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通过描述高敏感者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过程,作者深入探讨了他们面临的挑战和寻找平衡的方法。文章提醒我们,害羞并不意味着弱点,相反,高敏感者的敏感性和理解力是他们的优势。通过接纳自己、学会调节情绪和设定个人边界,高敏感者能够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认同。
《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读后感(篇一)
羞耻感是一种社交情绪,如影随形,人人皆有,不要把它视为洪水猛兽,正确对待,也会为你的人生加分。 我也是一个特别害羞的人,害羞的程度连自己都觉得好笑。 曾经小时候,连自己家里来客人,竟然因害怕
《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读后感(篇二)
很多人习惯性地表现出害羞,更严重者是社恐,与儿时的负面激励息息相关。东方农业社会,群居,即集体主义,被各种打压个性,代代相传。本来是恰当的自控,成为了过分的,时时刻刻的自控,人多说句话就害羞,还常常归因到自己。这种情绪大多数时候对于自己而言是痛苦,对于一个需要负责的工作来说,可能成了人人首先对自己负责的基础,反而是个好事。凡事有个度,书的题目写的很好,恰如其分就对了。
《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读后感(篇三)
其中提到,暴露自我越多,心越能获得自由。反观自身,无法打开自己,放不开,不够自信,的的确确存在着,也影响着生活与人际关系。这直接导致我无法和他人建立起深厚的亲密关系,我不愿意暴露自己,用“假我”进行交际,最后形成于我于他人都不健康的关系。
这本书直接点出敏感人士在生活中长期出现的两种情绪反应——羞耻感与内疚感。在阅读之前,我能分辨羞耻与内疚,但没能注意到两者的区别和界限,以及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作者提到,羞耻感来源于与我们相关的任何事,内疚往往来自于我们做过的事。简单来说,当我们面对突发、不熟悉、不可控的事件时,不够自信、脆弱的自我意识无法稳住情绪,我们就会为他人的不自在感到羞耻,或者为他人的过错责备自己,如果这种心理蔓延开来,便会吞没那一点点自我意志,甚至让人难受一整天,痛苦得难以言表。比如,前几天我就为一件小事产生复杂的羞耻感,坐在我旁边的同事将一整碗豆浆打翻了,甚至洒在了长裤上。我第一反应是尴尬,接着是羞耻,我直接带入了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会多尴尬。
这其实是生活里经常会遇到的稀松事件,所以当我的情绪涌上来时,我突然警醒了,我为自己产生这么浓厚的羞耻感感到困惑。我希望通过心理疗愈来理解这种心情,然后我就遇到了这本书,不算长的一本小册子,但我觉得说得足够清楚。将原因直指不够有力的自我意识以及内心深处缺乏自信,然后给出疗愈的方案——袒露自己、袒露脆弱、袒露羞耻。
如果将我们自身的自我意识比喻成一个完整的圆,自我意识有缺陷的部分就是圆当中的空缺,不断地看见,就是一种填补空缺的方式,我想,还是那句话,看见及疗愈。
这条路也许没有尽头,不过对我来说,内心有力量来暴露真实的自己,不害怕面对分离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读后感(篇四)
整理了一些好句,分享给大家
1.敢于脆弱的勇气003 在我成长的环境中,如果不表现得态度坚决,意志坚强,就没有人会站在我这一边。如果想受人尊重,得到重视,我就必须能干,必须事业有成,或者有别的拿得出手的东西。 2.敢于脆弱的勇气004 当时我没有意识到,听到别人说我脆弱时觉得不自在,其实就是一种焦虑。但我意识到自己非常尴尬和愤怒,我的脸部肌肉好像都不听话了。我想笑,想表现得自信一点,眼睛却开始游移,那种神经抽搐的感觉令人困扰。我的声音听起来很微弱,脸上也表露着我在掩饰内心深处的情绪。当时我的感觉就好像不光是脚下的地毯,甚至下面的一切都被抽空了,我就站在空气中。 3.羞耻(及其背后的自卑)是人们对自我感知中的不安感的反应。有些人只会因为自己身上的某一点感到羞耻,有的人却深受羞耻感的束缚。无论你的羞耻感程度如何强烈,你都可以从本书介绍的工具中获益,帮助你摆脱羞耻感带来的部分压力。 4.第一部分:直面羞耻 有两种情况让人放不下羞耻:一种是持续关注通常让你感到羞耻的事情,另一种是持续关注能在更深层次上滋养羞耻感并使之爆发的事情,尽管你并没犯什么大错。 5.羞耻感是一种社交情绪。P17 羞耻感是一种社交情绪。羞耻感最大的好处是让你能够应对社交场合,而最大的坏处是:如果你有个反应过度的“传感器”,你就会因为稍微表现得有点与众不同而被一种非常尴尬的羞耻感压倒。 6.羞耻感是一种社交情绪。P18 羞耻感是一种觉得自己有某种问题、不被他人所爱的感受。按照奥尔胡斯大学卡斯滕·史格博士的说法,“羞耻”一词与“掩盖”有关联,意思是让什么事物或什么人不为别人所见。 7.羞耻引起的焦虑。P20 如果感到羞耻,你会担心自己的事情被别人发现,被所属的群体排除在外。 8.羞耻与内疚的区别。P30 内疚是由我们做过的事引发的情感,而羞耻则可能是由与我们相关的任何事情(做过的和未做过的,感受到的和未感受到的)引起的。 9.羞耻感是内心的警示器。P30 敢于暴露自己的不足和脆弱,对于新型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来说至关重要。 10.第二章 习惯性羞耻P37 习惯性羞耻是一种持久地认为自己不值得为他人所爱或自己有什么问题的感觉。习惯性羞耻源于不和谐的互动。 11.习惯性羞耻P39 短时间的羞耻感是一种健康的反应,能在你的行为即将超出别人接受范围或你所属群体接受范围之前向你发出警示。如果你一直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就会形成习惯性羞耻。 12.习惯性羞耻P39 我们和别人关系融洽时会有安全感,特别是与别人有眼神交流时,会有一种归属感。 13:所谓尴尬,就是未处理好的羞耻感.P53 羞耻感是对自我意识中某些缺陷的反应,这些缺陷越多,我们和他人相处时就越难放松。
《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读后感(篇五)
我们总是在不经意之间,释放出羞耻的情绪,亦或者说的自卑。比如面对自己的不足时,或者在一些事情感到无力的时候…… 羞耻,总是难以启齿,总是让我们难为情。那么到底什么是羞耻呢,好像就是一种感觉,具体也说不上来,亦或者自己不愿意说出来。 看到《恰如其分的害羞》这本书说,羞耻感就是一种社交情绪,觉得很是惊讶,它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存在,只是每个人感受到樊程度不一样而已,轻微的只是少有不舒服,重度的会觉得极度尴尬,一无是处。 羞耻感的作用有好有坏,我们需要尽量避免坏的作用,我们就需要找到让我们感到羞耻的原因,俗话说,对症下药才能疗效好,不对症都是白搭。 就拿感冒来说,家中基本常备感冒灵,然后感冒分为风寒和风热,不知道有多人注意了感冒灵的成分,其实它是适合风热的,那对于风寒的人的来说,就不对症了,连喝好几天都没太大作用。 备受全球15亿高敏感族信赖的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在书中写到,在寻找自身问题的原因时,可能很少有人会想到羞耻感,因为它经常跟自我压抑、自我苛责混淆在一起。 我想,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难挖掘羞耻感的原因。要一个人谈论自己的脆弱和不足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羞耻感让太多人以孤独的方式逃避自我,却不愿冲破孤独,去过一种敢于脆弱却心性开放的生活。 本书不仅分享了作者如何克服羞耻感的个人经验,还交融了许多她所陪伴的个案故事,引导我们发现隐含在羞耻感底下强大的内在力量。 我们要充分挖掘这股内在力量,合理的运用它,我们将会变得自信而强大。本书既能让我们看清羞耻感的真相,也能帮我们找到直面它的勇气,适合正在成长的,或者说想成长的人们。 我们要鼓起勇气承认自己的不安,敢于表达自己,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入,面对他人的不同意见时就会越坚强,就越能应对羞耻感,心中的焦虑便会慢慢减轻。 也许,到了最后,我们就会发现,能够鼓起勇气讨论自己的感受是多么自由的一件事,也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恰如其分的害羞,能帮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迎来新生活。
《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读后感(篇六)
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所谓羞耻感,是由内而外发出的自我约束,以社会道德为基础,是产生自尊的前提。羞耻感是一种直接指向自己的情绪,让人不由自主贬低自己的价值。惭愧得以为自己毫无价值。而《恰如其分的害羞》是一本专门介绍羞耻感的书,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羞耻感、分析羞耻感的来源,区分羞耻感与其他情感;第二部分打破代代相传的羞耻感,提供治愈过度的羞耻感的方法,从而修复自我意识中的缺陷,重塑自信。
作者伊尔斯·桑德是备受全球15亿高敏感族信赖的神学硕士、心理治疗师和作家!身为高敏感族的一员,她更了解高敏感族的心情与苦处,其作品引起了全球高敏感人群的共鸣,帮助无数人走出了心理困境。该书先后出版了美、英、德、法、日、韩、中等19种语言的版本,占据各国心理自助类排行榜前列。建议本身高敏感或者对心理学和自我提升感兴趣的人读一读这本书。
作者在这本书告诉我们,羞耻感的产生就在于我们内心的无助,我们总希望别人看到自己好的一面,能够把控生活的一面,但事实上没有完美的人,每个人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羞耻感。
伊尔斯·桑德深知要一个人谈论自己的脆弱是多么不容易。她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如何克服深深的羞耻感的个人经验,以及她所陪伴的许多个案故事,并以专业且充满同理心的温柔,引导我们发现隐含在羞耻感底下强大的内在力量。作者认为,羞愧的治疗可分为理解期和行动期两个阶段,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如果缺乏足够的理解,行动将是一盘散沙,毫无目标。不采取行动,理解就不能真正改变人生。
书中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练习,慢慢地,我们也可以培养出与那些在童年时期就形成了健康的自我意思和自尊的人一样的自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意识深处未曾发现的东西,这会使我们的性格发生微妙的变化,渐渐地,我们就能与他人建立起更深的情感共鸣。
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让你看到羞耻的真相,也可以帮助你找到勇气去面对它。身为高度敏感人群的“救星”,作者再三提醒我们:羞耻感是传染的,勇气是传染的,如果你想弥补自己心灵上的缺陷,寻找内在力量的支撑,请与那些勇敢、乐观的人为伴!
最后,分享几句作者在书里教给读者为自己打气的话:
我做了一件错事,但我还是个好人。
我现在情绪低落,但我还是个好人。
我犯了一个错误,但我还是个好人。
你觉得自己好像出了什么问题→确实是出了问题,但出问题的不是你。
你已经尽力了→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这些错误会使别人和自己失望,但你还是个好人。
和别人没什么不同→就像所有人一样,你这样做也很正常。
请相信,修复自我意识中的缺陷,让自己更深刻地参与到生活和他人交往中,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读后感(篇七)
1.高敏感人格特征及形成原因
高敏感人格特征:一种觉得自己有某种问题或者缺陷导致自己不被他人所爱的感觉 (羞耻感)
羞耻感恰当:提醒我们自律遵守社会公序良俗努力实现自我进步
羞耻感过度:担心缺点和问题被他人发些 被归属群体排斥在外
(过度羞耻感不等于内疚 是两件分开的事情)
过度羞耻感打击的是自我价值,而自我价值则是我们进行自我认同的基础
内疚是行为道德准则 会自我批评自己的行为
高敏感人格形成原因:儿童到青少年时期成长的家庭环境
在早年成长环境中未曾得到父母充分的关爱 潜意识里会有某种匮乏 无法将爱给予他人
儿童都是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和态度形成对比 由此来评估自我价值
2.自我疏导与治疗方法
许多高敏感人群想摆脱自己低自尊及羞耻感 会拼命努力获得现实生活中所谓的成功 由此来营造一个强大、独立、受人尊敬爱戴的“虚假自我”把它当作自己的隔离墙
因为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评估 如同一面扭曲的镜子 要更好的了解自己 就需要多找几面镜子照一下 目的是不再沉溺于主观想象 主动和他人接触 询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①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立体、客观的自我形象
从身边较亲近的、对自己印象比较好的人开始问起 逐渐向外扩展
② 其次跳出主观臆断 客观评估自己
当社恐焦虑时 给自己拍一段视频 从抽离角度观察自己 逐渐忘记镜头的存在 显露出在社交沟通场合中真实形象
当否定自我价值时 给自己写一封信 激发对自己的正当同情心 有意识的把自己当作一个关系亲近 但需要关怀安慰的朋友
③ 通过日常系统训练 实现情绪脱敏
分布式脱敏疗法 逐步消除自己高敏感人格带来的情感损耗与社交恐惧
你不敢去做去尝试的事情 才应该去做去尝试 只有袒露自己的感情需求和缺陷 肯接受别人的帮助与关爱 才能真正克服高敏感人格带来的过度羞耻感
《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读后感(篇八)
“社死”一词突然在网络上火爆,特别是在各种短视频平台,有着大量关于“社死”的内容,也有着大量的粉丝追寻着这类视频。而我们对于所谓“社死”的热衷其实也就是我们自己内心需求的一种反馈,也就是对于我们自己害羞时刻的直观体会。 绝大多数人都有着在人前出丑的尴尬经历,比如突然摔倒,比如衣冠不整的出现在最重要的人面前,比如举止失礼,而这样“社死”事件我们自己的内心有着什么样子的感受呢?是感觉无地自容,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再也不能正常去面对其他事情;还是不失尴尬的笑笑,然后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呢?其实最佳答案自明,但我们怎么才能更容易的接受给我们带来尴尬的时刻,更好的处理自己的情绪呢? 这就是一个关于“害羞”的心理学问题了。丹麦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用她的这一本书《恰如其分的害羞》给出了认识自己害羞的来源、处理自己害羞的情绪,让个人走出心理困境,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羞耻感是一种觉得自己有某种问题、不被他人所爱的感受。其实前面虽说的“社死”行为只是羞耻感的一种,而且是短暂的、即使性的,对于个人的人生发展没有绝对性影响。但就是有些人天生就会羞耻感特别强烈,那就有问题了。他们天生不自信,任何一点点小事情都会让他们信心崩塌;别人的一点点小情绪也会被他们无限放大,认为自己不够好,甚至当别人做错事时,他们都会感觉是自己的问题。这种羞耻感也就只能让他们躲在自己的壳中,不再去和他人交流,也就会对自己的一生产生影响,更可怕的是这种羞耻感还会代季传递。因为羞耻感可能来自于上代,而也会传递给下一代。
对于正处于当代的我们,如果有着自己内心不愿面对的严重羞耻感,那最好的办法就是了解自己、改变自己,让羞耻感的代价传递从自己这里中断,让自己冲出强烈害羞的窘境,让自己“恰如区分的害羞”。 怎样《恰如其分的害羞》呢?当然要找到害羞的原因。害羞可能是我们从小养成的习惯,可能是我们自我意识中有某些缺陷的反应,有可能是我们缺少面对自己弱点的勇气,有可能是我们总考虑别人的感受。
那我们怎样去克服害羞情绪呢?最好就是直面自己,对自己认识越深入,也就更能面对别人的不同意见。而克服害羞最直接的方案就是主动把害羞暴露在别人面前。自己有意展示自己的缺点,也许我们看到的反应远没有自己认为的严重,而有了这样的心理建设,在面这类的社交场合也就游刃有余了。 《恰如其分的害羞》让我们知道害羞的底层原因,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让我们在人前有着恰如其分的表现。
《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读后感(篇九)
结婚时每当亲朋好友问我以后生活在哪里时,我都告诉他们会在娘家南方买房定居。现在女儿都已经一岁半了,我们还没有买房一直住在婆家北方。就为这事我都尽量减少跟亲戚朋友的联系或者聚会,好像自己做错了事一样,一提到这事就会尴尬。一种莫名的羞耻感围绕着我,限制了我的生活,还限制了我的个性。 大家是否也想起了一些让自己感到尴尬或者羞耻的情景? 最近看《恰如其分的害羞》,书中的一句话吸引了我:很多人以孤独的方式逃避自己,却不愿冲破孤独,去过一种敢于脆弱却心性开放的生活。 它的第一章就例举了10个例子让大家更加理解羞耻情景的情况,如下: 1.你的外表2.情绪3.需求4.生活情景5.理想的自我形象坍塌6.当别人对你不好时7.缺点或依赖性8.莫名其妙地认为自己除了问题的感觉9.你为别人感到羞耻10.当你看到别人做错事时 现在的你是否对这本书也有点好奇,那我们一起来看看。 01.什么是羞耻感? 羞耻感是一种觉得自己有某种问题,不被他人所爱的感受。另一种说法就是“羞耻”一词与“掩盖”有关联,让什么事情或什么人不为别人所见。与内疚感不同,羞耻感不会因为道歉或者采取补救措施而消失。 羞耻感是一种社交情绪,它当中有一种害怕被排除在群体之外的恐惧,比如婚姻,亲密关系,所属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如果你经常有不和谐的互动体验,就会产生习惯性羞耻。 例如父母和孩子的互动经常不和谐,父母不能自然的适应孩子的表情,声音,肢体语言,孩子得不到积极的体验,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强烈的自尊心就不能稳定形成。 如果父母不能以充满爱心的态度做出回应,那么孩子会因为父母眼中的漠然而感到迷惑和困扰。 所以,正视羞耻感很重要。 02.羞耻感的形成和表现 第一,羞耻感是对自我意识中某些缺陷的反应,这些缺陷越多,我们和他人相处时就越难放松。没有得到他人认真的反应,我们内心就会缺乏精神支柱,害怕消失在虚无中,太多的不安感是沉重的负担,会降低行动的积极性和生活质量。 第二,总是考虑别人的评判,我们就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的观点,会让我们不敢去做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样我们跟别人的交谈会变得很艰难,因为口不对心,而且我们往往因为怕别人说什么而错过自我成长的机会。 第三,努力做得比别人好,通常就是在努力摆脱那种自己有问题的感觉,不感表露真正的自己。这样我们会发展成了一个不需要帮助的“假我”,以为自己很坚强能解决所有问题。越多的成功会强化“假我”,虚幻而不可战胜的“假我”,而“假我”无法忍受亲密关系,我们会因为爱而产生羞耻感。 当我们知道了羞耻心的由来和现象,它并没想象中那么可怕。 03.我们要如何打破羞耻感找到自己? 我们可以做书中的练习,它可以让你慢慢摆脱为自己感到羞耻而羞耻的情况。有些练习有助于增强自尊心和勇气,有些练习可以帮助你打破那些让你一直感到羞耻的模式。 你可以成为自己的勇气,拥抱羞耻,不让羞耻感代代相传,找回对自己的同情心,让空虚开花。具体你还可以: 1.给已经过世的奶奶或者其他已故的亲人写信,向他们诉说你的羞耻经历。 2.想你不怕他不再理你的人倾诉。 3.给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人写信,但不要寄出。 4.对你的伴侣或者亲近的人讲,但只讲一点。 这些方法真的有用的哦,就如同我写了十年手账一样,大家可以试一试。 只要直面自己的羞耻,打破循环做自己,跟别人的相处就会越来越融洽。 雨果说:“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自己的人,不断攀登命运俊峰的人”。 每天活蹦乱跳的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并做出改变,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恰如其分的害羞》的作者伊尔斯.桑德毕业于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神学硕士,现为丹麦心理治疗学会员,专注于心理咨询督导,培训和咨询工作。 她出版关于“羞耻感”这本书,希望能够帮助高敏感的你直面自己的害羞,给你勇气直面自卑,帮你走向外面的世界,张开翅膀,认可自己,坚持自我。
《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读后感(篇十)
害羞体质与基因有关吧。小时候村子里人说,偷看母鸡下蛋的孩子,就会变得害羞脸红。以前对这个说法不在意,慢慢长大后我已经能感觉到,我就是一个会害羞会脸红的人,遇到陌生人或者尴尬事的时候,会瞬间脸红,红到耳朵根的那种。
读了《恰如其分的害羞》,开始正式认识羞耻感这一问题。作者说:羞耻感可能会毁了我们的生活。它会让你竖起一块屏障,隐身其后,躲避的不只是他人,还有你自己。这块屏障会挡住亮光,让你看不清周围的事物,就像一扇弄脏的窗户,扭曲了你与外界的交流。
人生大而复杂,我们不应该被小小的羞耻感打败。随着作者层层剥开羞耻感的外衣,我们渐渐看清其本源,看到灵魂深处那个胆小、敏感、脆弱和太过介意别人眼中的自己和别人对自己的认定、评价等。害羞是一种内在表达,但是对于外界来说,外界不需要这种表达,外界需要的是清晰地直接了当的获知你的看法意见等答案。许多问题的解法都不需要害羞这样的表达,而是需要影响力和执行力。我们从害羞的层层影响着慢慢看出,其实这是一种小缺陷。作者告诉我们,羞耻感是一种社交情绪,在人际交往的许多情境中才凸显出来,并让人们深刻体会到其中的点滴微妙。也就是“当众”这种社会情境逼出来的一种社交情绪,它在你的内心深入留下很大的心理回音。
感觉作者提出了一个精准直达的词——“习惯性羞耻”。可能从小时候,因为一些小事情,我们获得了羞耻感。幼小的我们会觉得找到了一块遮羞布,一个借口,一个安慰自己的小小情绪。后来,它就慢慢变成习惯,变成我们的自我意识中的某种缺陷了。
成年后,我们要果断治愈这种固化的羞耻感,其实它并不是代代相传根深蒂固的。它也是慢慢由小变大赖上我们的。打破它需要很大的勇气和练习,但只要方法得当,我们完全可以战胜它了。
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自信心,增加许多的社交性练习,用充足的准备战胜临场时的害羞。其实由外而内的去塑造自己、改变自己,尽早会看到成效的。比如锻练肌肉,增加户外运动,参加很多的舞台表演、演讲以及社交活动,结识更多的朋友,扩大自己的圈子,如此等等。
刚开始的时候,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出来,慢慢步子自己就会变大,这是一连串的化学反应,很快会由被动变主动。而你的改变,将不止一点点。
作者说:向别人吐露内心的情绪会让我们得到解放,变得轻松。你甚至会想,为什么要等这么长时间才能鼓起勇气和别人说“我觉得自己有问题”(如果我们能鼓起勇气说出来的话)。
《恰如其分的害羞》是备受全球15亿高敏感族信赖的心理治疗师、《高敏感是种天赋》作者伊尔斯·桑德新作!作者向我们深度解读了羞耻感这种社交情绪,并找到切实有效的治愈它的方法,引领着我们学习进步,直面自身的缺陷然后战胜它,是一本很专业的书。
《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读后感(篇十一)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子产品和网络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躲在互联网的后面看世界,用孤独的方式逃避自我。
看上去这样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好,但这种内心封闭的生活,是脆弱的、没有勇气的。
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在《恰如其分的害羞》中告诉我们,用两种简单的方式,可以帮助自己获得勇气,让自己拥有冲破孤独、去过一种敢于脆弱却心性开放的生活的力量。
1、从反馈中认识自己
其实,我们不必完全屏蔽掉别人的话,我们可以透过别人的语言去感受另外一些情况,比如人的思想不一样,看到的问题便不一样。
所以,你的同一个行为,在不同的人眼里,就会有不同的含义。
我们不必听一方的话,但我们却可以多方面合并反馈,从而更加了解自己。
“如果他们反馈的,某些信息让你感到羞耻,说明你差不多了解了自我意识中的一些缺陷。”
意识到这些缺陷后,我们则可以针对性去找一些应对的方式,如果是可以改变的,比如说话的方式,或者某个动作,一直让人觉得很不舒服,那可以注意一下,去改变。
但如果是不能改变的,如身高,那我们就去坦然接受它。如《恰如其分的害羞》的作者在书中所说的自己的例子:
有一段时间,当他听到别人说自己“矮”的时候,他会变得焦虑,但在他鼓起勇气和别人谈这一点后,感觉立马便好了。
这便是借用别人充满关爱的眼神来审视自己的缺点,我们也会学会欣赏自己,如此,我们也便会拥有更多的勇气,来对抗那些不好的“自我评价”。
2、学会正确倾诉
学会关爱自己,还不足以让自己拥有勇气,我们还要有解决自己情绪的能力。
当羞耻感带来的焦虑充斥我们的内心时,我们可以根据书中的建议,用以下几个方法来缓解情绪:
(1)给已故的亲人写信倾诉;
(2)向你不怕他不再理你的人倾诉;
(3)给对你来说十分重要的人写信,但不寄出;
(4)对亲近的人讲,如伴侣,但只讲一点,就像说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一样。如果对方认真在听,那再承认。
这是缓解焦虑的第一步,当你再分享中感受到轻松的愉悦感,那便会有更多的勇气对抗焦虑。
有时候,我们会在吐露心声后感到更加焦虑,那是因为没有选择好倾诉的对象,当我们在自己的不好情绪被看见且理解的时候,我们便会拥有对抗的勇气。
就如《恰如其分的害羞》中所说:
“如果你在和真正能理解你的人沟通时,表现出自己感到羞耻的一面,你会有一种全新的、很重要的体验。当你在别人的眼中得到认可时,当你感到那种羞耻时,你的自我意识中存在缺陷的、没有生机的部分就会充满活力,你的生命就会成长,就会生机盎然。”
新的一年,祝你拥有属于自己的勇气,去过喜爱的生活。
《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读后感(篇十二)
在生活中,让人感到羞耻的话题和情境数不胜数: 你可能会为自己各种不足和负面的情绪益耻;你可能会因为自己无法产生某种情感而羞耻;对于别人对你做的事感到无助时,也可能感到羞耻…… 在寻找自身问题的原因时,可能很少有人会想到着耻感,因为它经常跟自我压抑、自我苛责混清在一起。 身为心理治疗师的伊尔斯·桑德,也是高敏感族的一员,更了解高敏感族的心情与苦处。 她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如何克服深深的羞耻感的个人经验,以及她所陪伴的许多个案故事,并以专业且充满同理心的温柔,引导你发现隐含在羞耻感底下强大的内在力量。
01直面羞耻,才能心性开放的生活 “很多人以孤独的方式逃避自我,却不愿冲破孤独,去过一种敢于脆弱却心性放开的生活。”书籍封面上的这句话,可以让我们体会到——羞耻感是一种社交情绪。 羞耻感可能会毁了我们的生活。它会让你竖起一块屏障,隐身其后。这块屏障会挡住亮光,让你看不清周围的事物,就像一扇弄脏的窗户,扭曲了你与外界的交流。
02直击原因,才能拥有彻底改变的勇气 为什么会逃避?书中阐述的原因:总是考虑别人的评判,会让我们不敢去做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而专注于我们自认为在别人看来正确的事。鼓起勇气站出来的那一刻,我们面对的是羞耻或对羞耻的恐惧,这让我们退缩,宁愿独处。 03直面现实,才有打破循环的可能 我们可以从内心深处体验自我,锻炼体验和感知自我的能力,温柔的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1)找回对自己的同情心 重要的是恢复被羞耻感切断的你与自我之间良好的关系。如果愿意的话,你可以坐在镜子前面,看着自己的眼睛,拍拍自己的肩膀,轻轻抚摸自己的头发或脸频。 说出下面这些话: ——你觉得自己好像出了什么问题。确实是出了问题,但出问题的不是你。 ——你已经尽力了。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这些错误会使别人和自己失望,但你还是个好人。 ——和别人没什么不同。就像所有人一样,你这样做也很正常。 (2)给自己写一封充满爱心的信 给自己写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是一个好办法。比如,回忆一个曾经让你感到羞耻的情境,给那个当时因为羞耻而不知所措的人写一封充满爱心的信。 (3)克服懊恼情绪,培养自我同情心 当你用关爱的眼神看着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因为过去的生活中缺少了什么,而不是自己出了问题的时候,你的羞耻感就会转化为一种懊悔情绪。 《恰如其分的害羞》告诉我们拥有勇气直面羞耻,不断修复自我意识中的缺陷,向内寻求力量的支持,让自己更深刻的参与到生活和他人中,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读后感(篇十三)
在生活中,让人感到羞耻的话题和情境数不胜数: 你可能会为自己各种不足和负面的情绪益耻;你可能会因为自己无法产生某种情感而羞耻;对于别人对你做的事感到无助时,也可能感到羞耻…… 在寻找自身问题的原因时,可能很少有人会想到着耻感,因为它经常跟自我压抑、自我苛责混清在一起。 身为心理治疗师的伊尔斯·桑德,也是高敏感族的一员,更了解高敏感族的心情与苦处。 她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如何克服深深的羞耻感的个人经验,以及她所陪伴的许多个案故事,并以专业且充满同理心的温柔,引导你发现隐含在羞耻感底下强大的内在力量。
01直面羞耻,才能心性开放的生活 “很多人以孤独的方式逃避自我,却不愿冲破孤独,去过一种敢于脆弱却心性放开的生活。”书籍封面上的这句话,可以让我们体会到——羞耻感是一种社交情绪。 羞耻感可能会毁了我们的生活。它会让你竖起一块屏障,隐身其后。这块屏障会挡住亮光,让你看不清周围的事物,就像一扇弄脏的窗户,扭曲了你与外界的交流。
02直击原因,才能拥有彻底改变的勇气 为什么会逃避?书中阐述的原因:总是考虑别人的评判,会让我们不敢去做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而专注于我们自认为在别人看来正确的事。鼓起勇气站出来的那一刻,我们面对的是羞耻或对羞耻的恐惧,这让我们退缩,宁愿独处。 03直面现实,才有打破循环的可能 我们可以从内心深处体验自我,锻炼体验和感知自我的能力,温柔的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1)找回对自己的同情心 重要的是恢复被羞耻感切断的你与自我之间良好的关系。如果愿意的话,你可以坐在镜子前面,看着自己的眼睛,拍拍自己的肩膀,轻轻抚摸自己的头发或脸频。 说出下面这些话: ——你觉得自己好像出了什么问题。确实是出了问题,但出问题的不是你。 ——你已经尽力了。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这些错误会使别人和自己失望,但你还是个好人。 ——和别人没什么不同。就像所有人一样,你这样做也很正常。 (2)给自己写一封充满爱心的信 给自己写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是一个好办法。比如,回忆一个曾经让你感到羞耻的情境,给那个当时因为羞耻而不知所措的人写一封充满爱心的信。 (3)克服懊恼情绪,培养自我同情心 当你用关爱的眼神看着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因为过去的生活中缺少了什么,而不是自己出了问题的时候,你的羞耻感就会转化为一种懊悔情绪。 《恰如其分的害羞》告诉我们拥有勇气直面羞耻,不断修复自我意识中的缺陷,向内寻求力量的支持,让自己更深刻的参与到生活和他人中,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读后感(篇十四)
在生活中让人感到羞耻的情境数不胜数,不知下面这些场景你是否遇到过:
你可能会为自己各种不足和负面的情绪羞耻;你可能会因为自己无法产生某种情感而羞耻;被别人羞辱或者恶意相待,会加深你的羞耻感;对于别人对你做的事感到无助时,也可能感到羞耻。
《恰如其分的害羞》这本书,是备受全球15亿高敏感族信赖的心理治疗师、《高敏感是种天赋》作者伊尔斯·桑德新作!身为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深知要一个人谈论自己的脆弱是多么不容易。她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如何克服羞耻感的经验,以及她所陪伴的很多个案的故事,并以专业且充满同理心的温柔,引导你发现隐含在羞耻感底下强大的内在力量。
本书既能让你看清羞耻感的真相,也能帮你找到直面它的勇气。作为高敏感人群的“救星”,她一再提醒我们:羞耻感会传染,勇气也会传染,如果你想弥补自己精神方面的缺陷,找寻内在力量的支持,要和那些有勇气、积极的人在一起!
出了问题的不是你
对自己的感觉不好,大多是事件本身出了问题,或是你对事件的分析解读将自己置于囹圄,而你自己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其实人与人之间相同的地方远远多于不同的地方,每一个人都会不可能难以控制自己不良性格特征。在与他人接触时,对方可能仅仅是在自说自话,而你陷入对方的反应中,而忘了自己,最后把一切接触中的不流畅都归咎于自己。其实,永远要在意自己的反应,他人是无法揣摩清楚的。同样,也不要轻易将错误归因于自己。
不要被焦虑压倒
许多人一生都没有分享过自己的羞耻经历,因为怎么也无法迈出这一步,终日惶惶不安,难以与众人接触,担心所有与人打交道的事,于是焦虑的担子越来越重。可你若不打开自己,挑这担子的,便只能是你独自一人,蜷缩在自我防御中的人,永远无法治愈自己,也不会给自己被爱的权利。
从羞耻到内疚
不接纳自己,就容易时常感到内疚。我们易于陷入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但你必须区分,即使你做错事,你还是有能力的;即使你说错话,但你是善良的。这个世界不会因一件事,一句话对一个人一槌定音。我们又何故屡屡给自己判死刑呢?从现在开始,把认识错误和内疚的联系割断,错误可以改正,改正后便不必内疚。
热情洋溢的鼓励自己吧
首先肯定自己。“你尽力了!”“这样做也很正常。”“你已经达到目标了。”只有你足够尊重和爱你自己,世界才会站在你在这边。为自己打气,经常关怀那个“柔弱”的自己,并不断磨练和勇敢打破枷锁,不要逃避自我意识中的缺陷,走过这一段荆棘丛生的旅途,你将收获一个强大的自己。
如果你一辈子都习惯于自责,那么你需要尽早走出这一状态,激发对自己的同情心,积极面对一切。而且,这世界上,并非只有你一个人时常自责,不必忧虑。拥抱自己,接纳自己,恢复自我意识,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读书##好书推荐#
《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读后感(篇十五)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尤其在面对外人的时候,总害怕孩子做出一些不合心意的举动,让我们在亲戚朋友面前不会没面子。这让人觉得“丢脸”的感觉,会让大人有羞耻感,更会对小孩有巨大的伤害。
有人说“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这话用在“羞耻感”上,也适用。耶鲁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肯尼思·巴里什在《儿童心理治疗中的情绪》说过,儿童的羞耻感在情绪行为调节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是会贯穿“整个童年直至整个一生”。
与其长大后,再慢慢治愈,不如在孩子小时候,就将“羞耻感”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在缺少羞耻感书籍的情况下,这本《恰如其分的害羞》真的可以满足我们这方面的学习。
《恰如其分的害羞》是丹麦的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写的,如果关注“高敏感”这个话题,会对伊尔斯·桑德不陌生。伊尔斯·桑德在《恰如其分的害羞》里,讲述与“羞耻感”有关的话题,比如“羞耻感”给人带来的影响、所处的情境,以及如何去应对“羞耻感”等等。阅读这本《恰如其分的害羞》,让人对于“羞耻感”的内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高敏感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度羞耻感高敏感人群,几乎都拥有异常高的羞耻感。羞耻感是一种觉得自己有某种问题或者缺陷,导致自己不被他人所爱的感觉。恰当的羞耻感,会提醒我们自律,尊重社会公序良俗,努力实现自我进步。
但过强的羞耻感也会带来问题:导致焦虑:担心自己的缺点和问题被发现,被排斥。羞耻感是一种防止个体破坏重要社会关系的保护手段。过度的羞耻感和内疚有相似之处,但不是一回事儿
这是因为:
第一:内疚发生在行为违背了信奉的道德、伦理准则的时候,而羞耻感往往跟行为无关。
而且内疚感带来的自我批评,指向的是行为;羞耻感带来的自我批评指向我们自身的价值。过度的羞耻感打击的,是我们自我价值,而自我价值,则是我们进行自我认同的基础。适度的羞耻感,能够帮助我们进行自我反省,时时进步,但过度的羞耻感,就会发布虚假信号,不仅让我们时刻陷入精神内耗,还可能大幅度加剧我们的挫败感,消除我们进行自我改善的信心,陷入死循环,带来许多健康问题。
比如:可能导致抑郁和社交障碍等,导致拥有高羞耻、低自尊的人格特征的原因,跟儿童到青少年时期成长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从出生后开始算的9个月内,是大脑神经元发育的黄金时期,身处的环境,受到的待遇,决定了一生的自我意识和行为模式的底层逻辑。如果不加注意,这种高敏感人格和高羞耻感还会随着血缘的延续,在家庭中代际传承。
第二、如何克服过度羞耻感的困扰想通过努力做到出类拔萃去摆脱过度的高羞耻感不过是在扬汤止沸,目的在于努力摆脱自己有问题的感觉。只有勇敢的迈出第一步,袒露自己的感情需求,接受别人的帮助和关爱,才能真正克服高敏感人格带来的过度羞耻感,去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越多越好。
这个过程中可能收获惊喜,也可以有意外的打击。但无论如何,会对自己的了解越来越全面、立体,接近客观现实。如果在别人的反馈中发现一些自己没有觉察到的缺点,特别让自己羞愧难过,可以分两步走:1.这其实是好消息,意识到缺点是改变的第一步,实现自我提升。2.和可信赖的朋友、心理咨询师讨论改善的方法和路径,如果是和个人品质能力无关的缺陷,可以尝试接受。(1)给自己拍一段视频,从第三者视角观察自己,审视自己,修正自我评估中那些与实际脱离的部分。(2)给自己写一封信,把自己当做一个关系亲近,但是需要你关怀安慰的朋友,通过抽离,激发对自己的正当同情心。(3)用分步式脱敏的方法,来逐步消除自己高敏感人格带来的情感损耗和社交恐惧,由于细腻的情绪感受力和想象力,高敏感人格拥有者其实可以胜任很多需要灵感的创意类工作,他们在这些领域拥有远超他人的天赋和创造力,但同时,又因为高敏感人格带来的过度羞耻感,而在社交领域中不堪重负,所以要扬长避短,补齐短板,把原本用于情感内耗的精力转向工作中的创意以及个人发展。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很期待这本书了,相信这本书一定可以带给大家满满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