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拼图》读后感:这本书以拼图的形式展现了不同性格类型之间的差异和互补。作者通过生动的描述和实例,揭示了每个性格类型的特点和优点。读完后,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而且不同性格类型之间的差异并不是问题,而是互相补充的关系。这本书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还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性格拼图》读后感(一)
“真正的性格形成,正是一步步自我实现的过程——寻找自我价值和目标的过程。” 我讨厌任何“应该这样”的被定义和自我局限。但是我们总是会给很多事物贴上一个标签,以更快地认识和理解它。矛盾的是,大多数人有着“自我拥抱”,以自己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思维特点来评价对方。这样非但无法更快认识对方,而是始终用滤镜看待对方。比如一个内向的人和一个外向的人,一个内向的人或许很讨厌外向的人无止境的社交和追求刺激,相反一个外向的人就对内向的人整天高高挂着,故作矜持,呆板谨慎嗤之以鼻。如果一个人没有清醒和强烈的自我觉察,他就总会以下意识的处理方式——符合自己性格特色的舒适圈内生活着。外向的人和内向的人一样,都会固步自封,如果他们同样沉浸在从自己性格世界出发。我理解的认识自我,并不是认识原本内心里的自我并理清生活而强固它,而是在认识自己的同时,去尝试、去突破,让自己的人格无限地接近myself,这是一种自己游刃有余、心理富足的健康状态。这很难做到,尽管我知道要尊重差异,每个人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我也总是时不时表露一种以自己的观点和信念出发的倾向,过后再反思的时候就发现自己首先就给对方判了“死刑”,于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就会直线下降。 所以,你是一个真正怎样的人,或许并不完全取决于你,在认识自己的这条路上,永远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也很重要,不仅是对他人,对自己更是,最后接纳每个在时间旅行中的“我”。
《性格拼图》读后感(二)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当在外人或是不熟悉的人面前的时候,你会很拘谨。在和很熟的朋友面前,你会放的很开。长辈们见到你都会夸这孩子好文静啊,而只有朋友才知道你根本就是个疯子。大一学生会面试,准备好的稿子,一上台超级紧张,大脑一片空白,啥都不记得,晕晕乎乎的随便说了几句就下台了。从小到大一直都很羡慕外向的孩子,他们有在台上侃侃而谈的能力,丝毫不怯场,而我除了在熟人面前可以闹得很开以外,其他时候都很安静。同学一直说我高冷,其实不是,我只是不知道怎么开口缓和气氛,每一次和陌生人在一起待着,心里一直想:我是不是要说些什么。想了半天,看了别人一眼,立马怂了,算了算了,老实待着吧。所以我一直想要改变自己的性格,不说变得多外向,起码不要一见到生人就沉默。
之前就读过阳光博客的《内向高敏者》,全方位分析了内向者的性格特点,我全程就是:哇,这就是我啊。《内向高敏者》可以帮助内向的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对我有很大的启迪作用,但是有的时候我也在想我好想也不完全是内向者,所以在看到这本《性格拼图:如何拓展自己的舒适圈》的时候,毫不犹豫的翻开看了。这本书它不仅是告诉你怎样去区分不同的性格,更多的是教会你针对不同的性格,如何更好的发挥优势利用好它。
影响性格的三大因素
科学家能够通过刚刚四个月大的婴儿预测这孩子将来是内向性格还是外向性格。内向婴儿的神经系统对于强光,噪声,气味的刺激更加敏感,这是构成性格拼图的第一块。
现在原生家庭这一话题热度很高,越来越多的人会关注原生家庭给一个人的成长带来的影响。同样的,环境的不同也会对一个人的性格发展产生影响。我们人类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家长的引导,文化教育都对塑造我们的性格产生影响。
真正性格的形成是在寻找自我价值和目标这一过程当中。特定的情况下,我们会脱离原有的性格倾向。当然,不是整体性格全部变化,而是对既定结果的一种调整。
有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不可否认,内向或是外向的性格会对我们生活产生影响,但她并不能决定我们的生活,正确认识性格,帮助我们更好的做出正确的抉择。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外向和内向的一面,只是看大多数情况下倾向于哪一端。我们对于内向外向性格有着偏见和思维定式,但在读了这本《性格拼图》之后,我发现了这两种性格有优有劣。优势帮助我们更好的追逐目标,而障碍则是横亘在前方的需要我们跨越过去的挑战。
内向优势:谨慎,自我探索,专注,善于倾听,分析,安静,独立..
外向优势:勇敢,热情,灵活,善于展现,敏捷,行动力强,关心他人... 内向障碍:恐惧,被动,逃避..
外向障碍:轻率,马虎,冲动... 这本书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性格的优势和障碍,包括混合型性格,还以实际案例讲解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效利用我们的性格特征,帮助内向者和外向者更好的成长,找到适合自己生活方式。
《性格拼图》读后感(三)
内向型的人,一直会有烦恼,那就是每每看到别人在会议上侃侃而谈,心里总是很羡慕。可自己就是属于那种老实本分的人,一上台就紧张,不知该说些什么。
所以内向型的人会很担心自己在职场的发展。
那么这样的担心,有必要吗?
的确,在管理岗位上,更需要性格外向的特征。因为管理就是与人做交流,它需要你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愿意以表达自己来影响他人。但内向者也并不是没有自己的性格优势,只要善于发掘和利用,内向者也有外向者无法超越的品质。
内向者,注意力朝内,善于思考。
外向者,注意力朝外,喜欢讨论。
所以作为部门领导,我们更需要了解内、外向性格的不同优势,以便给到下属适合他性格特征的工作环境与任务,让下属发展得更好。这也会是你的成功。
我们每个人的性格,从出生时已经开始生成并发展,它可能有一定的先天基础,但更多会受到后天的带动和影响。
西尔维亚•洛肯所著的《性格拼图》中,提到:性格的生成,受到三方面的影响:生物遗传、社会环境、个人意识探索。
生物遗传,来自于你的亲生父母;对于已经在职场打拼的我们而言,社会环境与个人意识探索,对我们性格产生的影响会更大。
01 .掌握内、外向型员工的工作特质
内向型的人,喜欢专注于手头的工作。如果不受干扰,他们能连续深入工作数小时。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下属是内向型的员工,不要过度对他进行监管。因为一旦他的工作过程被打断,对于他而言是一种干扰。
给予信任以及工作空间,可以让内向型的员工发挥他的性格优势。这可以让他更容易做出工作成绩,对于你的管理也会更认可。
外向型的人,喜欢面对新奇、创新的事物,所以他们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对于企业所强调的接受新事物,快速应对突发事件等要求,外向型的员工会适应得更好。
同时,外向型的员工喜欢与人打交道,闲聊,扯皮等,这些在内向型员工看来都是无趣、低级,不愿去参与的事件。
若是你在会议开始前,能悉心观察一下就能发现:在等待开会时,外向型的员工总能找到几个人,脑袋凑在一起聊八卦,而内向型的员工仍然争分夺秒地用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处理手头事务,沉浸在自己的工作空间中。
你可以通过类似这样的观察,了解到自己下属的性格构成,然后因材管理,分配工作任务。
02 内、外向型员工的能力特长,各有千秋
内向者的观察力更强。
虽然外向者有很多朋友,也能从众多聊天机会中收集到不少职场情报。但外向者收集到的信息,往往是语言信息,即:为大脑处理过的情境性语言。
这样的信息,总是会带着当事人的情绪以及主观色彩,所以有些只能称为职场八卦。因为你很难准确的判断出其中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
内向者因为没有参与到热议中,所谓旁观者清。他总是能够敏锐地感知到一些现场的细节。例如:语气的突然变化,表情的瞬间僵硬等。
因为内向者善于思考与观察,所以如果能研习微表情,则会对自己的职场发展很有帮助。
内向者观察到的这些非语言信息,恰恰是最真实的。
如果你的下属中,有这样类型的内向者,可以考虑发展他成为你的军师。
把外向型的下属,发展成你的广播站,传播你的核心管理理念。
03 内、外向型员工的承压能力的不同,使他们成为最强组合
外向型的人,对于外界刺激与压力的承受力比较强,应急反应也快。这也是为什么企业管理者大多数都是外向型性格的原因之一。
内向型的人,喜欢安静,他们不喜欢吵闹的环境(外界刺激)与人际冲突(压力)。他们更愿意坐在工位上,安静优雅地完成数据报告、方案分析。
一位部门领导需要为部门去争夺资源,需要在部门面临压力事件时迅速带领下属做出反应,这些岗位需求都对应了外向型性格的特点。
如果你希望自己也能担起部门领导的岗位,那么你就需要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性格类型做出转变,让自己朝着外向型性格去发展。
如果你已经在管理岗位上的话,你可以按照上述工作性格特性去分配事务。
外向型的下属,能够去与人谈判。因为他们的快速应急反应,可以使他们按照对方给出的条件与反应迅速调整自己的战术,并运用到语言和行为中去。
在这方面,他们比内向者更善于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
但同时,你可以再给他配备一个内向型的员工作为搭档。内向型的人善于观察与分析,他能够从旁提醒外向型下属风险所在,避免谈判出现较大的失误。
恰当的性格搭配,可以实现1+1>2的效果,避免统一分配任务所造成的员工适应不良,矛盾等情况。所以做企业管理,了解一些管理心理学将会非常实用。
如果你对自己的性格倾向,也有好奇,你可以阅读西尔维亚•洛肯所著的《性格拼图》。
此书能够帮助你发现自身的性格优势与障碍,不同性格的成长方式,并告诉你如何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特质的生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