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传读后感(一)
康德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如浩瀚星空,孤寂而伟大,我以为找本康德的传记看看,就能理解伟大哲学家的一生,但是我错了,即使传记也这样的晦涩难懂,让人无法亲近。
主要的问题在于这本书不符合我心目中的传记写法,文中也提到了,这是由于史料太少的缘故,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康德平淡而普通的一生,尤其是四十岁之前,康德本人也不会想到后世为他出书立传,成为了无数人的追随信仰和精神图腾。
作者有意将康德的人生分为20-40-60岁三个阶段,以符合康德本人对人生的阶段划分,而前两个阶段只能说平平无奇,读书、教书、挣钱,家庭和琐事并没有牵绊太多,又或者是其本人的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由于我并未度过三大批判(说实话,根本看不懂),所以书中打断的思想探究让人云里雾里,作者似乎想通过康德本人接受的教育、读过的书、交过的朋友、经历的事去推动康德思想的形成、确立、反复,难道必须一一对应吗?我觉得有一些不可思议,伟大的哲学家的思考会源源不断从现实中汲取养分?如同文学一般?就像看金庸武侠,必须有了对应的武功秘籍才能达到某种武学生就一般。所以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并不怎么高明。
另外,凡是传记都要必须有一个“顿悟"的瞬间,即伟人之”伟大的转折“,但康德的顿悟似乎平淡的很,确实很符合他的人生轨迹:平淡踏实、保守而理性的前进。
由于过往对于哲学家,我总会觉得其深邃的思想必然对应着坎坷的人生经历,所以读这本书有点大失所望的感觉。但不管怎么说,我也从中了解到了关于哲学家的人生了。
问题一:那个年代是如何诞生这样的伟大的思想家的。
答一:思想家还是少数,因为能上大学的人很少,而伟大的思想家更是难得了。除了个人的天赋,还有其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如学校对哲学、神学的重视,有如文人对社会现象、政治、伦理的辩论和剖析等,当时的学术环境时文人普遍具有很强的哲学素养。而康德的伟大也是建立在当时对形而上学的内在变革需求之上的,他思考了,并深刻的践行其对应的准则。
问题二、康德是什么样的人。
答二:外表严肃、不够言笑;执着于理性与道德;对父母的眷恋和对朋友的忠诚;精于思考,但并非宅男,有稳定而延续的社交圈。拒绝结婚。平凡的可怕。
康德传读后感(二)
当我面对迷茫和无助的生活时,就会读读康德的作品,内心会获得平静和力量。 首先,康德的思想强调个体的自主和理性。在迷茫和无助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康德的理念中找到启示。康德认为,人应该依靠自己的理性和自主意识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和信仰,而不是盲从外部压力或权威。这提醒我们在困境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勇敢地面对问题,寻找解决之道。 其次,康德的道德哲学强调人的行为应当基于道德法则而非外部奖惩。在迷茫和无助时,我们可以借鉴康德的道德观念,坚守内心的良知和道德准则,不为外界诱惑所动摇。这种坚守对于我们在困境中保持清醒和坚强至关重要。 此外,康德的思想也提倡对知识的探求和批判性思维。在迷茫时,我们可以学习康德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思想的批判性分析,以此来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寻找新的思维路径,从而摆脱困境。
康德传
9.2
[美]曼弗雷德•库恩 / 2014 / 上海人民出版社
《康德传》作为一部全面、详实的传记,不仅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康德这位哲学巨匠,还能够启发我们对哲学思想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康德传读后感(三)
人物传记的内容是其它人,但很多传记关心的却不是刻画的全面与真实,而是能否调动读者的欲求,给读者塑造一个理想,或是单纯通过揭示一些名人普通的一面来让读者感到优越。我们永远也无法说自己完全了解了另一个人,除非你附身在他身上,经历他从生到死的每一秒钟,因此,只要你试图以有限的时间来了解他人,那就意味着必然要构造出你自己给他赋予的起承转合
这本康德传记就像是一本悬疑小说,作者从既有对康德的刻板印象出发,进而引得我们不禁想去看看真实的康德是个什么样子。然后不时像证人一样请出不同的康德传记作者来说明他们的记录,作者在此基础上再给出自己的判断。可以说,传记不仅记录了这个伟大的名字一生中很多标志性的事件,同时还为我们展示了康德的形象是如何因为不同的需求被书写和改变的。
先从对康德的重新认识谈起吧,似乎康德这个名字与一个准时散步的书呆子的形象已经密不可分了,大家有意将思想的丰富与生活的丰富隔离开来(可能两者都完满的生活可能太会引起人们的嫉妒)。但康德的思想从来都是与行为紧密相连的,这也是这一思想仍在哲学星空璀璨耀眼,没有像它所批判的诡辩性形而上学一样所暗淡的原因。康德的基本身份是个大学教授,因此他也需要为教授头衔发表一些水文,渴望在学术圈获得同行的尊重;康德的整体性格的确秩序感十足,精细的规划自己各个时期的金钱收支,迫于课程来有条不紊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在与人相处方面也是人情味满满,喜欢光鲜亮丽的社交场所,畅谈国际时事,也会因自己的门徒偏离自己的方向而生气。
如同我们每个人感受过的快乐瞬间一样,这些伟大的名字自然也有他们生活的调味品所在。不过,他们似乎更清楚,在调味之余,生命还需要被锻造成一个担得上“人类”之名的作品。依我目前来看,康德作品的第一重含义就是思想,哲学仍未偏离三大批判所开启的时代,其思想中透露的人文关怀更是漫溢于文字之中。在形而上的讨论上,将自由和道德视为人类行为的根基,对理性和启蒙的强调贯穿始终,在具体的主张上,有对“真诚无谎言”的绝对推崇,有对人类从恶到善,能够通过人性实现永久和平的一次次论证,还有对世界公民这一理念的宣扬,他的整个哲学体系都在指向人之为人的理由。
康德给予世界的第二重作品便是他的人格,这一人格最突出的特征便是他是以自己确立的原则来塑造的。他不断思考道德、行为,思考人应该怎样做的哲学基础,并以此形成了自己行为的准则。为自己立下真诚的定言命令,将说谎由衷的视为一种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非道德行为;将“懒惰和怯懦”视为启蒙的绊脚石,将勤奋和勇气视为人类担负起向善责任的前置条件;甚至把这种对自己行为的立法溢出到了细节当中,比如自己给自己诊断身体来养生,因判断能否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在家考虑了一个月要不要去求婚……
从一个在类似“衡水教育”下被灌输的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开始,小康德就一直在懂得运用自己的理性作出选择,并为自己选择的到的结果担起责任,他有意的塑造自己的人格,塑造自己的思考方式,直到靠着敏锐的直觉和日复一日的探索在半百之时铸就思想史上的巨大丰碑。到老年时,他思想的活力与心灵的这种独立仍逃不掉被生物的躯干所制约,这既是一种凄凉,却又是有一种感动:正是在这瘦小的看似干瘪的肉体中,曾孕育着多么高尚的一个灵魂,这正是人之为人的处境啊。
最后,也许我们难以制造出如此耀眼的思想,但我们总可以制造出一个我们想要成为的人格,至少要不忘记这个愿望……
康德传读后感(四)
1747《论活力》 活力问题 实体之间的关系问题 莱布尼兹批评笛卡尔的主张“一切物质普遍有惯性”,用“无生命的力”解释一切自然现象。莱布尼兹主张区分死力与活力,活力是一切运动的真正原因。 在对物体的数学定义下莱布尼兹的反证站不住脚,但是数学定义未必正确,《神义论》表明等速运动只能是假设不能被证实,但是活力(康德的活力意指等速运动的速度度量)要基于此。由此康德要辩护及修正莱布尼兹的活力论(在《单子论》的语境下被理解)。莱布尼兹将形式,隐德莱希,力作为实体的内在原理,而康德进一步区分数学物体与自然物体,自然物体本身有产生等速运动的内在力量。康德理解前定和谐不仅关于实体的内在状态而且涉及外在互动,并且主张单子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以及实体的内在原理和外在的关系是环环相扣的。
1755 《对形而上学认识基本原理的新解释》 真理的可能性的根本基础是什么?/什么是使其他事物为真的前提? 实体之间的关系怎样? 康德讨论了莱布尼兹/沃尔夫的矛盾律以及充足理由律,并且在辩论充足理由律后提出两个新原理:先后顺序原理以及并存原理。
1756 《物理单子论》 为什么单子的不可分割性和空间的无限可分性不会相互冲突?
1755 《自然通史》 怎样只用机械论的原理解释世界的产生?
1764 《自然神论与道德的原则》(应征作品) 自然神学与道德的第一原理是否具有明证性? 《论优美感与崇高感》 什么是优美与崇高?他们的影响及接受的情况怎样?
1763 《负值》 第一次涉及因果律的有效性问题 因为一物存在所以另一物存在,这个关系如何理解? 《证明上帝存在唯一可能的证据》 怎样证明上帝存在?
1766 《视灵者之梦》 世界是什么?
1768 《论空间方位区分的最初根据》 空间问题 感性和理性(知性)的关系问题 空间是使得外在经验得以可能的基础概念,但是空间也具有实在性(牛顿意义上的独立的实在物,并且康德不确定是否自己证明了这一点),一旦用理性的概念捕捉它就会出现困难。不过在这里康德相信理性和感性(空间是感性直观的形式)是具有连续性的。
1770 《论感性世界与理智世界的形式与原则》 感性和知性的关系问题 感性和知性之间不具有连续性,感性和知性是两种不同的能力,通过感性主体的表象状态就有可能由于对象的在场被刺激起来,通过知性主体得以表象因其特质无法被感官获得的内容。在古代学派(柏拉图主义),感性的对象被称为现象(Phenomenon),知性的对象被称为本体(Noumenon)。时间与空间的主观性,以及道德的理性本质和这个问题密切相连。出自纯粹知性的纯粹知性概念中最主要的一个概念被称为“本体的完善”,也即上帝。这个理念不仅是知识的原理,也是实在性中一切其他事物的共同尺度。 《人性论》第一卷结论 形而上学的可能性问题(在因果关系的脉络下)
1781 《纯粹理性批判》 先天综合知识的可能性问题 康德把关于先天知识的可能性的研究称为先验研究,称先天的认识论的条件为形式,形式分为感性形式/知性形式以及理性形式。感性形式时间空间是认识世界的主观条件,知性形式十二范畴本身独立于经验但是只能被应用于时空性的经验,特别地,图型论讨论了纯粹知性范畴何以能一般地应用于现象上?最后,康德在先验辩证论中讨论了形而上学的可能性问题,他提出理性形式或者说理念不能作为先天综合判断的基础,理性心理学,理性宇宙论,理性神学注定要失败。
1783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前言 休谟问题 正文 纯粹数学如何可能?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一般形而上学如何可能?形而上学作为一门科学如何可能?
1784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西塞罗在《论义务》中讨论了义务的来源问题 以社会性为基础的义务较为优先 康德讨论了作为自律的自由(道德的最高原理)的本质以及来源是什么?
1784 《什么是启蒙》 回应策尔纳 对思想自由的渴望与呼应,慢慢民族学会行为实践的自由,最终影响一个政府的根本原则。
1786 《何谓在思想中确定方向?》 批评雅各比 借机介绍自己的实践哲学《雅各布对门德尔松<晨间>的审视的几点意见》
1788 《实践理性批判》 纯粹实践理性?
雅各比 1787 《大卫王休谟论信仰,或观念论与实在论》附录<论先验观念论> 理性的法则为何高于感性的法则?
1788 《论目的论原理的哲学意义》 道德目的论是否适用于自然?
1790 《判断力批判》 部分是为了回应赫尔德的新独断论,物活论以及对科学的艺术性理解 第一部分 审美判断的有效性问题 第二部分 目的论问题
1794 《纯然理性限度内的宗教》 卷一 人性是否有道德的善或恶? 卷二 善与恶的关系问题 卷三 希望问题 卷四 宗教自由问题(进而完整的公民自由)
1798 《道德形而上学》 自由问题(外在自由/内在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