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一卷蓝色的线》读后感精选

《一卷蓝色的线》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21 07:45:17
《一卷蓝色的线》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6-21 07:45:17   小编:

《一卷蓝色的线》是一本描写家庭、友情和成长的小说。主人公露西在家庭和学校都遭遇了挫折,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朋友们的支持,她最终克服了困难,成为了一个更强大、更自信的人。这本书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友情和家庭的重要性,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份鼓舞人心的力量。

一卷蓝色的线读后感(一)

这是一本讲述家族三代成长故事的书,被称为美国版的《步履不停》。

作者安·泰勒是一位美国女性作家,也是她写作50周年的纪念作品。这本书还被《纽约时报》称其为【深刻而动人】的故事。

家庭一直是很多作家逃不开的主题,而作者安·泰勒则是极为擅长利用生活中的细节来展现复杂的家庭关系的。

小说写得好的一定是对细节的把控到位的。而家庭小说中对人物的塑造,大部分依赖的都是对细节的掌控,而这也正是安·泰勒最擅长的。

读这本《一卷蓝色的线》就像在看一部电视剧,里面有着三代人的家庭关系,也有泰勒对每个人物细节的塑造,以及对家庭关系中的热爱,吵架,关心以及背叛等的深刻描述。

维特山克家族的三代人,为我们展现出最真实的生活以及人性。在中国,我们现代的家庭普遍是小家,而国外大多都是孩子一堆,然后孩子的孩子也是如此。泰勒描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大家族。

在维特山克家族里,建筑工雷德和妻子艾比拥有4个孩子,其中丹尼是最让人头疼的。我身边其实也有很多人的女儿或者儿子也像小说中的丹尼一样,很早结婚生子,自己并不喜欢和父母联络。泰勒在这本书中,细节的描述了这些内容,也让我对很多年轻人与父母的相处模式,有了很多的思考。

现在很多的00后也是这样,外面的世界总是更加有吸引力却忽略了和父母的亲密互动。丹尼虽然也是如此,但是泰勒却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在小说中加入了丹尼的转变。这也是我喜欢的,因为这才是真实的成长,我们都和小时候的自己不同,我们也会随着阅历的增加,变得更加珍惜与父母的相处与陪伴。

安·泰勒笔下的家庭,都非常真实。在很多婚姻的背后,是不可言说的沟通问题。孩子与父母的疏离,丈夫与妻子的倦怠,兄妹之间的争执与需求,都让这部《一卷蓝色的线》有着与众不同的角度切入,细腻的角度让你读起来仿佛住在主人公的家里,看这些孩子逐渐长大,看家庭中你我可能都会遇到的问题。

从大学开始就沉浸于写作的世界,在23岁就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她将自己的写作献给了“家庭”这个主题,然后让我们反观自己的家庭,去寻找文字中的共鸣与感情中的真实。这正是为何安·泰勒能够从细微处洞察人性,从细节处描述情感,著作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卡夫卡小说奖的原因。

这本《一卷蓝色的线》,让你看一部真实的生活故事,让你深刻的感悟到生活中那些平凡又感动的细节故事。这是安·泰勒的第20本小说,依旧围绕“家庭”这个恒久不衰的话题,通过三代人的爱恨情仇,来看看命运的安排,来思考血缘与背后的故事。

我是只为你推荐好书的San蝶,关注我,不书荒。

一卷蓝色的线读后感(二)

好作家未必有即达的公允的名誉,但必有好的文笔。貌似轻飘飘的一阵风,往往随之而来的是爆裂的雨雷电闪鸣。一个电话,内容是父亲转述的,寥寥的一两句,洪闸就这样开了。儿子丹尼告知父亲雷德自己是个同性恋,真假难辨,然后就挂了电话。母亲艾比就此事与丈夫雷德开始了追根溯源无休无止的争执,当然核心还是小儿子丹尼的现状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那是个“我们——认同”让位于“自我——认同”的年代,以父母为首的家庭制约着子女的成长。而有自我意识的子女,在对世界好奇的同时,也有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在两方力量的博弈之下,发生了无数个张张弛弛的事件,这就是维特山克家族的故事。 雷德的祖先可追溯到小维特山克,一个即渴望地位成功荣华又勤奋踏实完美的匠人。他对于自己为别人一手打造的庭院留恋无比,借着各种由头多次光顾。在迷之偷盗工具包事件之后,他幸运地成为了那座宅院的主人。两三代下来,到雷德这一辈,已经营起一个像模像样的维特山克建筑公司。 在雷德的公司里,有一位叫奥布莱恩的砖瓦匠,他的妻子不知所踪,只有一个又瘦又高的儿子陪着他。他的意外离世,留下的年仅两岁的孩子斯特姆,给雷德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变故,首当其冲的就是雷德的第三个孩子丹尼。斯特姆在艾比的极力关怀下,渐渐地以这个家庭第四个孩子的身份融入了进来。这对当时正渴望被父母宠爱的丹尼来说,无异是难以接受的。这种不能拒绝的必须把父母爱意分割出去的心理冲击,对于丹尼后来的我行我素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是有很大关联性的。 离开学校后的丹尼,频繁地更换着家人捉摸不定的工作,也许他这种神秘的生活可以更多地引起家人的关注,也许这样更能宣泄他对家里人曾经所做决定的不满。象征共同体的家庭沙滩派对,他总是毫无意外地无法参加。相对于嘴脑伶俐做律师的大姐阿曼达,他更习惯和二姐珍妮沟通。他总是一口顽皮随意自在的腔调,有点不顾及公众感受的个人主义,然而谁又能说的清这都是他的错。 文本分四部分,呈倒椎体结构,每一部分的文本量逐级递减。第四部分,也就是该书的书名《一卷蓝色的线》则最为出彩。飓风将临,分别在即。雷德要搬家,丹尼要离开,且要提前。作为父亲,在与故园告别的同时,希望能与儿子丹尼多相聚一会儿。这样的想法,在丹尼看来,似乎是没有意义的。果真如此吗?在离去的车上,丹尼向斯特姆的妻子诺拉吐露了心扉。丹尼曾为父亲雷德缝补衬衫,在壁橱里,看到一卷与衬衫匹配的蓝线滚到了眼前。此情此景,让他怀念起母亲,且久久难忘。这样的瞬间,让他的心灵得到了救赎,让他的内心与家庭得到了和解。随后在车站,他拨通了妻子的电话。他决定不再颠沛流离不辞而别,决定安定下来,陪伴妻儿。

一卷蓝色的线读后感(三)

每一个读者都有专属于自己的阅读风格和思维模式,对几乎每一部文学作品,我的习惯便是找到文学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或者社会问题,若离开时代背景讲故事,就显得较为虚妄。

与美国社会问题及时代背景相关的作品有很多,好似以种族问题、屡次大战之后的社会反映等问题,仿佛任何文学作品离开这些大背景,就不是宏大叙事,而不是宏大叙事,就不再值得看,直到遇到了《一卷蓝色的线》,才发现稀松平常的家庭生活,在字里行间可以给我们传达一种家人间爱的温馨与温暖。这是一部讲述一个家族三代人成长的故事,家族的姓氏叫做“维特山克”,我们常常在历史和社会学著作中能够看到美国的“光荣与梦想”、“美国梦”等字眼,往往会将这些词汇与华尔街那些西装革履的精英放在一起,好像只有这些人才是成功者,而只有成功者才配拥有梦想一样,现实是,美国社会经济实力的增强,是一个个中产阶级家庭崛起的推动,而这些家庭崛起的背后,是每一个平凡个体的努力。

在这部文学作品中,中产阶级的奋斗与崛起,仅仅是一个隐线,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无疑是为了突出维特山克家的男人们是多么的努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因为社会背景的不同,即便是家族故事,作者仍能让读者感受到生活在这样的家族内每一位家族成员独特的个性,这里没有“老祖母的一言堂”,上下老小既有表达自我的渠道和方式,又有观点不一致时的摩擦与沟壑,摩擦的最高潮莫过于丹尼·维特山克,一拳头打在了斯戴姆的脸上,而事件发生的地点是一家人在沙滩度假时,孩子们吃惊,母亲艾比担心,而这一拳头,作者把隐秘在家庭成员内的一个故事线条给露了出来,好似久存在抽屉里一卷蓝色的线,如果不刻意叙及,或许这个秘密就随着老母亲去世一样烟消云散。

作者显然不想因为这个秘密引起轩然大波,但这个秘密足以引起轩然大波。维特山克家族到雷德这一代,算是第二代了,而启用维特山克这样标记性家族印记的,是他的爸爸小维特山克,一个靠装修起家的劳苦工人,是他用勤奋的劳动,为这个家族积累下基业,有了一家人可以在一起居住的房子和院落。他的奋斗史,作者放在这部书的最后两个部分予以叙述,像是用一部老旧的镜头,突然在维特山克第二代媳妇艾比意外去世之后,采用分镜的形式,把叙述的重点延伸到上一代人那里,让我们看到这个家族发展的完整性。

第一代,小维特山克与妻子丽尼·梅尔,第二代小维克山克的儿子雷德·维特山克与妻子艾比,女儿梅丽科·维特山科,第三代就是雷德的四个孩子,以及各自的伴侣。

作品中关照的问题,围绕孩子的性取向,围绕邻里关系,围绕新房子的装修,围绕对老人的照料,围绕夫妻间问题与矛盾,围绕一家人的相处之道。作品大篇幅叙述了第二代与第三代人之间的关联与黏性关系,而强化家族纽带的,便是艾比的衰老与健忘,让一家人凝聚在一起。

这样的凝聚,无疑是充满摩擦与冲突的,这些摩擦与冲突不似矛盾决然对立的双方,最终会拼个鱼死网破。而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体身上所呈现的独立性,在小心维持着与大家交往的边界,让读者在这些边界的间隙中触碰到属于家人的温暖与柔情。

在本书宣传文案及背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很厉害的杂志和报纸的推荐。安·泰勒是一位很棒的家族生活叙述者。在这部书里,也让我们看到了安·泰勒的功力,话不多说,想要了解本书内容,就去好好看书吧。

一卷蓝色的线读后感(四)

破解家族生态的密码

——读长篇小说《一卷蓝色的线》有感

曹有山

我们读知道家族小说的第一个特点在于空间的封闭性与转向性。首先,在家族内部来看。我们知道家族小说的描写主要是大家庭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家族所有的活动与矛盾都限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所以,在空间上家族小说具有封闭的特性,这包括了内部生活环境的封闭和外部生存环境的封闭两方面。

今天我们读的美国作家安.泰勒的长篇小说《一卷蓝色的线》,全文四部分十四章节分别对维特山克家族三代人庸常的生活、艰辛曲折的创业、复杂反复的情感纠葛以及幸福生活的追求用倒叙、插叙的方式做了详尽的叙述和描写,当你看完回想起国内类似小说作品如《白鹿原》《古船》《京华烟云》等著作,我在这里认为他们具有同样的地位和分量,各有千秋,或者是引人入神的地方、可圈可点。

1.从家族的由来说起。

家族,在汉语中是指具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一个社会群体,通常有几代人。语出《管子·小匡》:“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小说《一卷蓝色的线》从家庭结构上来说,主要是维特山克家族三代人的故事,即第一代雷德、艾比;第二代四个孩子阿曼达、珍妮、丹尼、斯戴姆;第三代克雷隆斯、布兰达,还有他们的狗。

特别是我们从小说第一部分开始就读到了维特山克家族是怎么创业的历程中,感受到了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成员在婚姻、情感以及吃穿住行方方面面的生活况味。比如,围绕家族成员丹尼的描写作者是不惜大量笔墨,从他一开始的一个神秘电话,写到他的工作、结婚和离经叛道,让雷德、艾比处处为他揪心、发愁,直到后来丹尼的回归核心家庭与父母达成谅解、和睦相处,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让读者也跟着一路揪心起来,也好似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一样,设计着人物的发展,我认为这就是作者的成功之处之一,至少让大家产生了“共情”或者“感同身受”的感觉,也是否认为这就是美国作家安.泰勒之所以受到读者欢迎的首要原因你呢?

2.从丹尼的离经叛道谈起。

小说《一卷蓝色的线》用大量的篇幅叙述了丹尼,也由丹尼引出了一串串的故事,我甚至是固执的认为,小说中除了对雷德、艾比的描写,其他故事人物、情节都是为丹尼服务的,这个意义上来说也不失为是作者的又一个成功点,好比国内作家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文中所有的叙述都是为白嘉轩、鹿子霖两大家族为主线服务一样,很好地展现了渭河平原上的众生相。

恰恰是丹尼的离经叛道,让这个小说中的雷德、艾比为父母的三代人家庭每个成员,心理、工作、生活诸方面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直到后来最后一部分一卷蓝色的线,小说就较好地隐喻了维特山克三代人住在巴尔的摩的大房子里面,尽管人物之间的恩怨、情感复杂,各有各的故事,但是成员之间真挚的情感、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想通的,也不失为永久联系家庭成员的纽带和桥梁一样,主要爱在是可以包容一切的,即便是艾比去世以后房子没有逃离卖出的结果,说到这里,让我们从心底里相信家就是唯一不变的可以安放心的那个“港湾”。

一卷蓝色的线读后感(五)

家庭关系就好像是一条无形的线,将父母子女缠绕在一起。不论是小的家庭还是大的家族,每个人都在其中承担各自的角色,也会或多或少的受到来自于家庭的影响。人类悲欢不尽相同,来自于家庭的影响有好有坏,有人在逃离,有的人在汲取,同样家族培养的下一代也会有不同的身世命运。

《一卷蓝色的线》所讲述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家族日常琐碎里隐藏着的成长秘密:平淡无趣,爱与谅解。品味书中细碎的情感纠葛就像是将自己的成长过程做一个回访,虽然环境和背景不同,咀嚼之下的对于原生家庭的种种复杂的情愫却类似。

维特山克的家族“劣根性”

一个民族有“劣根性”,一个家族也有。

在书的开篇就用了大量的篇幅对小维特山克家族的祖宅来源进行了描述,不难看出小维特山克的对他人财务的觊觎和处心积虑的等候时机。“放长线钓大鱼”是小维特山克家族的一个重要特点,为了能够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惜使违背道德耍点“窃贼留下的工具”的手段,耗费漫长的时间伺机而动。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房子的获取、梅里科的婚姻,甚至是丹尼在更多的获取父母的关爱过程中,谎称自己是同性恋等一系列的做法中,都有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理。

尽管从长远来看,达到目的的维特山克家族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快乐,但他们的劣根性在处理丹尼谎称自己是同性恋时展现的那样:假装一切都没有问题。

“一卷蓝色的线”的意义

所谓一卷蓝色的线,浅层的意义来源于丹尼认为它是来自于亡母对儿子的一种互为原谅的暗示;深层次来看,平凡家族的日常就像由一块快大小不一、细碎无味的面包渣拼凑的一块面包,乍看琐碎繁杂,细嚼却有余香;将这些面包渣粘黏在一起的就是一条条无形的血缘之线,甚至也可以因为爱,接纳不是血缘关系的道格拉斯成为家人。

探讨普通的父母子女关系

回避型处理模式:很多家长在发现自己的孩子异于常人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假装没有听说过,在小说里,当丹尼打电话回家宣称自己是同性恋时,作者描述了雷德夫妇复杂的阶段性的心理变化,纠结之后的选择仍是回避问题。

偏爱型处理模式:丹尼从小就是小维特山克家族离经叛道的一个人,在父母养育的子女里,他总是问题不断,逃学、私奔、离家出走等等,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养育四个子女的雷德夫妇首先想到的就是给与问题孩子更多的关注,虽然他们也深爱女儿,甚至还领养了一个孩子,站在子女的角度里,父母无疑时偏爱丹尼的,他们没有正确的引导丹尼,将过多的包容与关爱给了不断断联的丹尼,顺从丹尼的突然消失和突然出现,战战兢兢和儿子相处。姐姐珍妮曾对丹尼说过:“不过,说到底,丹尼,最让我恼恨的莫过于,你把爸妈的一点一滴关爱全都吸走了,让我们其他几个孩子什么都得不到,为此我永远都不会原谅你。”

雷德说每个家庭都有波折和起伏。父母与子女、子女与子女都是一个不断磨合、不断修复的处理过程。

一卷蓝色的线读后感(六)

家族、家庭、家人一直是众多作家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中国近现代作家中也不乏讲述家族历史的大家,巴金的《家春秋》就是其中一例,他过对旧中国传统家族的描写,让我们得以窥见旧式家族的背影。前不久河南作家邵丽的《金枝》以女性的视觉,再现了新时期一个家族伴随着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演变。相比较“中国式”家族的创作,国外有关家族的叙述也不乏精彩之作,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国作家安·泰勒的这部《一卷蓝色的线》。

安·泰勒于1941年生于明尼苏达州,她创作了二十多部小说,其中《呼吸课》获得1989年的普利策奖,这部《一卷蓝色的线》入围2015年布克奖短名单和百利女性小说奖短名单,入选《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这部小说何以能感染众多读者,仅仅是“看似平淡如水的生活下面,隐藏着家人们几十年未曾吐露的秘密”吗?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再做评述吧。

正如本书腰封所言,这是一部关于家族和家人故事的书。故事的主角们也仅仅是维特山克这个家族上下三代而已,爷爷辈的小维特山克及其妻子丽尼,父辈的雷德及其妻子艾比,子女辈的阿曼达、珍妮、丹尼和斯戴姆,虽然子女辈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但因为孩子们还太小,还没有成长为故事的主角。

故事从雷德接到儿子丹尼的电话开始,遂渐延伸至家族的每一个成员,而后又运用倒叙的方式从子女辈的生活开始,逐一回顾了雷德与艾比、小维特山克与丽尼的故事。这种由近而远回顾家族历史的叙述方式,似乎是从现在家族生活现状的“果”,从家族遗传中寻找产生这种“果”的“因”。比如,丹尼居无定所、四处游荡的生活方式,与他的爷爷小维特山克的基因有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身为儿媳妇的艾比,她的言行举止又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婆婆丽尼的影响?从小维特山克到丹尼,祖孙三代之间又有什么秘密,这些秘密是维系了家族的繁衍,还是割裂了彼此之间的亲情?

回到故事的开头,也是本书的开头。丹尼作为家中的个另类,他的性格取向,他的学业,他的工作,他的栖身之处,等等,始终是父亲雷德与母亲艾比关注的重点。父母时常担心他遭遇生活的磨难,在这一点上中外家长概莫能外。但比中国家长开明的是,雷德与艾比充分尊重丹尼的选择,所以他们只能在“尊重”中折磨自己。

丹尼何尝又不是在流浪中拷问自己?唯一的女儿并不是他的亲生孩子,他离婚之后依然没有一个固定的职业和一个固定的住所。但他对家庭的关爱明显比以前增强了,从雷德身体不好、双亲需要照顾,他主动回家承担这种重任就可以看得出来。也许是经历的婚姻的失败、与女儿苏珊的亲情之后,他对家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的缘故而这次重返家庭的“照顾之旅”,让他发现了家族的一个重大秘密,斯戴姆居然不是自己的亲弟弟,他只是父母收留的一个病逝的雇工的孩子,斯戴姆本人也只是在养母去世之际才知道自己并不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这是艾比隐藏的一个秘密。

艾比没有公开的第二个秘密,也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给孩子们讲述的关于她与雷德相遇恋爱的事。之所以称之为秘密,是因为她是选择性的讲述,她在讲述中隐藏了与之前男友的故事,而将讲述重点放在了与雷德的交往上。在这本书的第二篇章“什么世道,什么世道”中,对此艾比的“移情别恋”有生动再现。

而在第三篇章“一桶蓝油漆”中,则讲述了小维特山克与丽尼的故事。任你想破脑袋,你都想象不出小维特山克与丽尼交往时丽尼有多大。在被丽尼家人撞破两人的交往之后,小维特山克选择了远走他乡,丽尼在五年之后找到了小维特山克。小维特山克虽然不情不愿,但丽尼就像块太妃糖,两人最终还是生活在了一起,虽然他们因为个秋千的颜色而暗中较量了一番。这个结局实在出人意料,要知道他们之间已经中断联系长达五年。这应该是祖父辈的秘密。

从小维特山克、雷德到丹尼,三代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遇到了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秘密也是很正常的事。只是,这些秘密对本人却是关系重大。不管是丽尼之于小维特山克,还是艾比之于雷德,抑或是结尾那个出现在丹尼通话中的女房东,都有自己的人生。所以,与其说这些是秘密,不如说是本人生命的特殊经历。对自己是秘密,对别人来说可能只是一段匪夷所思或者拥有特殊印记的故事而已。

安·泰勒的这部《一卷蓝色的线》讲述的是家庭家族和家人,讲述了是发生在家人身上那些可能只有本人知道的一些事,这些固然是创作的重点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的眷恋。不管是哪一代人,不管之间有什么磕磕绊绊,他们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历经坎坷、相互扶持、一路走来;所谓的秘密既是生活的真相,也是生命勃发的印记,它在特殊的时刻影响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其实,在时间面前,我们没有秘密可言。

一卷蓝色的线读后感(七)

《一卷蓝色的线》是美国作家安·泰勒的长篇小说,小说总共十四章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前八章以母亲艾比为中心写维特山克家族琐碎的日常生活。第二部分第九章写艾比与雷德认识的经过。第三部分囊括第十章、十一章、十二章、十三章四个章节,以倒叙的手法写丽尼与小维特山克的曲折、艰辛的感情经历与创业过程。最后一部分第十四章主要写通过艾比留下的一卷蓝色的线,丹尼开悟与母亲和解,并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整部小说呈现出倒椎体结构,在内容上以倒叙和插叙的方式交待了各名家庭成员在学习、工作和婚姻生活中的事项,琐碎中有幸福、平凡中有感动,就像千千万万个普通的大家庭。

一、父母对子女的爱与担忧

家族故事是作家们津津乐道的写作题材,维特山克家族跟其他家族隐隐相似,无非是父母担心子女,子女离经叛道又回归家庭的故事。《一卷蓝色的线》在内容上也未逃脱媚俗。

艾比与雷德的儿子丹尼到了十几岁,喝酒、抽烟、逃学、吸大麻全来了,十九岁的时候宣称自己是同性恋,从大学退学,没有工作,像个流浪汉一样在全国到处乱窜,艾比为此操碎了心。后来丹尼一连三年都没回过家,杳无音信,在这三年里,阿曼达说,他把父母一点一滴的关爱全都吸走了,艾比为此总是忧心忡忡。

艾比啰嗦、慈爱、照顾丈夫孙子孙女外孙女,担心儿子,讨好“儿媳”,像极了我们各自的母亲。与艾比作对比的是B.J.奥特里,她是斯戴姆的亲生母亲,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与斯戴姆相认,斯戴姆宁愿只认艾比这个母亲。

没有了艾比,大家离开将离开大宅子,过各自的生活。所幸的是丹尼在循序渐进中回归了家庭。他先是帮珍妮照顾孩子,然后回到父母身边包揽了家务,做代课老师。

缝补衣服的蓝色线轴代表着家庭事务的琐碎,艾比去世后,丹尼代替母亲为父亲缝补蓝绿色大喜吉装的时候,丹尼明白了家庭的意义。经过少年时代的离经叛道、妻子的背叛,在三十三岁的时候他得到了母亲备用的蓝色丝线的暗示,与父母和解。

在艾比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操心劳碌的母亲形象,这个形象也是世界上千千万万个母亲的形象。维特山克家族同样像世界上曾经存在的或者仍在存在的以及将来仍会存在的千千万万个家族。

二、组建家庭的密码:真挚的爱情

描写伟大爱情的小说有列夫·托尔斯泰的晚年作品《复活》、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奖之后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等。这些小说里描写的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怜悯与救赎之爱,阿里萨对费尔米纳长达半个世纪的等待都足以感动你我。在《一卷蓝色的线》中,安·泰勒刻画了一个凭借隐瞒自己的年龄与工匠发生纠葛的少女丽尼。十三岁的丽尼与小维特山克在莫法特姐妹组织的一次野餐会上相遇,然后他们便有了一场热烈的恋爱。这场不被法律允许的恋爱让小维特山克吃尽了苦头,他不得不背井离乡。五年之后,他在巴尔的摩见到了为了他逃离家庭、领救济食品的丽尼。

我们为丽尼的大胆和勇敢付出所惊叹,为她的离经叛道和执着寻找小维特山克而动容。安·泰勒所刻画的不是人们喜爱的大家闺秀形象,而是一个鲜活有趣、有谋略、有主见、热爱生活、为爱勇敢追逐的少女丽尼。

相较于丽尼对小维特山克的辛苦付出和死缠烂打,艾比与雷德的恋爱经历要顺畅的多。艾比经常回忆起她爱上雷德的过程:

“那是一个美丽的午后,风儿轻轻地吹拂,橙黄和青绿交织在一起……”

安·泰勒的文笔细腻,将人物的神态、心理、故事的场景都描写得细微动人。

三、象征家庭生活的一卷蓝色的线

安·泰勒专注于描写美国中产阶级的故事。维特山克一家住在巴尔的摩一座有八个房间的大宅子里,房子温馨舒适,有高高的推拉窗,石砌的烟囱,横贯全长的前廊,刷着蓝色油漆的秋千。经过上代人的努力,他们有了让人羡慕的住所。然而维特山克家的成年人各有各的不安。尤其是丹尼游离于家庭之外,仿佛是上帝把他错放到了一个不该放的家庭。

《一卷蓝色的线》里人物众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恩怨错综复杂。但安·泰勒的叙事能力扎实,稳中不乱,结构清晰明了。在庸常的生活中,小说也抖落出艾比对于其他家庭成员所隐藏的秘密,引发出丹尼与斯戴姆的矛盾。艾比去世后,房子最终难逃被卖的结局。

阅读长篇小说需要读者有足够的耐心。在结构的安排上,丽尼与小维特山克的故事放在全书的第三部分,恰似小说结构上的黄金分割点,安·泰勒在这一部分的写作上详细、用心,是对上一代人别样爱情和艰苦创业的礼赞。

一卷蓝色的缝补衣服的线是丹尼开悟的媒介,也是对家庭琐碎事务的接受与爱的传递的有力象征。你家有一卷蓝色的线吗?

一卷蓝色的线读后感(八)

《华盛顿邮报》这样评价美国作家安・泰勒:“在记录家族生活的美国作家中,安・泰勒一直是最棒的。”

确实,在安・泰勒长达五十年的小说作品创造中,作者以二十一部作品容量,在寻找人类维系家族的纽带,解读家族的密码。

字典里的家指的是眷属共同生活的场所,后引申为住宅、房屋;字典里的家族则是由姓氏、血缘等亲缘关系连接而成的人的集合,是社会基本单位,它不断维持着最直接的人类社会的延续性,并形成家族体系。

是的,每个家族都是不一样的,从显性的外貌特征到隐形的遗传基因,无一不显示出每个家族独一无二的特征。因此,在这个世界上,在不同国度、不同年代的作家中,诞生了一大批的家族小说,如中国的《红楼梦》、俄国的《战争与和平》、英国的《福尔塞世家》等,也诞生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可以说,家族是一个写不尽的话题,也是一座挖不尽的宝藏。基因就像是一条河流,家族里一代代的人们就像是河道里的流水,一辈辈从古流到今,同时还会永不停歇地流向遥远的未来。只要人类不灭亡,基因就是永远存在,家族就会永远存在。

摆在我眼前的这本人民文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美国作家安•泰勒所著的《一卷蓝色的线》就是这样一部家族式的小说,别看它只有薄薄的一本,但是这本小说的细节密度和展现生活的力度丝毫不亚于那些大部头著作。

这部小说故事的主角仅仅只有维特山克家族上下三代,以倒椎体结构,利用倒叙手法,分四个部分上提下延,以雷德与艾比为中心,娓娓道来讲述了祖辈小维特山克与丽尼、父辈雷德与艾比、孙辈阿曼达、珍妮、丹尼和斯戴姆的家族故事。

小说第一部分《狗还活着,人就无法离开》讲述的是维特山克家族基因故事。从雷德接到儿子丹尼的电话,妻子艾比与其关于丹尼的讨论开始,放荡不羁的儿子丹尼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但是作者没有紧盯丹尼不放,而是荡开一笔,描写了艾比收养斯戴姆的故事,并就斯戴姆的身世埋下斯戴姆和丹尼矛盾伏笔。及至艾比去世,寻找遗嘱时,斯戴姆的身世曝光,在身世问题上,斯戴姆与丹尼的矛盾爆发。从深层次来看,这矛盾是家庭成员对家族基因认可度的矛盾:不管你认不认可,家族基因都排列在家庭成员的DNA序列里,流淌在家庭成员的血液里。当外部基因进入家族的时候,他们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接纳,而是表现出骨子里的排斥和不相容。同样,这也体现在家庭成员对丹尼唯一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儿身上。虽然艾比和丹尼均在这两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体现出了浓浓的爱意,但家族基因不是爱所能替代的。

第二部分《什么世道,什么世道》描述的是艾比与雷德年轻时的美丽恋情。作者以秋千为意象,描写了艾比特殊的个人情感世界。从清纯少女的天真烂漫到神仙爱情的芳心似火再到家庭主妇的儿女绕膝,最后呈现出的是子孙满堂的往重温事。这就是一个女人的一生,也是天下女人共有的人生轨迹。不信,你问问周围的大妈奶奶们。

第三部分《一桶蓝油漆》是关于房子的故事。作者接续第二部分的秋千意象,采用溯洄倒流的叙述结构,通过小维特山克和丽尼建造属于自己梦寐以求的房子,来体现爱情的坚贞、创业的艰难和生活中的患难与共。一架清漆和蓝色的秋千,维系着维特山克家族两代女人的情感,也叙说了这个家族的百年创业史。这秋千就像是一副唯美的风景画,留存在维特山克家族每一个成员的记忆里。

到了小说的第四部分《一卷蓝色的线》中,进入了小说情感最为沉重的部分。维特山克家族的孙辈们要带着雷德搬离老房子,作者细致描写了雷德对老房子依依不舍的情感心路历程。是的,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老房子,虽然它并不坚固,甚至有些破败,但是它总会固执地闪现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出现在我们的梦境里。就如书中雷德在离开老房子的时候所说:“我梦见房子被火烧了。”丹尼在离开老房子时候的道别以及他们壁橱中发现的那卷蓝色的丝线。所以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基因并不仅仅存在我们的意念中,而是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物件都会承载着我们的基因密码,值得家族的每一个后辈去探寻。

维特山克家族的职业就是修建房子,在他们的手里不知修建了多少房屋,但是年迈的雷德最终屈服于时间——他保护不了自己的老房子。

小说中除了对家族基因的深层次反应,似乎也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哲理:再风光的人,再窝囊的人,最终的结局终究一样。这是一种无奈,同时也散发着人生的悲凉。区别人生的精彩程度,也许就只有其中的过程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飘散,就如维特山克家族的老房子,被子孙抛弃的老房子……

一卷蓝色的线读后感(九)

在平淡无奇中活色生香 ——读安.泰勒《一卷蓝色的线》

冀宏伟 美国作家安.泰勒的长篇小说《一卷蓝色的线》(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2月)似乎是一部美国版的《我爱我家》,尽管在喜剧幽默的戏份上略有迥异,但是那种浓厚的家庭亲情氛围却一脉相承,贯彻始终。《一卷蓝色的线》又是一部家谱式的长篇小说,小说以维特山克家族雷德和艾比夫妇为轴心,上至祖辈下至子孙,穿针引线地把维特山克家族艰难曲折又平淡琐碎的生活图景,淋漓尽致地呈于世人。作品细腻耐心,鸡毛蒜皮,衣食住行,面面俱到,依靠大量的人物对话,塑造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密不透风,疏可跑马,没有大悲大喜,大起大落,有的只是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磕磕碰碰,点点滴滴。像一条看似波澜不惊却又暗流涌动的河流,似水流年,不舍昼夜。 小维特山克和他梦寐以求的那座房子,梅丽科和她理想中的大夫。这是“维特山克家族的两个故事,代代相传,这两个故事被视为具有某种精髓,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给这个家族做了注解。”对于家族故事的书写,古今中外,不胜枚举。在安.泰勒的家族小说《一卷蓝色的线》里,雷德和艾比是维特山克家族承前启后的坐标,尽管经历了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生老病死,但作品最终指向的依然是文学的精神审美,那是一种生生不息,温情脉脉,向美向善而行的家庭温暖与亲情。作为一部家族题材的作品,小说《一卷蓝色的线》既有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历史遗风,也有邵丽《金枝》的精神图谱。 小说第一部分《狗还活着,人就无法离开》,反映的是维特山克家族对家的依恋与热爱。令人想到国人常说的一句俗话:狗不嫌家穷,儿不嫌母丑。从丹尼反复无常的出走与归来,以及艾比的葬礼,寻找遗嘱,播放葬礼进行曲,葬礼发言等,不厌其烦,事无巨细。形形色色的人物,暗含诡秘的心理,不动声色的情感,沉潜已久的隔阂,稍纵即逝的思绪,轮番登场。犹如一部详实的家庭纪录片,在绵延不绝中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这样的表现方式不仅考验着读者的阅读耐心,也对作者的创作能力充满了挑战。 按照中国传统的伦理标准来认识,艾比基本算得上是维特山克家族的“女强人”。尽管有一个因为在溺爱中长大而放荡不羁的同性恋儿子丹尼,但是艾比依然不失为是一位八面玲珑,滴水不漏,敢作敢为的有爱心负责任的母亲。相比之下,丈夫雷德却略显逊色。与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平凡中见伟大。为此安.泰勒的《一卷蓝色的线》所塑造的艾比这样一位女性角色,更多的是透过琐碎细小的家庭生活纪录,引发读者关于女性与家庭、社会、命运,以及“男主外,女主内”,夫唱妇随等传统观念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小说第二部分《什么世道,什么世道》讲述了艾比与雷德年轻时的罗曼蒂克,青春期的美丽恋情。“艾比又出门上了前廊,坐在秋千上。那是一个异常美丽的午后,微风轻轻吹拂,橙黄和青绿交织在一起,天空蓝得那么不真实,就像钴蓝色的诺克斯玛玻璃罐。她打算再过一会儿,就告诉雷德,她愿意跟他一起去参加婚礼。不过,她要先独自守着这个秘密决定,拥抱着它,让它贴近自己的心。 虽然如此,艾比还是从秋千上站了起来,迈步朝雷德走去,每走一步,她就觉得自己变得更快乐,也更坚定。” “异常美丽的午后,微风轻轻吹拂,橙黄和青绿交织在一起,”这些情景交融的画面多次出现在艾比的前尘旧梦里,这是属于艾比个人特殊的世界。从清纯少女的芳心似火到儿女绕膝,子孙满堂的重温往事,安.泰勒笔下的艾比在平淡无奇中活色生香。 小说第三部分《一桶蓝油漆》叙述了维特山克家族最早的祖先小维特山克和丽尼建造属于自己梦寐以求的房子,以及懵懂无知的早恋,患难与共,坚贞不渝的真爱。结构采用溯洄倒流,新旧交替的倒叙与插叙艺术表现手法,好像在放映一部家庭纪录片,从现在回放到过去,从现实往返到历史。以老电影的形式追忆似水年华,关注现实生存境遇。 尤为引人入胜的是,一架清漆和蓝色的秋千,像一幅时过境迁的风景画,飘荡在维特山克家族两代少女的记忆里,寄托着艾比与丽尼纯真年代的青涩梦想。 小说第四部分《一卷蓝色的线》,以一卷姗姗来迟的蓝色丝线见证骨肉亲情的弥足珍贵,传递的是阴阳两隔,生者与死者的怀念。一卷蓝色丝线既是开启家庭隔阂的暗号,也是延续母爱与父爱的亲情密码。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从小维特山克到雷德到丹尼,从丽尼到艾比到卡拉,从晚辈到父辈直到祖辈,祖祖辈辈,子子孙孙,男男女女,生生不息,绵绵不绝,《一卷蓝色的线》往返古今,迂回曲折,驾轻就熟地囊括了维特山克家族祖孙三代的起伏沉浮,生存轨迹。有血脉相依的传承,也有不期而遇的相似,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每个人始终都爱家守家,以家为起点,也以家为终点,从家里出发,又回归家里。就像艾比从秋千架上站起来,迈步朝雷德走去,每走一步,她就觉得自己变得更快乐,也更坚定。也像小维特山克走到丽尼身边,抓住了她的手,四个人一起踏上台阶,他们跨过前廊,小维特山克打开家门,他们走了进去。生活从此拉开了序幕。 安·泰勒的创作处变不惊,安之若泰,游刃有余。尤其是在众多人物的对话,亲情关系处理上有一种铅华洗尽,珠玑不御的化繁就简。对于家族历史的叙写,语言挥洒自如,淡雅平和,结构清晰明朗,线索井然有序。《一卷蓝色的线》犹如春日暖阳,一缕温情脉脉的人间烟火之后,又见人间四月天的绿树轻舞。

一卷蓝色的线读后感(十)

艾比去世后,雷德即将搬往公寓,承载过四世同堂的老房子也逃不脱清售的命运。儿女们拾掇东西,把屋子搞得乱糟糟,小孩子们又在这乱糟糟中跑来跑去,乱上添乱。家中物什是谁要谁拿走,最后剩下些给不出去的物件,等着送往垃圾场。有些什么呢?只剩三条腿的便携式婴儿床、已经坏掉的婴儿车,没了托盘的高脚椅,还有一个用绳子当提手的购物袋,里面装满了破破烂烂的塑料玩具。“一个粗陋难看的小瓷房子搁在最上头,也不知道是属于谁的,上面涂抹着红、绿、黄三种颜色,像是出自一个幼儿园孩子之手。”

这是谁的玩具?出自谁之手?

那是艾比与巴斯科姆太太同去上陶艺课却迟迟未回,终于在通往林肯家门前过道的砖砌台阶上被找到时腿上放着的一个“色彩绚烂”的瓷器。彼时,它是“一座美丽可爱的陶瓷小房子”,比便笺卡大不了多少。“外墙是鲜艳的明黄色,配以红色的房顶。一边的房沿上盘绕着绿色的陶制藤蔓,让人联想到茂密的枝条”。它是艾比口中“有史以来最好的作品”,而站在她面前的三个男人——丈夫与两个儿子,也对此无限认可。

“‘棒极了,亲爱的。’雷德对她说。

三个男人拼命点着头,简直可以说是用力过猛,脸上灿烂的笑容也过于夸张,就像家长在欣赏孩子从幼儿园带回家的手工。”

在讲维特山克家族两个代代相传的故事时,泰勒有非常精到的发言。她说在维特山克家的人看来,这两个家庭故事的主题是耐性,是伺机而动;更有批判精神的人会说这两个故事的主题是嫉妒;对这个家族知根知底的局外人(不就是泰勒自己吗)知道,这两个故事还隐含着一个不言而喻的主题——从长远来看,这两个故事归根到底都走向了心灰意冷。而维特山克家的人却似乎能完全忽略掉其中的灰暗调子,和许许多多的家族一样,在假装一切都没有问题这方面颇有天赋。

《一卷蓝色的线》是一本家族小说。家族的历史一旦穷极回溯,就会非常久远。泰勒让小维特山克和丽尼来到巴尔的摩,从此书写他们家族四代人的故事。这四代人是所有代际的集合,写这四代人,已经写尽了人生遇合,写尽了整个家族,和许许多多的家族。这是泰勒剪材的匠心。

幼儿懵懂趣致,孩童活泼好奇,少年青春勃发,青年锐意进取,中年成熟稳重,到了老年,已经通达世事、波平浪静了。这是人生的主旋律。个人之于家族,就像埋进时间地毯的玩偶,从一端移至另一端,在这条线上,远远的前和远远的后只是一片岑寂,只有身边这点被自己身躯顶起的空间是真实而鲜活的。这空间里有父母,有祖辈,甚至还有曾祖辈,有子女,有孙辈,甚至还有曾孙辈。随着由这端向那端的进程,个人逐渐变老,曾祖辈、祖辈,甚至父母,也渐渐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直至自己变成那个曾祖辈。所以泰勒这个家族故事,从小维特山克和丽尼的青年起始,以雷德艾比作为承前启后的主要代际,必定从确定目标伺机而动写起,铺陈家庭琐碎,直至雷德艾比渐次退出,成为家族的背景墙。可以预见维特山克家族的年轻一代将成为扮演家族故事的主力,演绎他们大同小异的新故事。这是泰勒对情节的把控。

小说电视剧电影刚开始,往往新生而欢乐,无阴谋无芥蒂,行到最后,几番遭际,已经沧桑满尘,教人叹息。人生常常通往心灰意冷,让人思考形而上的虚无,家族的延续也有其令人灰心的一面。小维特山克与丽尼努力获取苦心经营的房子终于拱手他人,热热闹闹一家人四散际遇;艾比雷德的记忆与机能逐日褪色,青春活力的旧日时光一去不返;家族的故事与代代鲜活过的生命终将成为历史的陈迹,在时空的压逼下沦为一片虚无。这就是万万个普通人的一生,千千个平凡家族的延续:无不走向心灰意冷的结局。君不见,艾比去世没多久,她那精心制作的陶瓷房子就要去垃圾场了?雷德未死,已经守不住他老子娘爱了一世的房子?他们家族的两个故事,这仅有着短短家族史的家族最重要的两个故事,失去这房子和房子里的人的依托,又能流传多久?曾孙们长大后还会否记得?如果想得太透,真觉得一切全无意思。然而为了能有点意思,便得时时忽略其中的灰暗调子,假装一切没有问题。非如此,何以延续?所以阿曼达们,珍妮们,斯戴姆们,甚至丹尼们,终于都会、都要好好活着,走自己的人生道路的。

小说开篇写丹尼的叛逆(父母年富力强,孩子当然有资本安安心心地叛逆),小说结尾便写到丹尼的回归(他的出走即是他的回归)。有学者论及海子的死,说他没有什么尘世的牵绊。这一观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个无伴侣无子嗣无亲人无挚友的人,孤零零活在世上,要是日常再封闭一点,那真不知得多少死活的区别。没有关系的牵绊,死,这个决定似乎更容易做下来,这个人,也似乎更留不住。人生天地间,以脆弱的血肉之躯对抗命运,对抗虚无,真是悲壮。而一旦处在和谐丰盈的亲缘关系之中,力量便油然而生。先辈们如何活过,爱过,晚辈们将怎样活,怎样爱,这些故事、这些眷恋、这些期待,将永远引领着你,激励着你潜心生活。而看到先辈、自己、后代们的面容体态、言行举止、脾气性格,其中的那些相似与区别(比如维特山克家的人那标志性的发和眼),那些不同程度的具体展现,看到家族里的人小时怎样、长大怎样,这之间的种种,不都是一种幸福吗?一种人间的幸福,一种活在世上的安全感,一种珍贵的满足。

这是泰勒对世态对家族人生的透彻体察。

她以平淡如水的笔调,抒写家庭生活的日常,将平淡生活中的暗涌纤微而真切地展现出来,于琐碎芜杂的叙事中见骨致、见巧心。书中人物出现得不少,但个个立得住、有实感,言行举止统统在人物设定里,可见泰勒的功力。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

一卷蓝色的线读后感(十一)

五一期间,读完了安·泰勒的长篇小说《一卷蓝色的线》。这是安·泰勒创作五十年来的第二十部小说,曾一度被媒体认为是她的封笔之作,可以说,这是安·泰勒一生写作技法与思想的总结与大成。安·泰勒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写作以来,就以擅长写家庭小说而著称,她极善于利用生活琐碎的细节来展现家庭关系,来塑造人物,于幽微处见深刻,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卡夫卡小说奖等,多项文学大奖并入选美国艺术与文学学会。

安·泰勒大学毕业便开始写作,二十三岁出版第一部小说,五十年来一直保持着极为饱满的创作精力,且这数十年来的十几部作品几乎都是在讨论着同一个主题:家庭。

她的作品没有宏大壮阔的场景,也很少有传奇跌宕的故事。有的只是普普通通的生活里平平淡淡的琐碎细节,只是平凡的小人物日复一日的家庭琐事。比如她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作品《呼吸呼吸》中,就是一个由絮絮叨叨爱管闲事其实内心善良的母亲和一个沉默寡言却固执己见的父亲,一个叛逆的儿子和一个高冷的女儿组成的家庭。在这样一个平凡普通随处可见的家庭里,安·泰勒写了他们彼此之间各种各样的矛盾,各种各样的争吵,以及这些矛盾、争吵、鸡毛蒜皮之后彼此深深的爱。

在家庭关系的冲突与矛盾中,扯不断的血缘关系,看似是一把禁锢人生的枷锁,可深究人生百味之后,再看那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更像是茫茫人海之中一个路标,一条纽带,一种依靠。安·泰勒总能将这些普通家庭里平凡的细节写得引人入胜,我们总能在她笔下一点一滴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触及自己心灵最温暖最柔软的部分,因而被感动,热泪盈眶。

这部《一卷蓝色的线》依旧延续了安·泰勒几十年来书写的家庭主题写了维特山克家族三代人各自隐秘的心事和彼此的关系。维特山克家族由建筑工雷德和妻子艾比,以及他们的四个孩子,女儿阿曼达、珍妮以及她们都叫做休的丈夫,儿子丹尼与斯戴姆(其实是单身汉砖瓦匠奥布莱恩临死之前留下的孤儿),还有孩子们的孩子,以及名为克雷隆斯与布兰达的两条狗组成。故事的最后又回溯到已经去世的小维特山克以及丽尼。

在维特山克家族这个大家庭里,丹尼是四个孩子中看似最不着调的一个。十六岁与艾米·林私奔,十九岁给父母打电话说自己是一个同性恋,二十二岁与卡拉结婚并生下女儿苏珊(后来得知并非亲生),不久后又分居。一直以来极少与父母联系,而且时常换工作,换住所。他与这个家的关系一直保持着疏远的距离,家庭关系若有若无。然而当珍妮生完孩子处于产后抑郁阶段时,请求帮忙的并非母亲艾比而是这个看似最不靠谱的弟弟;然而当艾比年龄增大,出现短暂失忆而走失事件之后,得知斯戴姆一家搬回来与父母同住,他便执意回来陪同父母。究竟是什么让丹尼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是从小维特山克那里三代传统下来的血缘基因,或是一段失败的婚姻后的反思呢?

我们所了解的绝大多数美国家庭,似乎都是由一对夫妻和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小家庭,子女成年之后都会搬出去在组成自己的小家庭,很少有像中国一样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但安·泰勒笔下的家庭大都比较复杂,这跟作者本人的经历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她还多次写到各种特殊家庭里的相互关系,比如离异重组家庭,养父养母家庭等。但是不管写那种家庭,她的笔触总是那样细腻真实,触动人心。

安泰勒笔下的家庭小说中似乎总有一个人要经历“出走——归来”的过程,如本书《一卷蓝色的线》中的丹尼。丹尼一开始的远离熟悉环境时常换工作换住所,不与家人联系,刻意逃避着与家庭的一切关联,似乎家庭是把与生俱来的枷锁,他必须想尽办法挣脱这把枷锁方能开始真正的属于自己的人生。但当他在外经历了婚姻,感受了与女儿的亲情,尝遍了生活的百般滋味以后,重新来理解与父母兄妹之间的关系,重新思考家庭的意义,最终选择了回归。这其实是人类共同的心理历程,年轻时以反抗父辈逃离原生家庭来标榜自己的独特与独立,人过中年半生流离之后又回归家庭寻找久违的归属感。

丹尼逃离在外漂泊多年后,不仅回归家庭,且进一步成为这个家庭的反哺者,尤其是以前作为家庭轴心的母亲艾比去世以后。丹尼少年离家疏远亲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父母收养了砖瓦匠的遗子斯戴姆,而且他的父亲一直认为斯戴姆的性格更好,更像是自己的接班人,所以在丹尼内心种下了隔阂的种子。因为从小与父亲的疏远,他的男性意识也没有正常生长,导致他的性取向模糊不清。从对珍妮产后抑郁的周到照顾到后来对患病父亲与老宅的守护,可以看出浓重的女性特征。斯戴姆在艾比去世后得知自己的身世真相,性情大变,多次与丹尼发生矛盾,其他家庭成员因为长久以来的思维定势依旧支持斯戴姆而对丹尼产生了诸多的误解,丹尼却从不争论,也不记恨,只是一心一意照顾这个家,这些都有着明显的母性特征。而作品开头他打电话给父母说自己是个同性恋更是直接表明的里的他的双性特征。

在与父母疏远多年以后,母亲去世后,一卷无意之中翻出的蓝色的线将他与母亲之间多年前因为收养斯戴姆断裂的情感线重新搭建。他的内心才真正回归那个少年逃离的家庭。中国人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一圈蓝色的线是穿透幽暗岁月无法彻底挣脱的深深母爱,更是一个家庭绵延不断的血缘亲情。

安·泰勒曾经在谈到自己为何一直喜欢书写家庭主题的作品时说过:我对家庭的兴趣是由于我对人们如何相处感到好奇,适应--习惯--厌烦--放弃,然后第二天重新再来——而家庭是对此进行研究的最佳媒介。每个人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但也交织在一张巨大的关系网中,家庭关系往往是这张网中最核心最要紧的部分,因为这些线一样缠绕纠结的关系才有了丰富多样的人生。安·泰勒用细腻真实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些家庭故事,我们用艺术观照现实,但愿每个平凡人一地鸡毛的生活深处温情不减,那就蓝色的线永不断裂。

曹文学2021年5月9日与古郭城驿

一卷蓝色的线读后感(十二)

《一卷蓝色的线》讲述了维特山克家族三代人复杂的成长故事。雷德与艾比,这对夫妇育有四个子女:阿曼达,珍妮,丹尼,斯戴姆。前三个为他们的亲生子女,斯戴姆是妻子艾比出于同情心领养的小男孩。斯戴姆2岁时失去父亲,被带入这个大家庭,因为生性乖巧友善,他与这家人相处融洽,他们也视他如己出,斯戴姆高中毕业后,直接留在家族内的建筑公司上班。斯戴姆的人生看似顺风顺水,波澜不惊,然而,自他加入维特山克家族,丹尼感觉自己的人生出现了危机。

男孩是习惯竞争的。盛可以的短篇《香烛先生》中,智障男孩李九天,自从妈妈生了弟弟,他感觉自己受到了冷落,一次捉迷藏游戏,他想办法让弟弟躲入死人睡的棺材里,任妈妈怎么叫喊,再也找不到弟弟。没错,对老大来说,家里突然多出一个小弟弟,分散了母亲对自我的关注,同时还瓜分掉家中的食物,那是令人恼怒的。丹尼自小到大处在这般心理的暗示之下,他有很多叛逆的举动,不由得对母亲充满怨恨。

他早恋,致使女孩堕胎;他扬言自己是同性恋;接着无声无息地辍学;爱睡懒觉,频繁更换工作;结了婚,没过几年又离了,感情对象飘忽不定……可以说,他是雷德与艾比夫妇颇感棘手的儿子,他们为他的人生担忧不已。

丹尼成年后常常不回家。最长的一次消失,长达三年之久。当家族内所有人聚齐准备开展沙滩旅行,唯独他不在,大家又不禁牵挂起他。而他即使又回了家,与家庭成员间保持着某种微妙距离。

我想作者安·泰勒试图刻画的,是一个平凡的男生形象。没错,丹尼平凡极了,平凡到读者也不得不说,丹尼身上的那些缺点,身边某个人身上也有啊!他算不上糟糕的孩子,只是在成长过程中,某个地方没捋顺,因此看上去有些格格不入。

丹尼有自己的可贵之处。苏珊不是他亲生的女儿,他一样视如己出,疼爱有加。结尾处,他冒着飓风乘上火车要回北方,因为那里有他喜爱的女孩艾莉。他三十三岁了,愿意有所改变,请求艾莉和他一试。丹尼兜兜转转,走过很多弯路,这一刻起,他的人生才正式打开。

雷德上有姐姐梅丽科,小维特山克是他们的父亲。维特山克建筑公司正是由小维特山克白手起家,创建而成。这是一个成长经历颇为坎坷的男人。母亲很早去世,父亲乱发脾气,剥夺他继续念书的机会。26岁那年,小维特山克迷上身材丰满的女孩丽尼,可是他并不知道,对方还是未成年人,才13岁。也许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成熟,约会没多久两人发生了关系。一次交欢,丽尼的父亲过来抓了个现行,他的裤子被夺走,赤裸着下半身狼狈离开。这一不堪回首的往事,成为他人生重大的转折点。从此他远离南方家乡,来到北方城市巴尔的摩安身立命。

不料五年后,18岁的丽尼找了过来。小维特山克重新审视自我感情,他发现自己并不爱她。五年前两人之间短暂的恋爱,他总结为自己的一时愚蠢。他早已不是当初的自己,清醒了过来。他试图推走她,叫她回家乡去。可是这个关口,丽尼也无退路了。她是个可怜的女孩。父母不疼,周围人总是嘲笑她。她唯一能够投靠的,就是他——小维特山克。

“她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些年来,他多么渴望解脱出来,他对她不离不弃只是因为他心里明白,如果他弃她而去,她会茫然失措;她永远也不会知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都是在弥补自己过去犯下的错误,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多么沉重的负担。不,她不知道,她坚信他留下来是因为他深爱着自己。”

生活里有很多破碎,不管怎样,这就是他的生活。他为丽尼所做的一切,更多是自我牺牲。是的,他无法摆脱丽尼。他必须为过往的错付出沉重的代价。好在工作逐步有了起色,他享受自我独立的工作,他觉得,世界上没有哪种快乐能比得上把一件活儿做得恰到好处。他们的经济实力一点点变好,从破败街区的狭小房子,先搬到了汉普登,后又搬往布顿大街上的大房子里。

这是一幢有特点的房子。原先的主人不是小维特山克,但由小维特山克亲自担当装修工作。不知为何,小维特山克对这里情有独钟。一遇到机会,他出资买了下来。

后来,小维特山克与丽尼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儿子雷德继承了房子,他与艾比留在此处,繁衍子孙后代。

雷德与艾比的爱情,比父辈们要浪漫得多。艾比年轻时,原本与另一个男孩戴恩谈恋爱。一次,两人一起去维特山克家族里帮忙伐树,艾比在此过程中,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她的人生目标,不过是拥有一个丈夫、四个孩子,一座舒舒服服的房子。而戴恩纵酒无度,背离正道,落拓不羁。她虽然富有同情心,但假如与戴恩在一起,她的人生搞不好也会失控下滑。雷德一直爱恋着她,邀请她参加姐姐梅丽科的婚礼。起初她半推半就,趁着维特山克家庭里帮忙的机会,她细心地观察,偶然间发现,雷德更具备男性的专注和沉静。没错,雷德性格好,即使被人侮辱,也是淡然。艾比为之动容,不禁自问,这不就是可以托付一生的男人吗?她决定答应雷德的邀请。

“那是一个美丽的午后,风儿轻轻地吹拂,橙黄和青绿交织在一起……”他们的爱情故事,也为子女们津津乐道。

因为雷德与艾比的成熟稳重,他们的婚姻基石显得更为牢固。共同培育四个孩子的过程中,他们互相扶持,凡事彼此商量,虽然不乏口角之争,也充满着耐心与勇气。并且,他们始终相爱。

毕竟,父母不是完人,孩子也不是都懂事。家庭中总是存在着各种争论与对立。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大打出手。

一次沙滩旅行,一家人玩得好不开心,不料斯戴姆与丹尼干了一场架。事情是这样的:雷德与艾比都老了,两人独自生活,子女们放心不下,于是斯戴姆一家主动搬回来住。丹尼得知后不乐意了,他觉得自己理应担此责任。他故意拿话刺激斯戴姆,后者终于忍不住动了手。

家庭内,人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无所谓好与坏,但当遇到事情时,这些特点张牙舞爪地露出来,互相纠缠,形成一场场不小的战争。安·泰勒擅于描写家庭内争执的场景,每当读到这些碰撞,脑海里的震感无比强烈。也许我在生活中撞见过相似场景,我把它给忘了,而安·泰勒深刻地记录了出来。

复杂的人性在哪里都是一样。家庭的矛盾与纠缠无所谓东方西方。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安·泰勒为何给这样一部小说起名为《一卷蓝色的线》?临近结尾时,斯戴姆的妻子诺拉送丹尼去火车站,丹尼说到一卷缝补用的蓝色丝线。那时,艾比已离开人世,丹尼为父亲缝补衬衫时,去母亲放针线盒的壁橱里翻找,一卷颜色刚好合适的丝线滚了出来。丹尼有个念头,母亲原谅了他。他在缝补中,又有个念头,母亲也知道他原谅了她。

这谅解来得有点迟,好在,也起了作用。丹尼的生活逐步回归正轨。

安·泰勒没有刻意写家庭,而又处处在写家庭。每一个家庭都将是另一个家庭的镜子。家庭是一次又一次的生命轮回。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一卷蓝色的线读后感(十三)

读完美国作家安·泰勒的长篇小说《一卷蓝色的线》很久了,一直迟迟不能下笔。

《一卷蓝色的线》从表面看这不过是一个普通而琐碎的家庭故事,里面却蕴含许许多多的家庭中的小问题:叛逆的孩子,不完美的父母,表面和谐而存在裂痕的夫妻关系、以及母子关系,家族励志故事背后的小阴谋,还有时不时闪现的人性中的“小恶”。

《华盛顿邮报》曾经这样评论:“在记录家族生活的美国作家当中,安·泰勒一直是最棒的”。

安·泰勒1941年生于美国的明尼苏达州,她创作了二十多部小说,其中《呼吸课》获得了1989年的普利策奖,她的作品很少触及美国流行的婚外恋与离婚等,而是正儿八经的对严肃婚姻关系和家庭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又反映出现代人对家庭生活的种种思想和行动,加上她细腻的文笔、逗人开心又不乏内在寓意的故事情节,让许多妇女与老单身汉都成了她忠实的读者。

不得不承认,安·泰勒确实是讲故事的高手,在《一卷蓝色的线》中,一个普普通通的美国家庭,四代人看似平淡的生活,却能引发出家庭中所遇到的几乎所有的问题,在那“一卷蓝色的线”的牵动下,被掩盖在和谐的家庭表面下的小矛盾渐渐浮出水面。

01.不完美的父母与叛逆的孩子

像每一部优秀的小说一样,《一卷蓝色的线》的开头也是最吸引人的。深夜准备上床休息的维克山特夫妇接到小儿子的电话,一句“我想我是同性恋”,让父亲雷德与母亲艾比彻夜难眠。

这个从小就叛逆的小儿子让他们操碎了心,抽烟、喝酒、抽大麻、逃课、早恋、同居、流浪等等,所有叛逆孩子的经历好像他都有。

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丹尼之所以叛逆,大部分原因出在父母身上。

在丹尼四岁的时候,家里收养了工人的儿子斯戴姆,这个乖巧懂事、温顺听话的孩子俘获了雷德夫妇的心,父亲雷德觉得斯戴姆的努力勤奋和自己最像,一直说斯戴姆是自己公司的接班人;在母亲眼里,斯戴姆与自己的三个孩子相比,也是完美的。

为了寻求母亲的关注,丹尼故意开始“不听话”,被一次次叫家长,父母没有注意到他情绪的反常,没有去寻求他内心的想法,也没有发自内心的去关心他,只是按照治疗“问题孩子”办法,“头痛治头脚痛治脚”,找心理医生,送到为问题少年开办的寄宿学校,就这样,把丹尼越推越远。

其实,每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不完美的父母。

就像维克山特夫妇,雷德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与孩子们沟通,而母亲艾比,除了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也从没有注意过孩子的心理感受,她热衷于公益,当孩子们盼望一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上一顿饭,而艾比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带来了她认为需要帮助的陌生人……

斯戴姆的到来,夺去了父母大部分的注意力,让幼小的丹尼没有了安全感,也就是这种安全感、这种爱缺失的感觉,让丹尼走向一条叛逆的路。

02.励志故事背后的“小恶”

整个维克山特家族的历史并不长,但有两个传奇故事,一个是第一代“小维克山特”(雷德与梅丽科的父亲)在这个城市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大房子,跻身中层阶级,创造了逆袭的传奇。

要说勤劳是小维克山特成功的主要元素,那么,得到那座自己为别人建造的、独立的大房子,小维克山特却使用了一些手段,在抓住房主太太的对房子恐惧心理之后,他故意把工具包留在房主家里,造成有小偷进来的假象,迫使房主加快而且便宜把房子卖给他。

另一个传奇是小维克山特的女儿梅丽科(也就是雷德的妹妹)嫁给了富家公子。

梅丽科既不漂亮,也不温柔,她也是用了一点小手段,夺取了闺蜜的富家男友,虽然逆袭成富家太太,她的一生并不幸福,但这并不妨碍她回娘家时的颐指气使。

自古以来,在人性本善、人性本恶的问题上,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其实善恶都在心底并存,为了达到自己愿望或者说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很有可能就触发自己内心“恶”的那一面,用小手段小计谋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余生会极力掩盖自己曾经的恶,就像小维克山特,他一直在儿女邻居面前树立的是一个励志典型,除了妻子丽尼之外,没有知道他得到大房子的秘密,而丽尼一直对丈夫做过“恶”耿耿于怀,才忍不住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儿媳妇艾比。

03.包容的爱

忘了在什么地方看到这样一句话:“当你新婚第一天醒来的时候,看到枕边躺着的是一个陌生人。”言下之意,爱人在婚前婚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小维克山特与丽尼就是这样,当初小维克山特与丽尼苟合,并不知道她刚刚13岁,在遭受到丽尼父兄的羞辱之后,小维克山特离开了家乡,也离开了带给她羞辱的丽尼。

没想到丽尼与家里断绝关系,追到他所在的城市,像一块橡皮糖粘住了他。于是就开始了一种表面和谐,暗中较劲的婚姻。

小维克山特得到了大房子之后,首先是想要改造门前的那架秋千,他讨厌原房主要他把秋千漆成白色,他要的是清漆刷出来的高档原木色。

而丽尼憧憬中的秋千,是蓝色的,丽尼喜欢蓝色,也喜欢丈夫穿蓝色的衣服,但在孩子们眼里,蓝色是俗气的,小维克山特也认为蓝色不上档次。

于是,两个人在秋千上较了真,丽尼把已经上好清漆的秋千刷成蓝色,小维克山特悄悄花了大价钱又恢复原样……搬家的那一天,通往家里的过道上,是丽尼因为气愤而失手泼落的一大片蓝色的油漆,但丽尼什么也没说。

这一刻,小维克山特似乎理解丽尼,他看到了那个为了爱,拼了命重塑自我的丽尼。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婚姻与爱情最大差异在于愿不愿意改变。愿意为了对方改变自己,是真爱,从头到尾都不想改变自己,充其量只是对方爱你。可妥协,可退让,愿意尝试原本讨厌的,有这样的心,才能维系感情。”

爱是什么?婚姻又是什么,相信每一个读者看到这些生活中的小故事都会深思,是一方的妥协、退让换来了家庭的和谐,成就了爱。

婚姻、家庭、亲子,不一定是毫无嫌隙才是幸福,世上哪有完美无瑕的生活?有的只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相互体谅,相互退让,就像文末,那卷蓝色的线出现在丹尼面前,他对姐姐说:“她(母亲)知道我原谅她了。”

无论怎么样,家仍旧是每一个人心中的“安全地带”,爱,就是那卷蓝色的线,在遗憾、退让中,成为一生的牵绊。

一卷蓝色的线读后感(十四)

一开始以为,这句《人物》杂志的评语,只是对《一卷蓝色的线》客套的评价,直到读完这部小说,才发现此言不虚。

小说的故事很简单:维特山克家族3代人的经历。

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没有跌宕起伏的命运,没有惊心动魄的悬念;有的只是细水长流的生活,鸡毛蒜皮的日常,柴米油盐的过往。

可正是这些琐碎的记录,让你不舍得一目十行,让你在他们的平凡里,也看见了自己的生活。

安·泰勒

这本书,如何能将人间烟火,写出动人的诗意?大概与以下几点分不开:

一是取材平实。虽然是虚构作品,却没有脱离现实,再现了真实的家庭生活,就像发生在你我身边,读之可亲。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维特山克家族也是如此。

他们住在一所漂亮的房子里,儿女双全,孙辈绕膝,每年一次的海滩聚会,一家人几乎整整齐齐,就像幸福家庭的模板。

一本旅游杂志为本书配的插图

然而走近这家人,你才会发现:他们也有叛逆的儿子,亲子教育近乎失败;他们并非兄友弟恭,儿子们也会拳脚相向,女儿认为自己被忽略,一直心存怨言;他们的婚姻也有不满、争执与冷战,各怀心事,各有秘密……

安·泰勒在获普利策奖的《呼吸课》中,曾描述了相同的生活:“期望、失望,孩子们如何在家庭中掀起风暴,丈夫和妻子如何再次坠入爱河。”

她用平实的笔触,描摹了真实的生活,每一笔都让你似曾相识,都给你带来一些共鸣。

二是人物丰满。作者塑造了普通人的复杂人性,维特山克家族中的成员,个个都是饱满的“圆型人物”,读来令人信服。

小说中的丹尼,可谓是维特山克家的“逆子”,逃课、辍学、离婚、混日子,居无定所,常年漂泊,一年都没一个电话,让雷德和艾比夫妇一辈子悬心。

然而,当姐姐珍妮得了产后抑郁,他却义无反顾陪伴照料;当父母身体衰老,需要有人看顾时,久未出现的他,破天荒地长住下来,一心要肩负赡养义务。

你以为他会浪子回头时,并没有。在母亲车祸离世,父亲要搬到公寓时,他再一次决定离去

——他就是这样的浪子,深爱这个家庭,但也急于逃离,因为更爱自由。

家族第一代人小维特山克更是如此。

为了得到梦想中的房子,他像猎豹那样耐心潜伏,伺机而动,耍小伎俩,甚至有些违背道德。但他只是为了给自己,给家人一个理想的家园。

他的妻子丽尼温柔贤惠,是持家好手。可当年与小维发生关系,她却隐瞒了自己未成年的事实,5年后又对小维死缠烂打,像太妃糖一样缠着他,用所谓的爱绑架了他的一生。可在所有人看来,她仍是一个善良可亲的好主妇。

安·泰勒

三是情感真挚。一些动人的细节描写,如同涓涓细流,在无声处流淌着亲情,让你莫名感动。

在丹尼成为一个浪子之后,母亲艾比整日在他房间里,读书、写诗,“嵌入式壁橱里原来存放着丽尼(艾比的婆婆)的缝纫用品,现在塞满了艾比的日记、形状大小不一的剪报,还有孩子们小时候一直留存到现在的手工卡片……”

一个老房子,总是拥有很多回忆。虽然文中没有说怀念,但这些细节却写满了怀念。

虽然艾比与雷德的婚姻,也是战火不断,一地鸡毛,但每当回忆起与雷德的相爱,艾比总会这样开头:“那是一个美丽的午后,风儿轻轻地吹拂……”此时,虫鸣鸟唱,爱犬酣睡,孩子嬉戏,家人闲坐,是那么宁静而动人。

艾比因车祸离世,全家陷入悲痛和忙乱,整理她的遗物时,丈夫雷德仔仔细细地看着那些照片,幸福的回忆一一浮现,一朵干枯的紫罗兰,也能让他禁不住心碎,想起相伴48年的妻子。

回忆是美好的,而现实是残酷的。不擅表露情感的雷德,最终崩溃了:“我知道,我不能问‘为什么偏偏是我痛失爱人?’”他不能问,因为这是一道情感的闸门。问完这一句,他就泣不成声,孩子们也潸然泪下。

只这一句“不能问”,就已让读者动容。

在葬礼上,其他人都穿上了最得体的衣服,而雷德却执意穿着年代久远,被缝缝补补过、颜色鲜艳的“大喜吉装”——那是他与艾比结婚时的礼服。

这些小细节,只是娓娓道来,却已感人至深。

安·泰勒

在安·泰勒看来,婚姻是“灾难片里的地震”,人们突然聚在一起,暴露出真实的个性。然而,不管经历了多少风雨,不管人们多么想逃离,家人依然彼此连接。

“家”的概念,已不仅是一所房子,而是无形的亲情纽带。

就像书中的丹尼,一直试图逃离家庭,在家中遭遇变故时,却主动要求担负责任。尘埃落定后,他又迫不及待地“逃离”,可这次的“逃离”却是“回归”——他在亲情之中,为迷惘的人生,找到了答案,决定大胆追求所爱。

心有所属,就是回家。

什么是幸福的家庭?就像丽尼执迷的“瑞典蓝色”秋千,求而不得,辗转反侧。虽然现实中得不到,可现实仍有小美好。

什么是动人的亲情?就像丹尼发现的那卷蓝色的线,丝丝缕缕,牵牵绊绊,缠绕过去,连接未来,你想离开,却未曾离开。

(首发于头条号“半杯咖啡读好书”,欢迎关注,支持原创)

(图片来自网络)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