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读后感100字

《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03 22:30:18
《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6-03 22:30:18   小编:

《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它讨论了人际关系中的受伤感及其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来摆脱这种负面情绪。通过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要,并学会设定健康的界限,我们可以建立更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和心理舒适度。

《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读后感(一)

你会不会发现,每当部门升职,我们会满怀信心认为自己升职的时候,发现升职的名单里没有自己的名字,会认为为什么领导不选择自己,认为自己很努力地对待工作,每天加班到凌晨,业绩也是全部门第一,为什么升职不是自己,而是其他人,因此,我们会产生“为什么受伤的人总是我”的这种心理,甚至郁郁寡欢。

那为什么有这种心理呢?

但对于担任日本家喻户晓的电台《人生问题咨询》的加藤谛三,对于这种“为什么受伤的人总是我”的心理其实是自我毁灭型人格的表现,只有重新认清自己,并自我反省。

加藤谛三,1938年出生在日本东京,日本知名心理学家、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顾问。他擅长用心理学的论据,用通俗易懂地解读现代人普通关心的问题。

他擅长写作,著有《告别不安》、《写给失眠者的心理学》、《情感暴力》、《与内心的冲突和解》等众多经典畅销的作品。而这次作者带来的新书《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你会从书中获得:告别不痛快的关系,改善沟通,认识自己,看清错误的人,释放压抑,把握人际交往的距离,建立正向的朋友圈,离幸福更近了一步。

在职场中,你一直努力工作,加班到深夜,但没有任何回报。你也许会说有努力就会有回报,但是你忽略了与别人的联系。在你认为的努力,其实在别人那是一点都不相关的,并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又或者你做着让别人十分讨厌的事,自己却没有意识到,那么到最后你所做的努力都将得不到回报。

感觉“我没有错,但为什么受伤的人总是我”都是一些自恋的人,他们为了保护自己脆弱的心,如果他们一直采取这种自恋的方式表达对别人的爱,会出现心理上的疾病。

在爱情中,我们一直为自己努力而得不到的爱情,耿耿于怀。心想,我这么爱你,为什么你还是要离开我。

也许你并没有把对方的需求考虑在内,而是单方面的考虑自己的要求。

就比如:在大学里,小美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女生,有一个超爱她的男朋友小林,他们之间度过了几年甜蜜的时光。等大学毕业,小林也凭着自己的努力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想着给小美买大房子,于是,每天加班到很晚,但是,对于粘人的小美来说,每天早出晚归的,是不是外面有人了,经常性的查手机,甚至突然冲到小林单位,看他是否在上班,正是小美这种极端的方式给小林的工作带去了不好的影响。

但是小美却不以为然,对着小林说,大不了辞职好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永远在一起了。

这天,小林上了一天班回来,小美让小林去洗澡,却在这时,电话铃声响了,小美被铃声烦死了,于是,就删除了联系方式,等小林洗完澡出来,收到了他被辞退的通知。

这时,小林提出了与小美分手。

小美哭到我这么爱你,为什么你还要离开我。

小林什么也不想说,收拾完行李就离开了。

之所以他们会走到分手的地步,是小美的自恋害了他,认为他的男友是她的附属品,她不曾想男友他也是有思想的独立个体,一味的禁锢他,没有从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采取极端方式,就算再相爱的人也会离去。,

在人格中还有一种人格,叫自我毁灭型人格。

你身边会有这样的人吗?

在泰剧里一些演反派的角色,他们一些中就有自我毁灭型人格,他们从小过着富足的生活,但是到最后被认为自己不是亲生的,而自己家的女佣的女儿才是小姐,于是心理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于是就有了我得不到,别人也休想得到。殊不知,到最后等到的悲剧收场。

你会发现有自我毁灭型人格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会做着努力,看似努力实际上是自欺欺人。自我毁灭型人格恐惧别人,又害怕被别人知道自己的恶行。

所以,他(她)们会自认为“自己没有错,错的不再自己,但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最后,你会发现世界上有多少人是通过牺牲获得幸福的?

原来,幸福就在你身边。

《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读后感(二)

谁都希望拥有高质量的婚姻,可往往婚姻生活中,我们那么努力,付出良多,却不被对方了解,结果却大打折扣,不禁感叹:家里有一个猪队友,根本不理解我。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亲密关系中,为什么得不到伴侣的理解?

我们常常会因此感到痛苦。

张德芬女士在《遇见未知的知己》一书中告诉我们:亲爱的,外面没有人,只有你自己。

而日本心理学家、早稻田大学教授更是争对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出了本《人际舒适心理学》的书。

这本书专门教会我们如何摆脱人际关系烦恼,如何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幸福。

01对伴侣的不满,也是对当下状态的不满

对伴侣或周围人的不满,甚至讨厌伴侣,是自身欲求没有得到满足的表现。

我们总觉得这件事情应该是这样,必须是那样,作者认为被“应该”支配的人,是丧失了生活的能量、被心灵奴役的人。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自己喜欢上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也就是说,只有我们学会爱自己的时候,才会更好的爱人。

只有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实现了或满足了自我,人际关系的不满也会消失。

接受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才会看见周围人对自己的付出、帮助。

02眼中只有自己

当亲密关系产生矛盾时,如果双方总认为:我没错、我是受伤害的一方。

那么亲密关系就不可能和谐,坚持没错的一方,是看不到对方的痛苦、烦恼,看不到伴侣的烦恼。

这是因为在狭隘的视角中,只看见自己,而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或者说,这时候在我们眼中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付出。

比如文中妻子希望丈夫多陪自己逛街购物,而丈夫正被公司通知即将在公司的会议室做报告。

丈夫认为这个时候妻子还要他陪着逛街,是不重视自己,一点也不理解他, 一句:“辛苦了,好难吧”都没有,心里很是生气。

妻子这一方并不理解丈夫的恐惧,一直以来,我把丈夫放在第一位,而他连周末逛街也不陪我,可是她从来没有感受到丈夫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可见影响人心情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态度。

或者说这件事对我来说很恐惧,很重要,对别人却未必能够体会到。

03受伤害者心态

亲密关系出现问题时,总觉得伴侣没有考虑到自己,而感到愤怒,愤怒的背后其实是悲伤。

“我没错,都是你的责任”,这大概是夫妻或情侣们经常说的话了。

“这个人真的无法原谅,以后和这个人也不会合得来”。不管是离婚还是失恋,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我们总是容易单方面指责对方,或伤心,或咬牙切齿的恨着对方。

其实这就是受伤害的心态,把所有的责任推到了对方身上,事实上自己也有缺点。

如果不去思考“为什么会失恋或结束婚姻”,下次的感情大概率也会失败。

只有面对现实,执着于我没错,受伤的总是我这种被害意识的话,一辈子也不会收获幸福。

事实上,受伤的总是我这种心态的人,往往现实生活中,都有很多诉求,对周围人要求很多。

而人生得自己个成全自己,好好爱自己,强大自己,多去了解自己的欲求,尽可能去满足它,只有做到自我实现时,这才是亲密关系的良药。

总是怀有受伤者意识的人,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没办法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强大,也永远不能消除自己内心的恐惧感,因为眼中只有自己更别提去关心伴侣,共情伴侣。

《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读后感(三)

自从我获得心理咨询专业技能资格证书以来,再经过广泛阅读中外心理学书籍,从中得出3个观点,不知读者认同否,或者有同感?

一个是,我们取消了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只能从两三个途径获得心理咨询专业技能证书,将来从来怎么办?如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第二个是,既然国外有成型的心理经验可循,我们为什么不“拿来主义”?,结合实际去粗取精,抓紧引入,并且发扬光大? 第三个是,心理学既然有各类分支,国内的大中院校和医疗机构,是否抓紧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心理咨询师成长体系,以利我们国家、社会、政府和学校,以及团队的健康成长? 作为一个心理学爱好者,我们只能从这一篇小文和推荐《人际舒适心理学》做起,下面我们一同来分享,解决人生难题。

01人的一切痛苦和快乐都源于人际交往,向阿德勒致敬!

加藤教授所著的《人际舒适心理学》,其核心要义是将人际交往放在舒适区间,让人们减少痛苦,增加快乐。 这本身就是利他,有益于社会的一种壮举。 说到人的痛苦和快乐,古往今来多少人钻研,形成多少理论和实践?恐怕一时难以说尽。 我们用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来说,人的一切痛苦和快乐都源于人际交往。 大师的意思很明确,只要两个人以上,就会产生人际交往,就会产生痛苦和快乐。 不信,我们看两个人最基本的组合:婚姻。 简单的一男一女,竟然可以产生无数的问题和矛盾,也会产生无数的痛苦和快乐。 拿古人来讲,两个人一起分工合作,男主外,女主内,解决生存和生活问题。 然而,两个人在一起,情感上的交流,会出现诸多问题和矛盾。 男的说,我喜欢吃肉,女的喜欢吃素。吃不到一起,发生矛盾。这个问题如何一方不做出让步,一日三餐会天天吵架,甚至动手。

加藤教授的观点是“不会沟通产生的痛苦”。 比如说,了解自己的心声,与感觉舒服的人沟通,怎样找到值得信任的人,不了解自己就无法了解别人,“为人”即是“为己”,不要试图把鳉鱼变成鲸鱼,和身边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找好交道就好。等等。 他最擅长用心理学的论据,通俗易懂地解读现代人普遍关心的问题。 他曾担任日本家喻户晓的电台栏目《人生问题咨询》的主持人,长达半个世纪,并被授予“瑞宝中绶章”大赏。 所以说,人生的问题,就是人际关系问题,就是心理问题,在这一点上,日本的加藤向奥地利的阿德勒致敬。 我呢,向他们两位致敬,读者看到此时,也会心生仰慕,向他们致敬。 02为什么一直努力却没有结果?原因竟然是……

今早听“冯站长之家”,发现新一轮新冠疫情在国内外四处开花,有预测说今年要结束,有预测说还要再群体免疫。总之,疫情这两年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我们。 到目前为止,人类用疫苗抗击取得了成效,但结果还没有显现。 人类战胜疫情是早晚的事,朝着一个方向精准努力,团结一致,成功一定不会遥远,我们乐观其成。 但从个体角度看,确实有人一直努力却没有结果,大家看看身边每天很忙,却碌碌无为者是不是常见?

加藤说,自恋的人会因为鳗鱼对身体好,就一定要请讨厌吃鳗鱼的人吃鳗鱼,还觉得为对方做了一件特别棒的事。 在自恋的人眼里完全没有对方,没有考虑过自己与对方的关系。 所以,我们时常好心干坏事,会错对方的意。 比如,明明丈夫早晨起得很早,精心给妻子和孩子做一顿丰盛营养的大餐,结果因为不懂搭配,将不该搭在一起的两种食材放在一起,妻子和孩子不理解的,会责怪他: 你怎么这么笨呢? 你不能提前问一问吗? 一大早就吃这样的烂东西,一天的心情都让你给毁了!

这个常见的家庭问题,加藤教授给出了答案: 一直自我陶醉的自恋的人,会不断重复自己的失败。其实,并非他们没有能力,而是他们看不清现实。 你说不是呢? 假如你是丈夫,你怎么办?假如你是妻子或者是孩子呢,你会怎么办?

03通过关系,我们认识自己,通过认识自己,我们重塑关系

看了本书,你将告别不痛快的关系,改善沟通,认识自己,看清错误的人,从而释放压力,把握人际交往的距离,建立正向的朋友圈,离幸福更近些。 因此,作者加藤教授在后记中说道: 人的自我救赎不是通过他在社会上取得的成绩,而是通过内心的成熟以及沟通能力来实现的。 如果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会幡然醒悟,原来“我没错”“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这些话,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 “我没错”这种固执的态度,最终会被讨厌,导致人际关系不顺。 这里,固执和认真不是一回事儿。 还有,因为只关注自己,看不到别人的艰辛,所以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感慨“受伤的总是我”。 回顾痛苦的过程和结果,越发觉得“受伤的总是我”了。 我们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不是这个意味?

美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前总统林肯曾说,越是渴望让所有人满意,越会导致自己的力量衰退。要知道,林肯曾长时间患有抑郁症。 因为你不懂得人际交往的分寸感,过于完美主义。 相反,《乐观主义的力量》作者艾伦·洛伊·麦金尼斯说,只要自己下决心去幸福,就能够幸福。 这个正能量的关系定位准确而实用。 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人,会有找不到自己的感觉,人生的幸福感也会大打折扣。 请记住:通过关系,我们认识自己,通过认识自己,我们重塑关系。 如此,人生美好。

《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读后感(四)

心理学有一个所谓的“没人理解我”症候群。这样人群比较孤独,不愿意交流,独来独往,他们虽然也很渴望跟别人交流,但发现,很难有人理解自己,干脆就关闭心门,既然不能理解,那就不用这么累,自已独处好了。

理解是一个关系词,相互才能构成理解,通常所说,我说的你懂,我做的你也明白。但要一个人懂你,其实并不容易。现实生活中,你会发现,围在你身边的人很多,比如父母,你的兄弟姐妹,舍友,看起来关系还不错的同事,但你依然感觉到自已没有朋友,感到孤独,为什么?因为没有一个人懂你,或者说没人理解你。其实就是,你的内心没有被人看见。而流于表面的交往,交流,那都叫应酬。

的确,被人看见是一种幸福。要一个人懂你,首先这个人需要具备懂你的能力,还有有回应你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一种看见力,另一个是表达的能力。比如,小静的好朋友请吃饭,结果只请了另外两个圈中好友,没请她一个人。她很难过,妈妈知道了,安慰小静说,别难过,我请你到外面去吃大餐。在妈妈看来,小静难过点在于,没能吃上好吃。妈妈的话并没有让静情绪缓和下来。

为什么?因为妈妈没有看到小静的情绪点在哪里。小静情绪点在于,自已被朋友被忽略,心里感到难过。看到了情绪点。并能准确地表达出来,也就是表达力,那就算是理解。比如,如果妈妈看到了小静难过,这样表达:“朋友没叫你,你感 到很难过,因为你觉得她们不重视你,你在她们心理位置并不重要,是这样吗?”妈妈准确地把小静的情绪点表达出来,“很难过”“不被重视”并没有表达出来。小静感觉情绪被看见,也就认为你理解了她

当然,有多时候,光靠别人去看见你的情绪点,是不容易的,因为每个人的价值体系和经历注定在很多事情的判定上跟你不一样,判定不一样,就决定他认为的情绪点不一样,就有可能会出现误判,就像妈妈最初的认知是认为小静觉得没能吃上一顿。所以,想要别人理解我们,就需要我们,要学会去表达和呈现自已,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别人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入手:

编辑搜图

一、首先,你需要做的就是先理解自己,只有你理解自已的你才能被别人理解。

日本知名心理学家加藤谛三在他的书中《心理学人际舒适》这本书中讲到,要别人理解你,你先得理解自已。

尼采说过: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要懂自已需要了解自已,了解自已的需求,了解我们行为背后的情绪点。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常常会结一些人感到愤怒,而这些愤怒的点就是我们觉察的部分,比如,大一的小清,看到别人在她面前炫富时候,特别难受,也特别讨厌类似的人。炫富的人的确不好,但是小清反应如此的激烈,那就得反思自已为什么对这类人群这么敏感。

《心理学人际舒适》书中说到:凡是在人际关系里,愤怒对方,一定是对方没有满足到你的需求,而这个需求或许是你小时候,一直被忽视的。当我们去觉察到这些,或许是我们本身的问题,别人可能并没有炫富,而是我们太敏感。人对自己的认识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过刻意的训练。这种刻意的训练需要将注意力放在对自我的关注上。

我们都在说具有同理和共情的能力是高情商的表现。同理和共情指的是你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理解别人,感受到别人的感受,可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感受都无法觉察,有何从谈起对别人的感受的理解。

生活中确实有不少人是无法做到同理别人的,他们与自己的感受隔离,用理性的判断指引自己的生活。当你跟他们谈到自己的感受的时候时,他们永远在告诉你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这让你感到自己的情感没有空间可以安放。你的情感被看成是多余的,甚至是软弱的表现。

这不是简单的说你只有经历过失恋,感受到失恋带来的痛苦,你才可能了解别人失恋的感受是什么。而是说你只有进入自己的真实的内心感受,给自己一个空间去理解自己的感受,去接纳自己的感受,你才会有这个空间去理解和接纳别人的感受。

人们常说要爱人如己,推己及人。爱人如己是像爱自己一样的爱别人,推己及人,说的是要用自己的感受去理解别人的感受,用自己的想法去了解别人的想法。如果一个人做不到爱自

己,就不可能爱别人,做不到推己,就不能及人。

二、你学会精准的学会表达自已的情绪。

编辑搜图

要做到精准,首先我们要知道有哪些情绪词,比如难过、沮丧、无助、悲伤等了解了更多的情绪词,我们就能更精准地去表达处自已内心感 受,别人有时候会去误判,我们可以直接精准表达自已的情绪,而不需要别人去猜。比如小静可以向妈妈表达,我难过点在于,她们没有邀请我参加聚会,被忽略了,我很难受。”当我们这样表达后,别人就知道情绪点在哪里,也知道如何去回应我们的情绪,我们也能更好地被理解到。

三、内外一致。

什么叫内外一致,就是我们内心想的和呈现出来的一致的。而往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看到这样的例子:一个女孩很想让在节日时候,男朋友给自已送礼物。嘴上又说,无所谓。等男朋友不送礼物时候,又心生怨气。这就是内外不一致的表现。心里想的和做得不一致,很多个心里想的和做出来是相反的。当我们做到内外一致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别人了解我们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喜好,价值体系等等,在与你相处的时候,就懂得如何与我们相处,也更好地理解我们。

四、多与同频道的人沟通。相同的人,有类似的价值体系,那么在观点上是一致的,也就更能理解你说的,理解情绪点,比如老师可能更能理解老师的职业,内向的人,也更能理解内向人的孤单,总之同频的人,更容易理解到你。

五、不理解是一种常态。

本来能被理解是不容易的事,能碰到理解的人,我们好好珍惜,碰到不到,也正常,如果愿意多说几句,不愿意不说也没关系,这本来就是一个常态,随缘,对于理解,我们抱持心态是,“有则惜之,无则随之”

《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读后感(五)

女人通常在深夜里悲叹:没有人理解我。明明自己对家庭,对男人付出了所有,但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但女人的这种悲叹虽然很令人同情,但却是情商最低的一句话,对于女人来说指望别人来理解,是最愚蠢的想法。

心理学上认为:一个人只有先了解自己,才能了解对方。具体来说就是如果女人仅仅只是责怪别人不理解自己,而意识不到自身的问题,那么即便经过多次的沟通,也仅仅只是在恶性循环。

那些总在感慨没有人理解的人,倒需要多扪心自问:我做到理解别人了吗?我有没有足够的了解自己?

在日本知名心理学家加藤谛三的《人际舒适心理学》中,他提到这样一个观点:无法真正接受自己的人,也无法接受他人,无法认可真正自己的人,也不会被别人认可。

也就是说,有自卑之心的女人,通常会通过不断讨好男人,拿对男人的好来获得被爱,然而扎心的是,当女人付出越多的爱时,男人越无视女人的需求,最终无法拥有和谐的亲密关系。

很多女人都会有一种感觉,自己辛辛苦苦起早贪黑地忙碌,却得不到想要的感恩,反而回馈的是很多的抱怨,就像小玉一样。

小玉是个职场妈妈,还要在下班后带着两个孩子,所以经常忙到飞起。忙碌也让小玉很烦躁,尤其是看到丈夫一天到晚不回家,即便是回家也是翘着二郎腿,要么刷手机,要么在打电话。

这让小玉十分愤怒,于是对丈夫的甩手掌柜行为特别不满,但丈夫被唠叨急了,也会反驳她:你忙我也忙啊,再说孩子这么大了也不用你管,你辛苦到哪了?

听到丈夫说这些话,小玉的情绪瞬间爆发了,难道她辛辛苦苦给孩子做饭,辅导作业,为孩子操碎了心,丈夫眼睛都瞎了吗?

于是两人越吵越凶,在小玉看来,她一个人既要工作,还要回家照顾一家人,伺候着丈夫的吃和喝,而他竟然没有一点关心和体谅,反而觉得她并没有做什么。

其实这里就存在着小玉的意识盲区。所谓意识盲区是自身的盲区,也就是说,小玉只是陷入了自己的情绪中,而没有站在丈夫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对于小玉来说,她最应该做的不是生气和发火,而是自己不要一味对丈夫照顾那么好,才让丈夫觉得享受妻子所有的好,都是轻而易举能得到的。

换句话说,女人不要少想没人理解我,多想一想,我该怎么办。拿小玉来说,她完全可以把带孩子,辅导交给丈夫来分担一部分,而不是自己大包大揽后,委屈到抱怨。

心理学上认为,遇到问题时,一个人无法解决自己烦恼的人,通常看不到别人的辛苦。与其不断说“为什么没人理解我”,不如先从学会自我解压和放松开始。

讨好永远都不是爱,而是失望和失去自己。

就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一样,为了获得男人的认可,她不断做着讨好男人的事,为了满足对方的期待,拼命地想要变成一个不是自己的人。

然而她越对男人好,越用力去爱一个人的时候,反而是那些男人都离开了她,这时女人付出的一切感情,都是无用功,不仅会越来越讨厌自己,而且会越来越低自尊,甚至没办法再尊重自己。

所以就有了用尽了全身力气去爱一个男人,最终不被善待的凄凉,只剩下那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其实,该抱歉的不是女人不够好,而是千万不要为了得到爱而去讨好。就像在《人际关系舒适心理学》中讲到的抱怨的实质,其实是因为欲求没有得到满足。

很多女人对男人抱怨:我对你足够好了。可事实上她们自认为的好和男人都是不相干的努力,并没有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并行动。

比如女人喜欢一个人,不仅仅用自己的方式去对男人好,而且还要多了解对方讨厌什么,清楚做什么事对方会不喜欢,这样的努力才能得到共情。

换句话说,如果女人的好只是自嗨,或者只是讨好,不仅会让对方憎恶,还会产生逃跑的念头,那么不管女人如何对一个男人好,都无济于事。

而女人想要得到男人的爱,靠得不是对他好,而是不盲目的好,要投其所好,这才是爱的正确表达方式。

女人想要得到男人的爱,靠的不是对他好,而是不盲目的好,要投其所好,这才是爱的正确表达方式。

对于女人来说,求而不得是最痛苦的,付出了没有得到回应是最委屈的。

这样看来,让女人在感情上觉得痛苦,归根结底是因为内心有未被满足的欲求,这时女人为之付出青春和感情的对象,比如男人或者孩子,便成了不满的对象。

心理学中认为,女人气愤伴侣无能,就是气愤自己无能,只不过对方替你受过而已,如果想要解决问题,就要发现自身根本的欲求,然后去满足它。

马斯洛说过:出于成长性动机行动的人不会依赖别人,不安引起的敌对意识就会减少。

不依赖别人,意味着独立和学会自我实现,也可以说一个人拥有成长性动机或匮乏性动机,这时拥有成长性动机的人,看待一件事的会更客观和乐观。

而女人固执认为“我没错”,都是对方的错时,其实已经失去了自我,而想要得到爱与舒适,要学会慢慢找到真正的自己,前提是要有认知自己错误的意识。

要知道,女人不是不够好,而是爱的方法错了,并不是所有的好都可以为自己带来幸福,所以女人不妨从思维觉醒开始。

不要试图用对男人好来获得爱,更不要抱怨“没人理解我”,女人只需要成为自己,按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自然能得到爱与幸福,这才是通向幸福的舒适路径。

《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读后感(六)

你每天感到开心吗?有没有人际交往方面的烦恼和痛苦?有没有产生过“没有人理解我,我也没办法让别人理解”的想法?

被讨厌,人际关系不顺,如果有这样的烦恼,生活该是多么痛苦。

研究人际关系的书,自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数不胜数,也许看了不少,道理懂得也不少,可人际关系问题依然处理不好,甚至苦不堪言。

有一本书正是针对人际关系中的烦恼而写,作者是拥有50多年咨询经验的加藤谛一教授,这本书就是《人际舒适心理学》。

加藤教授在书中列举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人际问题情景,以咨询故事作为案例,穿插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帮助我们理清人际关系烦恼背后的真相。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收获:告别不痛快的人际关系,改善沟通,认识我们自己,看清那些错误的人,释放我们心中的压抑情绪,把握人际交往的距离,建立正向的朋友圈,离幸福更近。

通常,把握不好和别人的距离,不是受到他人的影响,就是很难进行心情的转换,总会被一种情绪支配。

因为无法与人变得亲近而烦恼,拿捏不准人际关系的距离,把握不好透露心声的尺度。

有些人在与人发生意见对立的时候,总是不表达自己的主张,而是以自己的退让来解决,但是,当时的情绪还是会留在心里,然后在某个时候,以另外一张面孔再次出现在两个人之间。

当面临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地说出“好”或者是“不好”,说出想法意味着为自己的感受负责。

相互隐藏真实的自己,即便是想要解决矛盾也是不可能的,而怀揣着“受伤的总是我”这种心态,去审视对方,看到的就永远是扭曲的一面,矛盾永远解决不了。

只有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才是爱自己、保护自己的行为,也会让内心更轻松,而不是一味地退让逃避。

那些懂得人际关系距离感的人,拥有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够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他们的人际关系舒适度会相对比较高。

可是这个心与心之间的心理距离,实在是不好把握。

那么,心理上的距离是怎么定义的呢?

德国精神病学家胡贝图斯·泰伦巴克,曾在《抑郁症》中提出过一个概念:与身边人的内在距离。

意思是,一个人心中有一个他自己不知道的领域,也就是一片很大的意识盲区,这个时候他与自己没有达成沟通,因此也不可能和别人形成良好的往来。他与别人之间因他的意识盲区而存在无法消解的距离。

当你不知道对方需要什么的时候,就说明你们的心理距离很远。

那些不能够很好地把握人际关系中距离感的人,总是盲目地想要把别人卷入自己的世界。

乔治·温伯格曾说过,“没有人理解我的痛苦”这句话大概是全世界重复最多的一句话。由此可见,在这个世界上有相当一部分数量的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内心会有这样的困惑和痛苦。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对于那些总是说“受伤的总是我”的人而言,他们的世界不存在别人,他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与别人产生关联,他们的成长也缺乏与别人的自然交流。

作者明确指出,懂得人际关系中距离感的人,可以把真心话用在加深人际关系上。

努力做一个被别人认可的人是非常消耗能量的,最终,这种努力只会变成自己的负担,消耗自己。

认清自己和承认现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否认现实的人到最后都会变得孤独,而越孤独就越固执,越固执就越孤独,会陷入一种不可避免的恶性循环中。

拒绝承认现实的人,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有无法忍受的空虚,因为没有生活在现实中,所以直到面对死亡,也没有办法掌控自己的内心。

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作者向我们揭示出一个事实:在成长与后退的分界点,人们大多选择了放弃成长。但是,人只有通过成长才能获得幸福。

这本书一直在反复强调的是,“想要讨好别人,就会削弱自己内心的力量。”

不清楚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位置,不能把握人际关系中的距离感,会导致矛盾的产生,这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人际舒适心理学》这本书有个特点就是,你可以把它当作枕边书,既可以在每天睡前或醒来时翻上几页,也可以把它随身带着,在候车时,或者是等人的时候,随手翻上几页,既能充分利用时间,又能够完整地看完一页的内容,丝毫不会影响自己对每一章节的理解。

看过这本书后,相信那些曾经或正在烦恼的人们,会慢慢地让自己脱离这个怪圈,心中的疑惑也得到了解答,情绪也得到了释然,不会再因人际关系而闷闷不乐。

这本书,让我们重新获得成长的能量,收获幸福。不会再害怕被那些人品不好的人讨厌,而勉强自己去迎合他们,更不会为此丢掉珍贵的生命和人生。

其实,人都是在引起麻烦的同时不断思考,从而获得成长的。当我们发现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产生一些疑问或困惑的时候,我们通过让自己思考,使自己成长起来。

我们正是在关系中认识自己,又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重塑关系。

正如作者所说,“即便没有登过珠穆朗玛峰,没有去过撒哈拉沙漠,没有到过亚马孙河,也要去自己的心中探险,因为你会在那里找到宝藏”。等你找到的时候,你就收获了成长。

“人的自我救赎不是通过他在社会上取得的成绩,而是通过内心的成熟以及沟通能力来实现的。”

没有不能自我实现的自己,只有内心不坚定的自己。收拾好自己的内心,整理心情,随时都可以重新出发。

《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读后感(七)

身边经常听到有人吐槽:

自己是个社恐,害怕社交,人际关系不好,经常因为人际关系的问题感到头疼紧张。

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无外乎这些:

被人误解

讨好他人

感到憋屈

被损害,被忽视

付出没有回报

这些问题,你遇到过几个?哪些问题让你倍感受伤?

如果你能弄清楚背后的原因,这些困扰就不复存在,你的人际关系也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日本知名心理学家加藤谛三在《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提出:要解决人际关系中的不满,就要发现自身根本的欲求。

换句话说,在人际交往中,你要找到自己的需求,你才能满足这些需求。

先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再想想对方需要什么,人际交往才能带来双向的满足,人际关系才能舒适。

茫茫人海,我们都渴望遇见知己。

如同廖一梅说得那样: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如果你觉得大家都不了解你,没有一个可以托付心声的人,问题出在哪里?

心理学中还真有个“没有人理解我”的症候群。

那些感觉无人理解的人,往往诉求很多,比如,他对周围的朋友要求很多,十分依赖,被动型的愿望也十分强烈。

这样一来,别人达不到他的预期,他就会抱怨,感到自己不被了解。

其实,指望他人来给自己的需求和期望值买单,本身就是不明智的。

一位丈夫跟妻子时常拌嘴。

妻子没有及时备好晚餐,没有帮他熨烫好第二天要穿的衬衣,没有提醒他带证件等。

这些都会让丈夫对妻子不满,两人产生争执。

如果你是这位妻子,你会怎么做?

多数人可能会回答:“我不是你的老妈子,也不是你家里的保姆,这些事我可以为你做,也可以不为你做,你没有理由为这些事跟我吵架。”

确实如此。

丈夫的要求看似合情,却不合理。

妻子的角色是相爱一生,共同扶持的伴侣,不是事无巨细的住家保姆。

丈夫要意识到自己的这些诉求,其实是渴望母爱的折射。

但妻子不是自己的母亲,她只渴望丈夫的爱,没有打算对丈夫提供母爱,两口子寻求的东西不一样,日子长了,彼此都觉得对方“不懂我”,沟通就会不顺畅,吵架就在所难免,夫妻关系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如果丈夫明白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望,他就不会对着一个陌生人,祈求母亲般的爱和照护,他能试着用平等的态度,和妻子经营感情。

相反,如果妻子懂得丈夫的需求,愿意照顾他,两人也能过得和美。

我曾有一位同事,在所有人面前都是一副没有主见,一味讨好的姿态。

明明她不喜欢一样东西,但为了迎合领导的喜好,她会硬着头皮说喜欢。

她不想做一件事,但面对同事的请求,她只有答应去做。

刚要下班,其他部门的同事过来让她协助查数据,事情并不紧急,第二天做也可以。她想赶紧回家照顾生病的孩子,又不好意思开口,最后硬着头皮忙了一个多小时。

讨好了太多人,结果是什么?

她越来越累,越来越抑郁。

最后,还没有一个人真心待她,时常被人“卸磨杀驴”背黑锅。

《人际舒适心理学》中指出:正常人能和身边70%的人打好交道就够了。

换句话说,你不必人人都讨好,你也无法跟所有人都交好。

为什么呢?

因为能跟所有人都交往好的人,要么隐藏了他的真实需求,要么对方隐藏自己的真实需求。

彼此都在敷衍式,迎合式交往。

时间久了,必然会累,这种人际关系一定会有一个人先放弃。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能坦然接受,自己不必讨所有人喜欢,处理好身边70%的人际关系就好了。

有种人很奇怪,跟他们打交道要牢记,不要尖锐直接地批评他,如果可以请多赞美他。否则他容易感到受伤和烦躁。

这种人就是自恋型的人。

判断身边有没有这种人的方法很简单,心理学家认为,就看这个人是否对所有的批评都非常敏感。

加藤谛三还给出了一个画像:年纪不小总是一脸抑郁的人,多数是自恋的人。

自恋的人希望满足自我陶醉的需求,他们总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对方要是没有赞美认可他们,他们会难受。

当他们还沉浸在“我很厉害,值得炫耀”的情绪里,如果我们告诉他们,“你还好,没有那么厉害”的评价,他们就觉得这是恶意的攻击。

深入分析,这些人其实就是不自信。

他们需要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嘉奖,如果你想跟这种人交往,成为他们的朋友,请记得随时告诉他们:“对,就像你说的那样”、“你说得没错”。

我们每天都在跟别人打交道。

包括父母亲人,爱人朋友,同学同事等。

在交往中,我们要么感到快乐满足,要么感到痛苦难受,甚至还容易收到伤害。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做了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事情。

要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我们就要找到让自己幸福的活法。

加藤谛三在《人际舒适心理学》中指出:了解自己是与他人交往的先决条件。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才能知道对方的需求是什么。

通过认识自己,我们重塑关系。

通过关系,我们重新认识自己。

人际关系对每个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需要改善沟通、看清错误的人,释放自己的压力,把握人际交往的距离,建立正向的朋友圈,享受好的人际关系带来的幸福感。

-------------End-------------

文/鱼白

图片来源网络

《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读后感(八)

澳大利亚精神科医生贝兰 沃尔夫所言,让你烦恼的并不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今天的烦恼是过往事情所做的结果。

回首过往总会有后悔的事情,对于这些事情,恨不得有时光穿梭的能力,穿越回去改变事情的结局。

不管如此后悔都已是徒劳,当下能做到的就是让以后少发生一些后悔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知道以后要如何去做,怎么控制自己做出冲动错误的决定,减少日后的烦恼。

而人的大部分的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能够游刃有余处理好身边的关系,便可以告别人际关系所受的伤痛。如果我们能够深层次认识自我、发现自我,重新建立和别人的关系,可以有效改善人际交往的困境。

《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就是一本教读者如何修复和改善人际关系的书籍,被误解、被伤害、被忽视、愤怒……种种消极情绪都来源于人际关系,而这些情绪出现的原因并不是表面看起来简单,背后往往隐藏着过去的伤痛和深层的心理动机。

了解对方是何想法,认识自己真实需求,理清人际关系烦恼背后的真实原因,重塑自我,建立积极正向的人际关系,一步一步迈向幸福的道路。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他的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自己的身上,只关心自己的事,只有自己的事情最重要。

同样一件事,自恋型的人认为自己的要比你的重要,甚至认为其他人也应该去关心他的事情。

自恋的人认为他自己知道的事情是值得了解的,而他不知道的事情就不值得了解。

那么如何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是自恋的人呢?

心理学家埃里希 佛洛姆认为,其中一个标准就是看这个人是否对所有的批评都非常敏感。

恶意的批评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但自恋的人对中肯的建议照样会拒绝,并且会认为对方故意如此,自己明明没有错,是对方偏向针锋相对。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终其一生都在怨恨别人,他们大多沉浸于“我付出这么多”的自我陶醉中。

一对情侣在谈恋爱,男朋友喜欢吃苹果,按照自己的想法总是买给女朋友一堆苹果,而女朋友并不喜欢吃苹果。

女朋友怪男朋友不了解自己,最后要和男朋友分手。男朋友则会埋怨,我明明付出了这么多,你却看不到,但是他不曾想过,这个并不是对方想要的,只是单纯感动了自己而已。

一直自我陶醉的自恋的人会不断重复自己的失败,其实,并非他们没有能力,而是他们看不清现实。

这种“错误的热情”,起不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对关系还极具破坏性。想要发展一段幸福的感情,知晓对方的真实需求,不要最后付出了心血只感动了自己。

我认为我没错,为什么受伤的却是我?不少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当身边出现反对自己的声音,就有人似乎感觉被全世界辜负了。

由此,就会对身边的人产生厌恶感。当你讨厌身边的所有人时,就要思考一下自身的原因了。

麻烦总是发生在那些对自身认知不清的人身上,而他们却还坚称“我没错”,感慨“怎么受伤的总是我”。

总是埋怨周围的人并不能解决问题,想要解决人际关系中的不满,就要发现自身根本的欲求,然后去满足它。

妻子对丈夫有任何不满都不说,一直扮演着贤妻良母的角色,默默为家庭付出着。因为丈夫从来没有对妻子表示过感谢,忽视了妻子的辛勤付出,妻子很不悦。

妻子整日垂头丧气,但是不和丈夫说明原因,家庭冷战模式开启。

幼年的妻子,被父亲教育要做一个好孩子,为了得到父亲的夸奖,她尽全力做所有事。即使她很出色,也未曾得到过严厉的父亲的认可。

延续到婚姻中,在家庭中她也要做一名好妻子。同样,她希望在家庭中能得到丈夫的夸奖,以弥补童年时的缺憾。

生活中,很多人对他人的不满都能从过去的事情中找到答案。

你讨厌别人最大原因与你自身幼儿期愿望未被满足有关。与你接触的人都不能实现你的愿望,所以你会感到不满,从而讨厌对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遇到难以处理的关系想办法处理。如果碰到实在难缠的人,不要为此劳神费力,只要和身边百分之七八十地人打好交道就可以了。

人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也不必让所有人满意。只要做好自己的人生课题,就已经实属不易了。努力做一个被别人认可的人是非常消耗能量的,最终这种努力只会变成自己的负担。

不管是担心被人讨厌,还是觉得这个人对你有用,或者是因为孤单,把一个讨厌的人当作亲近的人,代价都是很大的。

成长路上,困苦荆棘无法避免,不如愿之事乃是家常便饭,不要就此挫败不堪丢了气势,都是不值得的。

即便再不满,也想避免不安。在成长与后退的分界点,人们大多选择了放弃成长。但是,人只有通过成长才能获得幸福。

幸福是靠自己去追寻的,如若一直想方设法去讨好别人,从他人身上获得幸福,丢了本真,就会削弱自己内心的力量。

事情的结果好坏与否,与我们对事情的态度脱不了干系,学会正向思考问题,人生就会顺畅无比。只要下定决定去幸福,就会够幸福。

《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读后感(九)

师至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二级职业指导师 心理学硕博修炼

不知道你是否观察过我们的微信朋友圈,其实很有趣。有的人非常令你舒适,有的人非常令你讨厌。有些人非常让你烦躁,也有些人总会让你很焦虑。而在不同的微信群当中,有些人表达的内容很让人愉悦。也有些人表达的内容很让人讨厌。无论哪种形式,无论他们能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其实大家都在经历一种关系,那就是人际关系。只不过因为个体差异,因为目的不同,而把这种关系经营得各有‘属性’。

记得在最近的工作当中,伙伴不止跟我说过一次这样的现象,就是某位我们共同认识的人说话非常有技巧。用伙伴的话说就是:“他能让每个人都很舒服。”我说这就是他做人的智慧,也是他沟通的智慧。因在我们工作当中无时无刻不在沟通,而沟通的感觉是让人愉悦,让人心理舒适,我们人际舒适的程度会影响到我们事情的进度

其实不仅在社交网络当中,现实当中人们经营关系的各种方式也都有着自己的属性,而这种属性和自己的做人风格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不善表达不善言谈,性格又比较内向的人。往往会因为自认为不好掌控的人际关系而经常受伤,别人的一句随意的话,可能会让他敏感很久,心情郁闷很久。有些人则会把人际关系经营的八面玲珑,但有些人恰恰相反,不知道如何在交往对象面前合适的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构成了人际关系的障碍和不顺畅。

让人心里舒服是一种处事的智慧,更是一种成事的保证。但人际关系中的让人舒服,却不仅仅是迎合和吹捧,有的时候给我们自己内心有很大的关联性。就像日本知名心理学家、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顾问加藤谛三在《人际舒适心理学》中提到的:这个世界上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直被鼓励的幸运儿,也有被不断否定的可怜人,这两种人的命运截然不同,但是也不能简单的归结于都是命,因为有些人即便人生价值被否定,不断接收到消极的信息,也有让自己幸福的活法。

舒适的人际关系能让我们的人生减少障碍,能让我们的工作进展顺利。但是有的时候,难免会因为人际关系处理的不顺畅,而给自己带来一些心理上的不舒适或者是事情上的障碍,其实这些都是有原因的,一个是过高的期望别人,一个是因为不了解自己。

过高的期望别人源于没有被满足的自己

为什么有时候对身边的人都不满意?对所有人都不满意是自身欲求没有得到满足的表现。总有人对人际关系,比如对父母孩子,恋人,上司下属亲戚感到不满,甚至有的人对自己周围的所有人都不满。这样的人大部分只是自身欲求没有得到满足的人,他们对自己不满,从而导致对周围的所有人都产生不满的情绪。不管是因为幼儿期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而不满,还是因为自我实现的预期没有达成而不满,都是自身最本质的一种没有得到满足的表现。

“没有人理解我”症候群

如果你总是不停的遇到各种棘手的问题,感觉无人倾诉的话,你需要反思自己,很有可能你讨厌的那个别人就是当前这个状态下的自己。因为你讨厌别人最大的原因与你自身幼儿期的愿望未被满足有关,与你接触的人都不能实现你的愿望,所以你会感到不满从而讨厌对方。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自己先喜欢上自己。因为‘总是没有人理解自己而烦恼直接原因是因为自己不了解自己’。这在心理医学上有所谓的“没有人理解我”症候群。也就是你总在跟自己较劲,所以身体就会出现问题,因为不了解自己,导致无法与他人顺利的沟通,以及将人生想象的过于简单。

实现自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人们总是能感知到别人因为不能实现愿望而不满和焦虑,但却很难发现自己因为无法满足自身欲求而不满。就像《人际舒适心理学》中描述的那样:如果一个人感到焦虑,感到莫名的不安,说明在他的意识盲区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当前所感受的焦虑和不安其实并不是问题的根源,在焦虑和不安之后,他会通过周围的人感受到自己的不满,同时开始对周围的人发泄不满。问题往往很简单,其实就是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到周围人的身上。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如果这个人实现了自我,那么周围的人即便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他的不满也会消失。如果因愿望没有实现而感到不满,那么只要实现了这个愿望,人际关系就会变得顺畅。

人际关系的顺畅程度是由自己经营的,顺畅、舒适的人际关系也能让自己体验到治愈的效果,因为人需要通过建立治愈型关系来获取生活的能量。记得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对于人际交往的建议被称为技巧治愈系,那就是‘温暖身边人’,还提到了几个治愈系的建议:

第一, 记得微笑:对认识的人(家人、朋友、同事等)微笑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了,那

么,下次也请记得对商店里的店员微笑吧。也许怕生的人在和对方熟络起来之前没有办法自然地笑出来,但是好好努力的话就可以开朗地与之相对了。

第二, 多说“谢谢:这句话可以说是万能的。哪怕面对着的是朝夕相处的家人,受到他们“理

所应当”的照顾的时候,也请记得说一声“谢谢”。你周围的气氛以及别人对你的印象会因为这一句“谢谢”而彻底改变。无论对方是否nice,也无论对方年纪如何,记得下次和他们说声“谢谢”。

第三,有话慢慢说:一个人说话的语速可以反应出他的性格,因此,如果觉得自己的语速有点快的话,就请你试着放慢语速吧。因为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太过流利的话有可能会在无形中给别人施加压力。说个话都让别人听不下去的话,别说治愈对方,没有被别人讨厌就要偷笑了。

除此之外,我个人还有几个建议:

首先感受对方的需求。好的沟通是要了解对方,好的人际关系是要看清对方的需求。在别人有需求的地方提供帮助,才能让你的关系更进一步;

展示最好的自我。有的时候人际舒适的程度取决于你让别人舒适的程度,也取决于彼此能温暖的程度。这个时候展示真实、不给对方增加心理负担的自我是很有必要的。

做一个能为对方鼓掌的人。现实社会当中,每个人都需要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支持,你不需要永远别动的等待别人来理解你,也可以主动去做一个理解别人的人去获得共鸣。

不勉强自己,和一些关系说再见。有些人天生就跟你不可能在一条路上走,所以没有必要去迎合,没必要去吹捧,没必要去奉承。把他们从自己心理的舒适区隔离开即可。

最后还是借用《人际舒适心理学》里的一句话:我们最需要做到的,是下决心让自己成为自己。同样,如果想让人际关系更加舒适,也需要下决心先让人际关系温暖起来,让这种温暖来滋养自己、疗愈自己,并持续获得成长所需的能量。

作者简介:师至洁 资深媒体人 心理学硕博修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二级职业指导师。持续从事青少年心理成长咨询、生涯指导、员工职业心理咨询、压力管理、高管心理咨询15年,总辅导人数超过8000人以上。现为全总职工心理健康培训导师。北京久月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 主要咨询对象:青少年,职场人。咨询方向:抑郁、焦虑、生涯、成长等。讲授课程:情绪与压力管理等。

《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读后感(十)

自从我获得心理咨询专业技能资格证书以来,再经过广泛阅读中外心理学书籍,从中得出3个观点,不知读者认同否,或者有同感?

一个是,我们取消了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只能从两三个途径获得心理咨询专业技能证书,将来从来怎么办?如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第二个是,既然国外有成型的心理经验可循,我们为什么不“拿来主义”?,结合实际去粗取精,抓紧引入,并且发扬光大?

第三个是,心理学既然有各类分支,国内的大中院校和医疗机构,是否抓紧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心理咨询师成长体系,以利我们国家、社会、政府和学校,以及团队的健康成长?

作为一个心理学爱好者,我们只能从这一篇小文和推荐《人际舒适心理学》做起,下面我们一同来分享,解决人生难题。

加藤教授所著的《人际舒适心理学》,其核心要义是将人际交往放在舒适区间,让人们减少痛苦,增加快乐。

这本身就是利他,有益于社会的一种壮举。

说到人的痛苦和快乐,古往今来多少人钻研,形成多少理论和实践?恐怕一时难以说尽。

我们用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来说,人的一切痛苦和快乐都源于人际交往。

大师的意思很明确,只要两个人以上,就会产生人际交往,就会产生痛苦和快乐。

不信,我们看两个人最基本的组合:婚姻。

简单的一男一女,竟然可以产生无数的问题和矛盾,也会产生无数的痛苦和快乐。

拿古人来讲,两个人一起分工合作,男主外,女主内,解决生存和生活问题。

然而,两个人在一起,情感上的交流,会出现诸多问题和矛盾。

男的说,我喜欢吃肉,女的喜欢吃素。吃不到一起,发生矛盾。这个问题如何一方不做出让步,一日三餐会天天吵架,甚至动手。

加藤教授的观点是“不会沟通产生的痛苦”。

比如说,了解自己的心声,与感觉舒服的人沟通,怎样找到值得信任的人,不了解自己就无法了解别人,“为人”即是“为己”,不要试图把鳉鱼变成鲸鱼,和身边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找好交道就好。等等。

他最擅长用心理学的论据,通俗易懂地解读现代人普遍关心的问题。

所以说,人生的问题,就是人际关系问题,就是心理问题,在这一点上,日本的加藤向奥地利的阿德勒致敬。

我呢,向他们两位致敬,读者看到此时,也会心生仰慕,向他们致敬。

今早听“冯站长之家”,发现新一轮新冠疫情在国内外四处开花,有预测说今年要结束,有预测说还要再群体免疫。总之,疫情这两年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我们。

到目前为止,人类用疫苗抗击取得了成效,但结果还没有显现。

人类战胜疫情是早晚的事,朝着一个方向精准努力,团结一致,成功一定不会遥远,我们乐观其成。

但从个体角度看,确实有人一直努力却没有结果,大家看看身边每天很忙,却碌碌无为者是不是常见?

加藤说,自恋的人会因为鳗鱼对身体好,就一定要请讨厌吃鳗鱼的人吃鳗鱼,还觉得为对方做了一件特别棒的事。

在自恋的人眼里完全没有对方,没有考虑过自己与对方的关系。

所以,我们时常好心干坏事,会错对方的意。

比如,明明丈夫早晨起得很早,精心给妻子和孩子做一顿丰盛营养的大餐,结果因为不懂搭配,将不该搭在一起的两种食材放在一起,妻子和孩子不理解的,会责怪他:

这个常见的家庭问题,加藤教授给出了答案:

你说不是呢?

假如你是丈夫,你怎么办?假如你是妻子或者是孩子呢,你会怎么办?

看了本书,你将告别不痛快的关系,改善沟通,认识自己,看清错误的人,从而释放压力,把握人际交往的距离,建立正向的朋友圈,离幸福更近些。

因此,作者加藤教授在后记中说道:

如果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会幡然醒悟,原来“我没错”“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这些话,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

“我没错”这种固执的态度,最终会被讨厌,导致人际关系不顺。

这里,固执和认真不是一回事儿。

还有,因为只关注自己,看不到别人的艰辛,所以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感慨“受伤的总是我”。

回顾痛苦的过程和结果,越发觉得“受伤的总是我”了。

我们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不是这个意味?

美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前总统林肯曾说,越是渴望让所有人满意,越会导致自己的力量衰退。要知道,林肯曾长时间患有抑郁症。

因为你不懂得人际交往的分寸感,过于完美主义。

相反,《乐观主义的力量》作者艾伦·洛伊·麦金尼斯说,只要自己下决心去幸福,就能够幸福。

这个正能量的关系定位准确而实用。

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人,会有找不到自己的感觉,人生的幸福感也会大打折扣。

如此,人生美好。

《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读后感(十一)

在生活中总有这一类人,他们认为自己很努力地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别人,但是别人似乎总是不领情,甚至可能还会反过来伤害自己,因此会心生“为何受伤的人总是我”这种心理,进而气愤不已,甚至郁郁寡欢。

在亲密关系中,有不少“怨侣”都会进入到这种状态中:一方似乎很努力地为对方付出,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另一方似乎无动于衷,甚至若即若离,有时候甚至会想逃离,甚至就是用那些比较“出格”的方式决绝地断绝这段关系,这些人很容易被贴上“渣男”、“渣女”的标签。

然而,在日本“人生问题咨询”栏目主持人加藤谛三看来,这种“为何受伤总是我”的心理其实是自我毁灭型人格的体现,需要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反思。

加藤谛三,对中国读者来说,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193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教养系,是日本知名心理学专家、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顾问,他也是一位知名主持人,主持“人生问题咨询”这个节目。

加藤老师也很善于写作,他之前在国内出版了《情感暴力》、《不乖》,都是畅销书,备受读者喜爱。但是,他之前的作品主要脉络还是让人不要那么讨好他人,却很少去揭示为何这些人要讨好别人,而这次他的新书《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则另辟蹊径,不再从“受害人”视角看问题,而是以更为积极主动的视角,认为“受害人”也是“加害者”。关于“为何受伤的总是我”的问题,加藤老师的解析非常有见地,在此分享给大家:

总有人一直努力却没有得到回报,其实是因为他们所有的努力,都忽略了和他人之间的联系。有些人抱怨“我已经够努力地了”,可事实上,他们所做出的都是些和别人不相干的努力,并没有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并行动。

如果你做的事情是让对方很讨厌的事,但你还没有意识到,那么你的所有努力可能都得不到回报。

一个女性把手伸入热水中,然后说:“你看,我这么爱你。”

虽然这位女性想要表达她的爱,可是她并不懂正确的表达爱的方式。

在加藤老师看来,这其实是一种自恋的表现。

总感觉“我没错,但受伤的总是我”的人多数是自恋的人,他们为了保护内心的伤口才这样说,以为说着“受伤的人总是我”就能保护内心的伤口。

而自恋的人通常会采取这种执着于自我的方式来表达爱。长期这样下去,有可能会引起抑郁情绪。

人在自我防御时造成自恋型损伤的表现之一,就是坚持自己是受害者。

自恋的人内心中的“最后谁都没帮我”和“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是密切相连的。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温博格曾说过,世界上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没有人理解我”,这句话表现了说话的人自恋的心情。

总是有人抱怨“我已经这么努力了”,或者愤怒地说“我已经这么努力了,难道你还看不到吗”。这种努力都是自恋的人自以为是的努力。

对方的现实和你的现实并不一样,但你并不知道。

感到愤怒的原因,简单而言就是眼里不存在对方,说高深一点就是“他者的自我化”,对你来说,别人并不是别人,只是你自己的延伸。这的你与别人的关系可以称作共生关系,而不是有自控能力的人之间的交往。

你所认为的“我如此努力”,其实对对方来说不过是一些麻烦而已。自恋的人不清楚自身与对方在现实上存在的不同,所以会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很多麻烦。

自恋的人有想做的事情,同样,别人也有想做的事情,必须承认这点。但是,自恋的人不愿意承认。

有一个老师曾经和别人倾诉自己的烦恼,然后他突然大吼:

你难道不值得老师这个职业有多忙?

而被他吼的人会觉得:这样的话,肯定会和周围的人产生矛盾。

愤怒地抱怨别人不知道,其实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别人不是万能的。

从别人的角度来说,这件事可能真的不值得去了解。而自恋的人会认为,他自己知道的事情是值得了解的,而他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不值得了解。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自恋的人?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认为,其中一个标准就是看这个人是否对所有的批评都非常敏感。

因为很敏感,所以情绪总是不安定。上一分钟看起来心情不错,可是下一分钟就会因为一句话而不开心了。他们虽然表现得十分谦逊,但并不接受别人的批评,如果不受到表扬就会感到受伤。

所以,正如埃里希·弗洛姆所说,谦逊的背后隐藏着脆弱的自我赞誉。

也就是从这里,自恋的人的错觉开始出现。

当自我存在感受到威胁时,自恋的人就会把自己拥有的贵重物品炫耀给周围的人看。如果自我存在感变得模糊,就算自己拥有很不错的经历,他们还是会感到不安,要通过向别人确认这种经历确实不错才能令他们安心。

自卑感很强的人,很容易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受伤,同时也会因为别人的一句夸奖而欣喜若狂。对于自卑感很强的人与自信的人而言,别人的一句话所带有的含义完全不同。

理解一个人其实就是理解对方内心的恐惧感,或者相反,理解对方内心的安定感。

在人际关系中,“善良的意图”是危险的,因为他们多数都是自以为是的产物。你以为你在鼓励对方,没想到却扼杀了对方的想法。

比如,有人喜欢上一个人,同时,还了解对方讨厌什么,清楚“做什么事对方会不喜欢”,这样的人的努力会得到回报。如果你做的事情让对方憎恨,那么不管你怎么努力也不会得到回报。

精神分析大师卡伦·霍妮认为,有一种人格叫自我毁灭型人格,具体表现如下:

1、通过强行做一些原本没有被期待的事或过度献殷勤来避免被苛待。

2、只要没有获得内心偷偷期待的报酬,或者没有回报的话,就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

3、当理想中的自我形象受到损害时会觉得被苛待。问题是事实上没有被苛待,只是自我毁灭型人格的人自认为被苛待了而已。

总而言之,自我毁灭型人格为了得到他人的承认和称赞,会做出坚持不懈且痛苦的努力。勉强自己的努力是一种极度情绪化并且自以为是的努力,自我毁灭型的人既恐惧他人,又害怕被虐待。而这种以恐惧作为动机的努力是为了保护自己,所以不会获得回报。

因此,请放下固执地认为“我没错”,不要再咒骂“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为了让自己摆脱不安,即便做出了牺牲,也不会获得幸福。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做出了牺牲之后才感到幸福?

其实不做出牺牲原本是可以变得幸福的。

《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读后感(十二)

文/浮世绘

张小娴在其小说《荷包里的单人床》中曾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有句话说得好,距离产生美。

也就是说,不管和什么人,都不要走得太近或太远,要保持恰当的距离,两人才会走得越远,过近或过远都不可以,距离感是人的自我保护本能。

不管是亲情也好,友情也罢,还是最亲密的爱人,要给双方留下适当的空间,两个人才会走得更长远。

那么,什么是距离感?我们为什么要保持距离感?怎样才能在婚姻生活中做到保持距离感,让我们的婚姻历久弥新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有幸阅读了日本知名心理学家加藤谛三的作品《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在书中,作者着重强调: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人,会有找不到自己的感觉,人生的幸福感也会大打折扣。

下面,着重阐述如何理解把握人际交往的距离,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与婚姻生活中做到得心应手,诸事顺遂,收获快乐与幸福。

人际交往是一门学问,无论何种关系,距离感至关重要。

距离指的是两种情况,一种指的是空间距离,另一种指的是与某个人的距离,是心与心的距离。

我们通常提到的与某个人的距离,指的是心理距离。

德国精神病学家泰伦巴克提出一个概念:与身边人的内在距离。

意思是指一个人心中有一个他自己不知道的领域,这是一片很大的意识盲区,这是他与自己没有达成沟通,因此也不可能和别人形成良好的往来,他与别人之间因他的意识盲区而存在无法消解的距离。比如: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就存在这样的情况:有时候,父母就像长不大的孩子,他们很任性,向孩子撒娇,可是他们却不自知。

“父母与子女的角色颠倒”对孩子而言是最难接受的关系,处在这种关系中的孩子容易患上神经症。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意识盲区很大,父母与孩子的距离就很大,仿佛是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在心理学上,亲近的距离指的是能够读懂对方的心情,知道对方想要的是什么,对对方的内心也很了解。

当你不知道对方需要什么的时候,说明你们的心理距离很远。

当你执着于自己,无论过了多久,你们心理上的距离都不会缩短。

当你与父母或爱人的关系紧张,人际关系变得不顺时,就要思考一下自己的重心是在对方身上还是在自己身上。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们总觉得只有自己是中心,不存在其他的中心,这些人也往往缺乏对人际关系来说至关重要的距离感,比如:

当你对着一个关系并不是很亲近的人说“我想死”的时候,会怎么样?

或者跟一个关系不怎么样的人说“那家伙真让人来气”,又会怎么样?

你把吃了一半的冰激凌突然递给别人,告诉他“给你了”,对方会是什么反应?

虽说与人亲近是好事,但是面对只见过两次面的人,你突然上去拍他的肩膀,跟人家说“嘿,你呀”,对方会是什么反应?

心声的吐露程度应该根据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而不同。

我们周围,总是有些因为无法与人变得亲近而烦恼的人,其实都是一些拿捏不准人际关系距离的人。

还有一些有神经症倾向的人和容易烦恼的人,他们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不懂得人际交往关系中的距离感,无法了解对方,不清楚自己的立场,等等。

其实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不了解自己。

我们吐露心声的程度必须要根据与对方关系的距离来区分,做不到的话就会给双方带来伤害。

懂得人际关系距离感的人,通过吐露心声增进人际关系,但并不是谁都能吐露心声。

拥有正确的自我认识能够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

把握不好与人的距离会出现两种情况:

首先,受到他人影响的可能性极高;

其次,很难进行心情的转换。

很难进行心情的转换,总是被一种情绪支配。

心理年龄停留在幼儿期的大人不知道,他们的情绪非常容易被影响,容易被支配。

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夫妻恋爱时天天腻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可是结婚后却渐渐无言以对,甚至于吵吵闹闹到了相看两厌的地步,许多人不明白是何缘故,总问这是为什么?

在婚姻关系里,男女越是距离越近,越是容易将爱人推得越远。

其实,夫妻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多留一点空间给对方,婚姻才会更长久。

这种亲密有间的婚姻,既给对方做自己的自由,也给了爱情婚姻成长的空间。

记得刘若英在她的创作文集《我敢在你怀里孤独》一书里写过她的婚姻生活:

夫妻两人一起出门,分别去不同的电影院看电影,看完电影后再一起回家。

有时候回到家之后,两人会一左一右,去自己独立的房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厨房和餐厅是两人共用的空间。

很多人对于两人的婚姻生活很不理解,总感觉他们不像是结婚的样子。

而刘若英却认为,也许一开始对方会觉得很不习惯,但是对方尊重自己,很快就迷上了这种生活方式。

通过刘若英的婚姻生活方式,我们可以看到两人在相处过程中是有一定的距离的。

对于他们两个人的相处之道,正是对应了这句话:距离产生美。

他们之间也会有矛盾和分歧,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距离才更有想要见到对方的冲动吧!

在这个过程中,谁都不必为了对方而刻意为之,就是原本的自己。

尊重对方,也保持一定的距离。

所以,刘若英对自己的婚姻状态很满意,她说自己很享受这样的婚姻生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婚姻问题专家卡伦.霍妮在其名作《婚姻心理学》一书中写道:亲密关系是一种非常牢固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感情上的亲密关系,它包括理解别人和被人理解。

在婚姻关系中,如果你不去体谅和理解对方,那么你们的爱就会变质,失去了意义。

当两人之间有了适度的距离感,才使你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减少矛盾和摩擦,关系才会越来越融洽。

作家张小娴说过:世上最凄美的距离是两人本来距离很远,互不相识,忽然有一天,他们相识、相爱,距离变得很近。后来他们不再相爱,本来很近的两人,变得越来越远。

作为成年人,我们要懂得如何处理双方的关系,既不要离得太近,也不要离得太远而影响两个人的感情。

让相爱的两个人找到适当的距离,让你们的相处更加舒适,白头到老。

在工作与生活中,你是个时常被人际关系所扰,感觉受伤的人吗?

你觉得不被他人理解和接纳,而他人觉得在你这里无法获得所求和所需,彼此好似隔着万水千山的距离,无论怎么努力,心都无法传达。

而人的自我救赎不是通过他在社会上取得的成绩,而是通过内心的成熟以及沟通能力来实现的。

日本知名心理学家加藤谛三说,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人,会有找不到自己的感觉,人生的幸福感也会大打折扣。

这本《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正是针对人际关系的烦恼所写。

在书中,你会看到已经拥有50多年咨询经验的加藤教授,如何将精神分析的视角运用到各种人际现象中。

他以大量咨询故事为例,穿插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带你看看自己,看看对方,帮你理清人际关系烦恼背后的真相。

通过这本书,你将获得这些能力:

告别不痛快的关系,改善沟通,认识自己,看清错误的人,释放压抑,把握人际交往的距离,建立正向的朋友圈,离幸福更近。

下定决心让自己幸福,你才会幸福。

所以我们最需要做到的是下决心让自己成为自己吧!

-END-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