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人格心理学:全面、科学的人性思考(原书第10版)》读后感精选

《人格心理学:全面、科学的人性思考(原书第10版)》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0-19 07:55:52
《人格心理学:全面、科学的人性思考(原书第10版)》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10-19 07:55:52   小编:

《人格心理学:全面、科学的人性思考(原书第10版)》是一本全面介绍人格心理学的书籍。作者从科学的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探讨了人格形成的各种因素,包括遗传、环境等。书中提出了许多有关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科学的认识人性的视角。

人格心理学:全面、科学的人性思考(原书第10版)读后感(一)

人作为有意识的高级动物,总免不了反观自身,提出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的终极问题,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当下,解决这些问题,常是摆脱焦虑的根源。

我们在自观时,希望如看到清澈大海上的蓝天白云,澄明透彻。而非如望向一滩浊水,混沌无序。

而20世纪的心理学大师们,终其一身,就在帮助人们解决终极问题。无疑,他们的答案将赋予我们灵感。

如果把自我比喻成种子,那么成长就是破土的过程,土的给种子压力、土的营养、土周围的环境,就是种子面临的现实,这些现实会影响种子终身。

众多精神分析大师旨在解决所谓“神经症”患者的精神困扰,他们提出了种子和土的冲突模型来解释这些困扰的形成。如弗洛伊德认为,种子的一生都在和土的压力做斗争;卡伦霍妮认为,种子诞生在土里,就面临天然的不安和孤独。

具体而言,可以弗洛伊德的口唇期斗争为例。在0~1岁,婴儿面临的第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断奶。想不断喝奶的自私自我 和 由强制断奶的父母构成的现实,是所有人的第一次人生冲突。

在这次冲突中,现实太过强势,就会削去这个人对世界的信任感、安全感,从而“过度消极、产生敌意和攻击。倾向于喜欢争辩与反思发表所谓尖刻的评论,并且残酷的对待他人,并努力去利用和控制他人以争取主导”。

但如果现实太过迁就,这个人就会对世界产生不正确的信任和依赖,一直依赖他人满足需要,特别容易相信他人。

弗洛伊德只强调了童年的自我和现实冲突,荣格强调了中年时的自我反思和成长,而奥尔波特则发展出毕生冲突的观点,强调了老年虽然人已衰,但应自省过去获得经世智慧,对人生形成圆融理解,并用这些经验继续发光发热,获得自主和归属。

可见,我们的一生都要和现实保持着合适的张力,不能过于自我,也不能被现实打垮,才能不断成长,演绎出多元发展的“可能我”。

而并非所有人都会体验到现实对自我的压迫,有些人反而希望增加现实的紧张。对于不少健康人而言,她们主动追寻人生意义,试图在生活中增加一种合适张力,避免无聊。

阿德勒是精神分析大师中的异类,他认为我们不是潜意识和童年经历的囚徒,如果人有自卑和焦虑,那将是我们人生的源源动力,那是种子破土而出,冲向天际的力量! 他通过研究各领域成功人士发现,正是对自卑心理的不断征服,让勇者智者成就不断。我们对人生有自己的强力掌控,我们通过设定目标,不断自励。我们通过构建社会兴趣,从归属感中找到快乐。

马斯洛更明确地提出,我们不能通过研究病例来发展心理学,我们要研究最成功、最快乐的人,来获得心理真知,从而开创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他提出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最令人振奋的是自我实现,即我们可以通过设立基于内在动机的目标,给人生增加必要的紧张感,构建自己的胜任力、自主性和归属感,获得心理上的高峰体验。

罗杰斯发展了人本主义心理咨询,认为人的意志才是决定自我发展的根本。他承认过往经历的影响,认为许多心理问题时因为我们内化了过往的不利现实,比如爸妈认为你不聪明,你就真的当自己不聪明,不需要她们的管教,你此后也会基于这个观点行事。而改变的关键,就是形成自我觉察,并基于这个能力,形成积极的自我关注,接纳真实的自己,从此用自身意志掌控行为和命运。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心理学大师们的自我与现实冲突观,知道了过去的现实如何塑造了今天的自己,也知道可以自己的意志可以不断影响现实,那么如种子的我们,有什么像飞天扫帚一样的神奇工具,助我们翱翔人生?事实上,不少心理学大师,倾其一生发展了不同型号的飞天扫帚。

认知学派开创者凯利,提出了个人构念。他认为人就像科学家一样,不断根据现实,调整自我看待世界的思维模型,这个思维模型就是我们的个人构念。比如,当老王发现自己物理经常考满分,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是笨人,之前内化了父母的笨人假设,从而现在可以修正这个假设,更新自己的个人构念,不断让自己更加适应这个世界,更能影响这个世界。

社会学习学派开创者班杜拉,强调榜样的作用。这个榜样是广义的,任何能被人模仿的客观存在,都是榜样。我们设立目标后,通过模仿榜样,就能产生自己想要的行为,从而不断提升自主感。因此,我们应该寻求合适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通过榜样、智慧的建议、健康习惯,来提高自我效能感,获得达成目标的飞天扫帚。

至此,你获得了自我与现实的冲突平衡战略,以及通过改变认知过程适应世界的终极战术,从此无所不能。

人格心理学:全面、科学的人性思考(原书第10版)读后感(二)

喜欢心理学,是因为人性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学习心理学,不妨从人性大师着手,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看他们是如何去看人性的,人本恶还是人本善?

## 1

第一个月阅读的是杜安.舒尔茨夫妇联合编制的「人格心理学」教材,这是第10版,可见这本教材的受欢迎程度。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人格心理学入门教材,跟别的人格心理学教材有所不同,一样是沿着理论,从精神分析这条线说起,不同的是,书中加入了心理学大师的生平和生活轶事,有了理论的餐前小菜,再去啃硬核理论,兴趣增加,难度太小。

在开启阅读之前,先了解下什么是人格?人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说,人格研究的是个体差异的行为;广义上说,人格是研究一切的人性问题。

研究人格的学科既有理性的学科,也有感情的学科。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所以研究人格心理学的学科也偏理性,如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经济学;介于感性与理性的有文学和诗歌;研究人格感性的学科是艺术。

可见,人格心理学是一门迷乱而无序的学科,做为一门心理学的初学者,想要学好人格心理学,找到这个学科的最小全局,从人格探讨的人性基本命题出发,这些问题与我们息息相关。

> 任何一种人格理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理论家的人性观。每一位理论家都有一种人性观,阐明了有关人性的基本问题。

从心理学大师对人性的看法,去理解人性的基本命题,就更加透彻了。

在「人格心理学」教材中的第一章,刚好提出了人性的六大问题:

- 我们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吗?自由意志与决定论之争

- 是什么支配着我们?先天与后天之争,遗传还是环境

- 我们是依赖过去还是独立于过去?

- 人性是独特的还是普遍的?

- 我们的生活目标是要满足还是成长?

- 我们的人生观是乐观还是悲观?

书中列举的心理学家有近20位,这时问题变成,读谁与不读谁,要读多少位。

这时不妨做个教材的对比,找出当前排前五的「人格心理学」教材对比,可以发现,大多的人格心理学教材都是沿着大理论介绍,重复提及的心理学大师不外乎这六位: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同一性理论」的埃里克森、认知主义奠基者乔治.凯利、罗杰斯、行为主义者斯金纳、社会学习理论的班杜拉。

接下来看看这六大人性大师是如何去看人性的基本命题。

## 2

人格心理学有两位创始人,一位是高尔顿.奥尔波特,一位是受荣格影响的莫瑞。这次选择的是奥尔波特来介绍,因为他在1937年,提出了人格这个词,从而让人格心理学进入了主流,建立了一套以特质为核心的人格发展理论。奥尔波特走上人格心理学这条路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虽然奥尔波特非常优秀了,但他还有一个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哥哥,远超于他,所以他没有追随哥哥成为一名社会学家,而是在人格上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提出了人格模型:共同特质、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之后其他心理学家在他的模型基础上提出多个版本的人格模型。比如有卡特尔的「人格16因素模型」;有艾森克的「三因素PEN模型」等。

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模型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带来挑战。他不接受弗洛伊德提到的,潜意识主导成年人的人格发展,他认为情绪健康者的机能是理性和有意识的;他不接受,人是受儿童期冲突和过去经验的囚犯,而是受到现在和未来的指导。他反对收集变态人格的数据,他认为变态与正常、动物与人类有不同的机能,两者没有可比性,也不具有相似性。

有意思的是,奥尔波特跟弗洛伊德有一次正面的「交锋」,他震惊于弗洛伊德用潜意识的方法深入探究了他的行为模式。这次交锋,更坚定了奥尔波特关注意识和外显的动机,这也是他选择的人格研究路径。

在奥尔波特看来,人性是乐观的,他认为我们可以有意识掌控生活,理性应对现状,情绪健康的成人不会受儿童期各种冲突事件的影响,主要受当下事件和未来规划的影响。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问题上,他持折中的立场。承认个体可以自由规划未来,但一些行为会由特质和个体倾向所决定,这些行为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正如行为分析课三期中提到,在行为改变时,要避开难以改变的「人格特质」,去改变可以改变的变量,如动机、人生叙事等。

奥尔波特认为,遗传和环境都会对人格有影响,遗传决定了基本的体格、气质和智力水平。但这些又会受学习和经验的塑造。

他相信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跟弗洛伊德的观点相反,他认为生活的最终目标不是减少紧张感,而是增加紧张感,以驱使我们追求新的感觉与挑战。人生最重要不是实现了目标,而是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用目标来激励自己,让人格维持在一个最佳紧张水平。

## 3

第二个出场的是精神分析的祖师爷弗洛伊德,他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就开始他的研究开作。每一位心理学家都可以说是一位人格心理学家,那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可以说是正式人格研究中最早的理论,影响深远,哪怕是过了100年,他的许多观点和心理治疗在21世纪仍具影响力,他的理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心理学家,博览群书,他的观点不仅影响了心理这界,也对整个文化都有影响,他的研究彻底改变了人们思考人性的方式。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强调潜意识,认为人们所做的事情都有特定的解释。在他眼中的人性冲突是来自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冲突,相互妥协,当本我受到自我的压抑时,冲突产生,现实打败快乐。他的理论带有自传性,一些主要概念基于他自身童年经验和性冲突。

如果用色彩来描述人性观,弗洛伊德会使用灰暗的颜色描述图像,在他眼里,人性是消极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黑暗的地窖,从而反映出他对人性的看法。他对人类极其苛刻:“基本上,我没有发现人类身上有任何‘好的’东西。依我之见,他们大多数都是垃圾。”

弗洛伊德持历史决定论观点,他认为我们所做、所思、所想都由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决定,成年期的人格在5岁之前就定格了,我们无法掌控自己,时刻在跟内在的力量斗争,这场战争注定是要输,注定焦虑,不断体验紧张与冲突。他认为生命唯一的终极目标是,减少紧张感。

但他又认为,通过精神分析的训练能提升自由意志「个体越能更多地意识到潜意识,就越能掌控自己的人生」,他认为精神分析有可能将人们从决定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先天和后天问题上,他持中间立场,人格中最有力量的部分——本我,是一种遗传的,具有生理基础的结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也是如此。但人格的其他部分是在童年早期的亲子互动中学习习得。

他承认人性具有普通性,是因为人都受本能的驱使,但他也承认,人格的某些部分是具有个体差异的。自我和超我对每个人的机能都是相同的,但它们是在个人经验中形成的,内容因人而异。

埃里克森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可以说他是一名新精神分析流派,他是6位人性大师中,唯一一位没有大学学位的独立学者。在精神分析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同一性理论」,认为人生的发展是渐变的,他把人的一生分成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会产生冲突,当环境需要适应时,个人冲突就会出现,与环境对抗,产生同一性危机,解决了当前的危机,积累了力量才得以进入下一个冲突。

埃里克森认为,同一性问题只在青春期出现,其他阶段不会出现,这个观点后来遭到麦克亚当斯的修正,人从婴儿期到生命结束,都会经历同一性危机。他在童年期就经历过两次同一性危机,但这也没影响他最终成为一名知名的心理学家。

## 4

在行为分析三期课中,最受阳老师推崇的大师是乔治.凯利。

他是美国的临床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认知心理学先驱。1905年出生于堪萨斯州威奇托附近的农庄。二战期间,凯利曾在海军服役,之后他在马里兰大学工作了一年,又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工作了20年,1965年他到布兰迪斯大学任职,两年后在那里逝世。

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工作期间,凯利提出了「个人构念理论」,包含了一个基本假设和十一个定理,这个奠定了他在认知心理学先驱的地位,这也是他在心理学最大的贡献。

凯利认为人是理性的、运动的,自己推着自己走,不受其他人和事件的影响。他的「个人构念」理论创造了关于认识世界的认知概念,一套用来解释和组织各个事件和社会关系的概念,预测自己和他人行为。

凯利第一次提出人人都是科学家这个概念,和职业科学家一样,我们理解和构建世界,也会先建构假,再不断地检验,我们每个人在头脑中都会形成自己的个人构念,比如,这个人是聪明的还是笨拙的,聪明和笨拙就是一组个人构念。

个人构念指导行为,对心理健康的人来说,当个人构念与环境不相符时,他能修正和调整;对不健康的人来说,不会调整,习得性无助,如抑郁症等。

人本主义流派罗杰斯对人性观观点跟弗洛伊德完全相反,他认为人天性是健康的,与生俱来的,我们都有成长的潜能,不存在与自我或社会冲突,不受本能的生理力量支配,不受前五年的事件控制,人是往前的,是成长的,而不是停滞的。

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对人性的立场非常明确,认为人是学习的产物,受外部力量影响强于基因的塑造。他倾向于把人看成一台机器,人的行为受控于强化物和外部刺激,但他又觉得人不是被动的机器,被环境控制,我们仍然可以设计环境。所以在他看来,我们既扮演着控制者,也扮演着被控制者的角色,他留下了一个悖论:作为机器的人能够改变指导机器行为的环境条件。

提出社会学习的班杜拉,是对斯金纳行为主义的发展,他跟斯金纳一样,关注外显行为而不是特质、基因等,但不同的是,班杜拉考虑到了刺激和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的是认知变量,所以说班杜拉也被称为认知行为主义者。

他对人性持乐观态度,认为人的行为通过认知过程受到个体自身的控制,人既不是被环境力量控制而无能为力的对象,也不是选择成为谁就成为谁的自由人。他认为,人和环境相互决定,后来,他更新了他的理论,提出了三元交互理论,认为行为、认知过程、环境三大变量是相互作用的。

## 小结

人性小径,幽深漆黑,何以快速学习人格心理学,掌握人性的秘密,不妨从这六个心理学大家入手。

Ref

杜安.舒尔茨「人格心理学」

开智「人性大师课」

开智行为分析三期课程

人格心理学:全面、科学的人性思考(原书第10版)读后感(三)

这本书刷了两遍,备考研究生期是作为补充读物来翻的,像看八卦一样通读每一位心理学家的简要生平,会发现每一个理论的诞生,都带着鲜明的个人经验主义色彩,借此便可以更好的理解一个理论来龙去脉。考试结束后的日子,想着再次梳理一下知识脉络,于是开始整理笔记,从每一位心理学家的生平、理论、评价和后来者的验证,逐一的再对整个人格心理学做一次内容的整理,对自己是一个回顾,也希望给感兴趣的人以参考~

人格心理学诞生标志:正式的人格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奥尔波特《人格:一种心理学的解释》被认为是开始的标志。

人格测量:心理学家们用自我报告测验、投射技术、临床访谈、行为评估、思想和经验取样等方法来测量人格。如今,互联网让线上施测变得越来越普遍,并且研究发现,线下的纸笔测验与线上测验并没有显著差异,反而更方便大量收集信息、跨文化取样、以及揭露敏感信息。

研究方法:人格的研究方法包括临床法、实验法、相关法、虚拟研究法,以及其他可以用来心理研究的方法。

人性问题:不同的理论家持有不同的人性观,主要集中在几个问题上:自由意志vs决定论、遗传vs环境、过去vs现在、独特vs普遍、乐观vs悲观、满足vs成长以及种族和文化等问题。

弗洛伊德:第一个有关人格的正式理论。 弗洛伊德的理论概念很大程度基于自身的童年经验和性冲突。

人格的驱动力。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的心理能量是力比多,死本能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攻击性驱力

人格的结构。最初提出人格的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后提出人格的结构--自我、本我和超我。

焦虑及防御机制。自我被本我、超我和现实所围困,当自我协调不力过度紧张的时候,会导致焦虑。 焦虑分为现实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分别源自三我的不同冲突。 人们使用防御机制来免于焦虑,常见的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反向形成、投射、退行、合理化、升华等等。特点是都是对现实一定程度的歪曲,并且大都是在潜意识中运作。

人格的发展。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由于冲突未解决或者过分满足,会发生力比多的固着。

人格评估与研究:自由联想、梦的分析、个案研究。

理论发展:安娜强调了自我的力量,客体关系理论家门对其理论的修正

荣格:分析心理学 带有很强的自传性质,受到童年经历以及梦境与幻想的深刻影响

力比多的扩充。力比多是一种更宽泛、普遍的生命能量。心理能量遵循对立、守恒和熵定律。

人格体系。自我、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原型。

心理类型。态度:内向、外向。心理功能:情感、思维、感觉、直觉。态度和心理功能匹配构成8种心理类型,MBTI是一项源于此的测量工具。

人格的发展。提出了中年危机的概念,以及个性化倾向。

-------------------------------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核心观点是自卑感与追求卓越。阿德勒的童年一直都在用努力来补偿身体局限带来的自卑感,他的理论关注个体的独特性,强调人格由环境和社会互动共同缔造

自卑感:行为的驱动力,成长源自补偿,克服自卑的无能会导致自卑情结,而过度补偿会导致优越情结。

追求卓越:我们的终极目标,虚构的目的论旨在说明我们在追求完整的过程中思想对行为的指导意义。

生活风格:每个人追求卓越的不同方式。

自我的创造力。个体有自由意志,我们并不是被动地由童年经验塑造,是个体创造了生活风格。

社会兴趣。个体与生俱来的与他人合作实现个人和社会目标的潜能。

出生顺序。童年期主要的社会影响之一,影响个体生活风格的形成。

-------------------------------

卡伦 霍妮:神经症的需要和倾向

早期的女权主义者。性别、个人经历、社会和文化因素共同影响了霍妮的理论,强调人格形成过程中社会因素大于生物因素。

安全需要。对安全感和免于恐惧的需要,儿童的安全感取决于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安全感被破坏而产生敌意,被压抑的敌意导致基本焦虑。

神经症。基本焦虑是神经症的基础,童年期使用获得喜爱、顺从、获得权力、逃避来避免基本焦虑,进而发展出神经症需要(10种)。 三种神经症倾向:接近人群-顺从型人格、抗拒人群-攻击型人格、脱离人群-分离型人格。 正常人“理想的自我意向”建立在真实客观的自我评估之上,神经症个体则建立在非现实的、误导性的自我能力评价之上。

女性心理学。子宫妒羡

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 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细化并扩充到生命全程8阶段;强调本我的力量;文化历史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心理社会发展8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特定的危机和转折点,个体以适应或者非适应性的方式作出反应,解决了一个冲突,人格才能向下一个阶段顺利发展。 每一个阶段都有冲突,解决冲突,会形成基本优势。信任-不信任-希望;自主-怀疑-意志;主动-内疚-目的;勤奋-自卑-胜任;同一性-角色混乱-忠诚;亲密-孤独-爱情;繁殖-停滞-关心;自我完善-失望-智慧

青少年同一性研究(玛西亚):同一性获得、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扩散、疏远性达成

奥尔波特-《人格:心理学的解释》 关注意识、研究正常人、强调人格独特性、聚焦现在和未来

特质理论。特质是以相同的方式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的一致而稳定的先天倾向。包括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又包括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机能自主。正常的成年人的动机在机能上与行为最初出现时的动机没有关系,机能自主的两个层次:连续性机能自主和统我性机能自主。

------------------------

卡特尔-16PF 预测个体在既定刺激中的行为反应、正常人、观察和大量数据收集的科学方法、因素分析法

特质理论。特质是相对持久的反应趋势,是人格的基本结构单元 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独特特质;动力特质、气质特质和能力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根源特质又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16PF。卡特尔确定了16种根源特质作为人格的基本因素,制定了16PF测验

研究技术:L数据、Q数据、T数据,采用两种形式的因素分析,R技术和P技术

------------------------

艾森林-遗传对人格的作用

三维人格理论。E-外向对内向、N-神经质对情绪稳定性、P-精神质对冲动控制

------------------------

五因素模型。神经质、外向性、宜人性、开放性、责任心。这些因素在一生中保持稳定,并且在许多文化中出现,在多种情境下都能有效预测情绪和行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反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研究具有创造性、独立、自立及自我实现的成年人。每个人都具有促使个体成长、发展及自我实现的潜能。

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者。自我实现者有一种独特的动机-超越性动机,不是为了弥补缺陷或减少紧张感,而是为了增加紧张感,超越性需要使个体向着自我实现发展。 自我实现者在人口中不足1%,他们能有效感知现实;接纳自我、他人和自然;自然、不矫揉造作、简单;关注问题而不是自身;超然独处;新鲜的感知;高峰体验;社会兴趣;知心的人际关系;容忍与接受他人;创造性;抗拒文化适应。

理论影响:对教育、咨询、商业、健康护理、政府等领域影响广泛,促进了关注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心理学运动。

------------------------

罗杰斯-自我实现理论 通过现象学的方法理解人格,重视主观经验,通过机体评估过程促进自我实现。

积极关注。对他人的接纳、爱和认可的需要,婴儿期父母的爱和接纳是无条件的给予,不依赖儿童行为而定;当爱和认可是有条件的,就是有条件积极关注(价值条件)。内化他人态度形成积极自我关注,形成自我概念,发挥父母的替代作用。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的一致性决定心理适应和情绪健康的水平。

机能完善者。知觉所有经验;生活充分而丰富;自由选择;富有创造力;面对困难。

人性问题。人类天性是基本健康的,具有与生俱来的成长和实现潜能的倾向。

以人为中心的疗法。来访者的价值与生俱来,按照其本来的样子接纳,给予无条件积极关注。

Q分类技术。一种量化自我意象的方法(知觉到的自我和理想自我)

凯利:个人构念 人人都是科学家,构建假设并在现实中检验。

构念:个体看待世界的独特方式,用来解释和理解事件的理性假设。面对新情境会不断拓展构念,我们并不受制于构念,而是能够对其进行适应性的修正和替换。

个人构念理论:1个假设和11个基本推论。 基本假设:心理过程是由个体预期事件的各种方式所引导。 11个基本推论:建构定理、独特定理、组织定理、两分法定理、选择性定理、范围定理、经验定理、调整定理、片段定理、共同性定理、社会性定理

构念测量:自我分类速写、角色构念测验(REP)

固定角色疗法:让来访者实行一个虚构的人物构念,以证明执行新的构念比旧构念更有效。

斯金纳:强化理论 研究限制为可观察、可操控、可测量的行为,只关注外显的反应。

强化:行为的基础。行为受其结果的控制,控制强化物就可以控制人的行为。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操作性行为会作用于环境并改变环境。强化有正负强化,惩罚有正负惩罚。

斯金纳箱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对于婴儿来说,那些得到积极强化的行为,以及父母赞赏的行为将会保留下来,不被赞赏的行为会消失。

强化模式:固定间隔/比率、变异间隔/比率

应用:行为塑造(连续接近法)、迷信行为的解释、代币法、行为矫正。

班杜拉:观察学习 强调社会情境对行为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结果进行观察学习,获得替代性强化。

榜样作用。波波娃娃的研究-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习得行为。 去抑制:在榜样的影响下,人们更容易表现出通常所抑制的行为。 影响榜样作用的因素:榜样特征(相似性、年龄、性别、地位和声望、行为类型)、观察者的特征、行为是否受到奖励

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再现--动机

自我强化:用内在的行为标准来评估自己的行为。

自我效能感:自己胜任和有效、控制生活的能力。通过行为获得、言语说服、替代经验、情绪唤醒来获得。

三元交互论:行为、认知和环境变量的交互作用。

控制点(罗特):行为和人格的内部和外部解释。内控的个体相信强化是由自身控制的,外控个体认为强化受他人、命运或运气等外部条件控制。

感觉寻求(朱克曼):个体对变化的、新异的、复杂的、强烈的感觉和体验的寻求,并通过采取生理、社会、合法和经济的冒险行为来获得这些体验的愿望。 感觉寻求的四个维度:刺激与冒险寻求、体验寻求、去抑制、无聊敏感性。

习得性无助(赛里格曼):个体知觉到无法控制环境的状态。乐观的解释风格可以阻止习得性无助,悲观的解释风格则会让无助感蔓延。悲观主义者将失败归于内在的、稳定的和普遍的,乐观主义归为外在的、不稳定的和特定的。

积极心理学:关注拥有快乐人格的个体,即在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上得分高。 快乐的三种成分(赛里格曼)包括拥有积极情绪的快乐生活;拥有付出、承诺和对工作全神贯注的充实生活;将天分和能力都服务于高于自身的远大目标、有意义的生活。

人格心理学:全面、科学的人性思考(原书第10版)读后感(四)

依依东望,望的是人心。 --《军师联盟之虎啸龙吟》

小时候会被安排背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长大成人,经历了一些事情,也会时常感叹“这就是人性啊”。 有没有仔细思考过:到底什么是人性? 人是特殊的,会同时兼顾神性和兽性,而这两者之间即人性。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们平时遇到的问题,之前已经有很多前辈也遇到过。我们古代先贤为了弄清楚人性,留下了很多璀璨的文化,如教我们如何做人之《论语》,各种政治权谋之《资治通鉴》,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理解他人,及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而国外呢,同样有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专门研究人性。即人格心理学。 听过我们自己文化中有关人性的研究,今天,就一起看下国外在人性研究方面都有了哪些成果。

威廉·冯特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的方式把意识经验分解为元素,在1879年建立了心理学,后来约翰·华生建立行为主义心理学,以研究外显行为为主,接着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法开始探索人的潜意识。接着埃里克森,斯金纳,班杜拉等大师都从自己的研究的领域,形成对应的流派,推进了人格心理学的发展。人性,从过去的不可明状,开始变的可以被科学研究了。

可以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的主要观点和成就。

弗洛伊德,你没有读过他的书,也一定听过这个名字。他的贡献是彻底的改变了过去人们思考人性的方式,在21世纪心理学界,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之后的心理学研究,很多是在此基础理论之上。弗洛伊德认为,人自带「本能」,共2类:生的本能,死的本能。生的本能表现在饥饿,性,及其他令人愉悦的行为。死的本能表现在攻击,破坏,自我毁灭。人格分为3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像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是直接的生理需求。自我是长大后具有理性的成人,超我是后期现实形成的道德良心。自我就在本我,现实,超我三个方面压力和威胁下形成各种冲突和妥协。压抑,焦虑,妥协,发泄转移等情绪,就在这样的关系中产生。弗洛伊德还有一个很有名的观点,即梦的解析。认为梦是欲望未被满足而产生,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得出人的主要冲突。 虽然弗洛伊德一些观点,如俄狄浦斯情结,本我自我超我的边界模糊等存在很大争议。但他对冲突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框架。

其中,弗洛伊德的追随者,卡尔·荣格和阿德勒就沿着这些基础理论,都寻找出了新的路线。荣格认可梦可以通往潜意识,但反对弗洛伊德对性的作用夸大,也不认为人是过去事情的囚徒,因为人除了被过去所左右,也会被未来影响,人格同时被过去什么样子和希望成为什么样子决定。荣格反对宿命论,他的观点给了自由意志很大的空间。像外向-内向,自我实现,中年危机,都出于荣格的思想。

阿德勒和弗洛伊德同一个大学接受医学教育,得出了不同的人格理论。如果你度过《自卑与卓越》或者《被讨厌的勇气》,就会理解阿德勒的主要思想。他认为自卑感人人都有,为了补偿这种自卑感,追求卓越是人的本能,所以自卑是我们行动的驱动力。人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人格完整。生活环境和风格,童年经历,出生顺序等等都会对人格有影响,人可以进行课题分离,不把自己当成受害者,而要用自由意志去塑造自我发展。在这点上,荣格和阿德勒都比弗洛伊德对人性更乐观。

卡伦·霍妮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她同样提出了和弗洛伊德不同方向的观点。她和阿德勒一样,反对夸大性的决定性,更加强调社会关系交互的重要性。这和霍妮小时候经历也有一定关系,在卡伦眼里,她的父亲是一个专横,傲慢的船长,母亲更富有魅力和活力,母亲和父亲也经常发生争吵。年幼的霍妮对爱和安全感一直就很渴望,开始变的抑郁,后来也有两段并不幸福的婚恋关系。期望通过弗洛伊德派精神分析获得解脱的卡伦并没有如愿,她开始自我分析。

受阿德勒影响,她认同人自卑的主要原因是对自己身体的不自信。在婴儿时期,是否具备安全感是影响人格塑造的主要因素。长大之后又会受到孤独无助的焦虑围绕,人为了排解这种焦虑,会做出对应的行为:

这4种自我保护机制,有时会同时出现产生不同的冲突。又会形成3种神经症倾向:

顺从是渴望被爱,攻击是对外界充满敌意,而分离是既不渴望,也不充满敌意,而是疏离,和外界保持距离。

这些倾向除了受童年影响,还有后期的经历也会进行助长或阻碍。生命最终是为了自我实现,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塑造自己的人格。

埃里克·埃里克森在对精神分析派研究后,得出了「个人认同理论」,在弗洛伊德理论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同样,得出这个结论,也和埃里克森本人经历有关。他的母亲在结婚当天忽然不见了,以至于和另一个男人生下了埃里克森,为了避免成为私生子,她母亲和一位德国医生结婚。直到埃里克森长大之后,他才知道医生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后来有机会学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埃里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性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社会性危机和优势,需要我们做出对应的行为应对。

比如婴儿时期,最主要的是信任问题,此时母亲能及时回应婴儿的生理需求并提供对应的情感互动,那么婴儿就更容易获得对应的安全感。青年期,和同伴保持一定的联系,会获得更多认同感而不容易迷失。埃里克森的理论给了我们希望,每个人生阶段都有对应的主题,如果在某阶段有缺失,在下一阶段还是有机会进行弥补。我们可以用更积极的心态处理遇到的危机,实现基本优势。

在精神分析流派中,会比较看重童年时期或者过往经验对现在自己的影响,研究的是有明显内心冲突的人群,而人格特质代表人物奥尔波特认为,对心理健康的人来说,童年的经验并不会影响后期人格。现在和未来才是影响人格的主因。[

奥尔波特对人性也很乐观,人格具有个人独特性,既然不受童年时期影响,我们就可以靠与生俱来的自主性去创造自己的风格。人性是“心”和“身”结合的产物,既有基因层面,又和周围环境有关,分为具有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个人特质是个人独有的,共同特质是某类人群对同一类事情,呈现相同的反应。奥尔波特认为人并不像弗洛伊德那样人生是减少紧张感的过程,相反,人生是在不断的增加紧张感。这种紧张感让我们不断追求新的刺激和成就,享受的是过程。

在随后的研究中,雷蒙德·卡特尔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类,确认了16种根源特质作为人格的基本要素,通过打分的形式对特质进行量化。(也是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的提出者)

随后汉斯·艾森克提出3个人格特质维度:外向-内向,神经质-情绪稳定,精神质-冲动控制。其他人格研究者认为雷蒙德理论元素过多,艾森克的又过少。罗伯特·麦克雷和保罗·科斯塔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提取出主要5个人格特质,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大五人格特质」。

这5个因素在我们一生中都相对稳定,在同一个场景下,多次会呈现同一种表现,也就可以用来进行行为预测和判断。

人本主义是把我们的价值放在首位的思想,该阵营有2个重量级人物代表,一位是马斯洛,一位是罗杰斯。他们看到了不同于精神分析只关注不良情绪的一面,把视角放在积极向上的方向,强调人的优势和自由意志。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应用广泛,除了心理学,各种营销和电商都在引用。

需求层次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归属需求,尊重需求,求知需求,自我实现。高级需要获得之前,需要低级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需求层次越低,必要性越高,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未得到满足会造成身体缺失状态,比较紧迫。越往上需求必要性变低,但会提高幸福感。和奥尔波特一样,认为在向上追求时,是为了增加紧张感,以达到最终的自我实现。

罗杰斯提出以人为中心疗法,用Q分类的方式,让心理咨询来访者用自我概念进行描述,让对方接纳自己。罗杰斯也强调人的自由意志,通过积极关注,寻找自我实现的途径。内化外界经验,从他人身上获得爱与支持,让自己活得活力。相比于遗传,外部环境更重要。

凯利提出了完全不同于其他人格理论研究,提出认知人格理论。认为人有理性的一面,有能力自主建构,会基于过往经验,对事件进行预期和解释。该理论提出11种定理。

建构定理:对重复的事情,会产生相同的预判和体验

独特定理:人会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同一个事件

组织定理:构念和构念之间会形成链接,组成体系

两分法定理:构念会分成2层,像我们中国的太极一样,有美才有丑,有善才有恶

选择性定理:多个选项会选择对自己最好的那个

范围定理:构念会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经验定理:我们通过生活经验不断检验

调整定理:我们会因为新经验对旧经验进行修改

片段定理:在整体构念中,会出现矛盾的次级构念

共同性定理:在同一文化群体中会有相对一致的构念

社会性定理:我们会尝试通过构念理解他人,并调整自己的行为

凯利提出人是命运的创造者,而不应被童年经历,过往经验所束缚,而是主动承担对应的责任,掌握自己命运。认知复杂性高的人更容易预测他人行为,也更容易理解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和差异。

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他不认可人格的存在。认为行为是对环境的条件反射,强调决定论,独特性和环境的重要性。人的行为特点在童年时期就已形成,后期是调整修正的过程。人是一个学习的产物,对某一行为进行强化,就会做出行为改变。

班杜拉对斯金纳行为主义延伸,也强调外界环境的影响,重视榜样的力量,认为人是在进行「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期望获得同样成果。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能力的感知,效能感高,更容易坚持,也表现更优异,反之,会容易放弃。

趋利避害,获得更多幸福和快乐是人的本能。研究人格的过程,也是探寻人类如何更幸福的必经之路。心理学家从他们自己的视角给出解释,有其合理性也有无法解释的边界,让理论更完善的摸索还将继续。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