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杀人》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心理研究之作,探讨了凶手背后的动机和心理原因。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揭示了人们在何种情况下会走上杀人的道路。作者深入剖析了罪犯的心理,引发了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整部书让人触及内心深处,引发强烈共鸣。
他们为什么杀人读后感第一篇
对美国犯罪学家朗尼·阿森斯的学术生平和研究成果做了一个综述,有意思的部分是阿森斯在犯罪学这个偏重定量研究的领域特别执着于定性研究,于是在研究成果非常扎实的情况下还是一直坐冷板凳拿不到终身教职,但仍然孜孜以求。这本书提及阿森斯定性研究方法的部分对我上学期刚学完的内容是很棒的参照。我自己做定性研究的时候经常怀疑:样本量太小,文本量太大,太枯燥了,除了自娱自乐真的有意义吗?看完觉得这些怀疑都得到了回应。 另一个回应到的思考是关于暴力犯罪的形成,是否存在“天生罪犯”这件事,阿森斯认为暴力罪犯有一个必经过程“暴力化”:暴虐化、交战状态、暴力表现、恨意。(从这个核心观点的翻译就看得出中文翻得蛮糟糕的,不推荐。 其中暴虐化包括:当事人在自己人生早期被暴力伤害镇压的经历(通常是家暴),目睹亲密他人被暴力伤害的恐惧经历,被教唆用暴力解决问题的经历。 后续三个阶段包括当事人转向用暴力解决的思考和决定过程,通过使用暴力解决了问题、获得名望,最终收到一点微小的侵犯挑衅也会决定用不成比例的暴力犯罪回应。 这个理论和我读过的很多罪案记录分析都是吻合的,另外有很多罪犯也不会被问到自己早期与犯罪事实无关的经历,比如是否受过严重伤害。读的过程感受到了家暴不只是其中一种罪行类别,更是社会上普遍暴力传承的管道。和日常会接触到的家暴现象、日常交流中的暴力教唆相比,社区、学校、各种社群的反暴力宣传还是太少了。 看完在回想吴谢宇的“暴虐化”过程是什么,大部分网上的罪案分析都对罪犯的“犯罪动机”有着标签化、浪漫化和神秘化的描述,比如基因、性压抑、心理变态……但没有回答他们为什么选择“暴力”而不是其他手段解决问题。我也很认同阿森斯的观点,如果对于暴力没有“暴虐化”这个具体的体验过程,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抽象的解决方案,能做到选择并实施的人应该少到等同于孤例吧。
他们为什么杀人读后感第二篇
这是一本偏向于知识型的书,作者重点介绍了一位特立独行的犯罪学家朗尼·阿森斯的研究过程及其成果。与当时的主流观点背道而驰,阿森斯认为所有的暴力犯罪并非是“无意识的”“有精神病源的”,他抛弃了传统的定量研究,采取深度访谈的形式去定性了解暴力罪犯的心理,并从自己的访谈案例中提炼出了更为可靠的模型。他将其概括为暴力化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暴虐化,这其中又包括三个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暴力镇压、个人恐惧和暴力规训。暴力镇压者一般来自于初级群体,而镇压者对初级群体中其他个体的镇压又会造成被试者的个人恐惧,二者一体两面、相伴而生。之后被试者进入第二阶段——交战状态,他们开始和自己的暴力遭遇和解,并进行反思,从“我为什么不”转变成了“我能做什么”,这时的暴力规训引起他们振聋发聩,最终坚定决心,在遭遇严重挑衅且自己有机会取胜时,使用恶性暴力进行对抗。至此,交战状态完成。第三阶段暴力表现对于被试者来说并不容易实现,因为他们需要勇气才能跨越那个“自命不凡”的界限,于是这一阶段的完成往往由外在的挑衅所引起。当被试者在成功实现暴力反抗并赢得众人的社会恐惧后,就会顺理成章地来到最后的“恨意”阶段。而一旦完成了整个暴力化的四个阶段,被试者就极有可能作出暴力犯罪行为。阿森斯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在自己掌握的所有案例中,暴力罪犯都经历了上述暴力化的过程。
作者罗兹在与阿森斯交谈并深入阅读其著作之后,对问题作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并为之惊喜的发现:“在横跨数百年间的历史变迁模式档案里,在西方之外或是非现代的文化中,‘暴力化’都一再显现,成为‘造就严重暴力之人’的普遍机制。”然而,真理毕竟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位被誉为“犯罪学领域达尔文”的犯罪学家,其前半生的生活一直不甚如意,甚至可以说是风雨飘摇。这本书不止详细描述了阿森斯的理论成果,更完整叙述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
“他是一个野蛮人,一个希腊乡巴佬,一个极端父权主义者。”阿森斯这样客观描述其父。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暴力之家,目睹父亲对自己、哥哥和母亲的暴打,阿森斯无奈之中也养成了隐忍、对抗而尖锐的性格。因为家庭的缘故,虽然学习成绩远超同济,但老师依旧安排他去应征参军,他愤怒抗争,最终在朋友母亲的帮助下申请到一笔助学金,进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但这只是摆脱了原生家庭的梦魇,一个又一个新的困难萦绕着他:因为不善与人交际,他错失了终身教职的工作,监狱采访也常常遭遇犯人和狱卒的刁难,自己的暴力犯罪研究当时并未被主流学界所认同,两本专著也只在小规模范围内发行,后来妻子和他离婚,他年过半百却没有一份可以稳定糊口的工作……好在最终他的理论成果被主流学界和同行认可,并获得高度赞誉,但这份收获,不可谓来得不迟。
读此书最大的感受不在于收获了多少和暴力犯罪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一行行文字中,我为阿森斯教授的研究所感动。或许作者在书尾的评价,能贴切地为这位伟大研究者作注:“阿森斯记下了自我的独白,辨识并绘制了一幅深刻的普遍人性图谱,这幅图谱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简单抑或复杂社会、所有种族和社会阶层、战时或是平时都清晰地呈现出来,他的成就已经超出了犯罪学。如果说‘罪恶’是对人类的直接或间接地毁灭的话,朗尼·阿森斯的峥嵘才气已将‘罪恶’这架机器的浮泛表层芟除殆尽,让隐藏其中的齿轮和杠杆大白于世。”
他们为什么杀人读后感第三篇
【总结】1998年的书,作者主要写的是犯罪学博士阿森斯对“暴力形成”这一主题进行的探索与成果。本书涉及一些心理学的概念和名词,算是和心理学分类里中等难度的一本书。(不懂那些名词读得会吃力,但是还是能理解大概的。)我感觉还是有收获的,在暴力形成这一块,但是对于其预防收货很少(整本差不多十分之一讲了预防吧)。
【我的阅读目的】我是抱着研究“暴力”这个主题的想法读这本书的,我不仅仅对暴力的形成过程想了解,也想知道它的预防方法。不过这本书主要讲的还是社会心理与犯罪学主题,说白了就是“暴力犯罪”,而不是我想了解的“暴力”本身为主题。
【他们为什么杀人?】因为他们完成了“暴力化”的过程,成为了一个危险的暴力罪犯。然后又碰上了一个触碰他们决定杀人底线的场景。
【暴力化过程】什么是暴力化,作者理解有“暴虐化”“交战状态”“暴力表现”和“憎恨”四个阶段。但是作者描述得有些模糊,我读完后的个人理解是三个阶段,“暴虐化”,“交战”,“暴力成长”。
【暴虐化】分为三个部分,这三部分是分开的,但是实际情况往往又是不同程度并列进行的。而所有三部分的进程最终都是朝着暴虐化的最后一个目标发展的,这个目标就是“暴力决心”,也就是你决定实施暴力,甚至是致命的暴力。(这里我为了方便说清,假定“你”为要经历这个暴力化流程的主人公。)
①暴力镇压(就是受虐待),你关系中的权威人物,通常是你的父母老师等,因为这个时候他们让你去干什么,你表达出拒绝的态度,他们为了强迫你去干他们现在要求你做的事情,对你大打出手(威服型暴力镇压)。又或者他们跟你说过要遵守什么他们自己制定的“规矩”,后来知道你违反了这个“规矩”,为了惩罚你不守“规矩”对你大打出手(报复型暴力镇压)威服型是让你当下屈服,而报复型是为了让你以后长久都屈服,不许反抗,反抗就要吃报复,我们可以看出,报复型更加残忍。(这里所谓的“大打出手”是不仅仅对你造成皮开肉绽淤青伤痕,严重的身体伤害还有严重的心理伤害。)最终陷入绝望,你发觉只有使用暴力才能使施暴者停止对你的伤害,你发现为了活命你必须反抗,你走向“暴力决心”。
②精神恐惧(看到爱的人受虐待)是的,就算你不是暴力的直接受害者,精神恐惧也可以让你完成暴虐化的整个进程。因为目睹珍爱的人遭受非人虐待造成的心理伤害是同样巨大和永久性的。这种目睹实际上往往不止一次,而是多次,你看着你珍爱的弟弟或者母亲,被施暴者毒打奄奄一息,每一次你的恐惧都深深地印在心里,你开始认为你就是个胆小鬼,什么都没做,伴随恐惧的是不作为和帮助无效的自责。最终你发觉再不使用暴力反抗施暴者你珍爱的人会被他活活打死,你决定有所作为,如果暴力不成功,就用更致命的暴力,你走向“暴力决心”。
③暴力规训(暴力教练,像老师一样教你暴力)。这是个有趣的现象,你的原生家庭就推崇你使用暴力,有明显的,也有潜在的。可能是你的父亲将被同学打了哭鼻子的你一把抓起来对着你的脸大吼到“我不管你做什么现在给我找到那个同学,把他好好收拾一顿,不然就别进这个家门!”也可能是在你和邻居家小孩打了一架后听到母亲在和她的朋友说你干的不错,那小孩确实该打云云,暴力教练以暴力为荣耀,美化自己的暴力经历让你崇拜,在你不反抗时贬低你,侮辱你。暴力会传承是真的,因为暴力教练的身份往往是你的父亲,祖父,或者你尊敬的人。当然,你可能本来并不想相信他们说的话,可是当你经历了暴力虐待后,你“恍然大悟”,原来暴力教练说的是对的,之前是你自己太幼稚,你决定相信这个价值观,你走向“暴力决心”。
【交战】是的,当“暴虐化”完成后,你有了坚定的使用暴力的决心,但是你也要付诸实践,然后你就进入了交战阶段,你开始反抗那个施暴者。当然,对战要么输要么赢,或者是平手。如果在这个阶段你一直失败或者是大败,每一次冲突你都被施暴者打得更惨,一连串的失败甚至会中断你的暴力化进程。你开始思考是不是不应该使用暴力,你回归了非暴力,又或者是正好相反,你觉得一直输是因为你没有使用更致命的暴力,慢慢的你决定你必须要赢,不管激励你的是羞耻感还是生存本能还是恨意,你决定用刀,用枪,即使杀了那个施暴者也在所不惜。又或者,你一直赢,大胜,那么你将更快地进入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我认为的“暴力成长”。
【暴力成长】你一次又一次地赢了,你意识到暴力教练的苦口婆心是对的,你对他的观点已经坚信不疑。你也开始获得“恶名”,别人知道你的厉害,你的暴虐,人们开始畏惧你,不敢和你有过多的接触。对于一个之前扮演的受害者的你来说,这样的惡名的诱惑是难以拒绝的,你越发坚定你的暴力决心,甚至决定不管是谁,只要侮辱了你,你就要诉诸暴力,即使杀了他也可以。你开始向着危险暴力罪犯的方向成长。
【关于暴力本身】暴力是一直存在的,13世纪的小村庄里充满了暴力和谋杀,随着文明的推进,暴力开始被政府垄断(只允许政府公正的使用暴力执法,不允许私行)。基督教里主张摧毁孩子的罪恶的意志,让其成长,说白了就是允许父母对孩子殴打体罚,儿童经常被殴死。但是在那个暴力的时代,谁敢说故意使儿童暴虐化不是一种成长呢。暴力是存在于人的基因里的,父系社会,冲突战争,都允许着暴力的存在。也许把13世纪的居民带到现在社会,他们都是可怕的暴力罪犯,他们殴童,谋杀,社群之间致命冲突。。。文章最后一个场景是年近半百的阿森斯(那个博士)看望在马戏团工作的父亲彼得,这个父亲给他的家庭带来了不知道多少苦难,因为他阿森斯的兄弟们与母亲遭受殴打,虐待,恐惧,生命威胁(他曾把自己的儿子头按在马桶里,用枪威胁说要杀了他们,殴打他们几个小时。。。)现在他的父亲彼得用一只猎枪对准着他,阿森斯说:“继续,杀我吧,我不在乎。”彼得丢掉枪抱住他这个50岁的儿子“不,我爱你儿子。”阿森斯曾憎恨他,但是现在他释怀了。“彼得本人的疯狂之道值得尊重,”他说,“他对自己的那一套规则一以贯之。这是一种乡下人的荣誉观。”
【暴力的预防】全文对这一方面说的比较笼统,意思大概为建造更多的监狱无法根本解决问题,预防暴力要从童年的教育开始,防止,减少童年的暴虐化。
【幻象社群】这是阿森斯与作者与其他一些犯罪学家共同认为对的,对于犯罪学里“概化他人”这一理念提出质疑的一个新的理念,也是这本书里比较核心的一个理念,说实话我没怎么看懂,没完全理解他们的意思。我的理解是“概化他人”是公共道德性质的,就是传统的大家都认同的道德理念。而你自己这个自我有“自己的道德准则”。而“幻象社群”介于两者之间由你的初级社群(父母和你尊敬的人)决定。我感觉也像是你学到的所谓“社会经验”,什么人是什么样的,什么人说什么话是什么意思云云。幻象社群不精确,却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好帮手,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