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倍速社会》的读后感大全

《倍速社会》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0 02:00:13
《倍速社会》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5-10 02:00:13   小编:

《倍速社会》是一部反映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信息爆炸的纪录片。作者通过调查分析,揭示了人们在这个快节奏社会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和挑战。他认为,人们需要适应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寻找平衡点,保持心灵的宁静和内心的宁静。这部纪录片引发了我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思考。

倍速社会读后感第一篇

《倍速社会》探讨了现代社会中观众倍速播放、快进10秒等观影习惯形成的原因和背景,作者认为三大主要原因是:1.影视作品过剩;2.现代人因生活工作忙碌而过度追求“性时比”;3.用台词传达一切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

实际上我感觉作者归纳出的这三个原因要么语义不详,要么难以成为原因。

首先第一个原因“影视作品过剩”,怎么定义过剩?影视作品较以前多就是过剩?过剩显然是个主观概念。作者针对“过剩”的主要观点似乎在于以往影视作品获取渠道较窄而受限,如今在Netflix, Amazon上充个会员就有几百万部作品供你阅览。但这指向的似乎是影视创作分销模式的改变,影视既有作品意义又有商品属性,作为作品的影视怎样都无所谓过剩一说,作为商品的影视受市场调节,赚不到钱自然就被出清了,也无所谓“过剩”。

第二个原因“现代人追求性时比故而选择2倍速”作者是从对倍速观影人的访谈加主观臆测得出的。但现代人生活忙碌和看不看2倍速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要另外两个问题来说明:他们不忙了是不是就不会看2倍速了?古代人在生活不忙碌的情况下,如果给他们提供2倍速观看的选项,他们也不会看2倍速?

第三个原因就更加语焉不详了:你很难分清用台词传达一切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到底是倍速观影的结果还是原因。而且我对这个“用台词传达一切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的论断本身也怀疑。

因此本书写了很多针对倍速观影的主观推测,其描述的社会景观在日常生活中也并非难以发现。

倒是作者写到的两种对待影视的模式值得一谈:作品欣赏模式和信息收集模式。在作品欣赏模式中,观众更倾向于原速、完整地接收一部电影,此时观影本身即是目的,即作为欣赏的活动。在信息收集模式中,观众更倾向于快速览阅一部电影,此时观影是为了了解关键情节、参与社会互动等目的。

实际上,电影是矛盾的,“倍速观影”能成为一个出书的话题,本身就出自电影的这种矛盾中,即作品与商品的矛盾。作为作品,它是应该被欣赏的;作为商品,怎样被消费,以几倍速被消费,在iPad,Mac,还是电影院中被消费,完全地取决于消费者。观众处理影视的两种模式,也出自影视本身的双重属性。

回到此书的话题,回答本书封面上的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倍速追剧?因为倍速键就在那里,因为我们可以选择倍速观影。

倍速社会读后感第二篇

YouTube,微博,推特和b站上的人们被称作内容创作者content creator。内容有大有小,但是都以文字,图像,影像为载体。内容如果想要被“准确”一点儿地分类,还得找它的对面,也就是看向内容的眼睛,即它们的受众。由此我们可以把内容分成作品和信息,作品供人欣赏,而信息供人消费(吸纳);作品让人不计时间不计精力不计成本沉浸其中,是享受美食本身,如同中学时借来一本《白夜行》被情节吸引通读至天亮,接着了解几部翻拍并在很长时间里不能忘却故事带来的震撼,而信息是我不断的倍速播放和5分钟速读,了解它是为了方便5分钟速读完后的谈资,就像是为了健美目的而吃下的减脂餐。在这里,《白夜行》也许不是作品,减脂快食也未必不是美食,内容是被分成信息还是作品,取决于一个个彼此独立的看向它们的眼睛。其它不太“准确”的分类一定是存在的,评价它的某一标准也应当存在,专家的背书,权威的眼,大众聚集起来的目光…它们将一一为内容做出普适性的结论。

人突然可以被归纳成三种状态,并且有且仅有三种状态。第一,我在创造,我是内容创造者,在我此刻做“这么晚了是点个奶茶or烧个水凑合一下”这样的选择时,我就已经是我人生的内容创造者了,虽然这类创造它不通向别的人,也看不到什么意义,但却通向了我自己,在这一次选择里,我通过烧个水凑合一下的动作完成了对点奶茶动作的(当下)永恒的拒绝。第二,我在欣赏。第三,我在消费(吸纳)。第2.3两点以第1状态(创造)的内容作为前提。创造是自己选择,自己凸显,投入生活之流;欣赏是浸入某种(作品/自然界/…)崇高与宏大之中,抛却自己,忘情跳舞;消费(consume,吸纳更接近这个意思)是占有,并且资本逻辑要求的是尽快用掉的占有,快速迭代的占有,不占有的占有(体验),消费(吸纳)的目的在于内容(所吸纳物)之外,如果说在消费的过程中也会有欣赏的存在,那么这份欣赏只是随机赠送的,这份欣赏,类似于为了健美而控制体重,吃下减脂餐后,偶尔发现今天这份减脂餐很美味。

将这三个词投放在市场里,它们便开始古怪地缠绕,没有谁可以脱身了。人在看剧时倍速播放,看主线情节,跳过片前尾和没有台词的部分;靠卖剧吃饭的人把最赚钱的地方比如打斗场景和艳情部分作为考核标准之一,他们关注爆点,完播率,一遍遍开会修正;创作这剧的人接收了这份急躁,谨慎创作,为保证政治正确,所以翻拍都铎王朝的安·博林故事都要用黑人演员了。这些人背后,日用而不自知的背景是技术的迭代,让影像落地的这些技术之管渠,先是在公众场合,再到客厅的电视机,再到父母与儿女各自的掌上屏幕;从有限的实体的碟片,到每周一到周五晚七点半定时播出的黄金栏目,再到流媒体的VIP订阅服务,无限内容,随取随用,无限畅享……

倍速社会读后感第三篇

收到后第一时间看了 大概不到40分钟就读完了 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倍速阅读?

书中内容比较简单,刚开始看的时候就有种非学术期刊上刊登的文章的感觉,读到最后作者的后记,的确是由文章修改而来。对书中引用的数据存疑,因为无法知道样本数量是多少,样本人群的画像又是如何。能看到的就是青山大学学院的数据,而这些人是否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呢?总之,这本书就我个人而言,感觉是空闲时间随便写写拼凑出来的,出版的成书纸张质量和排版都非常精致,阅读体感很好,但同时也不得不让人觉得是不是一种浪费呢?(想表达的意思的确有“这种内容的书也要纸质版,实在是浪费”)

而我这种疑虑,恰巧跟书中的内容有一些关联。

倍速社会的成因精简为几点:一是现代社会人的忙碌性使其追求“性时比”,此部分也与人想要获得高阶社会地位和认同有关;二是享乐主义盛行,观看视频只是为了娱乐,并不会追求与作品的深度联结;三是作品,更多的是所产出的内容拖沓/无聊,使得消费者不得不倍速观看。

虽然我不认同倍速,但不得不承认生活中自己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在某些情况下的确会倍速观看相关内容:课程讲解视频;中文区UP主视频;以及技能型介绍视频等。因为对我而言,以上几种并不能算作作品,真正的影视和音乐作品,如果倍速,那无疑是对它们的一种侵犯。但是书中提到的一个点也很有趣,即有的人认为这些所谓的作品是生产者的创造,那么如何使用就该由消费者来决定,生产者不能干涉消费者的行为。由此,我也不禁想到一点,即“作品”与“内容”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又该由谁来断定它的分类呢?甲认为是艺术的事物,对于乙来说很有可能是糟粕。这也是个体之间的区别。

然而,我却不能说出全由观众来评定的话来。因为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短视频的兴起和相关app的发达,人的注意力越来越不能集中,失去严肃阅读的能力,长期以往的智力下降,以及censorship带来的各种文化灾难,这样的世代会走向何种结局,我无法乐观。

当然这也不是个体能改变的事情,作者书中反复提到的“失去的三十年”如此刺耳,深陷比这三十年更加险峻的居住地之中,未来会变得如何,很多人早已明了。或许在这样的境遇之中,享乐主义并不是一种坏的应对之法。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