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认知与改变》,深感认知对人生的重要性。作者以案例论证认知如何影响行为和情绪,提出改变认知可以改变生活。书中强调通过认知重塑来改善自己,让人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要想改变自己的生活,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认知。
《认知与改变》读后感(篇一)
作为行为主义“第二浪潮”的主导治疗方法,这本书并不能足以代表CBT,只能说浅显地了解了一些皮毛。 理论性不强,稍浅的描述和举例,还有有些过于繁杂但并未感觉到有用的模型(部分感觉很生硬不能信服),最后连笔记也懒得做,就选择在重点勾画的地方贴了标记而已。 无论是里面的呼吸调整方法、亦或者认知情绪做好反应策略,都着重强调当下,这也有关正念的核心(觉察和关注),当然亦是ACT里的涵盖内容了。 ACT作为行为主义第三浪潮的一部分,因为以前较为系统地读过相关部分的书,且在这本书之前复习过,就不自觉两相对比。愈发发现,这两者之中有一些共通之处,概念有相似之处,但ACT(接纳承诺疗法)比这本书的视野更要高而广一些,且已成合理的体系。 我试图用ACT中的概念与这本书其中的相比对,比如这本书提出的三种思维类型,都可以和ACT中的“融合”“局限化的自我认知”等等有所重叠,其次它的“工具箱”也未有ACT那样根据六大核心病理过程那样具有针对性,最后一章“打造更好的自我”也不如接纳承诺疗法中“价值”“承诺行动”中的方法具有有效性,以及针对来访者的问题有着更加变通的应对方式。 总体而言,这本书,可以当一个“入门入门”的CBT的书籍资料,也可以借里面的表格和提问来梳理低潮期的自我,但作为学习拓展资料的话就显得十分不足了。
《认知与改变》读后感(篇二)
这本实在不要读。原文内容不知如何。但翻译实在太过糟糕。 一方面译者对CBT毫无了解,而且恐怕根本没花时间去网上搜搜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作为心理治疗重要流派之一,年年实在是咨询师考试的重点。相关的书也出了很多,论文更是成箱成柜,材料不算难找。然而在本书中,许多约定俗成的治疗用语都被重新演绎了一回,如“负性自动化思维”(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NAT),直接被译者变成了“负性思维”。NAT在CBT中的重要性就是在于它是自动发生的,转瞬即逝,所以治疗过程中要训练自己去觉察和抓住这些念头。简简单单的“负性思维”是无法说明这层意思的。术语的精确表达应该是重点吧,即使是在自助类书籍中也是如此。随意乱用,既不方便理解,也会影响阅读。 另一方面,比这更糟糕的是,译者在许多基础词汇上,也错的简直离谱。谈到战或逃反应时,作者提到情绪反应的作用。稍微阅读过相关书籍的同学就应该知道杏仁核是什么东西,然而在本书中“位于大脑深处的原始情感和反应中枢是扁桃腺”。“我们的恐惧刺激扁桃腺开始工作……”不知道指的是喉咙里那个吗?提到遗传时,译者表述“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已被确认与焦虑症有关”,原谅吾等只见过“五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莫非还有一家子我们不认识?治疗抑郁症的SSRIs类药物实在是近年主流,稍微了解一些就不会出这样的纰漏吧。诸如此类,实在难以尽言。 因为做过相关工作,素知译者不易,不仅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原作的限制,还有编辑催稿时限言语风格等等要求。然而不谈言语表述是否流畅,风格是否合适,读者阅读感如何。作为一本通俗科普/自助书籍,此类错误比比皆是实在毫无道理。读下来哭笑不得。为后来者提个醒吧。
《认知与改变》读后感(篇三)
自我实现预言,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由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自我实现预言,就是使自己的预期成真的预言。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总是不经意间活成了我们所预感的样子。
举个例子,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遇人便说:“我真傻,真的。”在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男主习惯说:“一切皆好。”而事实果真会朝向他们预言的方向发展。
生活是由人的思想构成的。马克吐温说:“事实与经历并非是人生的全部,更为重要的还有长久以来深入我们大脑的思想。”你对生活抱有什么样的态度,生活就给你相应的反馈。积极乐观的人,总能从半杯水里看到剩下的那一半,而生活中也往往能够得偿所愿。消极悲观的人,生活好像被脑海中的负性思维所控制,实则是自己陷入了“思维误区”,个人的信念主导了自我实现。
在柯瑞妮·斯威特《认知与改变》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一个章节专门阐述了自我实现预言中的十个常见的“思维误区”。作者认为,消极想法像是一种“认知变异”,它逐渐累积渗透到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模式当中,也慢慢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让人以为那些“思维误区”就是你所洞悉的一切,并且坏的事情最终总会 “如君所愿”。
作者帮我们梳理总结出了十大“思维误区”,它们分别是:
1. 黑白思维——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过于简单,所有事物都只有“好”和“坏”之分,所有人就只有“聪明”和“愚笨”之分,较极端的例子比如有:“这个孩子跟人打架,它不是一个好孩子。”这种没有灰色地带和中立观点的思维方式极易让人在多样复杂的人际交往中走极端,激化矛盾,产生对抗。
2. 笼统概括——以偏概全,这是一种小题大做的心态,最这让我想到了金庸武侠剧《神雕侠侣》里的一个人物李莫愁,因为受到了感情的欺骗,她就断言“天下男人没一个好东西”,还对与“前男友”的现任妻子同一姓氏的人大开杀戒。简直是以偏概全的典范。
3. 心里过滤——只看到坏的一面,忽视好的一面,在评判一件事情的时候,只抽取一部分实事或观念,以支持自己的消极思维。
4. 贬低事物的积极面——只看到事物悲观的一面,看不到乐观的一面,这与第三条“心理过滤”相呼应。
5. 读心术、算命——自认为可以看到实际上很难看透的事物,实则是依据自己认知的妄想和猜测做出“我就知道....”此类的断言:“我就知道,这里面有潜规则。”“我就知道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6. 夸大一切或轻视一切——由工作中偶然的一次失误联想到可能失去领导的信任,可能丢掉工作养不起家,最终会过上悲惨的一生。有了类似于这种想法整日郁郁寡欢,忧心忡忡。无论是灾难宣扬还是否认灾难者,都会让你陷入困境,让人们在权衡某件事的困难和危害程度时失去判断力,最终的结果是延误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
7. 情感推理——也常被称为“奇幻式思维”,在某些时刻,人会陷入这样的思维逻辑当中:发生了一件事一定会导致另外一件事。它有点类似于第五条的“读心术”,不同的是,陷入情感推理的人总认为自己的想法和事情的结果之间总存在着因果关系,尽管它们之间是不合乎常理的,无逻辑甚至虚幻的。比如:人相信蛇是一种神秘力量的动物,一个人出门开车轧死一条蛇,与后来这个人出了车祸之间必定有联系。
8. 条件性思维——就我个人举个例子,当我迫切要完成一项任务,我内心总会有种声音跟我说:“在达成愿望之前,我可能会经历一些挫折。”“要获得它之前,我必须拿相当价值的东西作为交换。”,因此条件性思维支配下的人总是喜欢说“应该”“可能”“必须”,这种把人逼到墙角的思维方式阻碍人的潜力发户和持续成长。
9. 个人化归因——陷入这种“思维误区”的人总认为发生的坏事都与自己脱不了干系,将问题归因于自己而非客观地看待问题。
10. 怪罪他人——与第九条相反,这种思维模式下的人习惯推卸责任,把一切都看成是“他人的错误”,这是另一个极端。
以上这些分类不可避免的有交叉和重合的地方,细细品味,部分“思维误区”是在相同的心理机制作用下形成的,但如果不积极主动寻求解决的方法,就会深陷自我实现预言的怪圈。
亚里士多德说:“智慧始于认识自我。”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作者建议发现并记录自己的消极想法,对自己频繁出现的信念有所觉察,从而进一步找到并消除“思维误区”,才能跨出认知与改变的第一步。
《认知与改变》读后感(篇四)
世界上是不是分为做职业规划的人和不做职业规划的人?也就是说有一种人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就活在当下,有想法就直接做了,做不成也不会有什么情绪一直无法排解。还有一种人就是一直对生活不满意,想各种方法去改变。迟迟不做改变,积累了很多想法和情绪,最后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在参加了21天的正念冥想小组后,每天记录引发情绪的事件和反应还有情绪类型。这让我大吃一惊。我只有一天是没有负面情绪的。而小组中我以为的同类人,大家并不是这样。因此我阅读了这本群主推荐书籍。想知道为什么我会有这么多负面情绪,而如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我每天都有负面情绪的原因:负面情绪其实是自动化的负面认知或者自动化为负面事件的思维模式。大家每天面对的事件其实是非常相似的,但是面对事件后每个人的认知是不一样的。由于我有很多错误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这些事件引发了我错误的认知,这种错误的认知,让我产生了负面情绪。
如何改善:使用日记的方法。把引发负面情绪的事件也就是诱因记录下来。
日记模板:事件-感觉-负性思维-赞同-反对-可选择的平衡思维-重新评估的感觉。
收集引发负面情绪的诱因,这些诱因就像黑夜中的蝙蝠,如果我们把他们都捉住,逐个分析出可选择的平衡思维,这样就可以改善负面情绪。
暴露疗法:对于自己想改善的事情,可以先评分,然后找人陪同或者让他人来做,少量的也接触,最后完成后评分自己的感受。这样就可以逐渐改善。
CBT: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认知行为疗法。
十大典型的“思维误区”:
黑白思维,即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
笼统概括,即以偏概全。
心里过滤,即抽取一部分事实或者概念,以支撑自己的消极思维。
贬低事务的积极面。
读心术或者算命:妄下结论。
夸大一切,灾难宣扬者(以及轻视一切--否认灾难者)。
情感推理,奇幻式的思维。
条件性思维:总爱讲“应该”。
个人化归因:认为一切不幸、事故都是自己造成的。
归罪他人,贴标签。
四步认知策略:
认知:我们是怎么想的
情感:我们心里的感受是什么
行为:我们正在做什么
生理反应:我们的身体会有什么反映
我们行为存在问题时的解决方案:
明确自己的问题
评估它们的难度(打分)
确定这些问题对你的影响
设定有效的目标应对他们
认知行为疗法认为可以用ABC法来分析问题:
A: an activating event 导火线
B: your beliefs 你的信念
C: the consequences 结果
我最想该改变什么?
短期:
自身:每天减少负面情绪和思维方式对自己造成的影响
工作:职业发展上需要聚焦
人际:从不擅长说服他人改为更好的和大家合作
中期:把生活和工作调整到一个点上来
长期:在工作和生活上达到一个自己标准上的成功。
最想改变的是减少负面情绪和思维方式对自己造成的影响。
区分开对诱因事件的感觉(被人发脾气)和对诱因事件的反应(他发脾气跟我无关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不需要对他做反应或者生气)。所以我们要找到分别属于我们和别人的东西。
元认知(meta-cognition)我们对思维模式的认知。
人有三种“认知”或者思维模式
1. 负性思维(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自动转化为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
2. 功能性失调性假设
3. 核心信念
找出负性思维的方法:事件--负性思维--情绪
高阶版:事件-感觉-负性思维-赞同-反对-可选择的平衡思维-重新评估的感觉
如果你也有猜测别人心思的倾向,可以询问他们对你的看法,尝试说:谢谢你那样说话,或者很感谢你的话,这让我很开心。把他们的话当作真实想法。而不是追究话里的隐藏意思。
留意那些把你逼到墙角的思维方式,比如:应该,必须,不得不。
没人喜欢我,我总是不受欢迎,这是盘旋于我们大脑中的“负性思维”在作祟。
《认知与改变》读后感(篇五)
同情别人 不要逃避问题或大声喝止别人的观点,一定要记住愤怒是人共有的一种情绪——每个人都有愤怒的权利。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你也肯定有过这种感受!表现出对愤怒者的理解会让你从开始就迈入正确的道路,但是判断其他人生气理由的合理性却不能让你做到这一点。如果你觉得很难同情对方,可以试试换位思考。如果你经历了对方经历的痛苦,而对方根本不想听的话,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愤怒会让你变得偏执,让你只去听你想听到的内容,或者让你仅仅因为不同意对方的看法就大发脾气。同情通过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可以来改变这种形势。即使不同意对方的看法,也可以同情对方的不安和愤怒。 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同情别人——“生这么大气肯定对身体很不好”——说明你找到了应对他人愤怒的正确态度。动辄主观判断、批评别人或者敌意思维意味着你也在生气。不要让别人影响你!
明智地分配你的精力 改要、成功之惑 身边的人生气的时候,你的精力很快就可能因此耗干大声的吵闹会让你精疲力竭,愠怒的面孔会让你心烦意乱,不断地面对抱怨会让你恼火不堪,即使你在客户服务部门工作也是如此。明智地分配自己的精力意味着避免卷入冲突或偏袒任何一方。这样,你就有精力享受生活,而不必忙着扑灭别人的怒火。 下列这些建议可能对你有用: 低声讲话; 告诉对方你在做什么,为什么做; 不要胡乱猜测; 保持好奇心和开放的心态。 “中场休息”策略 在自以为是的人大谈自己偏激的观点时,若你留在旁边,你就很容易成为对方批评的靶子。“中场休息”策略——发生争执时离开一会儿——给对方提供一个缓和其紧张情绪,平衡其观点,选择应对方式的机会。过去的经历告诉你,愤怒情绪不会瞬间蒸发。远离“火线”也可以减少你做出冲动反应的概率。 提出一个选择方案,如“我们可不可以平静地谈论这件事”或者“是否需要等一会儿再谈?”可以帮助愤怒的对方更好地控制情绪。或者,你来接手处理这件事,让对方知道你打算暂时把这件事放一放,等到对方冷静一点儿再深入讨论。如果对方说“我现在不想谈这件事”,你就要明确告诉对方你不打算回避问题。告诉对方“这件事现在可以放一放,但是不能让它第二次成为问题,我们回头再见面,想个解决办法”,这表现出了应有的坚定自信和镇静。
思维行为要冷静 倾听诉求需求 愤怒是一种很自然的情绪,但是应对别人的愤怒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会心烦意乱或火冒三丈。不管你是身陷冲突或争论之中,还是别人向你发泄他或她的不满,还是你的工作涉及面对公众或其他难缠的顾客,本章将针对这些情况,提供帮助你缓解他人愤怒或找到双赢方案而不被拖入愤怒情绪之中的建议和技巧。 如果某个人的愤怒情绪令人恼火,但你依然能够认真而平静地倾听对方,与对方一起寻求解决方案,这说明你在下意识地运用CBT。通过保持思维和行为的冷静,你就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愤怒感受,控制好消极反应,不让那些已经在郁闷或喊叫的人情绪升级,你就能够发现每个人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因为别人的愤怒情绪而饱受折磨,CBT可以帮助你质疑你在心里对自己说的话。认为“我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或感觉“我真受不了”会让应对别人的愤怒更加困难。通过对你现在的解决方式进行微调,你就可以挽救你与伴侣、朋友的关系或你的工作。如果你对身边的某个正在生气、希望得到你支持的人心怀不满,你可以看看第7章里讲述的倾听技巧和坚定自信的处理方式——对别人心怀敌意是不健康的。 将酸柠檬变成可口的柠檬水
愤怒但要控制自己 在满腔怒火、大发脾气或暗自怨恨的时候,让自己不要表现出愤怒或意气用事是很困难的。CBT会告诉你,你的想法、感受、身体和行为会互相影响,所以你可以从这个环路的任何环节入手,改变你的愤怒习惯。具体来说,你可以尝试下面的办法。 察觉事体在生气时的反应,找到“紧张点”;身体的感受 留意惹自己生气的想法,发现让你生气的思维错误;怎么想 使用肢体语言传递平静的信号。 腹式呼吸
问自己是否值得为冲突投入精力 不要轻易与别人发生冲突——不要凭空挑起冲突!不管你是暗自怨恨,还是高声喊出你的不满,你都要明白,你的愤怒在阻止你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你的愤怒发生得过于频繁或者已经过了头。 你的注意力放在哪里,你就会将精力投入到哪里。这意味着,你用心察觉和思考的事情就是你努力应对的事情。你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你不可能完全不理会自己的感受;你需要去识别自己的感受,不要让它们左右你的生活、思维和选择。如果能够恢复对惹你生气的事情的控制,你就能够选择是生气还是不去管它,做对你更为重要的事情。问一问自己,今天让你感到生气的事情明天还会让你生这么大气吗?
cbt了解自己的思维习惯:我为什么要想过去的事情?这种情绪有什么好处?如果生气的话,我会得到更多吗?我显然就没有得到更多,我不高兴对自己身体没有好处,我为什么要想过去的事情而不是感受现在的呼吸。
长期怨恨和不满的郁积在感觉上和长期愤怒一样糟。每次思考让自己愤怒的事情,都会焦虑紧张愤怒一回,这会导致长期疾病,缩短寿命,解决不了问题。
学会原谅他人。通过摆脱紧张感,报复,或控制形势,愤怒一时会让你获得暂时的放松。但是你不仅仅要摆脱紧张感,报复或控制形势,在情绪失控的时候,你长期的健康,人际关系,与亲人的关系,事业成就,个人的成功都会被严重影响,所以要原谅他人 不要拿别人的错惩罚自己。
只要你勇敢地尝试一次面带笑容,说“对不起,可能是我错了”,愤怒就会远离你。说对不起不是你故意做了什么错事,而是推动讨论承认自己在事情中的责任。不要介意别人怎么说,你要改变的是你的愤怒习惯。保持好奇心问问题是要问真正想知道的答案,弄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可以让你从全新的角度分析问题。要知道问题在哪,追踪自己的错误想法,经常坚持自己没错只会让别人不会认真考虑或倾听你的看法
摒弃消极的自我对话:用心倾听你在生气或者心情达到沸点的时候心里滔滔不绝的现场解说。告诉自己不用不断指责或批评过去的事情。问自己,这些事情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如果答案不能对你好一点,那就不要去想这件事。转变话题,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或者尝试正念观念,将意念集中于当下,而不做任何主观判断。
《认知与改变》读后感(篇六)
最近听到一句话,深受触动:“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我们有多少人是真正了解自己的呢?有人总是对过去充满遗憾,感到难过,莫名其妙的就情绪低落;有人因为别人家孩子比自己孩子多报名了一个课外辅导班,焦虑感就会悄然涌上心头;有的人总是抱怨、猜疑、不满,觉得处处充满不可描述的潜规则,上天唯独对自己不公平。每当此刻,我们就会被负面情绪缠绕,却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柯瑞妮·斯威特的《认知与改变》一书认为,当人们饱受内疚、焦虑、愤怒、受挫或者抑郁的情绪的困扰,可能是因为自己对某一件事的认知出现了偏差。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通常被对事物的看法,而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扰,人大部分的烦恼其实都是“庸人自扰之”。
作者围绕“认知行为疗法”(CBT)这个概念,引领读者一步一步打碎固有的消极思维模式,帮助人们调整思考、认知问题的角度,从而更清楚客观的看待问题,关注并记录当下的情绪状态,探究行为背后隐藏的真实情感需求。通过阅读本书,学习和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关注当下的自己,通过改变对自已、对他人、对事物情景的看法来解决心理问题。其中作者延伸出的“元认知”和自我实现预言两个概念对解释本书的中心思想意义非凡。作者还提出用记录情绪的方式洞察错误认知,梳理心路历程,寻求心理成长和行为改变,我对此深受启发。
《风雨哈佛路》里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我觉得有些人只对生活的艰苦灰心丧气,因此把时间都浪费在灰心丧气里,还把这称之为愤怒,拒绝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待这种困境。”当生活陷入困境,有的人灰心丧气,甚至怨天尤人,有的人穷且益坚,而后厚积薄发。
后者无疑是智者之选,这些人从未放松对自己的探索和认知,知道自己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内心想要的是什么,每过一段时间就审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这种自我审视最核心的部分是对自己思维方式的审视和觉察。对思维的认知就叫做“元认知”。
每个人理解的世界不尽相同,但是想要摆脱习惯性负面情绪的困扰,在短暂的人生中获得充足的幸福感,我们首先要完成的就是改变自己的“元认知”。
我们由一个诱发事件(可能是车祸、争执、关系破裂或者幻想、回忆,)产生相应的观点、思想、个人准则,这些想法和观点促使人在行为上做出反应。这是一个互相关联循环往复的过程,当我们改变对诱发事件的看法,提升“元认知”,重新定义个人准则,就能打破行为怪圈,获得心理疗愈和行为改变。
生活中,因为拒绝了朋友的无礼要求,自己反而忧心忡忡,担心自己被孤立;工作中,因为偶尔一次失误被领导批评就深度自我怀疑,担心就此被轻视。事实上,我们不因为另外一个人的评价而随之改变,我还是我,我们的价值来自自我的尊严,别人无法剥夺。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他特有的精彩,我们积极主动了解自己,选定方向,突破旧认知,勇敢去探索,才有机会迎接无限可能。
生活是由人的思想构成的。马克吐温说:“事实与经历并非是人生的全部,更为重要的还有长久以来深入我们大脑的思想。”你对生活抱有什么样的态度,生活就给你相应的反馈。积极乐观的人,总能从半杯水里看到剩下的那一半,而生活中也往往能够得偿所愿。消极悲观的人,生活好像被脑海中的负性思维所控制,实则是自己陷入了“思维误区”。
古语有云:“心者,一身之主,百行之本。心不清净,则思虑妄生。思虑妄生,则见理不明。见理不明,则是非谬乱。是非谬乱,则一身不能自治。”以上种种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心理学概念,叫做自我实现预言。自我实现预言由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使自己的预期成真的预言。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总是不经意间活成了我们所预感的样子。
举个例子,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遇人便说:“我真傻,真的。”在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男主习惯说:“一切皆好。”而事实果真会朝向他们预言的方向发展。
在《认知与改变》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一个章节专门阐述了自我实现预言中的十个常见的“思维误区”它们分别是:
1. 黑白思维——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过于简单,所有事物都只有“好”和“坏”之分,所有人就只有“聪明”和“愚笨”之分。
2. 笼统概括——以偏概全,这是一种小题大做的心态,最这让我想到了金庸武侠剧《神雕侠侣》里的一个人物李莫愁,因为受到了感情的欺骗,她就断言“天下男人皆薄幸”,还制造了多起“灭门惨案”。简直是以偏概全的典范。
3. 心里过滤——在评判一件事情的时候,只抽取一部分实事或观念,以支持自己的消极思维。
4. 贬低事物的积极面——只看到事物悲观的一面,看不到乐观的一面,这与第三条“心理过滤”相呼应。
5. 读心术、算命——自认为可以看到实际上很难看透的事物,实则是依据自己的妄想和猜测做出断言:“我就知道,这里面有猫腻儿。”“我就知道什么事交给他都得办砸。”
6. 夸大一切或轻视一切——由工作中偶然的一次失误会接连联想到可能失去领导的信任,可能丢掉工作养不起家,最终会过上悲惨的一生。轻视一切与之相反。
7. 情感推理——也常被称为“奇幻式思维”,在某些时刻,人会陷入这样的思维逻辑当中:发生了一件事一定会导致另外一件事。它有点类似于第五条的“读心术”,不同的是,陷入情感推理的人总认为自己的想法和事情的结果之间总存在着因果关系,尽管它们之间是不合乎常理的,无逻辑甚至虚幻的。比如:人相信蛇是一种神秘力量的动物,一个人出门开车轧死一条蛇,他就笃定这与后来的车祸之间必定有联系。
8. 条件性思维——就我个人举个例子,当我迫切要完成一项任务,我内心总会有种声音跟我说:“在达成愿望之前,我可能会经历一些挫折。”“要获得它之前,我必须拿相当价值的东西作为交换。”,因此条件性思维支配下的人总是喜欢说“应该”“可能”“必须”,这种把人逼到墙角的思维方式阻碍人的潜力发掘和持续成长。
9. 个人化归因——陷入这种“思维误区”的人总认为发生的坏事都与自己脱不了干系,将问题归因于自己而非客观地看待问题。
10. 怪罪他人——与第九条相反,这种思维模式下的人习惯推卸责任,把一切都看成是“他人的错误”,这是另一个极端。
以上这些分类不可避免的有交叉和重合的地方,细细品味,部分“思维误区”是在相同的心理机制作用下形成的。亚里士多德说:“智慧始于认识自我。”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作者建议发现并记录自己的消极想法,对自己频繁出现的信念有所觉察,发现行为背后的奥秘,进而辨别并消除“思维误区”,唯有如此,才能跨出认知与改变的第一步。
想法是观点,而不是实事。“认知行为疗法认为,人们主要有三种“认知”或思维类型:负性思维、功能失调性假设、核心信念。”负性思维是一种不断在意识中出现的思维,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法意识到他的存在。错过火车,你会认为自己太愚蠢;被爽约,你会认为自己不值得被尊重。这些妄断的结论会逐渐摧毁人的自信与自尊。
当负性思维出现时,记录事件经过以及当时的习惯性思维,留意当时自己的情绪反应,就能慢慢梳理出一件事的发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哪些影响。记录即感知,感知是自我审视的开始。养成记录的习惯,就比较能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从中领悟到一种更加平衡、更富有选择性的思考方式。
巴金说:“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可见书写和记录与人的精神世界直接相关。我们的思维和情感通过写作从心流出,再流回到心里去。我们通过记录表达自我,也通过书写发现自我。
通过记录,我们还能比较容易发现隐藏在负性思维之下的潜意识信念,也就是作者提出的功能失调性假设以及根深蒂固的核心信念。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记录的过程其实是一场自我发现之旅,更是冲破枷锁,重建自我,获得平和的绝佳途径。
人人都会有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的时刻,有时候这些本能的负面情绪会突然膨大,变成笼罩在头顶久久无法散开的乌云,它甚至会掌控你的决定,影响你的行为。然而要相信,“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通过减压法、沉思法、想象性思维法、暴露法和运动法,你可以征服那只驾驭你的猛虎。”作者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减压降噪的方法,需要你耐心翻阅它,细细品味它,一一实践它,慢慢证实它。我相信,通过对《认知与改变》的阅读和实践,你一定能够提升认知,转换思维模式,克服情绪障碍,增强自我认同感和自尊心,获得长久而稳定的幸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