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我深刻地体会到弗洛伊德对自我和本我的独特理解。他认为自我是对外界的适应和控制,而本我则是内心深处的原始欲望和冲动。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我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对心理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读后感(一)
最近读了著名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著作《自我与本我》,本书包含了《超越唯乐原则》《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自我与本我》三篇著论,读来受益匪浅。 在此之前,我早已对弗洛伊德这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有所耳闻,他与阿德勒,荣格三位并称为心理学界的三巨头,成就很高,地位也很高。所以这一次能够阅读他的著作,觉得非常的荣幸,也真的从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新的内容。 在这本书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的部分,相比较而言,这部内容是最通俗易懂的,也非常的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 在群体中的个体,主要有以下特征:失去意识个性,潜意识个性占上风。情感和思想受暗示和互相的影响,会想将接收到的命令立刻付诸行动,个体已经不是他自身,而是变成了一个缺乏主见的机器。 我们在很多集体的活动中,可以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在集体中,人们似乎都不如独自一人的时候清醒理智,他们或许斗志昂扬,也敢于去做平时不敢做的事情。 有的时候这种情况是很恐怖的,因为集体的力量非常的强大,能够产生非常大的破坏力。不过在一些比较积极正能量的团体中,因为群体的存在,反而让所有人都能够众志成城的去克服一些困难,创造更大的价值。比如在战争年代,一个群体的战斗力往往是很强的,因为他们都有着共同的信念和目标。 智力水平不高的人会把智商高于自己的人拉到与自己相同的水平线上。在这本书中提到,后者的智力发挥基于以下三个原因会受到阻碍:一是情绪高涨不利于进行正常的脑力劳动;二是个体在群体的震慑下无法自由思考;三是个体普遍降低了对自己成果的责任感。 在这本书中,还谈到了对爱的理解,强调了爱的巨大作用。“不管我在说话时用的是凡人的口吻还是天使的口吻,只要话中无爱,那我和空有其声的铜管及叮当作响的铃铛没有什么不同。” 在弗洛伊德的眼中,人是同时具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生命的出现,不仅是继续生存的动力,也是追求死亡的动力。这两种追求之间争斗和让步的结果就是生活。这样的论述,让我眼前一亮,拍手称绝。 再讲到自我与本我这个话题的时候,作者描述了一种非常值得探索的现象。 这与“道德”因素有关系,是一种心理良知,患者认为在生病的痛苦中可以减轻对道德的心理良知。虽然这种解释听上去并不是非常全面,但至少是我们可以相信的。不过对患者来说,这种心理良知并不是大张旗鼓地告知,而是潜移默化地存在于患者的身体里。患者不会觉得自己有罪,只是觉得身体不舒服。
这种心理良知就是身体痊愈的最大阻碍,而且,我们也很难让患者相信自己之所以病了这么久还没康复,都是这一原因造成的。 简单点说就是,人们可能会用生病的方式来作为对自己道德方面的谴责方法,从而减轻内心的负疚感,与此同时,自己也在不经意间抵制疾病的康复。 一个人本性中的善与恶都超出了他自以为的范畴,即他的自我通过意识感知所了解的范畴。但是通过更好的去了解自己,我们都可以更加真实的活着。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读后感(二)
一直对心理学有一点兴趣,恰好遇到了这边书——《自我与本我——总有“人”比你更了解你》。好哇,我也想多了解我自己一点,就来看看吧!
这本书是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对精神分析学的表达,书中提出的观点被公认为对人的心理做出了革命性的创新描述。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超越唯乐原则》。第二部分是《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在这个部分提出了“暗示”“力比多”“同一化作用”“催眠”“群居欲望”等心理学相关概念。第三部分是《自我与本我》,进一步解释了潜意识和欲望等心理学概念等。
关于唯乐原则可以这么理解:任何一种心理活动都是由负面的紧张情绪引发、并向着缓解紧张、获得正面情绪的方向发展。
以一个小男孩的例子来说,他依赖妈妈,当妈妈离开(消失)时他会不开心,为了缓解情绪,他经常会把玩具藏起来(消失),然后再找出来(再现),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获得玩具再现的快乐,也是他对妈妈消失的不满,另外还有一种观点是:满足自己的控制本能。虽然玩这个游戏就要不断经历消失的不快乐,但它依然是基于想要获得再现的快乐的前提。
上述小男孩的游戏,其实在成年人的世界依然存在:为了躲避某些痛苦,反而会用某种方式不断重复这些场景,从而满足自己的控制本能。比如有的人借写小说还原了自己的经历,虽然写作过程中需要回忆曾经的痛苦,但在故事的最后给了自己一个圆满也不失为一种快乐。
心理医生在进行治疗时,想要找到患者被压制在心中的所有记忆,但患者往往会通过“移情”的方式进行“强迫性重复”,这是潜意识的“自我”在作祟。
例如一位妇人连结三次婚,三任丈夫都在婚后不久患病去世;甚至有些人什么都没做,只是被迫遭受一切,却依然经历了同一种命运。
我们常说的“命运”,大概就是这样来的吧。
这样看来,人类追求快乐和自我虐待是相辅相成的事情。有时候自我虐待(包括被“潜意识”支配或是“前意识”的主动行为)是为了后阶段的快乐,或是掌控欲带来的快感;相反,为了达到某种快乐,则必先经历某些痛苦。还有与他人之间的“相爱相杀”,也是一样的道理吧。
那是不是可以解释为:不管做什么都是为了快乐;
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源于“自私”;
那是不是可以下结论:人类生来自私。
有点意思~这本书确实可以引发对心理甚至人性的许多思考,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呦。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读后感(三)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理论被广泛传播并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更有心理学家认为精神分析理论才是真正的心理学基础,毕竟弗洛伊德是最早开展心理治疗的心理师。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勇敢又受到争议的,因为是第一个进行心理治疗的人,而且精神分析理论以潜意识为基础研究人的心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自然会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弗洛伊德的理论延续至今依然在心理治疗领域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潜意识”、“力比多”、“欲望”等概念的提出,为我们研究个体早期经验的影响、释梦、OH卡牌研究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 本书包含了《超越唯乐原则》《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自我与本我》三篇著论,代表了弗洛伊德晚年的成熟理论,也是后期弗洛伊德对整个人的心理所作的哲学思考的结果。 通过阅读《自我与本我》这本书,我们可以清晰的去理解自己和他人行为背后的心理状况。更好的与自己建立内在联系,拥有强大的内心,面对纷杂的世间。
弗洛伊德提出了“唯乐原则”,即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寻求愉悦或以愉悦为目的的。 “唯乐原则”在个体婴幼儿时期表现最为明显。婴儿,身体感受到饥饿、口渴、尿片不舒服时,都是以哭闹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婴儿的养育者们会帮助他们改变这种糟糕的状况,让他们保持愉悦的状况。 婴儿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让自己愉快。不会去考虑与他们的快乐无关的任何事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比如到了幼儿时期和学龄期,个体会慢慢地隐匿起这种“唯乐原则”,“现实原则”会出现在这个时期。这个时候,内心活动还依赖“唯乐原则”的时候,就会出现阻抗,让个体的最终行为不一定倾向“唯乐原则”。
随着年龄的增长,直至成年,我们的行为举止会越来越倾向于“现实原则”,符合道德与法律的标准。我们的“自我”占据主导,“本我”慢慢地隐匿起来。但是这种“隐匿”大多数只会出现在群体生活中,也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待着的时候,行为表现都是很真实的“本我”状态,但是如果你到了一个集体中,不管是你的行为语言或者心理,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以符合群体要求。 比如,我们父母经常说的一句话:“孩子在家里和在学校就像变了一个人。”在家里,孩子自己独处并且父母都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所以会呈现自己本来的样子。但是,当他们加入了班集体这个群体,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群体心理”,在群体心理的作用下,他们放弃个体心理从而转用群体新思维方式去感知、思索和行动。从而形成班级凝聚力,凝聚力越强,这个班集体氛围越好,对班集体内的每一个学生来说也是最好的。
在《自我与本我》这本书中,弗洛伊德简炼地表达了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要点和学说精髓,语言朴实易懂,并且书中结合了很多个体案例,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让读者读起来没有障碍,没有心理学基础的读者也能读懂。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读后感(四)
文|琪雪 图|网络(侵权立删) 【原创不易,且看且珍惜】  《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懂得求人不如求己,靠人不如靠自己。 我深以为意,因为任何时刻,不抱有侥幸,不断壮大自己,才能成为自己最有利的靠山。 可当你环顾四周,你会发现有的人可以在历经千帆之后,幡然醒悟,最后变得独立。可是,有的人哪怕经历再多伤痛,依旧选择依附于他人。 究竟为何会如此?人与人之间为何会有差异?我们所说成就自我,什么才是自我? 最近,看了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这本书,心里颇有感触。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著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等。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 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对于“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唯乐原则”等概念作出了详细解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唯乐原则,最初的本我 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提到唯乐原则,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寻求愉悦或以愉悦为目的。 换句话说,人最初最原始的欲望,便是满足自身愉悦。 唯乐原则在个体婴幼儿时期表现最为明显。人在婴儿时期,如同一张白纸,未受礼法教育,也没有好坏的界限。他们所有行为,表现出来的便是要满足自己保持愉悦的愿望。 因为,在其感觉饥饿,或者不舒服时,会哭闹起来了。期望有行动力的父母,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保持自己身心愉悦。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开始接受教育,学习这个世界生存的规则,开始懂得何以为,何不可为。这个时候,人便开始明白,做人不能只让自己快乐,也需要顾及他人感受。 因此,虽然有时候内心活动还依赖“唯乐原则”,但是会出现阻抗,导致让个体的最终行为不一定倾向“唯乐原则”。 如果是接受教育阶段受阻,那么人依旧会表现出唯乐原则。这就导致,有的人虽然一把年纪,却依旧以自我为中心,事事以“我”为先。  超我成就自我 对于何为“我”,弗洛伊德认为,人由三种“我”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非理性的心理结构,它是由人本能和欲望构成。在婴儿时期,这种本我表现得最为明显。因为那时的人,依照“唯乐原则”行事,表现出来的是人最初的欲望,如饥饿、生气等。 自我,就是自我意识的存在和觉醒,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自我存在,让我们意识到我与他人的区别,同时调节着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 超我,简单来说,就是超越我本来的欲望。它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位于人格结构最顶层。它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 一般来说,本我是一直存在的,而自我是人在接受教育后慢慢演化而来。当人慢慢长大,进入群体生活时,会接触社会规范,明白道德的准则,因此产生约束“本我”的“超我”。 而我们所说的成就“自我”,是指在“自我”协调下,平衡本我和超我的最佳状态。  个体隐于群体,又高于群体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再有主见的人,只要她处于某个集体中时,整个人处事方式就会发生改变,会变得和周围的人一样。 因为,群体的情绪通过暗示的方式传导给他,导致他为顺应趋势进行效仿,从而失去自己原来的性格特点。 穿越剧一直是很火热,剧情大多是女性穿越回某个男尊女卑的世界,然后通过自己独立女性的特点,吸引到大男主,最后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我一直都认为穿越剧美好的结局是不存在的。当一个独立的人突然出现在一群需要依附或者习惯依附他人的群体中时,一定会慢慢失去独立这个特点。 刚进入群体时,因为和群体中的人接触的少,所以影响较少。可是,随着接触的深入,影响会逐渐加深。这个影响,简单来说,就是24小时在你耳边念叨你不应该这样,而应该那样。 除非是有特别强大的内心,否则个体注定会隐于群体。 可是,只要人离开群体,你的判断力又会重新出现。因为,当人离开群体暗示时,便会慢慢恢复理智。此时,个人的判断力又高于群体。 我们常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便是如此。 —END— 【我是琪雪,一个爱阅读,爱写作的理工女,用情打动,用文字温暖你。如果你喜欢我就点赞、关注我吧。】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读后感(五)
提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著作《梦的解析》。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创者,弗洛伊德以梦入手,研究分析了人的潜意识理论。此后,弗洛伊德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又先后发表了《性学三论》《图腾与禁忌》《自我与本我》《文明及其不满》等学术专著,文通最新出版的《自我与本我》这本书收录了弗洛伊德后期的三篇成熟作品:《超越唯乐原则》、《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以及《自我与本我》。
自我、本我、超我在如今已经是常常被提及的名词了,不过在《自我与本我》刚刚出版的时候,这些说法都是由弗洛伊德总结创建而成。
本我代表着我们最原始的、满足我们需求的想法,由遗传动物的本能和欲望而来。超我代表人内心的理想成分,由社会规范、道德伦理养成。自我则介乎二者之间,既要满足本能需求又要符合道德规范。
三者彼此并非完全独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是人们为什么有时会沉迷玩乐,有时又会勤奋工作。
在不同人的内心世界中,本我、自我和超我所掌握的能量也并不相同,这也是人在面对相同事件却表现不同的缘故。
在《超越唯乐原则》中,弗洛伊德提出,人们的行为并不总是遵循唯乐原则。在这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以寻求愉悦为目的的。但是弗洛伊德却发现,在人们的身上存在一中现象,就是人会不自觉的,强迫性的,重复某些痛苦的、不愉快的事情。这一特性被佛洛依德命名为强迫性重复。
在很多人的身上都有强迫性重复的表现,比如一位女性总是会遇到家暴男,然而她的第二任、第三任丈夫其实性情都很温和。后来人们发现,这位女性会不断用言语暗示她的丈夫对她实施暴力,她深陷强迫性重复之中。
那么为什么人会陷入强迫性重复之中呢,那是因为重复会带来“熟悉感”。在人的潜意识中,人更喜欢在“熟悉”的模式下工作生活,这是一种原始的本能。
在《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中,弗洛伊德指出,集体行为并不总是理性的,这也是“乌合之众”会产生的原因。再有集体中的个体会模仿其中的模范人物,在家庭中,如果父亲懂得尊重妻子,那么孩子也能学会尊重他人以及他们未来的配偶。如果父母有恶习,子女即便深恶痛绝,但依然会不自觉地模仿,这也是很多人会说自己越来越像父母的原因。
在今天,心理学不断的发展壮大,弗洛伊德的某些观点比如力比多已经被认为过于片面,但他确乎开创了心理学的新时代。想要深入了解学习心理学,弗洛伊德是不可绕不开的人物,他的这几篇著作同样需要认真研读。
越是了解我们自身,越是能够更好的生活。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读后感(六)
不知你是否存在这样的困惑:明明非常渴望亲近某个人,或者做成某件事,但有时候却又十分排斥、抗拒这个人、这件事,因而就陷入到强烈的心理冲突状态中。这种强烈的心理冲突,给我们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耗和身心痛苦,然而,我们面对心理冲突似乎无计可施,似乎只能在这种心理冲突中不断地挣扎。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类一切的心理问题和矛盾冲突,均源自于内心深处潜意识的本能。那么,人类真实的精神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呢?弗洛伊德的经典著作《自我与本我》或许能够为我们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精神病医师,不仅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更留下了众多经典著作。其中,《超越唯乐原则》、《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以及《自我与本我》这三篇著论,完成于弗洛伊德晚年时期,被认为是弗洛伊德成熟理论的代表性作品,论述了精神分析学的学说精髓。这三篇著论被收录于《自我与本我》一书,而这部书也可视为弗洛伊德晚年对人类精神世界进行的哲学分析。
精神分析学派作为欧美现代心理学的一种派别,对其他人文学科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但它更重要的作用,还是体现在心理剖析方面。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个层面。在《自我与本我》这本书中,弗洛伊德对人类的精神世界进行拆解,他揭示出人类真实精神世界的复杂性,也坦言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领域。
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永远存在着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斗争。假如我们留心观察便不难发现这种冲突与斗争。比如说,我们眼前站着一个人,嘴里却脱口而出另一个人的名字。再比如,我们书面回答某个问题时,写下的答案与自己心中所想的截然相反。其实,这些所谓的“口误”、“笔误”反而更能反映出我们真实的精神世界。
当我们越是深入领会《自我与本我》这本书中对于精神世界的分析,我们便越是会对这个领域着迷——因为它与我们这一生的命运紧密相关。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本我是一种处于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这也是我们生而为人最原始的本能冲动,比如饥饿和愤怒便属于本我欲望。自我则是从本我中逐步分化出的心理组成部分,它相当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为的就是调整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层,它就像一个道德审判者,凡事都要力求完美,追求至善的人格境界。
如果我们读懂了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个层面对我们心灵世界的影响,那么我们也就能够从现实的困惑中走出来,并且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行为模式等加以矫正,而不是凭借着本能冲动来行事。如果我们知晓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便可以利用精神分析法来剖析自己的心灵问题,从而找寻到一条适合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心灵之路。
就像开头时我们提到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渴望亲近某个人或者做成某件事时,却又开始对这个人、这件事充满了抗拒和排斥。从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学说出发,我们通过层层分析,便可能得到部分答案。
我们之所以出现这种强烈的心理冲突现象,那是因为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相互作用:超我抑制本我的冲动,自我则为了平衡超我与本我而寻找合理的方式、适当的机会,以满足本我的需求。于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出现的口误、笔误,便是自我在满足本我。通过这些所谓的口误、笔误甚至梦境,我们看到的是那些被抑制的欲望和需求,这些始终处于被抑制中的欲望和需求,才是我们的真实本性。通过这样的剖析,我们将会更加接近自己那真实的精神世界。
所以你看,假如我们不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常识,我们就难以认识我们的真正需求,更难以随时调整我们的心理状态。弗洛伊德的这部《自我与本我》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读起来会感觉内容艰深、难以理解。但是,假如我们将书中的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特别是我们自己的经历相结合,那么就会发现,心理学果然大有用途,我们也就更加认同弗洛伊德的那句话——人类真实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领域!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读后感(七)
《自我与本我》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于1923年发表的。这本书对人的心理及其活动的描述非常新颖、具有革命性。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之父”,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生于1856年,卒于1939年因为口腔癌去世。他写的《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在新的领域,他开创了潜意识的研究,对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而本书也是值得一看的心理学方面的好书。 有时候,会听到这样的话,“总有人比你更了解你”。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你读了这本书,了解了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简练的论述和论证,你就会找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我们通过阅读,初步了解到书里除了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要点和学说精髓,作者还让我们关于“意识”、“潜意识”、“欲望”、“群体”、“本我”、“自我”、“超我”,“力多比”……等一系列心理学领域里诸多的关键性概念。 虽然专业性很强,最初难免会懵逼,甚至悲催的发现,有些根本就看不懂,有的看了觉得自己性格是否会被撕裂……但是,当我们把浮躁的心沉淀下来,又会反差的觉得世界原来如此美好。 书中含《超越唯乐原则》、《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和《自我与本我》,是弗洛伊德后期关于精神分析学的修正、补充和发展的重要论著。它不仅代表了弗洛伊德晚年成熟理论,还是弗洛伊德对整个人的心理所作的哲学思考结果。 在《超越唯乐原则》中,讲了唯乐原则,所谓的唯乐原则,它是弗洛伊德在实践分析总结,反复论证后提出的原则,他觉得人们所有心理活动都是寻找愉悦或以愉悦为必达之点。从弗洛伊德发展开去,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除了求知层面的需求外,受众阅读还有消遣和娱乐的需求。这些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作者从思维的普遍角度研究分析的。 《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这篇是分别从群体和个人心理论述、暗示和力多比、爱和催眠、群居欲望等等。 而在《自我与本我》中,弗洛伊德从“意识和潜意识”、“自我与本我”、“自我与超我”等五个方面更深层次的探讨了精神分析领域的诸多问题。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二十四重人格”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两本也是与之类似的书,以前,我对这样的书籍不说深恶痛绝,但一直没有勇气读一读,如今,《自我与本我》改变了我之前的所有看法。于是推荐给大家。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
暂无评分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2022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读后感(八)
人为什么睡觉会做梦?梦醒时分,为什么有时能清晰地记着梦境里的内容? 幼小的孩子,为什么喜欢不断地重复玩同一个游戏:如把心爱的玩具藏在床底或偏僻的角落,又或是重复地听同一个故事,重复看同一本书,是什么心理? 惊恐、恐惧、畏惧虽是同义词,但实际意义上,它们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当一个人置身在一个群体中,心理上会出现哪些反应或变化? …… 这些司空见惯的心理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答案就在《自我与本我》这本心理学书中。 作者是著名心理学家——费洛伊德,他曾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创始人。他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和研究,著有《梦的解析》。晚年著有《超越唯乐原则》、《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自我与本我》三篇成熟理论论著,是对人整个心理所做的哲学思考的结果。 所提观点“潜意识”“力比多”“自我”“本我”“超我”等心理学重要概念,对人类的心理学研究做出了革命性的创新描述。 近日,作为心理学菜鸟,拜读著名心理学家费洛伊德著作的《自我与本我》一书,书中收录的是他晚年三个研究成果。让我窥见这位伟大心理学家——精神分析研究领域的先驱,用一生的观察、研究,提升了我不少心理学认知。分享其中二点。
一、唯乐原则。 费洛伊德多年的观察和研究,他认为:一切心理是根据唯乐原则来进行调整的。任何一种心理活动都由某种负面的紧张情绪引发,最终向着缓解紧张,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获得正向情绪方向发展的过程。 他还认为:人的心理中枢中所有能量,源于本能冲动。当某种本能或它的索求,与另一个本能的目的和索求融合时,则形成自我的统一体。而本能受到压制时,就要另寻他路直接或间接满足,本应产生愉悦情绪的,但自我却觉得非常不开心。 也就是说,当人刻意压制某些本能冲动,有意识地违背唯乐原则,心理中枢就会产生一些负面期待,转到潜意识中,这时候就可能现实无法实现的需求,在梦中却能实现。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美国著名历史学教授伟格利说:梦境是现实的反面。 很多人与这位教授持有的观点是一样的。梦里的一切是虚幻的,现实并不存在。 然而,费洛伊德从精神分析角度认为:梦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梦产生的动机因愿望而起。当人心怀愿望时,潜意识就会偷偷地跑到意识层面,通过梦来实现和满足心理需求。 唯有一种例外,不是围绕唯乐原则,那便是因外界突发意外造成的心理创伤,患了神经恐惧症的人,他们的梦境不是为了实现某种需求,而是不断重复现实中可怕的遭遇。 二、群体心理。 费洛伊德在本书《群居心理与自我分析》这部分,就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引用了勒庞在《乌合之众》中的观点指出:个体无论什么生活习性、个性、职业或智力,只要加入了群体,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群体心理。在群体心理的作用下,他们放弃了个体心理转用群体的新思维方式去感知、思索和行动。
个人在群体中,就像被催眠了一样,群体怎么行动,个体也怎么行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个: 1、群体中人数众多,个体产生权利变大的错觉,会把曾被压制的本能冲动释放出来。 2、群体中个体互相影响。 3、暗示性。 当个体在群体中,很多心理会与群体保持一致性。举个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例子:一群人到了一个路口过斑马线,如果大家老老实实地走斑马线,个体就会跟着群体走。一旦群体中有人敢带头横冲直撞,抱着“司机不敢直接撞上来的心理”不守交规,其余的人看到违规带头的人没事,个体间的互相影响和心理暗示后,便开始纷纷效仿,这就是群体心理。 群体心理在宗教和军队的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尤为明显。 除了人具有这种群体心理,动物界也存在群体心理。如羊群中的领头羊走哪里,其它羊跟着走哪里。深海里的领头鲸冲上海滩自杀,其它鲸也会义无反顾地跟随。 在本书中,心理学家费洛伊德对心理学提出的观点除以上两点,还有非常多。如“意识”和“潜意识”、“自我与本我”“自我与超我”,虽没有直接下定义,但他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用专业而严谨的语言,阐述了心理形成和转化的动态过程。 作为心理学菜鸟的我来说,费洛伊德的这本专业心理学论述,比我更了解“我”,我提升了不少认知。想对自己有更多认知的童鞋,可自行去拜读。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读后感(九)
寒冷的冬日里,一群豪猪为了取暖而抱在一起,不过他们很快就感知到了对方身上的刺,于是又纷纷散开。当取暖的需求迫使他们不得不靠近时,这个过程便开始循环出现。他们在受冻和被扎的刺痛间不停徘徊,直到找到了一个适当的距离。
这就是叔本华著名的“豪猪法则”。人和人之间也是一样,人类生活在群体中间,是因为需要互相取暖,可是又不能忍受过于亲密的距离。
弗洛伊德说,几乎所有长期存在的二人亲密情感关系,不管是婚姻、朋友还是亲子关系,都潜藏着对立和敌视的程序情绪,只是这些情绪一直受到压制,很难被人发现。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创始人。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他深信神经病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而奏效的。弗洛伊德特创的精神分析治疗法,用以挖掘患者忘记了的观念或欲望。
《自我与本我》里收录了弗洛伊德后期的三篇成熟作品:《超越唯乐原则》、《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及《自我与本我》,简练地表达了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要点和学说精髓。其中的《自我与本我》发表于1923年,是弗洛伊德最后一篇重要著作,被公认对人的心理及其活动做出了新颖的、革命性的描述。
01. 神经症的成因 作为一个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最开始的研究对象是神经症患者,研究课题便是神经症患者的反常行为。他发现,这类患者的反常行为并非单纯、无目的和无意义的,而是有着特定的形成原因。因此,他认为,精神科医生的任务应该是去深刻挖掘神经症患者的心理原因。这种发现一定能帮助医生,从根本上治愈精神疾患。
弗洛伊德注意到,在神经症的心理过程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幻想,以及由不能得到满足的愿望促成的幻觉。这些人更在乎的是心理现实,而不是客观现实。与梦境、催眠一样,他们只向强烈的情感愿望屈服。
情感联系的初级表现就是认可对方。男孩从小时候就会观察和体会父亲,崇拜父亲,甚至想取代父亲,他在“情绪依赖”的影响下,把母亲当成自己的恋人。这就是“恋母情结”。
青春期以后,男孩开始用其他女性来取代母亲,但是有时候这个过程也会出现偏差。男孩不仅没有脱离母亲,还对她产生了同一化。他开始效仿母亲,把自我变得极为重要,产生同一化,进而取代他,把他投射到自我身上。
其中,抑郁症最常见的诱因就是在现实中或情感上失去了自己钟爱的对象,于是患者开始自我贬低、自我批判,甚至自我责罚。
自我在其中被一分为二,一部分对另一部分大发雷霆,后者被投射所改变,失去自我,前者在良知的引导下自我批判。
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批判不会太刻薄或缺乏公正性。而神经症的患者自我分裂的现象则非常明显,他们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太大。理想自我难以得到满足。
02. 自我满足
尤其在恋爱过程中,过度理想的推论会产生干扰,模糊了现实世界。在一部分人的恋爱选择中,对象就是那个难以实现的理想自我,而他们想象中理想的恋人应该是完美到几乎不存在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自恋欲望,这些人选择另辟蹊径来寻求自我满足。
为了追求完美对象,他们所做的的一切都变得合情合理。为了取悦对象而发生的事情都不受良心约束。在这盲目的爱当中,人很快就会沦为罪犯,甚至毫不悔改。
弗洛伊德指出,若是将患者内心深处的思想分析、诱导出来,那将在治疗上取得一定的效果。
03. 自我与本我
研究后期,弗洛伊德将研究对象从神经症患者扩大到了整个人类。在《自我与本我》中,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作了专门的分析。
心理可分为两部分:自我和本我。本我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它是由遗传的本能和欲望构成的。本我是一种非理性的冲动,它完全受唯乐原则支配,一味寻求满足。
而自我是受知觉系统影响经过修改来自本我的一部分。它代表理性和常识,接受外部世界的现实要求。它根据唯实原则行事,用以控制和压抑来自本我的非理性冲动。
弗洛伊德说:自我受到沉默但强大的死的本能的统治,本我希望能够在唯乐原则的指导下获得安宁的生活。
生与死的本能一直都在发生争斗,他们互相抵制,互相攻击,大多数人都会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而少数人则会失去平衡。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读后感(十)
弗洛伊德有这样一个比喻: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御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
是不是感到有点晦涩难懂,那就简单地说。
弗洛伊德提出了自我、本我和超我的三个概念。
“本我”就是追求快乐的,无意识、无计划的,最原始,像婴儿那般。
“自我”就是“我”的觉醒,人类特有探寻自己的开始。
“超我”就是追求完美,也就是高维度的唤醒。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称得上心理学泰斗弗洛伊德的经典著作。
本书包含了《超越唯乐原则》、《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自我与本我》三篇著论,代表了弗洛伊德晚年的成熟理论,也是后期弗洛伊德对整个人的心理所作的哲学思考的结果。
有点像人的三重觉醒:天性、自性和超性。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到看山还是山。
年轻的自己,不知愁苦为何物。有万般青春可以肆意挥霍,享乐便是首要需求。人生海海,想那么多做什么,快乐至上,追逐可能给自己带来满足感的东西。可能是一件梦寐以求的奢侈品,一个让自己心动的影子,排几个时等来的一笼包子。
复归婴儿,一派天真与自由。
我们贪吃、贪睡,追求快乐。这是人性。也就是本我。
随着时间的流逝,年华的老去,经历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起起伏伏,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与别人有何不同。探寻起了自我的不同。
它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任何能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许还有仍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东西。
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
它是泛道德,伦理角度的我。也就是王阳明先生讲的“致良知”。
人需要悟,修炼而超我。跨越了本我和自我的人生,才会变得更有意义,更加做自己。
明心见性,从容洒脱。
弗洛伊德是西方研究人心的,老子是东方研究人心的规律的。无论东西方,如果是真理的东西,便是描述有万种变化,其义却是异曲同工的。
晚年的弗洛伊德,同样研究了一辈子,体悟到人就是从本我到超我一种探索的过程。再探索与佛家所说的,自性、本性与佛性,如出一辙。每个人的超我都存在,需要自身不断的向内求,自己悟到的便是自己的。
哲学终极三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何处去。
人的一生,只是经历的过程,从认识自我,到控制自我,到醒悟自我。
人离不开三个我,我们在这其中打转,常常一个起来,另一个被压制。像是易讲的,太极。循环往复,当下的清净,便是最高的境界。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读后感(十一)
关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大概在心理学里无人不晓,他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他还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
《自我与本我》是弗洛伊德最后一篇重要著作,发表于1923年。他在书中提出的观点被公认为对人的心理及其活动做出了革命性的描述。这本书自出版后已经有了多个版本,我现在手里这本是《自我与本我》的精装典藏版,书中包含了《超越唯乐原则》《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自我与本我》三篇著论,代表了弗洛伊德晚年的成熟理论,也是后期弗洛伊德对整个人的心理所作的哲学思考的结果。
在《自我与本我》中,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作了专门的分析。书中弗洛伊德简练地表达了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要点和学说精髓,以及“潜意识”“欲望”“群体”“自我”“本我”“超我”“力比多”等一系列心理学领域重要的概念。
首先人的心理可分为两个部分:自我和本我。自我,代表理性和常识,能够接受外部世界的现实要求。因此,它根据唯实原则行事,它的大部分精力用以控制和压抑来自本我的非理性冲动。它主张克制,但不否定本能的要求,它提倡通过迂回的途径来满足这种要求。
本我,则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它是由遗传的本能和欲望构成的。在本我中,充满着发自本能和欲望的强烈冲动,它们始终力图获得满足。因此,本我,其实是一种非理性的冲动,它完全受唯乐原则的支配,一味地寻求满足。
自我与本我的关系就像骑手和马的关系。其次,在自我中还能作进一步的区分,这就是分作自我和自我的典范。后者被进一步明确为超我。超我是人性中高级的、道德的、超个人的方面。它也是人们通常说的良知、自我批判能力一类的东西。它代表人内心中存在的理想的成分,因此也叫自我的典范。它以良知的形式严格支配着自我。
弗洛伊德早期是作为一个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来从事研究的,所以他的观点中存在着十分明显的错误倾向,它们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泛性论倾向。弗洛伊德早期用性本能的作用来解释神经症的起因,在那个特定的领域中这也许可以说是一个重大发现,至少可算是颇有创见的一家之言。可是,他在后期却进一步用这个理论来解释一切人的行为,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流露出十分清楚的泛性论倾向。其次,他的理论也是一种非理性主义的理论。他把非理性的情绪、本能、欲望提高到了首要的地位,把它们当作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基础和动力。第三,当他把本能、欲望等一些先天遗传的心理倾向作为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时,忽略了外部世界、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对人的行为所起的决定性影响。从这方面看,他的思想有着唯心主义的倾向,也就是书中的“超越唯乐原则”。
《超越唯乐原则》人们原先以为,决定人的行为的主要动力是唯乐原则,即寻找快乐和满足,因为这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可是,弗洛伊德经过研究移情现象发现,即便在唯乐原则占优势的情况下,也存在着某些方法和手段,足以使本身并不愉快的事情成为人心中追忆和重复的主题,有某些超越唯乐原则的倾向在起作用,这就是强迫重复原则。本篇文章的主要贡献是指出了强迫重复原则的存在,第一次把本能概括成两大类且指出它们的对立作用。
强迫重复原则要求重复以前的状态,要求回复到过去,这也正是由本能决定的。本能是生物惰性的表现,是保守的。生的本能也是性本能,是安静状态的破坏者,它们不断产生出其释放一种愉快的感受的张力;死的本能仿佛是不引人注目地发挥其作用的,是破坏性的。这两种本能作用相反,又始终同时并存,使得人的生命运动历程总是带着动荡不安的节奏。
弗洛伊德指出,若是将患者内心深处的思想分析、诱导出来,那将在治疗上取得一定的效果。
这些是弗洛伊德早期研究的方向,然而,到了1905年之后,他的研究进入了人们通常划分的后期阶段。他晚期的立足点越来越高,探讨的问题越来越一般化,研究的对象从神经症患者扩大到了整个人类。从这个角度看,弗洛伊德使他的研究哲学化了。
在《群体心理学和自我分析》中,弗洛伊德表达了在群体中,个人的特殊的后天习性会被抹杀,他们的个性也会消失,同质的东西会淹没异质的东西。在群体中智力功能遭到群体抑制而情感性得到增强,群体会变得暴躁、冷酷。
使群体得以构成和稳固存在的关键因素是力比多联系。力比多是从情绪理论中借用来的一个语词,我们用它来称呼那些与包含在“爱”这个名词下的所有东西有关的本能的能量。为了说清楚问题,弗洛伊德举出了两种认为构成的集体作为例子:教会和军队。
还提到了自居作用,自居作用是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的一人与另一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的表现形式。还提到了对爱的理解,当我们陷入爱之中时,大量的自恋力比多溢到对象身上。我们爱他是因为他具有那种我们自己的自我所力求达到的完善性,通过曲折的方式把他作为一种满足我们的自恋性的手段。
读完《自我与本我》这样的书籍可能还不理解,那么需要我们多读几遍。总有“人”比你更懂你,而这个“人”或许还是你自己。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读后感(十二)
我们可以用多么简练的方式来概括你的内心?这里有答案
提到心理学,我想,弗洛伊德这个名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绝对不陌生,《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最著名的心理学著作轮作了,他技术了许多的梦来阐明他的理论,有来自病人的个案,也有群体心理的研究。这本书奠定了他在心理学界的地位。然而,如果你读读《自我与本我》,你就会发现,佛洛依德在探讨精神分析学说和潜意识理论的必读书里更成熟的是《超越唯乐原则》、《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及《自我与本我》,其中,1923年发表的《自我与本我》无疑是精神分析学中最后一篇重要的作品,而这三篇作品,都收录在我手里这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自我与本我》中。
也许心理学对于普通人而言是一个神秘而陌生的领域,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里又是一个熟悉而亲切的世界。每一个人都必然会接触到这些心理上的问题,而我们所需要做的,便是真切地认识它。所以,读读这样的心理学著作其实非常必要。当你在面对那些无法解析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总是可以找到很多的那些节点,以此来作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理解的真实内容,不管我们从什么角度去分析,我们总可以真实地理解到世界的内容。
以《超越唯乐原则》里的一段话为代表,“行为主体好象只有一种被动的经历,他对这种经历未曾施加任何影响,但在这种经历中却遭遇到了同一命运的重复”,这段带有一点神秘语言的文字,其实是对人们内心行为的真实剖析。在这里,弗洛伊德举了塔索(Tasso)的浪漫史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里的例子,诗歌式的描述文章里,主人公坦克雷德在战斗中无意中杀死了他的一生挚爱——克洛林达。因为他穿着敌军的盔甲,而之后坦克雷德开始发现,他进入了梦魇的世界,神秘和陌生的森林阻断了他的路途,当他挥刀的时候,灵魂被囚禁在森林里的克洛林达开始诉说,这样的梦境和理解,这里的内容则由我们所可以见到的。
也许你觉得读心理学的著作也许是很难,但是在弗洛伊德书里,我们其实不仅仅可以看到那些艰深的心理呈现,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很多有意思的故事。而且弗洛伊德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理论上的叙述,而是从自己的个人角度来好好去分析的,但是在自己的内容了,我们可以见到很多不同角度的叙述。
再如《自我与本我》这一章里,“自我与超我(自我的理想状态)”里叙述的故事则不同,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本我“是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是生物性冲动和欲望的贮存库”,所以弗洛伊德也说了,“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真正意义上的“人格”便应当是如此的。自我与本我其实本质上也是矛盾的,因为在少数人身上表现出来的趋向进一步完善的坚持不懈的冲动,可以很容易被理解为是本能压抑的结果。这种压抑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部分的基础。在这个世界,我们就可以见到了,真正的美好,我们所见到的时代总是我们看不到真实内容的。
弗洛伊德的思想也许深邃,但是我们在里面所见到的其实不仅仅只是这样的内容。读读这些深邃解析人性的真实故事,也许我们可以真的看到更多的内容,在不同的领域里见到的内容也许我们真的不同。但是读这样的书,其实对内心的剖析,完全可以真切的一点的。《自我与本我》里的这三篇文章其实就代表了弗洛伊德的真实水准,以此来叙述,我们才真正地见到了此刻的真实内涵。在心理学发展不断完善,压力又不断增加的时代,读读这样的书吧,也许你就会更清晰地认识到了你的内心。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读后感(十三)
经常遇到一些朋友自怨自艾,说自己没有能量,差极了,情绪内耗的同时,我们总是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那么如何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2个概念:自我与本我: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在我们的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识。这里所说自己的一切指我们的躯体,我们的生理与心理活动。
本我是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是生物性冲动和欲望的贮存库。本我是按“唯乐原则”活动的,它不顾一切的要寻求满足和快感,这种快乐特别指性、生理和情感快乐。本我由各种生物本能的能量所构成,完全处于无意识水平中。它是人出生时就有的固着于体内的一切心理积淀物,是被压抑、摈斥于一时之外的人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生命力、内驱力、本能、冲动、欲望等心理能力。
其次,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认为,本我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它是由遗传的本能和欲望构成的。在本我中,充满着发自本能和欲望的强烈冲动,它们始终力图获得满足。自我则是自己意识的存在和觉醒。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著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等。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里比多”(Libido)、“心理防卫机制”等概念。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
他著作的这本书包含了《超越唯乐原则》《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自我与本我》三篇著论,代表了弗洛伊德晚年的成熟理论,也是后期弗洛伊德对整个人的心理所作的哲学思考的结果。在书中弗洛伊德简练地表达了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要点和学说精髓,以及“潜意识”“欲望”“群体”“自我”“本我”“超我”“力比多”等一系列心理学领域重要的概念。弗洛伊德在书中提出的观点被公认为对人的心理做出了革命性的创新描述。
01 快乐:超越唯乐原则
人的本性总是喜欢倾向快乐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案例总是相反的,比如强迫重复,杀人犯总是会反复梦到当时的场景,感情里地位较低的人总是爱得很卑微,让自己不快乐。
既然人都是倾向于快乐的,那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自找不快乐呢。对于这种现象,弗洛伊德提出了超越唯乐原则。
如果将人的心理当做一个器官,就像生理器官会因外界的刺激受伤一样,心理器官也会对外部的刺激创伤做出响应,而这种响应就是不快乐原则。
费洛伊德认为唯实原则和唯乐原则看似对立,实际上仍以快乐为目的。当考虑现实条件,控制本能冲动时,就是为了避免痛苦,获得快乐。只有两者保持平衡才是是精神健康的条件,否则将导致精神方面的疾病。
而重复性原则,虽然重复性的行为看起来并没有多么快乐,但由于人们在行为的重复中获得了掌控感而感到快乐,才驱使我们不断地重复下去,重复这种快乐的体验。
02 自愈:群体的力量
公元400年,古希腊医圣Hippocratic说:“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病人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他强调了人体自身的力量。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具有以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为主的人体自愈系统,人类生命就是靠这种自然自愈力,才得以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得以生存和繁衍。
当人体的这种自然自愈力下降时,就出现了疾病和衰老,所以增加人体自然自愈力是修复疾病的关键。这个理论在心理上同样适用,因为人是身心统一的动物,身体和心灵组成了人的整体。身体是心灵的载体,心灵是身体的指挥。如果指挥系统出现了问题,身体的各个器官就不能很好地工作。
想一想爱条广场舞的大妈,想一想组团跑步的小伙伴,想一想在教室一起高声读书的孩子们,就会知道在群里中产生的这种力量即是韵律的自愈。
03 逻辑: 自我,本我,超我
现代社会,我们常常由无法意识到的因素决定或者影响着我们的情感和行为。这些无意识因素可能是造成他们痛苦与不幸的来源,这些痛苦可能表现为我们可以看到的症状,也可以表现为困扰自己的人格特点,或者表现为工作、人际、亲密关系上的困难,情绪的不稳定以及自尊的受损。
由于这些因素都是无意识的,家人朋友的忠告、阅读自助心理书籍、甚至依靠再坚强的意志力也无法缓解这些痛苦。
佛洛依德在无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精神的构成就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他认为最原始的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是无意识的结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是同肉体联系着的。
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它处在本我和外部之间,它与本我不同,是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来活动的。
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通常所讲的良心;另一方面就是自我理想。超我的主要职能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
最后, 其实你发现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树立超我,然后变成自我再变成本我的过程。当然变成本我后,人几乎是意识不到的。
《自我与本我》这本书, 弗洛伊德用自己的经验来告诉我们自我与本我。当自我用本我创造了超我的时候,他也许只是重新恢复了从前的自我形象,重获新生。总有一个人能够比你还要了解你。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读后感(十四)
对心理学领域略有涉猎的人,无一不知晓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即便我们在讨论日常的梦境时,也会援引到他的著作《梦的解析》来做注脚。笔者近日有幸拜读他晚年时期的论著《自我与本我》,得以从一个崭新的角度了解心理学,了解神经类疾病潜在的内因,也从他的文字风格中了解到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是多么的令人钦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被称为“维也纳第一精神分析学派”。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他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力比多”、“心理防卫机制”等概念。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
《自我与本我》这本书包括三篇论著,分别是《超越唯乐原则》、《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及《自我与本我》。这三篇论著侧重的内容不同,但在论述方法和切入点的角度来看,又是紧密衔接的。
弗洛伊德博学多才,在自己研究的精神分析心理领域深耕细作。他对行业、他人观点有着细致的分析与研究,也常因对别人论点的关注引发思考,用他人的观点来佐证自己的论点,并进行深入挖掘,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
在《超越唯乐原则》一文中,他借用古斯塔夫.费希纳的观点,向读者解释唯乐原则,即“只要心里活动超过某个特定数值,进而达到近乎完全稳定的状态,就会产生快乐。反之,如果它与这个数值偏离,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他还强调,唯乐原则在心里占据绝对的支配的地位。接着,他又在此基础上推导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看上去有些矛盾,他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的内心深处有一股被迫奉行唯乐原则的倾向,但又遭到了抵抗,所以最终的行为并不一定是倾向唯乐原则。”这一观点来自于他的医学实践——“创伤性神经症”,推测的结论是“心理确实存在超越唯乐原则的强迫性重复”。
何谓“强迫性重复”?即“同一事物一再反复”。如年幼的孩子对滑滑梯、跳蹦蹦床,躲猫猫之类的游戏十分感兴趣,他们对这种重复的游戏活动丝毫不会厌烦。甚至在读故事这种注意力相对集中的活动中,孩子对同一个故事也能非常乐意反复听和读,即便大人对读的故事稍作改动,孩子还会把不同之处纠正回来。孩子不停地重复同一件事,不停地确认事件的同一化作用,这是孩子产生正常情绪的方式,仍然符合唯乐原则。
而神经症患者经历的强迫性重复,产生的是负向情绪,超出了唯乐原则。小说《艾莉诺好极了》中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不同。主人公艾莉诺常给人一种格格不入的怪异感,她坚持每周三晚上跟妈妈通电话,忍受妈妈的冷漠和嘲讽。她一本正经地告诉朋友,妈妈被关在监狱服刑。朋友从她的不寻常举动察觉她已经病了,建议她去看心理医生。原来她从小就没有父亲,母亲年轻时十分漂亮时尚,生有她跟妹妹两个孩子。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出入各种高档场所进行消费,恣意生活。艾莉诺十岁的时候,母亲的生活极度落魄,无以为继,这位母亲竟制造火灾带着两个孩子自杀。艾莉诺在这场火灾中脸部被轻度烧伤,她被救下后想返回现场救出妈妈和妹妹,却被告知她们已经死亡。从此以后,身心受到伤害的艾莉诺在成长的路上一直否认这件事的发生,不愿接受事情的结果。她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这一切事故的原因由她造成,所带来的后果和创伤皆由她承担,抑郁就此产生。她每周三跟母亲通电话的行为就是一种负面的强迫性重复,那些被压制的记忆痕迹没有被压制住,它们与正常生活中的经历结合起来,形成了梦境中的幻想——母亲还活着,罪大恶极被关进了监狱,不仅如此,她还牢牢地掌控着艾莉诺如今的生活。可怕的是,这种强迫性重复也会阻碍治疗,她宁可记忆消失,也不愿去配合医生回忆。最后,在心理医生的努力引导下,她亲口说出了真相。这时,她才从噩梦中解救出她自己,真的痊愈了。事故的责任不在她,她自己是可爱的,她仍愿意接纳妈妈,想去爱着妈妈,纯属正常的。利用心理学的方法治愈疾病,这就是心理学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
弗洛伊德既有对待科学研究的客观态度,也有保持个性的固执。在《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一文中,他把柏拉图提出的“爱欲”一词替换成自己研究的精神分析的力比多概念,即“性”。为了不改变自己的观点,他坚称自己不会为了迎合大众而向懦弱屈服,十分有趣。这是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书籍,如果你是从事这一行的专业人士或对心理学颇有研究的人,不妨去读读,一定能让你获益匪浅。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读后感(十五)
在《三生有幸遇上你》这部剧中,田敏为了帮助自己的恋人马勇,一步步走进深渊,先是黑了老板儿子侯爵的电脑,把对方的邮件公布于众,后来又转走了公司账上的两千万,吓唬公司老板。
田敏在这个时候已经在一步步丧失底线了,但她并不觉得自己有错,因为她觉得她的行为没有真正的伤害到对方。
却没有想到,马勇会突然转走那两千万,在田敏的心里,这些钱是应该被还回去的,但是马勇已经被嫉妒冲昏头脑,他觉得这两千万,是他应得的,拒绝归还。
田敏没有再继续帮助马勇,她决定远离这里,却没有想到会在救人的时候,牺牲掉自己的性命......
尽管田敏在最后的关头醒悟了,但她在前面为了爱情失去底线,放下良心的行为,却是很难让人理解的。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这样的人。
他们明知道爱人做得不对,但还是会慢慢接受,让对方的行为压过自己的良心。
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是“恋爱脑”,但却并不知道如何去避免,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书籍《自我与本我》中,从专业的角度,讲解了这一问题。
书中认为大多数爱是有需求的,当需求被满足后,并不会停止,还会再生,所以人们会对爱的对象产生占用欲。
所以,有的人的爱会在一开始“需求过剩”:
“让喜爱的对象在某种程度上免于被苛责,并高度评价对方的所有特点。”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便是这个道理。
但其实,这是自恋带来的一种错觉。
就如《自我与本我》中所说:
“对待对象其实就像对待自我一样,在爱中大部分自恋的力比多都涌到了对方身上。在有些人的爱欲选择中,对象就是那个难以实现的理想自我。”
随着这种需求和爱的程度的增加,自我会变得前辈起来,而对象会越发高不可攀。
直到自我做出牺牲,被“对象”消灭掉。
这就如同是恋人之间的一场角逐,一方失去自我,表现出顺从,另一方便会在情感世界中独大,拿捏对方。
所以出现田敏这样的女孩子并不奇怪。在我看来,女孩子在恋爱中是很容易失去自我的,她们更多会先付出,不断付出,直到发现自己的爱让对方看不清自己,变得越来越敷衍,在一次次失望中,最终让自我再次觉醒。
《自我与本我》中,把这种爱的极端形式,称为是“着迷”活着是“被爱驱使”。
在这种形态的爱中,自我是十分贫乏的,所以它很容易奔向对方,放任对方取代自己最重要的部分,即理性自我。
就像是被爱催眠一样,我们会在爱人面前,表现出无比的顺从,而这种顺从,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变得不像自己。
这样的自己,会为了取悦对方而不受良心的约束。
这便是盲目的爱,其表现形式便是,为了爱而去做失去底线的事情,为了爱而甘愿被对方驱使。
想要改变这一现象,自我则需要借助投射到对象身上的自恋,不断按丰富完善自己,这样,自我才不会被“对象”打败,从而牺牲掉。
不得不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这么深奥的问题,可以讲解得如此接地气。
作者西格蒙德·弗洛还说:“自我是在外界直接影响和‘感知——意识’系统得调节下发生变化得本我部分,它在一定程度是表面分化的延续。”
“当自我用本我创造超我时,它也许只是重新恢复了从前的自我形象,重获新生。”
这位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
在这本《自我与本我》中,包含了《超越唯乐原则》、《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自我与本我》三篇著论,其中一系列的心理学观点,都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就如对爱情和催眠的讲解。
如果你对自己还不是很了解,那可以看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