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人体使用手册3》后,感受颇深。书中详细介绍了人体各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保养方法,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常见的健康问题和预防方法,让我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健康指南。
《人体使用手册3》读后感(一)
一直买,从第一本的惊艳,到第二本的平凡,到了第三本书就是卖仪器的推销,前半部分是原理的拔高,后半部分是仪器使用效果介绍。书上继续强调的观点:有毒物质直接通过皮肤排出,特征是体癣等。清洁或者按摩皮肤可以让排出的毒素更快被清除。每晚10点到11点之间睡觉,充足睡眠让气血足够修复身体的损伤。
《人体使用手册3》读后感(二)
第一本 <人体使用手册>对我就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第三本更是提到了很多别人不知道也不敢说的时候,比如过度医疗的利益分配,西医只是给你检查出来症状,并无法给你治疗疾病等等
这本书重点 低成本健康体系和按摩篇值得好好记录,至于气场灸椅几年前就在台湾尝试了,目前国内还没有,相信吴老师应该也不是为了赚钱才要做这个东西的。
更多的还是自愈的理念。其实身体完全是有能力自愈的,不要干预他,要相信他就可以了。
吃纯素以后明显可以感受到自愈力的强大,以前吃蛋奶素的时候只觉得不怎么生病,但是感冒什么的还是要好久才自己好,纯素后一般3天就好了。
虽然吴老师书里有有提到吃素可能缺乏蛋白质,但素食里蛋白质多的时候注意摄取就好啦。
还是感谢吴老师,相信有机缘的时候会推荐给有缘人
《人体使用手册3》读后感(三)
身心相互影响,什么样的性格得什么病,以及如何处理。最近听徐文兵的黄帝内经、读李辛的书,还有这本书都有这样的观点,现在看来这在中医中是『常识』。
收获:本书在第一本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梳头。也附带说了一下按摩。这个我还是认可的,毕竟是中国人的常识嘛,虽然我还没有形成这些习惯。
但对本书的创新实难苟同,比如:
1、开篇就有不少逻辑不清的地方。比如过去50年,每年人均寿命增加0.4岁,这并不能说明50年后人均寿命就能达到110岁。如果这句话成立,那500年后人类不是要活300岁了?
2、把中医很多理念与现代医学对应,显得过分牵强。比如把血气与基础代谢划上等号,我实在不能相信。
《人体使用手册3》读后感(四)
按摩膀胱经的方法可以一试。但后面作者做的那个仪器我不信,我不相信“气”可以脱离人体而存在,也就是说,我不相信发功治病。在我看来“气”对应着组织液运行的“波包”(原谅我民科一般从光学中借用了这个概念,我的意思是单个的分子团一起在经络里传输,从而形成了运行的“气”,就像平面波组成波包一样),而“意“对应着神经冲动的“波包”。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到底是不是还需要实验验证。
现代医学的巨大进步建立在细胞学说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传染病学,癌症上现代医学碾压传统医学,而在器官病变上,屡屡需要用切除器官这种偷懒的方法。对皮肤病,慢性病,痛风,过敏,痛经的治疗则堪称无能。顺带提一句,认为西医在解剖学上优于中医,则治疗效果一定优于中医,这是毫无根据的猜测。达芬奇的时代就可以画精细的解剖图了,但此后几百年西医治病还是水银煮驴粪,无脑大放血那一套,至于治疗效果如何?你得问问华盛顿总统,他被医生一通放血整死了。可以说,解剖学最开始的几百年里面,对绘画的帮助远大于对医学的帮助。
钱学森讲,中医属于“前科学”。你不能说它是“伪科学”,因为它从未说自己是科学,就好比我虽然不是女孩,但你不能说我是伪娘。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分许多不同的层级,物理学由于其自洽性和普适性,成为所有工程学的基础,但工程学中依然有很多规律不可能由基本物理学规律推导而来,而依靠一些从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的唯象规律。人体最特殊的两点,一是它极其复杂,不像工科一样存在人为创造的简化条件,如矩形波导,二是它和人的主观感受息息相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殊性,而科学只是对客观世界的研究。因此,不能用物理学的方法对待医学,也不能用一般工科的方法对待医学。
我特别佩服化学家 Linus Carl Pauling,此公不顾美国医学界的反对常年服用维生素片,美国的医学界一直跟他讲吃维生素片没用,他照吃不误,因为他自己感觉好。当然,在这件事上Pauling可能错了,但他依然活到了93岁高龄,更重要的是他在不迷信科学权威这一点上让人钦佩——尤其是如果你对美国的医学界上世纪发明的奇葩疗法有所了解的话。
另一个我非常钦佩的人是我老舅村里的医生,他来我爷爷家给看病,看完病坐下来聊天,大谈吸烟有害健康,然后自己掏出烟来点上,哈哈一笑说,人活着不能光为了健康,所以我该抽还得抽。罗曼罗兰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他就是认清抽烟危害之后依然热爱抽烟。真魏晋风度也。
讲这两件事当然不是为了证明我不相信科学,而是说,第一,科学权威不可迷信,科学追求的是真理,但科学家嘴里说出来的并不都是真理。镭刚被发现的时候很多医生都用镭来美容,没多久就被血的事实打脸。第二,个人感受很重要,人生贵适意,我们不必像中世纪僧侣遵守清规戒律一样遵守”科学“规定的健康法则,而应该自己去探索自己独有的健康法则。如果不抽烟给你带来的焦虑比抽烟危害更严重的话,那就不妨抽烟。如果不吃肉让你浑身难受的话,那就不妨吃肉。
最后,打三星是因为我觉得作者中医水平一般,至少比我遇到过的几个中医要低很多。
《人体使用手册3》读后感(五)
夫妻是感情最亲近的人,然而感情再好的夫妻,也很少有不吵架的,吵架这件事,既伤感情又伤害双方的健康,可以说是任何渴望幸福的夫妻都不希望见到的事情。 吵架虽无法控制,但是如果能在吵架时谨记下面这6个规则,则可以将吵架对双方感情和彼此健康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 规则一:一方生气时,另一方最好忍着不要发作 吵架时,两方同时发作,往往容易使局面失控,最终演变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所以,有智慧的夫妻,通常会有这样的默契,当一方非常生气时,另一方无论如何,都保持沉默,等到过几天对方的怒气渐渐消散了,情绪平和时,才心平气和的就这次吵架事件再做沟通,而这一次,完全是在两人都很冷静的状态下,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矛盾也更容易化解,而不至于对双方的感情造成太大伤害,也不至于将怨气积在心中,伤害感情,伤害身体。 规则二:所有怒气不能过夜 《圣经》上说:“不可含怒到日落,”(以佛所书第四章26节)这是很有道理的,虽然我不是基督徒,但是许多《圣经》里的内容,的确是很有哲理的醒世箴言。 就比如说这一点:“不要含怒到日落”,即使仅仅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怒气对人身体而言,犹如毒气,让这股毒气在身体里存留越久,对人的伤害就越大。 并且,生气的伤害和怒气的大小以及生气的时间长短成正比。越生气,或气的时间越久,伤害越大,所以这条规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保护手段。 规则三:第二天起来,昨天生气的人要向另一方道歉 不管有什么理由,先生气的人都要在第二天一起床就向另一方道歉。 先生气的人拥有生气权,同样也有善后的责任,这样才公平。 有了这样一条规则,双方心中的不快和怨气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很快消弭,非常有利于夫妻间的和谐相处。 这样,即使是吵架了,也能以较好的方式尽快收场,有位智者曾说过,夫妻之间吵架,往往是因为你怎么说,而不是说了什么,也就是说,表达的姿态和方式是远远大于所说的内容的。 在较短时间内,先生气的一方如果能放低姿态,主动道歉,那么这场战争就能尽快以其乐融融的方式收场,而不至于造成更大伤害。 规则四:生气时不能翻旧账 生哪件事的气,就谈哪件事,不能把陈年旧账都翻出来。 一翻旧账,这场吵架就无休无止了,甚至就完全升级了,很容易将一次单一事件上升到人身攻击的层面,这样,这场吵架不但不能以最小的伤害很快平息,还会对两人的感情造成更大的伤害,而双方心中的怨气,更会以几何级的方式累积。 这样下来,一次吵架,不但可能将两人的感情推到无法修复的地步,对夫妻双方的健康,也会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规则五:不能动手,不能摔东西,不能说狠话,不要轻易提离婚 《圣经》上说:“生气却不要犯罪。”(以佛所书第四章26节)虽然可以生气,但是生气时面对的是自己最亲近的家人,因此,行为一定要有界限。 这样,即使你生气了,吵架了,也都不会对对方造成实质性伤害,往往只是情绪控制不住,等这怒气过去了,事情也就过去了,对于夫妻双方的感情和心灵,都不会造成太大伤害。 若是在吵架的时候,随心所欲,不懂得控制,也没有一个底线和边界,那么很有可能,任何一次小小的吵架,就会将对方伤得体无完肤,将两人的感情推到无法修复的边缘。而这些怒气和怨气,则会如毒刺般,深深的扎根在彼此心里,不断的对身体造成伤害。 规则六:有事就说,吵也没关系,不能积累怨气 有了这条规则,就不怕吵架,有事就吵,由于都是小事小吵,不累积怒气,反而不容易伤害彼此健康,也不易伤感情。 真正伤人的是长时间累积的怒气,一口气发作,这时就昏头了。 常常吵吵闹闹的夫妻,相互之间没有积累的怨气和怒气,关系远比很少吵架的夫妻健康,和谐。 很少吵架的夫妻,双方的忍功都不错,相对的都积累了大量的怒气和怨气,一旦吵起来就很严重,伤的也重。 夫妻间可以说是“小吵怡情,大吵伤身也伤心”,想减轻怒气的伤害,还是建立常常小吵的夫妻关系会好些。
《人体使用手册3》读后感(六)
你是在哪个瞬间一跃成长为养生控的?
1. 刚毕业不久看起来还像个学生党的你满脸痤疮去相亲,被相亲对象一顿吐槽后在心里默泪,发誓一定要用各种能想得到的法子整治下这张沧桑的脸。
2. 多年以后,早起无意照镜子,发现昔日花美男已变成脑门上有五道抬头纹、大大的啤酒肚、黑眼圈还拔头顶的阿扎西!
3. 逛微信朋友圈和微博时,常会被一些帖子瞬间击中,并默默转发——“你知道怎么喝水才健康吗”“惊蛰节气该注意什么”“韩国超人气减肥法”“补肺最佳药膳”……
4. 在一段时间加班加点的熬夜之后,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开始对健康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体悟,就连男神仔仔都在微博上写道:“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什麼不過是片浮雲
5. 眼睁睁看着至亲忍受病痛的折磨,恨不得替他(她)生病,据说年少时的鲁迅就是这样走上从医之路的~
6. 听说长年收看电视上一档养生节目,还掏出个小本本来每天记录一些养生小秘诀的姨妈身体真的越来越好了,也跟着看了起来~
7. 年龄不到半百,就开始担心自己老了以后身体不好成为儿女的拖累,于是跟着邻居跳跳广场舞,活动活动筋骨
8. 有个闺蜜告诉你,冬天这个时节最适合艾灸了,你一脸meng地问“啥叫艾灸”?发奋励志去扫盲,结果活力全开,用艾灸治好了月经痛这个女性亘古难题
9. 一次书店的签售活动里,偶遇吴清忠的《人体使用手册》,发现畅销不是没有道理的,“人体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机体”的观点被他解释得浅显易懂,对肥胖的成因解释简直完美到颠覆你的想象,心有戚戚矣,于是跟上他一式三招的养生步伐~
……
不知道你是被哪个瞬间戳中的,但或早或晚,总有一个这样或那样的瞬间,让人深刻感受到追求健康刻不容缓!
转向正确的养生逻辑,改变健康靠观念
人人都希望一直健康,所以疾病来袭时,都是惊慌失措的表情——不能感冒啊,我得写论文呢;不想牙疼啊,我要吃很多很多肉;不应该咳嗽啊,我不能传染给孩子,身边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当身体不适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这病真是讨厌,赶紧好赶紧好,于是“尽快消除症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成了一贯的行为方式。很少人会想到身体的这些异常现象(所谓的病态),可能不是身体哪里出错了,而是他在积极地自我修复,这些异常是修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由于现代医学所倡导的健康观念对人体缺乏信心,在治疗疾病时几乎完全忽视人体的自动修复能力,所以经常把大多数身体的异常现象定义为疾病,针对这些被错误定义的疾病,人们花费大量费用进行‘治疗’,这些治疗可能会中断身体自愈机制的运行,不但没有改善健康,还创造出更多的问题。”吴先生在新书《人体使用手册3:养生的逻辑》里如是说。
对于吴先生这个观点起初我是持保留态度的,在读过他第一本书的时候,就对他提出的身体存在一个自愈机制这事儿感到很神奇,并没有确信,那时起对中医养生产生了浓厚兴趣,此后我变成了重度剁手党,案头堆满养生类书籍,但每本只翻100页(森森自责ing),中药、食疗、艾灸、推拿、拨筋、瑜伽……这边也了解一点,那儿也试一下,没有长期坚持一种养生方式,黑眼圈和小肚腩什么的并没有明显改善,于是开始反思自己的养生思路——如果养生控们都像我这样停留在浅尝辄止阶段,或者是努力的方向不对,那就难怪《辣妈正传》里没事儿抱着《黄帝内经》读的夏爸爸无意间倒成了“中医黑”了。自黑了一番后,也忍不住黑一黑别人,我常见身边有人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但很晚很晚才睡觉;有人身体不好常常吃药,却还是忍不住经常生个闷气啥的,其实很多病是气出来的;有人每天药补食补不间断,但吃进去的消化不好,养出个大肚腩和大象腿……
正如身体不转向光明的方向,眼睛在黑暗中努力忽闪忽闪却无论如何也瞧不见光一样,当身体出现问题时,不转向一个正确的养生逻辑,努力改善身体好久好久也不会有明显效果~~吴清忠先生的新书成了我养生思路的拐点——再好的养生方式,也得配合人体自愈机制的开启才能生效;再好的治疗方式,也得建立对疾病成因准确判断的基础上,追溯病因,杜绝新的病因,是至关重要的。另外,正如吴先生在这本书里提到的:改善疾病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药剂,或某种经络调理手段,而是包括睡眠、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和调整……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患者自己习惯的改变,外在的调理手段只起到辅助性的功效。
低成本简易养生法,贵在长期坚持
在每次打电话嘱咐完我妈要做这个穴位按摩,这个季节要吃这种东西之后,我妈总会念叨:你也好好的按着你说的做,天天告诉别人这样那样的,你怎么那么晚还吃那么多!我反省自己真是一个超级大嘴巴选手!能不能做事儿有点毅力,能不能~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明明知道生气不好,还总是为了丁点小事就火冒三丈;明明知道早睡早起身体好,但还是玩游戏看美剧或者加班到深夜;明明知道是药三分毒,但还是为了早点摆脱眼下的囧状,随便吃了几顿感冒药;明明知道市售饮料和零食都是添加剂很多的,却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那我们可能还是低估了疾病的突然和凶猛程度,真的需要更多对身体的责任感,有责任感才有毅力将养生活动做下去,真正做下去才会发现效果惊人。
“养生的活动贵在长期坚持,只有简单的方法才能让人容易做到。”吴先生这句话真是戳中了我等懒人的心啊!他说生理上的养生只有两件事——“养气血”和“排垃圾”。养气血主要靠良好的睡眠里实现,排垃圾要靠疏通经络,他在这本书里特别介绍了最近几年来他用过的非常简单、实用的居家简易按摩法,看过书里附赠的DVD演示,我有执行下去的动力了,透过梳头和经络推拿来疏通经络,都不需要特别精确的穴位定位,动作特别简单,成本也超级低。还有心理的养生——排除情绪垃圾,这个其实才是真正难克服的呢,修心养性涉及改变性格,减少生气的伤害,需要很大的努力。在一个正确的养生逻辑下,有了正确方向并足够坚持,无论哪种养生方式,到最后都是殊途同归的,吴先生的养生观念和方式并没有比谁更高明,但无疑是最容易让人理解并坚持的,从这点来看,吴先生确实是养生界的“侠之大者”,我按照他的养生理念执行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不太惭愧地称自己是个养生控了,也能有底气地跟别人分享分享养生经验~关于追求健康,我也能~
《人体使用手册3》读后感(七)
“人体使用手册终结版”终于买到了,我迫不及待地用了几天时间把书和光盘都看完了,为了表达对人体使用手册系列丛书的喜爱,我把自己使用手册的真实感受说一下,希望能帮助更多人。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句话对于想要实践或者正在实践中医养生方法的人来说是最贴切不过了,我自己就是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也是《人体使用手册》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受益者,自幼多病,大学毕业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了养生,就是用简单的泡脚方法就治好了我的风湿,从那时开始,我就爱上了养生。
平时非常喜欢看养生书,也喜欢看养生节目。只要是发现对自己有好处,又适用的,我肯定会不遗余力地去执行。可以说,正因为如此,我才能成为真正受益的那个人,这正是应了吴清忠老师所说:“很多人身体力行地奉行本书中的一式三招及健康观念,健康真的就这么得到了。”
因为真实受益,所以立场很坚定,当大家对于中医养生的看法也各执其词的时候,我正在享受着简单的养生方法给我和我的家人、朋友带来的自信和快乐。
最开始我只是坚持吴老师提出来的疏通膀胱经,敲打胆经,我的手臂相对比较长,而且柔韧性比较好,自己完全可以反手按揉膀胱经。刚开始只是以坚持为目的,像很多人一样,不太相信这么简单的方法能起多大的作用。没想到刚过了半个月,有一天晚上发现自己没有按膀胱经就睡了,因为已经形成了习惯,感觉不按就像缺少点东西,然后就挣扎起来了,调整好之后就敲打胆经、按揉膀胱经,这个时候我仔细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突然想起来,以前每天早晨起来特别累,白天上班也没精神,一天至少得喝一两袋咖啡才能撑过去,最近一周左右好像没有喝,而且身体特别轻快。另外,以前大腿两侧的胃经经常像绑着东西一样酸胀感特别强,现在也没有了,我当时一想到这些,就立即找原因,仔细分析下来,才发现真的是按揉膀胱经、敲胆经帮我调整身体的结果。那时候我就开始认真去应用人体使用手册了,有时候还会仔细琢磨其中的道理。
我更喜欢《人体使用手册3》,是因为真真实实地解决了我的一些疑惑,同时能够帮到我。当然,同样一本书,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受益点也不同。但每天坚持“一式三招”这个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观察,但情绪对人的身体和生活影响往往是立竿见影的效果。
中医治病最讲究的也是情志,所以在这里我简单举几个我读人体使用手册3的两点情志方面的感受。
比如说在读者问答篇中有一节文章叫“按摩时如何避免病人病气的影响”,解决了我很长时间的疑惑。
记得毕业后刚开始接触按摩养生的时候,经常看到那些按摩师会甩手,我也问过,他们说这是为了防止按摩人员和被按摩者之间病气的传染,我当时的理解就是像传染病一样,患者得什么病,按摩人员如果被传染的话也会得一样的病,所以一般给别人操作的时候都会非常小心。
传染病气,这乍听起来特别玄乎,后来学了艾灸,老师也曾经这么说过。虽然每次做艾灸或者给人按摩也会按这种方法去做,但是至于起多大作用,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心里还是会有所疑惑。看了吴老师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之后,我不仅如释重负,第一听人用“情绪垃圾”来解释病气这个问题,同时也知道知道作为一个养生保健人员想要给人做好养生,就要提高自己的气血,我的理解就是自己的正能量要高,从中医的角度叫“正气”要足,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只要自己注意好好调整情绪、身体状态好,每次做完后注意甩手,就很难被病气干扰了,于人于己都会受益。知道这点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相信很多按摩师、美容师、推拿师等从事养生保健行业的人员以及那些为了家人能够健康的养生爱好者,知道这一点都是非常必要的。大家可以拿来多读几遍这篇文章,我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希望大家也能真受益。
比如说,我觉得吴老师提到的情绪惯性和情绪垃圾这点最重要了。其中还提到了一些真实的案例,更细致的情绪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夫妻生气规则等,让我知道怎么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比如说在儿童自闭症这节中,吴老师提出来要重视儿童的感觉,我觉得这个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在业余时间也会给孩子做一些辅导,有的宝宝不过两三岁,不需要学习,找点玩具给他玩就好了。我以前总是认为只要宝宝不哭闹就尽了责任了,所以不知道自己已经忽略孩子的感觉这一点,自从把这个概念放在心上之后,我发现我对宝宝的态度变了之后,宝宝对我的改变做出的反应让我非常惊讶。
班上有一个宝宝特别乖,还不到2岁,因为他父母比较忙,所以暂时寄托在班上,其他大的孩子在上课的时候,他可以在老师们的视力范围内玩,他基本不说话,我一般都会考虑其他大点的孩子的学习问题,有时候会忽略他的感受。所以他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老师和他接近,以前我从来都没有太在意。
看了吴老师的观点,我就试着去改变自己,即使宝宝不和我说话,我也会尽量考虑他的感受,和他沟通。有一次他生病了,腹泻了一天,但他爸爸说他吃不好就会这样,已经没事了,休息一下就好,他爸爸让他躺在小床上,然后就跟我们说一声就走了,他很乖,圆溜溜的眼睛看着我,我就守在他身边。他不说话,我就一直握着他的小手,和他聊天,他还是没有什么表情,我们大约“聊了”二十多分钟。
当我听到班里在放儿童传统文化故事的时候,就问他,你要不要去和哥哥姐姐去看动画片。没想到他一下子就从小床上下来,然后跑到班上后,回头直冲我笑。我当时真的惊呆了,特别欣喜,因为这孩子平时很少说话,更很少笑,何况现在他的小身体还很弱。我那是特别感激吴老师写的这篇文章,让我知道怎么让孩子打开心扉,变得更快乐。
当身体生病了,是身体出错了吗?这个问题我在人体使用手册3中也找到了答案。
我们都知道,中医属于经验医学,四诊合参配上经验给出方药或者采用刮痧、拔罐等方法就可以调理身体了,虽然也强调人生病之后会出现正邪相交的过程,但一般还是在“身体出错了”的假设条件下进行治疗的,所以从调理气血、脏腑等方面进行治病,所以归根结底一般都是消除疾病为目的,不是帮助身体系统自我恢复为目的。所以说,经验医学对治病、养生的逻辑性并没有特别的说明。而人体使用手册对我的保健养生理念影响最大的就是要重视养生的逻辑,要知道“不同的哲学思考发展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一点乍看起来比较生涩,特别是对于学习中医来说更是如此。
但只有在这种思路指导下,才是完整的,也恰恰符合中医的整体观。吴老师通过深入细致而通俗的语言分析了“干癣”的思考逻辑,并依次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让你仔细找到生活中造成疾病的原因,然后加以改正,同时配合按摩等简单的方法,让身体内部系统恢复正常。
另外,本书对我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血气”了,而且吴老师还提出了气血的水平是可以测量出来的,并提供了很多提高血气的治疗方法和仪器,包括这无疑为所有保健养生爱好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每次谈到《人体使用手册3》的时候,我都有好多感悟,但因时间和篇幅的原因,就写这几点吧,其他的还是请朋友们自己去仔细阅读,认真应用,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当然,就像我在开篇提到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本书、一种方法,会因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差异,但我觉得无论是谁,只要是能读一读吴老师的人体使用手册肯定会受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