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画境”与“词心”读后感精选

“画境”与“词心”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9 07:10:32
“画境”与“词心”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4-29 07:10:32   小编:

《“画境”与“词心”》是一篇关于艺术和文学的文章。作者通过比较绘画和诗歌的创作过程和表现形式,探讨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共通之处。文章指出,绘画和诗歌都是通过艺术家的感知和表达来传达情感和思想。同时,作者还强调了绘画和诗歌在创作中所需的专注和灵感的重要性。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和文学的精神内涵,以及它们对人类情感和思维的影响。

“画境”与“词心”读后感篇一

宋代文人画特点浓厚,和宋词相比意境深远,具有深厚的文人气质而著称,更为重要的是与唐诗相比,宋词的形式更为灵活,因此可以展示比唐诗更多的画面,以及动静结合的意趣,因此宋词和宋画的结合度要比唐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多得多。

王万发教授这本《词心和词境》,从副标题“宋代词话,艺术之美”就可以看出,王教授要从哲理角度来阐释,宋代的词与画,心境就是一种巨大的格局,也是宋代哲学和禅宗追求的目标,从这个角度看,宋代的词与画非常讲究境界的表达。 和唐诗一样宋词中也对山水有着非常多的描绘,宋人的山水与远近高低的角度相结合,宋代的山水画,将不同的景致,用不同的墨色调整出来,造成一种“平远萧疏”的动态美感。和西方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不同,宋画的全景式构图,能够展现万里江山独有的气势,王教授特别提出的是,关于天才少年王希孟的故事,由徽宗亲自调教,虽然王希孟画了这幅画之后便与世长辞了,但是这幅画却成为了宋代全景山水画的代表人物。

宋词开始是比较世俗化的,因为它和唐诗相比,产生于市井之中。其实,诗歌也产生于市井之中,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也来自于民间,只不过诗歌发展到唐代,已经是一种极度文人化的表达文学形式了。宋词经过了柳永、温庭钧等人的典雅化改造,也变成了可以表达细腻情感的工具,同时苏轼、辛弃疾等人,将词的表达境界推升到了宇宙哲思、家国情怀等方面,使得宋词成为了和唐诗,相互媲美,同时形式更为灵活的艺术形式。

宋词的发展,可以和绘画的表现意境之间进行一种互相的调和。同时,王教授认为,宋词表达生活的灵活性,多样性,也启发了宋代画家对生活的表达,和宋词一样,宋画中也有很多表达市井百态的画作。例如一副罗汉济贫图中,一群体态丰满,一脸福相的罗汉,向一群骨瘦如柴的饥民,布施钱粮,饥民们个个争先恐后,罗汉们个个笑容可掬,其实明眼人一看讽刺度直接拉满,这也体现了宋词和宋画中对生活真实度的极度追求。

本书图文并茂,是深度了解宋词与宋画,值得一读的作品。

“画境”与“词心”读后感篇二

中学时我最爱读李煜的词,为了读全他的词,我跑到书店去买了竖排繁体的《南唐二主词校订》,啃得自然艰辛,所以印象深刻。 那个时候其实说不清他的词哪里好,只觉得能写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词句的人,一定是真的很愁吧。直到后来逐渐明白了李煜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它拥有着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生活,他看不到普通百姓们能看到的世界,自然也从未想过自己的国家终有一日会走向灭亡。然而国破了,梦碎了,他最真挚的感情最真实的生命体验便一并涌向了他的词里。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破阵子》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评价李煜的——“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在李煜以前五代词作多为描写闺阁里的脂粉气,而李煜以词为载体述说亡国之痛,使词从民间的娱乐工具上升到具有严肃意义的文学形式,这对宋代词的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或许就是格局打开了吧~ 而在李煜之后,又相继有柳永、苏轼、周邦彦等词人,他们在有意无意间逐渐完善了词的体系与结构,使“词”成为了与“诗”能并驾齐驱比肩而立的又一文学载体。 这本《“画境”与“词心”》顾名思义,书中讲的是宋代的词画之美。“心”与“境”我想其本质都是一种东西吧,所以才会有“心境”一词。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终是这样写“境”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故宫六百年大展的时候同期展出了以“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苏东坡书画展,我恰好有幸赶上了那次热闹。在展馆中自然看到了许多书画,我当时看着那一幅幅珍贵画作是真的有一种“有感想发,却无以言表”的尴尬之情。 在那画中的笔墨之下承载着作者怎样的感情与心意,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与深意,我无法完全切实体会,也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此时真的忍不住想发出一声“没文化真可怕”的感叹啊!) 或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让我终有一日遇到了一本这样的书,它能够让我们尝试着去读懂词,也读懂画。 “词画本为友,卷上何相分。” 在山水画的背后我们可以读到画者对于恬静生活的向往,对于大自然的渴慕。在花鸟画的背后我们可以感受到花与鸟、静与动的美感,也能体会到意象化人的精妙。而在一幅幅画作之上,或有着画者对于高尚品节的赞颂,或有着画者对于理想生活的期盼,又或有着画者对于过往生活的追忆。 我想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够读懂古人看待这世间万物的方式,也能读懂古人对于审美的艺术追求。更直接的一点是——下次再去看展,不至于只能感叹“阿巴阿巴阿巴,好美啊,阿巴阿巴阿巴……”

“画境”与“词心”读后感篇三

两宋一共320年的时间。由于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所以有宋一朝均是抑武重文、文官统治的政策。也正因为如此,宋朝的文化水准可谓是达到了封建社会的一个巅峰。作为其中的代表,宋代的词与画是出类拔萃的。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王万发的最新作品《画境与词心》就是一本探讨宋代词画艺术之美的文学理论之作。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探讨宋代词与画之间的联系与美感。作为一项艺术学理论学科关于中国艺术史学的跨学科学术成果,作者将属于视觉艺术的画与属于语言艺术的词分别进行的阐述,特别是二者关于美的提升价值,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深层次的解释。书中提到题画词与词意画,正是二者图文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补足了词与画在艺术传达方面的局限。

宋代的文人墨客辈出,留下的画作、词作也有许多千古名作。词有苏东坡、柳永,画有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本书从艺术理论的角度出发,将我们所熟知的名画名作进行了另一番的解析。

最早学习古文之时,就学得王维之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于诗中所描写的场景情不自禁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静谧的画面。而随着诗歌艺术和绘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到了宋代,画与词所抒发的创作者的感情,不同的在于形式,而相同的其实是情怀。二者结合来看,则更能体会当时那个环境下创作者的心境。

“画境”与“词心”读后感篇四

诗词与绘画虽然属于不同类别,但它们却又有相似之处,尤其是绘画逐渐走向兴盛的宋代,词与画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那么,宋画与宋词之间究竟有怎样微妙的关系?

王万发在《“画境”与“词心”:宋代词画艺术之美》一书中深入解读了宋词、宋画之间的关系。阅读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词、画在宋代的传承与发展,还能了解二者的异同之处,更能领略宋代词、画的艺术魅力,也可以在以后阅读宋词与欣赏宋画中,感受不一样的魅力。

词与画,一个是语言艺术,一个是视觉艺术,然而它们却有着共同的点,那就是它们同属于中国艺术的“抒情”艺术。正因为“抒情”在,它们在追求浑然天成的境界中,似乎也有了生命意义,无论词还是画,皆是如此。

宋代,词与画都逐渐发展起来直至鼎盛时期。因它们都是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土壤上发展而来,它们都在表现既广阔又细微的万物。比如宋代山水画,可以表现波澜壮阔的千里江山,也能表现清润可爱、余味悠远的沙岸小景,宋词亦是如此。至于宋词、宋画的优劣并不在于展现内容的大小,而在于所呈现的意境。

对于宋词而言,俗世万千皆可成为其创作内容,甚至一些文人也善墨戏画,他们以竹、梅、木、松石等作画,他们的词更是与绘画相结合,借物言志。苏轼《定风波·咏红梅》:“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表现了红梅文静大方,傲立于霜雪的景象,读之,便感觉出他像“画”出来的一样,红梅优美的姿态仿佛展现于眼前。王安石也曾写过《咏梅》,虽然他当时被罢相,可他孤独的心态与艰难的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之处。

虽然词与画所表现形式不同,但因有着共通之处,相似的艺术意蕴、审美追求以及艺术手法,创作者也都力图表现作品的“言外之意”“画外之境”。比如,米氏父子的墨戏云山与苏轼的水墨花鸟画一样,都是在画中表达自己的意趣;李公麟的画虽采用白描画法,却能生动形象的展现人物的神韵。宋词更是如此,苏轼的词很多都是抒发远大理想,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绪,柳永的词柔婉中弥漫着淡淡的忧伤,他的词不仅表现生活,还表现了词人的主体性情。

王万发在本书结语中这样写道:“词与画都以中国艺术内在的抒情形式展现各自的个性特点和艺术本质。”它们二者虽有不同,却又有相通之处,这种微妙的关系,也将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

或许我们不会刻意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但在阅读这本《“画境”与“词心”》后,我相信再读词或是赏画,你一定会不自觉地将它们联系起来。一本书能做到这一点,我想它已经成功了。

“画境”与“词心”读后感篇五

提到词与画,那可不得不提宋朝。毕竟,大宋时期下至民间,上至皇帝,在全民参与之下,将词与画的艺术,推向了顶峰。 词,是语言艺术,画,是视觉艺术,都属于抒情的艺术。

《画境与词心:宋代词画艺术之美》这本书通过对约100幅宋画、200余首宋词,的梳理,深入解读宋代词、画关系。

重点阐述了山水、人物、花鸟等词、画题材在两宋的传承与发展。 两宋的山水画,无论从构图、形式还是技法或意境,总体呈现出雄浑博大和清幽润秀的特点。 宋代花鸟画家尤其擅长表现平常人不常关注的事物。如觅食的蝈蝈、被虫咬过的瓜叶等,这种细微精致的美,是独属于宋人的美。

从黄筌到崔白、吴元瑜,宋画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崔白兼收徐熙与黄筌之长,为北宋院体花鸟画注入了新的生机。 全书共六大章,选取了郭熙、马远等宋代画家的代表作品,苏轼、柳永等著名词人的诗词。从多维度分析词、画关系,带我们领略宋代词画的艺术魅力。作者的语言,对词画的鉴赏,优雅精巧,可读性非常强。对于个人的鉴赏来说是有很大提升的。

宋画既有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波澜壮阔,也有马远《寒江独钓图》是洒脱自在,也有赵佶《芙蓉锦鸡图》的细致精丽。 宋词之美,字字珠玑。单字不觉奇,入篇成佳句。词画之间,流露的是宋人出尘入世的雅趣。

“以词题画”的题画词,“以词入画”的词意画,是中国艺术殿堂中闪耀的珍珠。 宋词的婉约美、豪放美;宋画的长卷立轴、轻罗小扇,似明珠,在艺术的发展长河中,久经打磨,熠熠生辉。

“画境”与“词心”读后感篇六

要赏中国古画,就不能错过宋代作品。宋代的文人画可以说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座高峰,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绘画大家和优秀作品。

要说词,也不能错过宋代作品。作为文学明珠的词,在宋代绽放出千古璀璨的光芒,涌现出大量的词人和作品,流传至今仍打动着我们的心。

画是一种视觉艺术,以图像来展现情意;词是一种语言艺术,以文字来表达情景和情感。两者以各自的形式来描画自然万物、世间百态,抒情达意,有婉约清雅,也有豪放勃发,从语言到视觉再牵动五感共鸣,让人从中感受艺术之美。

那么画与词这两者相结合一同品鉴,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境况和体会?

《“画境”与“词心”:宋代词画艺术之美》一书精选100幅宋画和200多首宋词,结合一起梳理和比较分析,从艺术意蕴、表现手法、风格特性、创作思想、历史关系等方面进行解读和科普,从中品赏宋代词与画的艺术魅力,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境。

在中国的古画中,文人画是一个特别的分类,它由文人创作,始于唐代,随着汉文化的勃兴和诗词的高度发展而在宋代兴起并达到巅峰。文人画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要题材,其中山水画在宋代极具代表性。

山水是大自然中最为贴近文人生活、传达情意和志趣的载体,在创作中,山水题材可以将花鸟、人物都涵盖进去进行融合体现,创作出丰富的情景和意象,蕴含多样化的含义,表达复杂的情感。

为文人寄情托志的山水画也成为宋代画作的一个突出代表,风格既有恢弘博大,也有清秀典雅,描画的既有气势磅礴的万里江山图景,也有雅致清丽的林木溪河花鸟小景。

“艺术皇帝”宋徽宗赵佶可以说是当时艺术大家的最高代表了,曾创作出许多风格多样的经典画作,如《雪江归棹图》《听琴图》《瑞鹤图》《池塘秋晚图》等。

赵佶还亲自指导少年画家王希孟画出气势磅礴的名作《千里江山图》。有学者认为这幅作品很有可能是赵佶借王希孟之名创作。如果从表达情志的角度来看,这幅作品展现出一种尽揽天下河山的恢弘气势应是一位帝王所独有,所以这个推断也不是不可能。

宋词也跟宋画一样,以不同风格的词句来描述景物、抒发情感。词和画都追求意境、意趣,绘画中的“气韵”和词中的“气象”也是同样的意思,在创作中都需要去思量和达成。

有所不同的是,词是要“向内看”,侧重抒发“情绪”,将“情志”隐含在其中,表达出一种“言外之意”,词句可以延展出无穷的画境,对“意象”的塑造是由自我向大众转变,是一种“入世”的追求。这大概就是书名所写的“词心”了。

画则要“向外看”,侧重抒发“情志”,通过不同的笔墨表现、线条节奏和技法来描画出想要表达的意境,对“意象”的塑造是由自然向自我转变,体现对“出世”的向往。也就是说,要营造一种“画境”,让人身处此境中向外看,感受画中世界。

在艺术手法方面,词和画又有着一些共通之处,如采用勾勒法、精工细描法等,画用线条和虚实笔画对物象进行勾画描绘,词则是以一些字词对人物场景进行刻画。

词与画之间还有着许多奇妙的关联之处,书中将名画和宋词结合分析解读,打开了绘画欣赏和古词赏析的新角度,也为我们赏析传统文化、追求艺术审美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