在这种冷淡背后,隐藏着对存在感的极度渴望。为了抵抗存在感的消散,为了抬升自己,获得优越感,才会如此突出自己与社会有何不同,但他们的最大收获很明显不过是想象中的尊严。这种流放自己的态度中,隐藏着对社会和他人的抗争和敌对情绪——既然不能通过他人的认同而获得尊重,那么不如通过对他人的拒斥、贬低而自得意满。
采用以上“逆势”途径获得存在感的人,内心缺乏安全感,缺乏因爱和被爱而产生的温暖感。这是他们拒斥他人、贬低他人、自我标榜的深层原因。他们尝试夺走他人的尊严,以彰显自身优越感,消除内心不安,但此举却会不断拉大他们跟其余人的距离,不断加剧他们的孤独,最后使他们沦为“孤家寡人”,存在感有名无实。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她白天表现得很焦虑,晚上又表现得很惶恐,还会尿床。她如愿以偿地吸引了母亲的关注,母亲不得不随时守在她身旁。
此外,崇高也可以通过寄托来实现: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保持存在感的一种方式是躲进幻想中,通过明星、王子公主、女英雄、体育明星的命运来寄托自己对生活的想象。
为什么只有在失去的痛苦之中才能体会到爱?
并决定乘坐火车穿越西伯利亚慢悠悠地前往日本。
一个病人给我讲过这样一个秘密:“那时我八岁,坐在汽车后座上,我的父母坐在前排,父亲开着车。汽车在一个公路交叉口停下。透过右侧的玻璃我看到一堆碎石子,或许是工人们丢下的。我紧盯着这堆石子心里想,我再也看不到它们了,在以后的人生中我或许还会看到其他的碎石堆,但这一堆,绝不会再见了。我并没有难过,而是了然。对再也不见的了然,对离别的不可逆转的了然。当汽车再次启动,一切就结束了。这个瞬间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当时我确信不能跟父母谈论这些,因为这会让他们不安。于是,这就成了我的秘密。”对这个孩子而言,这堆碎石子就相当于我们成人眼中的艺术品,吸引、联系,然后离别。
找到存在感或修复存在感的一种方法在于留下痕迹。除了创造艺术品之外,也可以养育一个孩子、建造一栋房屋、种一棵树、留下一笔财富……这就是为何会有数量如此庞大的书籍、回忆录、博客,
这无异于试图自己生下自己,或是拎着自己的背带将自己提离地球!
我们被赋予了使用身体的权利。
事实上,一个人只有跟其他人建立关联,生活才会产生真正的意义,不至于时而陷入空虚和迷茫,即丧失存在感。个体眼中的所谓意义只是种想象,不能带来真正的温暖,无法为人生提供真正的营养。我们的一切行为和部分目标也是一样,只存在一种意义,就是对其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很多人都走错了路,一心想把自己变成重要的人,却不知道一定要为其他人的生活做贡献,才能实现该目标。
我们今天所说的“抑郁”就是一种对绝望感的描述,它的表现在于看不到未来,再也感觉不到我们存在的目的。
如果精神病学不想演变成兽类精神病学,那么其最终目的就不在于健康,而应该是尊严。它旨在修复人类的尊严,即依附于人类自身条件的自由、选择自己命运的自由、思考的自由,以及面对自我存在焦虑的自由。
生而为人,诚然活着,但其存在却需要他自己去建构。
缺爱读后感篇十三
这本书是偶然在单位图书室看到的,被名字吸引,就拿来看,以为是像书名写的那样,讲怎么克服缺爱,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安全感。
然而,并不是,不过,好像,也是,答案就是
————生而为人,诚然活着,但其存在却需要他自己去构建。
倒数第四页最后一句话赫然写着。就是告诉你要自己构建呀,这是自己的事情呀,哪有什么具体的方法。
但我依然推荐读一读这本书。因为,读了可能会改变一贯的认知,带来全新的理解,会激发你行事的逻辑,让你自己真的为自己的改变而有收获。什么意思?那我一一来说:
改变一贯的认知
这本书是建议按照顺序去读,因为整本书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的逻辑。但我打标记,或者说跟当下我的关注很契合的是“第六章”。
豆瓣上有一个我关注很久的人,最近我翻看了她很多的日记,慢慢拼凑出完整的她。她爷爷和爸爸有精神方面的疾病,父母在她6、7岁离婚,她谈了几段恋爱,在遇到她现在老公之前全部以那个疾病为由被甩无疾而终,虽然每一段都是别人主动追的她,虽然她在确定关系前都会告知实情。这个疾病带给她的远比父母离婚带给她的负面更多。
她的文字很温暖,很多次我会感动到想哭。你现在脑海中想到的任何不好的情况,比如抱怨、消极、稀里糊涂等等,她都没有。她很感恩、积极,在一篇“提灯人”的日记中,我能感受到她的大爱,她想用自己所学——是的,她因为想好好照顾父亲,花两三年时间系统学了心理学课程——帮助精神疾病家属走出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不好,社会上还存在太多误解,她想尽自己努力消解这种误解(至少她建了精神疾病的家属群,也积极回复家属的豆油,她在尽其所能的帮助别人,并不是臆想,并没有自怨自艾,反而释放出强大的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跟当下的关注很契合的原因。
没有看这本书,没有看过她的故事,鉴于我身边没有类似的情况,大概率我会若无其事地说,精神分裂?多半跟遗传有关吧。
但,事实不是这样。
这是书中引用的话。
甚至底层的逻辑,我都很诧异,写出来了,并出版了,算不算刷新认知,并触碰到作者所在的心理咨询、甚至医生、甚至社会本身的利益,这样写的:
作者想说,这种感觉是身处不正常环境的主体对环境不适应的正常反应。抑郁者是一个正常的不适应者。
但社会一刀切,简单粗暴地界定为精神疾病,甚至医学本身都还没有弄清楚精神疾病是什么,但这样简单啊,能摆脱环境的问题,就是个体的问题,还给你指了一条路:向医疗机构寻求帮助。构成了医生与病人的契约,并促使他们建立关系。导致更差的后果,这些人不需要活着不愿意在他们的关系网中解决他们的问题了。
接下来命运就只能看遇到的医生的情况了。好能好,不好怕是不好了。
所以那个答案“生而为人,诚然活着,但其存在却需要他自己去构建。”作者给出来了。
这是我理解的改变一贯的认知。
那怎么是激发行事的逻辑?
接着上边说,作者给出来这么简单的答案,而且就没有再往下展开了,就是要读者自己去思索了、去构建了,理解了“为什么”,“怎么做”要靠自己去找答案了。
第五章“我们能够实现自我存在吗?”作者也给出了简单粗暴的答案“不能”。
运气游戏、自我伤害、人造天堂、激情等等,这些“自我存在”的尝试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根本原因是失去了对社会的兴趣,无法从他们那里获得安全感、归属感,无法获得活着的意义。
我想到,有些女生可能有这样的心理:哈,我就等着他主动联系我,这样才能体现出他爱我,我偏偏不要主动联系他,即使内心有多想多想。感觉主动就掉价了。
这样吧,主动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也不会掉价,存在感事每个人必须的,你的主动是顺从自己存在感的需要,其实是满足自己的,是对自己好的表现。
想通这些,是不是改变了行事的逻辑。
激情的篇章里,作者讲了“爱情”和“对物品的迷恋”,“对物品的迷恋”看懂了,“爱情”没有看得很懂。不过我相信成熟的恋爱关系需要两人都有稳定的客体恒常性,不依赖,独立,尊重。
这是我理解的激发行事的逻辑。
希望你读一读这本书。
缺爱读后感篇十四
这本讲“存在感”的书,只字不提“爱”,却翻译成“缺爱”,我认为倒是恰如其分的。
对于成年人来说,缺爱和缺存在感是一回事。而存在感比爱更好理解。
如果一个人能清晰地指出自己在这个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并且对这个位置感到心满意足,他就能立刻体会到“存在感”。这种“存在感”,正是令人对自己感到确定、感到认同,感到有信心继续前进的一种动力。试想一下,如果你有了这种感受,还会感到“缺爱”吗?
而存在感并非与生俱来,它必须经由人主动编织自己与他人、与群体的关系而产生。这里隐含一个前提,人只能存在于关系之中,正如照片里的主体必定存在于一个背景之中。就像我们借助黑来理解白,借助整体来理解局部,人也需要借助关系来看见自己的存在。
人际关系连接的是两个个体,它属于人和人之间点对点的人际往来。归属关系连接的是群体和成员,它为个体提供心理上的归属感。每个人的背后都有这两种关系作为支撑,这是人们必须关注的两种关系。
人际关系的4种基础类别:哺乳关系,权威关系,兄弟关系,恋爱关系
在哺乳关系里,你要么是养育者,要么是依赖者,它的原型就是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在权威关系里,你要么是领导者要么是服从者,它的原型是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兄弟关系指的并不是你和你的亲兄弟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类似兄弟的平等关系,比如当我们说道“我和我的祖国同胞时“,这里的“同胞”指的就是我们之间有一种平等的兄弟之爱、手足之情,我们存在竞争,但我们的底色是平等。
这4种人际关系是每个生活在社会里的人大概率都会进入的关系。你可以想象,如果AI时代到来,每个人身上都必须佩戴电子显示屏显示自己的个人信息,那么在人际关系那一栏,这4种关系一定是排在最前面的(不排除有人选择不进入恋爱关系)。这相当于是在告诉我们,如果想判断自己的人际关系是否出了问题,不妨先从这4种最基础的人际关系入手。当然,人际关系并不一定与人际交往的对象一一对应,有时候我们在同一个交往对象身上可以看见好几重人际关系,比如伴侣之间也许可以也许承载着这4种人际关系。
基础的归属关系也有4种:家族归属,兄弟归属,夫妻归属,意识形态归属
家族归属就是归属到家族里,或者是归属到一个类似于家族的组织中去加入某种传承事业。兄弟归属,用友谊归属来讲更好理解,就是加入到一个相对平等的社交圈,它区别于纵向的家族归属,在这里没有长辈和后辈,它强调同类。它是横向的、平等的。夫妻归属就是字面意思,在自己和另外一个人组建的家庭里找到归属感。意识形态归属,这就是我们归属于一个我所认同的信念或者信仰体系。比如宗教。
通常而言,你所归属的群体,会为你发展人际关系提供养分。比如你归属于一家公司,其他同事就成为你建立人际关系的来源。而当你的优质归属关系,和你的优质人际关系互相重叠时,理论上讲,你的存在感是最强的。就好比你去了一家你梦寐以求的公司,公司的价值观、氛围、所做的事,你都无比认同。你的同事们也都极其有趣。你爱公司,也爱每一位同事。那么在这里工作,你的满意度、幸福感、认同感都将是最高的,你会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我存在着”。
这本书里提到的4种基础的人际关系和4种基础的归属关系,向读者提供了关系的基本框架。至此,它为如何化解“缺爱”这个命题,提供了一个方向性的策略:把爱当成存在感来理解,把存在感放到关系中去体验,去构建能够滋养自身存在感的关系。在这个关系里,你的存在,被接纳、被认同、被保护、被允许自由生长。这就是缺爱的反面。
作为成年人,我们总是随身携带着一些关系。比起从头去建立关系,我们更需要重新检视自己所处的关系。如果我们感觉到缺爱,感觉到存在感降低。可能是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出了问题。关系里出现的问题大约有三种:第一种是关系不够完整,有些关系你尚未进入,这就需要去重新构建,补全关系的图谱。第二种是现存关系并非你想要的,它消耗你而非滋养你。这样的关系需要去修复或者终止后重建。还有第三种可能,你还没搞清楚自己是谁,你尚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种子,会长成一棵树、还是一朵花、还是一棵菜,所以你也无法确定哪种关系土壤适合自己。这时候,先从明白自己是什么种子做起,是最好的开始。可以进入到各种关系里去试试,自己是破土成长了,还是说就烂在土里了?如果是前者,说明这段关系是适合我们的。如果是后者,那么掉头别犹豫。
这本书还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息:每个个体的存在感,不是靠自己一个人就可以获得的。关系的构建、存在感的构建,它最初源自于你的个人努力,却产生于你和群体之间的化学反应。也就是说,你尽可以去寻找、构建你的存在,但没人可以承诺你的努力一定能成功。构建自己的存在,首先是打开自己,而非封闭自己。其次,构建自己的存在,将是一条道路,而非终点。爱,又何尝不是呢。
缺爱读后感篇十五
生在一个经济基础、教育基础、情商基础均处于下游的低起点不是你能选的,(“家庭和睦”四个字基本长期无关)。然而你可以选择你的终点,你与你子女的关系和家庭关系。人生还是看相对进步啊。
这本书的确是好书,书中严谨地引用了大量学术参考,有很多地方解答了我的困惑,值得多次阅读。从这本书的定义出发,我就是一个深度的“缺爱患者”,而且这种缺爱已经影响到了我的生活和未来发展,严重到不得不解决的地步。然而这种症状很难通过精神科诊断/药物治疗能解决的,需要自己找到解构原因。从小到大,不论小、中、大学我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缺乏存在感,也没有群体归属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紧张的家庭关系和原生家庭。
首先:这是一个身份世界,每个人的存在感都由两个维度构成:1.人际关系,即连接人与人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包括哺乳关系、权威关系、兄弟关系和平均主义关系。2.归属关系,如行业和工业协会,包括个人对群体的投入,包括两种关系既有不同,又相互补充。以这两种关系为基础,是构建一个人存在感的基本要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情就像零存整取的储蓄,而关系就像证券投资,不投入,不去爱,就不会赢;而投入了,倾注了感情,也有可能会输。
存在感一旦获得,就会为我们提供一种基础的安全感,让我们感觉自己存在于某个空间和某一时刻。在相反的情况下,我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徘徊于时间之外,抑或深陷枯燥的重复中,或者深陷于对过去的追忆中。两种原因:1.一方面在于我们存在的依托,即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投入感情的、对我们重要的关系)或我们对群体的归属感受到了质疑、打击和缺失。2.另一方面则是我们遭受了更直接的打击,即对我们本人的攻击,摧毁了我们的自我建构,动摇了我们通过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建立起来的身份认同,侵犯了我们的个人尊严和隐私。用另一种方式来说,就是1.一个人在出生或童年时期没能得到本应获得的信任,也就是说没能被认可,被赋予身份和被爱。2.在生活中的一些突发事故使人对自己建构的存在感产生了质疑。
(自我分析:此处涉及个人信息略)
而书中也说得很清楚:“值得一提的是,要想拥有存在感,首先得在出生时获得过爱,曾经被接纳过,尤其是被家族接纳过。”然后要学会将自己投身于一些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中去。显然,原生家庭的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必须要学会独立和不再依赖。
书中所展现的一些典型的试图自救而误入歧途的行为:
1. 逆反:变被动为主动的策略
当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出现问题时,当遭受人身攻击时,存在感会被削弱。想要重新获得存在感,要么是努力修复关系,把自己重新编织进群体和社会之中,要么对人身攻击进行抵制及创伤后修复。事实上,还有另外一种途径,即反其道而行之,采用逆反的方式,宣告自己的存在未被摧毁、坚定且不可撼动。遗憾的是,以此获得的存在感是虚妄的,事实上还是削弱存在感。
(自我分析:此处涉及个人信息略)
2. 遗世独立
“通常说来,这样的情况是跟社会保持距离的人,他们不爱讲话,不习惯直视他人,不喜欢聆听他人,他人说话时也无法集中精力去听。他们习惯于在一切社会交往中展现高高在上的冷淡。”
在这种冷淡背后,隐藏着对存在感的极度渴望。为了抵抗存在感的消散,为了抬升自己,获得优越感,才会如此突出自己与社会有何不同,但他们的最大收获很明显不过是想象中的尊严,这种流放自己的态度中,隐藏着对社会与他人的抗争和敌对情绪——既然不能通过对他人的认同而获尊重,那么不如通过对他人的互斥、贬低而自得意满。这种孤独的特征不仅会出现在个人身上,还会出现在社会组织中。然而通过这种“逆势”而获得存在感的人,内心缺乏安全感,缺乏因爱和被爱而产生的温暖感,这是他们拒斥别人、贬低他人、自我标榜的深层原因。然而这种做法只会不断加剧他们的孤独,最后使他们沦为“孤家寡人”,这种存在感有名无实。
(自我分析:此处涉及个人信息略)
3. 不文明行为
“不文明行为与人类社会相对应,对大多数人来说,尽量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文明标准,以获得认可、融入社会,这是实现存在感的策略。”但也有一些适应力弱或有其他问题的人,反其道而行之,刻意凸显出“不文明”的一面,以期与众不同引起关注,强调自己的存在感。这样的行为包括“咬指甲、抠鼻子、用餐时狼吞虎咽、脏乱等”,事实上,不擅长交朋友,无法融入社会、无法正常地接受学校教育这样的特征会反过来加剧不文明行为的产生,以期获得关注和呵护,然而社会上不会有人真的呵护你。同这样不文明的行为强求存在感,反而会南辕北辙,对存在感的追求,本质上是对爱的追求,这种爱来自家庭、朋友和社会,想通过让他们痛苦或厌恶的方式去获得爱,是不可能的,不但与此,连原有的爱也会失去。
(自我分析:此处涉及个人信息略)
解决方案:
对于存在感缺失的人而言,按照作者的定义来说解决方式包括温和的和极端的两种方式。
温和的方式:
温和的方式即包括但不限于上文中提到的内容,即避免走入逆反、遗世独立、不文明行为等歧途而尝试独立和不依赖缺爱的源头,重新尝试构建与人际上的关系与对于集体的归属关系,另一条正路是尝试创伤后自我修复,通过心理学理论与实践,重新构建爱的来源等方式修复内心,其中一个重要的源泉在于学会自爱。
极端的方式:
崇高或者绝望。
崇高的方式包括创造一个艺术作品、投身于狂热信仰或是通过寄托来实现。第一种方式是通过“写作、绘画、雕刻、塑造、建筑、发明”等逃离地狱,通过创造、作品重新赋予自己存在感,因为艺术的本质在于“离别”,通过重新建构的作品和作品的独立宣誓自身对于痛苦的离去,将痛苦外化的方式;创作本身其实是让一个人孤独的过程,而外化的方式是将私人的痛苦公开化,这是另一种仪式感。第二种方式,即投身于狂热信仰,如宗教等,则可能会给人深陷其中,带来极端的后果。第三种方式寄托,则是通过找到外在的人物作为自己的依托,如王子公主,或是寻求自身的偶像等,以一种幻想寄存自身的痛苦。
绝望的方式则包括自杀、神判行为(包括自残行为),这意味着对精神和身体联系的放弃,这是一种重新建立精神与身体联系的尝试,通过给自己强加给身体,与身体一同感同身受的痛苦来证明这具身体依然属于她们,这种行为尤其容易在受侵犯的女性上看到。另一种方式是激情,通过将他人纳入身体的方式来重新构建一种极端的存在。不过,激情总是个人主义的、个体的、反社会的、私人的体验,与群体的、集体的利益相对立。还包括收藏,但并不使用。这种行为反而影响了正常该有的欲求。(显然我妈深陷于这种方式中,因为我爹爱无能的本性而导致她一辈子缺乏安全感,只不过由于经济原因而收藏废品,最后反而让家中连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都没有。)他们企图用物品构建自己的领地,宣誓自己的存在,这从反面映射出,其在精神世界中的空虚,另求精神寄托是其唯一的解脱之道。
还有一种绝望感的描述,即“抑郁”,用作者的定义而言表现于看不到未来,及感觉不到我们存在的目的,导致这种感觉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然而绝不是基因遗传的,而是人世间发生的事。这种行为是我们对存在感的依托产生了根本质疑的结果,这种质疑总是会给社会带来问题,为了不让它影响社会,社会为这些可能提出太多问题的人在一定性的反常范围内提供了一种关闭这种感觉的消毒式方法,即社会可以接受的精神不正常,其中包括厌世、意志消沉、忧愁、衰弱、抑郁等。
遗憾的是,通过极端的方式实现自我存在是不可能的。
“不论是自伤、自残、沉迷毒品、疯狂寻找激情、犯罪等凸显自身存在感的行为,最后都适得其反——存在感越发薄弱了”。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失去了对社会的兴趣,无法从他人那里获得安全感、归属感,无法获得活着的意义。
这类问题的出现,根源在于个人。这类人在解决友情、性、工作问题时,不擅长甚至反对与他人合作。他们只关注自己,觉得自己目标的达成不会给其余任何人带来任何好处。同样地,其他人的成功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成功和满足对他们来说只属于个人,只要自己觉得志满意得就足够了。他们在其余眼中实际上无足轻重,只有在他们自己眼中才是重要的。
总结:
事实上,一个人只有跟其他人建立关联,生活才会产生真正的意义,不至于时而陷入空虚和迷茫,即丧失存在感。个体眼中的所谓意义只是种想象,不能带来真正的温暖,无法为人生提供真正的营养。我们的一切行为和部分目标也是一样,只存在一种意义,就是对其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很多人走错了路,一心想把自己变成重要的人,却不知道一定要为其他人的生活做贡献,才能实现该目标。
对于不幸的朋友而言,唯一的自救方式只能是尽早独立、脱离家庭,重新以一种健康的方式在社会中构建存在感,用心理学等理论中提到的技能实践,重新实现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